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舰附近发现北洋海军将士遗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9:02:20
随着辽宁丹东港沉船被确认为致远舰,有更多的出水文物被发现。由于北方天气转凉,海况复杂,今年对致远舰的考古调查也将于10月中旬结束。
华西都市报记者获悉,在今年的考古调查中,在海底发现了致远舰将士的遗骸。“这些遗骸都已不完整了,但这些甲午将士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和铭记。”参与此次考古工作的甲午史专家陈悦说,除了遗骸,考古队员还在水下发现了一枚铜质钮扣。
对于这些遗骸,甲午海战中广乙舰管带、济远舰继任管带林国祥的四世孙林其浩表示,希望可以建立一座“甲午海战致远舰无名将士墓”以及纪念碑供后人凭吊。史料记载,甲午黄海海战中,致远舰上252名官兵,除7人幸存外,其他全部殉难。
军官舱附近发现将士遗骸
陈悦说,本次发现的重要文物,几乎都位于致远舰的后部。
“带有致远舰舰徽的盘子、格林炮,以及多种私人用品的出现,都意味着目前正在调查的区域属于致远舰的后部。”陈悦说,瓷盘一般为船上军官使用,考古队员也在确认目前正在调查的区域为致远舰的军官舱。
“除了发现遗物外,考古队员还在军官舱附近发现了一些骸骨。”陈悦说,“这些骸骨就是致远舰上北洋将士的遗骨。”
陈悦说,这些遗骨被发现时已不完整,考古队员们也格外小心和细心地进行挖掘。
“由于在海水中沉睡了120年,目前还没有发现将士们的衣物,但在不久前考古队员发现了一枚钮扣。”陈悦说,“这枚钮扣是铜质的,是否属于北洋海军以及属于何种官阶还需要看到实物后在具体研究。”
史料记载,1894年9月17日,在甲午黄海海战中,由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在战斗中试图撞击敌舰,最终战沉,舰上252名官兵,除7人幸存外,其他全部殉难。
“当时绝大多数官兵是随船沉入海底的,他们的遗骸也应该还在船内。”陈悦说,这些甲午将士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和铭记。
据陈悦介绍,目前在考古队已经和相关方面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妥善处理将士的遗骸。
甲午海战中广乙舰管带、后担任济远舰管带的林国祥四代孙林其浩表示,希望可以建立一座“甲午海战致远舰无名将士墓”以及纪念碑供后人凭吊。
林其浩这一建议得到诸多北洋海军后裔的赞同。
统一标识:“中华帝国海军”
“除了在瓷盘上,在致远舰的餐具上也发现了舰徽。”陈悦说,“由于制作工艺以及使用地方的不同,这些舰徽在具体呈现上略有不同,但不管为何种样式,目前发现的文物上面都有一句英文标识: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
对于这句话,陈悦认为应该翻译为“中华帝国海军”,知名历史学者萨苏则认为应该翻译为“中国皇家海军”。
陈悦说,在确认致远身份的瓷盘上,舰徽的中间为篆书致远,上面是致远的拼音CHIH YüAN。据陈悦介绍,该拼音为威妥玛拼音,是一个叫威妥玛的英国人创立的一套学汉语的注音方式。这种拼音在中国已停用,但在西方还有人在使用这套拼音学习汉语。陈悦说,在舰徽的下方是 一 句 英 文“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北洋海军当时的地位。
陈悦说,致远的舰徽目前在一些餐具等文物也有发现,但略有不同。
“由于雕刻难度,有的地方致远二字不是篆书,而是类似瘦金体样式。有的餐具上由于空间有限,只有致远的拼音和英文表示,没有致远的汉字标识。”陈悦说,结合在军事博物馆里展出的靖远舰瓷盘上的舰徽,可以发现整个北洋海军有一整套的VI设计,从这些细节上可以看出北洋海军是与国际接轨的,“与南洋水师、广东水师不同,北洋被称为海军,是带代表当时中国的国家海军”。
