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飞扬陆版:《现代兵器》阅兵特刊官泄:总师谈国产8X8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05:30:21


曹励云 黄国志

  记者:冯总你好,我们是《现代兵器》杂志社的记者。在2015年我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有多款8×8轮式装甲车亮相,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请问最初的08式8×8轮式装甲车(以下简称8×8)是何时立项研制的?当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研制的?

  冯总:内蒙古一机集团于1998年就提出开发轮式战车的想法。因为当时我们已经掌握了汽车技术(北方奔驰重型卡车成熟技术)和装甲车专有技术,也就是说利用军民融合技术开发出轮式战车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机集团自筹资金进行研发,1999年,率先研制出6×6车型,应该说这是对研制8×8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摸底。2000年,又研制出国内第一台8×8原理样机,并准备逐步推向国内市场。不过,这个过程比较艰难。其主要原因是与国内现役轮式装备比较,在型谱继承发展、技术体制统一、服务体系保障上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国内对发展全新8×8车型持有不同意见,主要反对的声音是只能在WZ551轮式底盘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后来我们做了大量的技术需求论证、风险分析评估和关键技术与指标的试验验证等工作后,得到总装的认可和支持,才进入到申请立项程序。

       2004年6月总装备部批准8×8立项,我们以兵器集团内部竞标第一名的身份参加了7月的全国大招标,并一举中标,成为8×8项目的总师研制单位。

  至于研制8×8的原因,很简单。近年来战争形态发生很大变化,常规战争更多以局部战争为主,维稳、反恐等非常规战争样式增多,轮式车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当时,世界各国轮式战车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国却远远落后。我国现役装备只有WZ551轮式装甲车,该车是90年代设计定型的,设计理念和技术都比较落后,所以我们瞄准市场需求开发了国内首款8×8车型。用户在重量控制、基型底盘与变型需求、人机工程、新技术验证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想法。针对用户的这些要求,我们利用研制装甲车辆多年来取得的技术成果,融合现代汽车设计元素,对一体化动力传动、车体、行动、防护等重要系统进行了长时间的专项技术论证,形成了最终的总体方案,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也为构建我国8×8轮式装备技术体系奠定了扎实基础。

  记者:在08式之前我们从没有研制过8×8轮式装甲车,贵厂也是以履带式装甲车辆为主。那么,8×8轮式装甲车技术是从何而来的?有没有设计参考对象?是否出国对相关型号进行过考察?

  冯总:当时我国汽车技术比较薄弱,为了8×8项目我们多次出国考察。1998年和2003年,我们分别去欧洲潘德、芬兰帕特里亚等世界优秀的轮式装甲战车研发集团考察,通过考察,我们借鉴了国外优秀战车的模块化设计思想,但是8×8中的专用技术如总体集成技术、H型传动技术、新型悬挂技术、轻量化薄壳车体技术、防护技术等完全是依靠我们自已的力量,在研制中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设计自主研发的,没有任何参考借鉴。

  记者:08式8×8轮式装甲车在研制中有没有遇到重大技术难题?是如何攻克的?

  冯总:谈到技术难题,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是,为更好地适应战车高机动作战的生存能力,8×8轮式装甲车身采用了薄壳装甲,以兼顾重量轻和防护性能好的指标要求。研制期间,装甲钢加工制造中曾出现过裂纹的情况,后来我们通过结构设计和材料工艺技术攻关,进一步掌握了其性能的关键数据,采用特殊热处理以及焊接技术,通过改进现有工艺解决了车身裂纹问题。

  另一个较为典型的问题是试验中出现了较强烈的车辆摆振现象。我们的工程师查阅了很多国内外专业技术资料都没有相关的研究信息,后来通过设计、仿真、试验等专项研究发现其实就是一个共振点的问题,车辆传动都有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把共振点调整合适,有效规避车辆共振现象,这是在8×8研制中得出的一条宝贵经验。

  记者:08式8×8轮式装甲车的车架设计有何特点?车体采用承载式还是非承载式设计?防护能力如何?

