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崛起:潜力与制约因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35:11
孙士海</P>
 </P>    印度的政治领袖早在独立之前就相信印度注定要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一愿望没能实现。印度既没有崛起为世界大国的硬权力,也不具备这样的软权力。于是印度的战略家断言,印度只要拥有核武器并保持最低的核威慑,就一定能够成为未来世界中的多力量中心之一。[1]</P>
    国际上的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也都做出了类似的预言,[2]例如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认为:“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以及大量中等国家和小国”[3]。基辛格谈到印度时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他显然看到了印度成为强大力量的种种制约因素。</P>
    不容置疑的是,到下个世纪中叶,印度的综合国力将会获得显著的增强,它将成为印度洋地区的头号强国并在世界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崛起为世界大国却是一个比较缓慢和长期的过程。印度具有某些崛起的条件和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阻碍其大国化的进程的制约因素。 </P> </P>一、印度崛起的条件和潜力 </P> </P>    一个世界大国的崛起,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该国综合国力的变化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核武器固然能够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威慑力量,但它绝不是世界大国的标志和必需条件。苏联的解体、德国和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都清楚地表明了核武器并非国家兴盛或衰落的决定性因素。在构成综合国力的诸要素中,军事实力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他的因素,诸如人口、资源、经济、科技等有形因素以及民族凝聚力、社会、政治的稳定性和外交能力等无形因素也很重要。对于印度来说,以上诸要素中既有其崛起的有利因素,也有其制约因素。</P>
    印度崛起的潜力和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
   (一) 具有崛起的国家意志</P>    印度独立以后,以开国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为首的政治家们决心把历史上曾经饱受异族统治屈辱的印度建成一个强大、统一的、在国际社会受到尊重并发挥重要作用的世界大国。早在独立之前尼赫鲁就对印度未来在世界上的地位做了明确的阐述:“印度以它现在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引动我,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4]。 尼赫鲁在他一次著名的全国广播讲话中,也表示印度命中注定要成为世界上第三或第四位最强大的国家。印度认为自己的国际地位不是与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相比,而应与美国、苏联和中国相提并论。[5]</P>
    在独立后的年代里,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内大批具有世界眼光的中产阶级的出现,印度跻身世界大国行列的愿望更加强烈也更加自信。可以说,在当今的印度,实现大国地位已经不仅仅是少数政治家们的理想,它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的意志。在印度的政治中心新德里,尽管政治家和战略精英们党派不同,意识形态各异,但都共同认为印度注定要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文明和国家之一。[6]不容质疑的是,今后无论哪个政党上台执政,都会把争取世界大国地位作为国家努力实现的对外战略目标。</P>
   (二)有利的地缘战略环境</P>
    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印度显然是最具潜力成为头号强国的国家。与太平洋地区同时存在几个大国的情况所不同的是,在印度洋沿岸的40多个国家中,印度在国土面积、人口、资源、经济规模、科技能力和军事实力上是惟一的最大国家,其他中小国家的综合国力与印度相差悬殊。</P>
    虽然现代武器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已大大地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但地理因素仍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印度的地缘战略位置在印度洋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印度位于印度洋北部的正中央,其本土伸入印度洋纵深达1600多公里,犹如一艘巨大无比而又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可起到遏制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的作用。印度的历史学家K·M·潘尼伽认为,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两个要害区域都在印度的掌握之中,理想的地理位置使印度堪为海权国。印度的军事实力和有利的地缘战略位置,将来很有可能使印度成为印度洋上最具战略抵达能力国家。在21世纪,如果印度不与它国爆发全面的战争,不发生长期的大规模社会动乱,它则很有可能成为印度洋地区的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头号强国。</P>
   (三)拥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P>
    印度的战略精英认为,“印度作为一个大国出现,它将不象英、法、德和日本,而是类似美、苏、中那样的发展。前者国力的增长是伴随着领土扩张和对殖民地的征服;而后者力量的增长却主要靠的是(即使并非全部)其本身的资源、人口和广袤的地区。”[7]</P>
    印度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七位,可耕地面积居世界第二位,除石油以外,其它战略性资源藏量丰富。矿铁资源仅次于巴西和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三位,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可开采200年以上。印度拥有世界最高品位的铝土矿,可采储量约28亿吨,占世界储量的8%,居世界第五位。其它储量较多的矿物资源还有铜矿,储量4.2亿吨;各种品位的可开采的铅锌矿约2亿吨;锰矿2.3亿吨。[8]</P>
    在印度的能源资源中,煤的储量相当丰富,各种煤的探明储量为1920亿吨,目前年产2.5亿吨,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煤国之一。水电资源相当充沛,发电潜力可达6000亿度,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只占18%。核燃料资源也比较丰富,如果用于增殖反应堆上,铀的储量为1200亿吨煤当量,钍的储量为6000亿吨煤当量。但是,印度的石油资源贫乏,可开采储量只有7.6亿吨,按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可再开采20多年。[9]目前国内约一半的石油消费需靠进口。天然气储量也只有6970亿立方米,只能维持20多年。值得指出的是,印度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20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浩瀚的印度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矿物和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将大大弥补陆地资源的短缺。</P>
   (四)能够保持基本的政治稳定和国家的统一</P>
    印度独立后大体上沿袭了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建立的议会民主制。从半个世纪的实践来看,尽管民主政治经历了各种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但它已在印度的政治生活中扎下了根基,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新兴中产阶级的广泛认同。通过议会民主制,政府把各种政治力量纳入了合法的政治斗争轨道,从而避免了大规模暴力革命的发生和政治上的基本稳定。在迄今已经举行的12次大选中,每一次选举都保证了国家政权的平稳更迭和政府组成的合法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民主政体对社会矛盾的缓解和调节能力。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帕南迪卡在评论印度的政治制度时指出:“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它都不是最有效率的,然而它具有内在的稳定性”。[10]</P>
    从80年代末开始,印度出现了政治动荡的局面,但这不会危及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也不至于影响到国家重大政策的连续性。这一方面是因为具有较大弹性和调和能力的政治体制具有保持政治基本稳定的能力;另一方面,被英国人称为“钢铁骨架”的文官体制在国家出现政治危机的情况下,可以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P>
    印度独立以后,各种形式的民族的或地方的分离主义运动此伏彼起。一些西方学者曾经预言了印度的分裂。但是印度中央政府通过镇压和安抚的手段平息了大规模的分离主义运动。虽然民族分离主义的倾向难以完全消除,但其势力和影响已经大为减弱。可以说,印度现在已经基本上渡过了国家分裂的最危险时期,当今的印度比其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加统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分离主义仍将是印度的心腹之患,但国家分裂的可能性极小。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P>
    第一,与前苏联和南斯拉夫等多民族国家不同,长期的反抗英国殖民主义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促进了印度的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和形成,印度独立后实行的许多内外政策进一步增强了“印度民族国家”意识并逐渐得到了大多数国民的认同。特别是独立后形成的强大的中产阶级是印度保持统一的中坚力量。因为这个阶级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P>
    第二,印度建立了一支全国性的由中央直接指挥的军队和一支全国统一管理的,在中央和地方上起到联结作用的文官队伍。印度历来有文官统治、军不干政的传统,军人和文官都不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这种作法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军队和文官对国家的效忠,并对政治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P>
    第三,分离主义在印度仅仅是一个个的孤立势力,一般局限于某个地区,如果没有强大的外来势力的支持,难以形成气候。在议会民主体体制下,一些民族和地方分离主义势力的上层分子被纳入政治斗争轨道或得到政治权力之后,通常都会放弃分离主义要求。</P>
    第四,印度的社会结构虽然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但是其中又有着基本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的载体就是印度独特的、自成体系的文化。“印度教不只是一个宗教或一个社会制度;它是印度文明的核心。”[11]在印度文化的千百年来的熏陶下,印度社会的主流在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精神特质方面和生活习惯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和基本的一致性。这就是所谓的 “印度性”。正像尼赫鲁所观察到的那样,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印度人,无论他信仰何种宗教,来自何地,但他总是认为自己是印度人,同样也被别人看作印度人。[12]这种文化上的基本一致性对国家的统一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P>
   (五)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壮大,未来发展具有很大潜力</P>
    印度经济实力的主要表现在于它的经济规模巨大。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为3240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五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13180亿美元,居第五位。到2020年,印度可望成为世界第四位经济大国。[13]</P>
    在工业领域,印度已经建立起种类齐全并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绝大部分的资本货物实现了自给。农业在绿色革命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基本可以自给。此外政府已经建立起充足的粮食储备,即使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也不会出现普遍的饥荒。今日的印度已经彻底改变了依赖从美国进口,把粮食“运到嘴边(ship to mouth)”的状况,今后农业增产的潜力仍然很大。</P>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印度经济总的来看增长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经济发展的活力。1991年以来,印度开始推行以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和全球化为取向的经济改革。这些改革标志着印度已从根本上摒弃了尼赫鲁时期制定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模式。从印度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看,虽然它不可能成为亚洲的一只新虎,创造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奇迹,但是如果改革能继续深入,增长率有可能达到7%左右的较高水平。</P>
    虽然印度经济改革的趋势难以逆转,但近年来的改革进程明显放慢,一是由于改革的难度增大;二是政治上的原因。在印度这个社会多样性、利益多元性,同时又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强调妥协、调和以及意见的一致性已成为政治家们缓解国内矛盾和避免冲突的一种政治文化。避免极端和走“中间道路”的态度体现在政府推行的各种政策之中。任何重大的、自上而下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来自传统势力或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和阻碍。在缺乏一个强大的政党和有力、稳定的中央政府的情况下,改革只能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妥协和调和中进行,因此印度今后的改革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P>
   (六)科技能力位于世界前沿</P>
    印度独立后对科学与技术,特别是前者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尼赫鲁相信,印度的未来靠的是科技发展,而且科技发展要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之上”[14]。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印度在原子能研究与应用、空间技术、大型计算机研制、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勘探开发等高科技和前沿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已经居于世界前列。现在本国能够自行研制卫星及其发射系统,是世界的第七大空间国。印度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软件出口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据印度自己估计,到2008年,其软件业可以轻易获得1000亿美元的年收入。比尔·盖茨1997年访问印度时曾认为印度将成为21世纪全球的软件超级大国。印度人自信在未来几年中,将具备成为信息技术和软件超级大国所需要的所有必要条件。[15]</P>
    目前印度科技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财力投入不足,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机制。但其未来的科技能力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到21世纪中叶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科技大国之一。这首先是因为印度庞大的经济规模和潜在的巨大市场使之有能力从事高科技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其次是印度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学基础设施。目前国内从事科技研究的机构有1700多所,拥有一支庞大的科技队伍。讲英语的科技人员存量仅少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16]印度高等教育发达,每年大约有2万名理工科毕业生,许多理工学院的毕业生质量很高。第三,经济改革将促进私营经济进入科技市场,外资的流入和市场的开放有利于先进科技的引进和开发。</P>
   (七)军事能力居于世界前列</P>
    自60年代以来,印度的军事力量迅速扩大。现在印度已建成一支兵力庞大,装备比较先进,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的军队。军队人数100多万,居世界第四位。空军拥有幻影-2000和苏-30等先进战斗机。海军拥有一艘航空母舰和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现已决定购买俄罗斯“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并将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装。印度还拟自行建造一艘轻型航母。这将显著提高印度的海上战略抵达和力量投放能力。</P>
    1998年印度成功地进行了5次核试验,已经研制出多种近程和中程弹道导弹,具有开发洲际导弹的潜力。1999年4月再次试射成功的“阿格尼”Ⅱ型中程导弹的射程为2500公里,可携带核弹头。印度今后将把财力主要投放到核武器和导弹的研制方面,很有可能开发洲际弹道导弹。有分析认为,21世纪初期,印度将建立起陆基、空中和海上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量。核武器、弹道导弹和应用于军事目的的卫星使印度具备了一定的战略威慑能力,从而使其朝着真正的军事强国目标大大迈进了一步。</P>
    印度早已认识到,依赖武器进口,它永远也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强国,为此印度特别强调军事力量建设的自力更生。由于技术能力和经济基础的限制,印度目前还没有获得自行设计和生产世界最先进武器的能力,距离达到武器装备完全自给的目标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印度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结构较完善、门类较齐全、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国防科研和生产体系。现在它不仅在轻武器装备方面实现了自给,在现代化常规武器的研制方面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21世纪初,印度利用西方和俄罗斯技术自行生产的先进坦克、轻型战斗机和核潜艇都将投放部队使用。印度计划从1995年到2005年,军队武器装备的国产化率要从30%提高到70%。</P>
   (八)在大国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P>
    作为南亚地区的大国,印度在世界大国的力量平衡中具有重要的分量和战略价值。冷战一开始,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把印度拉进自己的阵营,但是印度却坚决地选择了不结盟政策。不结盟政策使印度获得了重要的利益:既迎合了国内民众中普遍存在的独立自主的民族主义心理;又避免了因意识形态的分歧而导致国内政治上的分裂;在国际上,既避免了卷入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从美苏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又在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P>
    从今后一个时期来看,印度在大国关系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它的“摇摆不定”[17]很有可能使其成为大国竞相争取的对象。一个事实上拥有核武器和战略威慑能力的印度不能不受到大国的重视。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印度不仅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巨大市场,是最大的民主国家,而且在战略上是制衡中国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的一些战略家明确提出美印联盟制衡中国的建议。例如哈佛大学的亨廷顿在1998年1月访问新德里时提出,“印度面临三种选择:保持孤立,则被边缘化;与其他亚洲国家站在一起,则永远处于中国的阴影之下;与美国结为战略盟友,不仅能够繁荣经济,还有助于建立战略盟网,最大程度地保证世界和平。”[18]</P>
    冷战期间,印度与美国的关系龃龉不断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美巴结盟和印苏结盟,使两国均把对方视为“敌人的朋友”。冷战结束以后,巴基斯坦在美国的全球战略地位下降,美国断绝了对巴的援助,印度与俄罗斯的结盟关系也不复存在,美印关系有了较大的修复和发展。印度积极寻求与美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样做既可以使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承认其大国地位,也有利于从美国得到更多的贷款、投资和技术。印度人民党的一些知识分子也曾断言,为了印度的利益,该党并不害怕与美国合作。[19]印美之间虽然互有需要,也存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但是两国结盟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除非印度感到其国家安全受到了来自中国或俄罗斯严重的威胁。 </P>
    虽然印度与美国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基本一致,但两国在许多领域的分歧和利益冲突将制约两国关系的发展。首先是两国在贸易、知识产权、人权、核武器和克什米尔等问题上存在着冲突;其次,两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方面的立场也远非一致。美国的战略目标是保持其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保持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里的领导作用,按照美国的政治模式和价值取向建立国际新秩序。而印度从其争取大国地位的目标出发,主张建立多极世界。在此方面,尽管印度与中国和俄罗斯有着共同的立场,但印度也不会与中、俄结盟。实际上印度没有同意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今年访印时提出的建立中、印、俄三边战略关系的建议。印度是一个民族主义色彩浓厚并追求世界大国地位的国家,在外交上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性。它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环境:既要受到大国重视,又要不被大国强制。在大国的竞争中使自己拥有更大的外交活动空间和回旋余地,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于自身发展和崛起的机遇。 </P> </P></P>孙士海</P>
 </P>    印度的政治领袖早在独立之前就相信印度注定要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一愿望没能实现。印度既没有崛起为世界大国的硬权力,也不具备这样的软权力。于是印度的战略家断言,印度只要拥有核武器并保持最低的核威慑,就一定能够成为未来世界中的多力量中心之一。[1]</P>
    国际上的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也都做出了类似的预言,[2]例如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认为:“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以及大量中等国家和小国”[3]。基辛格谈到印度时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他显然看到了印度成为强大力量的种种制约因素。</P>
    不容置疑的是,到下个世纪中叶,印度的综合国力将会获得显著的增强,它将成为印度洋地区的头号强国并在世界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崛起为世界大国却是一个比较缓慢和长期的过程。印度具有某些崛起的条件和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阻碍其大国化的进程的制约因素。 </P> </P>一、印度崛起的条件和潜力 </P> </P>    一个世界大国的崛起,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该国综合国力的变化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核武器固然能够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威慑力量,但它绝不是世界大国的标志和必需条件。苏联的解体、德国和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都清楚地表明了核武器并非国家兴盛或衰落的决定性因素。在构成综合国力的诸要素中,军事实力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他的因素,诸如人口、资源、经济、科技等有形因素以及民族凝聚力、社会、政治的稳定性和外交能力等无形因素也很重要。对于印度来说,以上诸要素中既有其崛起的有利因素,也有其制约因素。</P>
    印度崛起的潜力和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
   (一) 具有崛起的国家意志</P>    印度独立以后,以开国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为首的政治家们决心把历史上曾经饱受异族统治屈辱的印度建成一个强大、统一的、在国际社会受到尊重并发挥重要作用的世界大国。早在独立之前尼赫鲁就对印度未来在世界上的地位做了明确的阐述:“印度以它现在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引动我,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4]。 尼赫鲁在他一次著名的全国广播讲话中,也表示印度命中注定要成为世界上第三或第四位最强大的国家。印度认为自己的国际地位不是与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相比,而应与美国、苏联和中国相提并论。[5]</P>
    在独立后的年代里,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内大批具有世界眼光的中产阶级的出现,印度跻身世界大国行列的愿望更加强烈也更加自信。可以说,在当今的印度,实现大国地位已经不仅仅是少数政治家们的理想,它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的意志。在印度的政治中心新德里,尽管政治家和战略精英们党派不同,意识形态各异,但都共同认为印度注定要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文明和国家之一。[6]不容质疑的是,今后无论哪个政党上台执政,都会把争取世界大国地位作为国家努力实现的对外战略目标。</P>
   (二)有利的地缘战略环境</P>
    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印度显然是最具潜力成为头号强国的国家。与太平洋地区同时存在几个大国的情况所不同的是,在印度洋沿岸的40多个国家中,印度在国土面积、人口、资源、经济规模、科技能力和军事实力上是惟一的最大国家,其他中小国家的综合国力与印度相差悬殊。</P>
    虽然现代武器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已大大地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但地理因素仍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印度的地缘战略位置在印度洋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印度位于印度洋北部的正中央,其本土伸入印度洋纵深达1600多公里,犹如一艘巨大无比而又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可起到遏制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的作用。印度的历史学家K·M·潘尼伽认为,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两个要害区域都在印度的掌握之中,理想的地理位置使印度堪为海权国。印度的军事实力和有利的地缘战略位置,将来很有可能使印度成为印度洋上最具战略抵达能力国家。在21世纪,如果印度不与它国爆发全面的战争,不发生长期的大规模社会动乱,它则很有可能成为印度洋地区的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头号强国。</P>
   (三)拥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P>
    印度的战略精英认为,“印度作为一个大国出现,它将不象英、法、德和日本,而是类似美、苏、中那样的发展。前者国力的增长是伴随着领土扩张和对殖民地的征服;而后者力量的增长却主要靠的是(即使并非全部)其本身的资源、人口和广袤的地区。”[7]</P>
    印度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七位,可耕地面积居世界第二位,除石油以外,其它战略性资源藏量丰富。矿铁资源仅次于巴西和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三位,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可开采200年以上。印度拥有世界最高品位的铝土矿,可采储量约28亿吨,占世界储量的8%,居世界第五位。其它储量较多的矿物资源还有铜矿,储量4.2亿吨;各种品位的可开采的铅锌矿约2亿吨;锰矿2.3亿吨。[8]</P>
    在印度的能源资源中,煤的储量相当丰富,各种煤的探明储量为1920亿吨,目前年产2.5亿吨,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煤国之一。水电资源相当充沛,发电潜力可达6000亿度,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只占18%。核燃料资源也比较丰富,如果用于增殖反应堆上,铀的储量为1200亿吨煤当量,钍的储量为6000亿吨煤当量。但是,印度的石油资源贫乏,可开采储量只有7.6亿吨,按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可再开采20多年。[9]目前国内约一半的石油消费需靠进口。天然气储量也只有6970亿立方米,只能维持20多年。值得指出的是,印度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20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浩瀚的印度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矿物和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将大大弥补陆地资源的短缺。</P>
   (四)能够保持基本的政治稳定和国家的统一</P>
    印度独立后大体上沿袭了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建立的议会民主制。从半个世纪的实践来看,尽管民主政治经历了各种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但它已在印度的政治生活中扎下了根基,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新兴中产阶级的广泛认同。通过议会民主制,政府把各种政治力量纳入了合法的政治斗争轨道,从而避免了大规模暴力革命的发生和政治上的基本稳定。在迄今已经举行的12次大选中,每一次选举都保证了国家政权的平稳更迭和政府组成的合法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民主政体对社会矛盾的缓解和调节能力。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帕南迪卡在评论印度的政治制度时指出:“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它都不是最有效率的,然而它具有内在的稳定性”。[10]</P>
    从80年代末开始,印度出现了政治动荡的局面,但这不会危及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也不至于影响到国家重大政策的连续性。这一方面是因为具有较大弹性和调和能力的政治体制具有保持政治基本稳定的能力;另一方面,被英国人称为“钢铁骨架”的文官体制在国家出现政治危机的情况下,可以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P>
    印度独立以后,各种形式的民族的或地方的分离主义运动此伏彼起。一些西方学者曾经预言了印度的分裂。但是印度中央政府通过镇压和安抚的手段平息了大规模的分离主义运动。虽然民族分离主义的倾向难以完全消除,但其势力和影响已经大为减弱。可以说,印度现在已经基本上渡过了国家分裂的最危险时期,当今的印度比其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加统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分离主义仍将是印度的心腹之患,但国家分裂的可能性极小。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P>
    第一,与前苏联和南斯拉夫等多民族国家不同,长期的反抗英国殖民主义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促进了印度的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和形成,印度独立后实行的许多内外政策进一步增强了“印度民族国家”意识并逐渐得到了大多数国民的认同。特别是独立后形成的强大的中产阶级是印度保持统一的中坚力量。因为这个阶级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P>
