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病管理·好声音:从业者要加强学习,不断完善慢病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21:51
http://www.ncd.org.cn/Article/index/id/4849

专题访谈·高端访谈 - 专题访谈 - 文章内容

中国慢病管理·好声音:从业者要加强学习,不断完善慢病管理服务

发布日期:2015年09月07日   来源:中国慢病管理网   作者:NCD锦医卫   点击:105

摘要:这是咱们慢病管理者的中国好声音!今天起,中国慢病管理网会陆续推出慢病领域里出现的好声音,包括好的案例分享,好的经验介绍,好的适宜技术推广。...

       这是咱们慢病管理者的中国好声音!今天起,中国慢病管理网会陆续推出慢病领域里出现的好声音,包括好的案例分享,好的经验介绍,好的适宜技术推广。

        今天先来听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保健科慢性病管理部的段玲玲、王晓荣、李伟等人的声音:

        回顾十几年的临床工作,“慢性病”、“健康管理”,它们一直像我的伙伴一样,陪我一路走来。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现在 ,它已经成了我的日常工作。

  2002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济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病房。在那里,大部分病人是老年人,所以我们的病房也被称作为“老年病房”。当时大家普遍认为,人老了之后,就会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这被看做是很正常的。住院后经过一个疗程治疗,病情一好转,病人就会主动要求出院,回家疗养。

  2010年,来到保健门诊工作,我开始接触到了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在这里,85%的病人是老年患者,因为罹患的是慢性病,他们会频繁到医院就诊。有的患者如遇效果不佳,亦或道听途说某种药物效果好时,就盲目地要求医生更换药物,但他们对自身疾病特点以及这种药物是否适合自己并不真正了解。因此,通过有效地健康管理,引导和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定适合患者病情的诊疗计划,迫在眉睫。

  为此,我们的医护人员精心设计,积极开展各项慢性病教育和管理活动,2012年,作为本市唯一一家入选单位,成功实施卫生部脑卒中一级预防实践项目,在 2千多名患者中进行心血管卒中高危人群量表简化筛查,达到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以降低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2013年,在美国学习归来的慢性病管理博士的率领下成立慢性病管理部,慢性病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和条理化。为了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和管理活动,慢病团队前期先进行了健康调查,对门诊患者的基本情况和需求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摸底调查。在回收的 1200份问卷中我们惊奇地发现:有超过一半的人群有慢性病家族史,有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有吸烟或饮酒史,大部分人没有时间锻炼身体,而在自我健康管理方面,有一半的人没有信心。这些数据无一不说明,开展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紧迫性。

  结合患者的需求和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引进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创新发展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慢病管理形式。即,由七、八名慢性病患者和我们的团队成员围坐在一起,系统学习慢性病的自我管理、药物知识、健康饮食、疾病预警、情绪减压、心理疏导等课程,在轻松、自由的气氛里各抒己见、交流疾病故事、困扰和经验。从一开始的试听,到以后的每课必听,学员们充分尝到了此项目的甜头。在昀后对管理对象的反馈评估中,数据显示 7成以上的对象,疲劳、气短、睡眠障碍等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基本掌握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自我管理健康的信心明显提高。可以说,创新后的斯坦福慢性病管理项目在我院开展的非常成功。

  随着家庭血压监测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和不断地得到重视,2014年我们针对患者中普遍存在的“家庭自测血压不准”错误认识,测量不规范、记录不完整和测量依从性差等问题,在门诊专门成立家庭血压监测训练项目。通过文献查阅、专业医生护士焦点小组讨论、预实验等方法制定“家庭血压计临床验证和校量流程”,设计制作《家庭血压监测日志》、《家庭血压监测基本知识》、《血压测量常见问题和答案》等资料,帮助患者学会正确准确的测量血压、规律监测、规范记录,为就医时诊疗计划的制定,提供有力参考。

  2015年,在上述两个项目的基础上,我们又追加了“相约星期三”、“我的家庭保健医生”等健康管理版块。固定在每周三下午的“相约星期三”在每周固定时间为大家解读切身相关的高血压、冠心病、老年痴呆等慢性病问题。活动方式灵活多变,包括个体咨询、小组讨论、知识问答、热点辩论等。而“我的家庭保健医生”则是由慢性病患者选择一名医生作为自己的家庭保健医生,确立长期诊疗合作关系,负责安排诊疗活动、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实施系统的健康管理。

  同时我们开通电话和微信交流平台,积极和患者互动,每周定期发布“相约星期三活动预告”和“活动花絮”,与学员分享管理心得。同时,微信平台关注“高血压通讯”“国际糖尿病”“中国阿尔茨默病协会”等多个国内慢病管理权威媒体,关注新指南的发布,学习筛选其中重要信息,通过朋友圈与患者们分享。另外,团队每双月出版一期“中心医院家庭保健医生通讯”,普及前沿健康知识和理念。除了积极埋头苦干,团队成员还积极参加中国高血压防治论坛、中国糖尿病论坛、中国慢病管理大会等国内慢性病学术会议,向全国的专家同行们学习、不断提高。

  通过一系列的慢病管理活动,我们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建立亲密的伙伴式医疗合作关系,医疗活动更加和谐和高效。我们的活动不仅得到省市健康教育研究所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当代健康报、生活日报、商报、都市女报等本地多家媒体也给予专门报道,引起很大反响,很多患者慕名前来咨询、要求加入。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让患者自己去了解疾病,认真对待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管理,慢性病也就不那么可怕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权利,人人也有义务为促进健康而努力,让我们都从“我”做起,从每一个健康细节开始,让健康管理成为一种风尚,成为一种主流。祝福每个人都能够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美好的人生。http://www.ncd.org.cn/Article/index/id/4849

专题访谈·高端访谈 - 专题访谈 - 文章内容

中国慢病管理·好声音:从业者要加强学习,不断完善慢病管理服务

发布日期:2015年09月07日   来源:中国慢病管理网   作者:NCD锦医卫   点击:105

摘要:这是咱们慢病管理者的中国好声音!今天起,中国慢病管理网会陆续推出慢病领域里出现的好声音,包括好的案例分享,好的经验介绍,好的适宜技术推广。...

