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航工业成都所机电系统综合团队、飞管/飞控试验团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6:08:07


顾大局  迎挑战  勇担当
——记中航工业成都所机电系统综合团队
本报通讯员 朱述才
http://www.cannews.com.cn/epaper/zghkb/2015/11/10/A03/story/697202.shtml

2015-11-09 16:39:57

随着飞机系统综合化技术发展,国内外先进战机机电系统发展趋势逐步走向了集约化、综合化。较之于航电、飞控等飞机系统专业,机电系统综合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研究方向。所谓机电系统综合,就是把包括燃油、环控、动力、液压、供电等传统机电系统从功能、控制、管理上进行综合化设计,把各系统融合在一起,实现对机电各系统的最优控制和管理。

做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需要勇气和智慧,还需有排除万难的决心、愈战愈勇的斗志。成都所机电系统综合团队,承担着成都所各型号机电系统综合的艰巨任务,正像“吃螃蟹的人”,勇于探索专业崛起的道路。

挑战即机遇

机电系统综合,听起来似乎挺简单,然而知易行难,要实现并保证飞机安全绝非易事。以前的型号,燃油、环控、液压等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由各自的计算机进行控制、管理,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加大了飞机重量,并造成机电系统间融合程度不高。随着外部总线及传感器技术的提升,以及作战需求的不断发展,进行系统综合的呼声愈来愈高。

在综合化技术发展的要求下,飞机构建了全新的系统架构,机电各系统进行了综合化设计,大量的硬件、软件功能综合到机电综合系统中来,减少了成品数量和电缆长度。这样不但减轻了飞机重量,而且飞机控制、管理层次明确,控制、管理集中,并在控制综合的基础上,全面考虑热和能量等的综合,把不同系统本身的模式以及该模式下对液压、燃油、供电、环控的需求进行综合平衡考虑,根据飞机需求实现能源的动态分配,从而使飞机状态达到最优。

飞机系统架构改变以后,系统数据、数据量、数据记录和维护等工作内容巨变,因此和传统的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分工区别很大,工作难度一下子增加了很多。机电系统综合专业的综合性特别强,要求技术人员要熟悉机电各个子系统,了解其工作原理、来龙去脉,并能实现其需求,这对机电系统综合团队成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都相当高。对年轻的机电系统综合团队来说,技术人员对项目角色、工作内容的认识和培养过程还需逐步积累,不少工作需要用新方法、新手段进行处理,他们所面临的风险非常高,责任重大,在功能切换、角色变换中,必须迅速找准定位以应对紧迫的任务节点。同时,综合是项牵头性的工作,必须走在其他专业前面,征集需求,各方协调,涉及面非常广,且机电系统还有需不断修改升级这一特点,耗费精力颇多。

然而对机电系统综合团队来说,所有的挑战、困难都是和机遇一起来的,除了勇敢地站出来接过重任,他们别无选择。

天道酬勤

近几年,机电系统综合团队面对繁重的任务和快速的专业发展,每个人承担的任务量都非常大。

张志剑作为团队负责人,事事以身作则,技术带好头、队伍也管理得有声有色;副主任刘永绩、卢毅,在做好技术工作的同时,努力帮助年轻人成长,发展壮大队伍力量。环境的力量影响人,在这样一个积极向上、潜心做事的氛围里,不管是团队负责人还是骨干力量,不管是老同志还是年轻人,在关键时刻总能站出来、顶上去,大家都尽心尽力,凝结成一股力量推动着机电系统综合向前发展。

型号任务非常紧张,张志剑只能通过项目进行管理,对新同志的锻炼与培训则以项目为牵引,由导师在工作中进行指导。占团队主体的年轻人也非常积极主动,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学习以及老同志的传帮带,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团队学习氛围浓厚,年轻人肯学肯干,老同志悉心教授,2014年入所的两名新员工经成都所年度考核获评“优秀学员”称号。

