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情妾意”:台日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40:55


1.jpg
2015年7月5日

作者:老沈一说

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对岸传来的几则新闻,不禁让人觉得不是滋味。

先是“抗战70周年阅兵日”不前不后,既不是传统抗战纪念日,也不是公众假期,却是美国国庆节的7月4日。接着,为顾忌日本的感受,军机上模仿“飞虎队”击坠日机的旭日旗也被抹掉,还要感谢日方的“宝贵意见”。同时,更不乏呼吁不要纪念抗战,不要伤害台湾人对日本感同身受的“战败情结”之奇谈。

这些咄咄怪事背后,不清不楚的台日关系,到底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呢?

日本作为海洋国家的战略考量


中日东海争议地区,日本欲围堵中国,必以台湾为新的生命线
从1895年至今,台湾对于日本在地缘政治和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性,从来没有撼动过。作为一个海洋岛国,缺乏战略纵深一直是日本的短板,所以在经济基础方面,日本需要寻求一个以自己为内核,并向海外不断辐射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为了确保供销的稳固性,就必须同时建立强大的海军,以保护海洋通道与自由贸易体制的实施,维持全球自由贸易的能力。

有鉴于此,日本对大陆国家的崛起,特别是突破岛链,走向蓝海,自然防备甚严,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战略底线。而作为第一岛链上重要一环的台湾,北接日本,南连菲律宾、新加坡等亲日美国家,形成完整的太平洋防卫弧线。在中日竞争性关系中,中国所失,便是日本所得,一个受控于日本,起码亲日反共的台湾,在政治和经济层面,都能对中国形成战略牵制,岂肯轻易放弃?

漫画.jpg
台湾网友老培的两岸时事恶搞漫画《各有所思》
如果说当年,日本视满蒙为生命线的话,今天的台湾海峡则是日本新的(海上安全)生命线。也正因为如此,日本在台湾问题上,是仅次于美国的外部干涉国家,美国也乐观其成。

日本的台湾情结和台湾的日本情结

日本在台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使日台政客中弥漫着浓厚的对方情结。而现实层面,图谋政治大国地位的日本与争取“国际生存空间”的台湾,自然在遏制中国发展这个共同目标上心心相映。毕竟后者的发展,让前者的图谋越来越成为泡影,所以必须抱团取暖,跟中国死磕到底。

在日本右翼背后,有大量与台湾相关的团体,如青岚会、梅花会、李登辉之友会、新日台交流会、台湾史研究会、台湾之友会等等。此外,一些战后成长起来的中生代政治家多是右翼“亲台”政界人士的后代,在政治风格上表现为亲台反华思想的明显继承性,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安倍派。从岸信介、佐藤荣作到安倍晋太郎,再到安倍晋三,可以说安倍家族的“亲台”血脉从未出现过断层。

台独分子的亲日情结更趋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世上爱日本胜过自尊自爱的,大概也就这帮人了。十年前的抗战胜利日,当时的民进党政府甚至不用“胜利”,而全用“终战”。这套说辞体系在全世界,除了日本右翼分子,就只有台湾一家。

从结盟到务实合作的特殊伙伴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关键产业方面,台湾对日本依附严重;在技术与贸易方面,日本控制着台湾对外贸易的主导权与经济命脉,仅日本九大贸易商社就掌握着后者外贸总额的66%以上。此外,日本还是台湾的第一大投资国,甚至日台企业还联手进入中国大陆。

李登辉.jpg
李登辉虽然被开除出国民党,却依然在台日关系上得到马英九的借重
政治、安全和经济方面的各取所需,使得冷战结束后的台日关系,虽然经历李登辉、陈水扁和马英九三个执政时期,但总体亲日的趋势并不因为政党更替而有太大反复,只是程度微调而已。与前两届“政府”的联日抗中和军事结盟的外交路线不同,马英九无意继续扮演“麻烦制造者”,但显性台独和隐性台独并无本质区别,其核心都是不统不独,无限拖延。

所以马英九上台后,就把次年(2009)定为“台日特别伙伴关系促进年”,强调“让台日真正成为特别伙伴关系”,以解除日方对其个人与其执政团队对日政策的疑虑,这种“积极态度”自然得到了日本方面的呼应。

从钓鱼岛到台日渔业协议

渔业协议.jpg
“台日渔业协议”示意图(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制)
马英九政治发家的第一桶金来自保钓,“海巡署”也曾客观配合了大陆的保钓行动,但在大陆与日本之间,其倾向和取舍却最终趋向后者。关系脆弱的两岸关系与长期以来台日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战略互信,以及出于利己主义的小算盘,使得台湾当局在东海海域的各类争端中,对日采取妥协退让的立场,这集中体现在《台日渔业协议》上。

