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看 云石:为什么香港人这么讨厌大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1:59:09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737213-1-1.html

之前云石君在《香港为什么会衰落》中,论述了香港衰落的历史必然性。而在这一篇中,我们来探讨香港人“暴戾”心理背后的经济原因,以及其背后的香港社会变化。
  经常看新闻的朋友们可能还记得,2013年时,李嘉诚旗下香港码头的工人曾经大规模罢工以求加薪。而其加薪的理由,则是回归15年来,物价楼价大幅上升,工人们的薪水却几乎未涨。
  罢工在当时闹的挺大。李嘉诚最后也出面了。这位首富在解释中倒尽委屈:码头完全可以改为自动化,自己为保码头工人饭碗,才坚持大规模采用人力,不想工人们不但不感恩,反倒认为自己刻薄。
  此论一出,不出意料的招来满城骂声,李首富也因此闹了个灰头土脸。但如果抛开义愤,李嘉诚之言似乎也是实情——放弃性价比更高的自动化机械,而坚持采用人工,这对一个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人来说,真不能说不“厚道“了。
  李嘉诚已经厚道,但仍逃不脱工人的怨恨。劳资双方为何陷入这种“双输“怪圈?其实这正是香港经济陷入危机的真实反映。而这场危机如何形成,我们还得从香港经济的崛起说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大陆被国际社会封锁。而香港,则幸运的成为中西交流的唯一通道。
  借助这个特殊的政治优势,香港的转口贸易蓬勃发展起来,带动了城市的兴旺;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也逐渐进入全球化时代。产业在全世界范围的分工,使香港也迎来了发展制造业的历史机遇期。
  大好形势下,香港社会从上到下都过上了好日子。贸易和工厂的红火,使资本家赚取了大量的财富;而经济腾飞也催生出大量的白领岗位,使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得以进入中产;至于底层,在经济不断增长,到处都是用工需求的情况下,只要你肯干,收入就会不断提高——虽然体力活儿累人,但比起以前累死累活还不得温饱,已经完全可以让工人们知足了。
  这种和谐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大陆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香港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因大陆的与世隔绝,铸就的香港作为中西贸易唯一中转站的地位,在此过程中北逐渐削弱;其次,大陆打开国门后,以性价比的优势,迅速的将香港资本吸入内地,香港本土制造业逐渐走向消亡。
  陆港经济关系的这种变化,对香港各阶层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当然,在八九十年代,这一切并不明显,隔阂的依旧存在、香港的先发优势,以及大陆经济起步带来的转口贸易红利,使香港依旧可以从中广泛获利。
  具体到各个阶层:在这一时期,香港的资本家,可以利用资本优势,在大陆开设工厂,继续发展壮大,赚取更多财富——大陆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广阔又便宜的土地,以及为发展经济不择手段的地方政府,会让他们获得比在香港时多的多的利润。
  而香港的中产阶级,也可以凭借知识技术上的优势,在港资工厂中担任高薪的管理岗位——刚刚打开国门的大陆,是没有这么多高水平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如果他不愿意去大陆也没关系,香港的经济依旧在惯性增长,即便困守本港,他们依然可以谋得不错的职业,获得体面且不断增长的薪水。
  至于底层平民,虽然他们不可能跟大陆廉价工人竞争,但在本港贸易兴旺和中产阶级不断壮大的背景下,他们也仍然可以通过体力劳动或者从事低端服务业,来提升自己的收入。
  总而言之,这一阶段,香港依然是上、中、下三大阶层皆有前途,虽然资本家财富增长的速度更快,但因为中下阶层依然有前景,所以也能相安无事。
  但当回归后,形势的分化急剧加大。
  对资本家而言,他们的前途依旧一片大好。在大陆大力引资的情况下,港商充分将资本无国界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开厂的可以继续扩大规模,投资新兴产业的尽管投资,甚至还可以通过房地产等行业,充分享受大陆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
  但中产阶级就很危险了。因为他们赚取财富的方式,不是靠钱生钱,而是出卖自己的知识技术。只是,经过二十年的积累,大陆也培育出了大量的知识型人才,香港人才的先发优势已经被填平。大陆的人才,技能方面不差香港太多,对中国的国情更加了解,更关键的是——他们比香港人才便宜的多。
  这种情况下,莫说陆资企业,就是港资,出于性价比的考虑,也迅速抛弃了港人而用大陆人。
