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克星-汉代名将霍去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1:25:23


首先来纠正几种说法,这些说法是历史书中没有的,是现代人臆想的。
1.卫青是以正合,霍去病是以奇胜。以正合以奇胜,这句话很多人曲解了它的意思。很多人以为卫青是在正面迎敌,霍去病在后面袭击,所以霍去病赢的漂亮。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霍去病率兵出征,卫青都是呆在家里,卫青如何正面迎敌?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是YY。
2.卫青都是步兵,霍去病都是骑兵。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卫青带兵出征时也有奇兵。最重要的是他们两个都是互相独立出征的,谁也没有为谁掩护。霍去病第一,二,三次出征,卫青都呆在家里休息,谈不上为霍去病掩护。
3.卫青是大兵团,霍去病是特种兵。这种说法也是错的,霍去病带兵都是一万以上的大兵团,不是特种兵。况且特种兵就一定厉害么?特种兵是为侦察,掩护,斩首等特殊任务建立的,特种兵根本就不适合拿来大规模消灭敌人主力部队。

不存在什么正奇并用,大部分时间卫青和霍去病都分开出击的,大部分出征的时间都不同,所以不存在什么“并用”,“牵制”,也就是说,谁也没有牵制谁。
除了漠北之战,卫青出征时,霍去病还是小毛孩,呆在家里。
同样,霍去病出征时,卫青也是呆在家里,不存在某些人说的“卫青在正面牵制匈奴,霍去病在背后奇袭”的历史。
有些人认为霍去病的成功,是靠卫青在正面吸引敌人才有如此大的战果,完全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霍去病都是独自领兵,不象卫青手下还有李广,公孙贺,公孙敖,赵食其,赵信,苏建等名将。
霍去病的能力就是善用新人,善用匈奴降将。霍去病不会迷路,就在于他会用匈奴人。而李广呢,匈奴人全杀掉,一个老愤青而已。
你想想,连投降的都杀,是不是愤青?杀掉有什么好处?能打胜仗才是最大的好处呢。打了胜仗,要什么有什么。
李广杀降是出了名的。所以他打败仗也是出了名的。李广过去打胜仗是一些小仗,防守的小仗。他防守还是有一套的,大规模进攻,李广不适合。

首先来纠正几种说法,这些说法是历史书中没有的,是现代人臆想的。
1.卫青是以正合,霍去病是以奇胜。以正合以奇胜,这句话很多人曲解了它的意思。很多人以为卫青是在正面迎敌,霍去病在后面袭击,所以霍去病赢的漂亮。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霍去病率兵出征,卫青都是呆在家里,卫青如何正面迎敌?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是YY。
2.卫青都是步兵,霍去病都是骑兵。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卫青带兵出征时也有奇兵。最重要的是他们两个都是互相独立出征的,谁也没有为谁掩护。霍去病第一,二,三次出征,卫青都呆在家里休息,谈不上为霍去病掩护。
3.卫青是大兵团,霍去病是特种兵。这种说法也是错的,霍去病带兵都是一万以上的大兵团,不是特种兵。况且特种兵就一定厉害么?特种兵是为侦察,掩护,斩首等特殊任务建立的,特种兵根本就不适合拿来大规模消灭敌人主力部队。

不存在什么正奇并用,大部分时间卫青和霍去病都分开出击的,大部分出征的时间都不同,所以不存在什么“并用”,“牵制”,也就是说,谁也没有牵制谁。
除了漠北之战,卫青出征时,霍去病还是小毛孩,呆在家里。
同样,霍去病出征时,卫青也是呆在家里,不存在某些人说的“卫青在正面牵制匈奴,霍去病在背后奇袭”的历史。
有些人认为霍去病的成功,是靠卫青在正面吸引敌人才有如此大的战果,完全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霍去病都是独自领兵,不象卫青手下还有李广,公孙贺,公孙敖,赵食其,赵信,苏建等名将。
霍去病的能力就是善用新人,善用匈奴降将。霍去病不会迷路,就在于他会用匈奴人。而李广呢,匈奴人全杀掉,一个老愤青而已。
你想想,连投降的都杀,是不是愤青?杀掉有什么好处?能打胜仗才是最大的好处呢。打了胜仗,要什么有什么。
李广杀降是出了名的。所以他打败仗也是出了名的。李广过去打胜仗是一些小仗,防守的小仗。他防守还是有一套的,大规模进攻,李广不适合。


汉武帝问臣子他为什么在一年之内派霍去病连续多次出征?是因为霍去病出征所需要的给养很少,很快就可以组织起来,后勤压力不大。而如果派卫青等人出征,上万人要准备1年的时间,10万人要准备好几年。匈奴为什么可以年年来抢劫?因为他们没有后勤,打到哪里吃到哪里,霍去病正是学的匈奴。

说句某些人不喜欢的话,汉武帝喜欢用霍去病,后来不怎么用卫青,就是因为卫青对后勤的压力较大。说句更难听的话,卫青打的是消耗战,顶多是击溃战,而霍去病打的才是歼灭战。而其他人,李广,公孙贺等人,基本就是打败仗,而且败得很惨,有时全军覆灭。

汉武帝问臣子他为什么在一年之内派霍去病连续多次出征?是因为霍去病出征所需要的给养很少,很快就可以组织起来,后勤压力不大。而如果派卫青等人出征,上万人要准备1年的时间,10万人要准备好几年。匈奴为什么可以年年来抢劫?因为他们没有后勤,打到哪里吃到哪里,霍去病正是学的匈奴。

