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至今想不通:为啥7万打1万 上甘岭打不下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48:01
h  ttp://bbs.tiexue.net/post_9715560_1.html
美国的军事研究者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他们用电脑模拟得出结论,凭借美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中国军队的两个主力师无论如何是抵挡不住的。可是中国军队却做到了。电脑往往只能模拟常识性的东西,它永远也模拟不出一个民族重新觉醒时所能迸发出的力量。
一九五二年下半年,朝鲜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彭德怀指着朝鲜地图对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二百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当时的事实是,联合国军连续攻下了“喋血岭”和“伤心岭”,尽管他们损失了几千人,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达到了战略目的。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五圣山——美方将其叫做“三角形山”,美军将领范弗里特预计以二百人为代价,在五天内实现目标。为此他动用了联合国军共七万余人的庞大兵力。
志愿军方面在敌情判断上出现了巨大的失误。我方把几乎所有的火炮和十五军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了西方山谷地,而五圣山方向只留下了秦基伟自己也承认算不上主力的四十五师,区区一万来人。五圣山下敌方集中了六七倍的优势兵力,至于火炮、飞机、补给等优势就更不必说了。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凌晨三点半,战斗打响。
范弗里特计划用一天时间夺下五圣山前的两个小山包——597.9和537.7北山高地。这两个高 地背后的山地里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叫做上甘岭。这场战役我方叫做“上甘岭战役”,美方称之为“三角形山战役”。
美军三百二十多门重炮、二十七辆坦克以每秒钟六发的火力密度将钢铁倾泻到这两个小山包上。在长达八个小时的时间里,前沿部队未能得到有力的炮火支援,一天伤亡五百五十余人。通往一线阵地的电话线全部中断。
这一天里,敌军向上甘岭发射三十余万发炮弹、五百余枚航弹,上甘岭主峰标高被削低整整两米,寸草不剩。
即便是这样,直到四天以后——十月十八日,四十五师前沿部队才因伤亡太大,退入坑道,表面阵地第一次全部失守。该师逐次投入的十五个步兵连全部打残,最多的还有三十来人,少的编不成一个班。
美军飞机狂轰滥炸
十九日晚,四十五师倾力发动了一次反击。
597.9高地九号阵地上,美军在阵地顶部的巨石下把它掏空,修成了一个地堡,我军攻击受阻。这个地堡后来再现在电影《上甘岭》里。
十九岁的贵州苗族战士龙世昌,闷声不响地拎了根爆破筒冲了上去,敌人炮兵实施拦阻射击,一发炮弹将他左腿齐膝炸断。目击者几十年后回忆道:“那个地堡就在我们主坑道口上面,约有四五十米吧。高地上火光熊熊,从下往上看,透空,很清楚。看着龙世昌拖着伤腿拼命往上爬,把爆破筒从枪眼里杵进去。他刚要离开,爆破筒就给里面的人推出来,哧哧地冒烟。他捡起来又往里捅,捅进半截就捅不动了。龙世昌就用胸脯顶住往里压,他整个人被炸成碎片,我们什么也没找到。” 0号阵地上,135团六连仅存十六个人,在对四个子母堡的爆破中,三个爆破组都没能接近地堡,在途中伤亡殆尽。还剩下营教导员张广生、六连连长万福来、六连指导员冯玉庆、营通讯员黄继光、连通讯员吴三羊和肖登良。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不过黄继光并未喊出后来那句让四亿五千万人热血沸腾的口号——让祖国人民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他们炸掉了三个地堡,付出的代价是吴三羊牺牲,肖登良重伤,黄继光爬到最后一个地堡前的时候,全身也已经七处负伤。他爬起来,用力支起上身,向战友们说了句什么,只有指导员冯玉庆省悟了:“快,黄继光要堵枪眼。”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地堡前也没有血迹——血都在路途上流尽了。
当时的目击者大都在后来的反击中牺牲,只有万福来重伤活了下来,在医院听到报上说黄继光仅仅追授“二级英雄”,曾上书陈情。志愿军总部遂撤销黄继光“二级英雄”,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我军至今仅有杨根思和黄继光获得过这一级别的荣誉。
誓死守护主峰 二十日晨,敌人再度反扑,上甘岭表面阵地再度失守。四十五师再无一个完整的建制连队,二十一个步兵连伤亡均逾半数以上。联合国军投入了十七个营,伤亡七干之众,惨到每个连不足四十人。美国随军记者威尔逊报道:一个连长点名,下面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
战斗进入了坑道战。电影《上甘岭》里主要反映的就是这一段的故事。十月二十四日晚上,秦基伟将军部警卫连补充到一号坑道,一百二十多号人,穿过两道固定炮火封锁线,连排干部只剩一个副排长,还有二十五名战士。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为后方赢得了时间。十月三十日,我方再度反攻。
我方动用了一百三十三门重炮。美七师上尉尼基惊恐地告诉随军记者:“中国军队的炮火像下雨一样,每秒钟一发,可怕极了。我们根本没有藏身之地。”每秒钟一发炮弹,美军就受不了了,殊不知我们的战士在十月十四日面对的是每秒钟六发炮弹的狂轰。
志愿军后勤指战员穿过敌人火力封锁线给上甘岭前沿阵地运送粮弹
五小时后,志愿军收复主峰。次日凌晨,联合国军发动了四十余次攻击。
坚守坑道的志愿军部队夜晚派出小分队袭击敌人
一天下来,全员上阵的三十一团便完全丧失战斗力,直到朝鲜战争结束也没能恢复。十一月一日,联军再度反扑,打到二日拂晓,反被我坚守部队打了个反击,收复597.9高地全部表面阵地。四十五师补充后用于反击的十个连也全部打光。十一月十五日,联合国军分五路进攻,四十五师最后一个连队增援到位,打到下午3点,连长赵黑林趴在敌人尸体上写了个条子派人送回:我巩固住了主峰,敌人上不来了。
当天美国人坦率地向新闻界承认:“到此为止,联军在三角形山是打败了。”
随手抓把土,可以数出三十二粒弹片,一面红旗上有三百八十一个弹孔,一截一米不到的树杆上,嵌进了一百多个弹头和弹片。这片3.8平方公里的山头,已经被鲜血浸透了。
“上甘岭”上的奇迹 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天上没有出现过一架我们的飞机;我们的坦克也没有参战的记录;我们的火炮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敌方的四分之一,美军总共发射了一百九十多万发炮弹,五千多枚航弹,我们只有四十多万发炮弹,而且全是后期才用上的。
