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掠W翼基础上提出“前掠之字翼”(前掠锯齿翼)设计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34:10


在前掠W翼基础上提出“前掠之字翼”(前掠锯齿翼)设计思想,也许是抗气动发散最强设计  @qingfengrumu

前掠翼的好处之一,大家都知道,前掠翼的主翼前缘的前掠翼尖,产生翼尖涡,向内向后飘,可以同主翼内侧的边条涡、鸭翼涡等复合,相互吸引、相互增强、共同延迟破裂,从而大大增强涡效,提高大迎角性能、失速性能、提高升阻比、增长航程,等等。


但是前掠翼的坏处,是前掠段发生震颤和气动发散。由于翼梢段迎角偏高导致翼梢段升力高,升力高又使翼梢段迎角更高,导致翼梢段升力再升高。。。。。如此循环的气动发散,速度越高越厉害,可以导致机翼折断。从而影响和制约前掠翼飞机的高速性。


前掠翼设计,能否成功,关键点也就是能否控制气动发散。为此,已经有诸多思路,比如-----------1、采用前掠W翼型,增长内侧后掠段、减短外侧前掠段,这样控制气动发散的前掠段长度和力臂。再如,2、@TSQ 等网友也曾经提到,包括我也曾经提到,前掠段的一部分,高速时候可以下折叠或者上折叠,从而减轻气动发散。                    3、采用复合材料,增强机翼的强度。                        4、采用机翼的弯扭设计,控制前掠段的迎角。


上述办法,都有一定道理和作用。本文作为设计J41/FC41过程中的发现和思考,提出控制前掠翼气动发散的新思路------------“前掠之字翼”(前掠锯齿翼)设计思想。

如图一或者三,为了保证马赫锥符合一定角度,前掠翼的翼梢段采用了切角处理。结果发现,切角较大的时候,这个时候,翼梢段成了后掠的状态。而整个机翼前缘,成了之字形,或者成为锯齿形。


这时可以发现新问题、新发现----翼梢段成了后掠状之后,翼梢还参与气动发散吗?答案参照各种论文对于后掠翼的描述就是----------对于后掠翼翼梢来说,它的气动发散是收敛的。而不是发散的。


这也就是说,锯齿翼或者之字翼,它的翼梢段不参与气动发散并且对于“之字翼(锯齿翼)”的中段前掠部分的气动发散,还有或者可能还有一定的牵制和对冲作用!成为牵制中段/前掠段气动发散的重量和力量。


“之字翼(锯齿翼)”的中段前掠部分,图一中是38度前掠,图二中的SU47是18度前掠,都能产生内飘/后飘的前缘(翼尖)涡。这样,对于之字翼/锯齿翼的内段和中段来说,内缘涡/内侧边条涡、与前掠翼尖涡的涡系复合,仍旧是存在的、强劲的。整个机翼、仍旧具备了前掠翼的好处。而后掠翼梢段的存在,又部分牵制和对冲了中段/前掠段的气动发散。中段/前掠段好比一根扁担,这根扁担的两头都拴有重量不等的重物,这根扁担再要震动就增加难度了。如果这根扁担的强度/刚度再增强,这根扁担震颤的难度就更大。


也就是说,前掠之字翼/锯齿翼的设计,较之于前掠W翼更优化,较之于前掠折叠翼、则结构和设计更简单。


前掠之字翼/锯齿翼的设计,可能是震颤控制最优、气动发散控制最优的前掠翼设计。


俺惭愧是文科生,只能逻辑推理到这一步,俺现在最大的遗憾是自己没有风洞或者吹风软件去吹一下。只好写出来,作为中毒深的发烧友,与大家共享。









在前掠W翼基础上提出“前掠之字翼”(前掠锯齿翼)设计思想,也许是抗气动发散最强设计  @qingfengrumu

前掠翼的好处之一,大家都知道,前掠翼的主翼前缘的前掠翼尖,产生翼尖涡,向内向后飘,可以同主翼内侧的边条涡、鸭翼涡等复合,相互吸引、相互增强、共同延迟破裂,从而大大增强涡效,提高大迎角性能、失速性能、提高升阻比、增长航程,等等。


但是前掠翼的坏处,是前掠段发生震颤和气动发散。由于翼梢段迎角偏高导致翼梢段升力高,升力高又使翼梢段迎角更高,导致翼梢段升力再升高。。。。。如此循环的气动发散,速度越高越厉害,可以导致机翼折断。从而影响和制约前掠翼飞机的高速性。


前掠翼设计,能否成功,关键点也就是能否控制气动发散。为此,已经有诸多思路,比如-----------1、采用前掠W翼型,增长内侧后掠段、减短外侧前掠段,这样控制气动发散的前掠段长度和力臂。再如,2、@TSQ 等网友也曾经提到,包括我也曾经提到,前掠段的一部分,高速时候可以下折叠或者上折叠,从而减轻气动发散。                    3、采用复合材料,增强机翼的强度。                        4、采用机翼的弯扭设计,控制前掠段的迎角。


上述办法,都有一定道理和作用。本文作为设计J41/FC41过程中的发现和思考,提出控制前掠翼气动发散的新思路------------“前掠之字翼”(前掠锯齿翼)设计思想。

如图一或者三,为了保证马赫锥符合一定角度,前掠翼的翼梢段采用了切角处理。结果发现,切角较大的时候,这个时候,翼梢段成了后掠的状态。而整个机翼前缘,成了之字形,或者成为锯齿形。