说句某些人不喜欢的话,汉武帝喜欢用霍去病,后来不怎么用卫青,就是因为卫青对后勤的压力较大。说句更难听的话,卫青打的是消耗战,顶多是击溃战,而霍去病打的才是歼灭战。而其他人,李广,公孙贺等人,基本就是打败仗,而且败得很惨,有时全军覆灭。
霍去病一年内能消灭匈奴8万8,这一点卫青就不能比。别扯什么卫青战略意义更大,没有事实依据,霍去病取得河西走廊,这个意义别人就不能比。再加上霍去病在河西走廊消灭匈奴人8万多,一年时间内匈奴人尽减8万,能受得了?匈奴怪不得内讧呢。霍去病用两年就消灭匈奴15万多,卫青花了七年时间也只不过消灭匈奴5万多,自己损失也不小,后勤供应更是巨大,国力难承受。当时要5匹马的运输才能满足一个士兵的供给需要。
知道今天的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吗?西部的富饶地带,打通到西域的关键之路,正是由于霍去病才归入中国版图。没有霍去病取得河西走廊,也就不可能对匈奴采取战略迂回。后来的唐朝由于丢掉河西走廊,新疆(北庭,安西四镇)最终就失去了。清朝的左宗棠由于控制了河西走廊,才能顺利收复新疆。
卫青取得河南地,怎么能和霍去病取得的河西走廊比呢?河西走廊是通向西域的关键通道,而且水草丰美,是战略要地。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从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雕可以看出霍去病的功绩是同时代无人能比的,汉武帝将消灭匈奴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霍去病身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也让霍去病在后人的评论中得到了高分。

汉武帝一生对匈奴用兵40多年,消耗巨大的国力人力,最关键的战役就是霍去病在2年时间内做到的。霍去病死后一百多年,匈奴都还没有灭亡。
反攻大陆 发表于 2015-3-9 14:44
lz好好学习,明年就要小升初了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你这种只会耍嘴皮的才应该要好好学习。明年升小了吧?今年幼儿园吧?


有人说霍去病出击都是冒险,再打下去有可能被敌人包围全歼之类的话,反正我看是消灭匈奴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经过漠北之战,匈奴实力已经大大削弱了,还想包围霍去病,基本是做梦。

李广不冒险,张骞不冒险,一样被匈奴包围了。因为他们老是迷路。霍去病会用匈奴人,总会知道敌人在哪里,敌人怎么可能会包围霍去病呢。

有人说霍去病出击都是冒险,再打下去有可能被敌人包围全歼之类的话,反正我看是消灭匈奴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经过漠北之战,匈奴实力已经大大削弱了,还想包围霍去病,基本是做梦。

李广不冒险,张骞不冒险,一样被匈奴包围了。因为他们老是迷路。霍去病会用匈奴人,总会知道敌人在哪里,敌人怎么可能会包围霍去病呢。
卫青粉也只能呵呵了。
可惜后来用的李广利是庸才,无论打赢打输,汉朝都是亏。即使不打仗,行军几千里,来回都要损失70%的人,这样的人怎么能派去打仗呢。


卫,霍是相互独立的统帅,不存在谁指挥谁的问题。
也不存在卫青在正面牵制,霍去病在背后奇袭的历史。

也不能说霍去病的兵都是强壮的,卫青的兵都是弱的,因为卫青也有权利选兵选将。至少前面六次出击他有权利选择,因为那时霍去病还没出名。
打仗不是比谁的武功高,不是一对一地比武,毛主席说要先打弱敌,集中兵力包围敌人(通常要数倍于敌人的兵力),能说明毛主席打仗是没用的吗?赢了就坐天下,吃香的喝辣的,输了的话,说再多理由也没用。

美国打巴拿马,打伊拉克,动用那么多现代化武器,基本不与你正面一对一的互相砍杀,就是在你看不见摸不着的时候打你,甚至在你睡觉的时候打你,从来没人说美国赢的不光彩。
打仗就是动用一切手段,能用阴的就用阴的,擂台比武只存在于评书小说当中。

打仗就是能用阴谋就用阴谋,不讲什么道义的。所以现在某些少数民族说汉族人没用,靠的是人多,靠阴谋诡计,你不用计策,你就打不这我们少数民族,这也是笑话了。其实就是靠野蛮靠不怕死,汉族也不差于任何民族。

因为,匈奴人碰到霍去病的军队,想的就是如何逃命。

卫,霍是相互独立的统帅,不存在谁指挥谁的问题。
也不存在卫青在正面牵制,霍去病在背后奇袭的历史。

也不能说霍去病的兵都是强壮的,卫青的兵都是弱的,因为卫青也有权利选兵选将。至少前面六次出击他有权利选择,因为那时霍去病还没出名。
打仗不是比谁的武功高,不是一对一地比武,毛主席说要先打弱敌,集中兵力包围敌人(通常要数倍于敌人的兵力),能说明毛主席打仗是没用的吗?赢了就坐天下,吃香的喝辣的,输了的话,说再多理由也没用。

美国打巴拿马,打伊拉克,动用那么多现代化武器,基本不与你正面一对一的互相砍杀,就是在你看不见摸不着的时候打你,甚至在你睡觉的时候打你,从来没人说美国赢的不光彩。
打仗就是动用一切手段,能用阴的就用阴的,擂台比武只存在于评书小说当中。

打仗就是能用阴谋就用阴谋,不讲什么道义的。所以现在某些少数民族说汉族人没用,靠的是人多,靠阴谋诡计,你不用计策,你就打不这我们少数民族,这也是笑话了。其实就是靠野蛮靠不怕死,汉族也不差于任何民族。

因为,匈奴人碰到霍去病的军队,想的就是如何逃命。


霍去病带兵不多,但战果巨大,那么对于汉帝国来讲就是成本低,效率高。

霍去病最明显的战争成就有三个:

