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样态的四个阶段理论: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和电磁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55:52
自从工业革命爆发以来,人类战争样态发生或即将发生四次革命,每一次革命都意味着作战模式和势力强弱的一次跃迁。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之后,以标准化流水线生产为代表的新生产方式为英国经济注入了澎湃的动力,为英国夺取欧洲经济宝座立下汗马功劳。凭借强大的工业生产实力和经济能力,英国可以不断为欧洲大陆的反法势力提供枪炮和资金,最终击败了拿破仑。这种工业化战争样式在美国南北战争和普法战争期间发挥到了极致。凭借铁路带来的战略机动力和标准化军工生产,战争双方谁的工业能力更加强大,谁就可以赢取战争。因此19世纪末期,各个国家莫不在努力完成工业革命,并且以工业化手段来装备军队。

20世纪初期,日俄战争就已经展现了这种工业化战争模式的巨大威力,特别是在旅顺围攻战期间,俄军凭借铁丝网、机枪、速射炮、地雷和坚固的混凝土要塞,给予了日军巨大的杀伤,而这种作战模式在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更是发挥到了极点。可见,工业化战争模式在一战已经发展到了终点,迫使交战国根据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将飞机、坦克投入战场,以便突破工业化模式的窠臼。但是一战前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导致一战时期双方并没有强大的摩托化、机械化部队可用。战争结束后的二十年和平时期,各个工业国家在努力深入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研发,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飞机、坦克、无线电、导弹、原子弹得以实用化,人类于是进入了机械化战争时代。

由此可见,机械化战争乃是对工业化战争的反馈,是对工业化杀戮模式下,步兵、骑兵等古老兵种的变革。由于速射武器、人工障碍物、TNT炸药的投入使用,步兵、骑兵已经无法保持突击速度,也无法保持自己的机动力。于是摩托化的后勤和侦察、机械化的作战突击便成为了必然选择。只是各国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石油化工业的局限,能够完成摩托化和机械化的国家只有英美而已。

机械化时代到来后,迅速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快速变化的地面作战需要新的指挥系统和指挥模式。古典时代和工业化时代的陆军作战依旧是凭借士兵的双腿和马匹来提供运动速度,步兵每日机动距离不超过30公里,无论是古罗马兵团还是英国高地步兵团,莫不如此。故而老式的传令兵——参谋部指挥模式还可胜任。然而在机械化时代,部队运动速度可能每日超过100公里,因此指挥官必须利用装甲车、飞机和无线电进行指挥才能适应这种快速机动的作战方式。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空地协同(CAS),在自行火炮数量稀缺的情况下,斯图卡轰炸机就是德军装甲部队最好的帮手。由此可见,在机械化之后,信息化的需求慢慢变得强烈起来。

1973年爆发赎罪日战争表明,在全面机械化战争时期,尤其是导弹武器大量投入战场之后,简单的无线电指挥已经不能适应战争需要。由于交战双方普遍使用坦克、装甲车、直升机、喷气式战机交战,机动速度和灵活性大为增强。无线电指挥必须向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指挥发展,否则根本无法抓住敌人的影子。当时早期的炮兵自动化指挥系统开始发展起来,我军也在珍宝岛事件后开发了这种系统。原因就是在实战中发现,二战式的指挥方式无法抓住高度机动化、装甲化的目标。快打快撤、火力急袭已经成为机械化作战的标准样式,那么老式的指挥模式就必须向自动化发展,这样才能适应节奏更快的战场——这就是所谓OODA循环问题。

信息化的另一个起源是导弹武器的使用。在制导武器投入战场后,电子系统的性能和电子对抗的结果直接决定了我方是使用电子制导方式作战,还是使用目视方式作战,这将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而电子作战必须以强大的电子设备、制导装置为基础,那么就要以计算机指挥为基础重构指挥网络结构,才能够将大量的制导武器融入到作战系统中。对于到处充斥着高度机动化、装甲化的“时间敏感目标”的未来战场,无论是从指挥反应还是从制导武器角度来说,信息化都是必然的结果。