  冯总:8×8装甲车采用承载式车身,没有车架,没有大梁。一般来说,军用装甲车都是采用承载式车身,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高度、提高车辆稳定性。非承载式结构一般都有大梁,车厢通过多点悬挂支撑在大梁上,这是汽车的设计思想,比如说摆渡车、越野车、卡车都是非承载式车身。这种车身的优点是比较结实,但是行驶时的稳定性差。两种车身结构各有优缺点。而我们采用承载式车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可以有效降低车辆高度,因为军方对车辆高度有严格的指标要求。


曹励云 黄国志

  记者:冯总你好,我们是《现代兵器》杂志社的记者。在2015年我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有多款8×8轮式装甲车亮相,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请问最初的08式8×8轮式装甲车(以下简称8×8)是何时立项研制的?当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研制的?

  冯总:内蒙古一机集团于1998年就提出开发轮式战车的想法。因为当时我们已经掌握了汽车技术(北方奔驰重型卡车成熟技术)和装甲车专有技术,也就是说利用军民融合技术开发出轮式战车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机集团自筹资金进行研发,1999年,率先研制出6×6车型,应该说这是对研制8×8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摸底。2000年,又研制出国内第一台8×8原理样机,并准备逐步推向国内市场。不过,这个过程比较艰难。其主要原因是与国内现役轮式装备比较,在型谱继承发展、技术体制统一、服务体系保障上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国内对发展全新8×8车型持有不同意见,主要反对的声音是只能在WZ551轮式底盘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后来我们做了大量的技术需求论证、风险分析评估和关键技术与指标的试验验证等工作后,得到总装的认可和支持,才进入到申请立项程序。

       2004年6月总装备部批准8×8立项,我们以兵器集团内部竞标第一名的身份参加了7月的全国大招标,并一举中标,成为8×8项目的总师研制单位。

  至于研制8×8的原因,很简单。近年来战争形态发生很大变化,常规战争更多以局部战争为主,维稳、反恐等非常规战争样式增多,轮式车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当时,世界各国轮式战车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国却远远落后。我国现役装备只有WZ551轮式装甲车,该车是90年代设计定型的,设计理念和技术都比较落后,所以我们瞄准市场需求开发了国内首款8×8车型。用户在重量控制、基型底盘与变型需求、人机工程、新技术验证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想法。针对用户的这些要求,我们利用研制装甲车辆多年来取得的技术成果,融合现代汽车设计元素,对一体化动力传动、车体、行动、防护等重要系统进行了长时间的专项技术论证,形成了最终的总体方案,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也为构建我国8×8轮式装备技术体系奠定了扎实基础。

  记者:在08式之前我们从没有研制过8×8轮式装甲车,贵厂也是以履带式装甲车辆为主。那么,8×8轮式装甲车技术是从何而来的?有没有设计参考对象?是否出国对相关型号进行过考察?

  冯总:当时我国汽车技术比较薄弱,为了8×8项目我们多次出国考察。1998年和2003年,我们分别去欧洲潘德、芬兰帕特里亚等世界优秀的轮式装甲战车研发集团考察,通过考察,我们借鉴了国外优秀战车的模块化设计思想,但是8×8中的专用技术如总体集成技术、H型传动技术、新型悬挂技术、轻量化薄壳车体技术、防护技术等完全是依靠我们自已的力量,在研制中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设计自主研发的,没有任何参考借鉴。

  记者:08式8×8轮式装甲车在研制中有没有遇到重大技术难题?是如何攻克的?

  冯总:谈到技术难题,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是,为更好地适应战车高机动作战的生存能力,8×8轮式装甲车身采用了薄壳装甲,以兼顾重量轻和防护性能好的指标要求。研制期间,装甲钢加工制造中曾出现过裂纹的情况,后来我们通过结构设计和材料工艺技术攻关,进一步掌握了其性能的关键数据,采用特殊热处理以及焊接技术,通过改进现有工艺解决了车身裂纹问题。

  另一个较为典型的问题是试验中出现了较强烈的车辆摆振现象。我们的工程师查阅了很多国内外专业技术资料都没有相关的研究信息,后来通过设计、仿真、试验等专项研究发现其实就是一个共振点的问题,车辆传动都有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把共振点调整合适,有效规避车辆共振现象,这是在8×8研制中得出的一条宝贵经验。

  记者:08式8×8轮式装甲车的车架设计有何特点?车体采用承载式还是非承载式设计?防护能力如何?