1.河西大战,痛宰匈奴。
公元前121年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战争地点在河西走廊,这就是著名的河西大战。霍去病以1万人的兵力,斩杀匈奴1万8千人,这是多高的效率?卫青之前最多带兵时10万人,斩杀匈奴不过1万多。卫青带1万人只能杀敌700,带3万只能杀敌几千。
同年夏天,霍去病再次带兵出征,斩杀匈奴3万人,俘虏匈奴皇亲国戚120多人,匈奴人第一次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2.河西受降,再立奇功。
霍去病首次出征,就沉重打击了匈奴,使匈奴人闻风丧胆,打怕了,那么匈奴内部分裂,有人投降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之前卫青五次出征,总共带兵几十万,都没有达到这种的效果。
霍去病的两场河西大战打痛了匈奴,匈奴大单于恼羞成怒,想严惩浑邪王和休屠王,消息走漏后浑邪王和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汉朝。汉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 遂派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当霍去病率部度过黄河的时候,果然匈奴降部中发生了哗变。面对这样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带着数名亲兵就亲自冲进了匈奴营中,直 面浑邪王,下令投降者免死,逃跑和抵抗者立即诛杀,于是八千想逃跑的匈奴士兵被霍去病镇压了。霍去病命令手下护送浑邪王先回自己的大营,然后自己率领投降 的匈奴部队渡过黄河,成功完成了这次惊险的受降。
  汉王朝的版图上,从此多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并入汉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对外虏的受降,不但为饱受匈奴侵扰之苦百年的汉朝人扬眉吐气,更从此使汉朝人有了身为强者的信心。
3.再战漠北,封狼居胥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著名的漠北战役。简单说吧,卫青带兵5万,霍去病带兵5万,卫青杀敌1万多,霍去病杀敌7万多。如此的鲜明的对比,汉武帝的诏书不仅对大败匈奴单于的大将军卫青只字未提,而且也没有给卫青更多的封赏,卫青手下也没有因为立下这次大功而 被封侯。

而霍去病呢,汉武帝的诏书是这样说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出代,率领俘虏的匈奴士兵,穿过大漠,北进二千余里,携带很少的辎重补给,与左贤王接战, 活捉了单于的近臣章渠,诛杀匈奴小王比车耆,渡过弓闾河,捕获匈奴屯头王和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然后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 衍山祭地,并且登上高山远眺大漠。共捕获和斩杀匈奴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霍去病的部队大概减损十分之三。骠骑将军霍去病的部队从匈奴那里缴获了粮食,所以 虽然深入匈奴腹地也没有断粮。因此加封五千八百户食邑给骠骑将军霍去病。
      漠北之战可以说是霍去病的巅峰之作。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将士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而这一年霍去病才22岁。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就是出自霍去病之口,这句话不但说到汉武帝的心坎里去了,也说到历朝历代的皇帝和百姓的心坎里去了。

霍去病带兵不多,但战果巨大,那么对于汉帝国来讲就是成本低,效率高。

霍去病最明显的战争成就有三个:

1.河西大战,痛宰匈奴。
公元前121年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战争地点在河西走廊,这就是著名的河西大战。霍去病以1万人的兵力,斩杀匈奴1万8千人,这是多高的效率?卫青之前最多带兵时10万人,斩杀匈奴不过1万多。卫青带1万人只能杀敌700,带3万只能杀敌几千。
同年夏天,霍去病再次带兵出征,斩杀匈奴3万人,俘虏匈奴皇亲国戚120多人,匈奴人第一次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2.河西受降,再立奇功。
霍去病首次出征,就沉重打击了匈奴,使匈奴人闻风丧胆,打怕了,那么匈奴内部分裂,有人投降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之前卫青五次出征,总共带兵几十万,都没有达到这种的效果。
霍去病的两场河西大战打痛了匈奴,匈奴大单于恼羞成怒,想严惩浑邪王和休屠王,消息走漏后浑邪王和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汉朝。汉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 遂派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当霍去病率部度过黄河的时候,果然匈奴降部中发生了哗变。面对这样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带着数名亲兵就亲自冲进了匈奴营中,直 面浑邪王,下令投降者免死,逃跑和抵抗者立即诛杀,于是八千想逃跑的匈奴士兵被霍去病镇压了。霍去病命令手下护送浑邪王先回自己的大营,然后自己率领投降 的匈奴部队渡过黄河,成功完成了这次惊险的受降。
  汉王朝的版图上,从此多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并入汉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对外虏的受降,不但为饱受匈奴侵扰之苦百年的汉朝人扬眉吐气,更从此使汉朝人有了身为强者的信心。
3.再战漠北,封狼居胥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著名的漠北战役。简单说吧,卫青带兵5万,霍去病带兵5万,卫青杀敌1万多,霍去病杀敌7万多。如此的鲜明的对比,汉武帝的诏书不仅对大败匈奴单于的大将军卫青只字未提,而且也没有给卫青更多的封赏,卫青手下也没有因为立下这次大功而 被封侯。

而霍去病呢,汉武帝的诏书是这样说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出代,率领俘虏的匈奴士兵,穿过大漠,北进二千余里,携带很少的辎重补给,与左贤王接战, 活捉了单于的近臣章渠,诛杀匈奴小王比车耆,渡过弓闾河,捕获匈奴屯头王和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然后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 衍山祭地,并且登上高山远眺大漠。共捕获和斩杀匈奴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霍去病的部队大概减损十分之三。骠骑将军霍去病的部队从匈奴那里缴获了粮食,所以 虽然深入匈奴腹地也没有断粮。因此加封五千八百户食邑给骠骑将军霍去病。
      漠北之战可以说是霍去病的巅峰之作。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将士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而这一年霍去病才22岁。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就是出自霍去病之口,这句话不但说到汉武帝的心坎里去了,也说到历朝历代的皇帝和百姓的心坎里去了。


如果让李广,公孙贺这些人带兵出征呢,是什么效率?告诉你吧,碰到匈奴人,全军覆灭,只能逃回1个人。碰不到匈奴人呢,迷路,误期。这不是浪费国家钱财吗?
所以汉武帝对霍去病的看重是必然的,加上霍去病又年轻听话,喜欢他也就是自然的了。

卫青当然是有功劳的,毕竟每次出兵总能赢。但是汉武帝不只是想要赢,还要赢得漂亮,代价要小。带几万人劳师远征是非常消耗国力的,如果每次杀敌都不多,那么要何年何月才能消灭匈奴?在汉武帝死之前能不能做到?这些都是做为统帅要考虑的。

李广,公孙贺等人,几万人浩浩荡荡出去,要么是全军覆灭,要么是找不到匈奴人,吃完了粮食又回来,这算不算“劳民伤财”?后来的李广利,带兵出去,一仗没打,只回来三分之一的人。这是不是消耗国力?这样带兵能行?

