火箭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31:48
  火箭筒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主要用于在近距离上攻击坦克、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运输车、军事器材和野战工事,也可用来杀伤有生目标或完成其他战术任务。火箭筒由于质量小、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在历次战争的反坦克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火箭筒的迅速发展,作战效能的不断扩大,它作为步兵及其他部队近战反坦克武器,在现代战争以及未来战争中,其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


1.发展简史

  火箭技术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国早期的“火箭溜”,可以看做是现代火箭发射装置的雏形。
  反坦克火箭筒最早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1942年美国装备的M1式60mm火箭型火箭筒,俗称巴祖卡;另一种是1943年德国装备的铁拳100式30mm无坐力炮型火箭筒。这两种早期的火箭筒,有效射程为100~250m,垂直破甲厚度120~200mm。
  50年代,火箭筒得到进一步发展,有效射程达到200~500mm,破甲厚度达300~400mm。典型产品有美国的M20式、苏联的РПГ-7式、瑞典的卡尔·古斯塔夫和德国的铁拳系列火箭筒等。
  60年代,新原理、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使第二代火箭筒得到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火箭筒既有两截式结构,如法国的F1式、比利时的RL-83式火箭筒,也有弹筒合一结构,如美国的M72式火箭筒。此外,还发展了多管火箭筒,如瑞士的响盒16管发射器。火箭弹也发展为包括破甲弹、杀伤弹、发烟弹等多种弹药。
  70年代,各国研制的第三代火箭筒以增大威力为主,如法国的飞镖120mm火箭筒,英国的劳80式94mm火箭筒和以色列的B-300式82mm火箭筒。这些火箭筒均能摧毁当代复合装甲主战坦克。而且由于光电火控技术与探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火箭筒的有效射程提高到500~1000m。与此同时,发射时微声、无烟、无光、无后喷火焰,可在堑壕等狭窄空间内发射的火箭筒、一次性使用型火箭筒和微型火箭筒也相继问世。
  进入80年代以来,出现了轻型和重型火箭筒同时发展的局面。轻型的有前苏联的РПГ-22式、РПГ-26式和美国的M72-750式火箭筒;重型的有法国的阿帕杰克斯、南斯拉夫的大黄峰火箭筒。为了对付反应式装甲的需要,还发展了串联战斗部火箭弹,破甲厚度达900mm以上。此外,还出现了与高新技术发展相适应的遥控或自主式智能型火箭筒,如德国的火蛇火箭筒等。


2.性能特点

  火箭筒通常由发射筒和火箭弹两大部分组成,它是利用火箭弹自身携带的推进剂从发射筒内发射无控火箭弹。按射程,它可分为超近程、近程、中程和远程;按质量,可分为轻型和重型;按发射器结构,可分为整体封装式和局部封装式、单筒式和双筒式,双筒式还可分为对接式和叠装筒抽拉式;按使用特点,可分为一次使用型、多次使用型和部分抛弃型;按发射推进原理,还可分为火箭型和无坐力炮型。火箭型采用两端开启的钢制发射筒,靠弹内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推动火箭弹运动,发动机排出的火药燃气从筒后喷出,使武器无后坐力。无坐力炮型采用平衡抛射的戴维斯原理,靠发射药在两端开启的钢制发射筒内燃烧形成的火药燃气压力推动弹丸运动,并利用火药燃气从筒后喷出产生的反作用力,消除筒的后坐。

  火箭筒的主要特点是:
  1.质量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易于大量生产和装备;
  2.弹道低伸、射击精度较高;
  3.射速高,火力猛,杀伤效果大;
  4.能在有限空间内使用,适于城镇巷战,也能在碉堡、掩体以及野战工事内使用;
  5.可减小发射痕迹,战场生存能力较强。


3.装备现状

  现代火箭筒是世界各国大量装备的近距离反坦克武器,型号品种较多。
  美国现装备有M72A系列和M72E系列66mm火箭筒,M136式和M3式84mm火箭筒,SMAW83mm火箭筒和M202式66mm4管火箭筒等。
  前苏联装备有РПГ-7式、СПГ-9式、РПГ-16式、РПГ-18式、 РПГ-22式和РПГ-26式火箭筒及105mm火箭筒等。
  法国装备有阿皮拉斯112mm火箭筒,F1式和F3式89mm火箭筒,黄蜂58式70mm火箭筒和ACL-APX80mm火箭筒等。
  英国主要装备有劳80式94mm火箭筒,德国主要装备的是长矛44mm火箭筒。
西班牙目前装备数量最多的是M65式88.9mm火箭筒。C-90-C式90mm火箭筒于8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装备巡逻队、突击队和海军陆战队,90年代已广泛装备西班牙部队。
  瑞典现装备有卡尔·古斯塔夫84mm火箭筒和AT-4式84mm火箭筒。瑞士装备有响盒式50mm多管火箭发射器。以色列从80年代初开始大量装备B-300式82mm火箭筒。
  其他国家广泛装备的是M20式、M72式、F1式、РПГ-7式和卡尔·古斯塔夫火箭筒或其改进型产品。


4.发展趋势

  1.重点发展大威力反坦克火箭筒
  自80年代中期以来,装甲防护技术有了新的突破。为了与之相抗衡,各国十分重视发展大威力反坦克火箭筒。所采取的主要技术途径有:优化破甲战斗部结构;开发串联空心装药战斗部;开发高爆穿甲弹等。

  2.大力发展多功能弹药
  开发多功能单兵弹药是80年代以来各国追求的重要目标。多功能弹药是一种在一发弹上同时具有爆炸、爆破和穿甲功能的弹药,它能根据目标性质,自动选择最佳毁伤方式,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属性。如美国SMAW83mm火箭筒配用的MK118式高爆火箭弹,利用自动辨别目标物质密度的引爆装置,遇到硬目标能瞬时起爆,遇到软目标能延迟到目标内部起爆。美国AAI公司研制的反坦克杀伤两用火箭弹,内含钨合金箭形穿甲弹,已成为美国SMAW-D式83mm火箭筒的新型主用弹药。

  3.采用遥感自控技术开发智能火箭筒
  法国研制的阿帕杰克斯自主式反坦克武器,是阿皮拉斯112mm火箭筒与探测/火控系统的综合体。它能识别目标类型,能自动搜寻、捕捉和摧毁目标,预计2000年左右装备部队。