  冯总:8×8装甲车采用承载式车身,没有车架,没有大梁。一般来说,军用装甲车都是采用承载式车身,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高度、提高车辆稳定性。非承载式结构一般都有大梁,车厢通过多点悬挂支撑在大梁上,这是汽车的设计思想,比如说摆渡车、越野车、卡车都是非承载式车身。这种车身的优点是比较结实,但是行驶时的稳定性差。两种车身结构各有优缺点。而我们采用承载式车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可以有效降低车辆高度,因为军方对车辆高度有严格的指标要求。
车身正面及其他部位如后面、顶部的防护级别是完全根据军方规定的指标要求设计的,相当于北约防护体系的一级防护水平。当然如果用户需要的话,车身还可以加装复合装甲,进一步提高整车的防护能力。

  记者:8×8悬挂系统设计有何特点?通过性能如何?有没有防雷设计?

  冯总: 8×8是采用1、2桥转向,也就是前4轮转向。1、2桥转向用双横臂悬挂或者麦弗逊悬挂都可以,但是双横臂占用空间比较大,为了有效利用车内空间,我们选择并匹配了麦弗逊悬挂结构。麦弗逊悬挂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承受侧向力时表现出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在麦弗逊悬挂的基础上做了相应改进设计。后面两桥采用单纵臂悬挂,当然也都进行了适应性改进。现在看来,8×8的悬挂性能非常好,通过性能强,车辆平顺性能表现优秀。

  如果8×8要增加防地雷能力,有几个问题要解决。一是车辆重量增加的问题。二是独立悬挂的问题,麦弗逊悬挂和单纵臂悬挂都是独立悬挂,它们越野性能都非常优秀,但是其防地雷能力不如汽车板簧悬挂。地雷冲击对独立悬挂造成的破坏程度严重,要有专门的措施来应对独立悬挂的防地雷问题。目前,这些问题通过防雷专项课题已经得到很好解决。

  记者:08式8×8轮式装甲车是否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车轴数量,实现6×6或10×10等不同类型的变型车呢?

  冯总:可以的。我们在8×8研制时就考虑了通过基型底盘的变形问题,在基型车基础上,采用8×8技术体制,已经研制出新型6×6车辆,并通过竞标获得军方认可,开始研制科研样车了。对于10×10目前还没有研制,主要是国内外没有明确需求,但是通过8×8变型开发10×10,在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

  记者:08式8×8轮式装甲车外部的附加装甲防护能力如何?此前国产装甲车辆很少有类似的附加装甲,当时设计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冯总:前面我已经提到了车辆披挂复合装甲后的防护能力。至于附加装甲的材料,根据不同需求,采用陶瓷复合装甲或者别的新技术都可以。如果将来复合装甲材料等新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车辆的防护能力就能得到快速提高。我厂前段时间获得的某“防护围栏”竞标项目,其防护围栏就采用了高强度的聚乙烯板,这是一个很有应用前景的新材料。这种超高强度聚乙烯板的抗爆轰能力极强,抗穿甲弹能力略显逊色。将来如果把这种新材料聚乙烯板应用在8×8上,车辆防护能力会得到指数倍的提高。

  至于为什么要采用复合装甲,主要是因为如果靠基体钢装甲达到需要的防护级别,那车辆的重量会大幅增加,披挂装甲比装甲钢轻,所以只能披挂来解决防护能力增加的问题。这也是世界上的薄壳装甲车体普遍采用的一种增加防护力的主流方式。

  记者:08式8×8轮式装甲车的两栖能力如何?水上行驶速度最高能达到多少?

  冯总:8×8轮式装甲车可以实现水陆两栖功能,水上浮渡可达到8千米/时。按照我国装甲车辆使用要求,只要重量在24吨以下都要求具有浮渡能力,此次参加阅兵的11式8×8轮式105毫米突击车也要求具有浮渡能力,这给设计增加了相当的难度。但实际上,国外对此区分非常明确,并不要求此类武器具备浮渡能力,如“半人马座”轮式突击车等。

  8×8没有采用喷水推进器进行浮渡,而是靠传统螺旋桨推进方式,螺旋桨和发动机之间靠液压传动,螺旋桨推进速度达到了8千米/时,主要是考虑到工作可靠性的问题而没有采用喷水式推进器。

  记者:08式8×8轮式装甲车采用了哪型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其性能如何?车辆公路行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冯总:8×8轮式装甲车采用的是康明斯生产的发动机,没有采用中央桥式传动,而是H型传动。后者中间是分动箱,四周两侧是侧传动箱,这样的优点是占用空间小,增加车内有效容积。H型传动是我们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设计出来的,在国内轮式战车研制中属于首创,填补了国内该技术领域的空白。其公路最大时速可达到100千米。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8×8可靠性工程改进研制,其目的主要是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平均无故障里程和任务可靠性。

  记者:08式8×8轮式装甲车采用的轮胎设计有何特点?是否有中央充放气系统?被击中后还能够行驶多长的距离?

