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对美军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的看法以及我们怎么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38:06


聊军事装备就不得不去考虑历史发展和未来作战预期以及技术限制,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聊聊个人看法,并谈谈个人认为的应对之道。

可以说美军讨论新一代轰炸机有好几年了,其背后的考虑的因素有多种:一方面是B-52太老旧了,B-1B太复杂维护麻烦出勤率不高,而B-2的数量太少,必须有新一代轰炸机;另一方面是到底这个飞机用来做什么,从什么地方出发攻击什么地方,换句话说未来预期的作战场景和环境如何;再一个就是资金和技术的限制。

就历史角度来看当前美军轰炸机的配备,可以说是冷战特点十分明显,B-52是典型的冷战设备,就是考虑要能够进行洲际轰炸,不过B-52的洲际轰炸并不是从太平洋东岸起飞不加油飞到太平洋西岸来轰炸我们,更多的是从美国本土飞到欧洲或者通过北极轰炸苏联。后来的B-1B和B-2基本都是这个思路,因为在美苏争霸的时候是要打全球大战,所以轰炸机这样配置也符合那个时候设想的作战场景。而随着冷战结束,这些冷战时期要跨越洲际进行作战的轰炸机有些无用武之地,数量开始削减,同时地区热点出现在中东、东欧、前苏联欧洲地区、中亚阿富汗等地,美空军的作战飞机应对这些挑战绰绰有余,老旧的B-52、少量的B-2和维护麻烦的B-1B对于这些来说并不是太大问题。另外冷战结束后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打仗,用的是大量的战术飞机和陆军,军费投资要向这些方面倾斜,尤其是2001-2010年军费向陆军倾斜的厉害,那个时候即便讨论轰炸机其实也没有多少钱能够真正投入。当美军把伊拉克和阿富汗算是打完要撤军的时候,发现中国已经迅速崛起,在西太平洋地区已经对美军形成了挑战,美军不象以前那样为所欲为了,而是不得不考虑我们对第一岛链的威胁,所以在政治上提出了重返亚太战略,军事上提出海空一体战等战略。

在把视线放到亚太地区的时候,会发现美军遇到的挑战与以往的不同,因为中国的政治地理环境和美军基地形成鲜明的对比,美军围堵中国的前沿阵地是第一岛链,而随着中国海空军的装备实力的提高,第一岛链对于美军来说越来越危险,真正打仗的话在第一岛链(不考虑菲律宾)更多是放战术飞机而不是轰炸机,而轰炸机则需要考虑从关岛起飞,另外中国大陆沿海会非常密集的防守,东海、黄海等地区会是一个空中作战力量非常密集的区域,这个时候用B-52来进行远程攻击还是有一定可能,但是随着中国远程作战战斗机的出现,陈旧的B-52进行远程攻击也未必安全,尤其是如果要打击中国境内移动发射的能够攻击关岛的东风弹道导弹,B-52显然是不能干这个活的,B-1B干这个活也很勉强,B-2能够干但是数量太少,而且B-2体积大飞行速度慢,机动性不好,一旦被发现(无论是目视、红外还是特殊的反隐身雷达)难逃被打掉的命运,加上B-52太过老旧,可以说新一代轰炸机势在必行。另外中国虽然军事实力在提升,但是整体上仍然距离当年苏联在全球挑战美军有很大差距,加上军事地理环境限制,中国需要的是突破第一岛链和威胁第二岛链,还达不到苏联时期能够通过空中力量向美国本土扔核弹的程度,所以在美军看来,第一岛链是重要的桥头堡,第一岛链到第二岛链是他们理想的发起攻击场所,在获取第一岛链的空中优势后,就可以从第一岛链向中国大陆发起攻击,所以这个飞机的航程就不需要B-2那么大,但由于要穿透防空更为密集的中国大陆沿海,更多数量和体积不太大飞机和隐形能力更高的飞机显然更合适。其实我们注意观察无论是战斗机还是轰炸机,都是作战距离越近而飞机越小,数量越多,因为在一定作战地点上数量多是优势,而作战地点的远近影响了飞机的大小。

说到这里也再提一下,LSR-B并非只针对我们,从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出发攻击中东地区LSR-B也能够做到,控制中东也影响着整个世界的能源命脉,LSR-B本身也具有全球性的目的。LSR-B针对俄罗斯的特点还真的不太明显,因为从关岛和迪戈加西亚攻击俄罗斯显然航程不够,另外需要跨越多个国家非常麻烦,而从阿拉斯加跨越北冰洋去攻击航程则有点偏小。个人认为俄罗斯未来逐渐和中美在常规军事力量上拉开差距,因为经济基础在哪里,加上俄罗斯的经济整体更依靠自然资源,很难在原苏联以外地区对美军造成影响,也很难说对美经济利益造成太大影响,所以LRS-B的首要目标应该不是针对俄罗斯的。

当做战场场景设定好后,接下来就是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了,然后就是具体的对技战术的要求。我注意到一些军迷说LRS-B研制出来就落后的说法,说实话一些军迷对技术的进展看的太乐观了,别的不说,战斗机超音速实现是很早的,但是超音速高过载作战到F-22才真正实现;隐形技术也是七十年代就发展,真正使用都到九十年代,大规模应用是二十一世纪,同样临近空间作战也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什么时候真正成熟仍然是问题,所以未来20-30年内轰炸机个人认为仍然是当前大气层内日常范围内活动的轰炸机,这个属于技术层面限制的问题。资金层面限制应该比较明确,老美虽然财大气粗,但是毕竟现代武器价格昂贵,而且这个昂贵不光体现在作战飞机上,还体现在弹药上,而弹药是消耗品,美军之所以限制轰炸机的研制装备费用而不去追求更多技术方面的突破,可以说不做限制实际上最终钱少获得的作战能力并非最高。

美军下一代轰炸机会不会有超音速的要求呢?个人认为不太会,因为要达到超音速需要付出一定的重量和气动代价,而美军的关岛是个点,中国大陆沿海防空区域是个线条或者是个面,从点到线或者面作战时航程和载荷更为重要,加上美军有第一岛链这个桥头堡的存在可以为轰炸机直接护航,所以轰炸机本身可以放弃超音速的要求而专注在载荷航程上。另外从目前诺格获胜来看,LRS-B基本上应该是亚音速飞翼,进一步提高隐身性。


