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关岛!——浅析海军力量倍增器“东风26”弹道导弹、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14:57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3/2776/97/71/8_1.html
到目前为为止,中国舰载对海打击已经正式建立起一套以鹰击18、鹰击100和鹰击12为首的重型远程亚超音速相结合”三剑客“的对海硬杀伤体系!但无论海军的反舰体系如何先进,都只是局限于对敌水面舰艇的杀伤。我们的针对性很强,那就是大洋彼岸的航母舰队!而在美国海空一体战背景下,在消灭对方水面舰艇同时,和二炮弹道导弹配合,在发展像东风21D这样的特殊弹种外,对敌方重要军事基地进行压制和打击同样重要。而这才是彻底瓦解敌方航母编队作战优势的根本!而在整个太平洋里,关岛——就是我们的首选目标、、、

        相对于在大洋到处游弋的“移动”航母,那些零零散散坐落海天之间的固定“航母”——前进基地才更可怕!在大多数人心里,美国航母舰队就是最大威胁,我们的海军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围绕“对付航母舰队”为目标进行的,但个人认为,那些长期被用来作为“战略后勤支撑”的敌军大型军事基地才是我们的最大威胁!所以在此探讨一下中国发展新型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的需求、、、

     按目前的中国海军作战思想,和我们面临的现实威胁看,即使未来拥有航母编队,但和美国的“制海权”不同,我们的重点还是以争夺“对海权”为主,那就是最大化消灭对方水面舰艇,从而消除敌方航母编队对我纵深目标的威胁、、、这是特殊战略环境所决定的,和所谓“进攻”、“防守”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目前中国海军无论如何现代化,在拥有海外前进基地之前,海军目的主要还是以防止内陆目标遭受打击为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拒阻战略”。在这基础之上,才能谈得上远洋“制海型”海军的转变、、、
      那么如何给海军创造一个优异的“拒阻”环境呢?作为高度依赖前进基地的美国航母舰队,如果中美在西太平洋开战,那么关岛就是它的七寸!目前中国缺乏隐身轰炸机,而轰—-6携带巡航导弹极易被拦截,舰载巡航导弹短时间内无法成型不说,在战时还需要对前期制海权的掌控,让本就作战使命单一的中国海军更加无所适从,无法突出重点,从而影响到对海打击的优势。因此对于现在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需要”厚积薄发“的海军来说,为了扬长避短,弹道导弹就是海军在战时打击敌方重要支撑节点的唯一最有效手段。而在目前中国二炮所有清单中,虽然已经形成了近、中、远核常兼备的装备体系。但进程主要针对台海,中程针对周边,使用洲际导弹又会增加战略风险而且效费比低。
        其实在中国第一代弹道导弹发展规划中,使用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东风4”就已经具备4000到5000公里远的射程,同样以关岛和莫斯科为打击对象,不过由于东风4定型服役时间很晚。加上此时射程更远的东风5洲际导弹接近成功,因此东风4在二炮装备很少!按照其服役年限和部署能力看,数量大概在20枚左右!东风4设计之初主要用于核打击任务,但用来执行常规打击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不符合当前的作战环境。所以急需研制一款高效的、射程在4000公里左右的新型弹道导弹用来执行对关岛的常规打击。
       可能有网友会说;我们不是已经有东风21、东风25现成的吗?完全可以在其基础上通过改进从而达到目的,但这都是仅仅从射程上的考虑,东风21使用700公斤核弹头时,射程在1700公里左右,和巨浪1相当。后来的东风21A可能比原型射程提高60%左右,超过2700公里!通过使用新型核弹头和弹载减重设备,研制出一种射程达到3500公里导弹不是问题。但如果用常规弹头打击关岛基地,东风21的基本设计就会限制其打击能力!我们知道,东风21是从巨浪1潜射导弹发展而来,使用第一代固体发动机,在80年试射以来,虽然使用了诸多新技术,但由于使用的大多是直接从巨浪1上岸后的成果,因此性能潜力发挥并不大。所以无论是替换东风4还是维持威慑能力,在国家完成了DF31、DF31B、DF41等第二代洲际导弹之后,都应该“腾出手”来考虑下一代中远程弹道导弹的发展。所以;东风26在这时应运而生恰到好时、、、
     