  这种变化在工业中最为迅速。具体来说,就是在大陆的港资企业中,香港的技术管理人员比例迅速下降,大陆人比例快速增长。而之所以这种转变来的如此之快,其实也和香港原先的产业结构大有关系。
  香港只是一个弹丸之地,所以在20世纪全球化分工中,那种产业链长的大型制造业他做不了——因为没那么多人和地;高端的它也做不了——因为没那么多人才储备。这种局限,导致香港的企业涉足的,大多只是低端零散的产业——比如李嘉诚,就是做塑料花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低端制造业起家。
  而台湾就不同。台湾虽然也只是个小岛,但至少与香港比要大的多,所以在经济起飞阶段,他可以发展出一些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比如电子设备。
  这种段位的不同,导致一个后果就是,在面对大陆人才的竞争时,香港普通人才很容易被大陆人追上,进而因性价比原因,被资本家抛弃;而台湾人,因为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较高,大陆一时难以培养出足够的人才,所以台干在大陆还能多逍遥一段时间(虽然现在也慢慢快不行了)。
  不光是制造业,贸易等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香港中产阶级同样丧失了竞争力,其结果就是,除了少数高端行业或高端岗位,香港人迅速失去了竞争力。
  中产们在大陆已经混不下去,回到香港,同样是一片惨淡:制造业已经被大陆吸的一干二净;至于港口贸易,也面临大陆一众港口的竞争,优势正迅速缩小。这种局面,意味着香港人能够白领职位越来越少,后果就是大量的白领失业,向下跌入普通体力劳动者行列。
  而普通劳动者的境遇更为糟糕。想进工厂当工人,工厂已经去了大陆;想在码头混差事,码头已经没有那么多货船;想开点小铺赚钱,中产自己都没饭吃了,哪还有钱买你家的东西?至于靠富豪——他们是有钱,可他们的爱马仕捷豹你造不了,他们就算爱吃街头的鱼蛋面,一天也撑死就能吃三碗,养不活这么多穷苦大众。
  这就是进入新世纪后,香港不同阶级的迥异境遇——资本的流动性,使资本家可以在大陆如鱼得水,大发横财;但普通知识技术群体和一般劳动力,却无法与大陆人竞争,进而成为被淘汰掉的群体。
  现在回过头来,就可以理解码头工人和李嘉诚不同的委屈了:从市场的角度出发,香港码头工人早就是应该被淘汰的群体,他们根本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不提高薪水理所当然。甚至能继续给他们个饭碗,都已经是厚道了——事实也确实如此。
  但就工人的立场而言,在物价不断攀升的今天,码头工人工资却始终不能同步,其愤怒自然也情有可原。
  这就是香港现在的困境。一个衰落经济体,必然会出现劳动者付出与收获的不对等,而且随着衰落程度的加深,这种失衡还会越来越大。
  而香港更为特殊。香港从属于大陆的特殊性,一方面使得香港资本可以避免与经济体同步衰落,反而还可以利用大陆市场不断壮大。只是这种壮大,香港其他阶层无法从中获益,壮大后的资本却又流回到香港。资本无国界,人却有国界。此消彼长之下,香港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当然引发普通香港人的愤怒。而另一方面,有大陆这个庞然大物在,香港人又不可能通过政治选举或者暴力革命的方式来推动重新分配劫富济贫——这又导致了香港人对大陆的怨恨。
  当然,大陆也采取了种种办法消解,比如自由行,扶持香港金融业等等。但金融业盘子太小,太高端,对中低阶层毫无意义。至于自由行,虽可解决一部分中低阶层就业,但也会造成社会资源的紧张,引发其他港人的不满;甚至这些就业者本身,由于从白领沦落为普通劳工,心理上也无法接受,所以总的来说效果不佳。
  那大陆政府如何才能化解普通香港人的不满呢?答案是基本不可能。
  为什么这么说,这要从普通港人的诉求说起。
  尽管港人诉求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就是一点:获得更高的收入。但恰恰这一点,是大陆无法做到的。
  鉴于普通港人的知识技能水平,想让他们从事高端行业肯定不可能;至于中低端行业,已经被有同样技能,却更为廉价的大陆人占据。
  除非港人愿意接受更低的薪水,否则他们不可能重新得到以前的中低端工作,这是市场规律使然,即便强如大陆政府也无法改变,也不可能去改变。而港人的要求恰恰是增加收入,这与市场规律是南辕北辙的。
  所以,港人的愤怒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至于问题的解决,也只能是尊重市场规律:
  一方面,随着大陆工资水平不断增长,与香港同档次人才的薪酬差距逐渐缩小;另一方面,随着香港的衰落,迫使更多港人不得不降低标准,在心理上愿意接受更低收入。
  一番此消彼长,直到二者间逐渐趋于平衡,届时普通香港才会得到自己可以“满足”的收入,进而“心安理得”的予以接受,成为习惯。到这一步,香港人的愤怒之情自然会逐渐消解。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对于香港人来说,这种下滑的过程十分痛苦,因此反抗和发泄是肯定的。但从市场规律来讲,这也是无法逃避的现实,他们终将面对。而等到他们接受现实的那一天,陆港的融合也就水到渠成了。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737213-1-1.html

