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軍售的國內因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5:26:30
2005.09.26  中國時報

楊永明


       當美國國防部官員不滿台灣拖延軍售,大聲責罵台灣國內政治情況,並講出不符合其身分的政策威脅:「台灣不買武器防衛自己,美國就不會協防台灣」之後,國防部長李傑表示有被干涉內政的感覺,但也提醒國內重視美國的說法,在此事件上李部長維持一貫軍人的率直性格,表現出不卑不亢的發言。

       在經過台灣民主化、美中關係與兩岸關係急遽質變、以及中國和平崛起影響下的東亞區域環境下,美國對台軍售已經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而是複雜的兩岸關係與台海和平問題的關鍵因素,也是美中台三邊關係的重要環節。


       到目前為止,解釋軍購拖延的理由,主要包括政黨惡鬥、預算排擠、公投否決,以及不願引爆兩岸軍事競爭等因素;其實,這些都可謂國內因素,也就是國內不同政黨或陣營對於兩岸關係與台海安全的不同認知與態度所致。國內因素是否能夠和應該影響國家外交安全政策,一直是國際關係理論辯論的重要題目,而美國對台軍售事件證明國內因素的關鍵影響地位。

       民進黨政府偏重軍事安全與台美關係,擔心中共軍事威脅以及兩岸軍事的快速失衡,認為中共從不放棄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因此認為軍購可強化國軍現代化與戰力,也可增進台美軍事聯繫關係,建構實質美台或美日台軍事聯盟機制,成為美國軍事牽制中共武力犯台的保單。因此民進黨比較偏重現實主義觀點,重視物質因素的差異與比較,但卻忽略軍購可能產生的安全困境效應,以及過份信任美國保守人士的安全承諾。

       泛藍國親兩黨則從台海和平與兩岸關係發展出發,認為目前中共著重和平發展,並不願在台海掀起戰端,台灣經濟也與大陸市場密切互賴,強調軍事對立無助於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而中共指出台獨才是引爆台海軍事衝突的導火線,所以軍購必須從兩岸和平角度檢視其必要性,加上債留子孫、財政危機的疑慮,以及對於軍購項目的疑慮,因此認為軍購必須謹慎。這是國際關係理論的建構主義觀點,偏重認知與觀念層面,但是如何提升台灣軍事防衛能力以及強化維繫台美關係,仍然是確保台海安全的重要關鍵。

       另外,美國國內因素也是造成軍購問題的因素之一,柯林頓政府採取交往中國政策,致使推延對台軍售,目前軍購的項目大多是我在柯林頓政府時期提出要求購買,但是由於民主與共和兩黨的政策差異,使得維持台海軍事平衡的軍售受到長久拖延。此外,小布希政府上台後,希望以對台軍售扭轉美中關係與對中政策,但卻未能體察台灣政黨輪替之後的國內政治經濟情勢變化,驟然批准大批軍售項目,成為國內政黨對抗的祭品。而美國官員的放話威嚇,不但無法化解國內對於軍購不同認知的差異,反而會替未來台美關係添加複雜變化因素。

       到目前為止,藍綠雙方對於軍購的主張,無法進行政策辯論,人民也因此多半從政黨認同與意識形態角度出發,加上不斷使用民粹用語指控對方,則更為加深國內政治因素在軍購問題的影響程度。因此,國內因素已經成為影響兩岸關係與台灣安全的重要關鍵,尤其在台灣內部政治對峙情況下,各方造勢放話已成為常態,理性辯論對話反而是稀有動物,最後必須透過選舉來決定贏者全拿,軍購問題大概也會循著這條路線來發展了。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2005.09.26  中國時報

楊永明


       當美國國防部官員不滿台灣拖延軍售,大聲責罵台灣國內政治情況,並講出不符合其身分的政策威脅:「台灣不買武器防衛自己,美國就不會協防台灣」之後,國防部長李傑表示有被干涉內政的感覺,但也提醒國內重視美國的說法,在此事件上李部長維持一貫軍人的率直性格,表現出不卑不亢的發言。

       在經過台灣民主化、美中關係與兩岸關係急遽質變、以及中國和平崛起影響下的東亞區域環境下,美國對台軍售已經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而是複雜的兩岸關係與台海和平問題的關鍵因素,也是美中台三邊關係的重要環節。


       到目前為止,解釋軍購拖延的理由,主要包括政黨惡鬥、預算排擠、公投否決,以及不願引爆兩岸軍事競爭等因素;其實,這些都可謂國內因素,也就是國內不同政黨或陣營對於兩岸關係與台海安全的不同認知與態度所致。國內因素是否能夠和應該影響國家外交安全政策,一直是國際關係理論辯論的重要題目,而美國對台軍售事件證明國內因素的關鍵影響地位。

       民進黨政府偏重軍事安全與台美關係,擔心中共軍事威脅以及兩岸軍事的快速失衡,認為中共從不放棄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因此認為軍購可強化國軍現代化與戰力,也可增進台美軍事聯繫關係,建構實質美台或美日台軍事聯盟機制,成為美國軍事牽制中共武力犯台的保單。因此民進黨比較偏重現實主義觀點,重視物質因素的差異與比較,但卻忽略軍購可能產生的安全困境效應,以及過份信任美國保守人士的安全承諾。

       泛藍國親兩黨則從台海和平與兩岸關係發展出發,認為目前中共著重和平發展,並不願在台海掀起戰端,台灣經濟也與大陸市場密切互賴,強調軍事對立無助於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而中共指出台獨才是引爆台海軍事衝突的導火線,所以軍購必須從兩岸和平角度檢視其必要性,加上債留子孫、財政危機的疑慮,以及對於軍購項目的疑慮,因此認為軍購必須謹慎。這是國際關係理論的建構主義觀點,偏重認知與觀念層面,但是如何提升台灣軍事防衛能力以及強化維繫台美關係,仍然是確保台海安全的重要關鍵。

       另外,美國國內因素也是造成軍購問題的因素之一,柯林頓政府採取交往中國政策,致使推延對台軍售,目前軍購的項目大多是我在柯林頓政府時期提出要求購買,但是由於民主與共和兩黨的政策差異,使得維持台海軍事平衡的軍售受到長久拖延。此外,小布希政府上台後,希望以對台軍售扭轉美中關係與對中政策,但卻未能體察台灣政黨輪替之後的國內政治經濟情勢變化,驟然批准大批軍售項目,成為國內政黨對抗的祭品。而美國官員的放話威嚇,不但無法化解國內對於軍購不同認知的差異,反而會替未來台美關係添加複雜變化因素。

       到目前為止,藍綠雙方對於軍購的主張,無法進行政策辯論,人民也因此多半從政黨認同與意識形態角度出發,加上不斷使用民粹用語指控對方,則更為加深國內政治因素在軍購問題的影響程度。因此,國內因素已經成為影響兩岸關係與台灣安全的重要關鍵,尤其在台灣內部政治對峙情況下,各方造勢放話已成為常態,理性辯論對話反而是稀有動物,最後必須透過選舉來決定贏者全拿,軍購問題大概也會循著這條路線來發展了。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