数百万发炮弹蹂躏着这两个区区3.8平方公里的小山头,这两个在范弗里特的作战计划里第一天就该攻下来的小山头,用自己的粉身碎骨验证了人类的勇敢精神。
此役之后,我方再没遭遇到美方营以上规模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了三十八度纬线上。这一战奠定了朝鲜的南疆北界。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九八六年出版的五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找不到海拔1061.7米的五圣山,却标出了上甘岭。
原本是二等部队的十五军四十五师,这一战几乎全军覆没,但是她从此昂首跨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等主力的行列,因为她的战绩是——上甘岭。
一九六一年三月,中央军委从全军中抽出三支主力——第一军、第十五军、第三十八军,交由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挑选其中之一,改建为中国第一支空降兵军。
这位上将选择了十五军,理由是:“十五军是个能打仗的部队,他们在上甘岭打出了国威,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知道有个十五军。”
从此美国人将中国视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西方人的标准是:要想成为强国,你必须击败过另一个强国的军队。
上甘岭激烈的战况
历史已经记不得那一万多位在战火中浴血的战士的姓名了,他们的身躯已经和朝鲜半岛的五圣山糅合在了一起。
我们没有足够的大炮,甚至于没有足够的反坦克手雷,当时前沿阵地上的战士们唯一希望的是多给配点手雷,因为这个东西“一炸一片”,炸碉堡也比手榴弹威力大多了。可是,黄继光手里仍然只有一颗手雷,因为我们造不出来,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去进口。美国人可以动用B一29去轰炸一辆自行车,而我们的反坦克手雷只能留给敌人的坦克,用来炸碉堡就算是很奢侈了。当年的美国随军记者贝文?亚历山大写道:“中国部队进攻时,通常主要依靠轻兵器、机枪和手榴弹。只有对付最有利的目标时,才肯动用迫击炮。”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战士——他们没有任何奢求,决不会因为没有空中支援放弃进攻,决不会埋怨炮兵火力不够,决不会怪罪没有足够的给养,只要一息尚存,他们就绝不放弃自己的阵地……他们甚至可以在长津湖华氏零下二十度的气温里整夜埋伏,身上仅仅只穿着单衣;他们可以在烈火中一动不动;他们中的每个人都随时准备着拎起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
三点八平方公里的狭小面积,一日之内落弹三十余万发;一万余人,要对抗七万多敌人;前沿阵地上,经常是以伤残严重的连对抗敌军齐装满员的团,几乎没有炮火支援,弹药常常补充不上;一桶水、一箱弹药、一个苹果常常要牺牲好几条人命还不一定送得上去,在这种情况下取得的胜利,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美国人不是输给了地利。他们忘记了拿破仑一百余年前讲过的话:“中国是一头睡着了的狮子。”h  ttp://bbs.tiexue.net/post_9715560_1.html
美国的军事研究者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他们用电脑模拟得出结论,凭借美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中国军队的两个主力师无论如何是抵挡不住的。可是中国军队却做到了。电脑往往只能模拟常识性的东西,它永远也模拟不出一个民族重新觉醒时所能迸发出的力量。
一九五二年下半年,朝鲜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彭德怀指着朝鲜地图对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二百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当时的事实是,联合国军连续攻下了“喋血岭”和“伤心岭”,尽管他们损失了几千人,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达到了战略目的。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五圣山——美方将其叫做“三角形山”,美军将领范弗里特预计以二百人为代价,在五天内实现目标。为此他动用了联合国军共七万余人的庞大兵力。
志愿军方面在敌情判断上出现了巨大的失误。我方把几乎所有的火炮和十五军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了西方山谷地,而五圣山方向只留下了秦基伟自己也承认算不上主力的四十五师,区区一万来人。五圣山下敌方集中了六七倍的优势兵力,至于火炮、飞机、补给等优势就更不必说了。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凌晨三点半,战斗打响。
范弗里特计划用一天时间夺下五圣山前的两个小山包——597.9和537.7北山高地。这两个高 地背后的山地里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叫做上甘岭。这场战役我方叫做“上甘岭战役”,美方称之为“三角形山战役”。
美军三百二十多门重炮、二十七辆坦克以每秒钟六发的火力密度将钢铁倾泻到这两个小山包上。在长达八个小时的时间里,前沿部队未能得到有力的炮火支援,一天伤亡五百五十余人。通往一线阵地的电话线全部中断。
这一天里,敌军向上甘岭发射三十余万发炮弹、五百余枚航弹,上甘岭主峰标高被削低整整两米,寸草不剩。
即便是这样,直到四天以后——十月十八日,四十五师前沿部队才因伤亡太大,退入坑道,表面阵地第一次全部失守。该师逐次投入的十五个步兵连全部打残,最多的还有三十来人,少的编不成一个班。
美军飞机狂轰滥炸
十九日晚,四十五师倾力发动了一次反击。
597.9高地九号阵地上,美军在阵地顶部的巨石下把它掏空,修成了一个地堡,我军攻击受阻。这个地堡后来再现在电影《上甘岭》里。