    第二,印度建立了一支全国性的由中央直接指挥的军队和一支全国统一管理的,在中央和地方上起到联结作用的文官队伍。印度历来有文官统治、军不干政的传统,军人和文官都不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这种作法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军队和文官对国家的效忠,并对政治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P>
    第三,分离主义在印度仅仅是一个个的孤立势力,一般局限于某个地区,如果没有强大的外来势力的支持,难以形成气候。在议会民主体体制下,一些民族和地方分离主义势力的上层分子被纳入政治斗争轨道或得到政治权力之后,通常都会放弃分离主义要求。</P>
    第四,印度的社会结构虽然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但是其中又有着基本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的载体就是印度独特的、自成体系的文化。“印度教不只是一个宗教或一个社会制度;它是印度文明的核心。”[11]在印度文化的千百年来的熏陶下,印度社会的主流在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精神特质方面和生活习惯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和基本的一致性。这就是所谓的 “印度性”。正像尼赫鲁所观察到的那样,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印度人,无论他信仰何种宗教,来自何地,但他总是认为自己是印度人,同样也被别人看作印度人。[12]这种文化上的基本一致性对国家的统一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P>
   (五)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壮大,未来发展具有很大潜力</P>
    印度经济实力的主要表现在于它的经济规模巨大。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为3240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五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13180亿美元,居第五位。到2020年,印度可望成为世界第四位经济大国。[13]</P>
    在工业领域,印度已经建立起种类齐全并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绝大部分的资本货物实现了自给。农业在绿色革命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基本可以自给。此外政府已经建立起充足的粮食储备,即使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也不会出现普遍的饥荒。今日的印度已经彻底改变了依赖从美国进口,把粮食“运到嘴边(ship to mouth)”的状况,今后农业增产的潜力仍然很大。</P>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印度经济总的来看增长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经济发展的活力。1991年以来,印度开始推行以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和全球化为取向的经济改革。这些改革标志着印度已从根本上摒弃了尼赫鲁时期制定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模式。从印度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看,虽然它不可能成为亚洲的一只新虎,创造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奇迹,但是如果改革能继续深入,增长率有可能达到7%左右的较高水平。</P>
    虽然印度经济改革的趋势难以逆转,但近年来的改革进程明显放慢,一是由于改革的难度增大;二是政治上的原因。在印度这个社会多样性、利益多元性,同时又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强调妥协、调和以及意见的一致性已成为政治家们缓解国内矛盾和避免冲突的一种政治文化。避免极端和走“中间道路”的态度体现在政府推行的各种政策之中。任何重大的、自上而下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来自传统势力或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和阻碍。在缺乏一个强大的政党和有力、稳定的中央政府的情况下,改革只能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妥协和调和中进行,因此印度今后的改革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P>
   (六)科技能力位于世界前沿</P>
    印度独立后对科学与技术,特别是前者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尼赫鲁相信,印度的未来靠的是科技发展,而且科技发展要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之上”[14]。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印度在原子能研究与应用、空间技术、大型计算机研制、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勘探开发等高科技和前沿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已经居于世界前列。现在本国能够自行研制卫星及其发射系统,是世界的第七大空间国。印度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软件出口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据印度自己估计,到2008年,其软件业可以轻易获得1000亿美元的年收入。比尔·盖茨1997年访问印度时曾认为印度将成为21世纪全球的软件超级大国。印度人自信在未来几年中,将具备成为信息技术和软件超级大国所需要的所有必要条件。[15]</P>
    目前印度科技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财力投入不足,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机制。但其未来的科技能力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到21世纪中叶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科技大国之一。这首先是因为印度庞大的经济规模和潜在的巨大市场使之有能力从事高科技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其次是印度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学基础设施。目前国内从事科技研究的机构有1700多所,拥有一支庞大的科技队伍。讲英语的科技人员存量仅少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16]印度高等教育发达,每年大约有2万名理工科毕业生,许多理工学院的毕业生质量很高。第三,经济改革将促进私营经济进入科技市场,外资的流入和市场的开放有利于先进科技的引进和开发。</P>
   (七)军事能力居于世界前列</P>
    自60年代以来,印度的军事力量迅速扩大。现在印度已建成一支兵力庞大,装备比较先进,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的军队。军队人数100多万,居世界第四位。空军拥有幻影-2000和苏-30等先进战斗机。海军拥有一艘航空母舰和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现已决定购买俄罗斯“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并将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装。印度还拟自行建造一艘轻型航母。这将显著提高印度的海上战略抵达和力量投放能力。</P>
    1998年印度成功地进行了5次核试验,已经研制出多种近程和中程弹道导弹,具有开发洲际导弹的潜力。1999年4月再次试射成功的“阿格尼”Ⅱ型中程导弹的射程为2500公里,可携带核弹头。印度今后将把财力主要投放到核武器和导弹的研制方面,很有可能开发洲际弹道导弹。有分析认为,21世纪初期,印度将建立起陆基、空中和海上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量。核武器、弹道导弹和应用于军事目的的卫星使印度具备了一定的战略威慑能力,从而使其朝着真正的军事强国目标大大迈进了一步。</P>
    印度早已认识到,依赖武器进口,它永远也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强国,为此印度特别强调军事力量建设的自力更生。由于技术能力和经济基础的限制,印度目前还没有获得自行设计和生产世界最先进武器的能力,距离达到武器装备完全自给的目标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印度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结构较完善、门类较齐全、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国防科研和生产体系。现在它不仅在轻武器装备方面实现了自给,在现代化常规武器的研制方面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21世纪初,印度利用西方和俄罗斯技术自行生产的先进坦克、轻型战斗机和核潜艇都将投放部队使用。印度计划从1995年到2005年,军队武器装备的国产化率要从30%提高到70%。</P>
   (八)在大国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P>
    作为南亚地区的大国,印度在世界大国的力量平衡中具有重要的分量和战略价值。冷战一开始,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把印度拉进自己的阵营,但是印度却坚决地选择了不结盟政策。不结盟政策使印度获得了重要的利益:既迎合了国内民众中普遍存在的独立自主的民族主义心理;又避免了因意识形态的分歧而导致国内政治上的分裂;在国际上,既避免了卷入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从美苏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又在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P>
    从今后一个时期来看,印度在大国关系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它的“摇摆不定”[17]很有可能使其成为大国竞相争取的对象。一个事实上拥有核武器和战略威慑能力的印度不能不受到大国的重视。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印度不仅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巨大市场,是最大的民主国家,而且在战略上是制衡中国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的一些战略家明确提出美印联盟制衡中国的建议。例如哈佛大学的亨廷顿在1998年1月访问新德里时提出,“印度面临三种选择:保持孤立,则被边缘化;与其他亚洲国家站在一起,则永远处于中国的阴影之下;与美国结为战略盟友,不仅能够繁荣经济,还有助于建立战略盟网,最大程度地保证世界和平。”[18]</P>
    冷战期间,印度与美国的关系龃龉不断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美巴结盟和印苏结盟,使两国均把对方视为“敌人的朋友”。冷战结束以后,巴基斯坦在美国的全球战略地位下降,美国断绝了对巴的援助,印度与俄罗斯的结盟关系也不复存在,美印关系有了较大的修复和发展。印度积极寻求与美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样做既可以使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承认其大国地位,也有利于从美国得到更多的贷款、投资和技术。印度人民党的一些知识分子也曾断言,为了印度的利益,该党并不害怕与美国合作。[19]印美之间虽然互有需要,也存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但是两国结盟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除非印度感到其国家安全受到了来自中国或俄罗斯严重的威胁。 </P>
    虽然印度与美国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基本一致,但两国在许多领域的分歧和利益冲突将制约两国关系的发展。首先是两国在贸易、知识产权、人权、核武器和克什米尔等问题上存在着冲突;其次,两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方面的立场也远非一致。美国的战略目标是保持其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保持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里的领导作用,按照美国的政治模式和价值取向建立国际新秩序。而印度从其争取大国地位的目标出发,主张建立多极世界。在此方面,尽管印度与中国和俄罗斯有着共同的立场,但印度也不会与中、俄结盟。实际上印度没有同意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今年访印时提出的建立中、印、俄三边战略关系的建议。印度是一个民族主义色彩浓厚并追求世界大国地位的国家,在外交上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性。它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环境:既要受到大国重视,又要不被大国强制。在大国的竞争中使自己拥有更大的外交活动空间和回旋余地,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于自身发展和崛起的机遇。 </P> </P></P>
二、 印度崛起的制约因素</P> </P>   (一)人口负担沉重</P>
    国力的强大与人口的数量有着重要的关系,对于世界性大国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只有具备较多的人口才能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一支强大的军队。但是人口过多,则会超过了本国资源和生产力的承载能力,成为国力增长的限制性因素。与人口的数量相比,人口的质量显然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因为人口的素质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国家强盛的首要条件。</P>
    就印度的人口而言,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显然都是其综合国力增长的制约性因素。印度独立时的人口只有3.4亿,1997年增长到9.5亿,据世界银行预测,2050年时将达到16.23亿。人口的迅速增长在较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和人口质量的提高。在现代社会,大量的低技能劳动力不仅不能成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宝贵的人力资本,反而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更为重要的是,印度的人口爆炸已经对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加剧了对资源和就业的压力和竞争,而这正是导致社会动乱的最主要根源。</P>
    从人口质量上看,印度独立后显然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比如,人口预期寿命从1951年的32岁提高到1998年的61岁。识字率由1951年的18.3%增加到1998年的62%。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印度的人口素质仍然处于相当落后的水平。根据联合国《人文发展报告》的统计,印度的人文发展指数(HDI)1970年为0.254,在114个国家中排名第82位;1995年印度的人文发展指数虽然提高到0.446,但在174个国家中仅排名139位。[20]</P>
    印度独立以来,虽然经济发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但是没有解决严重的失业和贫困问题,也没有实现经济增长的成果在社会主要集团中比较公平合理的分配。几亿的贫困人口和40%的文盲无疑是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同时它也严重地制约着印度的大国化进程。</P>
    严重的失业问题和贫困问题不仅削弱了印度的社会凝聚力,而且已经成为社会动乱的主要根源。在农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使大多数无地、少地农民对获得土地的渴望更加强烈。不同种姓和阶级之间,当地人与外来移民之间为争夺土地而发生的暴力冲突屡见不鲜。在城市,由于农村人口为寻找就业机会大量涌进城市,造成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和生活条件恶化。失业、贫困、恶劣的生存条件、贫富两极分化以及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使许多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民众,特别是青年人由于对前途感到绝望,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心理,有的甚至成为反社会分子。在教派主义势力的煽动下,民众对社会的不满很容易转变成宗教狂热,而且暴力色彩也就更为突出。1992年阿约迪亚事件后发生的杀人、纵火、抢掠等大规模的暴乱几乎全都发生在大的城市中心。在城市化最快的苏拉特和孟买,骚乱的程度比其它城市更为严重。 </P>
   (二)现代化进程深受传统社会文化的制约 </P>
    在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核心是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当今的印度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以及思想观念上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变革就像是缓慢进行着的革命,既充满了痛苦,又充满了希望。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印度就像是一只背负着重物的巨象。众多的人口构成了它庞大的身躯,而它庞大的社会躯体上的重负则是其传统性和多样性。这使得它在发展的道路上步履艰难而又缓慢。 </P>
    在当今的印度,无论是社会的组织结构、宗教文化和思想观念都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并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最典型的例子是已经沿袭了几千年的种姓制度和种姓观念至今仍然深深地根植于印度社会之中。宗教的排他性和种姓的等级性把社会分裂成一个个互相排斥、彼此对立的社会集团。印度社会的分裂性不仅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动员和组织能力,使政府的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到阻碍。而且使印度成为一个缺乏社会和政治凝聚力的国家。马克思曾指出:“既然在一个国家里不仅存在着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对立,而且存在着部落与部落、种姓与种姓的对立,既然一个社会建立在它所有成员普遍的相互排斥和与生俱来的相互隔离的均势上面,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个社会,难道不是注定要做侵略者的战利品吗?”[21]</P>
    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城市地区的种姓观念逐渐淡薄。但在许多农村地区,特别是在北方邦、比哈尔邦和中央邦等讲印地语的地带,各种形式的种姓歧视依然盛行。这些地区的社会发展、进步明显落后于另外的邦,如喀拉拉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这正如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所指出的那样:“种姓制度是印度进步和强盛道路上的基本障碍”。[22]</P>
    印度是世界上最富于宗教传统的国家之一,在这里,宗教不仅仅只是一种个人信仰和精神寄托的方式,它还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渗透于个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民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到国家的政治、经济都深受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印度教是印度的主体宗教,是印度文化的基础和核心。这是一种比较“出世”的宗教,宣扬轮回转世的宗教理论,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解脱为最高境界,几千年来,浸润着宿命论和精神修炼的宗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印度民族内向的、自我封闭以及因循守旧的心理特征。即使是在当今的印度,这种特征仍然比较突出。与另外一些民族相比,印度人遵从传统的意识显然更为深厚。印度的一个著名科学家尖锐地指出,“西方的知识分子寻求发现光荣的未来,而印度的知识分子寻求发现伟大的过去”[23]。当前的印度教复兴思潮就突出地表明了印度传统文化的顽固性。 </P>
    80年代以来,印度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印度教复兴思潮,一种新的印度教认同正在确立。很显然这种现象“是对现代化所造成的紧张状态和异化状态的反应”[24]。印度教复兴主义的积极分子“常常是‘成功的商人和官员’,印度新闻界称他们为‘身穿藏红色衣服的雅皮士’。90年代初其支持者越来越多地来自‘印度稳健的中产阶级印度教徒— 商人和会计师、律师和工程师’,以及来自‘高级文官、知识分子和新闻记者’”[25]。虽然印度中产阶级复兴传统文化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抵制西方文化的大规模入侵,但是印度教文化的复兴,特别是印度教原教旨主义的兴起必然对印度社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强盛产生阻碍的作用。</P>
    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是否具有自我变革的精神和能力。在当代印度,少数的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不仅很少受传统的束缚,而且具有强烈的变革意识。然而,包括一部分新兴中产阶级在内的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仍然深深地处于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之中。在印度的传统的社会结构依然没有彻底打破,传统意识观念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情况下,任何现代化的变革显然需要付出更为艰难的努力。任何重大的自上而下的变革在具体实施时总要面临传统势力和思想的挑战和阻碍。印度几乎所有的变革往往带有一定的迟滞性和不彻底性。印度今后的社会变革将是一个长期、缓慢、痛苦、甚至带有血腥味的过程。 </P>
   (三)政治上进入动荡不定时期</P>
    独立后的前20年是印度政治上的最稳定时期。这一时期政治稳定的主要原因因为它有一个强大的政党— 国大党。但是自60年代中期以后,国大党便一步步地逐渐走向了衰落。它的得票率从前三次大选中的46%降到了第十一次大选的29.7%。[26]国大党的衰落主要是逐渐失去了社会基础。在领导民族独立运动的年代里,国大党几乎动员了全国的民众反抗殖民统治,它代表了整个民族的利益。独立以后,印度民族与殖民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消失了,被民族斗争长期掩盖下的民族内部矛盾开始显现。不同社会阶层和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不仅表现在国大党的外部,而且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到了国大党的内部。这就是国大党后来不断分裂的最本质的原因。</P>
    国大党的衰落表明印度社会的政治力量对比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P>
    第一,政治力量趋于多元化。印度独立后实行的民主政治和普选制迅速唤起了民众的政治意识,增加了政治需求,拓宽了政治参与面。各种社会集团被动员起来卷入了国家政治,从而使印度是世界上最为政治化的国家之一。在这个由众多民族、语言、宗教、种姓构成的多元性社会中,不同的社会集团在争取和维护自己利益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政治势力,这使印度政治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代表不同的教派、种姓和地方民族主义利益的政治力量正在崛起并不断壮大。随着印度民主化进程的发展,政治多元化的趋势将会更加突出。 </P>
    第二,代表印度教教派主义的政治势力上升。在国大党走向衰落的同时,具有浓厚民族主义和印度教教派色彩的印度人民党却迅速崛起。该党利用广大印度教徒的宗教热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情感赢得了政治上的支持。印度人民党有着比较明确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文化价值观念。它认为,一个在意识形态上缺乏凝聚力的国家,在外部的冲击下难免不出现解体的危险,因此复兴印度教可以增强民众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另外,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一个民族只有具备其独自的特征,才能被国际社会所承认,才能在世界上获得应有的地位。印度人民党和其它印度教教派政党倡导的印度教民族主义之所以在众多的印度教徒中具有吸引力和号召力,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刻社会背景。首先,国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世俗主义的建国原则已经失去了号召力,因此,意识形态和世俗的民族主义更容易被宗教民族主义所取代;其次,周边国家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兴起和国内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冲突的加剧刺激了印度教徒的“危机感”;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对西方经济和文化冲击的反应。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捍卫印度教传统文化和经济民族主义思潮也比以往任何时候表现得更为强烈。 </P>    第三,中、低种姓的政治力量迅速崛起。工业化和城市化使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传统职能减弱,但种姓正在逐渐转变为阶级,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由于种姓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它们成为政治势力重要的社会基础和政治斗争的工具。</P>
    随着教育的普及,落后种姓的政治意识逐渐觉醒,要求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获得平等权利和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他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政治权力的重要性。有些邦内出现了分别代表中等种姓和低等种姓利益的政党。由于这些种姓占有人数上的优势,因此很快就形成了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并能够在邦议会选举中获胜成为邦执政党。这种现象表明,印度的政治权力正在从城市的中、高等的种姓和阶级手中转向农村中的中等和低等种姓和阶级手中。</P>
    第四,地方政治势力日益强大。无论是在独立前,还是在独立后,印度始终就存在着严重的地方主义。这既有历史的根源,又与印度的民族、语言的社会结构有关。从历史上看,除了短暂时期以外,印度从未实现过国家的完全统一,因此它也从未建立过强大的中央集权统治。英国殖民主义者声称统一了印度,但在约五分之二的领土上仍存在着数百个独立或半独立的土邦。长期的小国林立和地方政治势力割据使印度的政治文化具有很大的多元性和分散性。</P>
    印度独立后,政府在国内少数民族的强烈要求下,按照民族— 语言的原则划分了各邦。这种划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族之间的矛盾,但同时也助长了地方民族主义的发展和政治地方化的趋势。印度虽然实行联邦制,但中央集权过重,因此中央政府与邦政府在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问题上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随着地方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在政治上也要求得到更大的权力。许多代表地方民族主义势力的政党要求扩大自治权的呼声不断高涨。</P>    80年代以来,地方政党的实力不断增强,有的在本邦建立了政权,有的成了最大的在野党。在中央一级,任何政党只有在地方政党的支持下才能上台执政,中央政府的命运在很大的程度上要取决于地方政党对它的支持与否。这种情况增加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党的依赖性和小党为了地方的利益向中央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这种政治权力地方化和分散化的趋势不仅导致中央对各邦控制能力的削弱,而且可能使国家的一部分权力从中央向地方转移,形成地方政府权力坐大的情况。目前,在一些重大的国家政策,甚至外交政策方面,地方有了越来越多的发言权。中央和各邦的权力平衡正在被打破,印度中央高度集权的联邦体制有可能转向真正的联邦制。</P>
    综上所述,当今的印度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史无前例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导致了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政治上的动荡不定。议会民主制在缺乏强大的政党和稳定政府的情况下,政府的工作很难具有效率。执政党为保住执政地位,需要平衡各个阶级或集团之间的利益。政府的政策往往是妥协和调和的产物。另外,在印度这样如此庞大的国家,中央政府的脆弱不稳和缺乏权威性必然削弱国家的治理能力,影响国家内外政策的有效实行,从而对印度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P>
   (四)国内的安全问题日益严重</P>
    印度不仅人口众多,而且社会结构复杂,民族、宗教和种姓矛盾尖锐,这些因素不仅构成了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孕育着现代化道路上的危机,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威胁着政治上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P>
    从独立至今,印度始终被民族、宗教和种姓问题深深困扰着。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印度社会的痼疾,不仅最难解决、耗时最长、而且最容易导致大规模的动乱和暴力冲突。由民族、教派冲突引发的社会暴力事件已日益成为该地区比国家之间的战争更为严重的安全问题。印度前陆军总参谋长V·N·夏尔玛尖锐地指出:“印度的最大弱点并不是经济,而是内部的不和。它所面临的最危险的威胁可能不是来自边界上的敌人,而更可能来自内部的导致民族、种姓和宗教之间暴力活动与日剧增的政治斗争;来自政治上不惜一切代价地争夺选票;来自掌权者与夺权者这些不共戴天仇敌之间不惜使用一切手段的明争暗斗。在我们这个所谓的民主政体中,公正的选举也是令人怀疑的,因为犯罪化的政治利用金钱和暴力左右选民”。[27]</P>
    印度独立后的民族、宗教的暴力冲突造成的人员死亡大大超过了三次印巴战争的死亡人数。印度民族问题中最严重的是民族分离主义的倾向,有些民族中的激进势力还开展了不同规模的武装斗争或暴力恐怖活动。虽然民族分离倾向还不至于产生国家分裂的危险,但它严重地威胁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的民族自治或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经过政府的安抚或镇压似乎已经平息,但民族问题往往与政治、经济、语言、文化以及社会的权利、地位等问题相互联系,彻底解决非常困难。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在一定的时机下很有可能爆发出新的冲突。</P>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冲突越来越频繁,冲突的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地区也越来越广。[28]此外,种姓之间的暴力冲突和集体屠杀贱民事件也是屡见不鲜。这些暴力活动大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尤以比哈尔邦、北方邦和安得拉邦最为严重。随着人口对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在未来的一、二十年中,以土地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骚乱可能有增无减,印度东北部和中部的表列部族也都潜伏着动乱的危险。</P>
    综上所述,印度的民族、宗教问题与印度社会的基本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发展的缓慢和不平衡,社会、文化结构的多样性和发展的迟滞及不平衡,民众的普遍贫困和贫富的悬殊、教育的不发达以及由于人口的压力而对资源和就业竞争的加剧,这些多方面的因素构成了民族、宗教和种姓冲突频发的根源。</P>
    另外,印度的现代化正在打破维持社会平衡的传统的组织结构、制度框架和思想观念;整个国家面临着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的压力;教育的普及和新闻媒介的广泛传播使越来越多的民众卷入了政治,促进了他们政治意识、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的觉醒,当政府不能满足民众日益提高的期待时,社会中集聚的各种不满情绪便有可能爆发成宗教、民族、部族、种姓等不同集团社会之间的冲突,在缺乏强有力政府的情况下,这些冲突便意味着暴力和动荡。</P>
   (五)缺乏安全稳定的地区环境</P>
    印度是南亚地区的大国,但是这不意味着印度已经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占有了主宰地位。它的主导地位受到来自巴基斯坦的严重挑战。到目前,无论在意识形态上、文化上,还是在经济上,印度还不具有影响或控制周边中、小国家的软权力。在该地区,只有印度和尼泊尔是印度教为主体宗教的国家,其余各国皆为伊斯兰或佛教国家。在经济上,各国之间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在安全观念上,印度与其他国家基本上是相互冲突的。这些特点就大大限制了印度利用软权力吸引、团结周围中、小国家的能力。</P>
    印度在其独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几乎完全陷入在地区内部的纷争之中,在短短的24年中,它与巴基斯坦之间进行过三次战争。这是影响印度崛起的重要原因。目前,印巴之间的冷战状态仍然存在,两国间的军备竞赛还在不断升级。现在两国都拥有了包括核武器和导弹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不仅意味着相互遏制、威慑和防御对方的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意味着即使是打一场常规战争,对两国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将是一场难以承受的巨大灾难。虽然核武器并不一定导致核战争,但是印巴的核竞赛无疑增加了两国间核失控的危险性。一旦由于情报错误或技术事故导致核战争,对任何一国来说都不啻是一种自我毁灭。如果印度今后仍然不能摆脱与其宿敌巴基斯坦的军事对抗,那么,它很可能陷入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核军备竞赛而不能自拔。 </P>