链接 北洋海军13将士遗骸葬在大鹿岛
如今在辽宁丹东的大鹿岛上还有一座“甲午海战无名将士墓”。
甲午海战中广乙舰管带、后担任济远舰管带的林国祥四代孙林其浩,希望可以为致远舰上发现的将士遗骸建立一座“甲午海战致远舰无名将士墓”以及纪念碑供后人凭吊。
对于具体的位置,林其浩说,可以选在大鹿岛。
1894年9月17日,这一天甲午海战爆发丹东东港大鹿岛海域。东港旧称为“东沟”,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也被史书称为“大东沟海战”。
当年,中日双方20多艘战舰交战,6艘日舰遭到重创,而北洋水师中的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舰沉没。除经远已确定沉没在距离大鹿岛20多海里的黑岛海域外,其余三舰均沉没在大鹿岛海域。
大鹿岛距离陆地大约有40分钟的船程,记者登岛时天气晴朗,目视极远。
站在大鹿岛海边的邓世昌塑像前,65岁的于开臣老先生指着前方海面对记者说:“你看,那里就是甲午战场。”于开臣曾在大鹿岛村委会工作过,算是岛上的文化人,非常注意搜集岛上老人有关那场海战的描述。
“开战当天,整个大鹿岛都弥漫在硝烟之中,炮声震得大鹿岛都在抖。”于开臣说,当时消息闭塞大家并不知道是和日本打起来了,炮声一响大家都躲到屋里去了。
岛上的人在炮声中度过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岛上准备出海的人被眼前的景象吓着了。
“当时港口里有漂来不少穿着北洋水师军装的官兵遗体,村里人商议后,将这些遗骸一 一收敛葬在大鹿岛。于开臣说,最终经过点验,一共13具遗体。这就是如今岛上的“甲午海战无名将士墓”。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国平http://i.ifeng.com/news/sharenews.f?aid=101782171随着辽宁丹东港沉船被确认为致远舰,有更多的出水文物被发现。由于北方天气转凉,海况复杂,今年对致远舰的考古调查也将于10月中旬结束。
华西都市报记者获悉,在今年的考古调查中,在海底发现了致远舰将士的遗骸。“这些遗骸都已不完整了,但这些甲午将士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和铭记。”参与此次考古工作的甲午史专家陈悦说,除了遗骸,考古队员还在水下发现了一枚铜质钮扣。
对于这些遗骸,甲午海战中广乙舰管带、济远舰继任管带林国祥的四世孙林其浩表示,希望可以建立一座“甲午海战致远舰无名将士墓”以及纪念碑供后人凭吊。史料记载,甲午黄海海战中,致远舰上252名官兵,除7人幸存外,其他全部殉难。
军官舱附近发现将士遗骸
陈悦说,本次发现的重要文物,几乎都位于致远舰的后部。
“带有致远舰舰徽的盘子、格林炮,以及多种私人用品的出现,都意味着目前正在调查的区域属于致远舰的后部。”陈悦说,瓷盘一般为船上军官使用,考古队员也在确认目前正在调查的区域为致远舰的军官舱。
“除了发现遗物外,考古队员还在军官舱附近发现了一些骸骨。”陈悦说,“这些骸骨就是致远舰上北洋将士的遗骨。”
陈悦说,这些遗骨被发现时已不完整,考古队员们也格外小心和细心地进行挖掘。
“由于在海水中沉睡了120年,目前还没有发现将士们的衣物,但在不久前考古队员发现了一枚钮扣。”陈悦说,“这枚钮扣是铜质的,是否属于北洋海军以及属于何种官阶还需要看到实物后在具体研究。”
史料记载,1894年9月17日,在甲午黄海海战中,由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在战斗中试图撞击敌舰,最终战沉,舰上252名官兵,除7人幸存外,其他全部殉难。
“当时绝大多数官兵是随船沉入海底的,他们的遗骸也应该还在船内。”陈悦说,这些甲午将士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和铭记。
