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罗塞塔”探测器发现彗星表面水冰痕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39:12
2015-07-07 13:51:55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宋宇
核心提示:目前围绕“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运转的“罗塞塔”探测器,在彗星表面发现120个明亮的反光点,每个直径至少有几米长。
参考消息网7月7日报道 美媒称,一项新研究称,彗星表面似乎点缀着一块块的水冰,此项研究基于欧洲一个太空探测器的观察。
据美国《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7月3日报道,目前围绕“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运转的“罗塞塔”探测器,在彗星表面发现120个明亮的反光点,每个直径至少有几米长。这些斑点的成分尚待研究,但科学家说,斑点似乎出现在太阳遮蔽的位置。研究人员还指出,经过一个月的观测,这些斑点似乎没有明显变化。
伯尔尼大学物理学家安托万·波默罗勒在一份声明中说:“水冰是这些特征的出现与性质的最合理解释。”
波默罗勒以主要作者的身份撰写了一篇研究论文,分析这些明亮的斑点。他说:“当我们观测的时候,这颗彗星与太阳的距离很远,水冰升华的速度每小时不到一毫米。相比之下,如果是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冰暴露出来,接触同样的光照,其升华的速度会很快。因此,我们认为这个时间在彗星表面不会看到那一类冰。”
报道说,按照“罗塞塔”的测量,这些斑点的亮度最高达到彗星表面平均亮度的10倍。它们有时似乎一起出现,尤其是处于悬崖底部的时候。研究团队猜测,这是因为悬崖最近受到腐蚀或崩塌,使布满灰尘的表面以下的物质显现出来。
在其他位置,亮点则被单独观测到。科学家认为,这是彗星运动比较活跃时弹射出来的物体。但这些物体的速度还不够快,无法彻底摆脱彗星的引力。
众所周知,彗星富含冰,这是基于对彗尾观测的结果。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太阳的热量使彗星表面升温,导致冰融化。这个过程也使冰附近聚集的尘土释放出来。但是,并非所有尘土都被释放,一些尘土落回彗星表面或者一开始就没能飞起来,彗星表面因此很暗。
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冰斑是何时形成的。研究团队提出两种假设:第一种假设认为,当“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距离太阳最近的时候(6年半以前),彗星运动把冰块推向处于阴影内的区域,使其免受阳光照射;另一种假设认为,当彗星远离太阳时,或许是彗星表层下面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把冰推向四处。
这些观测结果发表在《天文和天体物理学》周刊上。

http://www.cankaoxiaoxi.com/science/20150707/842264.shtml2015-07-07 13:51:55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宋宇
核心提示:目前围绕“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运转的“罗塞塔”探测器,在彗星表面发现120个明亮的反光点,每个直径至少有几米长。
参考消息网7月7日报道 美媒称,一项新研究称,彗星表面似乎点缀着一块块的水冰,此项研究基于欧洲一个太空探测器的观察。
据美国《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7月3日报道,目前围绕“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运转的“罗塞塔”探测器,在彗星表面发现120个明亮的反光点,每个直径至少有几米长。这些斑点的成分尚待研究,但科学家说,斑点似乎出现在太阳遮蔽的位置。研究人员还指出,经过一个月的观测,这些斑点似乎没有明显变化。
伯尔尼大学物理学家安托万·波默罗勒在一份声明中说:“水冰是这些特征的出现与性质的最合理解释。”
波默罗勒以主要作者的身份撰写了一篇研究论文,分析这些明亮的斑点。他说:“当我们观测的时候,这颗彗星与太阳的距离很远,水冰升华的速度每小时不到一毫米。相比之下,如果是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冰暴露出来,接触同样的光照,其升华的速度会很快。因此,我们认为这个时间在彗星表面不会看到那一类冰。”
报道说,按照“罗塞塔”的测量,这些斑点的亮度最高达到彗星表面平均亮度的10倍。它们有时似乎一起出现,尤其是处于悬崖底部的时候。研究团队猜测,这是因为悬崖最近受到腐蚀或崩塌,使布满灰尘的表面以下的物质显现出来。
在其他位置,亮点则被单独观测到。科学家认为,这是彗星运动比较活跃时弹射出来的物体。但这些物体的速度还不够快,无法彻底摆脱彗星的引力。
众所周知,彗星富含冰,这是基于对彗尾观测的结果。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太阳的热量使彗星表面升温,导致冰融化。这个过程也使冰附近聚集的尘土释放出来。但是,并非所有尘土都被释放,一些尘土落回彗星表面或者一开始就没能飞起来,彗星表面因此很暗。
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冰斑是何时形成的。研究团队提出两种假设:第一种假设认为,当“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距离太阳最近的时候(6年半以前),彗星运动把冰块推向处于阴影内的区域,使其免受阳光照射;另一种假设认为,当彗星远离太阳时,或许是彗星表层下面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把冰推向四处。
这些观测结果发表在《天文和天体物理学》周刊上。

http://www.cankaoxiaoxi.com/science/20150707/8422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