之前云石君在《香港为什么会衰落》中,论述了香港衰落的历史必然性。而在这一篇中,我们来探讨香港人“暴戾”心理背后的经济原因,以及其背后的香港社会变化。
  经常看新闻的朋友们可能还记得,2013年时,李嘉诚旗下香港码头的工人曾经大规模罢工以求加薪。而其加薪的理由,则是回归15年来,物价楼价大幅上升,工人们的薪水却几乎未涨。
  罢工在当时闹的挺大。李嘉诚最后也出面了。这位首富在解释中倒尽委屈:码头完全可以改为自动化,自己为保码头工人饭碗,才坚持大规模采用人力,不想工人们不但不感恩,反倒认为自己刻薄。
  此论一出,不出意料的招来满城骂声,李首富也因此闹了个灰头土脸。但如果抛开义愤,李嘉诚之言似乎也是实情——放弃性价比更高的自动化机械,而坚持采用人工,这对一个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人来说,真不能说不“厚道“了。
  李嘉诚已经厚道,但仍逃不脱工人的怨恨。劳资双方为何陷入这种“双输“怪圈?其实这正是香港经济陷入危机的真实反映。而这场危机如何形成,我们还得从香港经济的崛起说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大陆被国际社会封锁。而香港,则幸运的成为中西交流的唯一通道。
  借助这个特殊的政治优势,香港的转口贸易蓬勃发展起来,带动了城市的兴旺;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也逐渐进入全球化时代。产业在全世界范围的分工,使香港也迎来了发展制造业的历史机遇期。
  大好形势下,香港社会从上到下都过上了好日子。贸易和工厂的红火,使资本家赚取了大量的财富;而经济腾飞也催生出大量的白领岗位,使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得以进入中产;至于底层,在经济不断增长,到处都是用工需求的情况下,只要你肯干,收入就会不断提高——虽然体力活儿累人,但比起以前累死累活还不得温饱,已经完全可以让工人们知足了。
  这种和谐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大陆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香港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因大陆的与世隔绝,铸就的香港作为中西贸易唯一中转站的地位,在此过程中北逐渐削弱;其次,大陆打开国门后,以性价比的优势,迅速的将香港资本吸入内地,香港本土制造业逐渐走向消亡。
  陆港经济关系的这种变化,对香港各阶层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当然,在八九十年代,这一切并不明显,隔阂的依旧存在、香港的先发优势,以及大陆经济起步带来的转口贸易红利,使香港依旧可以从中广泛获利。
  具体到各个阶层:在这一时期,香港的资本家,可以利用资本优势,在大陆开设工厂,继续发展壮大,赚取更多财富——大陆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广阔又便宜的土地,以及为发展经济不择手段的地方政府,会让他们获得比在香港时多的多的利润。
  而香港的中产阶级,也可以凭借知识技术上的优势,在港资工厂中担任高薪的管理岗位——刚刚打开国门的大陆,是没有这么多高水平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如果他不愿意去大陆也没关系,香港的经济依旧在惯性增长,即便困守本港,他们依然可以谋得不错的职业,获得体面且不断增长的薪水。
  至于底层平民,虽然他们不可能跟大陆廉价工人竞争,但在本港贸易兴旺和中产阶级不断壮大的背景下,他们也仍然可以通过体力劳动或者从事低端服务业,来提升自己的收入。
  总而言之,这一阶段,香港依然是上、中、下三大阶层皆有前途,虽然资本家财富增长的速度更快,但因为中下阶层依然有前景,所以也能相安无事。