    印度与其他周边国家在边界、水资源、跨国移民以及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纠纷或矛盾今后很可能导致与邻国关系再趋紧张。印度国内的印度教复兴已经使国家出现了印度教化的苗头,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不仅会使国内印度教徒与一亿多穆斯林的关系更加不睦,而且可能还会影响到印度与周边穆斯林国家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关系。 </P>
    综上所述,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印度在国内和地区内部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难仍将使其不得不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国内外的安全问题上,这必然大大限制了它在更广泛的范围发挥重要作用的能力,它迈向世界大国的步伐也无疑将受到很大的制约。 </P>
文富德</P>
<P> </P>
<P>    【摘要】 长期的殖民统治把印度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促进了印度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但却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独立后印度对经济卷入全球化持谨慎态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印度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增长速度却较为缓慢。90年代以来印度加速经济全球化步伐,从而加快了印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但也存在某些问题。</P>
<P>    殖民统治前的印度经济,不仅农业发达,手工业也有相当发展。长达200年的殖民统治,把印度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印度的产生,但同时却严重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1947年政治独立后,印度虽然没有割断与国外的经济联系,但却对经济全球化持谨慎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印度经济发展,但其增长速度却较为缓慢。进入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印度审时度势进行经济改革,加速印度经济全球化进程,从而加快了印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为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推行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某些重要启示。 <P> </P></P>
殖民时期被迫卷入全球化的印度经济 <P> </P></P>
<P>    殖民统治前,农业为印度的主要经济部门,其典型特征是在村社结构中发展。“村社即为小共和国,几乎拥有它的自身内部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几乎与世隔绝。它们仿佛在完全不可能的条件下维持下来。每个村社自身形成一个封闭的小国。由各村社组成的联盟(国家)极为有助于各成员的幸福和享受很大程度上的自由和独立。”(转引自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1947),第302页。转引自鲁达尔·达特等:《印度经济》(上册),中译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尽管如此,在17世纪中期,印度农业已达到较高水平,无论从农民的劳动强度、种植作物的多样性、使用肥料的普遍、轮作制的复杂程度及灌溉面积的扩大等等方面来看,印度农业发展水平比当时欧洲大多数国家还要高。印度手工业发展水平更高,其中尤以纺织业为最,达卡的平纹细布、孟加拉的印花布、贝拿勒斯的莎丽、阿默达巴德的围腰布、薄沙围巾及丝绸、阿姆利则及卢迪亚纳的披巾等也都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其技艺之精湛,可从“一块20码长、1码宽的平纹细布可穿过戒指”(D·R·加德吉尔:《印度的工业发展》,第34页。转引自上引书《印度经济》(上册),第31页。)这一事实中反映出来。因此,“当西方的商业冒险家开始在印度出现的时候,印度的工业发展无论如何也不亚于当时更先进的欧洲国家。” ((印度〕《工业委员会报告》第1页。转引自上引书《印度经济》第50页。)印度农业和工业不仅“满足了本国的全部需要,而且还能将其成品输出国外。”(拉那德:《印度经济论丛》第171页。转引自上引书《印度经济》(上册)第31页。)印度的布匹、蓝靛、香料、刻有美丽花纹的武器工艺品等在当时东方各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畅销,从而使当时印度外贸也高度发达。同时,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外贸的发展,国内商品交换也有所扩大,并在某些城市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P>
<P>    然而,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产业革命,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欧洲各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开拓世界市场。“由于开拓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也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54页。)在欧洲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程中,经济已有相当发展的印度自然成了他们需要开拓的市场。而在“不仅存在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对立,而且存在着部落与部落、种姓与种姓的对立”的印度,“本来就逃不掉被征服的命运”,“注定要做侵略者的战利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9页。)。</P>
<P>    西方殖民者入侵并占领印度后,垄断了印度的对外贸易,把大批印度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售到世界各地。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以后,为占领印度市场,英国对出口到印度的商品以免税的特惠,而对印度输往英国的商品则课以高额关税,从而使印度从英国进口的工业品急剧增加,印度成了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同时印度对英国的出口也有所增加,如在1834年到1858年,印度出口总额由812万英镑增加到2850万英镑,增加2.5倍。到1947年独立初期,印度在世界出口总额中已占2.2%,出口在印度国民生产总值中约占10%。为促进印度对外贸易发展,英国殖民者鼓励英国人到印度去投资,在印度修建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到独立初期,外国在印度的投资已达30.2亿卢比,其中英国投资为23亿卢比。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外国投资的增加,深深地把印度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印度经济已经走上全球化的道路。</P>
<P>   然而,殖民统治下的经济全球化给印度经济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P>
<P>  首先是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生。为满足需要,西方殖民者在印度建立了大批茶叶种植园、咖啡种植园、橡胶种植园等,并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还竭力促进农业商品化,使一些农民专门种植棉花、甘蔗、黄麻和花生等,然后销售给西方商人。此外,殖民者后来也在印度建立一些利用当地原料进行加工的工厂,运用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管理,从而从多方面促进了印度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生,以便把印度作为宗主国工业的原料产地。</P>
<P>  其次是造成接连不断的粮食危机。为了把印度变成英国工业的原料产地,英国商人为棉花、黄麻、甘蔗、花生等农产品制定出较高的市场价格,引诱印度农民用经济作物取代粮食作物,结果导致粮食生产衰落,但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也要到市场购买粮食用于家庭消费,从而促使印度接连不断地发生粮食危机,使数百万人死于饥荒。仅1942年的孟加拉大饥荒,就有400多万人丧生。</P>
<P>  再次是阻碍了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西方工业革命后的大规模机器生产使工业品生产成本大为降低,价格极为低廉。为了保护殖民者利益,英国极力鼓吹自由贸易,对英国输往印度的工业品实行特惠免税,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英国工业品在印度市场的竞争力,导致印度发达的手工业特别是手纺织业迅速衰落。同时殖民当局又不允许印度进口机器设备发展机器工业生产,从而使失业的工匠和破产的手工业者被迫转到农业中去,在印度近代经济史中出现了“非工业化”过程。以农业为生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世纪中叶的55%上升到20世纪30年代的72%(上引书《印度经济》第35页。)。印度民族工业的毁灭使印度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独立前,印度经济年增长率仅约为1%。</P>
<P>  为把印度变成宗主国的原料产地和工业品市场,殖民者在印度也投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建设,从而促进了印度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同时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在印度建立了一些工厂,开创了印度工业化进程。一些印度人抛弃传统职业,转而从事工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现代工业的建立。但是,殖民时期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却是出现在两次世界大战及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印度经济学家仔细分析英殖民时期印度经济发展后指出,无论如何,只要印度一方在对外贸易和外资流入方面中断它与外界的殖民经济联系,它的工业经济就会得到大踏步的发展。换言之,对外贸易和外国资本的自由流动对印度意味着经济停滞。反之,部分或完全停止这种流动为印度资本提供了机会,使它能够在那些被进口商品窒息的领域开辟出发展工业的道路(上引书《印度经济》第57~58页。)。</P>
独立后放慢全球化进程的印度经济 <P> </P></P><P>  独立后,印度放慢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P><P>  首先是对外贸易有所发展,但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下降。尽管独立后印度对外贸易有一定程度发展,其出口贸易额从1949~1950年度的1016亿美元增加到1979~1980年度的79.47亿美元;同期其进口贸易额从12.92亿美元增加到113.21亿美元(印度政府:《1998~1999年度经济调查》,第S.80页。)。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对外贸易相比,印度对外贸易不仅发展缓慢,而且极不稳定。在上述30年中,印度出口贸易年增长率有18年在10%以下,其中还有7年的增长率为负数;印度进口贸易年增长率也有18年在10%以下,且其中有11年的年增长率为负数(印度政府:《1998~1999年度经济调查》,第S.22页。)。印度对外贸易缓慢而不稳定的发展,使印度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下降。独立初期的1950~1951年度,印度在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达2.1%,而到1980~1981年度已降到不足0.4%。同时,对外贸易在印度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有所下降,出口贸易额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由6.75%下降到5.48%左右(印度政府:《1995~1996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100页。)。</P>其次是劳务贸易逐渐开展,但方式单一,水平不高。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和资本流动的加速,国际劳务贸易获得迅速发展。从商业服务到通讯服务,从工程服务到销售服务,从金融服务到教育服务,从运输服务到健康服务,从旅游服务到环境服务,各种服务贸易方式都应运而生,且蓬勃发展。但是印度从事国际服务贸易的方式不多,主要集中在工程承包、国际旅游等方面。由于贸易方式单一,印度在国际劳务贸易中的地位也不高。在国际劳务贸易进出口额前20个国家和地区中,都没有印度的位置(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国际贸易趋势与统计》,第14页。)。这与印度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P><P>    再次是利用外资逐渐增多,但是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甚少。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仍是印度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障碍。独立后,为发展民族经济,印度也非常注意利用国外资金,使其在印度经济发展各个五年计划中都占有较大比重,“一五”计划为10%,“二五”计划提高到24%,“三五”计划升为28%,但“四五”和“五五”计划又分别降为13%和15%。以后各个五年计划中,外资占计划资金的比例大体都在10%左右。同时印度利用国外资金主要是利用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等国际金融机构的优惠贷款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政府的优惠贷款,而很少利用甚至不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商业性贷款。1946年以来,世界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一直是印度利用外国资本的重要提供者。直到80年代初,印度也很少涉足国际金融市场。同时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也不多,直到70年代末期仅约20亿美元。因此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没有把印度作为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P><P>    由此可见,独立后无论从商品劳务贸易还是从资本流动来看,印度都放慢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印度经济卷入全球化的程度有所降低。纵观印度近代经济发展的历程,剖析独立后印度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结合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把造成印度放慢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原因概括为以下几方面。</P><P>    首先是殖民统治下经济全球化的灾难。殖民统治时期,西方殖民者强迫印度加入了国际分工,印度经济被迫卷入全球化进程,且随着殖民统治的加深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印度经济卷入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使其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市场相联系,其国内消费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从而使印度成为宗主国工业的原料产地和工业品市场。殖民统治下的经济全球化,不仅破坏了印度发达的手工业和农业,而且严重阻碍了印度现代工业的产生,从而不仅阻碍印度经济发展,而且导致粮食危机不断,饥荒频发。因此1947年政治独立后,印度对殖民统治下经济全球化的灾难仍记忆犹新。印度认为,只有排除外国资本的控制和外来商品的垄断,印度民族经济才有可能迅速发展。这自然促使印度放慢经济全球化的进程。</P>其次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独立印度的领导者们目睹西方国家周期发生的经济危机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蓬勃发展的现实,认识到独立印度要发展民族经济,要消灭贫困,只有用社会主义的方法,坚持自力更生。因此在1954年12月,印度议会决定以“社会主义类型社会”作为印度的发展目标;在独立后印度每个五年计划中,也都把自力更生作为奋斗目标。而印度对自力更生的理解是:它“不仅意味着摆脱对外援的依赖,而且还意味着大众获得可接受的最低生活水平且不断得到提高,因此自力更生便同自我维持增长的能力相联系”(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第四个五年计划草案纲要》,1966年8月,第24页。)。  在印度的计划文件中,常在宣布自力更生的发展目标后,“紧接着又大谈打算怎样实现自给自足”(南·埃泽克尔:《自力更生与自给自足》,载《经济时报》1982年9月17日。)。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也是独立印度放慢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原因之一。</P><P>    再次是发展经济学进口替代战略思想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大批像印度这样的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相继获得独立。但是在政治独立后,如何发展民族经济,却是摆在这些国家面前的紧迫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发展经济学也获得了空前发展。针对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的具体情况,发展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尽快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用国产工业品替代进口工业品,从而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就是说,为发展民族经济,发展中国家应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这种战略主张物品生产优于进口,工业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市场又在关税壁垒和其他限制的保护下免受外来竞争。发展经济学家还认为这种战略特别适合印度这样的国家。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印度在独立后也选择了进口替代发展战略,一方面利用高额关税及数量配额等措施限制基本消费品进口,保护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又利用高估汇率鼓励基本消费品工业所需原材料及技术设备的进口,以达到保护新兴消费品工业发展的目的。长期以来,印度平均进口关税都保持在300%左右,有些商品进口关税甚至高达500%;加上严格的数量配额及许可证制度等,严重限制了印度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和印度经济全球化的程度。</P><P>  由于上述原因,印度在1948年工业政策决议中虽然欢迎外国资本参与印度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但是条件是外资要在印度政府指定的领域内投资,并接受监督管理。同时,从1950年起,印度实行了限制进口政策,主要限制非必需消费品进口,并实行由国家统制为主的贸易体制。从1952年起,印度政府更把主要的对外经济活动都纳入严格的许可证管理范围。1956年的工业政策决议规定了允许外资和外国技术参与的部门、只允许外国技术参与的部门和禁止外资参与的部门。同时还通过1956年的《公司法》,加强对外资的管理。在“二五”计划中更明确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发展经济的模式。虽然该计划也提出了重视扩大出口,并把促进出口与进口替代结合起来,然而促进出口是为进口替代服务的,为了多进口而扩大出口。70年代初期,印度还公布了外汇管理法,加强对外资的限制。70年代末期,还特别强调加速石油开发,替代石油进口。80年代开始,印度实行进口替代与促进出口相结合的战略。但是,基本原则仍然是“国内有能力生产的,一般不允许进口”,以保证国内需求。同时,对外资仍有较多限制,“不实行开放政策”。在允许外资的领域内,按什么条件投资,仍要认真考虑来决定。连英·甘地和拉·甘地政府的高级经济顾问L.K.杰哈也认为,印度不是新加坡那样的城市国家。</P><P>  印度放慢经济全球化进程,虽然使印度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印度经济的发展,然而这也对印度经济发展产生某些负面影响。</P><P> 首先是生产效率低下。由于放慢经济全球化进程,印度对进口商品实行严格限制,从而使一些工业得以建立起来。然而由于政府保护,这些工业从一建立起就效率低下。因为在高保护下没有竞争,效率低下也能勉强生存。工业效率低下导致整个国民经济效率低下,印度经济的资本—产出率不断提高,50年代,印度所有经济部门的资本—产出率为3.93,60年代上升为5.93,70年代达到5.97(S.查克拉瓦蒂:《发展计划——印度的经验》,新德里,维勒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页。)。</P><P>    其次是经济增长缓慢。尽管在政府的保护下建立了一些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50~1951年度到1980~1981年度,印度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3.5%。这比殖民时期1%的年均增长率要高得多。然而,它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年均经济增长率接近甚至超过10%相比,应该说,印度经济增长缓慢。连印度经济学家们都把3.5%的经济增长率讥讽为“印度增长率”。</P><P>    再次是贫困问题严重。经济增长缓慢,加上人口迅速增长,使印度经济难以吸收不断增加的劳动力,造成劳动者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在“一五”计划结束时,印度积存的失业人数为530万,到1980年增加到2070万,约占劳动力总数的8%。同时也使人均收入增加不多。例如,1950~1951年度至1980~1981年度,印度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仅为1.2%(上引书《印度经济》第615页。),从而导致印度的贫困问题极为严重。 <P> </P></P>90年代以来加快全球化步伐的印度经济 <P> </P></P><P>    80年代,英·甘地政府和拉·甘地政府进行了经济政策调整,如加大促进出口的力度,开始走向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注意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从而使外商在印度的投资有所增加,对外贸易也有较大发展,印度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也有所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所加快。80年代印度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5%。然而,正如前面所述,由于出口服务于进口,其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到90年代初,印度出现了独立以来最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同时由于苏联解体,印度奉行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失去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国际机构的压力下,1991年上台的拉奥政府开始对印度经济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明确提出要使印度经济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从而加快了印度经济全球化进程。</P><P>    首先是实行自由进口政策。拉奥政府从放松进口许可证发放入手,继而简化进出口手续,取消出口补贴,使印度外贸管理逐渐与国际接轨,到1993~1994年度几乎完全取消进口许可证,从而实行自由进口的贸易政策。</P><P>    其次是放松对外资的限制。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拉奥政府还拓宽外国投资渠道,不仅向外国商人开放股市,允许他们在印度股票市场投资外,而且还放松外国金融机构及集团在印度设立机构的限制,允许他们在印度金融部门投资。同时也允许外商在一直受到保护的石油、天然气、电力及旅游等领域进行直接投资。</P><P>    再次是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税率,使印度最高税率从1991~1992年度的150%降到1992~1993年度的110%,1993~1994年度再降至85%,1994~1995年度又降到65%,从而使印度的关税税率更适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P><P>    最后是逐步使卢比成为可兑换货币。在首先对卢比实行22%的大幅度贬值后,1992年3月印度实行卢比双重汇率,使卢比在对外贸易中成为部分可兑换货币。1993年3月又实行卢比单一市场兑换率制度,完成汇率并轨。然后又使卢比在经常项目下可替换,使其向自由兑换方向发展。</P><P>    此外,政府还允许印度公司在海外证券市场上从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同时支持印度公司从事海外投资,走向世界。</P><P>    1996年大选上台组成的德维·高达政府和其后的古杰拉尔政府,坚持了拉奥政府重新启动的印度经济全球化进程,明确表示“任何以就业为导向的、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创造就业机会的和引入新技术的以及扩大出口的外资,我们都欢迎”(〔印度〕《政治家》1996年8月22日第21页。)。1998年大选中上台的瓦杰帕伊联合政府,虽然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和宗教色彩,然而仍坚持推进印度经济全球化。他在1998年3月18日公布的施政纲领中允诺“认真研究全球化的影响,制定适合我国国民经济状况和要求的时间表”。同时,“我们将出台有关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上的计划”(《南亚研究季刊》1998年第3期第39页。)。</P><P>    首先是签署国际信息技术协议,承诺信息技术及其产品自由输出输入,到2000年95种商品的关税降至零。根据贸易技术障碍及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确定国家标准和技术规则。1998年12月23日由议会通过专利法修正案,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P><P>    其次是扩大服务部门对外开放。在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和增加就业的前提下,向外商开放33种服务领域。这比发展中国家平均开放22种服务领域还多。就连一直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地面电视播放系统也从1999年3月起允许私人挂载国营频道(印度驻华使馆:《今日印度》2000年4月第32页。)。</P><P>    再次是放松印度公司海外融资的限制。目前已允许非表列公司发行欧元债券融资。为增加印度公司海外发行的灵活性,废除自批准之日起90天内有效的规定;海外发行所获资金除禁止投入股市及房地产外,无其他限制;允许信息技术公司向其雇员发行全球债券;允许为公司重组、合并、兼并而发行海外债务等。印度公司在海外从事信息技术及娱乐软件、医药、收购技术及政府规定的其他业务等,自动批准其通过全球债券融资(印度政府:《1998~1999年度经济调查》第98页。)。</P><P>    最后是积极引进外国投资。1999~2000年度规定,允许外国公司及个人作为机构投资者对印度股市投资,对于公司的投资可达24%;只要外国基金通过国际公认的渠道进入印度,允许印度国内基金管理人管理投资于印度资本市场的这种外国基金;为了促进风险资本产业的发展,简化手续,规定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为登记国内外风险资本的专门机构(印度政府:《2001年印度参考年鉴》第338~339页。)。</P><P>    由此可见,90年代以来,尽管印度政府几经更替,然而历届政府都坚持对外开放,把印度经济发展纳入全球经济之中,从而加快了印度经济全球化进程。</P><P>    首先是对外贸易快速增长。1980~1981年度,出口贸易额达到84.86亿美元,1990~1991年度增至181.42亿美元,翻了一番多。到1997~1998年度,出口贸易额达到375.99亿美元,又翻了一番多。1980~1981年度至1990~1991年度,进口贸易额从158.68亿元升至240.75亿美,增加50%多;到1999~2000年度,进口贸易额增加到472.12亿美元,约翻了一番多。</P><P>    印度出口额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0.4%上升至1990年的0.5%,1994年又升至0.6%,1997年达到0.7%。</P><P>    其次是外国资金大量流入。由于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90年代流入印度的外国资金不断增加。仅以外国投资而言,就从1991~1992年度的1.33亿美元增加到1997~1998年度的50.25亿美元,增加30多倍。其中外国直接投资从1.29亿美元增至31.97亿美元,增加20多倍,外国证券投资更从400万美元增加到18.28亿美元,增加400多倍。同期,印度吸收的外国投资占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投资总额的比重也由0.5%增加到2.2%(印度政府:《1998~1999年度经济调查》,第86~87页。)。</P><P>    印度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给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最明显的影响是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加快。50年代至70年代,经济年增长率仅为3.5%,80年代提高到5.5%,90年代提高到6%,有的年份甚至超过7%或接近8%。其次是经济增长类型有所变化。在传统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增长最快。到1995~1996年度,印度电子产业达到2234亿卢比,1999~2000年度增至5195亿卢比,5年间翻了一番多。其中软件从424亿卢比增至2430亿卢比,增加5倍多。同期,软件出口额从255亿卢比增加到1700亿卢比,增加6倍多。难怪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把印度经济称为全球新经济中最闪光的一个亮点。</P>然而,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也使印度在经济发展中出现诸多新的问题,诸如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使一些传统产业面临结构性失业的扩大,甚至引发一些当地人的反对;与国外经济联系的加强也使印度与外国的贸易摩擦增多,不仅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而且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能不影响印度经济全球化进程。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当代,印度经济全球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P> <P> </P></P>结束语</P> <P> </P></P><P>    印度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可以为我们提供某些重要启示。</P><P>    1.政治不独立情况下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经济发展。殖民统治下印度经济被迫卷入全球化进程,使印度成了宗主国工业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严重破坏了印度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阻碍了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只有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民族经济才获得较快发展。因此要使经济健全发展,政治独立应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前提。在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要注意保持政治独立。</P><P>   2.政治独立后放慢经济全球化进程对经济发展有利有弊。1947年政治独立后印度放慢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印度经济发展,然而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并由此引起了一些问题。这说明害怕经济全球化的不良后果而放慢经济全球化进程,甚至不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也不利于经济发展。</P><P>    3.政治独立一段时间后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必要的。印度在90年代后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并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从而使印度经济实力有所增强。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要加速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也应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之中。</P><P>    4.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也要适当。印度在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印度仍对经济全球化保持高度警惕,谨慎掌握经济全球化进程。作为世界贸易工业的成员,印度承诺不断降低进口关税。然而只承诺到2005年将制成品的关税降到40%,中间品及机器设备的进口税降到25%,且对农产品市场准入、降低农产品补贴及进口的关税等未作任何承诺。因此要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掌握经济全球化进程。</P>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6 17:32:19编辑过]
作者:孙超     中国政治学  2004-4-27   
     