有需要的时候能主动站出来,遇到问题能积极主动思考并寻求最佳解决方法。这是机电系统综合团队所拥有的两大特质,也正是这种精神,让团队逐渐崛起,逐渐成为成都所一支不容小觑的队伍。征途漫漫,机电系统综合团队背负着殷殷期望,正全力以赴奔赴更高远的未来。



全力以赴心中的梦

——记中航工业成都所飞管/飞控试验团队
本报通讯员 彭文晶 蔡华 陈银超
http://www.cannews.com.cn/epaper/zghkb/2015/11/03/A03/story/684779.shtml
2015-11-02 22:10:03

盛夏某日,凌晨3时许。如墨的夜色中,明亮的试飞站70厂房显得愈发醒目。随着最后一项试验项目的完成,某型机首飞前飞管/飞控系统机上地面通电检查试验全部结束。踏上早已在厂房门外等候多时的班车,也许是试验顺利结束后的欣喜,已经连续工作了18个小时的飞控部试验人员竟无一丝睡意。

由于前期任务的部分滞后,机上地面通电检查试验的周期由原本的15天被压缩至9天。作为首飞前的一项关键的试验项目,自底向上从子系统试验到系统综合试验,涉及厂、所及相关成品单位的大量协调工作,让本就紧张的首飞节点愈发咄咄逼人。

攻坚克难

某型机上采用的国内首创的飞管/飞控系统,其综合化的设计充分利用了飞机平台的资源,可最大限度发挥飞机潜能。

成都所在2013年成立了飞机管理系统研究室,瞄准的就是新一代飞机管理系统研发,旨在突破三大关键技术。在部领导“主动想、放手做”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在以主任设计师为核心、以青年员工为骨干的合力攻关下,飞控、飞管两个专业从系统架构设计伊始就开始了自顶向下的设计开发工作。

副部长金智,从这个全新的飞管/飞控系统开发之初就参与其中,率领团队潜心攻克技术难关。时任飞控系统室主任的他,和大家一起排电缆、测信号、查接口,历经无数次方案迭代后,终于拿出了最优的方案。在研制最艰苦的那段时间里,他总是将室里的琐事或与型号研制关系较小的事务独自承担下来,用深夜和周末来完成。地面试验最紧张的时候,他总是把自己的班排到周末,只为能让大家有一天宝贵的休息时间。

如今,全新的飞管/飞控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及飞行品质均超出预期,成功实现了技术跨越。

争分夺秒

作为此次机上地面试验的牵头专业,飞控、飞管两个专业加在一起也就30来人,其中一半还承担着无人机的研制工作。与此同时,软件系统的测试验证工作也正在所内的试验室同步进行。高度重叠的时间,让本就紧张的人手愈发捉襟见肘。为保证任务节点,两边试验都根据需要进行了周密细致的人员安排:所内测试验证工作延长到深夜12时,以保证试验的延续性;机上地面试验施行24小时两班倒工作制,保证人歇试验不停。

为保证机上地面试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副部长万天才、金智和龚峰在现场轮流值班,协调解决试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问题及时汇总反馈。结合所内系统测试情况,主管副总师杨朝旭每天在铁鸟综合试验室组织召开现场工作会。所领导多次到现场了解工作进展,解决实际问题。

被派往外场的小伙子周雨,同时还承担着机上试验中的部分试验项目。得知部里人手太紧,他在试验前连夜赶回成都,经过两天不分昼夜的工作,他负责的试验项目一完成就又匆匆奔赴外场。

9天时间完成8大试验项目,惟有争分夺秒。每天试验结束,几乎都是凌晨两三点。车队师傅每天跟着熬夜,毫无怨言地接送团队人员回家,让大家既觉抱歉又倍感暖心。

百炼成钢

如今的飞控部,年轻人越来越多。此次机上通电检查试验中几大试验项目的牵头责任人,90%都是35岁以下的青年骨干。在飞控部,部领导和新员工的导师都会根据每位新员工的特点,为其确定一个主攻的专业方向,同时兼顾对其他专业的涉猎和接触,既保证其“术业有专攻”,又全面均衡发展。近年来全所型号任务繁重,新人来了就得顶上,“扔”到型号研制战线上“摸爬滚打”几个月,只要有心,进步可谓苟日新,日日新。此次机上地面试验中,某试验项目的负责人蔡华,在试验当天偏偏眼疾加重,导致视线模糊,能干的小伙子黄宇翔就独自把整个项目承担了起来。