  4.应用光、机、电综合技术,提高对运动目标的命中率
  火箭筒配上简易光电火控系统以提高首发命中率或引入制导技术开发高精度弹药,也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美国的SMAW83mm火箭筒,配用一种有计算机辅助装置的激光测距仪,在250m射程上首发命中率达100%,在400m射程上达80%。以色列前哨81mm火箭筒采用了目标锁定技术,发射之后,火箭弹沿着瞄准线飞行,弹道平直,在500m射程上,标准偏差只有0.13×0.13,m。

  我国火箭筒的发展
  我国在解放战争中还没有火箭筒,是依靠手榴弹、炸药包和爆破筒来对付坦克和坚固工事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虽然缴获过少量M18型88.9mm反坦克火箭筒,但反坦克仍主要依靠爆破筒、炸药包和手榴弹、反坦克手雷等落后武器。
  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引进苏联技术,很快试制出仿苏ПГ-2的56式40mm反坦克火箭筒。这种火箭筒是一种一筒多弹的武器,由40mm火箭发射筒和超口径的80mm破甲弹组成,其技术指标如下:
  弹质量 1.8kg
  筒质量 2.75kg
  破甲深度 280mm(只能对付法线角55°以下的甲板)
  直射距离 100m
  100m立靶密集度 0.5×0.4m
  该武器1956年定型装备部队,成为我军步兵连的主要攻坚武器。参加过西藏平叛、援越战争和1962年10月的中印边界自卫还击战等多次战斗,屡建战功。由于56式40火箭筒威力大、精度好、体积小、质量轻、机动灵活、受地形限制小,适用于山地丛林地作战,对敌坚固掩体、战车特别有效,所以深受部队欢迎,战士们说:“40火箭筒棒极了!“40火箭筒的问世,使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作战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40火箭筒之所以称其为火箭筒,是由于它采用了火药燃烧后的喷射气体的反作用冲量为弹头提供飞行动能,它没有现代意义的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就是发射筒本身,火药包固定在弹尾部,从筒口插入发射筒,击发后火药燃烧,火药燃气从炮尾高速喷出,其反作用冲量使弹获得飞行动量,初速可达84m/s。弹头部是空心装药聚能战斗部,尾杆上装有用弹簧片制造的稳定翼,火箭弹飞行稳定,精度好。
  随着坦克的不断改进,其防护装甲增加了厚度、改变了角度,机动性和火力也有了加强,56式40火箭筒很快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是射击距离近,一个射击位置只能发射一发,且不能修正瞄准点;二是威力偏小,加上采用弹底机械引信,灵敏度低,更削弱了破甲威力,在1969年中国珍宝岛反击战中不能击穿苏制T-62坦克;三是由于所采用的火药是3号小粒黑药,其能量受气温影响较大,加之瞄准机构太粗糙,瞄准精度差,特别是在卧姿射击时不易瞄准,所以实战射击精度较差;四是火药能量利用率太低,未经适当膨胀即排出筒外,弹头初速低。60年代中期56式40火箭筒得到改进,改进后称为56-1式。在其头部加装防滑帽,并改进发射装药和发射筒设计,威力提高到120mm/65°,射程提高到150m,但改进后的56-1式40火箭筒威力提高得不明显,发射筒和引信可靠性低,其他方面也没有太大改进,部队最终停止了装备。1970年,我国研制定型了69式40火箭筒。相对于56式40火箭筒被称为“老40“,69式则被称为“新40“。“新40“代替了“老40“,“老40“在生产了几百万发后于70年代中期停产。这就是我国第一代反坦克火箭筒。

  1969年式40mm火箭筒配用85mm超口径空心装药破甲弹,这是我国60年代初期在苏制ПГ-7型火箭筒基础上改进设计的。“新40“的研制得到军委首长的高度重视,1964年8月向军委首长作了汇报射击,贺龙元帅说:“这个小东西,能打坦克,射程有300m,应该喊万岁。“罗瑞卿总长指示,要加快研制,尽快装备部队。“新40“于1970年完成了设计定型。它的射程是“老40“的3倍,威力明显提高,采用光学瞄准镜,可以测定目标距离,可以修正目标速度和风对弹道影响。由于“新40“对“老40“的缺点有实质性的改进,因而定型后很快受到了部队的欢迎,尤其是在1979年中越自卫还击战的复杂地形中摧毁碉堡、坑道、掩体起了很好的作用。从70年代到80年代,“新40“是我国生产数量最多、装备数量最大的步兵反坦克武器,北疆装备到班,南国装备到连。“新40“和苏制ПГ-7同为世界上性能较好、造价便宜的火箭筒,除“北约“外,多数国家也都装备了这种武器。虽然我国已在80年代中期停止了生产,但目前它仍活跃在非洲和中东战场上。

  69式40火箭筒技术性能参数:
  口径 40mm
  发射筒质量 5.6kg
  发射筒长 910mm
  弹径 85mm
  弹质量 2.1kg
  直射距离 300m
  破甲威力 垂直破甲380mm
  验收指标100mm/65°
  300m立靶密集度 0.45×0.45m
  配用电-2型压电引信
  配用白光和红外瞄准镜

  69式40火箭筒实际上是一个前装的无后坐力炮,发射火箭增程破甲弹。发射药管仍和“老40”一样连接在弹尾上,但发射药已由原来的黑火药改进为面条状的“双基药”,这种药能量高,并且受气温影响小。当击发火箭弹底火后,点燃药室中的发射药,火药燃气一边经发射筒的后喷管膨胀喷出,一边在药室中膨胀,并向前推动火箭弹使其飞出筒口。发射筒的尾喷管起到提高火药能量利用率和使发射筒得到平衡(即无后坐力)的作用。火箭弹初速为120m/s。由于发射过载使火箭弹的惯性延期点火机构作用,在火箭弹飞出膛口10~14m时,火箭发动机装药被点燃。发动机是倒流多喷管微旋结构,在主动段末,火箭的速度达到295m/s。火箭弹上四片带迎风倾角的尾翼被安置在尾杆上,尾翼提供了火箭弹飞行的稳定力矩,底螺、尾翼片的倾角和发动机斜喷管的综合导转使火箭弹由于推力和质量偏心所造成的火箭弹偏离无风弹道的倾向给予适当地纠正,从而提高了射击精度。69式40火箭筒配用的电-2式压电引信,分头部和尾部两个机构,头部机构是引信的发火能源,主要由陶瓷压电晶体和线路组成,当火箭弹命中坦克时,晶体在碰撞作用下两端产生很高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通过导线和尾部引信的电雷管相接,像电子打火器一样,由电火花引爆电雷管,使战斗部装药爆炸,爆炸波推动罩体使其形成金属射流,穿透钢甲。这种特殊的陶瓷压电晶体具有极高的敏感性,提高了引信的瞬发度,保证了战斗部能量的发挥,提高了破甲性能。尾部引信采用火药延期结构,保证炮口有10~14m保险距离。压电引信的采用对于反坦克破甲弹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它解决了大法线角发火问题,由原来的机械引信发火角小于55°提高到70°,从而提高了对新式坦克的作战效能。