十九岁的贵州苗族战士龙世昌,闷声不响地拎了根爆破筒冲了上去,敌人炮兵实施拦阻射击,一发炮弹将他左腿齐膝炸断。目击者几十年后回忆道:“那个地堡就在我们主坑道口上面,约有四五十米吧。高地上火光熊熊,从下往上看,透空,很清楚。看着龙世昌拖着伤腿拼命往上爬,把爆破筒从枪眼里杵进去。他刚要离开,爆破筒就给里面的人推出来,哧哧地冒烟。他捡起来又往里捅,捅进半截就捅不动了。龙世昌就用胸脯顶住往里压,他整个人被炸成碎片,我们什么也没找到。” 0号阵地上,135团六连仅存十六个人,在对四个子母堡的爆破中,三个爆破组都没能接近地堡,在途中伤亡殆尽。还剩下营教导员张广生、六连连长万福来、六连指导员冯玉庆、营通讯员黄继光、连通讯员吴三羊和肖登良。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不过黄继光并未喊出后来那句让四亿五千万人热血沸腾的口号——让祖国人民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他们炸掉了三个地堡,付出的代价是吴三羊牺牲,肖登良重伤,黄继光爬到最后一个地堡前的时候,全身也已经七处负伤。他爬起来,用力支起上身,向战友们说了句什么,只有指导员冯玉庆省悟了:“快,黄继光要堵枪眼。”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地堡前也没有血迹——血都在路途上流尽了。
当时的目击者大都在后来的反击中牺牲,只有万福来重伤活了下来,在医院听到报上说黄继光仅仅追授“二级英雄”,曾上书陈情。志愿军总部遂撤销黄继光“二级英雄”,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我军至今仅有杨根思和黄继光获得过这一级别的荣誉。
誓死守护主峰 二十日晨,敌人再度反扑,上甘岭表面阵地再度失守。四十五师再无一个完整的建制连队,二十一个步兵连伤亡均逾半数以上。联合国军投入了十七个营,伤亡七干之众,惨到每个连不足四十人。美国随军记者威尔逊报道:一个连长点名,下面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
战斗进入了坑道战。电影《上甘岭》里主要反映的就是这一段的故事。十月二十四日晚上,秦基伟将军部警卫连补充到一号坑道,一百二十多号人,穿过两道固定炮火封锁线,连排干部只剩一个副排长,还有二十五名战士。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为后方赢得了时间。十月三十日,我方再度反攻。
我方动用了一百三十三门重炮。美七师上尉尼基惊恐地告诉随军记者:“中国军队的炮火像下雨一样,每秒钟一发,可怕极了。我们根本没有藏身之地。”每秒钟一发炮弹,美军就受不了了,殊不知我们的战士在十月十四日面对的是每秒钟六发炮弹的狂轰。
志愿军后勤指战员穿过敌人火力封锁线给上甘岭前沿阵地运送粮弹
五小时后,志愿军收复主峰。次日凌晨,联合国军发动了四十余次攻击。
坚守坑道的志愿军部队夜晚派出小分队袭击敌人
一天下来,全员上阵的三十一团便完全丧失战斗力,直到朝鲜战争结束也没能恢复。十一月一日,联军再度反扑,打到二日拂晓,反被我坚守部队打了个反击,收复597.9高地全部表面阵地。四十五师补充后用于反击的十个连也全部打光。十一月十五日,联合国军分五路进攻,四十五师最后一个连队增援到位,打到下午3点,连长赵黑林趴在敌人尸体上写了个条子派人送回:我巩固住了主峰,敌人上不来了。
当天美国人坦率地向新闻界承认:“到此为止,联军在三角形山是打败了。”
随手抓把土,可以数出三十二粒弹片,一面红旗上有三百八十一个弹孔,一截一米不到的树杆上,嵌进了一百多个弹头和弹片。这片3.8平方公里的山头,已经被鲜血浸透了。
“上甘岭”上的奇迹 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天上没有出现过一架我们的飞机;我们的坦克也没有参战的记录;我们的火炮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敌方的四分之一,美军总共发射了一百九十多万发炮弹,五千多枚航弹,我们只有四十多万发炮弹,而且全是后期才用上的。
数百万发炮弹蹂躏着这两个区区3.8平方公里的小山头,这两个在范弗里特的作战计划里第一天就该攻下来的小山头,用自己的粉身碎骨验证了人类的勇敢精神。
此役之后,我方再没遭遇到美方营以上规模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了三十八度纬线上。这一战奠定了朝鲜的南疆北界。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九八六年出版的五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找不到海拔1061.7米的五圣山,却标出了上甘岭。
原本是二等部队的十五军四十五师,这一战几乎全军覆没,但是她从此昂首跨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等主力的行列,因为她的战绩是——上甘岭。
一九六一年三月,中央军委从全军中抽出三支主力——第一军、第十五军、第三十八军,交由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挑选其中之一,改建为中国第一支空降兵军。
这位上将选择了十五军,理由是:“十五军是个能打仗的部队,他们在上甘岭打出了国威,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知道有个十五军。”
从此美国人将中国视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西方人的标准是:要想成为强国,你必须击败过另一个强国的军队。
上甘岭激烈的战况
历史已经记不得那一万多位在战火中浴血的战士的姓名了,他们的身躯已经和朝鲜半岛的五圣山糅合在了一起。
我们没有足够的大炮,甚至于没有足够的反坦克手雷,当时前沿阵地上的战士们唯一希望的是多给配点手雷,因为这个东西“一炸一片”,炸碉堡也比手榴弹威力大多了。可是,黄继光手里仍然只有一颗手雷,因为我们造不出来,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去进口。美国人可以动用B一29去轰炸一辆自行车,而我们的反坦克手雷只能留给敌人的坦克,用来炸碉堡就算是很奢侈了。当年的美国随军记者贝文?亚历山大写道:“中国部队进攻时,通常主要依靠轻兵器、机枪和手榴弹。只有对付最有利的目标时,才肯动用迫击炮。”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战士——他们没有任何奢求,决不会因为没有空中支援放弃进攻,决不会埋怨炮兵火力不够,决不会怪罪没有足够的给养,只要一息尚存,他们就绝不放弃自己的阵地……他们甚至可以在长津湖华氏零下二十度的气温里整夜埋伏,身上仅仅只穿着单衣;他们可以在烈火中一动不动;他们中的每个人都随时准备着拎起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
三点八平方公里的狭小面积,一日之内落弹三十余万发;一万余人,要对抗七万多敌人;前沿阵地上,经常是以伤残严重的连对抗敌军齐装满员的团,几乎没有炮火支援,弹药常常补充不上;一桶水、一箱弹药、一个苹果常常要牺牲好几条人命还不一定送得上去,在这种情况下取得的胜利,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美国人不是输给了地利。他们忘记了拿破仑一百余年前讲过的话:“中国是一头睡着了的狮子。”
是楼主你自己想不通的吧? 人家美国人有你这么笨?
当年英法联军2000就打败清政府,美帝当然想不通!!!
西楚恶霸 发表于 2015-10-16 12:12
是楼主你自己想不通的吧? 人家美国人有你这么笨?
嗯嗯嗯,美国人都比我聪明
共产主义战舞不胜。