宋嘉赟,2013年一入所就赶上了型号研制最艰巨之时,他边学边问边做,很快成为团队在系统试验方面不可或缺的主力干将。此次机上地面试验中,他在完成现场任务后,还要回到实验室整理全天的试验数据,为各系统分析现场试验情况做好充分准备。

作为团队中唯一一个博士,陈银超以“快、准、稳”著称。型号研制期间,他承担的任务包含着软硬件需求设计、软硬件综合、子系统级验证,工作量非常大。曾有同事粗略翻看过软硬件综合的试验程序,厚厚一本。当时领导问陈银超在一周内能否完成,他肯定地回答:“三天就能完成。”他真的做到了。

……

杨林、肖汉、赵喆、张君……在这支试验团队里,这样的小伙子有很多,他们各有所长、各具特色,但“主动想、愿意做、肯吃苦”是他们共同的特点,这个优良作风,感染和带动着一届又一届飞控人。



————————————————————————————————————————————————————————我是娱乐的分割线

PS:成都所曾经发表过一系列跟踪F35及更新一代战斗机环控与能量综合化管理理念的期刊论文,从机电系统团队的报道看,歼20的机电系统研制过程正是贯穿了综合化管理的思想。歼20飞管/飞控综合系统保证了飞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及飞行品质,而机电一体化系统保证液压、燃油、供电、环控综合平衡,能量动态分配,新一代战斗机的战斗力就体现在这些点滴之间。总的来说,身为新一代战机,歼20的各个子系统都经历了相对于前一代战机的技术跨代,随着歼20的技术突破与成熟,我国航空工业整体水平必然能跃上一个大台阶。
跨代机的跨代可不是体现在一个壳子上哦。

再PS:说句跨代机的跨代不只体现在一个壳子上也能打碎一帮人的玻璃心——我笑笑“心神”笑笑宇宙国的“KFX”不行啊?怎么就这么脆弱呢?





顾大局  迎挑战  勇担当
——记中航工业成都所机电系统综合团队
本报通讯员 朱述才
http://www.cannews.com.cn/epaper/zghkb/2015/11/10/A03/story/697202.shtml

2015-11-09 16:39:57

随着飞机系统综合化技术发展,国内外先进战机机电系统发展趋势逐步走向了集约化、综合化。较之于航电、飞控等飞机系统专业,机电系统综合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研究方向。所谓机电系统综合,就是把包括燃油、环控、动力、液压、供电等传统机电系统从功能、控制、管理上进行综合化设计,把各系统融合在一起,实现对机电各系统的最优控制和管理。

做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需要勇气和智慧,还需有排除万难的决心、愈战愈勇的斗志。成都所机电系统综合团队,承担着成都所各型号机电系统综合的艰巨任务,正像“吃螃蟹的人”,勇于探索专业崛起的道路。

挑战即机遇

机电系统综合,听起来似乎挺简单,然而知易行难,要实现并保证飞机安全绝非易事。以前的型号,燃油、环控、液压等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由各自的计算机进行控制、管理,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加大了飞机重量,并造成机电系统间融合程度不高。随着外部总线及传感器技术的提升,以及作战需求的不断发展,进行系统综合的呼声愈来愈高。

在综合化技术发展的要求下,飞机构建了全新的系统架构,机电各系统进行了综合化设计,大量的硬件、软件功能综合到机电综合系统中来,减少了成品数量和电缆长度。这样不但减轻了飞机重量,而且飞机控制、管理层次明确,控制、管理集中,并在控制综合的基础上,全面考虑热和能量等的综合,把不同系统本身的模式以及该模式下对液压、燃油、供电、环控的需求进行综合平衡考虑,根据飞机需求实现能源的动态分配,从而使飞机状态达到最优。