  但当回归后,形势的分化急剧加大。
  对资本家而言,他们的前途依旧一片大好。在大陆大力引资的情况下,港商充分将资本无国界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开厂的可以继续扩大规模,投资新兴产业的尽管投资,甚至还可以通过房地产等行业,充分享受大陆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
  但中产阶级就很危险了。因为他们赚取财富的方式,不是靠钱生钱,而是出卖自己的知识技术。只是,经过二十年的积累,大陆也培育出了大量的知识型人才,香港人才的先发优势已经被填平。大陆的人才,技能方面不差香港太多,对中国的国情更加了解,更关键的是——他们比香港人才便宜的多。
  这种情况下,莫说陆资企业,就是港资,出于性价比的考虑,也迅速抛弃了港人而用大陆人。
  这种变化在工业中最为迅速。具体来说,就是在大陆的港资企业中,香港的技术管理人员比例迅速下降,大陆人比例快速增长。而之所以这种转变来的如此之快,其实也和香港原先的产业结构大有关系。
  香港只是一个弹丸之地,所以在20世纪全球化分工中,那种产业链长的大型制造业他做不了——因为没那么多人和地;高端的它也做不了——因为没那么多人才储备。这种局限,导致香港的企业涉足的,大多只是低端零散的产业——比如李嘉诚,就是做塑料花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低端制造业起家。
  而台湾就不同。台湾虽然也只是个小岛,但至少与香港比要大的多,所以在经济起飞阶段,他可以发展出一些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比如电子设备。
  这种段位的不同,导致一个后果就是,在面对大陆人才的竞争时,香港普通人才很容易被大陆人追上,进而因性价比原因,被资本家抛弃;而台湾人,因为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较高,大陆一时难以培养出足够的人才,所以台干在大陆还能多逍遥一段时间(虽然现在也慢慢快不行了)。
  不光是制造业,贸易等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香港中产阶级同样丧失了竞争力,其结果就是,除了少数高端行业或高端岗位,香港人迅速失去了竞争力。
  中产们在大陆已经混不下去,回到香港,同样是一片惨淡:制造业已经被大陆吸的一干二净;至于港口贸易,也面临大陆一众港口的竞争,优势正迅速缩小。这种局面,意味着香港人能够白领职位越来越少,后果就是大量的白领失业,向下跌入普通体力劳动者行列。
  而普通劳动者的境遇更为糟糕。想进工厂当工人,工厂已经去了大陆;想在码头混差事,码头已经没有那么多货船;想开点小铺赚钱,中产自己都没饭吃了,哪还有钱买你家的东西?至于靠富豪——他们是有钱,可他们的爱马仕捷豹你造不了,他们就算爱吃街头的鱼蛋面,一天也撑死就能吃三碗,养不活这么多穷苦大众。
  这就是进入新世纪后,香港不同阶级的迥异境遇——资本的流动性,使资本家可以在大陆如鱼得水,大发横财;但普通知识技术群体和一般劳动力,却无法与大陆人竞争,进而成为被淘汰掉的群体。
  现在回过头来,就可以理解码头工人和李嘉诚不同的委屈了:从市场的角度出发,香港码头工人早就是应该被淘汰的群体,他们根本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不提高薪水理所当然。甚至能继续给他们个饭碗,都已经是厚道了——事实也确实如此。
  但就工人的立场而言,在物价不断攀升的今天,码头工人工资却始终不能同步,其愤怒自然也情有可原。
  这就是香港现在的困境。一个衰落经济体,必然会出现劳动者付出与收获的不对等,而且随着衰落程度的加深,这种失衡还会越来越大。
