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诡的袁崇焕《老沈一说》22期被细节决定的人生命运菜市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0:24:47

袁崇焕死得到底冤不冤,
我们讨论了很多年,
却没有好好审视“己巳之变”中的一些细节,
也许正是这些被忽视的事情,
决定了他的命运。

观看地址:http://www.iqiyi.com/v_19rrokzl4g.html
恳请大家把评论搬过去,更恳请大家勇于点赞和转发

顺便转发评论一篇

1、反间计的记录,东华录、明通鉴、明史等书都是从清太宗实录而来,而清太宗实录的依据是满文老档“二十九日,遣杨太监往见崇祯帝。杨太监以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详告明崇祯帝。遂执袁都堂,磔之”。而崇祯长编里面记载,杨太监告状告的是议和的事,而非袁崇焕通敌。“提督大坝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为大清兵所获,口称‘我是万岁爷养马的官儿,城中并无兵将亦无粮饷,昨日选了一千匹马去了,还有一二百废马。’次日,大清兵挑选百余匹用。大清兵将春等带至德胜门鲍姓等人看守,闻大清兵与满总兵战,得了马二百匹,生擒士将一员。次日各给书二封,一令春向德胜门投递,一令王成德向安定门投递,内言南朝万历时节屡次着王喇嘛讲和,总置不理,前些年袁崇焕杀了我们些人,我们恼恨得紧,又问毛文龙擒了台土兵,我们所以提兵到此,今要讲和要以黄河为界。”

2、从逮捕袁崇焕时的记载来看,崇祯质问袁的是擅杀毛文龙之事,而与所谓“反间”等事无关。 也即是说,崇祯并没有中计而责问袁崇焕是否约建虏、是否叛国通敌。即使有反间计,崇祯下狱袁崇焕也与此没有直接关系。

3、关内归刘策管,关外归袁崇焕管的问题:
   a) 袁崇焕被崇祯赋予五年平辽的重任,针对的是后金,而不是仅仅在关外的后金。如果入寇的是蒙古诸部,自然是袁崇焕无关,但后金入寇,袁崇焕真的没有责任么?
   b) 即使入寇没有袁崇焕的直接责任,但袁崇焕赶到蓟州后,全权负责蓟州防务开始,后金的后续动作,袁崇焕就赋有直接责任了。
   c) 刘策有责任,斩于市,袁崇焕下狱论死也可以比拟。

4、所谓后金大部队趁着夜色绕过了蓟州而已。从你贴的地图中也能看得很清楚,从石门驿往北京的大路是通过蓟州城下的,而往南翻越山口并没有大路,最多只有小路。那几万人的大部队通过翻山的小路,夜间行军几十里,再绕到蓟州城西五里处宿营,如果道路崎岖难行,是不可能完成的。而如果这段路易于通行,袁崇焕就应该设兵防守,至少应该布置侦骑警戒。所以,几百人的小股军队,瞒着袁崇焕潜越,是可能的,但是几万人的大军潜越,是不可能的。

5、“潜越”之后,袁崇焕绕开后金军队,从西河务绕了个大圈,赶到北京城,也许战术上的考虑,但对崇祯和北京城内军民来说来说,咐托不效(“必不令越蓟西一步”),纵敌长驱,确是实际感受。

6、杨士聪《玉堂荟记》可以证明关宁军的人心,但不能证明北京军民的人心,不然就没办法解释北京民众争食袁崇焕血肉。
袁崇焕死得到底冤不冤,
我们讨论了很多年,
却没有好好审视“己巳之变”中的一些细节,
也许正是这些被忽视的事情,
决定了他的命运。

观看地址:http://www.iqiyi.com/v_19rrokzl4g.html
恳请大家把评论搬过去,更恳请大家勇于点赞和转发

顺便转发评论一篇

1、反间计的记录,东华录、明通鉴、明史等书都是从清太宗实录而来,而清太宗实录的依据是满文老档“二十九日,遣杨太监往见崇祯帝。杨太监以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详告明崇祯帝。遂执袁都堂,磔之”。而崇祯长编里面记载,杨太监告状告的是议和的事,而非袁崇焕通敌。“提督大坝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为大清兵所获,口称‘我是万岁爷养马的官儿,城中并无兵将亦无粮饷,昨日选了一千匹马去了,还有一二百废马。’次日,大清兵挑选百余匹用。大清兵将春等带至德胜门鲍姓等人看守,闻大清兵与满总兵战,得了马二百匹,生擒士将一员。次日各给书二封,一令春向德胜门投递,一令王成德向安定门投递,内言南朝万历时节屡次着王喇嘛讲和,总置不理,前些年袁崇焕杀了我们些人,我们恼恨得紧,又问毛文龙擒了台土兵,我们所以提兵到此,今要讲和要以黄河为界。”

2、从逮捕袁崇焕时的记载来看,崇祯质问袁的是擅杀毛文龙之事,而与所谓“反间”等事无关。 也即是说,崇祯并没有中计而责问袁崇焕是否约建虏、是否叛国通敌。即使有反间计,崇祯下狱袁崇焕也与此没有直接关系。

3、关内归刘策管,关外归袁崇焕管的问题:
   a) 袁崇焕被崇祯赋予五年平辽的重任,针对的是后金,而不是仅仅在关外的后金。如果入寇的是蒙古诸部,自然是袁崇焕无关,但后金入寇,袁崇焕真的没有责任么?
   b) 即使入寇没有袁崇焕的直接责任,但袁崇焕赶到蓟州后,全权负责蓟州防务开始,后金的后续动作,袁崇焕就赋有直接责任了。
   c) 刘策有责任,斩于市,袁崇焕下狱论死也可以比拟。

4、所谓后金大部队趁着夜色绕过了蓟州而已。从你贴的地图中也能看得很清楚,从石门驿往北京的大路是通过蓟州城下的,而往南翻越山口并没有大路,最多只有小路。那几万人的大部队通过翻山的小路,夜间行军几十里,再绕到蓟州城西五里处宿营,如果道路崎岖难行,是不可能完成的。而如果这段路易于通行,袁崇焕就应该设兵防守,至少应该布置侦骑警戒。所以,几百人的小股军队,瞒着袁崇焕潜越,是可能的,但是几万人的大军潜越,是不可能的。

5、“潜越”之后,袁崇焕绕开后金军队,从西河务绕了个大圈,赶到北京城,也许战术上的考虑,但对崇祯和北京城内军民来说来说,咐托不效(“必不令越蓟西一步”),纵敌长驱,确是实际感受。

6、杨士聪《玉堂荟记》可以证明关宁军的人心,但不能证明北京军民的人心,不然就没办法解释北京民众争食袁崇焕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