飞机系统架构改变以后,系统数据、数据量、数据记录和维护等工作内容巨变,因此和传统的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分工区别很大,工作难度一下子增加了很多。机电系统综合专业的综合性特别强,要求技术人员要熟悉机电各个子系统,了解其工作原理、来龙去脉,并能实现其需求,这对机电系统综合团队成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都相当高。对年轻的机电系统综合团队来说,技术人员对项目角色、工作内容的认识和培养过程还需逐步积累,不少工作需要用新方法、新手段进行处理,他们所面临的风险非常高,责任重大,在功能切换、角色变换中,必须迅速找准定位以应对紧迫的任务节点。同时,综合是项牵头性的工作,必须走在其他专业前面,征集需求,各方协调,涉及面非常广,且机电系统还有需不断修改升级这一特点,耗费精力颇多。

然而对机电系统综合团队来说,所有的挑战、困难都是和机遇一起来的,除了勇敢地站出来接过重任,他们别无选择。

天道酬勤

近几年,机电系统综合团队面对繁重的任务和快速的专业发展,每个人承担的任务量都非常大。

张志剑作为团队负责人,事事以身作则,技术带好头、队伍也管理得有声有色;副主任刘永绩、卢毅,在做好技术工作的同时,努力帮助年轻人成长,发展壮大队伍力量。环境的力量影响人,在这样一个积极向上、潜心做事的氛围里,不管是团队负责人还是骨干力量,不管是老同志还是年轻人,在关键时刻总能站出来、顶上去,大家都尽心尽力,凝结成一股力量推动着机电系统综合向前发展。

型号任务非常紧张,张志剑只能通过项目进行管理,对新同志的锻炼与培训则以项目为牵引,由导师在工作中进行指导。占团队主体的年轻人也非常积极主动,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学习以及老同志的传帮带,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团队学习氛围浓厚,年轻人肯学肯干,老同志悉心教授,2014年入所的两名新员工经成都所年度考核获评“优秀学员”称号。

有需要的时候能主动站出来,遇到问题能积极主动思考并寻求最佳解决方法。这是机电系统综合团队所拥有的两大特质,也正是这种精神,让团队逐渐崛起,逐渐成为成都所一支不容小觑的队伍。征途漫漫,机电系统综合团队背负着殷殷期望,正全力以赴奔赴更高远的未来。



全力以赴心中的梦

——记中航工业成都所飞管/飞控试验团队
本报通讯员 彭文晶 蔡华 陈银超
http://www.cannews.com.cn/epaper/zghkb/2015/11/03/A03/story/684779.shtml
2015-11-02 22:10:03

盛夏某日,凌晨3时许。如墨的夜色中,明亮的试飞站70厂房显得愈发醒目。随着最后一项试验项目的完成,某型机首飞前飞管/飞控系统机上地面通电检查试验全部结束。踏上早已在厂房门外等候多时的班车,也许是试验顺利结束后的欣喜,已经连续工作了18个小时的飞控部试验人员竟无一丝睡意。

由于前期任务的部分滞后,机上地面通电检查试验的周期由原本的15天被压缩至9天。作为首飞前的一项关键的试验项目,自底向上从子系统试验到系统综合试验,涉及厂、所及相关成品单位的大量协调工作,让本就紧张的首飞节点愈发咄咄逼人。

攻坚克难

某型机上采用的国内首创的飞管/飞控系统,其综合化的设计充分利用了飞机平台的资源,可最大限度发挥飞机潜能。

成都所在2013年成立了飞机管理系统研究室,瞄准的就是新一代飞机管理系统研发,旨在突破三大关键技术。在部领导“主动想、放手做”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在以主任设计师为核心、以青年员工为骨干的合力攻关下,飞控、飞管两个专业从系统架构设计伊始就开始了自顶向下的设计开发工作。