  而香港更为特殊。香港从属于大陆的特殊性,一方面使得香港资本可以避免与经济体同步衰落,反而还可以利用大陆市场不断壮大。只是这种壮大,香港其他阶层无法从中获益,壮大后的资本却又流回到香港。资本无国界,人却有国界。此消彼长之下,香港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当然引发普通香港人的愤怒。而另一方面,有大陆这个庞然大物在,香港人又不可能通过政治选举或者暴力革命的方式来推动重新分配劫富济贫——这又导致了香港人对大陆的怨恨。
  当然,大陆也采取了种种办法消解,比如自由行,扶持香港金融业等等。但金融业盘子太小,太高端,对中低阶层毫无意义。至于自由行,虽可解决一部分中低阶层就业,但也会造成社会资源的紧张,引发其他港人的不满;甚至这些就业者本身,由于从白领沦落为普通劳工,心理上也无法接受,所以总的来说效果不佳。
  那大陆政府如何才能化解普通香港人的不满呢?答案是基本不可能。
  为什么这么说,这要从普通港人的诉求说起。
  尽管港人诉求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就是一点:获得更高的收入。但恰恰这一点,是大陆无法做到的。
  鉴于普通港人的知识技能水平,想让他们从事高端行业肯定不可能;至于中低端行业,已经被有同样技能,却更为廉价的大陆人占据。
  除非港人愿意接受更低的薪水,否则他们不可能重新得到以前的中低端工作,这是市场规律使然,即便强如大陆政府也无法改变,也不可能去改变。而港人的要求恰恰是增加收入,这与市场规律是南辕北辙的。
  所以,港人的愤怒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至于问题的解决,也只能是尊重市场规律:
  一方面,随着大陆工资水平不断增长,与香港同档次人才的薪酬差距逐渐缩小;另一方面,随着香港的衰落,迫使更多港人不得不降低标准,在心理上愿意接受更低收入。
  一番此消彼长,直到二者间逐渐趋于平衡,届时普通香港才会得到自己可以“满足”的收入,进而“心安理得”的予以接受,成为习惯。到这一步,香港人的愤怒之情自然会逐渐消解。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对于香港人来说,这种下滑的过程十分痛苦,因此反抗和发泄是肯定的。但从市场规律来讲,这也是无法逃避的现实,他们终将面对。而等到他们接受现实的那一天,陆港的融合也就水到渠成了。
观点很清晰呀。道理也通俗
升米恩斗米仇
大陆新港口都能继续发展,香港利用已有条件,做些改变,就不能发展,非要衰落?
继续高层路线不动摇~
大陆新港口都能继续发展,香港利用已有条件,做些改变,就不能发展,非要衰落?
自身定位太高,能力却不足,历史必然。
心态,当年一个货柜车司机都能包几个二奶的时代回不来了
说白了,就是眼红。再怎么样也不能闹独立,都像它们一样,青海甘肃云南那不闹翻天了。
习惯就好。香港人失去的是他们本来就不配得到的
又是写给大陆网络屌丝看的损港文章
又是写给大陆网络屌丝看的损港文章
屌丝历来都是被精英摆弄的命啊,谁都喜欢忽悠屌丝,谁都拿屌丝当枪使
屌丝历来都是被精英摆弄的命啊,谁都喜欢忽悠屌丝,谁都拿屌丝当枪使
香港屌丝们上街也是无奈的很
挑动屌丝斗屌丝
国家领导人和李嘉诚在人民大会堂把酒言欢
眼高手低哦
香港屌丝们上街也是无奈的很
挑动屌丝斗屌丝
国家领导人和李嘉诚在人民大会堂把酒言欢
无奈是无奈,可他们的目的与手段无助于解决问题。我想你也是同情他们的遭遇,但对于他们所认为的困境来源的理由以及解决方式不予认同吧?
无奈是无奈,可他们的目的与手段无助于解决问题。我想你也是同情他们的遭遇,但对于他们所认为的困境来源 ...
屁民们一直都很明白自己的困境来源
解决方式?
没有解决方式
阶级社会被剥削
人只不过是待宰的畜牲
眼看自己的穷亲戚变成了暴发户,心理变态了
有CA开头上层人士出没。呵呵,文章还是很有道理的,不像CA上层人士嘴喷。
问个问题,既然资本家的发展在增加,为什么就不能给工人加点工资呢?他已经那么有钱了。
不就是气人有笑人无嘛,社会上的红眼病就是这种人传播的。
总归一句话:要让香港人的厌恨消失?等大陆人的收入跟他们对等吧!
前一半有点道理,后一半基本扯淡。