  40火箭筒成为步兵普遍装备的反坦克武器,但在训练和实战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和缺点,这些问题主要有:

  (1)经几年存储,火箭弹战斗部所装8321炸药中的4号炸药在湿热环境下产生慢性分解,释放酸性气体,对于弹体零件、导电线路造成腐蚀,形成短路或断路,造成引信瞎火率偏高。
  (2)火箭弹风偏太大,1m/s横风可造成300m内迎风落点偏差1.2m,训练中所遇风速和风向都是随机的,修偏难以掌握。
  (3)从武器效能看,其破甲威力偏小,随着坦克防护的加强,提高破甲威力就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以上3个问题,有关研制生产单位进行了大量改进工作。首先是于70年代用酸值低的8701炸药代替了8321,解决了瞎火率高的问题。其次于1983年对战斗部装药进行改进设计,在保持原弹重情况下使破甲威力提高到150mm/65°,即40-I型弹。由于射表不变,定型后即投入了生产,取代了原型弹。同时还进行大幅度提高威力的新弹设计。

  新弹于1983年定型。弹径加大到94mm,弹质量加大到2.97kg,大幅度提高威力并仍可用原火箭筒发射,但射表需要修正。新弹定型后投入了小批量生产,这就是40-Ⅱ型弹。

  1988年又定型了40-Ⅲ型弹,它是在国产新单兵反坦克火箭战斗部基础上改进设计的,弹质量、初速及最大速度与40-I相同,威力提高到180mm/65°,仍用原火箭筒、原射表。40-Ⅲ型弹取代了40-I型和Ⅱ型弹,目前仍在生产装备中。在改进40-I和40-Ⅱ的同时,还进行了减风偏的理论和工程研究,改进了发动机设计和全弹总体设计,使横风影响减少50%以上。

  为了扩展“新40“的作战用途,在叶剑英元帅的提倡和关怀下,于80年代中期开始了为40火箭筒配钢珠杀伤弹的研制工作,并于1988年完成了设计定型。该弹着地后通过反抛装置跳到1~1.5m高后,引信起爆,弹在空中爆炸,这就大大提高了对生动目标的杀伤效果。其密集杀伤半径达20m,射程1500m。装备部队后深受欢迎,目前仍在生产中。
此外,还为40火箭筒配备了照明弹。

  40火箭筒是一种占用兵员编制的双兵(射手和副射手)使用的班、连用武器。6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调单兵作战效能,一个步兵除了对付传统作战目标外还能实施反坦克作战。他们在1964年率先定型装备了一次使用不占编制的全质量仅有2.36kg的M72单兵反坦克火箭。并成为世界装备量最大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之一。我国的单兵反坦克武器的研制始于1966年,1969年珍宝岛保卫战的发生,大大加快了研制进度,在1970年研制成功,并命名1970年式62mm单兵反坦克火箭。它的研制困难是口径小,质量轻,体积小。当时我国尚无高燃速火药,复合材料工业才刚刚起步。在这个项目带动下化工厂研制出了燃速为25mm/s的双地-1火药,在此基础上设计成功毛刷式装药的火箭发动机。发射筒采用卷制玻璃钢结构,这就为减轻武器质量打下了基础,它的技术诸元是:

  口径(弹径)62mm
  全备质量 2.48kg
  火箭弹质量 1.06kg
  发射筒质量 0.99kg
  后筒质量 0.428kg
  携行长度 738mm
  战斗长度 1.2m
  直射距离 180m
  破甲威力 100mm/65°
  200m立靶密集度 0.35×0.35m

  62mm单兵反坦克火箭是一个纯火箭系统,由于采用了高燃速火药,它的主动段被控制在发射筒内,发射时筒口无火焰。火箭弹靠折叠式刀形尾翼稳定,飞行时受风的影响很小,在3~4级风直射距离内射手不作任何修正也可命中目标。发射筒多次使用,火箭弹的包装筒同时作发射后筒。射击前打开包装筒的前后盖,从前端插入发射筒尾部,旋转到位,即可靠地接通了点火线路。击发机安在握把上,是一个压电式装置,当打开保险、扣动扳机时就产生一个电脉冲,从包装筒内布设的线路传到点火具,引燃点火药及发动机中的装药,发动机中毛刷式装药燃烧只需十几毫秒,发动机在筒内工作完毕,出筒后按预定弹道飞向目标。射击后拧下后筒,可以进行下一发射击。

  62单兵火箭口径小,质量轻,便于步枪手携行使用,战时可以作到人手一具,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大反坦克火力密度。但是由于它的发动机采用超硬铝合金制造,当时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不能大量提供制造发动机所需铝材以及当时击发机存在可靠性问题,因而未能及时投入生产。

  为了满足部队需要,研制单位开展了以钢代铝和以电磁式取代压电式击发机的改进设计,1974年完成了改进,定型后被命名为70-1式62mm单兵反坦克火箭,随即投入了批量生产,一直生产到80年代初。

  62单兵火箭筒投产后随即开始了62mm跳炸钢珠杀伤榴弹的研制,80年代初定型。该弹配反抛装置和碰炸延时引信,弹碰目标后跳起1m左右空炸,弹体周边预置大量钢珠,弹爆炸后钢珠四散飞出,可杀伤20m以内的有生力量,射程可达1000m。这一改进使62单兵火箭筒除了反坦克功能外,还可用跳炸钢珠杀伤步兵。该武器定型后作为储备并未生产。
接着开发了双管62mm单兵燃烧弹和烟幕弹,燃烧弹的作用是对敌方阵地纵火,烟幕弹是设置烟障以利于我军实施必要作业。近来又开发了多管的62mm烟幕弹以增大烟障效果。这些都属特种用途的火箭弹。