据陈悦介绍,目前在考古队已经和相关方面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妥善处理将士的遗骸。
甲午海战中广乙舰管带、后担任济远舰管带的林国祥四代孙林其浩表示,希望可以建立一座“甲午海战致远舰无名将士墓”以及纪念碑供后人凭吊。
林其浩这一建议得到诸多北洋海军后裔的赞同。
统一标识:“中华帝国海军”
“除了在瓷盘上,在致远舰的餐具上也发现了舰徽。”陈悦说,“由于制作工艺以及使用地方的不同,这些舰徽在具体呈现上略有不同,但不管为何种样式,目前发现的文物上面都有一句英文标识: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
对于这句话,陈悦认为应该翻译为“中华帝国海军”,知名历史学者萨苏则认为应该翻译为“中国皇家海军”。
陈悦说,在确认致远身份的瓷盘上,舰徽的中间为篆书致远,上面是致远的拼音CHIH YüAN。据陈悦介绍,该拼音为威妥玛拼音,是一个叫威妥玛的英国人创立的一套学汉语的注音方式。这种拼音在中国已停用,但在西方还有人在使用这套拼音学习汉语。陈悦说,在舰徽的下方是 一 句 英 文“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北洋海军当时的地位。
陈悦说,致远的舰徽目前在一些餐具等文物也有发现,但略有不同。
“由于雕刻难度,有的地方致远二字不是篆书,而是类似瘦金体样式。有的餐具上由于空间有限,只有致远的拼音和英文表示,没有致远的汉字标识。”陈悦说,结合在军事博物馆里展出的靖远舰瓷盘上的舰徽,可以发现整个北洋海军有一整套的VI设计,从这些细节上可以看出北洋海军是与国际接轨的,“与南洋水师、广东水师不同,北洋被称为海军,是带代表当时中国的国家海军”。
链接 北洋海军13将士遗骸葬在大鹿岛
如今在辽宁丹东的大鹿岛上还有一座“甲午海战无名将士墓”。
甲午海战中广乙舰管带、后担任济远舰管带的林国祥四代孙林其浩,希望可以为致远舰上发现的将士遗骸建立一座“甲午海战致远舰无名将士墓”以及纪念碑供后人凭吊。
对于具体的位置,林其浩说,可以选在大鹿岛。
1894年9月17日,这一天甲午海战爆发丹东东港大鹿岛海域。东港旧称为“东沟”,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也被史书称为“大东沟海战”。
当年,中日双方20多艘战舰交战,6艘日舰遭到重创,而北洋水师中的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舰沉没。除经远已确定沉没在距离大鹿岛20多海里的黑岛海域外,其余三舰均沉没在大鹿岛海域。
大鹿岛距离陆地大约有40分钟的船程,记者登岛时天气晴朗,目视极远。
站在大鹿岛海边的邓世昌塑像前,65岁的于开臣老先生指着前方海面对记者说:“你看,那里就是甲午战场。”于开臣曾在大鹿岛村委会工作过,算是岛上的文化人,非常注意搜集岛上老人有关那场海战的描述。
“开战当天,整个大鹿岛都弥漫在硝烟之中,炮声震得大鹿岛都在抖。”于开臣说,当时消息闭塞大家并不知道是和日本打起来了,炮声一响大家都躲到屋里去了。
岛上的人在炮声中度过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岛上准备出海的人被眼前的景象吓着了。
“当时港口里有漂来不少穿着北洋水师军装的官兵遗体,村里人商议后,将这些遗骸一 一收敛葬在大鹿岛。于开臣说,最终经过点验,一共13具遗体。这就是如今岛上的“甲午海战无名将士墓”。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国平http://i.ifeng.com/news/sharenews.f?aid=101782171
现在不是有鉴定技术吗,可以寻找甲午海战将士后裔或家族,用Y染色体比对,确定身份。