<P>    中国经济时报:您可以描述一下您脑子中的印度吗?</P>
<P>    裴远颖:我作为驻印度大使,从1994年12月上任到1998年4月离任,一共3年零3个月的时间。</P>
<P>    我刚接到通知要去印度工作的时候,觉得很兴奋。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灿烂的文化和奇特的国情,一直吸引着我。同时也觉得这个任务很有挑战性,因为由于种种原因,中印两国之间,还存在一些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P>
<P>    初到那里的第一印象是,现实的印度和我脑海里所勾画的印度有明显的差距。到印度之前,我看了很多关于印度的书籍,而且同很多曾经在印度工作的朋友进行了交流。尽管对这个国家落后方面,比如说环境的“脏、乱、差”有一定思想准备,但是实际情况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即使在首都新德里的近郊,贫民窟也是一大片一大片的。</P>
<P>    后来我慢慢发觉,在这些不加掩饰的落后现象的后面,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在经济和社会领域都是颇有成就的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资源、沉稳的国民心态,是印度独特的优势。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虽然没有中国快,但是相对比较均匀,并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印度已经建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P>
<P>    中国经济时报:宗教在印度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是否也是印度社会一大特点?</P>
<P>    裴远颖:世界上几大主要宗教在印度都有,以信印度教的人数最多(占人口的82%左右)。印度教(其前身是婆罗门教)的轮回学说在印度人中的影响很深,认为人生的现世是前生决定的,而现世决定着来生。这种宿命论的思想使普通印度人有一种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心态。印度的街道虽然很拥挤,但是很少看到打架甚至是争执的现象。很多印度人吃素,不杀生,神牛满街跑,和宗教都有关系。当然,由于印度宗教状况复杂,宗教冲突也时有发生,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P>
<P>    印度有名的种姓制度也是起源于印度教教义。这是在社会分工和种族差别基础上建立的等级制度。第一等级是僧侣;第二等级是贵族和武士;第三等级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第四等级是农民。而处于社会最低层的是等级之外的贱民(又称不可接触者)。按照这种制度,等级是不可逾越的,世代相传,永不改变,而且不同种姓之间不能通婚,不能交往,甚至不能同位而坐、同席而食。尽管印度独立后的宪法中明文规定废除种姓制度,但是这个制度实际上仍在政治、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起作用。比如,我们使馆雇佣当地人做园丁和清洁工。这些人来自不同种姓,按照传统的分工工作,绝对不干种姓之外的事。浇花的比打扫卫生的种姓要高。有一个管打扫的印度人有事不能出勤,我们使馆办公室人员就和一个园丁说希望他能代替帮忙打扫一下,但是他拒绝了,他表示,宁愿被解雇也不愿去打扫,因为这和他的种姓不符。这个事例说明等级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但是也不能说现在的情况一点也没有改变,比如说印度的前总统纳拉亚南,也出身贱民阶层,通过个人奋斗,最后成为了印度总统。</P>
<P>    印度经济已经具备了较快增长的条件</P>
<P>    中国经济时报: 印度上个财年最后一个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10.4%这不仅是印度记录中最高的增长率而且也高于中国过去8年来任何一个季度的增长率。这令很多国家和地区感到震惊。</P>
<P>    裴远颖:对于10.4%的增速,我并不感到吃惊。因为从1991年经济改革以来,印度年经济增长率都保持在6%到7%左右。这个增长率在世界上不算低。最近几年,印度发展明显加快,改革的效应进一步显现。印度的经济每年增长率提高到了7%到8%。当然,10.4%只是一个季度的统计数字,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也很难说能长期保持下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今后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印度经济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完全可能的,这是由印度国际环境、印度的自身条件和印度政府的改革政策所决定的。换句话说,印度经济已经具备了较快增长的条件。</P>
<P>    中国经济时报: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P>
<P>    裴远颖:印度经济增长对印度是好事,对中国来讲也是件好事。印度经济增长了,两国经济合作基础也扩大了,两国就有更多的条件发展经济交流,这对双方都有好处,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也是有利的。</P>
<P>    当然,压力也是有的。主要体现在吸引外资方面,还有中印产品有所重叠,特别是在纺织品、化工品方面。也就是说,在投资来源、产品市场方面会存在竞争。印度总理瓦杰帕依曾说过,中印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但是应该是一种健康的竞争关系。健康的竞争关系能够促进合作。就像赛场上的选手竞技,有利于双方提高自己的成绩。</P>
<P>    中国经济时报:是什么促成了10.4%的增长,换句话说,印度的竞争优势在哪里?</P>
<P>    裴远颖:我认为印度经济的优势有以下几点:</P>
<P>    市场经济的经验丰富。印度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比较长,印度在独立之后,虽引进了计划经济的一些做法,但是私营经济占的比例很大。</P>
<P>    印度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比较完备,因为它直接继承了英国经济立法方面的内容。印度的现代企业制度比较完善,企业的管理水平较高,本土大企业多。金融系统运行比较健康,银行坏账率低(约10%)。服务业比较发达,占国民经济的49%。</P>
<P>    科技人才多,而且素质高。90年代中期的时候就有个统计,印度工程技术人员和大学生的数量占世界第二。直到今天,其科技人才队伍水平仍然在世界是名列前茅的。印度许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学历是外国承认的,由于这些人的业务水平和英语水平都是比较高,所以在国外很抢手,国际组织和国际知名企业雇佣了不少印度人。与此相对照,英语不过关是中国高素质人才所面临的一大难题。</P>
中国经济时报: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P>    裴远颖:首先,我们1978年就开始了改革开放,而印度的经济改革是在1991才启动的。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很好,很多到过中国的印度人都赞扬这点。中国投资环境也比较好。</P>
<P>    其次,我们的文盲率比印度低很多,目前印度官方统计它的文盲率在35%,但有人估计实际上的文盲率达总人口的一半。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大制约因素。印度国内人们的文化水平有天壤之别,在社会生活每个角落都很明显。印度的选举也很有意思。因为在印度农村有很多文盲,连选票都不认识,所以每个党派都用一个图案来表示,有的是一只象,有的是一朵莲花,有的是一辆自行车,有的是一个农具。人们看到图案,就知道是哪个党派,以 “看图识字”的办法来进行选举。这不得不说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问题。</P>
<P>    还有就是经过25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特别是制造业比较发达,这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印度长项的借鉴意义</P>
<P>    中国经济时报:您刚才提到了,英语不过关是中国高素质人才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我上大学的时候就知道印度人英语水平比较高,在美国的中国朋友也总是提到印度人的英语很棒,相比之下,我们给世界的印象不如印度。这是怎么回事?</P>
<P>    裴远颖:印度人的英语水平高,原因是:一、英国殖民政府在200多年中,大力普及英语。二、印度的教育制度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双语教学。三、印度没有类似于中国的标准普通话或者说是统一的语言。印地语算是讲得人数较多的,但是也就是在北部普及,到了南方就行不通了。所以惟一的沟通工具就是英语。目前印度两种官方语言一个是印地语,另外一个就是英语。如果不使用英语的话,印度北方和南方的人很难沟通。而且,其他大大小小的语言还有成百种之多,仅印度宪法承认的地区语言以及邦官方语言就有18种之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人使用英语遣辞造句都很精确、很规范,很书面。我记得在一个外交场合,一个印度人使用了一个很生僻的英语单词,大家都以为没有这个词,但是那个印度人翻开牛津大词典找到那个词说,瞧,这个词怎么没有。虽然印度人的英语发音很特别,但是在并不妨碍他们同别人的交流。</P>
<P>    中国经济时报:印度的软件业像它的英语一样,世界闻名。</P>
<P>    裴远颖:印度重视软件业的发展说明印度政府的远见。自独立以来印度政府就把科教发展置于重要的地位。1998年印度政府制定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十年规划提出要使印度成为这个领域中的超级大国。“印度过去失去了一次产业革命机会,现在决不能失去这场信息革命的机会”,这表明了印度要抓信息技术的决心。为了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印度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信息产业很大优厚条件,逐步取消硬件和软件的税收。同时,放宽网络公司上市标准,改组电信管理机构,打破国家对电信管理的控制。印度政府也为软件公司创造更好的服务,提供高速通讯服务。此外,还出资2000多万美元,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扶持中小软件公司的发展。</P>
<P>    印度安得拉邦(邦相当于我们的省)的部长,率先在他那里实行政府部门和学校的计算机化,所以人们给了他一个雅号“便携式电脑首席部长”。</P>
<P>    人才济济是印度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印度软件科技人才每年增加3.5万,工科毕业生(包括专科院校)总数达到近百万人。在硅谷和华盛顿信息技术行业人员中,有40%是印度人或是印裔。因为信息技术发展较快,印度政府鼓励“海归”,因为国内大有可为,那些海外人才也愿意回去。班加罗尔被称为是“印度的硅谷”。</P>
<P>    印度软件产业已经有相当的规模。2001年,其总产值已达近100亿美元,并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长。印度政府规划,软件业总产值在2008年达到870亿美元。</P>
<P>    印度认为信息产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低,能源、原材料消耗也低,想为新兴发展中国家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用信息产业来带动经济增长。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人的说法,这种模式是否行得通也有待检验,但是这个思路确有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之处。</P>
<P>    现在我们不时听到一些来自印度的、看来似乎不切实际的“豪言壮语”,但是有一点我们应该记住,印度人在实践中还是很务实的。