  1979年定型了手持反坦克火箭。它没有精确的发射具,只能实施概略瞄准,可以对60m以内的轻型装甲目标射击,该武器定型后曾生产数批供外贸出口。

  到80年代,世界各军事大国把坦克的性能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除了机动性和火力、火控系统大大改进以外,特别改进了装甲防护。以80年代装备的新式坦克为例,苏联T-72、美M1、西德豹-2均采用了具有不同夹层材料的复合装甲,其正面装甲大约相当于180mm/68°均质装甲,因而原来的100mm/65°的破甲弹很难对其正面实施有效攻击。
  我国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终于研制出单兵一次性使用的PF89式单兵反坦克火箭由包装发射筒、火箭弹和塑料光学瞄准镜组成。它是一种附加装备,不占编制,步兵、炮兵、装甲兵、空降兵、海军陆战队等都可使用,战时还可装备民兵,人手一具,形成高密度的反坦克火力。发射筒也是包装筒,省去了外包装,给使用带来了方便。发射筒前后置有防震圈,使武器在勤务过程中得到保护。筒的口部和尾部置有前后盖,前盖有齿状密封胶圈,后盖采用中间可破结构,通过螺纹压紧橡胶密封垫,前后盖上紧后实现对弹的密封,可防止在储存中水分和有害气体对弹的侵害。射击时不用打开后盖,由火药燃气自行冲破,但是前盖必须打开,否则不能打开击发机实施射击。打开前盖后,抽掉限制杆,打开击发握把与保险就可以实施射击了,这种设计提高了武器的安全性。瞄准镜在包装箱内是分装的,取出瞄准镜,用筒上的搭扣固定在镜座上,便可实现可靠连接

  瞄准镜是测瞄合一型,也就是说当射手测好距离时也就完成了装定表尺,即可射击了。这种瞄准镜还可以对横向运动目标进行修正。
发火系统是机械击发非电导爆管系统,即击针--底火--导爆管--点火具系统,优点是不用电源,不受射频、静电场影响,安全可靠。
  火箭弹通过固弹胶圈与发射筒相连,导爆管线路在筒尾与火箭弹的点火具相连。击发时,通过上述通道点燃点火具和火箭发动机装药,速燃装药在5~12ms内工作完毕,火箭弹飞离筒口就停止工作,筒口无火焰,肩射时射手不受火焰伤害。火箭弹引信具有两套保险和发火机构,筒口保险距离8m,弹遇到软(土地)、硬(坦克)目标均能可靠作用。战斗部采用双锥药形罩装药结构,从而提高了破甲威力。垂直破甲可达550mm。对T-72模拟复合装甲/65°射击均能穿透。该武器口径小,质量轻,使用方便,是目前世界上同类武器中效能最高的武器之一。

  PF89式单兵反坦克火箭性能指标:
  口径、弹径 80mm
  武器长 900mm
  武器全质量 3.7kg
  弹质量 1.84kg筒质量(含瞄准镜)1.86kg
  直射距离 200m
  表尺射程 400m-200m
  立靶散布 0.35×6.35m

  在PF89式单兵反坦克火箭基础上,随后又成功研制了多用途弹。所谓多用途,是指具有破甲、杀伤和纵火三种功能。战斗部药形罩采用厚壁大锥角结构,装药爆炸时药形罩形成自锻弹头,用以穿透步兵战车和永备工事等硬目标。药形罩前置随进环,随进环由钢珠和燃烧材料组成,它们能随自锻弹头进入战车和掩体内部,形成破片杀伤和纵火。装药外圈设置杀伤环和燃烧环以杀伤地面有生力量并引燃阵地上的可燃物。

  总体结构,发动机壳体与PF89式一样,但改变了装药,在弹重增加的情况下保证了射程。发射筒也与PF89式一样,但瞄准镜改为内外装定相结合的结构,以实现大射程射击。
  该武器定型后,命名为PF89A式单兵多用途火箭。主要供单兵使用,不占编制,用来对付敌步兵战车,攻击坚固步兵掩体和杀伤地面人员。

  PF89A式单兵多用途火箭性能指标:
  武器全质量 4.2kg
  破甲威力 20mm/60°穿透300mm钢筋混凝土工事并随进杀伤
  钢珠和火种密集杀伤半径 25m
  直射距离 180m
  最大射程 1000m
  1000m上散布密集度方向或然误差5m距离相对或然误差1/100
  该武器在部队试用中受到欢迎,并投入批量生产。

  以上这些武器虽然结构性能各有不同,但可以统称为我国二代火箭筒。

  作为反坦克武器,无论是40火类还是上述的单兵类,都已不能有效地对付目前新出现的披挂有反应装甲防护的新式坦克了。

  在80年代中期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的坦克首先采用了反应装甲防护,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接着世界各军事强国竞相装备,并不断改进结构,使原有的反坦克武器陷入困境,作战效能大为降低。

  反应装甲就是表层装有内装炸药的金属盒子。当击中它时,炸药起爆,其金属板破片和炸药的爆轰产物,干扰以至破坏射弹结构和干扰射流,使反坦克武器威力大幅度降低。
盾的发展,需要新的矛。由此应运而生的是串联结构破甲弹。所谓串联战斗部,就是前置小弹负责引爆反应装甲,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差后主弹起爆,躲过反应装甲破片和爆轰产物,实施对主装甲的攻击。据报道,国外某些国家已装备用于对付带反应装甲的步兵反坦克火箭筒。

  我国步兵用火箭筒武器虽然起步较晚,但经60、70年代的艰苦创业已赶上世界发展步伐,建立了一支有一定理论基础、敢打敢拼的科研队伍,创立了一套较完整的、适于国防需要的工业体系,自行研制的1969年式40火、62单兵、40-Ⅰ与Ⅱ型弹、PF89单兵火箭都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经过兵工战线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新一代火箭筒也将会在我国出现。
[此贴子已经被新侨联委员于2005-10-23 22:18:02编辑过]
火箭筒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主要用于在近距离上攻击坦克、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运输车、军事器材和野战工事,也可用来杀伤有生目标或完成其他战术任务。火箭筒由于质量小、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在历次战争的反坦克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火箭筒的迅速发展,作战效能的不断扩大,它作为步兵及其他部队近战反坦克武器,在现代战争以及未来战争中,其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