应该说LRS-B的研制对我们的威胁很大(如果不大美国也不会研制,毕竟这个是有针对性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实际上我们的政治军事环境使得我们不得不在相当长时间内考虑第一岛链的突破,不得不考虑我们沿海地区的保护,这也就是为何我们在2013年要划分东海防空识别区,实际上我们在黄海、台湾海峡等地应该也有这样的区域,只是没有公布而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沿海地区的主动防空仍然要抓紧,同时也得考虑打出去,而且打出去并不能局限在攻击第一岛链,还要包括第一岛链到第二岛链的广阔区域,第二岛链上的美军重要基地。鉴于第一岛链距离我们比较近,所以突破第一岛链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而突破第一岛链后进入到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海域时我们并不保有制空权,我们的战斗机也很难飞这么远,那么在这个区域我们活动的空中力量就不得不考虑突防的要求,而速度则是突防的要素之一,所以我们的轰炸机是要考虑超音速的要求和一定机动性的要求,另外我们在攻击第二岛链时是从面到点,航程相对要求可以比美军低一些,最后呈现出是突防、机动性和航程更为平衡的考虑。

美军的第一岛链、关岛、水面航母更多体现出点的特征,而我们的海空间基地更多体现线和面的特征,第二炮兵的机动发射也更多体现面的特征,美军的LRS-B基本上由点到面,100架且载荷比较大相对比较合适,因为目标相对分散且作战距离很远。我们是从面到点需要突防,个人认为有100架左右的中程超音速轰炸机也能够起到巨大的威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抵消LRS-B的威胁。另外我们着重要考虑的是在第一岛链获取巨大优势,使得第一岛链的桥头堡作用降低,而一旦第一岛链的桥头堡作用失去后,美军就很难对我们大陆形成更大威胁。对于第一岛链的制空权的争夺就涉及到四代战斗机,在这方面已经说过很多,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也避免很多口水。

简单小结一下:
LRS-B明显的有针对我们的目的,基本上从关岛出发攻击我们,从迪戈加西亚出发控制中东,针对俄罗斯的特点并不明显。我们应对LRS-B不能需要从争夺第一岛链控制权开始,同时也需要考虑突破第一岛链去威慑第二岛链以及第一、二岛链之间的海域,需要加强我们在沿海地区的防空、挣多第一岛链的制空权,用超音速中程轰炸机去游猎第一、二岛链之间的海上目标,也能够攻击第二岛链重要军事目标。


聊军事装备就不得不去考虑历史发展和未来作战预期以及技术限制,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聊聊个人看法,并谈谈个人认为的应对之道。

可以说美军讨论新一代轰炸机有好几年了,其背后的考虑的因素有多种:一方面是B-52太老旧了,B-1B太复杂维护麻烦出勤率不高,而B-2的数量太少,必须有新一代轰炸机;另一方面是到底这个飞机用来做什么,从什么地方出发攻击什么地方,换句话说未来预期的作战场景和环境如何;再一个就是资金和技术的限制。

就历史角度来看当前美军轰炸机的配备,可以说是冷战特点十分明显,B-52是典型的冷战设备,就是考虑要能够进行洲际轰炸,不过B-52的洲际轰炸并不是从太平洋东岸起飞不加油飞到太平洋西岸来轰炸我们,更多的是从美国本土飞到欧洲或者通过北极轰炸苏联。后来的B-1B和B-2基本都是这个思路,因为在美苏争霸的时候是要打全球大战,所以轰炸机这样配置也符合那个时候设想的作战场景。而随着冷战结束,这些冷战时期要跨越洲际进行作战的轰炸机有些无用武之地,数量开始削减,同时地区热点出现在中东、东欧、前苏联欧洲地区、中亚阿富汗等地,美空军的作战飞机应对这些挑战绰绰有余,老旧的B-52、少量的B-2和维护麻烦的B-1B对于这些来说并不是太大问题。另外冷战结束后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打仗,用的是大量的战术飞机和陆军,军费投资要向这些方面倾斜,尤其是2001-2010年军费向陆军倾斜的厉害,那个时候即便讨论轰炸机其实也没有多少钱能够真正投入。当美军把伊拉克和阿富汗算是打完要撤军的时候,发现中国已经迅速崛起,在西太平洋地区已经对美军形成了挑战,美军不象以前那样为所欲为了,而是不得不考虑我们对第一岛链的威胁,所以在政治上提出了重返亚太战略,军事上提出海空一体战等战略。

在把视线放到亚太地区的时候,会发现美军遇到的挑战与以往的不同,因为中国的政治地理环境和美军基地形成鲜明的对比,美军围堵中国的前沿阵地是第一岛链,而随着中国海空军的装备实力的提高,第一岛链对于美军来说越来越危险,真正打仗的话在第一岛链(不考虑菲律宾)更多是放战术飞机而不是轰炸机,而轰炸机则需要考虑从关岛起飞,另外中国大陆沿海会非常密集的防守,东海、黄海等地区会是一个空中作战力量非常密集的区域,这个时候用B-52来进行远程攻击还是有一定可能,但是随着中国远程作战战斗机的出现,陈旧的B-52进行远程攻击也未必安全,尤其是如果要打击中国境内移动发射的能够攻击关岛的东风弹道导弹,B-52显然是不能干这个活的,B-1B干这个活也很勉强,B-2能够干但是数量太少,而且B-2体积大飞行速度慢,机动性不好,一旦被发现(无论是目视、红外还是特殊的反隐身雷达)难逃被打掉的命运,加上B-52太过老旧,可以说新一代轰炸机势在必行。另外中国虽然军事实力在提升,但是整体上仍然距离当年苏联在全球挑战美军有很大差距,加上军事地理环境限制,中国需要的是突破第一岛链和威胁第二岛链,还达不到苏联时期能够通过空中力量向美国本土扔核弹的程度,所以在美军看来,第一岛链是重要的桥头堡,第一岛链到第二岛链是他们理想的发起攻击场所,在获取第一岛链的空中优势后,就可以从第一岛链向中国大陆发起攻击,所以这个飞机的航程就不需要B-2那么大,但由于要穿透防空更为密集的中国大陆沿海,更多数量和体积不太大飞机和隐形能力更高的飞机显然更合适。其实我们注意观察无论是战斗机还是轰炸机,都是作战距离越近而飞机越小,数量越多,因为在一定作战地点上数量多是优势,而作战地点的远近影响了飞机的大小。