美的要学的还多着呢嘎嘎哈。
武圣山和上甘岭是两座山,上甘岭可以丢,武圣山不可以。武圣山比上甘岭高,地势还要险峻。另外兵力对比是6万对4万。
没办法截断后援 对坑道缺少有效应对手段呗。
有什么难想的。
虽然看了很多遍,但每次都被感动
战术、后勤、士兵的执行力和素养。自己看看缺哪个
西楚恶霸 发表于 2015-10-16 12:12
是楼主你自己想不通的吧? 人家美国人有你这么笨?
有啥想不通的,日本人是为死而战,美国人为活而战,中国人为消灭敌人而战
为什么没有国产的使命召唤级别的FPS游戏  这是多好的题材啊.  正好美帝最近犯贱 也应该让他们涨涨记性 别好了伤疤忘了疼 整天装吉拔啊
烧高香吧,要是双方武器互换下,直接赶下海喂鱼
都怪空一格!

横竖撇捺 发表于 2015-10-16 12:28
有啥想不通的,日本人是为死而战,美国人为活而战,中国人为消灭敌人而战
嘿嘿。。。
虽然看了很多遍,但每次都被感动……
武圣山和上甘岭是两座山,上甘岭可以丢,武圣山不可以。武圣山比上甘岭高,地势还要险峻。另外兵力对比是6 ...
那也是人海战术。。。。
关键,还没赢。。。。。
现在只知道上甘岭=15军,又有谁知道12军在上甘岭打了整整43天。
caiyzss 发表于 2015-10-16 12:34
烧高香吧,要是双方武器互换下,直接赶下海喂鱼
不用互换,双方武器相等就可以把霉菌轰下海了。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因为派来进攻的是美步七师的31团和32团,一对难兄难弟。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这哥俩都是奇葩
就像现在一些在学校读书傻了的傻逼一样,也是不理解像邱少云这些英烈为何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剧痛一样!它们一样是不能从科学的角度可以解读出来的!!!
就像现在一些在学校读书傻了的傻逼一样,也是不理解像邱少云这些英烈为何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剧痛一样!它们 ...
这类人就像果粉的口头禅:不能!不能!不能!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最后成了日粉变成了:雅美蝶!雅美蝶!雅美蝶!
以某北棒的说法白马师歼敌5万余人奠定了最后胜利的基础