      由于东风26导弹至今没有公布任何细节,所以结合当前中国的战略需要,来推测一下新型导弹的基本性能要求。其中最核心指标就是射程和投资能力。要从中国内陆打击关岛,射程至少要达到3500公里,考虑到发射基地和安全因素,实际应该达到4000公里!为反制美国海空一体战,除关岛外,美国其他同样不可忽视,比如印度洋中部的迪戈加西亚基地一直是美军战略进攻支点,还有澳洲北部的达尔文市目前正在建设海军陆战队基地、、、
       对于在常规战争中使用常规导弹导弹,具备有效的杀伤和威慑能力是前提,所以战斗部重量是一关键指标,俄“伊斯坦德尔”导弹有多种类型战斗部选择,重量在480--700公斤之间。如果以该导弹作为常规弹道导弹做参照的话,东风26战斗部至少应达到700公斤到甚至一吨更好。考虑到再入机动弹头等设计导致的增重,常规弹头重量不能低于一吨、、、按照上述的结论,东风26在投掷能力上和苏联SS20非常接近。而要在具有最大射程同时保证最佳投掷能力,就对导弹发动机技术要求更高。比如在采用高能推进剂、优化柔性喷管、大长径比碳纤维壳体等,并在导弹飞行过程中,提高发动机工作压强、将发动机燃烧室长度拉长、长径比最大化,这些都是先进二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核心指标。如果将该固体发动机应该是首先使用在DF26上,其水平不仅远高于DF21,甚至在DF31洲际导弹之上!从中国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看,这些难题不算大、、、
       即便以上技术实现,要想让最新导弹搭载1吨重的弹头实现4000公里以上的射程,仍然需要远超过东风21导弹的发射重量!按照这个指标,一级发动机长度肯定比东风31还长,因此其弹体长度比起洲际导弹短不了多少!这样也有一个好处,有必要的话,可以通过增加第3级发动机的方式发展出洲际导弹,这种思路其实和苏联将SS20中程导弹发展到SS25洲际导弹一样,但东风26要实现常规打击效能,就必须具备更高的制导精度。当前的弹道导弹主要制导方式仍然是惯性导航,也可以通过“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末端导再入机动弹头等方式提高打击精度。东风26在使用常规弹头时,为了保证打击和毁伤效果,对命中精度要求极高,即使使用杀伤范围较大的技术弹头或子母弹头,但一个几百公斤重的常规战斗部杀伤效果仍然是有限的!特别是美军依赖很重的机场、港口、油库等面妆目标的杀伤威力,那DF26的误差就要低于30米,如果是指挥通讯和雷达站等点状目标,精度就要低于10米、、、
     按以上要求看,DF26可以使用国产激光捷联惯导技术,比如官方报道过国内某系列高轴高精度光纤陀螺的零偏稳定性精度达到了0.01度/小时,随机游走系数小于0.001度/小时,另一型激光陀螺也达到了0.01度/小时到0.005度/小时,随机游走系数为0.002到0.003/小时。按照国际惯例,洲际导弹使用的高精度惯导设备性能应该高度保密,那么中国公开的激光陀螺或光纤陀螺应该代表了中等精度惯导系统的典型水平,但绝对不是最高水平!假如DF26导弹的激光惯组就处于这一水平,DF21的液浮陀螺精度为0.1/小时,那么DF26的惯导设备精度可提高一个数量级!仅仅靠惯导就能实现误差小于30米的精度。对于一款导弹导弹来说,不错了。但要进一步提高精度,除非中国惯导技术获得巨大突破,使用零偏精度为0.001---0.0005/小时的高精度激光陀螺,否则就只能通过引入卫星导航的信号修正或末端制导实现、、、  
     问题是虽然可以增加卫星导航来修正,但将制导精度完全寄托在容易受干扰的卫星上也不太稳妥!相比之下,继续完善在战术、再入机动弹头和雷达末端制导功能才是理智的选择!美帝“番兴2”采用主动雷达末端制导,达到了30米精度。DF21C精度与其类似,中国近几年在该技术进步很大,所以可以预测DF26完全会通过主动雷达末制导来满足精度要求。