说到这里也再提一下,LSR-B并非只针对我们,从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出发攻击中东地区LSR-B也能够做到,控制中东也影响着整个世界的能源命脉,LSR-B本身也具有全球性的目的。LSR-B针对俄罗斯的特点还真的不太明显,因为从关岛和迪戈加西亚攻击俄罗斯显然航程不够,另外需要跨越多个国家非常麻烦,而从阿拉斯加跨越北冰洋去攻击航程则有点偏小。个人认为俄罗斯未来逐渐和中美在常规军事力量上拉开差距,因为经济基础在哪里,加上俄罗斯的经济整体更依靠自然资源,很难在原苏联以外地区对美军造成影响,也很难说对美经济利益造成太大影响,所以LRS-B的首要目标应该不是针对俄罗斯的。

当做战场场景设定好后,接下来就是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了,然后就是具体的对技战术的要求。我注意到一些军迷说LRS-B研制出来就落后的说法,说实话一些军迷对技术的进展看的太乐观了,别的不说,战斗机超音速实现是很早的,但是超音速高过载作战到F-22才真正实现;隐形技术也是七十年代就发展,真正使用都到九十年代,大规模应用是二十一世纪,同样临近空间作战也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什么时候真正成熟仍然是问题,所以未来20-30年内轰炸机个人认为仍然是当前大气层内日常范围内活动的轰炸机,这个属于技术层面限制的问题。资金层面限制应该比较明确,老美虽然财大气粗,但是毕竟现代武器价格昂贵,而且这个昂贵不光体现在作战飞机上,还体现在弹药上,而弹药是消耗品,美军之所以限制轰炸机的研制装备费用而不去追求更多技术方面的突破,可以说不做限制实际上最终钱少获得的作战能力并非最高。

美军下一代轰炸机会不会有超音速的要求呢?个人认为不太会,因为要达到超音速需要付出一定的重量和气动代价,而美军的关岛是个点,中国大陆沿海防空区域是个线条或者是个面,从点到线或者面作战时航程和载荷更为重要,加上美军有第一岛链这个桥头堡的存在可以为轰炸机直接护航,所以轰炸机本身可以放弃超音速的要求而专注在载荷航程上。另外从目前诺格获胜来看,LRS-B基本上应该是亚音速飞翼,进一步提高隐身性。


应该说LRS-B的研制对我们的威胁很大(如果不大美国也不会研制,毕竟这个是有针对性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实际上我们的政治军事环境使得我们不得不在相当长时间内考虑第一岛链的突破,不得不考虑我们沿海地区的保护,这也就是为何我们在2013年要划分东海防空识别区,实际上我们在黄海、台湾海峡等地应该也有这样的区域,只是没有公布而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沿海地区的主动防空仍然要抓紧,同时也得考虑打出去,而且打出去并不能局限在攻击第一岛链,还要包括第一岛链到第二岛链的广阔区域,第二岛链上的美军重要基地。鉴于第一岛链距离我们比较近,所以突破第一岛链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而突破第一岛链后进入到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海域时我们并不保有制空权,我们的战斗机也很难飞这么远,那么在这个区域我们活动的空中力量就不得不考虑突防的要求,而速度则是突防的要素之一,所以我们的轰炸机是要考虑超音速的要求和一定机动性的要求,另外我们在攻击第二岛链时是从面到点,航程相对要求可以比美军低一些,最后呈现出是突防、机动性和航程更为平衡的考虑。

美军的第一岛链、关岛、水面航母更多体现出点的特征,而我们的海空间基地更多体现线和面的特征,第二炮兵的机动发射也更多体现面的特征,美军的LRS-B基本上由点到面,100架且载荷比较大相对比较合适,因为目标相对分散且作战距离很远。我们是从面到点需要突防,个人认为有100架左右的中程超音速轰炸机也能够起到巨大的威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抵消LRS-B的威胁。另外我们着重要考虑的是在第一岛链获取巨大优势,使得第一岛链的桥头堡作用降低,而一旦第一岛链的桥头堡作用失去后,美军就很难对我们大陆形成更大威胁。对于第一岛链的制空权的争夺就涉及到四代战斗机,在这方面已经说过很多,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也避免很多口水。

简单小结一下:
LRS-B明显的有针对我们的目的,基本上从关岛出发攻击我们,从迪戈加西亚出发控制中东,针对俄罗斯的特点并不明显。我们应对LRS-B不能需要从争夺第一岛链控制权开始,同时也需要考虑突破第一岛链去威慑第二岛链以及第一、二岛链之间的海域,需要加强我们在沿海地区的防空、挣多第一岛链的制空权,用超音速中程轰炸机去游猎第一、二岛链之间的海上目标,也能够攻击第二岛链重要军事目标。
根据美国一些媒体先前对空军高级军官的采访,美军新一代轰炸机应该具有以下特性:亚音速、作战半径3200公里,武器挂载能力在6.3吨到12.7吨之间、能够携带核武器、能够在敌军领空活动(也就是具备隐形能力)、能够利用现成的推进系统、C4ISR和雷达技术,2016年左右首飞(当然从现在看这个首飞节点能保持的可能性很小)。在2010年6月,时任美国空军副总参谋长的布里德拉夫还提到,新轰炸机要能够携带5吨级的美军下一代重型钻地炸弹。


美军发布下一代轰炸机招标书 采购100架单价5.5亿

2014/9/12 8:47 | 楼主:1GSHGD 7
据有关媒体报道,美国空军已发布了下一代战略轰炸机项目的最终版招标书,计划采购100架,出厂单价不超过5.5亿美元,2025年左右形成战斗力。美国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发展计划一直处于高度保密状态。最终版招标书的发布,表明美国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有了一个更加实际、更为成熟的方案,可以步入工程化研制阶段。