1.发展简史

  火箭技术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国早期的“火箭溜”,可以看做是现代火箭发射装置的雏形。
  反坦克火箭筒最早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1942年美国装备的M1式60mm火箭型火箭筒,俗称巴祖卡;另一种是1943年德国装备的铁拳100式30mm无坐力炮型火箭筒。这两种早期的火箭筒,有效射程为100~250m,垂直破甲厚度120~200mm。
  50年代,火箭筒得到进一步发展,有效射程达到200~500mm,破甲厚度达300~400mm。典型产品有美国的M20式、苏联的РПГ-7式、瑞典的卡尔·古斯塔夫和德国的铁拳系列火箭筒等。
  60年代,新原理、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使第二代火箭筒得到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火箭筒既有两截式结构,如法国的F1式、比利时的RL-83式火箭筒,也有弹筒合一结构,如美国的M72式火箭筒。此外,还发展了多管火箭筒,如瑞士的响盒16管发射器。火箭弹也发展为包括破甲弹、杀伤弹、发烟弹等多种弹药。
  70年代,各国研制的第三代火箭筒以增大威力为主,如法国的飞镖120mm火箭筒,英国的劳80式94mm火箭筒和以色列的B-300式82mm火箭筒。这些火箭筒均能摧毁当代复合装甲主战坦克。而且由于光电火控技术与探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火箭筒的有效射程提高到500~1000m。与此同时,发射时微声、无烟、无光、无后喷火焰,可在堑壕等狭窄空间内发射的火箭筒、一次性使用型火箭筒和微型火箭筒也相继问世。
  进入80年代以来,出现了轻型和重型火箭筒同时发展的局面。轻型的有前苏联的РПГ-22式、РПГ-26式和美国的M72-750式火箭筒;重型的有法国的阿帕杰克斯、南斯拉夫的大黄峰火箭筒。为了对付反应式装甲的需要,还发展了串联战斗部火箭弹,破甲厚度达900mm以上。此外,还出现了与高新技术发展相适应的遥控或自主式智能型火箭筒,如德国的火蛇火箭筒等。


2.性能特点

  火箭筒通常由发射筒和火箭弹两大部分组成,它是利用火箭弹自身携带的推进剂从发射筒内发射无控火箭弹。按射程,它可分为超近程、近程、中程和远程;按质量,可分为轻型和重型;按发射器结构,可分为整体封装式和局部封装式、单筒式和双筒式,双筒式还可分为对接式和叠装筒抽拉式;按使用特点,可分为一次使用型、多次使用型和部分抛弃型;按发射推进原理,还可分为火箭型和无坐力炮型。火箭型采用两端开启的钢制发射筒,靠弹内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推动火箭弹运动,发动机排出的火药燃气从筒后喷出,使武器无后坐力。无坐力炮型采用平衡抛射的戴维斯原理,靠发射药在两端开启的钢制发射筒内燃烧形成的火药燃气压力推动弹丸运动,并利用火药燃气从筒后喷出产生的反作用力,消除筒的后坐。

  火箭筒的主要特点是:
  1.质量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易于大量生产和装备;
  2.弹道低伸、射击精度较高;
  3.射速高,火力猛,杀伤效果大;
  4.能在有限空间内使用,适于城镇巷战,也能在碉堡、掩体以及野战工事内使用;
  5.可减小发射痕迹,战场生存能力较强。


3.装备现状

  现代火箭筒是世界各国大量装备的近距离反坦克武器,型号品种较多。
  美国现装备有M72A系列和M72E系列66mm火箭筒,M136式和M3式84mm火箭筒,SMAW83mm火箭筒和M202式66mm4管火箭筒等。
  前苏联装备有РПГ-7式、СПГ-9式、РПГ-16式、РПГ-18式、 РПГ-22式和РПГ-26式火箭筒及105mm火箭筒等。
  法国装备有阿皮拉斯112mm火箭筒,F1式和F3式89mm火箭筒,黄蜂58式70mm火箭筒和ACL-APX80mm火箭筒等。
  英国主要装备有劳80式94mm火箭筒,德国主要装备的是长矛44mm火箭筒。
西班牙目前装备数量最多的是M65式88.9mm火箭筒。C-90-C式90mm火箭筒于8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装备巡逻队、突击队和海军陆战队,90年代已广泛装备西班牙部队。
  瑞典现装备有卡尔·古斯塔夫84mm火箭筒和AT-4式84mm火箭筒。瑞士装备有响盒式50mm多管火箭发射器。以色列从80年代初开始大量装备B-300式82mm火箭筒。
  其他国家广泛装备的是M20式、M72式、F1式、РПГ-7式和卡尔·古斯塔夫火箭筒或其改进型产品。


4.发展趋势

  1.重点发展大威力反坦克火箭筒
  自80年代中期以来,装甲防护技术有了新的突破。为了与之相抗衡,各国十分重视发展大威力反坦克火箭筒。所采取的主要技术途径有:优化破甲战斗部结构;开发串联空心装药战斗部;开发高爆穿甲弹等。

  2.大力发展多功能弹药
  开发多功能单兵弹药是80年代以来各国追求的重要目标。多功能弹药是一种在一发弹上同时具有爆炸、爆破和穿甲功能的弹药,它能根据目标性质,自动选择最佳毁伤方式,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属性。如美国SMAW83mm火箭筒配用的MK118式高爆火箭弹,利用自动辨别目标物质密度的引爆装置,遇到硬目标能瞬时起爆,遇到软目标能延迟到目标内部起爆。美国AAI公司研制的反坦克杀伤两用火箭弹,内含钨合金箭形穿甲弹,已成为美国SMAW-D式83mm火箭筒的新型主用弹药。

  3.采用遥感自控技术开发智能火箭筒
  法国研制的阿帕杰克斯自主式反坦克武器,是阿皮拉斯112mm火箭筒与探测/火控系统的综合体。它能识别目标类型,能自动搜寻、捕捉和摧毁目标,预计2000年左右装备部队。

  4.应用光、机、电综合技术,提高对运动目标的命中率
  火箭筒配上简易光电火控系统以提高首发命中率或引入制导技术开发高精度弹药,也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美国的SMAW83mm火箭筒,配用一种有计算机辅助装置的激光测距仪,在250m射程上首发命中率达100%,在400m射程上达80%。以色列前哨81mm火箭筒采用了目标锁定技术,发射之后,火箭弹沿着瞄准线飞行,弹道平直,在500m射程上,标准偏差只有0.13×0.13,m。