我的感觉是白眼翻的变不回来了,这都哪跟哪儿
这段文字的来源是国防大学教授乔良攥写的,其中还有什么上甘岭战役被西点军校唯一列入美国军事院校教科书的中国战例。然而,就像西点军校的军规,西点军校的雷锋像一样,都属于某些人意淫出来的玩意,在超大这种比较专业的军坛上,希望这类大忽悠编造出来的谎言能够得到澄清。
文章是感人的,数字是冷冰冰的,但精神是真的,军魂是真的,这才是最重要的!希望我们当代人民的军队永远不要失去这些用成千上万烈士生命和荣誉所铸就的最宝贵的东西……敬礼!

紫竹 发表于 2015-10-16 12:43
现在只知道上甘岭=15军,又有谁知道12军在上甘岭打了整整43天。



可以这样说,12军正是在15军力量不足以与敌继续作战的关键时刻投入作战的。这一点得到了15军军长秦基伟的赞同,后来他在不同历史时期曾经这样说过:“12军是取得上甘岭作战全部胜利的保证。12军是在什么样情况下投入战斗的呢?是当战斗最紧张、最艰苦,军二梯队已无法战斗时,赶来参战的”,“要充分肯定12军的作用。没有12军的参战,当时的这个客观情况,要是只靠15军,很难把它打成最后这么个结局的”。
12军是配属给十五军的,作为战役的二梯队投入作战的,十二军是一支比十五军历史更久远的部队,上甘岭战役前,十五军还可以说是默默无闻,而十二军早就因累累战功名扬天下,此役配属给十五军,识大体明大局毫无怨言,使得十五军在指挥上毫无顾虑,显示了一支老部队的谦虚与成熟,而战役中同样不凡的表现,为战役的最后胜利画上了圆满句号。可惜被十五军的辉煌所掩盖,很多人并不知道十二军在上甘岭的出色战绩,令人惋惜,但其同样光荣的功绩是不应被忽视的 。
PS:我就是34师退伍的,我们营房的主干道就叫“上甘岭”路
紫竹 发表于 2015-10-16 12:43
现在只知道上甘岭=15军,又有谁知道12军在上甘岭打了整整43天。



可以这样说,12军正是在15军力量不足以与敌继续作战的关键时刻投入作战的。这一点得到了15军军长秦基伟的赞同,后来他在不同历史时期曾经这样说过:“12军是取得上甘岭作战全部胜利的保证。12军是在什么样情况下投入战斗的呢?是当战斗最紧张、最艰苦,军二梯队已无法战斗时,赶来参战的”,“要充分肯定12军的作用。没有12军的参战,当时的这个客观情况,要是只靠15军,很难把它打成最后这么个结局的”。
12军是配属给十五军的,作为战役的二梯队投入作战的,十二军是一支比十五军历史更久远的部队,上甘岭战役前,十五军还可以说是默默无闻,而十二军早就因累累战功名扬天下,此役配属给十五军,识大体明大局毫无怨言,使得十五军在指挥上毫无顾虑,显示了一支老部队的谦虚与成熟,而战役中同样不凡的表现,为战役的最后胜利画上了圆满句号。可惜被十五军的辉煌所掩盖,很多人并不知道十二军在上甘岭的出色战绩,令人惋惜,但其同样光荣的功绩是不应被忽视的 。
PS:我就是34师退伍的,我们营房的主干道就叫“上甘岭”路
虽然看了很多遍,但每次都被感动……
我也是,本来是边吃饭边看,结果看得时候眼泪快掉下来了