聚焦亚太来势汹汹

美国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发展论证工作始于1999年。那时冷战已经结束,国际局势大为缓和,老对手苏联已不复存在,美国的下一代战略轰炸机没了敌人,论证出现多种方案。

有的研究机构主张发展无人轰炸机,但无人轰炸机航程一般、载弹量有限。有的主张大量应用高新技术发展可高超声速飞行、加装定向能武器的轰炸机,但高超声速技术当时美国还没有任何突破,成本也十分高昂。还有的主张在F-22基础上发展,但只能发展成区域性的战斗轰炸机。

经过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空军对于未来潜在的军事对手开始出现幻象,认为它与伊拉克、南联盟截然不同,军事实力非常强,防空体系更为完善,其高价值目标或受严密防护,或深藏地下,或能快速机动。未来要击败对手、赢得战争,必须首先要摧毁其纵深大量高价值目标,而现役的几型轰炸机,如B-52已相当老旧,B-1B缺乏隐身功能,B-2虽然可以穿透严密的综合防空系统,但装备数量太少,能用于实战的只有7架~12架,武器、设备也需进一步改进,它们都难当大任。

于是,美国国防部2006年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对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发展作了初步规划:2018年左右装备一种全新的下一代有人战略轰炸机。这种轰炸机常被称为“2018轰炸机”。美国空军提出“2018轰炸机”应具备很强的高危环境下的生存能力,能渗透敌方严密的防空体系,有足够的航程,可挂载重型炸弹,能全天候实施纵深打击。

但至此,对于拥有由先进防空导弹和战斗机组成防空体系的国家是谁、在哪儿,美国心中仍然没数。所以,对于发展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只是美国空军“剃头挑子一头热”,而国会和国防部,特别是时任国防部长盖茨,并没看出有多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2018轰炸机”一直处于论证状态,到了2009年4月,其论证工作都被盖茨叫停了。

美军的发展一直离不开“假想敌”的刺激。当美国感到可以从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的泥潭中抽身时,开始寻找这个由先进防空导弹和战斗机组成防空体系的“假想敌”,开始把战略目标转向了亚太地区的“新兴国家”。

2010年,美国高调宣布要回归亚太,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盖茨随之于2011年1月6日一反常态,高调宣布重启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发展,并称“新型具备核打击能力的远程突防轰炸机将是美国空军未来主要投资方向”。

时任美国空军参谋长施瓦茨更是直言不讳地声称,发展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就是“着眼于确保能穿透中国的防空网”。真可谓目标明确、来势汹汹。

要求很高但仍很常规

美国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最终版招标书的发布,距“2018轰炸机”概念的产生已有8年,特别是又经过了2011年到2014年的缜密论证,今天所说的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应该是在“2018轰炸机”基础上,又吸收了美国空军其他型号飞机发展的经验、教训。尽管美国空军想依靠它为自己带来技术主导优势,但从各种媒体的有关报道来看,相比当初B-2露面时的震撼效果,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可能没有想象的那样科幻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纵观各种情况,该机应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高隐身、飞翼式布局、亚声速。轰炸机的能力是在与防空体系的博弈中不断提高的。当前,第四代战斗机、第三代地空导弹不断普及,第四代地空导弹正在崛起,第五代战斗机也非美国独有,陆、海、空、天各种侦察、预警手段渐趋一体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美国空军一直期盼,下一代战略轰炸机要对严密的防空系统具有很高的穿透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在高超声速技术还没有成熟的当下,高隐身是美国空军的必然选择。

自从B-2诞生之后,飞翼就成了许多飞机为实现高隐身而选择的经典布局形式。据称,美国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与B-2颇多相似,仍然采用飞翼式布局。B-2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积为0.1平方米。经融合并提升B-2、F-22和F-35等飞机上的隐形技术,其下一代战略轰炸机或可实现全向、宽频隐身。但飞翼式布局的飞机通常只适合亚声速和高亚声速飞行,难以实现跨声速和超声速。

二是“核常兼备”。美国在世界上最先将核武器挂到轰炸机上,从冷战时期到现在,美国一直坚持战略轰炸机、战略导弹、导弹核潜艇“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所以,可挂载核武器,也是美国发展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题中之义。但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战略轰炸机将更多遂行的是常规远程精确打击任务。所以,美国空军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核常兼备”,重点强调的应是挂载常规武器的能力,包括要有较大的载弹量,能挂载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和重磅炸弹。

三是航程较大。发展战略轰炸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可直接攻击敌战略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军事指挥中心,所以,航程大是对战略轰炸机的必然要求。对于美国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不空中加油的最大航程和作战半径,目前的消息仍是熟知的9000公里左右和4000公里左右。

四是载弹量不太大,但综合杀伤力突出。按冷战思维设计的B-2体量巨大,翼展达52.12米,最大载弹量达22.7吨。但未来,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很小,空中进攻更强调“点穴”式打击。所以,美国空军要求下一代战略轰炸机要有比B-2稍小的体量和载弹量,其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载弹量应在10吨~20吨之间。

载弹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综合杀伤力的降低。现代机载武器精确化、小型化、高效能化的发展趋势,将使其在稍小的有效载荷条件下,拥有与大型飞机相当的作战效能。可以预测,多目标攻击能力必将成为美国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必备的能力之一。同时,该机还能承担情报侦察、电子攻击等任务。根据美国空军“舒特”、“网电一体”攻击系统发展趋势来看,该机或可进行网络攻击。

五是可网络化作战。美军1997年提出“网络中心战”概念以来,一直在大力推进由概念向实战能力的转化,其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就是“网络中心战”概念支持下发展的一型装备。该机一直被美国空军描述为“系统家族”中的一个平台,将借助其他平台的支援,通过网络协同作战。“系统家族”中的其他成员还将包括高空隐身无人侦察机、舰载无人侦察攻击飞机、电子战飞机、第五代战斗机、巡航导弹等。