信息化之后的时代会是神马样子呢?信息系统、制导系统的使用依赖于电力系统。而目前机械化平台的电气系统是不够强大的,海军技术的发展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ASEA雷达和综合防空系统的普及,海军舰艇急需高度综合化的电气系统,来满足大量电子信息化设备的供电和冷却需求。未来随着超导电磁投射装置(无火药导弹、炮弹、无人机投射)、航母电磁弹射和拦阻系统、激光武器的使用,舰艇对先进电气化设备的要求更为迫切。因此,信息化在海军必然引起电磁化的发展,也就是以综合电推进系统为核心,为大量的电子信息化设备和超导电磁投射设备提供电力保障。这些设备不仅在C4ISR上功能强大,而且将会改变海军的作战模式:电磁投射大量制导弹药来对敌人航空器和水面水下舰船实施打击,模糊了导弹和炮弹的界限,也可以对敌人陆地目标实施超远程打击。

对于陆军来说,随着智能化驾驶方式的引入,相控阵雷达、激光也将成为地面装甲车辆的必备设备。于是对于电气功率的需求大大提升。因此,装甲战斗车辆也要使用综合电传动系统,并且进行智能化的电气分配。而陆军炮兵、防空兵将会融合为一体,构成以电子信息对抗、对空对地侦察警戒、超导电磁投射为基础的新型作战兵力。坦克不一定使用电磁炮,但是陆军炮兵防空兵倒是可能会以电磁投射系统来统一各类对地、对空、反导、无人机等装置的投送,如同海军的通用电磁投射系统那样。自从工业革命爆发以来,人类战争样态发生或即将发生四次革命,每一次革命都意味着作战模式和势力强弱的一次跃迁。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之后,以标准化流水线生产为代表的新生产方式为英国经济注入了澎湃的动力,为英国夺取欧洲经济宝座立下汗马功劳。凭借强大的工业生产实力和经济能力,英国可以不断为欧洲大陆的反法势力提供枪炮和资金,最终击败了拿破仑。这种工业化战争样式在美国南北战争和普法战争期间发挥到了极致。凭借铁路带来的战略机动力和标准化军工生产,战争双方谁的工业能力更加强大,谁就可以赢取战争。因此19世纪末期,各个国家莫不在努力完成工业革命,并且以工业化手段来装备军队。

20世纪初期,日俄战争就已经展现了这种工业化战争模式的巨大威力,特别是在旅顺围攻战期间,俄军凭借铁丝网、机枪、速射炮、地雷和坚固的混凝土要塞,给予了日军巨大的杀伤,而这种作战模式在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更是发挥到了极点。可见,工业化战争模式在一战已经发展到了终点,迫使交战国根据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将飞机、坦克投入战场,以便突破工业化模式的窠臼。但是一战前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导致一战时期双方并没有强大的摩托化、机械化部队可用。战争结束后的二十年和平时期,各个工业国家在努力深入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研发,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飞机、坦克、无线电、导弹、原子弹得以实用化,人类于是进入了机械化战争时代。

由此可见,机械化战争乃是对工业化战争的反馈,是对工业化杀戮模式下,步兵、骑兵等古老兵种的变革。由于速射武器、人工障碍物、TNT炸药的投入使用,步兵、骑兵已经无法保持突击速度,也无法保持自己的机动力。于是摩托化的后勤和侦察、机械化的作战突击便成为了必然选择。只是各国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石油化工业的局限,能够完成摩托化和机械化的国家只有英美而已。

机械化时代到来后,迅速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快速变化的地面作战需要新的指挥系统和指挥模式。古典时代和工业化时代的陆军作战依旧是凭借士兵的双腿和马匹来提供运动速度,步兵每日机动距离不超过30公里,无论是古罗马兵团还是英国高地步兵团,莫不如此。故而老式的传令兵——参谋部指挥模式还可胜任。然而在机械化时代,部队运动速度可能每日超过100公里,因此指挥官必须利用装甲车、飞机和无线电进行指挥才能适应这种快速机动的作战方式。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空地协同(CAS),在自行火炮数量稀缺的情况下,斯图卡轰炸机就是德军装甲部队最好的帮手。由此可见,在机械化之后,信息化的需求慢慢变得强烈起来。