       这是咱们慢病管理者的中国好声音!今天起,中国慢病管理网会陆续推出慢病领域里出现的好声音,包括好的案例分享,好的经验介绍,好的适宜技术推广。

        今天先来听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保健科慢性病管理部的段玲玲、王晓荣、李伟等人的声音:

        回顾十几年的临床工作,“慢性病”、“健康管理”,它们一直像我的伙伴一样,陪我一路走来。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现在 ,它已经成了我的日常工作。

  2002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济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病房。在那里,大部分病人是老年人,所以我们的病房也被称作为“老年病房”。当时大家普遍认为,人老了之后,就会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这被看做是很正常的。住院后经过一个疗程治疗,病情一好转,病人就会主动要求出院,回家疗养。

  2010年,来到保健门诊工作,我开始接触到了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在这里,85%的病人是老年患者,因为罹患的是慢性病,他们会频繁到医院就诊。有的患者如遇效果不佳,亦或道听途说某种药物效果好时,就盲目地要求医生更换药物,但他们对自身疾病特点以及这种药物是否适合自己并不真正了解。因此,通过有效地健康管理,引导和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定适合患者病情的诊疗计划,迫在眉睫。

  为此,我们的医护人员精心设计,积极开展各项慢性病教育和管理活动,2012年,作为本市唯一一家入选单位,成功实施卫生部脑卒中一级预防实践项目,在 2千多名患者中进行心血管卒中高危人群量表简化筛查,达到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以降低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2013年,在美国学习归来的慢性病管理博士的率领下成立慢性病管理部,慢性病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和条理化。为了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和管理活动,慢病团队前期先进行了健康调查,对门诊患者的基本情况和需求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摸底调查。在回收的 1200份问卷中我们惊奇地发现:有超过一半的人群有慢性病家族史,有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有吸烟或饮酒史,大部分人没有时间锻炼身体,而在自我健康管理方面,有一半的人没有信心。这些数据无一不说明,开展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紧迫性。

  结合患者的需求和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引进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创新发展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慢病管理形式。即,由七、八名慢性病患者和我们的团队成员围坐在一起,系统学习慢性病的自我管理、药物知识、健康饮食、疾病预警、情绪减压、心理疏导等课程,在轻松、自由的气氛里各抒己见、交流疾病故事、困扰和经验。从一开始的试听,到以后的每课必听,学员们充分尝到了此项目的甜头。在昀后对管理对象的反馈评估中,数据显示 7成以上的对象,疲劳、气短、睡眠障碍等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基本掌握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自我管理健康的信心明显提高。可以说,创新后的斯坦福慢性病管理项目在我院开展的非常成功。

  随着家庭血压监测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和不断地得到重视,2014年我们针对患者中普遍存在的“家庭自测血压不准”错误认识,测量不规范、记录不完整和测量依从性差等问题,在门诊专门成立家庭血压监测训练项目。通过文献查阅、专业医生护士焦点小组讨论、预实验等方法制定“家庭血压计临床验证和校量流程”,设计制作《家庭血压监测日志》、《家庭血压监测基本知识》、《血压测量常见问题和答案》等资料,帮助患者学会正确准确的测量血压、规律监测、规范记录,为就医时诊疗计划的制定,提供有力参考。

  2015年,在上述两个项目的基础上,我们又追加了“相约星期三”、“我的家庭保健医生”等健康管理版块。固定在每周三下午的“相约星期三”在每周固定时间为大家解读切身相关的高血压、冠心病、老年痴呆等慢性病问题。活动方式灵活多变,包括个体咨询、小组讨论、知识问答、热点辩论等。而“我的家庭保健医生”则是由慢性病患者选择一名医生作为自己的家庭保健医生,确立长期诊疗合作关系,负责安排诊疗活动、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实施系统的健康管理。

  同时我们开通电话和微信交流平台,积极和患者互动,每周定期发布“相约星期三活动预告”和“活动花絮”,与学员分享管理心得。同时,微信平台关注“高血压通讯”“国际糖尿病”“中国阿尔茨默病协会”等多个国内慢病管理权威媒体,关注新指南的发布,学习筛选其中重要信息,通过朋友圈与患者们分享。另外,团队每双月出版一期“中心医院家庭保健医生通讯”,普及前沿健康知识和理念。除了积极埋头苦干,团队成员还积极参加中国高血压防治论坛、中国糖尿病论坛、中国慢病管理大会等国内慢性病学术会议,向全国的专家同行们学习、不断提高。

  通过一系列的慢病管理活动,我们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建立亲密的伙伴式医疗合作关系,医疗活动更加和谐和高效。我们的活动不仅得到省市健康教育研究所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当代健康报、生活日报、商报、都市女报等本地多家媒体也给予专门报道,引起很大反响,很多患者慕名前来咨询、要求加入。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让患者自己去了解疾病,认真对待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管理,慢性病也就不那么可怕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权利,人人也有义务为促进健康而努力,让我们都从“我”做起,从每一个健康细节开始,让健康管理成为一种风尚,成为一种主流。祝福每个人都能够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