     再来说说DF26的战术应用;由于射程较大,DF26的发射阵位应该位于华中、华南一带。美帝目前还没有助推段反导拦截手段,也没有研制助推段反导拦截的系统,即使是目前美帝的所谓“宙斯盾上陆”计划中的标准6也没有此能力,因此DF26在助推段被拦截的可能性不大,它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实施中段拦截的“标准3”和末端拦截的高层区域防御系统THAAD导弹!目前美帝“宙斯盾”反导系统和THAAD计划进展顺利,美陆军已决定在关岛部署THAAD系统,而美日“宙斯盾”反导系统早已在西太巡逻,所以面对美反导系统的不断发展,DF26必须具备较强的突防能力。根据网络上曝出的中国新式洲际导弹技术经验,DF26可以在弹道中段抛洒多批复杂轻诱饵,同时增加变轨能力,末端可以通过再入机动高超声速滑翔方式进行突防!以降低被THAAD拦截的概率。
    在美国空海一体战设想下,多次提到有人或无人隐形飞机深入中国内陆,猎杀我弹道导弹的方案!目前中国DF11、DF15、DF21和DF31等固体弹道导弹全面转向机动发射,因此DF26必然采用同样方式。苏联SS20导弹长17米左右,使用6轴越野车底盘。DF26与其应该类似,从网络曝光图片看,DF26导弹长度应该比SS20略短,但对比DF21导弹的长度,该弹仍然需要6轴或更长底盘。从参考朝鲜进口中国的“舞水端”导弹底盘看,中国目前至少有两种6轴底盘,所以DF26肯定不会缺少可用底盘、、、
     
    DF21系列的不断发展,已经对美构成不小压力,而射程更远的DF26将形成更强威慑力!目前距离DF26曝光已有数年时间,作为中国新一代中远程导弹,射程超过4000公里,足以覆盖关岛甚至迪戈加西亚,为对抗美帝海空一体战提供了有力武器!结合DF11、DF15、DF21对抗第一岛链,在将来配合“长剑”巡航导弹,实现对美第二岛链后勤节点进行点面火力全覆盖能力、、、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3/2776/97/71/8_1.html
到目前为为止,中国舰载对海打击已经正式建立起一套以鹰击18、鹰击100和鹰击12为首的重型远程亚超音速相结合”三剑客“的对海硬杀伤体系!但无论海军的反舰体系如何先进,都只是局限于对敌水面舰艇的杀伤。我们的针对性很强,那就是大洋彼岸的航母舰队!而在美国海空一体战背景下,在消灭对方水面舰艇同时,和二炮弹道导弹配合,在发展像东风21D这样的特殊弹种外,对敌方重要军事基地进行压制和打击同样重要。而这才是彻底瓦解敌方航母编队作战优势的根本!而在整个太平洋里,关岛——就是我们的首选目标、、、

        相对于在大洋到处游弋的“移动”航母,那些零零散散坐落海天之间的固定“航母”——前进基地才更可怕!在大多数人心里,美国航母舰队就是最大威胁,我们的海军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围绕“对付航母舰队”为目标进行的,但个人认为,那些长期被用来作为“战略后勤支撑”的敌军大型军事基地才是我们的最大威胁!所以在此探讨一下中国发展新型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的需求、、、