六是有人驾驶。尽管美国无人机的发展世界领先,但直到今天其无人机遥控技术还不是十分牢靠,既容易受到干扰,也常出现操纵失误,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仍在试验之中。正因如此,美国每年都损失相当数量的无人机,也出现过误杀乱杀现象。2013年4月,美国空军部长表示,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将作为有人驾驶飞机启动研制,但在未来的某一时期仍有成为无人驾驶飞机的可能。

全力推进但仍难万事顺遂

为快速形成技术主导优势,从宣布重启的那天开始,美国空军就将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列为了现代化进程中优先级别最高的项目,并采取了不同以往的发展模式,大力向前推进。

一是采用成熟技术、能力目标有限、设定价格底线。B-2和F-35的发展,都是因为追求技术绝对先进、功能尽可能全面,而导致系统过于复杂、新技术太多,因此费用太高、装备不起。所以,美国空军对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发展特别强调,采用成熟技术,不追求完全独立地完成任务全过程的能力。为防止研发过程中出现拖进度、降性能、涨价格的现象,空军甚至可能采取先定价格、后定能力的方法。

二是方案论证与技术验证齐头并进,能力要求不求一步到位。从2011年开始,美国空军一直在深化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论证工作,有关专家估计,这期间,美国空军可能已经以“黑色”预算的形式投入了不少研发资金,进行了大量研制工作,空军太急需这种轰炸机了。为保证按时拥有、节省开支,美国空军不求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基本型就是“全能的”,而是随着新系统和新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分步实现。

三是忍痛割爱,优先投入经费。美国国会2010年并未给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安排研发经费,但2011年一宣布启动,于当年12月就为其追加了数亿美元,并逐年增加安排。下一步,在2015年~2019年,美国空军计划为该机投入将近120亿美元。在削减经费的巨大压力下,空军不得不采取退役装备、减少人员等方法来保证该机的计划资金。

美国空军计划明年上半年完成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招标工作,据2025年形成战斗力仅有10年,在10年里要完成工程研制、试验试飞、作战试验,谈何容易。回顾过去,B-1B和B-2从完成招标到装备分别用了17年和15年,F-35的周期更长。更何况,拖进度是各国武器装备研制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该机难以例外。

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研发还面临着经费供应的压力,5.5亿美元的价格底线很难守住。美国政府问责署一名防务分析师都表示怀疑说:空军假装成本就是这么多,诱使你购买,然后不得不为这个赌博埋单。其实,经各方不断追问,美空军官员也承认,这个数字并未计入研发费用。如把研制费用计算在内,该机单价按目前币值计算就将上升至8.1亿美元。

尽管美军靠压缩编制、裁减人员、退役装备、减少海外基地和驻军来节省经费,以便把钱用在刀刃上,但眼下乌克兰危机和“伊斯兰国”极端组织问题又摆在美军面前,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研发恐怕还会面临缺钱的问题。

回复 顶1


展望美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隐身能力应超B-2A
华夏经纬网 |2015-05-04 09:40:42
随着美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项目——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竞标结果即将揭晓,关于LRS-B的消息和讨论日渐增多。美国空军预计需要投入550亿美元,以制造多达100架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的设计不仅可让飞机匿踪深入敌境,还能让美军具备精准轰炸全球任何一处目标的能力。那么,预想中的LRS-B究竟性能如何?
LRS-B项目始于2011年。根据美国空军的要求,LRS-B项目以现有航空技术为基础,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研制出一款适应2025年之后战争环境的新型战略轰炸机。按最初的计划,LRS-B将在2025年左右形成初始作战能力,总共计划生产80100架,用来取代现役的B-52H和B-1B轰炸机。这也就是说,即便美国空军能在今年夏天确定负责研制LRS-B的承包商,LRS-B的研制和试飞也需要在短短10年内完成,并进入批量生产。
作为美国空军的高度机密项目,外界对LRS-B的具体性能要求和规格参数无从知晓。目前仅知道LRS-B是一款有人驾驶、双发、高亚音速隐身轰炸机,满载作战半径3200千米(无空中加油),最大载荷13吨左右,配装2台尺寸与F-135涡扇发动机(F-35战斗机的动力装置)相近的动力装置。此外,美国国会研究处的一名分析家格特勒在2014年撰写的一份简报中指出,目前LRS-B项目的预算安排看上去更像一个生产计划,而不是一个研发计划,这意味着LRS-B项目已经进行了许多技术发展和测试工作。
在气动布局方面,美国空军更倾向于采用无尾飞翼式布局——即整个机体都是翼面,其优点是内部空间大,能装载更多燃油;同时,低阻力和高升阻比有利于提高航程,结合低油耗的涡扇发动机,理论上可以保证较大的航程。此外,无尾飞翼式布局也拥有较强的隐身能力。
在隐身能力方面,无尾飞翼式布局采用高度一体化翼身融合结构,中央到外翼的曲线逐步变薄,机体上的突出结构较少。通过内置弹舱、优化进气道和尾喷口等措施,降低LRS-B的全向雷达反射面积。除了雷达隐身,LRS-B还通过遮蔽式尾喷口、涂覆伪装色等措施提高红外隐身及声隐身能力。考虑到飞行器隐身技术一直在进步,LRS-B的隐身能力应强于B-2A轰炸机。
在态势感知能力方向,LRS-B将配备比B-2A隐身轰炸机更先进的探测设备和电子战系统。利用分布式孔径系统(包括有源射频和无源光电系统),LRS-B可以迅速完成对空中和地面目标的探测,并可以实施大范围电子探测和侦察。依靠隐身性能更好的数据链,LRS-B可以迅速接收命令,改变任务规划,攻击新的目标,并将获得的信息迅速转发给上级和其他作战单元。
在机载武器方面,新型精确制导炸弹、新型隐身空射巡航导弹及未来可能装备的高超音速武器都会是LRS-B的机载武器。有信息显示,LRS-B还可以携带LRASM-A远程反舰导弹等反舰武器。
尽管美国国防部长和空军都指出LRS-B是高优先级项目,但该项目还需在国会争夺预算,其“对手”包括“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替换艇项目等。因此,LRS-B能否争取到足够预算犹未可知。 (寒梅)
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胡光曲
根据砖家的理论,武器最厉害的克星是它本身。
我们也发展类似的武器,互相威慑,和谐社会。
兔子需要CGX,055大改吧