  我国火箭筒的发展
  我国在解放战争中还没有火箭筒,是依靠手榴弹、炸药包和爆破筒来对付坦克和坚固工事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虽然缴获过少量M18型88.9mm反坦克火箭筒,但反坦克仍主要依靠爆破筒、炸药包和手榴弹、反坦克手雷等落后武器。
  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引进苏联技术,很快试制出仿苏ПГ-2的56式40mm反坦克火箭筒。这种火箭筒是一种一筒多弹的武器,由40mm火箭发射筒和超口径的80mm破甲弹组成,其技术指标如下:
  弹质量 1.8kg
  筒质量 2.75kg
  破甲深度 280mm(只能对付法线角55°以下的甲板)
  直射距离 100m
  100m立靶密集度 0.5×0.4m
  该武器1956年定型装备部队,成为我军步兵连的主要攻坚武器。参加过西藏平叛、援越战争和1962年10月的中印边界自卫还击战等多次战斗,屡建战功。由于56式40火箭筒威力大、精度好、体积小、质量轻、机动灵活、受地形限制小,适用于山地丛林地作战,对敌坚固掩体、战车特别有效,所以深受部队欢迎,战士们说:“40火箭筒棒极了!“40火箭筒的问世,使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作战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40火箭筒之所以称其为火箭筒,是由于它采用了火药燃烧后的喷射气体的反作用冲量为弹头提供飞行动能,它没有现代意义的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就是发射筒本身,火药包固定在弹尾部,从筒口插入发射筒,击发后火药燃烧,火药燃气从炮尾高速喷出,其反作用冲量使弹获得飞行动量,初速可达84m/s。弹头部是空心装药聚能战斗部,尾杆上装有用弹簧片制造的稳定翼,火箭弹飞行稳定,精度好。
  随着坦克的不断改进,其防护装甲增加了厚度、改变了角度,机动性和火力也有了加强,56式40火箭筒很快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是射击距离近,一个射击位置只能发射一发,且不能修正瞄准点;二是威力偏小,加上采用弹底机械引信,灵敏度低,更削弱了破甲威力,在1969年中国珍宝岛反击战中不能击穿苏制T-62坦克;三是由于所采用的火药是3号小粒黑药,其能量受气温影响较大,加之瞄准机构太粗糙,瞄准精度差,特别是在卧姿射击时不易瞄准,所以实战射击精度较差;四是火药能量利用率太低,未经适当膨胀即排出筒外,弹头初速低。60年代中期56式40火箭筒得到改进,改进后称为56-1式。在其头部加装防滑帽,并改进发射装药和发射筒设计,威力提高到120mm/65°,射程提高到150m,但改进后的56-1式40火箭筒威力提高得不明显,发射筒和引信可靠性低,其他方面也没有太大改进,部队最终停止了装备。1970年,我国研制定型了69式40火箭筒。相对于56式40火箭筒被称为“老40“,69式则被称为“新40“。“新40“代替了“老40“,“老40“在生产了几百万发后于70年代中期停产。这就是我国第一代反坦克火箭筒。

  1969年式40mm火箭筒配用85mm超口径空心装药破甲弹,这是我国60年代初期在苏制ПГ-7型火箭筒基础上改进设计的。“新40“的研制得到军委首长的高度重视,1964年8月向军委首长作了汇报射击,贺龙元帅说:“这个小东西,能打坦克,射程有300m,应该喊万岁。“罗瑞卿总长指示,要加快研制,尽快装备部队。“新40“于1970年完成了设计定型。它的射程是“老40“的3倍,威力明显提高,采用光学瞄准镜,可以测定目标距离,可以修正目标速度和风对弹道影响。由于“新40“对“老40“的缺点有实质性的改进,因而定型后很快受到了部队的欢迎,尤其是在1979年中越自卫还击战的复杂地形中摧毁碉堡、坑道、掩体起了很好的作用。从70年代到80年代,“新40“是我国生产数量最多、装备数量最大的步兵反坦克武器,北疆装备到班,南国装备到连。“新40“和苏制ПГ-7同为世界上性能较好、造价便宜的火箭筒,除“北约“外,多数国家也都装备了这种武器。虽然我国已在80年代中期停止了生产,但目前它仍活跃在非洲和中东战场上。

  69式40火箭筒技术性能参数:
  口径 40mm
  发射筒质量 5.6kg
  发射筒长 910mm
  弹径 85mm
  弹质量 2.1kg
  直射距离 300m
  破甲威力 垂直破甲380mm
  验收指标100mm/65°
  300m立靶密集度 0.45×0.45m
  配用电-2型压电引信
  配用白光和红外瞄准镜

  69式40火箭筒实际上是一个前装的无后坐力炮,发射火箭增程破甲弹。发射药管仍和“老40”一样连接在弹尾上,但发射药已由原来的黑火药改进为面条状的“双基药”,这种药能量高,并且受气温影响小。当击发火箭弹底火后,点燃药室中的发射药,火药燃气一边经发射筒的后喷管膨胀喷出,一边在药室中膨胀,并向前推动火箭弹使其飞出筒口。发射筒的尾喷管起到提高火药能量利用率和使发射筒得到平衡(即无后坐力)的作用。火箭弹初速为120m/s。由于发射过载使火箭弹的惯性延期点火机构作用,在火箭弹飞出膛口10~14m时,火箭发动机装药被点燃。发动机是倒流多喷管微旋结构,在主动段末,火箭的速度达到295m/s。火箭弹上四片带迎风倾角的尾翼被安置在尾杆上,尾翼提供了火箭弹飞行的稳定力矩,底螺、尾翼片的倾角和发动机斜喷管的综合导转使火箭弹由于推力和质量偏心所造成的火箭弹偏离无风弹道的倾向给予适当地纠正,从而提高了射击精度。69式40火箭筒配用的电-2式压电引信,分头部和尾部两个机构,头部机构是引信的发火能源,主要由陶瓷压电晶体和线路组成,当火箭弹命中坦克时,晶体在碰撞作用下两端产生很高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通过导线和尾部引信的电雷管相接,像电子打火器一样,由电火花引爆电雷管,使战斗部装药爆炸,爆炸波推动罩体使其形成金属射流,穿透钢甲。这种特殊的陶瓷压电晶体具有极高的敏感性,提高了引信的瞬发度,保证了战斗部能量的发挥,提高了破甲性能。尾部引信采用火药延期结构,保证炮口有10~14m保险距离。压电引信的采用对于反坦克破甲弹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它解决了大法线角发火问题,由原来的机械引信发火角小于55°提高到70°,从而提高了对新式坦克的作战效能。