从1996年到2009年举行了16轮的渔业会谈,突然在2013年签订协议,这背后日本方面以台制华的战略图谋非常明显。为了防止两岸走得更近,造成台湾对日本的离心倾向,同时随着大陆军力增强,中方在钓鱼岛和东海油气田等问题上日趋强硬,久拖不决只会夜长梦多,日本政府遂主动与台湾展开渔权谈判,拿出一部分长期霸占的渔业资源,划来满足后者的渴求。

在获得钓鱼岛附近海域渔权后,台海两岸对日的默契和配合顿时土崩瓦解。台湾当局只顾自身利益,与大陆划清界限,甚至强行驱赶大陆渔民,对两岸东海合作持不合作态度。


日据时代明信片上的台湾总督府,如今则是“总统府”,在台湾俨然是文化遗产。而韩国则把朝鲜总督府视为国耻,1995年将其拆除
与此同时,日本则消除了日台双方长期存在的渔业纠纷,减少了台湾渔民依靠大陆海上执法力量护渔的机会,再次将台湾拉上战车,成为其配合日本阻止中国进入钓鱼岛海域的潜在帮手。伤害日本的利益就是伤害台湾的利益,不由得后者在未来中日东海问题上助拳。

打铁还需自身硬

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临近,如果不出意外,民进党很可能卷土重来。即便有所变数,台湾在军事安全等重要议题上依赖美日的态势也难以彻底扭转,“统一没门,独立没胆”的拖字诀仍是蓝绿两党的老章程,所以我们无需对其有任何幻想,更不能被美日台牵着鼻子走。

但这并不意味着战争,相反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希望“一带一路”的红利为邻居日本和自家兄弟台湾所分享,“有钱大家赚”是中国人的好传统。

只是丑话要说在前面,为防患于未然,中日双方的游戏规则必须更加明确化和清晰化。东亚的国际结构及其秩序的演变,台湾问题的发展趋势,最终取决于硬实力博弈后的话语权。历史经验已经无数次告诉中国人:打铁还需自身硬。


1.jpg
2015年7月5日

作者:老沈一说

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对岸传来的几则新闻,不禁让人觉得不是滋味。

先是“抗战70周年阅兵日”不前不后,既不是传统抗战纪念日,也不是公众假期,却是美国国庆节的7月4日。接着,为顾忌日本的感受,军机上模仿“飞虎队”击坠日机的旭日旗也被抹掉,还要感谢日方的“宝贵意见”。同时,更不乏呼吁不要纪念抗战,不要伤害台湾人对日本感同身受的“战败情结”之奇谈。

这些咄咄怪事背后,不清不楚的台日关系,到底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呢?

日本作为海洋国家的战略考量


中日东海争议地区,日本欲围堵中国,必以台湾为新的生命线
从1895年至今,台湾对于日本在地缘政治和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性,从来没有撼动过。作为一个海洋岛国,缺乏战略纵深一直是日本的短板,所以在经济基础方面,日本需要寻求一个以自己为内核,并向海外不断辐射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为了确保供销的稳固性,就必须同时建立强大的海军,以保护海洋通道与自由贸易体制的实施,维持全球自由贸易的能力。

有鉴于此,日本对大陆国家的崛起,特别是突破岛链,走向蓝海,自然防备甚严,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战略底线。而作为第一岛链上重要一环的台湾,北接日本,南连菲律宾、新加坡等亲日美国家,形成完整的太平洋防卫弧线。在中日竞争性关系中,中国所失,便是日本所得,一个受控于日本,起码亲日反共的台湾,在政治和经济层面,都能对中国形成战略牵制,岂肯轻易放弃?

漫画.jpg
台湾网友老培的两岸时事恶搞漫画《各有所思》
如果说当年,日本视满蒙为生命线的话,今天的台湾海峡则是日本新的(海上安全)生命线。也正因为如此,日本在台湾问题上,是仅次于美国的外部干涉国家,美国也乐观其成。

日本的台湾情结和台湾的日本情结

日本在台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使日台政客中弥漫着浓厚的对方情结。而现实层面,图谋政治大国地位的日本与争取“国际生存空间”的台湾,自然在遏制中国发展这个共同目标上心心相映。毕竟后者的发展,让前者的图谋越来越成为泡影,所以必须抱团取暖,跟中国死磕到底。