前面写着志愿军用133门重炮炸得美国人鬼哭狼嚎,后面立马说,解放军几乎没有炮兵支援。。。。。。。

我可是亲自听过参加上甘岭战斗的英模给我们讲战斗事迹的人。。。

当年我可是在空15军44旅呆过1个月的。 部队编号我到现在还记得。。。 3X312. X就不说了。



前面写着志愿军用133门重炮炸得美国人鬼哭狼嚎,后面立马说,解放军几乎没有炮兵支援。。。。。。。

我可是亲自听过参加上甘岭战斗的英模给我们讲战斗事迹的人。。。

当年我可是在空15军44旅呆过1个月的。 部队编号我到现在还记得。。。 3X312. X就不说了。

宇文西城 发表于 2015-10-16 13:02
这段文字的来源是国防大学教授乔良攥写的,其中还有什么上甘岭战役被西点军校唯一列入美国军事院校教科书的 ...
关于上甘岭战役所谓辟谣不过是新造了个谣言,还真有人信
精神很震撼,但不明白的是,中朝当时兵力到底有多少?怎么分布的?38线战区也不大,既然这个点那么重要,为何只有1万兵力,也算是几公里的一处战场了吧,而且几天时间,已知晓对方的兵力了,其它线的兵力还没法转移过来?赢了固然扬眉吐气,但输了呢?这不是低概率吧,战场指挥必须要冷静评估可能性的吧,尤其当对手已经拿下前面的节点后~
西楚恶霸 发表于 2015-10-16 12:12
是楼主你自己想不通的吧? 人家美国人有你这么笨?
合格的二楼,

YY一下可以,多了就会坏事
上甘领战役背后的沉思。
      范弗里特为什么要选择上甘岭作为攻击目标呢,后来了解到一些情况,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时间过去这么多年了,还有一种情结纠缠不清,总是对那场战斗耿耿于怀,其中一个关键在于当时美军选了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进攻。美国的军事研究者们用电脑模拟得出结论,范弗里特如 果不攻五圣山,改为攻打西方山谷地,凭借美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共军两个主力师(十五军四十六师和三十八军的一一二师)是抵挡不住的。他们不准备认为上甘岭的失败是输给了中国军人,因为这似乎不是人力能够做得到的,可是二流部队的四十五师可以做到。美国人在疑惑,很好,很好,这也是我在想的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不妨看看当时战场上的形势是怎么样的。

朝鲜战争进入到了1952年的时候,交战的双方由于实力上的相当而在战场上形成了对峙的局面,谁都很难打破战场上的形势。而在战场中部的地方有一块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这就是以平康为顶点,以金化铁原为边的一个三角形地区,这是中朝一方战场上的薄弱环节,美国人在这一年进行了几次试探,东西两线都发动了进攻,结果以失败告终,彭德怀说,美国人要动,在哪动,可能是中线,五圣山是朝鲜中部的门户,失掉了五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为了守住这块阵地,不让防线出现大的漏洞,彭德怀调三十八军和十五军来共同守住这块阵地,以策万全,而范弗里特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不禁大吃一惊,为了守住这一块地方,共军竟集中了两个主力军,出于对志愿军的了解,范弗里特不禁惊呼,这真是一块铁三角啊,此言一出,美军便把这一地区称为铁三角地区,这个名称多少代表了美军对志愿军的战斗力的认识,他们也知道这两只部队打起仗来是怎样的顽强和可怕。

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在接受了防守五圣山的命令后,来到了五圣山山顶,看过地形后,他吃惊于他眼前地形的险要,以他这样一位善攻的将军看来这里都是易守难攻之地,他的目光沿着西方山西坡,警觉地注意到了一条八公里宽的谷底,一边是十五军的防区,一边是三十八军的防区,这条谷底有汉城至海港重镇元山的公路,铁路横贯,沟连朝鲜南北。这是战场上的薄弱地方,也是十五军和三十八军的接合部,这里一旦出现了差错,身后200公里将无险可守,为了防守住这个战略要地,秦基伟派上了军主力部队,四十四师,而对面的三十八军同样不敢待慢,也派上了自己的主力部队,第113师,形成了以两支主力部队共同扼守一条谷底的形势,光凭这两个师足可以让任何对手望而却步,这两个师决不是善碴,范弗里特也看到了战场上的这种形势,他没有选择那条谷地下手,而是把攻击目标挪到了上甘岭来下手,并在那里碰了个头破血流。后来美军在研究战史的时候又重新提到了这场战斗,他们通过沙盘演习和电脑摸拟认为,范弗里特选择上甘岭下手是聪明人犯的糊涂,如果把战场移到那条谷地的话,效果会更好一些,在模拟中得知,凭中共有限的重武器和兵力,根本挡不住强大的美军的冲击,如果真的在这里打开缺口,历史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军事学术争议,但国内的一些人也持有这样的看法,对于两个主力师防守的地域能否真的挡住美军的进攻持怀疑态度。历史不能假设,毕竟上甘岭战役按照范氏的谋略展开了,并且成了定局,不过再讨论这些话题同样让人兴味不减,有时候我在想,如果美军把攻击的目标定在那条谷地的话,其结果到底会怎样,志愿军能不能挡住美军的强大冲击,这样的问题困绕了我好久,我总想找到答案。