古代不是现代,坐汽车坐飞机。古代数千公里的路,要走几个月呢。

如果让李广,公孙贺这些人带兵出征呢,是什么效率?告诉你吧,碰到匈奴人,全军覆灭,只能逃回1个人。碰不到匈奴人呢,迷路,误期。这不是浪费国家钱财吗?
所以汉武帝对霍去病的看重是必然的,加上霍去病又年轻听话,喜欢他也就是自然的了。

卫青当然是有功劳的,毕竟每次出兵总能赢。但是汉武帝不只是想要赢,还要赢得漂亮,代价要小。带几万人劳师远征是非常消耗国力的,如果每次杀敌都不多,那么要何年何月才能消灭匈奴?在汉武帝死之前能不能做到?这些都是做为统帅要考虑的。

李广,公孙贺等人,几万人浩浩荡荡出去,要么是全军覆灭,要么是找不到匈奴人,吃完了粮食又回来,这算不算“劳民伤财”?后来的李广利,带兵出去,一仗没打,只回来三分之一的人。这是不是消耗国力?这样带兵能行?

古代不是现代,坐汽车坐飞机。古代数千公里的路,要走几个月呢。
有人说,霍去病不要与卫青,李广比,与其他人比。赵国名将李牧,采用伏击战,一次歼灭匈奴骑兵10万,不仅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奇迹,按照投入资源的统一口径衡量,李牧这个对匈奴战争的辉煌纪录后来无人 能破。

这也是写文章的人不了解战争,站着说话不腰疼。实际上汉武帝用过这招了,马邑之谋就是想搞伏击战,一举消灭匈奴主力,但是不灵,人家查觉了不来了。人家不来了你是不是要出去打?
有人说李牧的“伏击战”才是对付匈奴的“标准模式”,不仅效率最高,而且付出的经济成本最低,造成的人员伤亡也最小,可谓既经济又环保,是最适合农耕世界对抗游牧世界的理想战略。

可是,你能解释马邑之谋为什么失败了吗?“伏击战”要能总是有效,明朝也不至于亡国。看看唐朝,明朝初期是怎么对付游牧民族骑兵的,根本不是什么“伏击战”,因为游牧民族也不是傻瓜,想要人家一而再,再而三地来钻你设计好的“口袋”,是自欺其人。
有人说李广只不过是运气不好,实际能力肯定高于霍去病,这只不过是屁话,没有事实根据。如果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李广经常迷路空手而归,经常打败仗,是有其深刻原因的。
霍去病每次打得最远,从不迷路,每次总能碰到匈奴主力,而且总能抓到匈奴王的老婆儿子七大姑八大姨,是因为霍去病敢大胆使用匈奴人,从不杀降。而李广呢,不信任匈奴人,从不留用,而且是坚决杀掉。这就跟博古李德一样,能争取的从不争取,总以为自己天下第一,而毛委员就不一样,一切能利用的都会利用。
霍去病消灭的匈奴人数,算上投降的共16万,这些都是在霍去病的直接打击下取得的,而且时间很短,两年时间就做到了。卫青用七年时间才消灭5万。

而且还要看带兵多少,卫青带兵1万才杀敌700,卫青带兵10万才杀敌1万多,削弱匈奴的效果不明显,因为汉朝自己也在削弱。每次大规模出兵前都要全国动员,相当耗费国力。准备了好几年,才这么点战果,好了,匈奴这几年足够恢复的了。
霍去病带800人杀敌2000,带兵1万杀1万8,带3万杀3万,同一年又受降4万,杀不降者8000,相隔一年后,霍去病带5万杀7万,照这个速度,只要霍去病健在,匈奴灭亡会非常快的。

这些都是霍去病两年时间内做到的。


卫青战绩:
卫青第一次带1万人杀匈奴700人,如果从经济代价上看,不值得,只能说是精神上的胜利,从此向匈奴表明,汉朝也可以去匈奴腹地杀人。
卫青第二次带3万人杀匈奴数千人,3万人出征的资源消耗是不小的,只能说卫青的战绩是逐渐扩大,如果总是以这样的速度去消耗匈奴人,汉武帝是不满意的。
卫青第三次带3万人杀匈奴数千人,这一次收复河套地区。
卫青第四次带10万兵马出击匈奴,杀匈奴6000人,汉武帝精心准备了3年,10万杀6千,汉武帝是不满意的,没办法,还得给卫青加封,鼓励他以后多打胜仗,如果是换别人要么是去旅游,要么是全军覆灭。
卫青第五次带10万兵马出击匈奴,杀匈奴19000人,汉军自己损失也不小,赵信3000人投降匈奴,苏建所带人马全军覆灭,可喜的是霍去病横空出世,初试牛刀,以800人杀匈奴2000人。此战汉武帝并不满意,没有加封卫青。
漠北之战,卫青最后一次领兵出战,带兵5万,杀匈奴19000人,此战卫青损失与霍去病差不多,也是损失15000多人。