</P>
谁是亚洲大国 印媒体热比较中日印模式  
  日本驻印度新任大使日前在新德里表示,中国—日本—印度三边“战略轴心”有助于地区稳定和繁荣。在他看来,加强印度的地位,使之成为亚洲三大主要力量之一至关重要。他的话引起了印度人的极大兴趣。近来印度媒体讨论最多的就是“印度是一个大国吗?”、“亚洲,谁是大国?”等话题。近年来,看着迅速崛起的“中国龙”,不少印度人感觉“印度象”步伐过于缓慢。但从去年年底开始,受国内种种“利好”消息的鼓舞,重新找回自信的印度开始横向和纵向比较印度在亚洲大国中的地位孰轻孰重。国际安全问题专家布兰克认为,印度期望拥有与其他大国一样的地位和实力,成为“影响力涵盖印度洋、海湾地区和整个亚洲的一个世界大国”。

  西方战略家们认为,所谓大国,定义有三个方面:具备了比较充分的“硬国力”,包括经济、军事、科技等实力;具备了比较充分的“软国力”———政治制度、国民素质、国家社会的团结程度、教育情况、国家的调控能力等;还有就是在国际社会发挥多大的影响力。此外,人口资源因素也尤为重要。在美国著名战略家、前中情局副局长克莱因看来,拥有5000万以上人口的国家是享有大国资格的必备条件。综合各项指标,许多国际战略家认为,目前在亚洲,最具备大国条件当属中日印三国。
  