后来我接触了更多的朝鲜战争史料,对于那场战争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于是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那个问题的关键,范弗里特不把攻击的地点选在那条谷地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同志愿军打过仗,对于对手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其认识和了解的程度要超过沙盘演习和电脑摸拟。而一些人用电脑摸拟和沙盘演习所得出来的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结论,他们这样讲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和志愿军打过仗,他们根本不了解志愿军是一个什么样的对手,我在《远东朝鲜战争》这本书中就找到了答案,而书中有许多让人振奋,让人感动的地方,使我明白了志愿军是一些什么样的人。

三十八军113师,也就是那块谷地另外一边的防守部队,这个师名声最大的一次作战行动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第二次战役时期,113师孤军深入,长途奔袭三所里,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抢先南逃的美军一步到达封锁口,并拼死阻击敌人,使南逃美军和北上支援的部队相距不到一公里,却始终无法会合。为了打通这条路,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美军出动了上百架飞机,整个龙源里阵地上山摇地动,坦克炮、榴弹炮、迫击炮和航空炸弹把阵地上坚硬的岩石整个“翻耕”了数遍,对自己的火力十分迷信的美国士兵对中国人能在这样的轰炸中活下来的本领油然生出一种敬畏的“宗教情绪”。113师的官兵一直在最惨烈的地方进行战斗,直到最后包围圈里的美军被歼灭,战后,三十八军被赋予万岁军的称号,并名震遐迩,传颂一时。第四次战役的时候,38军在汉江南岸进行防御,令得进攻的美军在汉江南岸寸步难行,攻击的速度比蜗牛爬快不了多少。后来第38军奉令撤过江去,李奇微欣喜若狂,并上战场亲自督战,看着美军横渡汉江的行动,在李奇微的面前,美第二十五师渡江前的炮火准备可以称得上是“这次战争中最猛烈的炮兵射击之一”。 148门野战炮,l00辆坦克,48门重迫击炮,加上25辆M-16自行高射机枪,l00挺重机枪,还有天空中的10多架轰炸机,一齐向江对岸中国军队的阵地开火,情景之壮观令李奇微十分满意。火力准备20分钟后,美军开始渡江,但是,立即遭到中国军队炮火的封锁,炮弹打到了李奇微的身边,李奇微又一次感到了什么叫做打不烂的中国军队。 试想以这样的部队,范弗里特怎么敢把攻击的矛头指向113师呢。然而在抗美援朝战争史上还有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关祟贵,一个因为违反了不准打空中飞机的纪律,却由于找到了以轻武器对付空中危胁的方法而受到通报奖励和学习的士兵,一个营的英军士兵没有攻下他们一个连的阵地,英军伤亡50多人,还有一架飞机。 关崇贵的斗志因此受到极大的鼓舞,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表现出惊人的勇敢和顽强。他率领一个班坚持阻击敌人,全班战士先后全部伤亡,阵地上只剩下他一个人。大部队向后撤退了,三天之后,美军的飞机还在向这个阵地轮番轰炸,轰炸的间隙他们依稀听见有抵抗的枪声。绝大部分美军说,轰炸已经好几天了,不可能再有中国士兵的抵抗,但枪声确实还在响。军长吴瑞林放心不下,下决心派两个营从阵地的两侧包抄上去。部队冲上去以后,看见在这个布满英军士兵和中国士兵尸体的阵地上,果然有个还活着的中国士兵,他就是关崇贵。原来,在大部队撤退的时候,关崇贵没有下来。他隐蔽在阵地的石缝中向敌人射击,始终没有让敌人占领这个小阵地。弹药和食品没有了,他就在尸体中寻找,孤独的他竟在这个阵地上坚守了两天三夜!当冲上去的中国士兵们看见他的时候,他由于饥饿和疲劳,已经站不起来了,在他的身旁,堆着从英军尸体上搜集来的步枪、机枪、冲锋枪,竟有30多支。在朝鲜战争中这样的事经常多次的发生, 在广滩里至龙头里的公路上,位于公路中段的宝龙里是美军北进的必经之地,三三七团二连的坚守阵地就在宝龙里。美骑兵第一师对宝龙里的攻击规模最后竟达到一个团的兵力。在阻击到第五天的时候,二连前沿阵地上只剩了二班长赵兴旺一个人。美军以两个连的兵力分两路向这个只有一个中国士兵的阵地爬上来,赵兴旺在阵地上来回奔跑,机枪和手榴弹一直没有停止,美军以为阵地上来了大量的增援兵力,始终没能爬上来。美骑兵第一师为夺取宝龙里中国阵地,用了6 天的时间,先后组织了32次攻击,并付出了220多名美军士兵的生命。美军如此迷信他们的火力,常常认为在他们的火力攻击下,被攻击的阵地不会有什么生物存在,但恰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只有中国人还在射击,只有中国人能在如此强大的火力面前生存下来,并不断的反击,美国人不止一次的在中国人那种不可思议的生命力面前感到恐怖,并因此对中国士兵产生出一种类似于宗教般的尊敬。