卫青六击匈奴,共杀,俘敌54700人。共出击六次,总共带兵32万人。32万人要消耗多少国力?32万军队对几千万人口的汉朝是不小的数字了。

卫青六击匈奴,六年时间完成。

卫青战绩:
卫青第一次带1万人杀匈奴700人,如果从经济代价上看,不值得,只能说是精神上的胜利,从此向匈奴表明,汉朝也可以去匈奴腹地杀人。
卫青第二次带3万人杀匈奴数千人,3万人出征的资源消耗是不小的,只能说卫青的战绩是逐渐扩大,如果总是以这样的速度去消耗匈奴人,汉武帝是不满意的。
卫青第三次带3万人杀匈奴数千人,这一次收复河套地区。
卫青第四次带10万兵马出击匈奴,杀匈奴6000人,汉武帝精心准备了3年,10万杀6千,汉武帝是不满意的,没办法,还得给卫青加封,鼓励他以后多打胜仗,如果是换别人要么是去旅游,要么是全军覆灭。
卫青第五次带10万兵马出击匈奴,杀匈奴19000人,汉军自己损失也不小,赵信3000人投降匈奴,苏建所带人马全军覆灭,可喜的是霍去病横空出世,初试牛刀,以800人杀匈奴2000人。此战汉武帝并不满意,没有加封卫青。
漠北之战,卫青最后一次领兵出战,带兵5万,杀匈奴19000人,此战卫青损失与霍去病差不多,也是损失15000多人。

卫青六击匈奴,共杀,俘敌54700人。共出击六次,总共带兵32万人。32万人要消耗多少国力?32万军队对几千万人口的汉朝是不小的数字了。

卫青六击匈奴,六年时间完成。


霍去病战绩:

霍去病第一次作为独立统帅率兵出征,带兵1万,杀匈奴1万8千多人,虽然自己损失也不小,但汉武帝是满意的,照此速度,汉武帝看到了希望,此前卫青率10万大军出击,也不过杀匈奴1万9000人。那次战役汉武帝对卫青并不满意,没有加封卫青。
霍去病第二次率军出击匈奴,领兵数万,大破匈奴,杀匈奴三万余人,俘获五个王爷及以下七千余人 。此役横穿匈奴数十个部落,一路斩杀,给匈奴的震慑性打击是很大的,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后来匈奴4万人投降。
霍去病第三次率军招降匈奴浑邪王,孤身闯入匈奴大营,平息骚乱,杀逃跑者8000人,受降4万人。
霍去病第四次出击匈奴,与卫青各率5万大军一同进行漠北战役,霍去病以伤亡1万5千人的代价,消灭匈奴7万余人。而卫青也以同样的代价,消灭匈奴1万 9000人。可以看到霍去病只要带了一定数量兵马出征,消灭的匈奴人数量就一定比他带的人马还多,卫青从来没有做到。


霍去病四击匈奴,共杀,俘,招降敌人160000人。可以看出霍去病的效率,这才是汉武帝想要的效率。可以看出,只要霍去病不死,汉武帝在生前就可以完成消灭匈奴的丰功伟绩。
霍去病四击匈奴,两年时间完成,平均一年可完成两次出击,平均一年消灭匈奴8万人。

霍去病战绩:

霍去病第一次作为独立统帅率兵出征,带兵1万,杀匈奴1万8千多人,虽然自己损失也不小,但汉武帝是满意的,照此速度,汉武帝看到了希望,此前卫青率10万大军出击,也不过杀匈奴1万9000人。那次战役汉武帝对卫青并不满意,没有加封卫青。
霍去病第二次率军出击匈奴,领兵数万,大破匈奴,杀匈奴三万余人,俘获五个王爷及以下七千余人 。此役横穿匈奴数十个部落,一路斩杀,给匈奴的震慑性打击是很大的,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后来匈奴4万人投降。
霍去病第三次率军招降匈奴浑邪王,孤身闯入匈奴大营,平息骚乱,杀逃跑者8000人,受降4万人。
霍去病第四次出击匈奴,与卫青各率5万大军一同进行漠北战役,霍去病以伤亡1万5千人的代价,消灭匈奴7万余人。而卫青也以同样的代价,消灭匈奴1万 9000人。可以看到霍去病只要带了一定数量兵马出征,消灭的匈奴人数量就一定比他带的人马还多,卫青从来没有做到。


霍去病四击匈奴,共杀,俘,招降敌人160000人。可以看出霍去病的效率,这才是汉武帝想要的效率。可以看出,只要霍去病不死,汉武帝在生前就可以完成消灭匈奴的丰功伟绩。
霍去病四击匈奴,两年时间完成,平均一年可完成两次出击,平均一年消灭匈奴8万人。


卫青六年消灭匈奴5万多,霍去病一年消灭匈奴8万,汉武帝一生对匈奴开战四十余年,按卫青的效率,四十年不一定能消灭匈奴。而按霍去病的效率,4-5年即可消灭匈奴。
因为在越短的时间内消灭的敌人越多,敌人就没有恢复人口和军力的能力。

卫青六年消灭匈奴5万多,霍去病一年消灭匈奴8万,汉武帝一生对匈奴开战四十余年,按卫青的效率,四十年不一定能消灭匈奴。而按霍去病的效率,4-5年即可消灭匈奴。
因为在越短的时间内消灭的敌人越多,敌人就没有恢复人口和军力的能力。
再者说,选什么样的将和兵,用什么人做脾将,本身就属于统帅的能力范畴。统帅用错了人,责任就在统帅。统帅不会用人,统帅就是能力不行,找借口是没用的。
例如李广,有人非要说他很厉害,只是运气不好,霍去病是运气好。
李广是厉害,要看他是做什么厉害,打仗也分好几种。有进攻有防守,有小规模有大兵团。
李广为什么出名?是因为他防守厉害,个人能力方面,他骑马射箭也厉害,胆子也大。但是李广进攻能力,远征能力,大规模兵团作战,李广就不行。他不是一次不行,是多次不行。
李广是在汉景帝时期,防守匈奴来抢劫时做得好。有人就认为他带兵远征匈奴也应该厉害,不厉害就是运气不好,是站不住脚的。