在日本右翼背后,有大量与台湾相关的团体,如青岚会、梅花会、李登辉之友会、新日台交流会、台湾史研究会、台湾之友会等等。此外,一些战后成长起来的中生代政治家多是右翼“亲台”政界人士的后代,在政治风格上表现为亲台反华思想的明显继承性,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安倍派。从岸信介、佐藤荣作到安倍晋太郎,再到安倍晋三,可以说安倍家族的“亲台”血脉从未出现过断层。

台独分子的亲日情结更趋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世上爱日本胜过自尊自爱的,大概也就这帮人了。十年前的抗战胜利日,当时的民进党政府甚至不用“胜利”,而全用“终战”。这套说辞体系在全世界,除了日本右翼分子,就只有台湾一家。

从结盟到务实合作的特殊伙伴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关键产业方面,台湾对日本依附严重;在技术与贸易方面,日本控制着台湾对外贸易的主导权与经济命脉,仅日本九大贸易商社就掌握着后者外贸总额的66%以上。此外,日本还是台湾的第一大投资国,甚至日台企业还联手进入中国大陆。

李登辉.jpg
李登辉虽然被开除出国民党,却依然在台日关系上得到马英九的借重
政治、安全和经济方面的各取所需,使得冷战结束后的台日关系,虽然经历李登辉、陈水扁和马英九三个执政时期,但总体亲日的趋势并不因为政党更替而有太大反复,只是程度微调而已。与前两届“政府”的联日抗中和军事结盟的外交路线不同,马英九无意继续扮演“麻烦制造者”,但显性台独和隐性台独并无本质区别,其核心都是不统不独,无限拖延。

所以马英九上台后,就把次年(2009)定为“台日特别伙伴关系促进年”,强调“让台日真正成为特别伙伴关系”,以解除日方对其个人与其执政团队对日政策的疑虑,这种“积极态度”自然得到了日本方面的呼应。

从钓鱼岛到台日渔业协议

渔业协议.jpg
“台日渔业协议”示意图(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制)
马英九政治发家的第一桶金来自保钓,“海巡署”也曾客观配合了大陆的保钓行动,但在大陆与日本之间,其倾向和取舍却最终趋向后者。关系脆弱的两岸关系与长期以来台日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战略互信,以及出于利己主义的小算盘,使得台湾当局在东海海域的各类争端中,对日采取妥协退让的立场,这集中体现在《台日渔业协议》上。

从1996年到2009年举行了16轮的渔业会谈,突然在2013年签订协议,这背后日本方面以台制华的战略图谋非常明显。为了防止两岸走得更近,造成台湾对日本的离心倾向,同时随着大陆军力增强,中方在钓鱼岛和东海油气田等问题上日趋强硬,久拖不决只会夜长梦多,日本政府遂主动与台湾展开渔权谈判,拿出一部分长期霸占的渔业资源,划来满足后者的渴求。

在获得钓鱼岛附近海域渔权后,台海两岸对日的默契和配合顿时土崩瓦解。台湾当局只顾自身利益,与大陆划清界限,甚至强行驱赶大陆渔民,对两岸东海合作持不合作态度。


日据时代明信片上的台湾总督府,如今则是“总统府”,在台湾俨然是文化遗产。而韩国则把朝鲜总督府视为国耻,1995年将其拆除
与此同时,日本则消除了日台双方长期存在的渔业纠纷,减少了台湾渔民依靠大陆海上执法力量护渔的机会,再次将台湾拉上战车,成为其配合日本阻止中国进入钓鱼岛海域的潜在帮手。伤害日本的利益就是伤害台湾的利益,不由得后者在未来中日东海问题上助拳。

打铁还需自身硬

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临近,如果不出意外,民进党很可能卷土重来。即便有所变数,台湾在军事安全等重要议题上依赖美日的态势也难以彻底扭转,“统一没门,独立没胆”的拖字诀仍是蓝绿两党的老章程,所以我们无需对其有任何幻想,更不能被美日台牵着鼻子走。

但这并不意味着战争,相反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希望“一带一路”的红利为邻居日本和自家兄弟台湾所分享,“有钱大家赚”是中国人的好传统。

只是丑话要说在前面,为防患于未然,中日双方的游戏规则必须更加明确化和清晰化。东亚的国际结构及其秩序的演变,台湾问题的发展趋势,最终取决于硬实力博弈后的话语权。历史经验已经无数次告诉中国人: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国两智”还没找到更好疗效,没想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在台湾这边证明了还有传染性,弯弯又给世界医学界做出重要贡献。
漫画说的很明白   
家庭失势,儿孙拉外人分界线,目的只为巴金主老大。人之势利其实与口中政治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