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波次的现代化门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41:29


1. 第一波次的现代化门槛
第一波次现代化的目标是建立可以自我更新的产业体系,并且完成头两次工业革命。在这个进程即将结束时,相关国家将会面临一个门槛:产业升级和寻求新兴市场。20世纪初,欧洲国家既面临产业升级压力,又要在国外寻求更为广阔的新兴市场,结果相互矛盾激化导致了一战。欧洲国家直到二战结束才正式跨越了这个门槛——通过战争压力充分释放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同时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服贸总协定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统一市场。由此德日不再成为帝国主义内部的战争策源地,他们与其他几个工业国家构成了G7”神圣同盟“。

2. 第二波次的现代化门槛
在完成第一波次的现代化之后,英美与德日进入了不同的发展轨迹。由于第二波次现代化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城市生活和中产阶级意识基础上,环境保护、生活质量、高科技产业和传媒工业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英美走向了“去工业化”道路,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只是英国在一战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去工业化”,成为了“剪息票帝国主义”。二战结束后,英国一度在工党领导下搞产业升级,但是最终在沉重的经济压力下没有维持下去。随着撒切尔政府的上台,英国第二次进行“去工业化”,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金融服务业立国的局面。美国依靠强大的工业体系赢得了二战并且主导了战后世界格局,但是到了80年代也无法继续坚持下去。在里根政府主持下,美国与英国一起走上了“去工业化”之路,但目前保留了强大的高科技工业和军事工业。

德国和日本跨过第一门槛后,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为了应对第二波次现代化的压力,德日选择了产业升级和寻求新兴市场的道路。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选择了机器人、生物工程、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试图通过产业升级和亚洲“雁行阵”战略来突破“天花板”。但是这些产业没有能够引领日本的生产体系再上一个台阶,而信息产业方面反而被美国领先,“雁行阵”构想也没有成功。这是日本“失去二十年”的根源。德国在产业升级方面并没有实现开拓性的“工业4.0”,但是凭借欧盟和欧元形成的庞大市场,德国人赚得盆满钵满。

3. 两个门槛的挑战
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所有国家都要面临两个波次现代化的挑战。每一波现代化临近结束时,门槛便会来临。这需要国家通过产业升级和寻求新兴市场来跨过。主要工业国家通过两次世界大战才跨过了第一个门槛,而在第二个门槛前不同国家选择了不同道路。

那么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怎样呢?发展中国家和部分“伪发达国家”都是没有完成第一波次现代化的国家,不具备产业更新能力。随着世界经济的周期性起伏,这些国家出现了反复震荡,产生了著名的“拉美化”现象和近年来火热的“欧猪五国”现象。巴西这样的金砖国家,在原材料价格暴跌循环里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他们已经在第一个门槛前徘徊了数十年。

苏联的经验教训也非常值得汲取。通过数个波次的廉价技术输入,苏联在1930年代和1950年代获得了极佳的发展机遇。到了1970年代,苏联已经完成了第一波次现代化,但是基础并不牢固。一旦西方的技术输入断绝,苏联的产业体系就会失去更新动力。这时候苏联应该开启自己的“尤里卡计划”,并且通过国家投资和体制改革释放产业升级空间,从而向第二波次现代化迈进。但是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事件给苏联带来了意外横财,结果苏联陷入了对石油财政的依赖,技术产业升级和体制改革被勃列日涅夫政府停止下来。到了1980年代,随着石油价格暴跌,苏联失去了改革时机。

中国通过技术引进和规模庞大的投资计划实现了第一波次的现代化,已经可以生产开发高技术产品并且向发达国家出口。但是这个成绩并不牢靠,还需要通过开发新兴市场来加以稳固。中国主导的新兴市场如同当年苏联建立“经互会”和美国建立“服贸总协定”那样,是一个大国稳固自己现代化成果的基础,由此可见一路一带战略和亚投行的重要意义。

4. 为何会形成门槛?
边际收益递减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苏联末期不断增加工业和农业投资,但是经济发展速度却无法进一步提升。对于一个成熟经济体来说,除非发生产业升级或者在海外获得新兴市场的支持,其国内的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弱化。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是没有退路的,要么像德国日本那样不断进行技术研发走产业升级道路,要么像英美那样走金融国家的道路。

这个过程有点像罗宾·汉森提出的“大过滤器”理论。他把从没有生命的荒芜之地到扩张性的星际文明的演进,大致划分成9个阶段。目力所及的宇宙寂寥无人这一事实说明,在这9个阶段——或者可能被细分出的更多阶段——中,至少有一个阶段是难以实现的。无论是什么因素在哪个步骤阻止了第9个阶段的最终实现,它都被称为“大过滤器”。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后,正在面临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挑战。只有不断产业升级才能最终越过门槛,可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真的会来临吗?