  印度全力向大国迈进

  国土面积亚洲第二,人口世界第二,扼守印度洋、联结东亚和中东的战略要冲、连续10年经济平均增长率6%,国内生产总值(GDP)4900亿美元,外汇储备超千亿美元……这一系列指标让国际战略分析家看来,印度不仅被视为一个南亚大国,而且将被视为一个亚洲大国和未来世界又一大力量中心。

  按实际购买力折算,西方国家认为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5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在亚洲国家中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刚刚公布的印度2003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速甚至超过中国,达到10.4%,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印度也被经济界视为与中国共同成为引领亚洲经济前进的“火车头”。美国高盛公司甚至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印度在2050年将成为继中国、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其次,国际关系网的不断扩大,在大拓宽了印度的战略回旋空间。从不少国家政要公开表态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新的常任理事国,就不难看出,印度已越来越多地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过去一年里,印度在继续保持与俄罗斯传统战略伙伴关系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了与美国的合作关系。印度对华关系的历史性改善更是各界公认的最大“亮点”。此外,印巴关系重新迈入正常化发展轨道,都让印度人憧憬着将迎来一个多年少见的和平安全环境。

  此外,印度国防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自1998年进行核试验以来,印度不仅投入巨资加紧发展“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而且连续多年提高国防预算,完善常规武器库建设,印度军事总体实力已在亚洲名列前茅,其军事战略跳出南亚、面向亚洲的态势愈发明显。

  日本经济实力最强

  对于“经济巨人”日本而言,庞大的经济实力是其成为世界大国的重要筹码。十多年来,虽然日本经济一直低迷不振,但它依然是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其经济总规模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4.3万亿美元的GDP总量相当于亚洲东盟、中国、印度在内的1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GDP总和的1.6倍。其人均GDP居主要发达国家之首,而且在高精尖、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方面,日本仍居绝对优势。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日本对外收支顺差稳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尽管日本国内经济萧条,但其对外纯资产额却以年均13.4%的速度增长,继续保持着世界最大债权国的地位。国际经济界认为,如果日本能够将强大的资金力量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结合起来,日本经济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中国在亚洲实力仅次于日本

  从地缘政治和战略上看,中国是亚洲大陆和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与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相邻,与日本、印尼隔海相望,中国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也增加了它在国际上的分量。

  虽然与日本相比,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还是“中等身材”。但从经济总量的增加以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角度看,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已成为全球第六经济大国。据公布的数据,在过去的25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473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4万多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大关;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增加到4033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全球第二;过去25年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8%以上的增长,全球第一……所以,在日前召开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和达沃斯经济论坛会议上,“中国成为不与会的影子成员,‘中国’是被提到次数最多的一个词。”

  此外,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持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负责任大国。  

  中日印模式各有特点,美国影响无处不在

  虽然中日印都有成为世界大国的条件,分析人士认为,三国在具体的前进道路中,都存在不同的制约因素。

  对印度来说,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在多党政府体制下,由于利益多元性的存在,印度任何重大改革措施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阻碍和反对。在中央政府缺乏权威的环境下,其政府的效率,国家政策的连续性,乃至社会的发展,无疑都将大打折扣。其次,国内社会矛盾不少,传统负担众多。此外,还在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印度经济改革的成果,阻碍了其发展速度。再者,印度地区安全环境尚未真正改观,尤其是克什米尔等问题,将可能限制印度发挥作用。