HK的虽玩不转制造业了,可依旧可以有大把的低端服务业做,大陆的的自由行等政策也给了大把的红利,但这些红利却被“厚道”的李嘉诚之流通过房租统统抢走了,P民没得一分。这就是香港最大的病源。

和TG刚解放时需要消灭地主阶级是一样的道理
讨厌不讨厌,与我们何干
六侗寨老 发表于 2015-10-29 13:14
大陆新港口都能继续发展,香港利用已有条件,做些改变,就不能发展,非要衰落?

衰弱与否主要还是要一个参照对象,
是现在的和过去的自己
还是现在的自己和现在的其他人
更有甚者,现在的自己在其他人眼中的地位和过去的自己在其他人眼中的地位
其实前两者香港并没有明显的衰弱
而许多香港人偏偏纠结的是第三种,香港作为小管道沟通内外的重要地位消失了,再也不能依靠大陆和世界交流的不畅通来使小管子再次膨胀起来了,他们把畸形的经济膨胀当成了常态,其实一开始大陆是为香港预备了比较重要的经济地位的,但是他们喜欢作,许多陆港合作为提升经济铺路的项目被他们硬生生地搞黄了,然后就成了现在的香港,落差形成了越在意就越作,越作落差就越大,大家都在向前走,但是香港却右脚踩着左脚在喊都是你们害得
而另一方面,有大陆这个庞然大物在,香港人又不可能通过政治选举或者暴力革命的方式来推动重新分配劫富济贫——这又导致了香港人对大陆的怨恨。

…………
选举可以推动财富均分?


放开普选,让双方互斗,TG自然左右逢源了

放开普选,让双方互斗,TG自然左右逢源了
新加坡也是小地方,也有独天得厚的地理条件,为啥新加坡的科技水平能发展起来香港不行?
八路土炮 发表于 2015-10-30 07:51
问个问题,既然资本家的发展在增加,为什么就不能给工人加点工资呢?他已经那么有钱了。
为什么你不能多捐点钱给中西部失学儿童呢?你能上网已经条件很好了。

道理是一样的。
为什么你不能多捐点钱给中西部失学儿童呢?你能上网已经条件很好了。

道理是一样的。
不一样,我的是生活资料,根本不能算资本。
六侗寨老 发表于 2015-10-29 13:14
大陆新港口都能继续发展,香港利用已有条件,做些改变,就不能发展,非要衰落?
当年老董倒是想给香港谋划一条出路,被香港人通过民主手段搞下去了。
八路土炮 发表于 2015-10-30 11:27
不一样,我的是生活资料,根本不能算资本。
老李会说资本是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不能随便花掉。
导弹与捣蛋 发表于 2015-10-30 11:21
新加坡也是小地方,也有独天得厚的地理条件,为啥新加坡的科技水平能发展起来香港不行?
科级的发展需要时间,没有政府主导,资本家谁愿意把钱投到要很长时间才能出成效的产业?港英当局本来就没有为港人考虑,怎么会主导资本投入?而资本家搞转口贸易,依靠内地见效快,谁会去做?
老李会说资本是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不能随便花掉。
说到底还是高中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对呀。这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缺陷,残酷竞争使资本家不断提高生产率,看上去生产力提高了,但老百姓往往得不到好处,因为资本全用来提高生产力了。这还是理想状况,还不算资本家只是用来进行高消费过奢靡生活根本没有提高生产力。
干嘛研究香港人为什么讨厌大陆,香港人怎么不研究大陆人为什么讨厌香港
其实就把香港合并到深圳,变成普通的一个市,没有特区,两地的人互相交流,在香港上班,在深圳居住。内地人随意进香港,香港人随意在大陆,交流了,就没有差别了,香港没有太大的区别,楼市也就下来了。
八路土炮 发表于 2015-10-30 11:27
不一样,我的是生活资料,根本不能算资本。
那这么说吧,同一件东西,你出九块钱就能买到,你会花十块钱么?
前一半有点道理,后一半基本扯淡。

HK的虽玩不转制造业了,可依旧可以有大把的低端服务业做,大陆的的自 ...
港人有言论自由,有选票,为什么不起来反对“李嘉诚”之流呢?反而把矛头对准输出红利的大陆。这点我很难理解。
又是写给大陆网络屌丝看的损港文章
大陆网络屌丝有多少睡狗笼子的?
观点很清晰呀。道理也通俗
就是宠物走丢了,没了狗粮,看到垃圾箱吃不吃的事
那这么说吧,同一件东西,你出九块钱就能买到,你会花十块钱么?
资本主义得体质问题,解决方法唯有无产阶级得大联合,我们自己办集体企业不吃你资本家的饭可以吧。
六侗寨老 发表于 2015-10-29 13:14
大陆新港口都能继续发展,香港利用已有条件,做些改变,就不能发展,非要衰落?
香港的港口就算了

自然条件本来就不是特别好,珠三角的柜子走广州深圳都比香港要便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