1. 第一波次的现代化门槛
第一波次现代化的目标是建立可以自我更新的产业体系,并且完成头两次工业革命。在这个进程即将结束时,相关国家将会面临一个门槛:产业升级和寻求新兴市场。20世纪初,欧洲国家既面临产业升级压力,又要在国外寻求更为广阔的新兴市场,结果相互矛盾激化导致了一战。欧洲国家直到二战结束才正式跨越了这个门槛——通过战争压力充分释放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同时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服贸总协定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统一市场。由此德日不再成为帝国主义内部的战争策源地,他们与其他几个工业国家构成了G7”神圣同盟“。

2. 第二波次的现代化门槛
在完成第一波次的现代化之后,英美与德日进入了不同的发展轨迹。由于第二波次现代化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城市生活和中产阶级意识基础上,环境保护、生活质量、高科技产业和传媒工业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英美走向了“去工业化”道路,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只是英国在一战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去工业化”,成为了“剪息票帝国主义”。二战结束后,英国一度在工党领导下搞产业升级,但是最终在沉重的经济压力下没有维持下去。随着撒切尔政府的上台,英国第二次进行“去工业化”,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金融服务业立国的局面。美国依靠强大的工业体系赢得了二战并且主导了战后世界格局,但是到了80年代也无法继续坚持下去。在里根政府主持下,美国与英国一起走上了“去工业化”之路,但目前保留了强大的高科技工业和军事工业。

德国和日本跨过第一门槛后,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为了应对第二波次现代化的压力,德日选择了产业升级和寻求新兴市场的道路。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选择了机器人、生物工程、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试图通过产业升级和亚洲“雁行阵”战略来突破“天花板”。但是这些产业没有能够引领日本的生产体系再上一个台阶,而信息产业方面反而被美国领先,“雁行阵”构想也没有成功。这是日本“失去二十年”的根源。德国在产业升级方面并没有实现开拓性的“工业4.0”,但是凭借欧盟和欧元形成的庞大市场,德国人赚得盆满钵满。

3. 两个门槛的挑战
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所有国家都要面临两个波次现代化的挑战。每一波现代化临近结束时,门槛便会来临。这需要国家通过产业升级和寻求新兴市场来跨过。主要工业国家通过两次世界大战才跨过了第一个门槛,而在第二个门槛前不同国家选择了不同道路。

那么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怎样呢?发展中国家和部分“伪发达国家”都是没有完成第一波次现代化的国家,不具备产业更新能力。随着世界经济的周期性起伏,这些国家出现了反复震荡,产生了著名的“拉美化”现象和近年来火热的“欧猪五国”现象。巴西这样的金砖国家,在原材料价格暴跌循环里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他们已经在第一个门槛前徘徊了数十年。

苏联的经验教训也非常值得汲取。通过数个波次的廉价技术输入,苏联在1930年代和1950年代获得了极佳的发展机遇。到了1970年代,苏联已经完成了第一波次现代化,但是基础并不牢固。一旦西方的技术输入断绝,苏联的产业体系就会失去更新动力。这时候苏联应该开启自己的“尤里卡计划”,并且通过国家投资和体制改革释放产业升级空间,从而向第二波次现代化迈进。但是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事件给苏联带来了意外横财,结果苏联陷入了对石油财政的依赖,技术产业升级和体制改革被勃列日涅夫政府停止下来。到了1980年代,随着石油价格暴跌,苏联失去了改革时机。

中国通过技术引进和规模庞大的投资计划实现了第一波次的现代化,已经可以生产开发高技术产品并且向发达国家出口。但是这个成绩并不牢靠,还需要通过开发新兴市场来加以稳固。中国主导的新兴市场如同当年苏联建立“经互会”和美国建立“服贸总协定”那样,是一个大国稳固自己现代化成果的基础,由此可见一路一带战略和亚投行的重要意义。

4. 为何会形成门槛?
边际收益递减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苏联末期不断增加工业和农业投资,但是经济发展速度却无法进一步提升。对于一个成熟经济体来说,除非发生产业升级或者在海外获得新兴市场的支持,其国内的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弱化。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是没有退路的,要么像德国日本那样不断进行技术研发走产业升级道路,要么像英美那样走金融国家的道路。

这个过程有点像罗宾·汉森提出的“大过滤器”理论。他把从没有生命的荒芜之地到扩张性的星际文明的演进,大致划分成9个阶段。目力所及的宇宙寂寥无人这一事实说明,在这9个阶段——或者可能被细分出的更多阶段——中,至少有一个阶段是难以实现的。无论是什么因素在哪个步骤阻止了第9个阶段的最终实现,它都被称为“大过滤器”。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后,正在面临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挑战。只有不断产业升级才能最终越过门槛,可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真的会来临吗?
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这样的观点,应该展开来说。