  冯总:采用防弹轮胎结构形式,轮胎内部有支撑体,增加轮胎刚强度的同时,提高其使用寿命,也就是说:即使轮胎被击中后,车辆也能以30~4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100千米。同时还配置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央充放气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调节轮胎的压力,使车辆在沙漠等特殊松软路面上,仍能保持均衡的机动性和通过性。

  记者:08式8×8轮式装甲车底盘的承载能力如何?是否能够配置155毫米口径的火炮?
冯总:能承载6吨,原设计指标是6~8吨。如果配装39倍155毫米火炮应该没有问题,但是配装52倍口径火炮估计在底盘与上装的适配性上有一些问题,主要是承载能力超限。目前,8×8底盘上装配置过120毫米和122毫米口径的榴弹炮。

  记者:08式8×8轮式装甲车目前已经发展出多少种变型车?能否简要介绍一下?

  冯总:目前8×8轮式装甲车已经发展出了包括步兵战车、105毫米突击车(参加了此次阅兵)、122毫米榴弹炮、指挥车、人员输送车、装甲抢救车(参加了此次阅兵)、技术保障车以及通信车(参加了此次阅兵)等约40种变型车。该车应该是世界上变型量最大的车型,承载能力非常好,被誉为中国的“斯特瑞克”,是我国陆军的核心装备。该车底盘采用的模块化设计思想,变型更为容易,比如105毫米突击车,在8×8主要模块功能不做任何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将基型底盘发动机后置、炮塔前置的优化布置就可以快速实现。目前该车的变型车已经构成了我国较为完善的8×8轮式装甲装备体系。

  记者:10式8×8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在俄罗斯参加了军事比赛,您对该车的表现有何评价?

  冯总:该车在俄罗斯参加了防空能手比赛。比赛前半程排名一直第一,后来由于竞赛规则更改等原因,总体名次靠后了。但是,10式8×8输送车的表现异常优秀,性能稳定,赞誉度很高。

  记者:08式8×8轮式装甲车与俄罗斯最新展出的“回旋镖”轮式装甲车相比,有何优势?

  冯总:关于俄罗斯“回旋镖”轮式装甲车,我了解不多,刚从一本军事杂志上看到其性能介绍。综合比较来看,两者底盘总体性能相当,防护方面“回旋镖”略强,后者车身四周能防14.5毫米穿甲弹攻击。还有就是火力,“回旋镖”采用无人自动炮塔,我们虽然在技术上能够设计出无人枪塔,但是没有在8×8上采用。关于这个问题我多要说一点:2008年,我们曾在90-Ⅱ(MBT2000)坦克上试验过无人枪塔,5连发命中率静对静达80%,动对动达66%。去年装甲日上展示的VT4坦克也应用了无人枪塔设计,现在正在国外进行试验考核。至于其它性能两者处于同一水平。“回旋镖”在车体内部设有大梁,属于半承载式车身。

       记者:08式8×8轮式装甲车的出口型号VN1已经装备某国的海军陆战队,您对此有何评价?VN1能否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

  冯总:该国陆战队对VN1的评价很高,我国的8×8第一次在国外亮相就是在该国。通过与该国签订首个出口合同,对该车在这一地区的后续出口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前不久,该地区也是我们的另一客户,也签订了8×8的正式采购合同,目前市场已经基本打开。8×8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都没问题。原本我们设计时是考虑在内陆浮渡使用的,但该国订购我国的两栖突击车没有运到,结果就拿8×8当两栖车用。8×8良好的水上推进能力令客户相当满意,但是海水对车辆的腐蚀比较大,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这也给我们在防腐蚀设计及工艺措施上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

  记者:如果出口到其他国家,如中东或北非,VN1能否适应当地的环境?是否要进行一定的改进?