这个办法不一定能成功确认所有遗骸的身份,但这种努力是值得的。烈士为国捐躯,英名当永垂不朽。以前没有办法查找身份,只能以无名将士的身份安葬,这是不得已的办法。现在有这样的技术,却不做这样的努力,就交待不过去了。

至于甲午年安葬的烈士,就不要打扰他们的安宁了,就让他们继续以无名将士的身份存在吧。

应该公祭安葬,遗骸由海军舰艇护送上岸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     好儿郎
为国家民族而战者皆为英雄。
海底是他们最好的归宿,还是不要打扰他们了
都是我们的先辈,都是英雄!应该建设纪念碑。不忘国耻。
建甲午战争或海战纪念馆。
应该公祭安葬,遗骸由海军舰艇护送上岸
由辽宁舰接护,绕日本航线一周,再回国厚藏!
邓公见到如今之中国 可以瞑目了
爬墙党速速上大连造船厂最新进度,以告慰英烈!现场可奏起这首歌:给我一艘001A,给我两艘002,世界看我中华,大~航~海!
建议国家公祭,下半旗,并建造纪念碑。如果民族英雄没有这个待遇以后谁还去做民族崛起而战?
瘦金体是宋徽宗那个瘦金体吗?
请去鉴定的砖家靠谱不?
腐朽的王朝,失败的水军。就让他们随风而逝吧。
又公祭?以后国家没事儿就天天拜鬼神吧,把公祭搞得宽泛化反而失去公祭的意义,慷国家之恺
应该公祭安葬,遗骸由海军舰艇护送上岸
最好有航母编队来执行,舰载机空中掩护
汗舞大弟 发表于 2015-10-3 14:27
海底是他们最好的归宿,还是不要打扰他们了
当我看到捞上来尸骸时,我也是这样想的。他们也许不想被捞上来。
放在海底是不行的,谁知道是否有居心叵测的人去干出人神共愤的事情来,所以,还是打捞上来的好。
放在海底是不行的,谁知道是否有居心叵测的人去干出人神共愤的事情来,所以,还是打捞上来的好。
一百年前日本人已经居心叵测过了。现在哪个会蛋疼开船跑黄海中间深潜去破坏一具不知在何位置的遗骸
现在不是有鉴定技术吗,可以寻找甲午海战将士后裔或家族,用Y染色体比对,确定身份。



浸太耐了,DNA可能破壞了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hdksf1982 发表于 2015-10-3 18:06
一百年前日本人已经居心叵测过了。现在哪个会蛋疼开船跑黄海中间深潜去破坏一具不知在何位置的遗骸
现在的技术和以前的技术不可同日而语,个人以为还是移到陆地上好,后悔药没地方买去。
hdksf1982 发表于 2015-10-3 18:06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经远舰曾被福建等省某些倒卖沉船的团伙破坏性地打捞过,切割捞上来的金属构件全部按废铜烂铁价倒卖处理了,本来把经远舰主炮也打捞上来了,后来因太沉重,且外观太明显,不便倒卖,又随意丢回海里……
这类历史沉舰继续留在中国近海水域有何安全可言?水下英烈遗骸又如何安生?
想起来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太祖和周总理的题词碑文: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
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属于人民英雄,而且是最早牺牲的烈士!
hdksf1982 发表于 2015-10-3 18:06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我亲耳听见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节目播放的新闻视频中,主持人把沉舰的经纬度都念出来了,你认为居心叵测的仅仅是日本人?很多年前经远舰就已经被盗卖沉船钢铁的犯罪团伙骚扰过,被切割打捞后以废铜烂铁价卖掉了很多金属构件,被破坏得很严重!

我有时候不得不怀疑,随意暴露沉船经纬度的央视编辑或主持人,要么是脑残,要么是跟那些犯罪集团有一腿……
应该建一座纪念塔
赤臂粥郎 发表于 2015-10-7 00:48
我亲耳听见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节目播放的新闻视频中,主持人把沉舰的经纬度都念出来了,你认 ...
应该是保护起来了。

十年前那些犯罪分子若没有地方政府某些败类罩着,敢大张旗鼓从海底捞沉船的残骸?现在谁敢?
fengxiao761 发表于 2015-10-7 00:52
应该是保护起来了。

十年前那些犯罪分子若没有地方政府某些败类罩着,敢大张旗鼓从海底捞沉船的残骸? ...
承您吉言,但愿真的能好好保护这些宝贵的历史遗迹!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人民英勇 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