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推荐』推进新闻自由才能增强影响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6:21:55
● 王兴栋
  近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非常频繁,一方面是由于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在西方所引发的激烈讨论,另一方面五角大楼公布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再次让“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
  西方媒体以及舆论对中国是否构成威胁讨论得如火如荼,然而作为主角之一的中国在这场讨论中却很少能够让国际社会听到自己的声音。这并不是说官方媒体没有尽力反击西方的指责,而是因为官方媒体的声音实在是走不出国门。怪不得中海油的老总傅成玉选择亲自撰文将自己的观点通过《华尔街日报》(7月19日)来向美国读者传达。
  说到五角大楼公布的年度军力报告,虽然在白宫的压力下几易其稿,但最终文本仍在尽力渲染中国威胁论。言犹在耳的是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和李肇星外长在新闻发布会上拿出中美两国军费开支的对比来反复强调中国无意威胁别国。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军费开支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开支都处于较低水平。尽管如此,当时的西方媒体以及日本媒体却在热炒中国增加军费开支。
  为什么听不到中国的声音?为什么任凭温家宝喊破嗓子西方媒体还是从反面进行报道?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一次回答记者提问时曾经这样无奈地感叹道:“我个人印象最多的一次,记者向我提出了75个问题,但我发现对我的回答你们(外电)报道非常有限。有时候我讲了40分钟也不见西方媒体有任何报道。”
  以此看来,要想把中国的声音和合理诉求传达到国际社会,不能完全指望西方媒体。
  
有人看不等于有效果 
  如何让西方世界了解中国,并对中国进行客观的报道?如何将中国合理的诉求传达到国际社会?其实中国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很多努力,包括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开放外国记者来华驻点采访。目前中央几乎所有的部委都设立了发言人,地方上一些省市也建立发言人制度。2003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了首期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此外,官方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中央电视台的英语频道和法语、西语频道对于对外宣传报道中国也在积极发挥作用。然而尽管如此,这些都没有办法解决上述提到的外交部发言人孔泉曾经经历过的尴尬。就像卫星电视台一样,建立一个卫星电视频道不等于说能够落地,能够落地也不等于有人看,有人看不等于说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此来看,中国在对外宣传方面已经做到了前面两点,但后面两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目前很多国家都设立了类似央视英语频道进行对外宣传,比如俄罗斯今年就决定设立一个新的英语频道《今日俄罗斯》,但也无法突破后两点。然而要将中国的声音和合理诉求传达给国际社会,最关键的还是后面两点,要做到这两点必须打造国际社会认可的、有国际影响力的主流媒体。
  从目前来看中国并没有一家这样的媒体。如何打造这样的媒体?半岛电视台的崛起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半岛电视台的崛起也说明非西方媒体在西方文化霸权的情况下仍然有希望在国际传播领域争得一席之地。
  考察半岛电视台的崛起,我们发现有三方面的因素。其一就是钱的问题,该台获得了卡塔尔政府数亿美元的财政支持,没有经济之忧;其二就是新闻自由的问题,半岛电视台成立之初就从英国广播公司(BBC)招募了一大批阿拉伯语编辑、记者以及技术人员,卡塔尔政府许以完全自由的承诺。
  他们带来了英国BBC及美国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电视节目的制作理念,组成了半岛电视台的核心内层。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是“九一一事件”和该台对这次事件的报道。半岛电视台创办于上个世纪90年代,但一举成名却是2001年九一一事件后的事情。由于九一一事件与阿拉伯世界有着很大的关联,这让半岛电视台在报道此事时有相当的便利。这说明一件举世关注的核心事件和对该事件的主导性报道,是成就一家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的必要条件。CNN的成名亦是如此。
  