  40火箭筒成为步兵普遍装备的反坦克武器,但在训练和实战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和缺点,这些问题主要有:

  (1)经几年存储,火箭弹战斗部所装8321炸药中的4号炸药在湿热环境下产生慢性分解,释放酸性气体,对于弹体零件、导电线路造成腐蚀,形成短路或断路,造成引信瞎火率偏高。
  (2)火箭弹风偏太大,1m/s横风可造成300m内迎风落点偏差1.2m,训练中所遇风速和风向都是随机的,修偏难以掌握。
  (3)从武器效能看,其破甲威力偏小,随着坦克防护的加强,提高破甲威力就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以上3个问题,有关研制生产单位进行了大量改进工作。首先是于70年代用酸值低的8701炸药代替了8321,解决了瞎火率高的问题。其次于1983年对战斗部装药进行改进设计,在保持原弹重情况下使破甲威力提高到150mm/65°,即40-I型弹。由于射表不变,定型后即投入了生产,取代了原型弹。同时还进行大幅度提高威力的新弹设计。

  新弹于1983年定型。弹径加大到94mm,弹质量加大到2.97kg,大幅度提高威力并仍可用原火箭筒发射,但射表需要修正。新弹定型后投入了小批量生产,这就是40-Ⅱ型弹。

  1988年又定型了40-Ⅲ型弹,它是在国产新单兵反坦克火箭战斗部基础上改进设计的,弹质量、初速及最大速度与40-I相同,威力提高到180mm/65°,仍用原火箭筒、原射表。40-Ⅲ型弹取代了40-I型和Ⅱ型弹,目前仍在生产装备中。在改进40-I和40-Ⅱ的同时,还进行了减风偏的理论和工程研究,改进了发动机设计和全弹总体设计,使横风影响减少50%以上。

  为了扩展“新40“的作战用途,在叶剑英元帅的提倡和关怀下,于80年代中期开始了为40火箭筒配钢珠杀伤弹的研制工作,并于1988年完成了设计定型。该弹着地后通过反抛装置跳到1~1.5m高后,引信起爆,弹在空中爆炸,这就大大提高了对生动目标的杀伤效果。其密集杀伤半径达20m,射程1500m。装备部队后深受欢迎,目前仍在生产中。
此外,还为40火箭筒配备了照明弹。

  40火箭筒是一种占用兵员编制的双兵(射手和副射手)使用的班、连用武器。6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调单兵作战效能,一个步兵除了对付传统作战目标外还能实施反坦克作战。他们在1964年率先定型装备了一次使用不占编制的全质量仅有2.36kg的M72单兵反坦克火箭。并成为世界装备量最大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之一。我国的单兵反坦克武器的研制始于1966年,1969年珍宝岛保卫战的发生,大大加快了研制进度,在1970年研制成功,并命名1970年式62mm单兵反坦克火箭。它的研制困难是口径小,质量轻,体积小。当时我国尚无高燃速火药,复合材料工业才刚刚起步。在这个项目带动下化工厂研制出了燃速为25mm/s的双地-1火药,在此基础上设计成功毛刷式装药的火箭发动机。发射筒采用卷制玻璃钢结构,这就为减轻武器质量打下了基础,它的技术诸元是:

  口径(弹径)62mm
  全备质量 2.48kg
  火箭弹质量 1.06kg
  发射筒质量 0.99kg
  后筒质量 0.428kg
  携行长度 738mm
  战斗长度 1.2m
  直射距离 180m
  破甲威力 100mm/65°
  200m立靶密集度 0.35×0.35m

  62mm单兵反坦克火箭是一个纯火箭系统,由于采用了高燃速火药,它的主动段被控制在发射筒内,发射时筒口无火焰。火箭弹靠折叠式刀形尾翼稳定,飞行时受风的影响很小,在3~4级风直射距离内射手不作任何修正也可命中目标。发射筒多次使用,火箭弹的包装筒同时作发射后筒。射击前打开包装筒的前后盖,从前端插入发射筒尾部,旋转到位,即可靠地接通了点火线路。击发机安在握把上,是一个压电式装置,当打开保险、扣动扳机时就产生一个电脉冲,从包装筒内布设的线路传到点火具,引燃点火药及发动机中的装药,发动机中毛刷式装药燃烧只需十几毫秒,发动机在筒内工作完毕,出筒后按预定弹道飞向目标。射击后拧下后筒,可以进行下一发射击。

  62单兵火箭口径小,质量轻,便于步枪手携行使用,战时可以作到人手一具,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大反坦克火力密度。但是由于它的发动机采用超硬铝合金制造,当时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不能大量提供制造发动机所需铝材以及当时击发机存在可靠性问题,因而未能及时投入生产。

  为了满足部队需要,研制单位开展了以钢代铝和以电磁式取代压电式击发机的改进设计,1974年完成了改进,定型后被命名为70-1式62mm单兵反坦克火箭,随即投入了批量生产,一直生产到80年代初。

  62单兵火箭筒投产后随即开始了62mm跳炸钢珠杀伤榴弹的研制,80年代初定型。该弹配反抛装置和碰炸延时引信,弹碰目标后跳起1m左右空炸,弹体周边预置大量钢珠,弹爆炸后钢珠四散飞出,可杀伤20m以内的有生力量,射程可达1000m。这一改进使62单兵火箭筒除了反坦克功能外,还可用跳炸钢珠杀伤步兵。该武器定型后作为储备并未生产。
接着开发了双管62mm单兵燃烧弹和烟幕弹,燃烧弹的作用是对敌方阵地纵火,烟幕弹是设置烟障以利于我军实施必要作业。近来又开发了多管的62mm烟幕弹以增大烟障效果。这些都属特种用途的火箭弹。