进攻能力,远征能力,涉及到方方面面,从最初的挑选兵将,训练方式,到后来的组织能力,号召能力,情报获取能力,都要很优秀。
比如说号召能力,你能带头冲在最前面,士兵自然也会跟着往前冲。
比如说情报获取能力,李广不善于利用匈奴人,投降的匈奴人全部杀掉,所以他经常迷路,找不到敌人,碰到敌人就全军覆灭。最后他死就死在迷路上面,一点都不冤。
霍去病是最善于利用匈奴人的,漠北之战中卫青的裨将有李广, 公孙傲,公孙贺,赵食其等人,霍去病并没有自己的裨将,但他大胆用匈奴降将赵破奴,复陆支,伊即轩等人,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大胆用匈奴人,好处非常明显,第一,不会迷路;第二,后勤压力小,直接去抢匈奴储藏的粮食;第三,知道匈奴主力在什么位置,做好准备,一举围歼。
因为,你不包围的话,敌人大部分要跑掉。只有包围了敌人,才能打歼灭战,敌人想跑都跑不掉。
对于打仗,无论是冷兵器还是现代的热兵器,包围这种战术都是极其重要的。
毛主席就说过,如果不能以至少三倍于敌人的兵力对敌人形成包围,这个仗就不要打。因为,两军对垒,如果只以一字长蛇阵互相砍杀,且不说你能不能赢,即使赢了敌人大部分也会跑掉,划不来。形成了包围,敌人大部分就跑不掉了。
元光六年,匈奴入侵上谷,杀掠汉朝官民,掠夺人口数千。
元光六年秋,汉武帝正式对匈奴展开反击。汉武帝命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遣骑将军公孙敖出代郡,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各带1万人马。汉武帝对这四位都没有把握,采取试试看的态度。
结果是:
骁骑将军李广全军覆灭,李广一人逃回。
遣骑将军公孙敖被匈奴击败,1万人损失7千人,只有3千人逃回来。
轻车将军公孙贺在大草原旅游,无功而返。
车骑将军卫青小胜,杀敌700人。
卫青打赢了,意义深远,这是汉朝对强大匈奴的第一次进攻胜利。

但是对于汉朝来说,这次出征总体来说是失败的,汉朝损失1万7千人。对于国家来说耗费也是巨大的。


元朔元年,匈奴二万骑兵攻入汉朝,杀辽西太守,掠二千余人。
又侵败渔阳,杀汉军千余人,包围韩安国所部。
又入侵雁门,杀掠汉军千余人。
元朔元年冬,汉武帝派卫青率3万人马出雁门,派李息出代郡,出击匈奴,斩匈奴数千人。

元朔二年,汉武帝再派卫青,李息出击匈奴,这次战果丰硕,打败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斩首匈奴数千,得牛羊百余万头,并且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城。
由于这次功劳很大,卫青被封为长平侯。
这一阶段的战争,汉匈总体打成平手,汉朝虽然夺取了河南地,但也放弃了上谷之什,辟县、造阳等地给匈奴。

元朔三年夏,匈奴数万入侵代郡,杀太守恭及,掠走千余人。
元朔三年秋,匈奴入侵雁门,杀掠千余人。
元朔四年,匈奴9万人入侵代郡、定襄(今内蒙和林格尔)、上郡,杀掠数千人。匈奴右贤王入侵河南,朔方,大肆抢劫,杀人无数。这是对卫青夺取河南地的大规模报复。汉朝损失惨重。

元朔五年春,汉武帝命卫青率六将共10万人出击匈奴,击败匈奴右贤王,杀匈奴6千人。此战后卫青被封为大将军,其三个儿子也被封候。
元朔五年秋,匈奴万骑入侵,杀代郡都尉朱英,掠千余人。

元朔六年春,汉武帝再派卫青率六将军共10万人出击匈奴,杀匈奴1万9千人,但是汉军也损失很大,还损失两将军。从损失上讲打成平手,汉武帝对此役并不满意,没有加封卫青。
元狩元年,匈奴万人入侵上谷,杀数百人。

卫青对匈奴的作战,总体上打成了僵持战,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基本上是你打我一次,我再报复你一次,都有再次进攻的能力。匈奴大单于也是坐山观虎斗。

元朔元年,匈奴二万骑兵攻入汉朝,杀辽西太守,掠二千余人。
又侵败渔阳,杀汉军千余人,包围韩安国所部。
又入侵雁门,杀掠汉军千余人。
元朔元年冬,汉武帝派卫青率3万人马出雁门,派李息出代郡,出击匈奴,斩匈奴数千人。

元朔二年,汉武帝再派卫青,李息出击匈奴,这次战果丰硕,打败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斩首匈奴数千,得牛羊百余万头,并且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城。
由于这次功劳很大,卫青被封为长平侯。
这一阶段的战争,汉匈总体打成平手,汉朝虽然夺取了河南地,但也放弃了上谷之什,辟县、造阳等地给匈奴。

元朔三年夏,匈奴数万入侵代郡,杀太守恭及,掠走千余人。
元朔三年秋,匈奴入侵雁门,杀掠千余人。
元朔四年,匈奴9万人入侵代郡、定襄(今内蒙和林格尔)、上郡,杀掠数千人。匈奴右贤王入侵河南,朔方,大肆抢劫,杀人无数。这是对卫青夺取河南地的大规模报复。汉朝损失惨重。