官员总觉得高记者一等
  
  要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媒体,必须从这三个方面下手。而对于中国来说,第一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中央电视台垄断地位每年带来的广告收入实际上相当于国家每年给它巨额的拨款。至于第三个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实力的增强,一些吸引全世界关注的核心事件逐渐开始在中国发生。
  比如说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朝核问题第四轮六方会谈,吸引了500名记者参加,国际社会相当关注,这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也在逐渐减弱。
  第二方面的因素,也就是新闻自由,成了制约中国媒体成长的主要因素。尤其在本轮的六方会谈中,这体现得很清楚。所有参加这次六方会谈报道的中国记者都有一个感受:中国记者是获取独家信息最不便利的一个群体。
  一是外交部没有专门针对中国记者举行的吹风会,而其他各方代表团都有只对本国记者开放的吹风会;二是中国政府内鲜有消息人士向记者提供独家信息。中国政府和媒体的关系还是一种管与被管的关系,当政府官员遇到新闻记者时总觉得要高后者一等,鲜有主动向后者报料的情况。
  所以本轮会谈反映在中国媒体上的报道都很让人失望,许多国内媒体还拼命引用西方媒体以及日本和韩国媒体的报道。这一点实在是很讽刺。
  适当给予新闻媒体一定的自由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同时对于塑造中国软实力以及向国际社会正面传达中国的声音和诉求都极具正面意义。
  其实这方面的例子最近就有一个:连宋访大陆时央视对很多重大活动的全程直播,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大陆在台湾同胞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为大陆的领导人塑造了一个更显亲切、更为正面的形象。与此同时,央视的国际频道通过这一系列的直播,收视率大为提高。两方面的效果都非常好。
  自从国家在媒体领域实行改革以来,广告经营权甚至是股份制方面都有突破。媒体集团也纷纷成立,做大做强、打造中国媒体的航空母舰成为了奋斗目标,但编辑方面始终是一个禁区。
  如今这方面已经成为了中国媒体成就国际影响力,成为真正意义的国际主流媒体的一个瓶颈。不能突破这个瓶颈,央视如何财大气粗、如何自诩为主流媒体都没有办法掩盖CCTV-9(英语频道)惨不忍睹的收视率,也无法掩饰外国媒体报道CCTV最多的不是它的新闻报道水平而是它要盖一座很夸张的大楼。
  不能突破这个瓶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只能看到西方媒体在无视美国每隔几年就要发动一场战争、每年军费开支超过4000亿美元的情况下仍然会狂炒中国威胁论,而中国的声音和诉求无论是最高领导人发出的还是普通媒体发出的都被无情淹没。
  不能突破这个瓶颈,类似于六方会谈这样的报道只会成为中国新闻人的耻辱和历史的笑柄,让中国媒体一再错失通过国际大事来提升自我的机会。
  
·作者是上海新闻工作者● 王兴栋
  近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非常频繁,一方面是由于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在西方所引发的激烈讨论,另一方面五角大楼公布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再次让“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
  西方媒体以及舆论对中国是否构成威胁讨论得如火如荼,然而作为主角之一的中国在这场讨论中却很少能够让国际社会听到自己的声音。这并不是说官方媒体没有尽力反击西方的指责,而是因为官方媒体的声音实在是走不出国门。怪不得中海油的老总傅成玉选择亲自撰文将自己的观点通过《华尔街日报》(7月19日)来向美国读者传达。
  说到五角大楼公布的年度军力报告,虽然在白宫的压力下几易其稿,但最终文本仍在尽力渲染中国威胁论。言犹在耳的是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和李肇星外长在新闻发布会上拿出中美两国军费开支的对比来反复强调中国无意威胁别国。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军费开支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开支都处于较低水平。尽管如此,当时的西方媒体以及日本媒体却在热炒中国增加军费开支。
  为什么听不到中国的声音?为什么任凭温家宝喊破嗓子西方媒体还是从反面进行报道?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一次回答记者提问时曾经这样无奈地感叹道:“我个人印象最多的一次,记者向我提出了75个问题,但我发现对我的回答你们(外电)报道非常有限。有时候我讲了40分钟也不见西方媒体有任何报道。”
  以此看来,要想把中国的声音和合理诉求传达到国际社会,不能完全指望西方媒体。
  