     按目前的中国海军作战思想,和我们面临的现实威胁看,即使未来拥有航母编队,但和美国的“制海权”不同,我们的重点还是以争夺“对海权”为主,那就是最大化消灭对方水面舰艇,从而消除敌方航母编队对我纵深目标的威胁、、、这是特殊战略环境所决定的,和所谓“进攻”、“防守”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目前中国海军无论如何现代化,在拥有海外前进基地之前,海军目的主要还是以防止内陆目标遭受打击为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拒阻战略”。在这基础之上,才能谈得上远洋“制海型”海军的转变、、、
      那么如何给海军创造一个优异的“拒阻”环境呢?作为高度依赖前进基地的美国航母舰队,如果中美在西太平洋开战,那么关岛就是它的七寸!目前中国缺乏隐身轰炸机,而轰—-6携带巡航导弹极易被拦截,舰载巡航导弹短时间内无法成型不说,在战时还需要对前期制海权的掌控,让本就作战使命单一的中国海军更加无所适从,无法突出重点,从而影响到对海打击的优势。因此对于现在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需要”厚积薄发“的海军来说,为了扬长避短,弹道导弹就是海军在战时打击敌方重要支撑节点的唯一最有效手段。而在目前中国二炮所有清单中,虽然已经形成了近、中、远核常兼备的装备体系。但进程主要针对台海,中程针对周边,使用洲际导弹又会增加战略风险而且效费比低。
        其实在中国第一代弹道导弹发展规划中,使用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东风4”就已经具备4000到5000公里远的射程,同样以关岛和莫斯科为打击对象,不过由于东风4定型服役时间很晚。加上此时射程更远的东风5洲际导弹接近成功,因此东风4在二炮装备很少!按照其服役年限和部署能力看,数量大概在20枚左右!东风4设计之初主要用于核打击任务,但用来执行常规打击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不符合当前的作战环境。所以急需研制一款高效的、射程在4000公里左右的新型弹道导弹用来执行对关岛的常规打击。
       可能有网友会说;我们不是已经有东风21、东风25现成的吗?完全可以在其基础上通过改进从而达到目的,但这都是仅仅从射程上的考虑,东风21使用700公斤核弹头时,射程在1700公里左右,和巨浪1相当。后来的东风21A可能比原型射程提高60%左右,超过2700公里!通过使用新型核弹头和弹载减重设备,研制出一种射程达到3500公里导弹不是问题。但如果用常规弹头打击关岛基地,东风21的基本设计就会限制其打击能力!我们知道,东风21是从巨浪1潜射导弹发展而来,使用第一代固体发动机,在80年试射以来,虽然使用了诸多新技术,但由于使用的大多是直接从巨浪1上岸后的成果,因此性能潜力发挥并不大。所以无论是替换东风4还是维持威慑能力,在国家完成了DF31、DF31B、DF41等第二代洲际导弹之后,都应该“腾出手”来考虑下一代中远程弹道导弹的发展。所以;东风26在这时应运而生恰到好时、、、
     