这时可以发现新问题、新发现----翼梢段成了后掠状之后,翼梢还参与气动发散吗?答案参照各种论文对于后掠翼的描述就是----------对于后掠翼翼梢来说,它的气动发散是收敛的。而不是发散的。


这也就是说,锯齿翼或者之字翼,它的翼梢段不参与气动发散并且对于“之字翼(锯齿翼)”的中段前掠部分的气动发散,还有或者可能还有一定的牵制和对冲作用!成为牵制中段/前掠段气动发散的重量和力量。


“之字翼(锯齿翼)”的中段前掠部分,图一中是38度前掠,图二中的SU47是18度前掠,都能产生内飘/后飘的前缘(翼尖)涡。这样,对于之字翼/锯齿翼的内段和中段来说,内缘涡/内侧边条涡、与前掠翼尖涡的涡系复合,仍旧是存在的、强劲的。整个机翼、仍旧具备了前掠翼的好处。而后掠翼梢段的存在,又部分牵制和对冲了中段/前掠段的气动发散。中段/前掠段好比一根扁担,这根扁担的两头都拴有重量不等的重物,这根扁担再要震动就增加难度了。如果这根扁担的强度/刚度再增强,这根扁担震颤的难度就更大。


也就是说,前掠之字翼/锯齿翼的设计,较之于前掠W翼更优化,较之于前掠折叠翼、则结构和设计更简单。


前掠之字翼/锯齿翼的设计,可能是震颤控制最优、气动发散控制最优的前掠翼设计。


俺惭愧是文科生,只能逻辑推理到这一步,俺现在最大的遗憾是自己没有风洞或者吹风软件去吹一下。只好写出来,作为中毒深的发烧友,与大家共享。









@草根设计师

@TSQ

@百臂巨人


@草根设计师

@TSQ

@百臂巨人
坐等 流水席!文科生研究气动,楼主文武兼备啊!
文科僧表示完全没有插嘴的资格,还是乖乖搬板凳边上看吧。
@qingfengrumu
文科生表示,反正看起来比后掠翼帅多了
脑洞一下

如果按照楼主的意思引申一下,是否可以将后掠机翼的前缘设计成锯齿,后掠机翼也就成了小段小段的前掠机翼拼接了
空天战舰 发表于 2015-4-29 11:35
坐等 流水席!文科生研究气动,楼主文武兼备啊!
看上去,这个应该被有关所高薪聘请的对象啊
不当元帅的士兵 发表于 2015-4-29 14:21
文科生表示,反正看起来比后掠翼帅多了
这个也不是说不可以
绕不过去的问题,钻石翼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但是主流战机典型接敌空速在高亚音速段到超音速段之间。而前掠翼对诱导阻力的适应信并不好
帅哥专业户 发表于 2015-4-29 14:28
脑洞一下

如果按照楼主的意思引申一下,是否可以将后掠机翼的前缘设计成锯齿,后掠机翼也就成了小段小段 ...
锯齿太小不行。涡流需要依赖一定宽度或者长度或者弧形的
同志们一点都没注意观察啊,这是锤子生姜啊~~~~~~~~~
倒数第二张图看上去比较协调。一点建议,把内部后掠短改成拱形,类似F18E的边条那样,这样可以产生比较强的涡,把前后掠交接处的附面层带走,现在这样,后掠角较小,产生边条涡较弱,也不稳定。甚至再激进一点,把这个跟前机身的尖锐侧缘融合起来,不知道是否可行。
qingfengrumu 发表于 2015-4-29 16:23
倒数第二张图看上去比较协调。一点建议,把内部后掠短改成拱形,类似F18E的边条那样,这样可以产生比较强的 ...
你能否画出草图?

尖拱形状不利于隐形那个另说
yes413a 发表于 2015-4-29 17:05
你能否画出草图?

尖拱形状不利于隐形那个另说
鼠标绘的,不太好看,就是画成蓝色那个样子,变成外凸的曲线。或者直接延长的进气道两侧,变成红色曲线那样。这样边条比较宽,可否把前后掠交接的地方适当向内移动?
qingfengrumu 发表于 2015-4-29 19:08
鼠标绘的,不太好看,就是画成蓝色那个样子,变成外凸的曲线。或者直接延长的进气道两侧,变成红色曲线那 ...

明白你了  外凸的曲线  不利于隐形

原图中的边条,看起来是棱边,但是是以进气道宽度+棱边来计算宽度的,宽度已经足够大,甚至略大于F35B。加上长度长于F35B的边条。仅此一项,涡效已经强于F35B了
前掠角最好不要超过30度,一是角度小容易控制发散,二是角度小后缘的襟翼副翼效率才够。
yes413a 发表于 2015-4-29 19:13
明白你了  外凸的曲线  不利于隐形

原图中的边条,看起来是棱边,但是是以进气道宽度+棱边来计算宽 ...
现在边条涡是强,但是在翼根,而机翼上附面层堆积在前后掠交接的地方,这个涡对这个附面层的作用不一定够强。
这种曲线对头向隐身影响不大,主要是侧向,还可以采用隐身结构改善。
再加一对鸭翼那就神似金雕啊
sxl567sxl 发表于 2015-4-29 19:41
前掠角最好不要超过30度,一是角度小容易控制发散,二是角度小后缘的襟翼副翼效率才够。
感谢  大致如此。。。。。。。。。。。。。前缘前掠27度  后缘前掠38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