副部长金智,从这个全新的飞管/飞控系统开发之初就参与其中,率领团队潜心攻克技术难关。时任飞控系统室主任的他,和大家一起排电缆、测信号、查接口,历经无数次方案迭代后,终于拿出了最优的方案。在研制最艰苦的那段时间里,他总是将室里的琐事或与型号研制关系较小的事务独自承担下来,用深夜和周末来完成。地面试验最紧张的时候,他总是把自己的班排到周末,只为能让大家有一天宝贵的休息时间。

如今,全新的飞管/飞控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及飞行品质均超出预期,成功实现了技术跨越。

争分夺秒

作为此次机上地面试验的牵头专业,飞控、飞管两个专业加在一起也就30来人,其中一半还承担着无人机的研制工作。与此同时,软件系统的测试验证工作也正在所内的试验室同步进行。高度重叠的时间,让本就紧张的人手愈发捉襟见肘。为保证任务节点,两边试验都根据需要进行了周密细致的人员安排:所内测试验证工作延长到深夜12时,以保证试验的延续性;机上地面试验施行24小时两班倒工作制,保证人歇试验不停。

为保证机上地面试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副部长万天才、金智和龚峰在现场轮流值班,协调解决试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问题及时汇总反馈。结合所内系统测试情况,主管副总师杨朝旭每天在铁鸟综合试验室组织召开现场工作会。所领导多次到现场了解工作进展,解决实际问题。

被派往外场的小伙子周雨,同时还承担着机上试验中的部分试验项目。得知部里人手太紧,他在试验前连夜赶回成都,经过两天不分昼夜的工作,他负责的试验项目一完成就又匆匆奔赴外场。

9天时间完成8大试验项目,惟有争分夺秒。每天试验结束,几乎都是凌晨两三点。车队师傅每天跟着熬夜,毫无怨言地接送团队人员回家,让大家既觉抱歉又倍感暖心。

百炼成钢

如今的飞控部,年轻人越来越多。此次机上通电检查试验中几大试验项目的牵头责任人,90%都是35岁以下的青年骨干。在飞控部,部领导和新员工的导师都会根据每位新员工的特点,为其确定一个主攻的专业方向,同时兼顾对其他专业的涉猎和接触,既保证其“术业有专攻”,又全面均衡发展。近年来全所型号任务繁重,新人来了就得顶上,“扔”到型号研制战线上“摸爬滚打”几个月,只要有心,进步可谓苟日新,日日新。此次机上地面试验中,某试验项目的负责人蔡华,在试验当天偏偏眼疾加重,导致视线模糊,能干的小伙子黄宇翔就独自把整个项目承担了起来。

宋嘉赟,2013年一入所就赶上了型号研制最艰巨之时,他边学边问边做,很快成为团队在系统试验方面不可或缺的主力干将。此次机上地面试验中,他在完成现场任务后,还要回到实验室整理全天的试验数据,为各系统分析现场试验情况做好充分准备。

作为团队中唯一一个博士,陈银超以“快、准、稳”著称。型号研制期间,他承担的任务包含着软硬件需求设计、软硬件综合、子系统级验证,工作量非常大。曾有同事粗略翻看过软硬件综合的试验程序,厚厚一本。当时领导问陈银超在一周内能否完成,他肯定地回答:“三天就能完成。”他真的做到了。

……

杨林、肖汉、赵喆、张君……在这支试验团队里,这样的小伙子有很多,他们各有所长、各具特色,但“主动想、愿意做、肯吃苦”是他们共同的特点,这个优良作风,感染和带动着一届又一届飞控人。



————————————————————————————————————————————————————————我是娱乐的分割线

PS:成都所曾经发表过一系列跟踪F35及更新一代战斗机环控与能量综合化管理理念的期刊论文,从机电系统团队的报道看,歼20的机电系统研制过程正是贯穿了综合化管理的思想。歼20飞管/飞控综合系统保证了飞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及飞行品质,而机电一体化系统保证液压、燃油、供电、环控综合平衡,能量动态分配,新一代战斗机的战斗力就体现在这些点滴之间。总的来说,身为新一代战机,歼20的各个子系统都经历了相对于前一代战机的技术跨代,随着歼20的技术突破与成熟,我国航空工业整体水平必然能跃上一个大台阶。
跨代机的跨代可不是体现在一个壳子上哦。

再PS:说句跨代机的跨代不只体现在一个壳子上也能打碎一帮人的玻璃心——我笑笑“心神”笑笑宇宙国的“KFX”不行啊?怎么就这么脆弱呢?