简单地说,大概类似,要么去旧存新,要么把破的挪到一边去

简单地说,大概类似,要么去旧存新,要么把破的挪到一边去
日本不是被美国给坑了么?好像很多日本企业被迫把技术和专利卖给美国。
就机器人而言,核心系统的专利是美国的,还是日本的?
第一波次现代化成果的稳固和第二波次现代化的前进是并行的,而不是串行
你能言简意赅,写的见名扼要一点么,这儿多字,根本没有耐心看完
粗略看了一下,感觉写的还不错
有见地,可以写论文了
楼主言之有理。
应该说就是由靠吃苦耐劳到靠脑子赚钱的转变,也就是所谓产业升级,获得产业控制权。而不是只做下游供应商,没有自主权
没有大海军大空军强大陆军和强大的二炮强大的天军保障,基本不可能实现。第一个波次的工业化也没完成的。第一个波次就是二战前的那种工业体系。这个波次基本是苏联给的东西。如果自己能够提升改造,淘汰落后,那就完成了。

第二个波次就是战后到现在。也正在路上,还没摸到门吧。表现就是汽车发动机航发,航母,核动力航母,芯片,电子,雷达,隐身,计算机,操作系统,机器人,高新技术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柔性制造,海洋开发等等。成功的标志就是人民币和金融体系国际化,而且非常完善严密,没有漏洞。基本上所有高端产品都能研发制造,并占领世界高端市场。
dengcalvin 发表于 2015-12-9 18:48
应该说就是由靠吃苦耐劳到靠脑子赚钱的转变,也就是所谓产业升级,获得产业控制权。而不是只做下游供应商, ...
也不完全是,关键是产业升级和开拓新兴市场是否能够走得通。如果走得通,里根和撒切尔也就不会搞神马金融了。有一种理论认为,美国只要把国防实验室里的黑科技拿出来就足以领先世界。但是美国终究没有拿出来。原因不在于有没有这些黑科技,而是在于其产业化前景。每一次科技革命不但是技术上的跃进,还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跃进,两者互相影响,缺一不可。究竟是技术创造市场还是市场呼唤技术,这就和鸡生蛋蛋生鸡一样,是比较模糊的。
待到荼蘼花事了 发表于 2015-12-9 16:57
日本不是被美国给坑了么?好像很多日本企业被迫把技术和专利卖给美国。
就机器人而言,核心系统的专利是美 ...
日本的失败是一种战略性的失败,不仅仅是广场协议问题。在1987年出版的《大国兴衰》里,肯尼迪列举了当时日本着力发展的所谓“新兴产业”,但是这些产业有很多直到现在也是“新兴产业”——于是日本就悲剧了。
计划经济的规划力加市场经济的活力相辅相成,合理使用金融,调动人的积极性与生产力的分配,生产力不会过剩,合理的调度保持人的积极性和设备的使用率就能促使哪怕封闭社会的良性发展~
日本不是被美国给坑了么?好像很多日本企业被迫把技术和专利卖给美国。
就机器人而言,核心系统的专利是美 ...
机器人控制系统专利大多在德国人和美国人手里,元器件专利多在日本人手里。
guarddefend 发表于 2015-12-9 21:13
也不完全是,关键是产业升级和开拓新兴市场是否能够走得通。如果走得通,里根和撒切尔也就不会搞神马金融 ...
应该说思路还是有问题。所谓发展陷阱,也就是利润无法持续增长,导致收入无法持续增长,工业化之后,生产力已经不是问题,市场才是问题。

实际上黑科技无非是两种,一种是提高已有产品的生产率,导致产品成本的下降,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或者通过降价,使得产品有更多的使用量,这是市场扩张的一种方式。 中国的价格竞争,实际上是玩的这种方式,但这种方式也是有穷尽的,就像塑料脸盆一样,以前非洲人是用不起的,中国人通过降价,使得更多的穷人能够使用这类产品。

另外一种,就是创新了,创新的含义,实际上就是创造新兴市场,导致新的消费增长。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创新是替换旧市场,比如互联网+, 可以降低社会成本,同时也会导致传统商业受损。 另外一种就是完全的创新,比如电子游戏,金融服务,所以第三产业发展,确实是工业化之后的一个必由之路。

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去工业化我们不会走,但第三产业我们也不会放弃,所以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的蛋糕越大,别人的蛋糕就越小,所以国际和地区冲突会成为常态。日本为什么对华关系越来越恶化,除了日本追求政治独立,摆脱美国控制的策略,还有一点就是日本的产业实际上被中国冲击得很惨,传统家电业是个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