以利剑无人机为基础,改型一款有人驾驶中轰,发动机可以沿用轰6K的,隐身性也不会逊于米帝的

以利剑无人机为基础,改型一款有人驾驶中轰,发动机可以沿用轰6K的,隐身性也不会逊于米帝的
再好的轰炸机速度和机动性都比不上战斗机,指望轰炸机在没有护航和穿透空防能力的情况下出击是不明智的,对轰炸机来说,隐身和航程远比超音速重要。
以利剑无人机为基础,改型一款有人驾驶中轰,发动机可以沿用轰6K的,隐身性也不会逊于米帝的
怎么老拿模型遐想?以黑丝为基础来改不行吗?
LRS-B的威胁还是蛮大的,拥有与B2相当的隐身能力,拥有至少相当于轰六K的作战半径,而预计造价比B2便宜得多,如果大批量装备美帝远东地区部队,我们的空防压力会大大增加。
现有科技没法应对。
LSR-B是一个具备高水平电子侦察能力的飞行平台,它可以通过先发射ADM-20诱饵弹,诱使火控雷达开机,而一旦火控雷达开机LSR-B的电子侦察能力将迅速得知,并且发射反辐射导弹实施打击,借此清理掉敌军的防空系统。
可怕的是,整个过程中LSR-B全程被动侦测处于静默状态,而且依托飞翼设计,它并不像其他隐身飞机那样仍旧能被米波雷达较好的侦测。

被攻击的一方根本不知道何时起飞拦截,战斗机只知道那些应该呼唤你起飞的侦察设备在被不断的清理掉。
还有,用战术轰炸机对抗战略轰炸机也是不可行的
LSR-B足以从本土起飞实施打击后才降落到第一岛链。
那就这意味着美国可以在没有预先飞机调度,没有航母编队集结,说白了完全没有预警的前提下,对中国沿海地区实行缴械攻击。
100多架的LSR-B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这时候开始,中国沿海地区就没有可以起降所谓隐形超音速轰炸机的机场了。

那么,用所谓隐形超音速轰炸机的反制从何谈起?

失去这些机场之后24小时内美国完成空军调度,72小时内太平洋沿岸的3个航母编队在中国近海集结完成,在一波强过一波的新攻击下,那些可以起降所谓隐形超音速轰炸机的机场根本不可能修得起来的。


LRSB的主要任务就是深入内陆猎杀TEL发射车,中国东南的防空密度可不是冷战时期苏联的西伯利亚那么稀疏,美国人有这种信心,可见LRSB的隐身能力之强。
事实上B2几年前(现在不知)任然能在中国的防空系统面前来去自如,而LRSB据信隐身性能要比B2更上一个台阶。

LRSB的主要任务就是深入内陆猎杀TEL发射车,中国东南的防空密度可不是冷战时期苏联的西伯利亚那么稀疏,美国人有这种信心,可见LRSB的隐身能力之强。
事实上B2几年前(现在不知)任然能在中国的防空系统面前来去自如,而LRSB据信隐身性能要比B2更上一个台阶。
记住一个原则就行了,轰炸机没有战斗机护航,最终会以损失惨重收场。

中国除了发展远程战斗机和航母,让战斗机能覆盖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没有其他方法。
我看不如直接躺地上,摊开双腿~~~~~
美畜这七寸打的太准,100架LRSB加上KC46,本土起飞的话一二岛链机场全打了也没用,还有一帮子亲美国家的机场可以降落
其实也没什么好怕的,王牌对王牌呗,下一代的隐轰就照着LRSB的规格来,美国人用LRSB来猎杀TEL,我们就用鳖版LRSB猎杀他们的舰队,摧毁他们的洋上基地。相对而言,我们的任务难度反而低得多。
彩色沙林 发表于 2015-10-29 19:51
记住一个原则就行了,轰炸机没有战斗机护航,最终会以损失惨重收场。

中国除了发展远程战斗机和航母,让 ...
人家隐轰的隐身能力比隐身战斗机高出几个数量级,你让战斗机护航是坑人呢。
逆火的名气虽然大,但在苏27服役前,逆火一直没有强有力的护航机,靠米格23护航,面对F14的拦截,它的损失会非常大。毛子自己评估,北方舰队的两个逆火团,出动攻击美国单航母战斗群,面对各种的假航母真防空陷阱,一次可能损失百分之五十,出动一到三次,就无力再战。
人家隐轰的隐身能力比隐身战斗机高出几个数量级,你让战斗机护航是坑人呢。
在叙利亚,F22在中高空巡逻,随时准备击落任何升空和进入战区的不友好飞机。
彩色沙林 发表于 2015-10-29 20:06
在叙利亚,F22在中高空巡逻,随时准备击落任何升空和进入战区的不友好飞机。
回帖能不能有点逻辑性?
回帖能不能有点逻辑性?
去看F22在叙利亚第一次参战的帖子,F22先投下对地攻击弹药,然后在中高空巡逻,掩护其他飞机包括轰炸机轰炸地面目标,如果有叙利亚飞机敢起飞攻击美国飞机,就击落。
天朝发展的双头鹰这样的无人长航时预警机是非常适合反制的,关键是要多,另外就是需要有对抗反辐射导弹的软硬杀伤手段,或者诱饵,避免轻易被反辐射导弹打掉,而且要有组网能力,某架出了故障,另外的及时补上。总之这种战争,双方都不会单向透明,技术,数量,运气都很重要
去看F22在叙利亚第一次参战的帖子,F22先投下对地攻击弹药,然后在中高空巡逻,掩护其他飞机包括轰炸机轰 ...
然而叙利亚空军在整个内战期间都没出动过,以色列和土鸡帮ISIS炸叙利亚陆军时也一样,就是怕美畜设禁飞区,只有陆航投油桶弹
但是我还是觉得真正的革命是高超音速,特别是超燃的,眼下似乎天朝发展的比md快(主要是基础研究设施有优势),md这个玩意其实和b2高度重叠,只是数量变化
天朝发展的双头鹰这样的无人长航时预警机是非常适合反制的,关键是要多,另外就是需要有对抗反辐射导弹的软 ...
这种目的性很强的东西土共养不起太多的,说句YY的,收回台湾并和伊朗,脚盆结盟,打下君士坦丁堡才是对抗美畜的最佳手段
然而叙利亚空军在整个内战期间都没出动过,以色列和土鸡帮ISIS炸叙利亚陆军时也一样,就是怕美畜设禁飞区 ...
如果没有任何战斗机掩护,B2和叙利亚的米格29相遇会怎么样?
彩色沙林 发表于 2015-10-29 20:22
去看F22在叙利亚第一次参战的帖子,F22先投下对地攻击弹药,然后在中高空巡逻,掩护其他飞机包括轰炸机轰 ...
这根轰炸机有什么关系?07年的ID能不能体面点?还是从别人手里拿的?
如果没有任何战斗机掩护,B2和叙利亚的米格29相遇会怎么样?
B2没去炸ISIS,阿萨德不是疯子,交出化武、不用空军,表现的非常克制,歪楼了
抱歉,马克一下。
技术是螺旋上升的,一切都是一厢情愿。