QQ图片20151110135113.png (821.82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10 14:12 上传




(1.18 MB, 下载次数: 120)2015-11-10 15:18 上传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想展示就好好展示,动辄挟带私货,说得你好像很了解壳子底下的工作似的,档次立马降低,目中无人,井底之蛙
静待大婶来解毒。
这里除了热衷撕逼,没几个人会关心这些
中南海保镖 发表于 2015-11-10 14:35
这里除了热衷撕逼,没几个人会关心这些
     其实这也跟中国的军事不远远及国外来的透明有关 基本上业余爱好者们只能根据装备的外观来判断 具体的除非官方或者某某业内人士爆料 否则基本两眼一抹黑 话说J20这个东西除了毛发外 基本上浑身上下都是宝 如果往后再能配上WS15及矢量喷口 那中国的航空工业就能正式迈入一流水准的门槛
这里除了热衷撕逼,没几个人会关心这些
还有造谣啊,反正你也没法否定他的。
这里除了热衷撕逼,没几个人会关心这些
先造个隐形壳子,然后慢慢改进,a,b,c,d,e,f,...,zz
py430321 发表于 2015-11-10 14:46
还有造谣啊,反正你也没法否定他的。
我有不同意见啊,只要把各种流言乃至谣言通过不同人的嘴在不同或者相同地方重复一千遍,然后成为每一个坛友都“众所周知”的“真相”,那么就不用去否定了,因为这就是真相。
这图略复杂啊……
友情赠送成都所的PLMM写作的文章,有助于理解歼20的机电系统设计理念哦
谢谢
字数补丁
中南海保镖 发表于 2015-11-10 14:35
这里除了热衷撕逼,没几个人会关心这些
不敢解密,如何关注。机电除了头盔、屏显等相关设备,不是肉眼可以看见的。攻城狮程序猿累死也没人搭理
作为团队中唯一一个博士,陈银超
我擦,这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这?对学历没要求?不是应该都是博士么。。。
不敢解密,如何关注。机电除了头盔、屏显等相关设备,不是肉眼可以看见的。攻城狮程序猿累死也没人搭理
落后时保密就是保着有多落后,先进时保密是为防别人抄袭。美国不保密他的设计理念、设计构想一公开。嘿嘿……不管美国有没有实现,中国是肯定要实现的。

愚哉子安 发表于 2015-11-10 15:08
这图略复杂啊……


复杂才能体现出价值。
现代飞机设计已经需要通过更深入的综合来提升性能,传统上空调、压调是属于环境控制室的,液压、发电等属于另外一个室,这是以前非智能化控制系统下划分的各个设计室,而为了提高飞机性能,尤其是现代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系统的温度控制需要,加上隐身设计对飞机开口的控制,使得必须要综合能源管理来进行突破,正好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建立了很好的基础,所以进行这方面综合就成了可能。
的确知道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怎么做却是个难事,F35的这个设计思想容易理解,但是要真正实现就得扎扎实实的做工作。所以应该为611在这方面取得进展感到欣慰。
可惜这些东西有点偏专业,对战斗能力的影响没有像导弹、雷达等那么直接,军迷们多数不感兴趣,真正业内人士还是知道这些工作的价值的。
愚哉子安 发表于 2015-11-10 15:08
这图略复杂啊……