元朔五年春,汉武帝命卫青率六将共10万人出击匈奴,击败匈奴右贤王,杀匈奴6千人。此战后卫青被封为大将军,其三个儿子也被封候。
元朔五年秋,匈奴万骑入侵,杀代郡都尉朱英,掠千余人。

元朔六年春,汉武帝再派卫青率六将军共10万人出击匈奴,杀匈奴1万9千人,但是汉军也损失很大,还损失两将军。从损失上讲打成平手,汉武帝对此役并不满意,没有加封卫青。
元狩元年,匈奴万人入侵上谷,杀数百人。

卫青对匈奴的作战,总体上打成了僵持战,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基本上是你打我一次,我再报复你一次,都有再次进攻的能力。匈奴大单于也是坐山观虎斗。


元狩二年春,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击匈奴。霍去病率1万骑兵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一路所向披靡,斩匈奴1万8千人,并且取得休屠王祭天金人。

元狩二年夏,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率3万人出击匈奴,公孙敖迷路,没有起到配合霍去病的作用。霍去病出击就是所向披靡,过居延泽,攻祁连山,大破匈奴,斩首匈奴3万级,俘获小王以下七千余人。

霍去病的这两次作战,是汉朝对匈奴作战的转折性战役,直接导致匈奴分裂,促使匈奴浑邪王与休屠王投降,一共投降4万人,大大削弱了匈奴的战争潜力。并且此次投降,使得汉朝取得了河西走廊,意义非常巨大,战略上取得了主动,河西走廊归入汉朝,则隔开了匈奴与其盟友的联系,意义非凡。

霍去病对匈奴的打击,导致匈奴再也不敢大规模南下入侵汉朝,并且躲入沙漠以北,匈奴人第一次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由于左贤王没有受到打击,还可以小规模入侵汉朝抢劫。于是,汉武帝派张骞及李广出击匈奴左贤王。李广远征基本就是个窝囊废,李广被左贤王包围,全军覆灭,张骞和李广逃回后,被汉武帝打入死牢,赎为庶人。

由于汉朝这次的战败,匈奴又敢大规模入侵汉朝。元狩三年,匈奴大规模入侵右北平及定襄,杀掠数千人而去。

元狩四年,汉武帝为了彻底消灭匈奴,派卫青和霍去病各率5万人马出击匈奴。目标分别为左贤王和大单于。由于情报出错,最终卫青碰上了大单于,霍去病碰上了左贤王。卫霍二人分别击败对手,卫青斩获19000人,霍去病斩首70000人。

跟随卫青出征的李广,由于再次迷路,没有完成包围大单于的任务,自杀。

自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后匈奴向汉朝请求和亲,汉武帝让大单于称臣,大单于大怒,扣留汉朝使臣。
汉武帝全国动员,准备再派霍去病出击匈奴,可惜的是,元狩六年,霍去病病死。之后多年汉武帝没有再出征匈奴。

之后汉武帝派出的将领,对匈奴有胜有败,汉武帝到死都没有完成消灭匈奴的任务。

汉匈战争,是汉武帝一生中最辉煌壮烈的史篇。自元光二年的马邑之战始发,至征和三年发起最后一次燕然山远征,四十余年之间,武帝倾全国之力,发动了对匈奴的十五次远征。其规模之大,气魄之雄伟,在世界军事史上是罕见的。

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大草原帝国,在经历了汉朝多次沉重打击之后,不得不玩起“躲猫猫“的游戏,汉武帝亲自巡边,让人给大单于捎话:“你要打就来打,不打就称臣,跑那么远干什么?漠北寒苦无水草之地,那不是人呆的地方。"

元狩二年春,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击匈奴。霍去病率1万骑兵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一路所向披靡,斩匈奴1万8千人,并且取得休屠王祭天金人。

元狩二年夏,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率3万人出击匈奴,公孙敖迷路,没有起到配合霍去病的作用。霍去病出击就是所向披靡,过居延泽,攻祁连山,大破匈奴,斩首匈奴3万级,俘获小王以下七千余人。

霍去病的这两次作战,是汉朝对匈奴作战的转折性战役,直接导致匈奴分裂,促使匈奴浑邪王与休屠王投降,一共投降4万人,大大削弱了匈奴的战争潜力。并且此次投降,使得汉朝取得了河西走廊,意义非常巨大,战略上取得了主动,河西走廊归入汉朝,则隔开了匈奴与其盟友的联系,意义非凡。

霍去病对匈奴的打击,导致匈奴再也不敢大规模南下入侵汉朝,并且躲入沙漠以北,匈奴人第一次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由于左贤王没有受到打击,还可以小规模入侵汉朝抢劫。于是,汉武帝派张骞及李广出击匈奴左贤王。李广远征基本就是个窝囊废,李广被左贤王包围,全军覆灭,张骞和李广逃回后,被汉武帝打入死牢,赎为庶人。

由于汉朝这次的战败,匈奴又敢大规模入侵汉朝。元狩三年,匈奴大规模入侵右北平及定襄,杀掠数千人而去。

元狩四年,汉武帝为了彻底消灭匈奴,派卫青和霍去病各率5万人马出击匈奴。目标分别为左贤王和大单于。由于情报出错,最终卫青碰上了大单于,霍去病碰上了左贤王。卫霍二人分别击败对手,卫青斩获19000人,霍去病斩首70000人。

跟随卫青出征的李广,由于再次迷路,没有完成包围大单于的任务,自杀。

自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后匈奴向汉朝请求和亲,汉武帝让大单于称臣,大单于大怒,扣留汉朝使臣。
汉武帝全国动员,准备再派霍去病出击匈奴,可惜的是,元狩六年,霍去病病死。之后多年汉武帝没有再出征匈奴。