  日本除面临国内经济结构如何因势转变的问题外,妨碍日本发挥政治影响力的关键是“历史包袱”问题。当前,日本保守势力主导政坛,政治倾向偏右,言语“出轨”,行动“越界”,屡屡发生伤害亚洲国家人民感情的事件。日本历史包袱越背越重,不仅加剧了邻国和许多亚洲国家的不信任感,也制约了日本政治上融入亚洲,积极参与国际地区事务的能力。

  前几年,美国《华盛顿季刊》曾发表文章认为,对于中国而言,由于缺乏对己有利的安全优势,因此中国想成为世界大国,可能会受到众多邻国强大制约力量的牵制。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在人才制度、社会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表现尚不尽如人意。中国一些学者也担心,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将面临资源能源短缺、土地缺乏和粮食安全等问题。尤其中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可能引起一些国家不安。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的美国,目前不仅在亚洲的影响力无处不在,而且也对亚洲未来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走向影响巨大。一些战略家担心,在“一超”与几大力量并存的情况下,美国的亚洲政策越来越像昔日英国的欧洲政策,即用均势手段“以亚制亚”,让亚洲大国互相竞争、互相制衡。其中,最核心的是借日本与印度之力制约中国,使得任何一个亚洲大国都不能成为世界大国。
亚洲三边轴心论--日本野心与印度戒心  
    日前,印度《亚洲世纪报》的一条消息引发了国际分析人士的普遍注意。日本驻印度新任大使在新德里表示,中国-日本-印度三边战略轴心有助于地区稳定和繁荣。他还表示,印日两国已就该议题进行了非正式讨论,而目前尚未正式向中国提出上述建议。

  日本的野心

  尽管早在5年前,当时的日本首相森喜朗访印期间,双方就建立了“全球性伙伴关系”,但此后几年间,两国关系进展缓慢,一直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局面。反映在经贸领域,日本对印度的投资还不及对越南的投资,而印度对日本的出口额2001年更是下滑至18亿美元。

  随着国际和亚洲地区形势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印度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日本目前在政治上越来越将印度视为影响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正如这位大使所说:“增强印度的地位,使之成为亚洲三大主要力量之一至关重要。”

  去年年初,日本外相川口顺子在访印期间宣布,日本政府决定恢复对印度的援助,将包括无偿资金合作在内的政府开发援助恢复到印度核试验前的水平。川口还宣布,日本将向印度提供一笔9亿美元的低息贷款,用于发展印度的卫生、医学科学、农业、乡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此后,日本政府又宣布把对外援助的重点从中国转移到印度,在对华经济援助连续两年被削减25%的同时,对印度的经济援助将增加20%,使得日本对印度经济援助超过10亿美元,印度也取代中国成为日本贷款的最大受援国。

  有分析指出,从外交角度看,随着印度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加强日印关系对竭力倡导亚洲多边安全机制,急欲扩大国际关系网的日本而言,自然有利无弊。此外,日印关系加强的背后蕴藏着日本牵制中国的战略考虑。从经济角度看,印度去年GDP增速达到了8%,第三季度更以增速10.4%的历史最好成绩名列世界第一,日本更将印度视为亚洲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市场。

  印度的戒心

  有意思的是,对于世界经济第二大国日本的如此“厚爱”,不仅印度政府没有任何正式反应,就连舆论和民间也反响平平。当地一位经济界人士告诉笔者,无论从印度潜在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还是近年来印度在日本对外战略中不断上升的态势看,这种言论不值得“大惊小怪”。

  其次,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印度外交独立性较强,历届政府一向对“结盟”、“集团”、“轴心”等字眼反应谨慎。无论是当年俄罗斯提出的“中俄印战略三角”,还是如今“中日印三边战略轴心”,为确保自身在国际关系中的战略回旋空间,印度政府都不太热衷,更倾向于从双边角度发展合作关系。因此从印度的外交轨迹分析,虽然印日目前就该议题进行了非正式讨论,但更多只是表明印度迎合日本的“善意”。

  再者,不仅当前中日关系磕磕碰碰,印日关系也仍存在一些障碍,让“三边战略轴心”更像“纸上谈兵”。目前,日本仍在敦促印度签署《核不扩散公约》以及《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让印度心存芥蒂。更为重要的是,日印两国都在竭力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即便未来安理会真能扩大,但亚洲名额也只会有一个。“一山不容二虎”的前景让两国在该问题上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

  此外,从经济、军事、科技、人口以及地缘位置等因素看,目前在亚洲最具备大国条件当属中印日三国。但由于中国发展势头前景看好,而日本仍被美国政策的阴影所笼罩,加上中印互为邻国,因此与对日关系相比,从印度民间到政府高层,更看重发展对华关系,这从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中印合作,开创亚洲世纪”的多次表态中,就不难看出日本和中国在印度外交政策中所占的份量。
昨天下午1点,记者按约守候在电脑旁打开MSN即时对话系统,连线采访正在印度德里的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此时是印度时间上午10点半,一场全球关注的经济峰会在当地“中国研究院”隆重开幕。来自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印度以及中国的30多位经济学家聚首印度,会议主题不是世界经济,而是“中国经济改革25年”。

  连年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被世界认为是一个奇迹。在昨天的德里经济峰会上,各路专家不仅全面探讨了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以来的成就、经验和面临的挑战,而且还十分关注中国、印度两国在经济发展路径、政策、资本市场、银行、产业与技术以及金融体制状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张军告诉记者,中国学者对印度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印度经济学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所取得的成就的关注日益提高,看起来中国与印度这两个人口大国的经济学界,都有强烈的进行更多交流的愿望。记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黄亚生曾撰文指出,如果以中国的省市作为比喻,中国就像江苏,印度就像浙江。前者主要依靠大量涌入的外商直接投资,后者则靠本身的国企及私企推动本地经济的增长。但未来是否会有某些变化呢?可以预见,两个发展中“巨人”的“经济赛跑”将日趋激烈。

  由于时差和会议议程安排的关系,连线时间并不长。但记者还是从张教授口中打探到,与会的7位上海复旦学者都在会上作了精彩的英文演讲。

  相关链接:中印经贸往来

  近年来,中国与印度的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双方贸易额从1991年的2.91亿美元,增长到2001年的35.96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11倍多。2003年更是达到75.95亿美元。

  据印方统计,中国输印商品在1998-1999年度占印度进口总额的2.59%,列第16位。2002-2003年度,跃居第3位,仅次于美国及比利时。中国输印商品主要有:电子产品、煤和焦炭、有机化工品、生丝、药品和白银等。

  印度输华商品占其出口总量的比例近年来也不断提高。1998-1999年度印度输华商品占其出口总量的1.29%,列第18位。2002-2003年度所占比例达2%,列美国、阿联酋、英国、中国香港和德国之后,列第6位。印度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为矿砂、钢铁、海产品、化工产品和电子设备。
经济学家樊纲:五大轮子驱动印度经济
    印度经济赶超中国?

  《21世纪》:印度2003年经济增长率最终可能超过8%,印度政府官员也对经济发展持非常乐观的态度。您认为,印度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能否超过中国?

  樊纲:根据印度官方的统计,2003年印度的增长速度大概是8.2%,根据印度计划委员会的估计,2004年可以增长9%以上。中国目前则是希望把有点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所以,印度2004年的增长速度很可能会超过中国。通过我对印度的访问,还有参加的会议和资料显示,印度经济有它自身的问题,也有中国所不具备的各种优势,概括一句话,印度经济一旦起飞,在速度,质量和持续性上真的可以同中国一比。所以,现在研究印度、与印度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问题不是看当前增长率的高低,而是要加紧学习印度的各种强项,弥补我们的不足。

  《21世纪》:在高速增长的背景之下,印度经济存在哪些比较明显的问题?

  樊纲:我们是可以先看一下印度的弱项。当你到了印度,会发现从基础设施、城市发展情况、商业繁荣程度、引进外资到贫富差距等方面很多的问题都比中国差。所以有人说印度经济比中国差了15-20年,是有一定依据的。目前印度的人均GDP只有500多美元,而中国是1000美元,虽然在25年前,中国的人均GDP是低于印度的。所以,可以说过去这25年印度的发展不如中国。

  印度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服务业的增长,服务业也主要是靠软件IT产业,制造业还不是很强大。2003年的特点是服务业还在高速增长,农业年景较好,有了3%-4%的增长,制造业开始有所增长,所以这一年经济发展比较平衡,也更快一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由于它们是传统部门,所以有很多传统体制还没有改革,包括政府对产业和投资的管制,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等各种制约,不利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尤其是软件业的发展较快,是因为其作为新兴部门,政府对其控制较少,所以发展较快。虽然20世纪90年代印度开始经济改革,但是在制造业方面步伐比较慢,市场开放程度小,没有利用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此外,印度政府机制繁文缛节、效率较低,使得企业投资的社会成本比较高,投资环境不好。同时,印度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非常大,比中国大得多。而且,过去许多年在民主政体下政府的收入多半用在了社会福利政策上,基础设施投资较少,也阻碍了制造业的发展,直到最近几年印度政府才提高这方面的投资。  

  印度的优势

  《21世纪》:那么和中国经济相比,印度经济有哪些优势?

  樊纲:在印度上述各种问题的背后,潜在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第一个大的优势是,它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持续发展的私人经济部门。相比而言,中国的民营企业才是第一代,最多是20来年的历史,是从头建立一个民营企业的制度;而印度是从来没有停止过民营企业的发展,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在整个社会中日积月累。正因如此,印度有一些大规模、国际知名的私人企业和国际知名的品牌,而中国则还很少。

  第二个优势是,印度有运转良好、历史悠久的金融体制。印度银行多数都是民营银行,运转良好,坏帐率很低,整个银行体制比较健全;现在有了大概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市场———印度最早有23个证券交易市场,其中最大的是孟买的交易市场。经过多年的运转,所有的交易市场已经联网,交易场所已经取消,大家只需要在终端进行交易。它的资本市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监管制度非常严格,现在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是中国的5倍。过去是可以在不同的交易市场多重上市,现在是在一个全国的交易市场上市。所以说,虽然印度的基础设施的硬件比中国差,但它的软件设施要好的多,私营企业融资比较方便,无论是间接融资还是直接融资,而对我们中国来说,金融体系改革滞后已构成我们发展的一大瓶颈。

  第三个优势是,它有一大批非常国际化的人才。印度无疑是有英语语言的强项,但更重要的是,印度的企业家和印度人一直是非常国际化的。一个很小的企业可能都会从全球视角去思考问题。它们的国内航班还不多,国际航班比国内的多,国际机场里面的人比国内机场的多。几百年来印度就没有停止过学生出国留学的进程,与各国,特别是英联邦国家有着方方面面的紧密联系,他们和国际的交流是非常自然和直接的;因此,和中国的企业家相比,他们在处理国际商务上是轻车熟路。还有,他们对国际的政治和法律体系了解较深,在国际上活动运用自如。

  第四就是它有比较悠久的法律传统,法律体系健全。

  第五点,虽然印度现在的社会差距仍然比较大,但是要注意的是,对于印度来说,经过过去几百年收入差距较大的历史,社会两极分化已经“到了头”,穷人已经不能再穷了,所以以后只会向好转的方向发展。而中国则是从一个过去极端追求平等的社会走向市场经济的,贫富差距还处在扩大阶段,这个差距应该说还没有印度那么大,但问题是它还在扩大,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还可能会进一步尖锐。而且,印度还有宗教,我们不去评论宗教本身,但是宗教在社会中起到一个稳定的作用,通过追求来世的希望来缓解现世的痛苦。中国一方面没有什么宗教传统,另一方面,中国历来有“不患寡,患不均”的意识形态,加上过去几十年平均主义体制的,所以我们收入差距拉大的时候,矛盾会比较尖锐。印度正在走出矛盾最尖锐的阶段,走向大家重视收入增长而不是收入分配的阶段,加上多元化的政治体制,今后会比较稳定。所以,前面说印度一旦发展起来,潜力巨大,也与这个因素有关。  

  两种发展模式

  《21世纪》:请谈一谈印度和中国的发展模式的不同。

  樊纲:印度和中国在发展模式上有不可比之处。至少目前还不能说印度和中国的发展模式哪个就更好或更差,而是需要以一个历史的眼光来看。如果说印度模式适应发展中国家的话,50年前它就是这样的体制,为什么现在才发展起来?当然,它进一步的改革是90年代后的事情,但是,它的民营和私人企业是长期存在的,不像中国取消了几十年。印度的国际交流也没有中断过,它的民主政体也一直存在。所以,它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是50年前就存在的,甚至有的制度在英国殖民地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为什么迟迟没有发展起来?这样一个模式,也许就需要50年时间去解决阻碍经济增长的矛盾,但是50年实在是太长的时间,发展中国家需要一个更快一些的发展模式,因为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太大,现在慢一年,以后要多追好几年。所以,即使今后印度增长快于中国,也不能简单地得出印度模式优于中国模式的结论。中国的模式当然也有它的问题,但它也还在发展和不断加进新的内容。

  因此,尽管现在比较这二者对于国际而言是一个热点问题,但对中国人而言,最重要的问题仅在于研究和印度的差距,看到努力的方向,尽快地弥补这种差距。第一是,要尽快地形成有利于使民营企业大大发展、做大做强的制度与环境;第二是加快改革与发展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第三是加快法制建设,深化政治改革;第四是企业要有一个全球化视角,全方位地加强国际竞争力;第五是处理好长期发展和短期公共政策的关系,吸取印度的经验和教训,既要缓解社会矛盾,又不损害经济的长期增长,因为只有长期增长,才能使各种社会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21世纪》:您对未来两国经济的前景、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有何看法?