  1979年定型了手持反坦克火箭。它没有精确的发射具,只能实施概略瞄准,可以对60m以内的轻型装甲目标射击,该武器定型后曾生产数批供外贸出口。

  到80年代,世界各军事大国把坦克的性能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除了机动性和火力、火控系统大大改进以外,特别改进了装甲防护。以80年代装备的新式坦克为例,苏联T-72、美M1、西德豹-2均采用了具有不同夹层材料的复合装甲,其正面装甲大约相当于180mm/68°均质装甲,因而原来的100mm/65°的破甲弹很难对其正面实施有效攻击。
  我国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终于研制出单兵一次性使用的PF89式单兵反坦克火箭由包装发射筒、火箭弹和塑料光学瞄准镜组成。它是一种附加装备,不占编制,步兵、炮兵、装甲兵、空降兵、海军陆战队等都可使用,战时还可装备民兵,人手一具,形成高密度的反坦克火力。发射筒也是包装筒,省去了外包装,给使用带来了方便。发射筒前后置有防震圈,使武器在勤务过程中得到保护。筒的口部和尾部置有前后盖,前盖有齿状密封胶圈,后盖采用中间可破结构,通过螺纹压紧橡胶密封垫,前后盖上紧后实现对弹的密封,可防止在储存中水分和有害气体对弹的侵害。射击时不用打开后盖,由火药燃气自行冲破,但是前盖必须打开,否则不能打开击发机实施射击。打开前盖后,抽掉限制杆,打开击发握把与保险就可以实施射击了,这种设计提高了武器的安全性。瞄准镜在包装箱内是分装的,取出瞄准镜,用筒上的搭扣固定在镜座上,便可实现可靠连接

  瞄准镜是测瞄合一型,也就是说当射手测好距离时也就完成了装定表尺,即可射击了。这种瞄准镜还可以对横向运动目标进行修正。
发火系统是机械击发非电导爆管系统,即击针--底火--导爆管--点火具系统,优点是不用电源,不受射频、静电场影响,安全可靠。
  火箭弹通过固弹胶圈与发射筒相连,导爆管线路在筒尾与火箭弹的点火具相连。击发时,通过上述通道点燃点火具和火箭发动机装药,速燃装药在5~12ms内工作完毕,火箭弹飞离筒口就停止工作,筒口无火焰,肩射时射手不受火焰伤害。火箭弹引信具有两套保险和发火机构,筒口保险距离8m,弹遇到软(土地)、硬(坦克)目标均能可靠作用。战斗部采用双锥药形罩装药结构,从而提高了破甲威力。垂直破甲可达550mm。对T-72模拟复合装甲/65°射击均能穿透。该武器口径小,质量轻,使用方便,是目前世界上同类武器中效能最高的武器之一。

  PF89式单兵反坦克火箭性能指标:
  口径、弹径 80mm
  武器长 900mm
  武器全质量 3.7kg
  弹质量 1.84kg筒质量(含瞄准镜)1.86kg
  直射距离 200m
  表尺射程 400m-200m
  立靶散布 0.35×6.35m

  在PF89式单兵反坦克火箭基础上,随后又成功研制了多用途弹。所谓多用途,是指具有破甲、杀伤和纵火三种功能。战斗部药形罩采用厚壁大锥角结构,装药爆炸时药形罩形成自锻弹头,用以穿透步兵战车和永备工事等硬目标。药形罩前置随进环,随进环由钢珠和燃烧材料组成,它们能随自锻弹头进入战车和掩体内部,形成破片杀伤和纵火。装药外圈设置杀伤环和燃烧环以杀伤地面有生力量并引燃阵地上的可燃物。

  总体结构,发动机壳体与PF89式一样,但改变了装药,在弹重增加的情况下保证了射程。发射筒也与PF89式一样,但瞄准镜改为内外装定相结合的结构,以实现大射程射击。
  该武器定型后,命名为PF89A式单兵多用途火箭。主要供单兵使用,不占编制,用来对付敌步兵战车,攻击坚固步兵掩体和杀伤地面人员。

  PF89A式单兵多用途火箭性能指标:
  武器全质量 4.2kg
  破甲威力 20mm/60°穿透300mm钢筋混凝土工事并随进杀伤
  钢珠和火种密集杀伤半径 25m
  直射距离 180m
  最大射程 1000m
  1000m上散布密集度方向或然误差5m距离相对或然误差1/100
  该武器在部队试用中受到欢迎,并投入批量生产。

  以上这些武器虽然结构性能各有不同,但可以统称为我国二代火箭筒。

  作为反坦克武器,无论是40火类还是上述的单兵类,都已不能有效地对付目前新出现的披挂有反应装甲防护的新式坦克了。

  在80年代中期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的坦克首先采用了反应装甲防护,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接着世界各军事强国竞相装备,并不断改进结构,使原有的反坦克武器陷入困境,作战效能大为降低。

  反应装甲就是表层装有内装炸药的金属盒子。当击中它时,炸药起爆,其金属板破片和炸药的爆轰产物,干扰以至破坏射弹结构和干扰射流,使反坦克武器威力大幅度降低。
盾的发展,需要新的矛。由此应运而生的是串联结构破甲弹。所谓串联战斗部,就是前置小弹负责引爆反应装甲,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差后主弹起爆,躲过反应装甲破片和爆轰产物,实施对主装甲的攻击。据报道,国外某些国家已装备用于对付带反应装甲的步兵反坦克火箭筒。

  我国步兵用火箭筒武器虽然起步较晚,但经60、70年代的艰苦创业已赶上世界发展步伐,建立了一支有一定理论基础、敢打敢拼的科研队伍,创立了一套较完整的、适于国防需要的工业体系,自行研制的1969年式40火、62单兵、40-Ⅰ与Ⅱ型弹、PF89单兵火箭都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经过兵工战线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新一代火箭筒也将会在我国出现。
[此贴子已经被新侨联委员于2005-10-23 22:18:02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我是狙击手[/I]在2005-10-9 20:28:00的发言:[/B][BR]为了扩展“新40“的作战用途,在叶剑英元帅的提倡和关怀下,于80年代中期开始了为40火箭筒配钢珠杀伤弹的研制工作,并于1988年完成了设计定型。该弹着地后通过反抛装置跳到1~1.5m高后,引信起爆,弹在空中爆炸,这就大大提高了对生动目标的杀伤效果。其密集杀伤半径达20m,射程1500m。


步兵极害怕这类弹药!
“无坐力炮型采用平衡抛射的戴维斯原理”说法有误,火箭筒和便携导弹一类的武器,发射方式有三种:火箭型、无坐力炮型、戴维斯平衡抛射
能打M1AI吗?
便宜实惠我喜欢。
听委员的话重编辑一下吧 看着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