  冯总:应该可以。中国地域广阔,8×8试验去了很多地方,寒区、热区、高原以及沙漠地区等。8×8这种严格充分的试验考核,证明该车能适应各种环境的使用要求。

  记者:8×8轮式装甲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还将进行哪些改进?

  冯总:有几个方面。一是匹配大功率AT自动变速箱是今后的方向,这是国家863计划项目,我是课题负责人,从2011年开始,3年半把产品做出来了,目前已经装在VN1上进行了功能性和可靠性试验,效果非常好。我们现在8×8用的是AMT,机械自动变速箱,就是在机械变速箱里加了电控。未来装甲越野车将更多地采用AT自动变速箱,以适合不同路面的快速响应要求。二是采用新的动力传动技术形式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比如我们对混合动力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科学试验研究,效果非常好。三是防雷技术是今后8×8的一项基本标配技术。另外,还有些新技术如信息化、遥控武器站等也是8×8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记者:隐身技术呢?国外有在车体侧面加隐身板的做法。

  冯总:我们在车辆总体设计时已考虑到隐身效果,减少发射面;除此以外车身还涂有隐身涂料。刚装备的时候,隐身涂料没有问题。装备一段时间后,隐身涂料就会出现退化、剥落的现象。未来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关键要看隐身材料的技术发展程度和隐身涂料的质量水平。

  国外的隐身做法和我们一样,一个是外形设计,减少反射面;另一个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隐身材料。但是国外这方面也需要一个技术攻关的过程才能解决得很好。飞机上就做得比较好,车辆的路面环境比飞机复杂、恶劣,因此做起来比较难,尘土、暴晒、雨水还有人员攀爬时摩擦都会对隐身涂料有严重影响。
  记者:8×8会不会考虑添加主动防护系统?俄罗斯全部都装备了。

  冯总:主要是价格因素。主动防护方面,我们的研究比较滞后,俄罗斯比较超前。目前,VT4已装备主动防护系统。主动防护系统有个弱点,只能防导弹,防护不了穿甲弹和制式弹。

  记者:8×8轮式装甲车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型号,这次阅兵也有多型参阅,8×8有可能成为我军重型轮式装甲车的通用底盘吗?

  冯总:8×8已经是通用底盘了,变型量最大,近40种。当时研制时就开发出了5个基本模块,即:动力舱模块、传动模块、操纵模块、车体模块、悬架模块,是中国首次采用模块化设计的装备。

  记者:能给我们讲讲8×8试验时一些难忘的事情吗?

  冯总:8×8立项晚,初样车制造出来也比较晚,但是最终交付的计划时间不能变。初样车刚完成总装、未进行工厂试验的情况下,就奔赴国家某试验场,结果试验问题很多。同时,该试验场地更适合履带车辆,对轮式车辆来说并不是十分适合。当时装甲车辆的试验指标是:轮式车辆完成4000千米试验,履带车辆完成1000千米试验。要完成这个指标,车辆就不能出任何问题。试验非常不顺利,眼看这次试验不能通过了,我就跟着领导一起去现场慰问。正好赶上元旦,现场工作人员情绪低落,我就激励大家,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科学试验本身就允许出问题,我们把问题搞清楚,把它解决了就好了,我们明年再来。回来后对问题进行了技术攻关和全面归零。第二年,我们再去该试验场试验,零故障通过试验考核,非常好。

  后来在某导弹试验,导弹发射架出现问题,最后也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高原试验时,发动机辅助系统出现不适合高原的问题,现场就解决了。整个试验期间8×8共进行了4万千米的跑车试验,经历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经受住了各种苛刻的试验考验,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记者:谢谢冯总接受我们的采访。

  (编辑/王路)
大八轮防护和防雷目前皆不如回旋镖
大八轮防护和防雷目前皆不如回旋镖
要实现多用途平台和专一性的战术突击车平台。取舍肯定不同。

回旋嫖能发展那么多种变形车的适装吗?
分不清08和10式的飘过。
经费,经费,经费。这几年研发水平确实够快,96A的升级替代品也通验了。
标题是兵器知识,内文是现代兵器
按照我国装甲车辆使用要求,只要重量在24吨以下都要求具有浮渡能力,此次参加阅兵的11式8×8轮式105毫米突击车也要求具有浮渡能力,这给设计增加了相当的难度。但实际上,国外对此区分非常明确,并不要求此类武器具备浮渡能力,如“半人马座”轮式突击车等。