  樊纲:首先,两国经济是相互竞争性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是不发达国家,都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相互之间当然也会竞争,这是非常正常的。中印之间当然有互补之处,比如印度的服务业和资源。不过竞争是首要的。但是这种竞争与发达国家的竞争是不一样的,因为两国之间不会有哪个领域会被对方完全压倒,发展不起来,而是双方都会有机会。应该说,健康的“自由贸易”首先发生在具有相似的经济水平、相互竞争的国家之间,大家在各种领域都有机会。比如,欧盟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比较接近,市场上互相竞争,都有机会,所以大家可以自由贸易。当然,发展下去,自然会产生分工。所以我更看好两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国际市场、在各自国家的市场上相互竞争、良性互动,这是未来中印经济交往扩大的主要因素。

  《21世纪》:有人评论道,印度有可能成为第一个以高科技,而不是以自然资源和简单劳动力实现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您怎么看?

  樊纲:我个人的观点是,这对中国和印度两国都不可能。我不相信印度会成为只靠高科技发展起来的发展中国家,因为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只有高科技的话,解决不了它的根本问题,也就是几亿人的就业的问题和穷人的脱贫问题。发展中国家必须高科技与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举才能持续发展下去。一旦它的制造业发展起来,并且在一个阶段比高科技的服务业发展得更快,它就发展了;否则还是个“瘸腿”,只是少数人,少数部门在发展。所以,我对未来印度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它的制造业能否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樊纲:经济学博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改革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最近受印度政府邀请访问印度。)
印度对中国的严峻挑战:依靠廉价劳动力!  
    十九世纪中期,中国人小看日本,从来不认为这个“弹丸小国”能够对中国产生实质性的威胁。然而转眼间日本就在甲午战争中大败清军,迅速成为世界列强的一员,实现了其“脱亚入欧”的美梦。如今,在一些中国人眼中的印度,觉得那不过是中国在第三世界中的“小老弟”。那么,几十年后印度是否也会在国际竞争中击败中国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再也不能小看。

  今天我们中国人看不上印度也是有根有据。中国1978年就开始大胆的经济改革,开放国门。二十几年天翻地覆,经济平均年增长率几乎达10%,过去10年达8%。印度1991年才开始打破其封闭的经济体系,过去10年内的平均增长率不过区区6%。如今,10亿印度人中三分之一是文盲,60%的居民住户没有电力供应,10%的政府财政赤字威胁着国计民生,印度教与穆斯林的冲突不时把国家推向战争的边缘,国民平均收入不过460美元,远不及中国的三分之二。印度何足挂齿?

  然而,在未来几十年中,印度很可能成为第一个通过脑力劳动而非体力劳动而起家的发展中国家。笔者不久前曾撰文指出,如果说1990年代的全球化是以制造业打头阵的全球化“第一波”的话,21世纪初期将迎来以服务业打头阵的全球化的“第二波”。中国在“第一波”中占尽优势。但印度目前已经显示出其在服务业中对中国的压倒优势。那么,制造业和服务业哪个对经济发展更重要呢?我们只需看一个简单的数据:制造业在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只占产值的14%,吸收区区11%的劳动力;而服务业的份额,占美国经济产值的60%,吸收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劳动力。如今服务业全球化正如火如荼,印度正在抢着分这块更大的饼。

  什么是服务业?除了我们理解的餐饮、医疗、零售业外,服务业还包括软件设计、IT咨询、电话服务、金融分析、工业工程设计、医药研究等等多方面的业务。在这些领域美国对印度的依赖,已经不亚于其对中国制造业产品的依赖。美国著名的硅谷不过拥有12万IT工程师,但印度的Bangalore竟集中了15万IT工程师。美国各大跨国公司,离了印度人的后援服务几乎都无法运转。举例而言,GE的资金服务部门有1.6万个印度雇员,GE的JohnWelch技术中心又有1800个印度雇员。美国政府的财政根基———税收财会,也越来越依赖印度人的服务。今年2万美国人的税表财会统计是在印度完成。明年预计将有20万个税表将被送到印度。而这些行业,是美国的神经系统。大部分中国人对此还缺乏基本的知识,印度却已经在抢滩登陆了。

  比起制造业来,服务业属于智能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高,利润丰厚。更重要的是,印度在这些领域已经发展出自己的名牌企业,能够把赢利留在国内。而中国的制造业,利润更多的是被外资剥夺,除了解决一些就业压力外,自己获益甚少。许多美国人,早已把印度视为未来真正的超级大国。最近《商业周刊》出版了一期题为“印度的崛起”的专辑,对印度的竞争优势作了令人信服的综合分析。首先,印度是个英语国家,这使之在占领国际服务业市场上具有天然优势。也正是对这一优势垂涎已久,日本正企图把英语作为其第二官方语言。其次,印度的金融市场较为健全,小型私人企业容易融资。中国的银行体系还是侧重服务国有企业,尽管外资滚滚而入,但一些民营企业家都难以找到资金,不利于有竞争力的企业成长,更难以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另外,印度的司法制度较健全,在保护商业合同、知识产权方面,比较有效。而服务业比起制造业来,更依赖这样的保护。同时,印度的人口年轻。如今,35%的印度人在15岁到59岁之间的工作年龄。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47%,远比中国和美国的人口年轻。到时即使中国总人口仍比印度多,印度的劳动人口也将超出中国。而中国将负担更多非劳动人口的福利和医疗费用。要知道,日本从1960年代到1980年代之所以经济发展超过美国,一大原因就是其人口年轻。1990年代美国的经济增长之所以超出日本、欧洲,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在于其人口比后者年轻。

  印度的崛起,已不是神话。而它的崛起,对中国提出的挑战远比对美国的挑战要大。美国依靠自己的资金和制度优势,完全可以把印度的崛起变成自己发展的动力。中国则是和印度竞争瓜分同一张廉价劳动力的大饼。所以,如果中国未来几十年不能改革教育体制、健全司法制度、促进信息的自由流动,服务业在中国的发展就缺乏根基,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就难以战胜印度。
观察:印度汽车产业也许比中国跑得更快!  
    假如被问及对印度的印象,一般的中国人可能会回答:“除了软件业发达外,那是个比较落后的国家。”但是就是由这个“比较落后的国家”自产的纯正汽车正以每年数以万计的规模出口发达国家。

  国际先驱导报驻新德里记者王建刚报道桑迪帕·奈尔是印度一位年轻的计算机工程师,从小就梦想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轿车。在20岁那年,他对父亲发誓说:一定要在40岁之前开上属于自己的小汽车。他很幸运,在他“做梦”的那些日子里,印度政府正在对阻碍社会发展的落后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国民经济随之逐渐驶入稳定快速发展的轨道。在30岁生日那天,他圆了自己的轿车梦。而他的20个同窗中的一半也和他一样,先后把“梦想”开回了家,并且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印度土生土长的轿车——印迪卡。

  2003年8月,记者甫抵印度,对眼前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有一天,当看见身旁川流不息的各种机动车时,记者止住了脚步:“贫穷”的印度竟有如此多的轿车拥挤在公路上!一旁的桑迪帕似乎看出了记者的心思,戏谑地调侃:没想到德里有这么多车,是吗?请你别小瞧我们,印度现在有能力买车的人越来越多。想想印度的3亿中产阶级吧。即使每百人买一辆,这个市场就非常可观。况且,我们除了有自己的国产车印迪卡外,还有70多种车型可以选择呢。

  印迪卡出口英国印迪卡是第一辆基本上由印度公司自己设计并生产的轿车,生产商塔塔汽车公司正是凭借这款车和其他型号的车成为印度最主要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塔塔汽车公司年营业额高达20亿美元,从60年代起已出口汽车到欧洲、非洲和亚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其小型轿车印迪卡以其外型优雅、时尚,内部宽敞、价格低廉,在上市后不长的一段时间里就接到超过11万辆的订单,产品供不应求,曾经创造了印度汽车销售的最高记录。

  最近一则关于塔塔汽车公司向英国大量出口印迪卡轿车的报道,更是让世人对印度的民族汽车工业刮目相看。印度《金融快报》2003年11月3日报道,塔塔汽车公司成功地从英国陆虎公司获得了4年内出口10万辆“城市陆虎”轿车的订单。所谓“城市陆虎”,实际上就是塔塔汽车公司生产的“塔塔-印迪卡”轿车的改进版,配有1.4升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这意味着,位于印度西部城市浦那的塔塔汽车生产线上生产的这种掀背式轿车中,1/6将出口英国。

  塔塔新款不靠外援塔塔汽车公司是印度第一大财团——塔塔集团的子公司,成立于1945年,目前已经成为世界10大商用车制造商之一。公司于1998年推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印迪卡轿车,当时售价约合人民币5万余元。这款经济型轿车的上市直接导致了印度耐用消费品领域有史以来的第一场价格战。

  印迪卡这个象征印度民族工业的品牌,要在与跨国巨头争夺国内外汽车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这正是已故的塔塔集团创始人贾姆谢特吉·塔塔的本意。贾姆谢特吉年轻时痛感印度工商业的落后,立志要改变印度落后的农业经济,把印度建设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工业园”。

  即将向英国出口印迪卡轿车,对于印度汽车制造业尤其是塔塔汽车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次历史性跨越。印度自独立以来,其汽车产业一直依赖国外合作伙伴的帮助,只能仿造国外品牌汽车。比如,塔塔汽车公司仍在生产的“大使”牌轿车就是英国老牌汽车“奥斯丁”的仿制品。此次塔塔公司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立生产出新款的小轿车,而且还将大批出口英国,这极大增强了印度汽车制造业的信心。

  借此东风,雄心勃勃的塔塔开始把目光瞄向了欧洲主要国家的汽车市场。在塔塔人看来,既然能够独立设计并生产“南亚次大陆第一辆真正的本土轿车”,为何不能将它打入更大范围的国际市场呢?

  汽车,印度经济的另一条腿政府从1991年开始,陆续颁布了新的工业、贸易、投资和外汇政策,希望通过更为自由的经济政策和市场机制,提高工业企业效益,扩大出口,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1993年,印度政府再次调整了产业政策,有条件地向国际汽车工业巨头打开国门。刹时间,十数家大批汽车界巨头先后以合资合作、投资建厂等方式涌入印度市场。得益于外来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与管理以及妇孺皆知的品牌,印度自己的汽车工业和消费市场没有错过这个机会。该国轿车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呈高速增长态势,形成年产120万辆的生产能力。

  有专家说,汽车业与软件业已经成为带动印度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有力的双腿。对印度10亿消费者而言,开放的结果就是汽车产品日益丰富,价格不断下降,部分产品已经和国际市场同步。

  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对印度的汽车市场情有独钟。它表示,发展任何“世界轿车”都不能忽视印度市场。印度的地理位置优越,在印度建立汽车生产基地既可向东南亚出口汽车,又能开拓邻近的中东和非洲市场。

  近些年来,一些发达国家陆续关闭了在本国的汽车制造厂,纷纷将制造基地转移到印度这样一些新近崛起的、成本低且市场容量大的国家。

  印度长期重视科技教育,培养了大批制造业所需的工程师队伍,英国统治200多年留下的“遗产”——熟练的英语沟通能力,使普通产业工人都能用英语与外来的管理者沟通与交流。这些优势已经成为印度汽车业同时也是其他行业战胜对手的撒手锏。仅从劳动力一项,汽车制造业主就不知要减少多少成本。塔塔汽车公司在浦那生产线上的工人月薪仅为270美元,而当地普通工人的月薪仅为45美元左右。

  难怪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一位高层人士说:“和在美国生产汽车相比,选择海外(比如说印度)的工程、信息技术和其他支持设施来生产汽车,能为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节省将近50%的成本。”

  订单暖流涌向次大陆由于印度的汽车零配件制造业起步较早,价格也相对低廉,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对此也抱有浓厚的兴趣,大量订单纷至沓来。直接的结果是,印度当地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高速发展,规模得以扩大。

  预计到2005年,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德尔福以及通用、丰田等公司,将从印度购买价值15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到2010年,印度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可能达到60亿美元。

  规模化的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自然也使在印度国内生产的汽车成本不断下降。得益于庞大的零配件生产能力,印度目前小型轿车零配件的70%左右均来自国内,因此轿车的成本与价格不断下降,像桑迪帕这样的“印度白领”也对此感到骄傲
<P>印度本财年第3季度经济增长速度达两位数,超过邻邦中国,成为经济增长最快的亚洲国家。第3季度,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4%,其中大部分增长仍由去年充沛的季风雨量推动。在截至1月1日的季度中,占印度经济近1/4的农业增长了近17%。

  同时,服务业的强劲增长也支持了GDP的增长。预计印度本财年的GDP年增长率将达8%。服务业在印度经济中的比重超过一半。

  但经济学家表示,如果不采取更有力的改革措施,特别是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印度将不大可能维持10.4%的GDP增速。

  “我们仍能感受到强季风雨的后续影响,”经济评论员尚卡尔·阿查里亚说,“该两位数的增速更多像是一次意外收获,并不表示明年或后年将有同样高的增长。”

  强劲的GDP数字进一步支持了印度货币卢比的汇价。周三,卢比兑美元汇率触及4年高点,达43.88比1。在过去12个月里,卢比兑美元汇价已升值约6%。

  近来,执政的民族主义政党印度人民党和主要反对党国大党相继公布了选举“远景文件”,双方都前所未有地重点强调,要进行进一步的经济改革。这些文件的发布也提升了投资者的信心。

  由于以人民党为首的执政联盟有望赢得大选,因此它的文件尤为引人关注。执政联盟的文件许诺要在电力、电信、公路和铁路等方面打造“世界级的基础设施”,并进行“第二次绿色革命”,加大在农业方面的投资。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6 17:46:56编辑过]
太长了,看得好累~~~[em06][em06][em06]
印度乞丐少了的时候才是它爬起来的时候!
好长,下了再看
太长了,看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