      由于东风26导弹至今没有公布任何细节,所以结合当前中国的战略需要,来推测一下新型导弹的基本性能要求。其中最核心指标就是射程和投资能力。要从中国内陆打击关岛,射程至少要达到3500公里,考虑到发射基地和安全因素,实际应该达到4000公里!为反制美国海空一体战,除关岛外,美国其他同样不可忽视,比如印度洋中部的迪戈加西亚基地一直是美军战略进攻支点,还有澳洲北部的达尔文市目前正在建设海军陆战队基地、、、
       对于在常规战争中使用常规导弹导弹,具备有效的杀伤和威慑能力是前提,所以战斗部重量是一关键指标,俄“伊斯坦德尔”导弹有多种类型战斗部选择,重量在480--700公斤之间。如果以该导弹作为常规弹道导弹做参照的话,东风26战斗部至少应达到700公斤到甚至一吨更好。考虑到再入机动弹头等设计导致的增重,常规弹头重量不能低于一吨、、、按照上述的结论,东风26在投掷能力上和苏联SS20非常接近。而要在具有最大射程同时保证最佳投掷能力,就对导弹发动机技术要求更高。比如在采用高能推进剂、优化柔性喷管、大长径比碳纤维壳体等,并在导弹飞行过程中,提高发动机工作压强、将发动机燃烧室长度拉长、长径比最大化,这些都是先进二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核心指标。如果将该固体发动机应该是首先使用在DF26上,其水平不仅远高于DF21,甚至在DF31洲际导弹之上!从中国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看,这些难题不算大、、、
       即便以上技术实现,要想让最新导弹搭载1吨重的弹头实现4000公里以上的射程,仍然需要远超过东风21导弹的发射重量!按照这个指标,一级发动机长度肯定比东风31还长,因此其弹体长度比起洲际导弹短不了多少!这样也有一个好处,有必要的话,可以通过增加第3级发动机的方式发展出洲际导弹,这种思路其实和苏联将SS20中程导弹发展到SS25洲际导弹一样,但东风26要实现常规打击效能,就必须具备更高的制导精度。当前的弹道导弹主要制导方式仍然是惯性导航,也可以通过“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末端导再入机动弹头等方式提高打击精度。东风26在使用常规弹头时,为了保证打击和毁伤效果,对命中精度要求极高,即使使用杀伤范围较大的技术弹头或子母弹头,但一个几百公斤重的常规战斗部杀伤效果仍然是有限的!特别是美军依赖很重的机场、港口、油库等面妆目标的杀伤威力,那DF26的误差就要低于30米,如果是指挥通讯和雷达站等点状目标,精度就要低于10米、、、
     按以上要求看,DF26可以使用国产激光捷联惯导技术,比如官方报道过国内某系列高轴高精度光纤陀螺的零偏稳定性精度达到了0.01度/小时,随机游走系数小于0.001度/小时,另一型激光陀螺也达到了0.01度/小时到0.005度/小时,随机游走系数为0.002到0.003/小时。按照国际惯例,洲际导弹使用的高精度惯导设备性能应该高度保密,那么中国公开的激光陀螺或光纤陀螺应该代表了中等精度惯导系统的典型水平,但绝对不是最高水平!假如DF26导弹的激光惯组就处于这一水平,DF21的液浮陀螺精度为0.1/小时,那么DF26的惯导设备精度可提高一个数量级!仅仅靠惯导就能实现误差小于30米的精度。对于一款导弹导弹来说,不错了。但要进一步提高精度,除非中国惯导技术获得巨大突破,使用零偏精度为0.001---0.0005/小时的高精度激光陀螺,否则就只能通过引入卫星导航的信号修正或末端制导实现、、、  
     问题是虽然可以增加卫星导航来修正,但将制导精度完全寄托在容易受干扰的卫星上也不太稳妥!相比之下,继续完善在战术、再入机动弹头和雷达末端制导功能才是理智的选择!美帝“番兴2”采用主动雷达末端制导,达到了30米精度。DF21C精度与其类似,中国近几年在该技术进步很大,所以可以预测DF26完全会通过主动雷达末制导来满足精度要求。

     再来说说DF26的战术应用;由于射程较大,DF26的发射阵位应该位于华中、华南一带。美帝目前还没有助推段反导拦截手段,也没有研制助推段反导拦截的系统,即使是目前美帝的所谓“宙斯盾上陆”计划中的标准6也没有此能力,因此DF26在助推段被拦截的可能性不大,它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实施中段拦截的“标准3”和末端拦截的高层区域防御系统THAAD导弹!目前美帝“宙斯盾”反导系统和THAAD计划进展顺利,美陆军已决定在关岛部署THAAD系统,而美日“宙斯盾”反导系统早已在西太巡逻,所以面对美反导系统的不断发展,DF26必须具备较强的突防能力。根据网络上曝出的中国新式洲际导弹技术经验,DF26可以在弹道中段抛洒多批复杂轻诱饵,同时增加变轨能力,末端可以通过再入机动高超声速滑翔方式进行突防!以降低被THAAD拦截的概率。
    在美国空海一体战设想下,多次提到有人或无人隐形飞机深入中国内陆,猎杀我弹道导弹的方案!目前中国DF11、DF15、DF21和DF31等固体弹道导弹全面转向机动发射,因此DF26必然采用同样方式。苏联SS20导弹长17米左右,使用6轴越野车底盘。DF26与其应该类似,从网络曝光图片看,DF26导弹长度应该比SS20略短,但对比DF21导弹的长度,该弹仍然需要6轴或更长底盘。从参考朝鲜进口中国的“舞水端”导弹底盘看,中国目前至少有两种6轴底盘,所以DF26肯定不会缺少可用底盘、、、
     
    DF21系列的不断发展,已经对美构成不小压力,而射程更远的DF26将形成更强威慑力!目前距离DF26曝光已有数年时间,作为中国新一代中远程导弹,射程超过4000公里,足以覆盖关岛甚至迪戈加西亚,为对抗美帝海空一体战提供了有力武器!结合DF11、DF15、DF21对抗第一岛链,在将来配合“长剑”巡航导弹,实现对美第二岛链后勤节点进行点面火力全覆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