2025年才能服役,2030年才能基本形成战斗力。2030年中国的歼20、31等陆基、舰载四代机已经达到1000架左右,三代半1000多架轰20   100架,有人预警机100多架,无人预警机100架,五代/六代已服役,C929高能激光战机服役,空天轰炸机已经试飞,航母群8个服役。

那时的中国领空是B3想来就能来的?倒是中国前出的航母群玄乎,B3+LRASM几乎无解。
这根轰炸机有什么关系?07年的ID能不能体面点?还是从别人手里拿的?
F22没有返航,在保护轰炸机,你不明白就算了。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还要靠物质力量来摧毁,对抗B3最好用同等的报复手段,发展我们的新轰才是正道

彩色沙林 发表于 2015-10-29 20:35
如果没有任何战斗机掩护,B2和叙利亚的米格29相遇会怎么样?


相遇了又如何?b2的雷达可以发现米格29而米格29发现不了b2,然后b2调整航线规避开米格29。
隐身并不是被动地利用隐身外形,还有航迹规划功能,利用雷达告警装置和雷达来发现潜在威胁,然后重新规划航迹。
彩色沙林 发表于 2015-10-29 20:35
如果没有任何战斗机掩护,B2和叙利亚的米格29相遇会怎么样?


相遇了又如何?b2的雷达可以发现米格29而米格29发现不了b2,然后b2调整航线规避开米格29。
隐身并不是被动地利用隐身外形,还有航迹规划功能,利用雷达告警装置和雷达来发现潜在威胁,然后重新规划航迹。
彩色沙林 发表于 2015-10-29 20:55
F22没有返航,在保护轰炸机,你不明白就算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
啥都不懂瞎咧咧。

xjm1989 发表于 2015-10-29 20:56
相遇了又如何?b2的雷达可以发现米格29而米格29发现不了b2,然后b2调整航线规避开米格29。
隐身并不是 ...


护航不一定是随时伴飞,为了表达方便,在一定空域内提供空中掩护也算护航。

我是说B2运气不好,米格29巡逻时无意中改变了航向,和B2撞了个面对面,目视已经发现了。偏偏F22返航了。
xjm1989 发表于 2015-10-29 20:56
相遇了又如何?b2的雷达可以发现米格29而米格29发现不了b2,然后b2调整航线规避开米格29。
隐身并不是 ...


护航不一定是随时伴飞,为了表达方便,在一定空域内提供空中掩护也算护航。

我是说B2运气不好,米格29巡逻时无意中改变了航向,和B2撞了个面对面,目视已经发现了。偏偏F22返航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
啥都不懂瞎咧咧。
我对你也是这印象,看来英雄所见略同。

彩色沙林 发表于 2015-10-29 21:12
护航不一定是随时伴飞,为了表达方便,在一定空域内提供空中掩护也算护航。

我是说B2运气不好,米格 ...


这么说吧,如果真的有一架米格29随便飞,结果飞行员目视发现b2,这点假设可以无视b2一般夜间出击的问题。
好吧,就是说米格29飞行员撞大运目视发现了b2,那么b2除了利用电子对抗、红外对抗之外并无其他措施,是有可能被米格29用机炮打下来的。
所谓的全隐身,都不可能对抗这种撞大运的偶然。但你不能拿这种撞大运来否定隐身技术。
彩色沙林 发表于 2015-10-29 21:12
护航不一定是随时伴飞,为了表达方便,在一定空域内提供空中掩护也算护航。

我是说B2运气不好,米格 ...


这么说吧,如果真的有一架米格29随便飞,结果飞行员目视发现b2,这点假设可以无视b2一般夜间出击的问题。
好吧,就是说米格29飞行员撞大运目视发现了b2,那么b2除了利用电子对抗、红外对抗之外并无其他措施,是有可能被米格29用机炮打下来的。
所谓的全隐身,都不可能对抗这种撞大运的偶然。但你不能拿这种撞大运来否定隐身技术。

xjm1989 发表于 2015-10-29 21:23
这么说吧,如果真的有一架米格29随便飞,结果飞行员目视发现b2,这点假设可以无视b2一般夜间出击的问题。 ...


中国的反隐形能力显然不是只靠撞大运,增大相控阵雷达天线的尺寸,用蛮力就可以扩大发现距离。

提高雷达质量,增加雷达数量,增加发现机会,还要有质量和数量不差的战斗机,我个人希望中国四代舰载是重型机,能压制岛链上的F35A和美国航母F35C。

至于中国的隐轰,亚音速既可,反正没强有力的护航机,隐轰也会损失惨重,何必为超音速多花钱。




xjm1989 发表于 2015-10-29 21:23
这么说吧,如果真的有一架米格29随便飞,结果飞行员目视发现b2,这点假设可以无视b2一般夜间出击的问题。 ...