复杂才能体现出价值。
现代飞机设计已经需要通过更深入的综合来提升性能,传统上空调、压调是属于环境控制室的,液压、发电等属于另外一个室,这是以前非智能化控制系统下划分的各个设计室,而为了提高飞机性能,尤其是现代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系统的温度控制需要,加上隐身设计对飞机开口的控制,使得必须要综合能源管理来进行突破,正好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建立了很好的基础,所以进行这方面综合就成了可能。
的确知道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怎么做却是个难事,F35的这个设计思想容易理解,但是要真正实现就得扎扎实实的做工作。所以应该为611在这方面取得进展感到欣慰。
可惜这些东西有点偏专业,对战斗能力的影响没有像导弹、雷达等那么直接,军迷们多数不感兴趣,真正业内人士还是知道这些工作的价值的。
作为团队中唯一一个博士,陈银超
我擦,这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这?对学历没要求?不是应该都是博士么。。。
在岗位上实际操作几个月,比读几年书学到的更多。
闵天王 发表于 2015-11-10 15:40
不敢解密,如何关注。机电除了头盔、屏显等相关设备,不是肉眼可以看见的。攻城狮程序猿累死也没人搭理
  问题是现在连头显跟屏幕的正面大照都没有  
作为团队中唯一一个博士,陈银超
我擦,这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这?对学历没要求?不是应该都是博士么。。。
只要有项目,剩下都是自学。
就这个技术就该出个院士.
现代飞控属于战斗机最核心最难的技术之一.
舆情就是生产力。

闵天王 发表于 2015-11-10 15:43
作为团队中唯一一个博士,陈银超
我擦,这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这?对学历没要求?不是应该都是博士么。。。


不是随便一个博士能担得起来的,而且学位不等同于实际工作能力。
……
……
……
……
而且这位陈银超同学的博士生导师名叫杨伟。

闵天王 发表于 2015-11-10 15:43
作为团队中唯一一个博士,陈银超
我擦,这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这?对学历没要求?不是应该都是博士么。。。


不是随便一个博士能担得起来的,而且学位不等同于实际工作能力。
……
……
……
……
而且这位陈银超同学的博士生导师名叫杨伟。
永恒的欧罗巴 发表于 2015-11-10 14:44
其实这也跟中国的军事不远远及国外来的透明有关 基本上业余爱好者们只能根据装备的外观来判断 具体 ...
错。有许多是无理取闹、存心捣乱,为了喷而喷。

虚荣和自卑,双重人格作祟。
威龙啸 发表于 2015-11-10 16:23
不是随便一个博士能担得起来的。
……
……
这么大的活,只一个博士也扛不起么,杨伟又不是神仙,会教陈同学分身术。中国这么多博士,都在扯淡
闵天王 发表于 2015-11-10 16:33
这么大的活,只一个博士也扛不起么,杨伟又不是神仙,会教陈同学分身术。中国这么多博士,都在扯淡
实际工作的能力不等同于学历,像你这么有空在网上夸夸奇谈的ID就算是个博士扔飞控室可能还没一个本科生管用。
闵天王 发表于 2015-11-10 16:33
这么大的活,只一个博士也扛不起么,杨伟又不是神仙,会教陈同学分身术。中国这么多博士,都在扯淡
中国博士扯不扯淡的问题我也懒得跟你讨论,谈体制问题出门右转去畅谈。
审核了一下午啊……
实际工作的能力不等同于学历,像你这么有空在网上夸夸奇谈的ID就算是个博士扔飞控室可能还没一个本科生管 ...
就像院士一样很多没拿院士的研制战机坦克潜艇照样没问题
学历是重要但却不是一切,实际经验专业精神才是团队的最大财富
好幼稚,跟老X们一样,有能耐你就别解释啊,你又不是没有以往发言记录,夹枪带棒,既当XX,又立牌坊
骂都不敢堂堂正正骂,你这德行都脏了八股
这个图看不懂啊,忒复杂了。
中南海保镖 发表于 2015-11-10 14:35
这里除了热衷撕逼,没几个人会关心这些
呵呵 保镖一语中的!我能看出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虽然有点不懂但是感觉这个就像ERP管理系统一样,能使每个部门的效能最大话,合理化,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工程。
威龙啸 发表于 2015-11-10 16:23
不是随便一个博士能担得起来的,而且学位不等同于实际工作能力。
……
……
我靠这人前途一片光明啊。
虽然有点不懂但是感觉这个就像ERP管理系统一样,能使每个部门的效能最大话,合理化,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工程,真的很值得高兴的事,这又为下一代战机奠定了基础。


一般军迷可能大都关心壳子,顶多再加个发动机、雷达,壳子里的众多子系统,也是很困难的,功劳也不容易被大家看到。。。

所谓4代机,肯定不只是4代壳子,应该还有4代航电、系统、雷达。名字叫4代机,要想达到真正的4代的标准,也不是个容易的事啊。

PS,现在开始宣传机电系统综合、飞管飞控之类的细节部分的功臣了,看来,J20试装试用,指日可待了,大好事啊!

