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的十年 失落的十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49:20
2005.08.29  中時晚報


中晚社評


        台灣今年前七個月,海空貨運同步衰退;物流倉儲業也首度出現衰退;從台灣起飛的747貨機,每月減少30架次……。

       意外嗎?訝異嗎?不。看到這個數據、這個發展,應該是傷感、頓足,但卻不意外與訝異。這個苦果,在戒急用忍提出時,已悄然的撒下種子。這幾年,執政者為了本身政治利益,不斷挑撥兩岸關係,讓兩岸關係惡化進而陷入一個不死不活的僵局時,這個種子,逐漸發芽、進而開花結果。從現在到未來,就是台灣要品嘗這個苦果的時候了。


       十年前,當大陸經濟快速成長,作為世界工廠的角色已確立,但其作為全球市場的潛力還隱而未現時,台灣仍有相對利基。特別是當年,一來外商對進入大陸市場仍較陌生,透過台灣作為進軍大陸的基地,仍有吸引力;二來,大陸本身的基礎設施仍相對較落後,台灣的地理位置與海空運設施仍有競爭力。因此,亞太營運中心、亞太轉運中心、境外航運中心等利用台灣本身仍有的優勢,配合全球對「大陸工廠」的需求,提升台灣本身在整個區域經濟中的重要性與附加價值,仍不失為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冉冉十年過去,從戒急用忍到「有效管理」,限制、管制的基調不變;而喧嚷多年、包括國內企業到外商一再反映,要求盡早實現的三通,仍處於只聞樓梯響的階段。兩岸關係更是一度惡化到「準戰爭」邊緣。國內經濟因朝野樂在政治內鬥、加上執政者政策的不當,一切政治掛帥,幾經挫折頓挫後,經濟實力下滑。但大陸則反以經濟掛帥,全力衝刺經濟,現已成長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國內生產毛額達一兆五千億美元、同時也是第三大貿易國,十年前相對落後的基礎設施逐漸趕上,新機場、新港口一個個完工啟用。

       大陸的黃金十年,竟是台灣失落的十年。

       在彼長我消的情況下,政府的兩岸政策仍是鐵板一塊,毫無變通改變;政治與意識形態考量仍凌駕在經濟與民生之上。終於,悄悄的,企業用腳投票,出走到大陸。台灣勢力最大的美僑與歐僑商會的會員固然年年減少,即使國內企業也不斷出走,而且,這波是以電子科技業為主。企業由大陸出貨、來自大陸營收的比重,紛紛跳破五成以上。一位外商形容,現在要與台灣電子企業的財務長會面,在蘇州、崑山還比較容易見到;國際大廠的執行長到亞洲視察,要與台灣的代工業者會面,選擇在大陸會面的遠高於在台灣……。

       反映這些現象的數據,就是「台灣接單、海外出貨」的比重躍升到近四成、電子資訊業的海外出貨比重更超過七成。既然生產與出貨的主力都不在台灣,海空貨運自然衰退、失業率當然下不去、經濟成長率一定拉不高。

        令人憂心的是:這個趨勢與現象,目前仍看不到反轉的可能。政府如打不開兩岸這個結、又無能提出其他可行的解決方案,那麼,這個苦果,恐怕大家還要繼續吞嚥,直到最後!2005.08.29  中時晚報


中晚社評


        台灣今年前七個月,海空貨運同步衰退;物流倉儲業也首度出現衰退;從台灣起飛的747貨機,每月減少30架次……。

       意外嗎?訝異嗎?不。看到這個數據、這個發展,應該是傷感、頓足,但卻不意外與訝異。這個苦果,在戒急用忍提出時,已悄然的撒下種子。這幾年,執政者為了本身政治利益,不斷挑撥兩岸關係,讓兩岸關係惡化進而陷入一個不死不活的僵局時,這個種子,逐漸發芽、進而開花結果。從現在到未來,就是台灣要品嘗這個苦果的時候了。


       十年前,當大陸經濟快速成長,作為世界工廠的角色已確立,但其作為全球市場的潛力還隱而未現時,台灣仍有相對利基。特別是當年,一來外商對進入大陸市場仍較陌生,透過台灣作為進軍大陸的基地,仍有吸引力;二來,大陸本身的基礎設施仍相對較落後,台灣的地理位置與海空運設施仍有競爭力。因此,亞太營運中心、亞太轉運中心、境外航運中心等利用台灣本身仍有的優勢,配合全球對「大陸工廠」的需求,提升台灣本身在整個區域經濟中的重要性與附加價值,仍不失為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冉冉十年過去,從戒急用忍到「有效管理」,限制、管制的基調不變;而喧嚷多年、包括國內企業到外商一再反映,要求盡早實現的三通,仍處於只聞樓梯響的階段。兩岸關係更是一度惡化到「準戰爭」邊緣。國內經濟因朝野樂在政治內鬥、加上執政者政策的不當,一切政治掛帥,幾經挫折頓挫後,經濟實力下滑。但大陸則反以經濟掛帥,全力衝刺經濟,現已成長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國內生產毛額達一兆五千億美元、同時也是第三大貿易國,十年前相對落後的基礎設施逐漸趕上,新機場、新港口一個個完工啟用。

       大陸的黃金十年,竟是台灣失落的十年。

       在彼長我消的情況下,政府的兩岸政策仍是鐵板一塊,毫無變通改變;政治與意識形態考量仍凌駕在經濟與民生之上。終於,悄悄的,企業用腳投票,出走到大陸。台灣勢力最大的美僑與歐僑商會的會員固然年年減少,即使國內企業也不斷出走,而且,這波是以電子科技業為主。企業由大陸出貨、來自大陸營收的比重,紛紛跳破五成以上。一位外商形容,現在要與台灣電子企業的財務長會面,在蘇州、崑山還比較容易見到;國際大廠的執行長到亞洲視察,要與台灣的代工業者會面,選擇在大陸會面的遠高於在台灣……。

       反映這些現象的數據,就是「台灣接單、海外出貨」的比重躍升到近四成、電子資訊業的海外出貨比重更超過七成。既然生產與出貨的主力都不在台灣,海空貨運自然衰退、失業率當然下不去、經濟成長率一定拉不高。

        令人憂心的是:這個趨勢與現象,目前仍看不到反轉的可能。政府如打不開兩岸這個結、又無能提出其他可行的解決方案,那麼,這個苦果,恐怕大家還要繼續吞嚥,直到最後!
几年前很多台商的运作方法还是大陆粗加工---台湾深加工----出口海外
不过随着大陆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再加上两岸三通无望
这样的模式是越来越少了
台湾想改,已经来不及了.空洞化和边缘化指日可待!
[em01][em01]
过去的十几年,台湾一直在进行着“民主文化大革命”!
台湾的边缘化本来就是我国的政策么。
边缘地区,自己的力量不会强,外界关心程度不会高,要收拾掉就简单多了。

[em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