总师对浮渡也有怨念
很不错,好文章,研究人员辛苦了
maxlee123 发表于 2015-11-17 09:45
按照我国装甲车辆使用要求,只要重量在24吨以下都要求具有浮渡能力,此次参加阅兵的11式8×8轮式105毫米突 ...
还不是因为弯弯
回旋镖是半承载式车身...那么说可能是有大梁的..再说那玩意那么高...怎么做车族化
文中说到10式大八轮采用薄壳车体+外挂式装甲,这样的好处就是装甲模块化..如果技术提升..防护也会随之提升...
总师的怨念不是没有道理的...105突击炮炮塔肯定比步战式的重...这样限制重量车身的防护可能就要降低了
通用化车族化是个好东西...可以减少后勤保障的麻烦...但国内这种复杂情况一款车体通吃的结果就是防护/防雷都做的稀松平常..
pplawanglei 发表于 2015-11-17 10:58
回旋镖是半承载式车身...那么说可能是有大梁的..再说那玩意那么高...怎么做车族化
文中说到10式大八轮采用 ...
说白了就是在定位上大八轮就是和死脆壳、回旋镖还是一个德性的打杂车,和欧洲一票高端车不同。高端范围还是放在履带车上,而欧洲高端车是要全面至少大部分取代履带车的轮式车。
低精白菜 发表于 2015-11-17 10:44
还不是因为弯弯
结果全重25吨的04a都能无准备浮渡。
ship2007 发表于 2015-11-17 07:07
分不清08和10式的飘过。
一个是步战一个是装输,前者是30毫米机关炮,后者是12.7毫米机枪



7d1ed21b0ef41bd5a84a0d2750da81cb38db3dc3.jpgImg418569920.jpg
一个是步战一个是装输,前者是30毫米机关炮,后者是12.7毫米机枪
车的底盘是不是一样?


8*8也有可靠性改进项目。

8*8也有可靠性改进项目。
冯老板这些年搞得不错,风生水起,抢来了不少项目

比较胖狴犴 发表于 2015-11-17 11:34
说白了就是在定位上大八轮就是和死脆壳、回旋镖还是一个德性的打杂车,和欧洲一票高端车不同。高端范围还 ...


拳师犬(33吨)和美洲狮基本型(30++顿)估计防护一个档次都是全向防14.5....
欧洲那票论战说取代履带步战个人觉得应该不至于...
死脆壳那玩意就别提了..跟上面那些防护不是在一个档次上...
10式大八轮的火控/炮跟那些欧洲那些时髦货比起来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比较胖狴犴 发表于 2015-11-17 11:34
说白了就是在定位上大八轮就是和死脆壳、回旋镖还是一个德性的打杂车,和欧洲一票高端车不同。高端范围还 ...


拳师犬(33吨)和美洲狮基本型(30++顿)估计防护一个档次都是全向防14.5....
欧洲那票论战说取代履带步战个人觉得应该不至于...
死脆壳那玩意就别提了..跟上面那些防护不是在一个档次上...
10式大八轮的火控/炮跟那些欧洲那些时髦货比起来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国内设计师吐槽浮渡不是一次两次了,30年前就吐槽。

规定过于机械了。其实16吨以下车辆有浮渡就行了,真正登陆作战,不应该要求全部车辆都能浮渡,作为尖刀使用的突击车辆有浮渡功能即可。绝大多数陆战车辆,在寿命周期内根本碰不上浮渡情况,为了这么一个条件,在车辆设计选型方面要做出很大的让步和限制,本身就是非常教条的规定。

20多年前,兵器工业科研机构规划二代步战和三代装输,竟然提出16吨基型车辆,上面安装35毫米双人机炮炮塔,总重20吨以内,这种车辆确实难以设计。
pplawanglei 发表于 2015-11-17 13:24
拳师犬(33吨)和美洲狮基本型(30++顿)估计防护一个档次都是全向防14.5....
欧洲那票论战说取代履带 ...
一步登不了天
dada2000 发表于 2015-11-17 13:32
国内设计师吐槽浮渡不是一次两次了,30年前就吐槽。