有人看不等于有效果 
  如何让西方世界了解中国,并对中国进行客观的报道?如何将中国合理的诉求传达到国际社会?其实中国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很多努力,包括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开放外国记者来华驻点采访。目前中央几乎所有的部委都设立了发言人,地方上一些省市也建立发言人制度。2003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了首期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此外,官方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中央电视台的英语频道和法语、西语频道对于对外宣传报道中国也在积极发挥作用。然而尽管如此,这些都没有办法解决上述提到的外交部发言人孔泉曾经经历过的尴尬。就像卫星电视台一样,建立一个卫星电视频道不等于说能够落地,能够落地也不等于有人看,有人看不等于说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此来看,中国在对外宣传方面已经做到了前面两点,但后面两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目前很多国家都设立了类似央视英语频道进行对外宣传,比如俄罗斯今年就决定设立一个新的英语频道《今日俄罗斯》,但也无法突破后两点。然而要将中国的声音和合理诉求传达给国际社会,最关键的还是后面两点,要做到这两点必须打造国际社会认可的、有国际影响力的主流媒体。
  从目前来看中国并没有一家这样的媒体。如何打造这样的媒体?半岛电视台的崛起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半岛电视台的崛起也说明非西方媒体在西方文化霸权的情况下仍然有希望在国际传播领域争得一席之地。
  考察半岛电视台的崛起,我们发现有三方面的因素。其一就是钱的问题,该台获得了卡塔尔政府数亿美元的财政支持,没有经济之忧;其二就是新闻自由的问题,半岛电视台成立之初就从英国广播公司(BBC)招募了一大批阿拉伯语编辑、记者以及技术人员,卡塔尔政府许以完全自由的承诺。
  他们带来了英国BBC及美国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电视节目的制作理念,组成了半岛电视台的核心内层。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是“九一一事件”和该台对这次事件的报道。半岛电视台创办于上个世纪90年代,但一举成名却是2001年九一一事件后的事情。由于九一一事件与阿拉伯世界有着很大的关联,这让半岛电视台在报道此事时有相当的便利。这说明一件举世关注的核心事件和对该事件的主导性报道,是成就一家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的必要条件。CNN的成名亦是如此。
  
官员总觉得高记者一等
  
  要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媒体,必须从这三个方面下手。而对于中国来说,第一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中央电视台垄断地位每年带来的广告收入实际上相当于国家每年给它巨额的拨款。至于第三个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实力的增强,一些吸引全世界关注的核心事件逐渐开始在中国发生。
  比如说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朝核问题第四轮六方会谈,吸引了500名记者参加,国际社会相当关注,这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也在逐渐减弱。
  第二方面的因素,也就是新闻自由,成了制约中国媒体成长的主要因素。尤其在本轮的六方会谈中,这体现得很清楚。所有参加这次六方会谈报道的中国记者都有一个感受:中国记者是获取独家信息最不便利的一个群体。
  一是外交部没有专门针对中国记者举行的吹风会,而其他各方代表团都有只对本国记者开放的吹风会;二是中国政府内鲜有消息人士向记者提供独家信息。中国政府和媒体的关系还是一种管与被管的关系,当政府官员遇到新闻记者时总觉得要高后者一等,鲜有主动向后者报料的情况。
  所以本轮会谈反映在中国媒体上的报道都很让人失望,许多国内媒体还拼命引用西方媒体以及日本和韩国媒体的报道。这一点实在是很讽刺。
  适当给予新闻媒体一定的自由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同时对于塑造中国软实力以及向国际社会正面传达中国的声音和诉求都极具正面意义。
  其实这方面的例子最近就有一个:连宋访大陆时央视对很多重大活动的全程直播,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大陆在台湾同胞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为大陆的领导人塑造了一个更显亲切、更为正面的形象。与此同时,央视的国际频道通过这一系列的直播,收视率大为提高。两方面的效果都非常好。
  自从国家在媒体领域实行改革以来,广告经营权甚至是股份制方面都有突破。媒体集团也纷纷成立,做大做强、打造中国媒体的航空母舰成为了奋斗目标,但编辑方面始终是一个禁区。
  如今这方面已经成为了中国媒体成就国际影响力,成为真正意义的国际主流媒体的一个瓶颈。不能突破这个瓶颈,央视如何财大气粗、如何自诩为主流媒体都没有办法掩盖CCTV-9(英语频道)惨不忍睹的收视率,也无法掩饰外国媒体报道CCTV最多的不是它的新闻报道水平而是它要盖一座很夸张的大楼。
  不能突破这个瓶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只能看到西方媒体在无视美国每隔几年就要发动一场战争、每年军费开支超过4000亿美元的情况下仍然会狂炒中国威胁论,而中国的声音和诉求无论是最高领导人发出的还是普通媒体发出的都被无情淹没。
  不能突破这个瓶颈,类似于六方会谈这样的报道只会成为中国新闻人的耻辱和历史的笑柄,让中国媒体一再错失通过国际大事来提升自我的机会。
  
·作者是上海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