1973年爆发赎罪日战争表明,在全面机械化战争时期,尤其是导弹武器大量投入战场之后,简单的无线电指挥已经不能适应战争需要。由于交战双方普遍使用坦克、装甲车、直升机、喷气式战机交战,机动速度和灵活性大为增强。无线电指挥必须向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指挥发展,否则根本无法抓住敌人的影子。当时早期的炮兵自动化指挥系统开始发展起来,我军也在珍宝岛事件后开发了这种系统。原因就是在实战中发现,二战式的指挥方式无法抓住高度机动化、装甲化的目标。快打快撤、火力急袭已经成为机械化作战的标准样式,那么老式的指挥模式就必须向自动化发展,这样才能适应节奏更快的战场——这就是所谓OODA循环问题。

信息化的另一个起源是导弹武器的使用。在制导武器投入战场后,电子系统的性能和电子对抗的结果直接决定了我方是使用电子制导方式作战,还是使用目视方式作战,这将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而电子作战必须以强大的电子设备、制导装置为基础,那么就要以计算机指挥为基础重构指挥网络结构,才能够将大量的制导武器融入到作战系统中。对于到处充斥着高度机动化、装甲化的“时间敏感目标”的未来战场,无论是从指挥反应还是从制导武器角度来说,信息化都是必然的结果。

信息化之后的时代会是神马样子呢?信息系统、制导系统的使用依赖于电力系统。而目前机械化平台的电气系统是不够强大的,海军技术的发展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ASEA雷达和综合防空系统的普及,海军舰艇急需高度综合化的电气系统,来满足大量电子信息化设备的供电和冷却需求。未来随着超导电磁投射装置(无火药导弹、炮弹、无人机投射)、航母电磁弹射和拦阻系统、激光武器的使用,舰艇对先进电气化设备的要求更为迫切。因此,信息化在海军必然引起电磁化的发展,也就是以综合电推进系统为核心,为大量的电子信息化设备和超导电磁投射设备提供电力保障。这些设备不仅在C4ISR上功能强大,而且将会改变海军的作战模式:电磁投射大量制导弹药来对敌人航空器和水面水下舰船实施打击,模糊了导弹和炮弹的界限,也可以对敌人陆地目标实施超远程打击。

对于陆军来说,随着智能化驾驶方式的引入,相控阵雷达、激光也将成为地面装甲车辆的必备设备。于是对于电气功率的需求大大提升。因此,装甲战斗车辆也要使用综合电传动系统,并且进行智能化的电气分配。而陆军炮兵、防空兵将会融合为一体,构成以电子信息对抗、对空对地侦察警戒、超导电磁投射为基础的新型作战兵力。坦克不一定使用电磁炮,但是陆军炮兵防空兵倒是可能会以电磁投射系统来统一各类对地、对空、反导、无人机等装置的投送,如同海军的通用电磁投射系统那样。


信息化之后是智能化。
以智能弹药、智能武器、智能平台、智能指挥信息系统为标志。以AI,深度学习技术,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等技术为支撑。

信息化之后是智能化。
以智能弹药、智能武器、智能平台、智能指挥信息系统为标志。以AI,深度学习技术,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等技术为支撑。
wpf000 发表于 2015-11-15 21:11
信息化之后是智能化。
以智能弹药、智能武器、智能平台、智能指挥信息系统为标志。以AI,深度学习技术,大 ...
我觉得信息化的空间还很大,并且比智能化重要。
JDHL 发表于 2015-11-15 21:40
我觉得信息化的空间还很大,并且比智能化重要。
智能化也是信息化,智能化是信息化2.0
-由于电磁化使得武器作用距离和探测能力大大提高,战争的形式、方向和目标可能回归传统……
并且,鉴于发电储电能力的不成熟,电磁化的大规模应用必然伴随着能源或储能设备的革新,比如光电池等,下一个阶段的战争也许是以新能源命名的时代,就像“核动力时代”这类。
不同意楼主的观点
我说下一个战争形态的爆发点是智能化嘛,看吧,今天就来个新闻:《西点毕业生研究揭秘:如何用人工智能打击IS》http://news.mydrivers.com/1/456/456797.htm   http://www.almosthuman.cn/2015/11/15/nh5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