规定过于机械了。其实16吨以下车辆有浮渡就行了,真 ...
搞清楚使用条件再来喷
喜之狼 发表于 2015-11-17 14:15
搞清楚使用条件再来喷
逮住狼版..狼说说10式正向和全向防护大致在什么水准把..
喜之狼 发表于 2015-11-17 14:15
搞清楚使用条件再来喷
就因为所谓的使用条件是机械的、教条的和跟实际不相符的。
pplawanglei 发表于 2015-11-17 10:58
回旋镖是半承载式车身...那么说可能是有大梁的..再说那玩意那么高...怎么做车族化
文中说到10式大八轮采用 ...
防地雷,防IED应该是反地雷伏击车的活儿,属于武警的工作。如果是常规战争,可以由战斗工兵开路,负责战场防护保障。
漆室葵忧 发表于 2015-11-17 11:47
结果全重25吨的04a都能无准备浮渡。
04A的数据在哪里能找到?
maxlee123 发表于 2015-11-17 09:45
按照我国装甲车辆使用要求,只要重量在24吨以下都要求具有浮渡能力,此次参加阅兵的11式8×8轮式105毫米突 ...
其实美俄中对自己的装甲车都有怨念吧,美国要装甲车能塞进C130 毛子要空降 TG要浮渡
guarddefend 发表于 2015-11-17 15:15
04A的数据在哪里能找到?
目前没有特别权威的来源,主要来自版主们爆料。
wwe313 发表于 2015-11-17 15:19
其实美俄中对自己的装甲车都有怨念吧,美国要装甲车能塞进C130 毛子要空降 TG要浮渡
毛子的怨念是必须能打坦克吧?
guarddefend 发表于 2015-11-17 15:05
防地雷,防IED应该是反地雷伏击车的活儿,属于武警的工作。如果是常规战争,可以由战斗工兵开路,负责战 ...
反伏击车那种玩意..按照总师的说法应该是非承载结构..底盘高...重心高...越野通过能力/全向防护能力摆在那里..跟步战不能比...只能玩玩低烈度的城市治安战..那都是占领后的事...
美帝掉这个坑了现在都爬出来了..伊拉克/阿富汗大把二手车便宜卖...你不会想兔子也忽悠掉坑进去把?
步战可是突击兵器...要伴随坦克的...防雷能力可能不能跟MRAP比...但也应该是有一定要求的..你总不能啥时候都有战斗工兵把..
另外防雷这块上面的文章中总师也提到是以后改进的方向...我倒是比较关注这个车的正向/全向防护能到什么程度..能不能达到全向12.7...正向25mm穿燃..
pplawanglei 发表于 2015-11-17 15:36
反伏击车那种玩意..按照总师的说法应该是非承载结构..底盘高...重心高...越野通过能力/全向防护能力摆在 ...
在常规作战条件下,工兵是基本的战斗保障兵种,根据作战计划清除进攻道路上的人工障碍物。现在坦克和战车之所以重视地雷伏击问题,并非是过去没有地雷,而是在城市治安战条件下,以战车作为巡逻兵力,不能随时有工兵伴随,这样才出现了反地雷伏击的要求。
战车浮渡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于进攻作战的一方来说。当年德军为了突破马斯河防御,古德里安只能强令步兵使用橡皮艇,冒着法军的炮火和机枪封锁突破到河对岸建立桥头堡,并且由斯图卡轰炸机摧毁法军防御阵地,这时德军工兵才能架桥作业,为古德里安的装甲军渡河提供保障。市场花园行动的时候,由于德军及时炸毁了桥梁,美军空降兵也只能冒着炮火使用小船,用枪托当做划桨来渡河,抢占桥头堡。赎罪日战争时,埃及陆军拥有了1个两栖机械化旅和3个两栖机械营,凭借这几百辆两栖装甲车,埃及军队毫不费力地突破了大苦湖战线,切断了以军后方的南北交通线,为全面突破苏伊士运河做出了重大贡献。
正反两面的教训表明,在面临河流、湖泊、海岸等条件约束下的进攻战役,需要具备两栖浮渡能力的装甲车辆作为步兵运载工具,突破敌人沿岸防线,为工兵架桥或者两栖船舶输送建立桥头堡。而且这些装甲车辆本身就是很好的运载工具,可以作为接运驳船使用。
guarddefend 发表于 2015-11-17 15:50
在常规作战条件下,工兵是基本的战斗保障兵种,根据作战计划清除进攻道路上的人工障碍物。现在坦克和战车 ...
我不否定你说的工兵作用..步战强化防雷能力跟这个貌似也没什么冲突把
MARP就是替代悍马巡逻用的....你如果用这种车去打上点强度的冲突..那感觉都是找死...看看王爷兵在也门怎么玩的把..

pplawanglei 发表于 2015-11-17 16:04
我不否定你说的工兵作用..步战强化防雷能力跟这个貌似也没什么冲突把
MARP就是替代悍马巡逻用的....你如 ...