另外,也可以看出,我国的战机研制,已经告别了关心几个大件的阶段,开始高度关注细节了,已经跟上时代了。个人认为,这也是山寨仿制与自主研发的重要区别啊,可喜可贺。

一般军迷可能大都关心壳子,顶多再加个发动机、雷达,壳子里的众多子系统,也是很困难的,功劳也不容易被大家看到。。。

所谓4代机,肯定不只是4代壳子,应该还有4代航电、系统、雷达。名字叫4代机,要想达到真正的4代的标准,也不是个容易的事啊。

PS,现在开始宣传机电系统综合、飞管飞控之类的细节部分的功臣了,看来,J20试装试用,指日可待了,大好事啊!

另外,也可以看出,我国的战机研制,已经告别了关心几个大件的阶段,开始高度关注细节了,已经跟上时代了。个人认为,这也是山寨仿制与自主研发的重要区别啊,可喜可贺。
蛟龙2号 发表于 2015-11-10 20:10
虽然有点不懂但是感觉这个就像ERP管理系统一样,能使每个部门的效能最大话,合理化,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 ...
9楼我上传了一篇论文,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种机电综合化技术方向的意义。其实这条能量综合管理的道路歼20也只是刚刚起了个头,在下一代战斗机、高超音速打击飞行器的研制中,这种技术路线的意义会更加重大。
威龙啸 发表于 2015-11-10 20:19
9楼我上传了一篇论文,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种机电综合化技术方向的意义。其实这条能量综合管理的道路歼20 ...
嗯 一会好好看看,实在不想再打嘴仗了,这几天尼玛全是海四的帖子,全尼玛口水!虽然感觉不是很懂 但是我能感觉这个方向很重要,所以才有为下一代战机打好基础的论断,还有智能化无人机,或者人工智能,应该都是这一个方向的。
威龙啸 发表于 2015-11-10 15:00
我有不同意见啊,只要把各种流言乃至谣言通过不同人的嘴在不同或者相同地方重复一千遍,然后成为每一个坛 ...
这就是所谓的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流言可谓啊!
9楼我上传了一篇论文,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种机电综合化技术方向的意义。其实这条能量综合管理的道路歼20 ...
歼20绝对是我国各种最先进技术的集大成,这个不用怀疑


念大学的时候 信号处理的完全高等数学计算繁杂的公式 以及处理器逻辑运算的一大堆离散数学   我就头大了

一直到今天对这些搞飞控  航电 弹道计算 弹载处理器 箭载处理器 星载处理器 控制系统 逻辑策略实现 风洞吹风测量 CFD飞行力学实验的数学 信号学大牛门无比钦佩。


楼主好资料   我对歼10B/C 歼20  歼16的航电信心更足了

念大学的时候 信号处理的完全高等数学计算繁杂的公式 以及处理器逻辑运算的一大堆离散数学   我就头大了

一直到今天对这些搞飞控  航电 弹道计算 弹载处理器 箭载处理器 星载处理器 控制系统 逻辑策略实现 风洞吹风测量 CFD飞行力学实验的数学 信号学大牛门无比钦佩。


楼主好资料   我对歼10B/C 歼20  歼16的航电信心更足了


补充一句日粉 公知JY的时尚用语   不能制造民用数码单反~~~~~~~~~~然并{:soso_e120:} 卵

补充一句日粉 公知JY的时尚用语   不能制造民用数码单反~~~~~~~~~~然并{:soso_e120:} 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