中国的反隐形能力显然不是只靠撞大运,增大相控阵雷达天线的尺寸,用蛮力就可以扩大发现距离。

提高雷达质量,增加雷达数量,增加发现机会,还要有质量和数量不差的战斗机,我个人希望中国四代舰载是重型机,能压制岛链上的F35A和美国航母F35C。

至于中国的隐轰,亚音速既可,反正没强有力的护航机,隐轰也会损失惨重,何必为超音速多花钱。



中国的反隐形能力显然不是只靠撞大运,增大相控阵雷达天线的尺寸,用蛮力就可以扩大发现距离。

提高 ...
你的飞翼隐轰需要护航的理由和依据何在?美帝还是其他国家有类似的战法?


蛋疼转载文
一些网友的错误认识,1、B2轰炸机出勤需要战斗机护航。

据目前B2参加过的三次实战经历来看,美国人使用B2是不派战斗机护航的。1999年3月24日,2架B-2从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经过30小时连续飞行、两次空中加油后,向南联盟的目标投放了32枚908公斤联合直接攻击弹药,这是B-2轰炸机的首次参加实战。在整个科索沃战争中,6架B-2共飞行了45个架次,对南联盟的重要目标投放了656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B-2的飞行出动不到战争中飞机总出动量的1%,投弹量却达到总投弹量的11%。摧毁了近南联盟近33%的目标。

在阿富汗战争中,在战争的头3天里,共6架B-2从本土起飞,经太平洋、东南亚和印度洋,对阿富汗实施空袭后再到迪岛降落,创造了连续作战飞行44小时新纪录,并投掷了96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

在伊拉克战争中,B-2型机共出动49架次。其中,27架次以本土怀特曼为起降基地,飞越大西洋航线,实施远程奔袭,飞行时间约35小时。另外22架次是以一个前沿基地为起降基地,对伊拉克的指挥、控制、通信等设施进行了精确的打击。

2、B2速度较慢,一旦被发现难逃被击落命运。

B2速度的慢,是相对F22等可作超音速巡航的战机而言的,单就B2的速度来看,巡航速度0.8马赫左右,对轰炸机尤其是牺牲气动特性以增强隐身效果的B2来说是相当快了,常上军网的网友应该知道,我国的歼10,基本上也就是这个速度巡航。

3、红外探测设备能轻易发现B2.

存在这个认识误区的网友,对隐形飞机缺乏必要的了解,飞机的隐形,并非只在减少雷达波反射上做文章,降低飞机红外特征是必备功课,就B2而言,发动机构件内还装有气流混合器,它能将流经机翼表面的冷空气导入发动机中,持续降低发动机室外层的温度。喷嘴部分呈宽扁状,使人在飞机的后方无法看到喷口。特别是由于采用了喷口温度调节技术,喷嘴部分的红外暴露信号大为减少,飞机的隐身性能大为增强。

蛋疼转载文
一些网友的错误认识,1、B2轰炸机出勤需要战斗机护航。

据目前B2参加过的三次实战经历来看,美国人使用B2是不派战斗机护航的。1999年3月24日,2架B-2从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经过30小时连续飞行、两次空中加油后,向南联盟的目标投放了32枚908公斤联合直接攻击弹药,这是B-2轰炸机的首次参加实战。在整个科索沃战争中,6架B-2共飞行了45个架次,对南联盟的重要目标投放了656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B-2的飞行出动不到战争中飞机总出动量的1%,投弹量却达到总投弹量的11%。摧毁了近南联盟近33%的目标。

在阿富汗战争中,在战争的头3天里,共6架B-2从本土起飞,经太平洋、东南亚和印度洋,对阿富汗实施空袭后再到迪岛降落,创造了连续作战飞行44小时新纪录,并投掷了96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

在伊拉克战争中,B-2型机共出动49架次。其中,27架次以本土怀特曼为起降基地,飞越大西洋航线,实施远程奔袭,飞行时间约35小时。另外22架次是以一个前沿基地为起降基地,对伊拉克的指挥、控制、通信等设施进行了精确的打击。

2、B2速度较慢,一旦被发现难逃被击落命运。

B2速度的慢,是相对F22等可作超音速巡航的战机而言的,单就B2的速度来看,巡航速度0.8马赫左右,对轰炸机尤其是牺牲气动特性以增强隐身效果的B2来说是相当快了,常上军网的网友应该知道,我国的歼10,基本上也就是这个速度巡航。

3、红外探测设备能轻易发现B2.

存在这个认识误区的网友,对隐形飞机缺乏必要的了解,飞机的隐形,并非只在减少雷达波反射上做文章,降低飞机红外特征是必备功课,就B2而言,发动机构件内还装有气流混合器,它能将流经机翼表面的冷空气导入发动机中,持续降低发动机室外层的温度。喷嘴部分呈宽扁状,使人在飞机的后方无法看到喷口。特别是由于采用了喷口温度调节技术,喷嘴部分的红外暴露信号大为减少,飞机的隐身性能大为增强。

xjm1989 发表于 2015-10-29 21:50
蛋疼转载文
一些网友的错误认识,1、B2轰炸机出勤需要战斗机护航。



就算现在发现不了,随着技术进步,将来也不能发现吗?

美国曾经推出两个方案,以波音747和C5运输机为平台,装L波段巨型雷达天线,号称看隐形战斗机和E3看三代机一样。不过,费用不低,其他国家的隐形机还没研制出来,所以中止了。055和伯克三的雷达天线尺寸和以前的盾舰相比,有加大的趋势。

珠海航展,中国展出了反隐形雷达,有人回帖说,自用的型号,雷达天线面积更大,加倍。
xjm1989 发表于 2015-10-29 21:50
蛋疼转载文
一些网友的错误认识,1、B2轰炸机出勤需要战斗机护航。



就算现在发现不了,随着技术进步,将来也不能发现吗?

美国曾经推出两个方案,以波音747和C5运输机为平台,装L波段巨型雷达天线,号称看隐形战斗机和E3看三代机一样。不过,费用不低,其他国家的隐形机还没研制出来,所以中止了。055和伯克三的雷达天线尺寸和以前的盾舰相比,有加大的趋势。

珠海航展,中国展出了反隐形雷达,有人回帖说,自用的型号,雷达天线面积更大,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