反地雷车是南非军队发明,用来在安哥拉巡逻镇压当地反抗武装的车辆。在世界各国的正规军里是不装备的,只是美军在伊拉克使用常规地面装备遭受了损失才想起了这种特别的装备,然后开始在多个国家流行起来。所以沙特使用反地雷车去前线本来就是很奇怪的事情。我国厂家研发的反地雷车一般是交给反恐力量使用,俄国研发的“台风”装甲运兵车估计也有叙利亚或东乌克兰的使用需求。

步兵战车的反地雷功能过去不太重视。原因在古德里安的《坦克,前进!》一书当中已经说明了。反坦克地雷是消极的固定防御手段,对敌人威胁很大,对自己的威胁也很大,把敌人挡住的同时也把自己封锁住了。敌人可以绕过地雷阵,或者排雷,更为粗暴的手段是使用炮兵开辟道路,无论是地雷,水泥柱和鹿柴都会被清理掉。我军装备的中口径火箭炮就有这样的战术功能。所以地雷的功能主要是迟滞敌人进攻,标示敌人进攻方向。这些人工障碍物一开始就是要被牺牲掉的,只不过为了反坦克自行火炮和导弹车争取重新部署的时间而已。

当然,如果对手是伊朗的“青少年人肉排雷器”,那就另当别论了。这说明,即便是伊朗的大毛拉们,都知道用人肉排雷器来保护宝贵的装甲车辆,而不是让装甲车和地雷硬拼。
pplawanglei 发表于 2015-11-17 16:04
我不否定你说的工兵作用..步战强化防雷能力跟这个貌似也没什么冲突把
MARP就是替代悍马巡逻用的....你如 ...


反地雷车是南非军队发明,用来在安哥拉巡逻镇压当地反抗武装的车辆。在世界各国的正规军里是不装备的,只是美军在伊拉克使用常规地面装备遭受了损失才想起了这种特别的装备,然后开始在多个国家流行起来。所以沙特使用反地雷车去前线本来就是很奇怪的事情。我国厂家研发的反地雷车一般是交给反恐力量使用,俄国研发的“台风”装甲运兵车估计也有叙利亚或东乌克兰的使用需求。

步兵战车的反地雷功能过去不太重视。原因在古德里安的《坦克,前进!》一书当中已经说明了。反坦克地雷是消极的固定防御手段,对敌人威胁很大,对自己的威胁也很大,把敌人挡住的同时也把自己封锁住了。敌人可以绕过地雷阵,或者排雷,更为粗暴的手段是使用炮兵开辟道路,无论是地雷,水泥柱和鹿柴都会被清理掉。我军装备的中口径火箭炮就有这样的战术功能。所以地雷的功能主要是迟滞敌人进攻,标示敌人进攻方向。这些人工障碍物一开始就是要被牺牲掉的,只不过为了反坦克自行火炮和导弹车争取重新部署的时间而已。

当然,如果对手是伊朗的“青少年人肉排雷器”,那就另当别论了。这说明,即便是伊朗的大毛拉们,都知道用人肉排雷器来保护宝贵的装甲车辆,而不是让装甲车和地雷硬拼。
guarddefend 发表于 2015-11-17 16:21
反地雷车是南非军队发明,用来在安哥拉巡逻镇压当地反抗武装的车辆。在世界各国的正规军里是不装备的, ...
什么车都顶不住反坦克雷/155弹药制成的IDE..也没有什么车能全向防御RPG..
不管防护是消极还是积极手段....轮战都在重视强化防雷这块的能力...不然步战那么流行悬挂座椅干嘛...
这不是现代兵器上的吗
img.jpg

img (1).jpg
img (2).jpg

img (3).jpg






承载式车身有示意图吗?
火力 防护 防雷性能上都不如回旋镖

回旋镖还真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