这里不能不提的一件事是范弗里特的弹药量,自从李奇微采用强大的火力开道,而赢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后,在美军疯狂的反击中,范弗里特出色地继承了李奇微的“火海战术”,而且将之“发扬光大”。战后的统计显示,他在反击作战中所使用的弹药量,是美军作战规定允许限额的五倍以上。记者们将之称为范弗里特的弹药量,这些弹药把美军所有的必经之地统统先变成了一片焦土,美军飞行员们从空中向地面看去,他们说,在那些发生战斗的地方,不可能再有什么生物存在了,可就是这样的一些地方,还是常常会有中国士兵在开火回击,通过跟志愿军的作战,让范弗里特深刻地记住了对手的顽强。 铁原阻击战中,范弗里特5万多人,1600门各种火炮,300多辆坦克,强大的空军,还有范弗里特的弹药量,以这样的实力硬是过不了一伤亡很大,粮弹奇缺,部队疲惫不堪,武器装备极差的六十三军的防御,打了不是一天而是十多天都打不过去。我相信通过交手之后范弗里特对志愿军的战斗力是完全了解并对此记忆深刻,比一些用沙盘演习的家伙还要明白,更不要说电脑了。

无论电脑怎么摸拟是完全摸拟不出来志愿军的顽强和不屈的,在这一点上范弗里特就十分聪明,他根据以往对志愿军作战能力的判断明白地知道如果要是进攻那一片谷地应该准备多少兵力,多少物资,这样的准备基本瞒不过志愿军去,他还清楚地明白进攻这样的一个阵地得打多少弹药,在这样饱和的范弗里特弹药量的攻击下看上去不会有生物存在的阵地上会突然冒出多少志愿军来反击,得用多少部队进行攻击,一次冲不上去得冲多少次,无论冲多少次上去仍然会被反击的志愿军给打回来,这样的拉锯战会持续多少天,会死多少人都难以打下阵地来,在志愿军坚强的防守面前又会是怎样的束手无策。正是由于他跟志愿军打过仗,对于对手实在太了解了范弗里特决不肯把攻击点放在那片谷地里,按照避实击虚的战法,他把攻击重点放在了上甘岭那两个山头上,他认为第一刀切走上甘岭,五圣山就唇亡齿寒了,占领了五圣山,后边的平康平原就会让志愿军无险可守,这是一招十分高明的棋,在实行中也确实达到了战备的突然性,让志愿军在美军有组织的攻击面前判断失误,并陷于被动,但范弗里特还是失算了,从当时的情势来看,美军已经优势尽失,无论在战场上怎么打都无法扭转战争形势,凭美军的能力已经无法再和志愿军过招了。他更错的地方在于,把防守上甘岭的志愿军第45师当成了弱旅,殊不知45师同样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尤其擅长防御作战,在上甘岭这样的防御阵地上同强大的美军进行了殊死的拼杀,而且一天之内30万发的范弗里特的弹药量几十架次的过于奢侈的空中支援,几乎没起到多少作用,志愿军该顽强抵抗的还是在顽强抵抗,令范弗里特的金化攻势和摊牌作战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毫无意义的。要怪只能怪范弗里特聪明反被聪明误,在选错了的时间,选错了地点同选错了的对手进行了一场选错了的进攻作战。

似此一切问题都已解开,范弗里特连一个非主力据守的,战斗力装备水平和支援补给不如44师这种主力部队的防守阵地都通不过,现在的一些人还有什么资格奢谈想要通过由战斗力更强,战术素养更高,装备更好,得到武器人员火力支援更多的主力师据守的阵地呢,任何这种结论都是极端不负责任,凭空猜想而得出来的和事实情况相差甚远的结果。我在得出答案的时候感慨万分,在这里我只能向伟大的志愿军战士致以最祟高的敬意,你们是最可爱的人,中国有你们而骄傲,中国有你们而自豪。
是楼主你自己想不通的吧? 人家美国人有你这么笨?
美国人想通了?原因呢?
现在的军棋推演系统能正确推出这场战役的结果吗?我表示怀疑
坑道的战术起了大作用。
土工对坑道的钻研起源还是陈赓在关家垴战斗后对日军的坑道深入研究,很有心得。
这段文字的来源是国防大学教授乔良攥写的,其中还有什么上甘岭战役被西点军校唯一列入美国军事院校教科书的 ...
你的嘴巴做依据?

说这段文字错了吗?
这有啥想不通的,火力加上兵力投入,消耗战嘛
和蔼的电视机 发表于 2015-10-16 12:29
为什么没有国产的使命召唤级别的FPS游戏  这是多好的题材啊.  正好美帝最近犯贱 也应该让他们涨涨记性 别好 ...
国产的做完会死在盗版手里。
有啥想不通的,日本人是为死而战,美国人为活而战,中国人为消灭敌人而战
精辟………
什么是7万打1万,你看看两军伤亡总数里面,亡的比例。土鳖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