之后汉武帝派出的将领,对匈奴有胜有败,汉武帝到死都没有完成消灭匈奴的任务。

汉匈战争,是汉武帝一生中最辉煌壮烈的史篇。自元光二年的马邑之战始发,至征和三年发起最后一次燕然山远征,四十余年之间,武帝倾全国之力,发动了对匈奴的十五次远征。其规模之大,气魄之雄伟,在世界军事史上是罕见的。

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大草原帝国,在经历了汉朝多次沉重打击之后,不得不玩起“躲猫猫“的游戏,汉武帝亲自巡边,让人给大单于捎话:“你要打就来打,不打就称臣,跑那么远干什么?漠北寒苦无水草之地,那不是人呆的地方。"


同是漠北之战,来看看卫青与霍去病的比较。

大单于的部队10万,卫青只消灭了1万9,自己损失1万5,相当于击溃战。
左贤王部队8万,被霍去病消灭了7万,霍去病损失1万5.按照解放军的标准,就是歼灭战,是胜利的。
大单于部队10万,被消灭1万9,其余逃跑,按照解放军的标准,就是击溃战,不算胜利。

解放军作战标准规定战役结果有三种:1。消耗战,2击溃战,3.歼灭战。
规定打成消耗战就是失败,打成击溃战不算胜利,打成歼灭战才是胜利。
当然解放军的作战要求较高,但是可以肯定,打成歼灭战,敌人就没有了恢复的能力。 这就可以说明战役打得好。

而且,卫青的损失与匈奴的损失相当,更不能说是完全胜利的。汉武帝对卫青没有封赏,就说明了问题。如果真有很大的功劳,汉武帝不会不封赏的。
霍去病死了,汉武帝也没有再派卫青出征,国力不允许这样打消耗战。

同是漠北之战,来看看卫青与霍去病的比较。

大单于的部队10万,卫青只消灭了1万9,自己损失1万5,相当于击溃战。
左贤王部队8万,被霍去病消灭了7万,霍去病损失1万5.按照解放军的标准,就是歼灭战,是胜利的。
大单于部队10万,被消灭1万9,其余逃跑,按照解放军的标准,就是击溃战,不算胜利。

解放军作战标准规定战役结果有三种:1。消耗战,2击溃战,3.歼灭战。
规定打成消耗战就是失败,打成击溃战不算胜利,打成歼灭战才是胜利。
当然解放军的作战要求较高,但是可以肯定,打成歼灭战,敌人就没有了恢复的能力。 这就可以说明战役打得好。

而且,卫青的损失与匈奴的损失相当,更不能说是完全胜利的。汉武帝对卫青没有封赏,就说明了问题。如果真有很大的功劳,汉武帝不会不封赏的。
霍去病死了,汉武帝也没有再派卫青出征,国力不允许这样打消耗战。
赞!
这个版块需要正能量
多发些历史上民族英雄的贴子{:soso_e163:}
龙城之战,只能说是卫青脱颖而出,并没有改变攻守易位的局势。
不要说卫青的第一次作战,就是卫青前六次出击,都没有改变匈奴大规模南下入侵的局势。很多人只看到卫青打赢,却没看到匈奴南下入侵。
真正让匈奴不敢南下入侵的是霍去病的河西大战和卫霍联合的漠北之战,匈奴连南下牧马都不敢。

卫青的进攻使得汉匈战争进入胶着状态,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汉军将领往往循规蹈矩,依兵法进兵;而匈奴可谓精通游击战,难以捕捉,瞅冷子又偷袭一把,让人头痛不已。战局沉闷,汉武帝渴望突破,恨不得御驾亲征以求一逞。
霍去病的第一次亮相着实让汉武帝眼前一亮。这样打,汉武帝才能看到希望。
事实也说明霍去病勇冠三军,第一次率大军出击,出陇西,过黄河,跨过乌戾山,越过狐奴河,转战六日,连败五王。那五王是遫濮王、休屠王、折兰王、卢侯王和浑邪王,斩首一万八千级。同一年夏,霍去病再次出击,在匈奴右路各诸王领地大开杀戒,斩首3万多。
也就在这一年的秋天,匈奴休屠王,浑邪王率4万人投降,号称是10万。
也就是说,霍去病一年之内消灭的匈奴数量达到近9万,卫青之前多年的努力都远没有达到这个歼敌数量。在冷兵器时代,有生力量是最重要的战争资源,你不承认也不行。
一年之内消灭9万,这就能达到削弱匈奴的效果,否则,你一年消灭几千,是达不到削弱的效果的,人家兵源充足。匈奴兵总共至少有30万,就是不补充兵源,也要几十年才能消灭人家。事实证明,没有了霍去病,汉武帝在位54年,对匈奴开战40年,都没有消灭匈奴。
李广虽然号称飞将军,可是自从汉武帝实行进攻战略以来,确实没有打过一次舒心仗。

  也许名气太大,李广每次总是受到匈奴的特别眷顾。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的关市之战,他被数倍于己的匈奴围攻,全军覆没后只身逃回;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他又被数万匈奴围攻,四千人损失殆尽。看起来是运气差,实际上是李将军落伍了,没有领会到汉武帝进攻战的真谛。

  所谓进攻,就是要找到敌人,抓住敌人,进而战胜敌人。而李广每次都被敌人找到,被敌人包围,被敌人抓住,不能不说明问题。常言道人不吃肉就要瘦,人不学习要落后。李广与匈奴战斗了一辈子,在大漠里还能迷路,实在是说不过去。
卫青漠北之战:即走单于,复不能尽歼当面匈奴士卒,又无掳匈奴王侯。汉武帝不满意,一个官没封,一分钱没赏。

《史记》:单于走,匈奴战至夜,汉军知单于复不在,遂转而追单于,汉匈无复对峙。遂各离开。

霍去病漠北之战:
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出代,率领俘虏的匈奴士兵,穿过大漠,北进二千余里,携带很少的辎重补给,与左贤王接战, 活捉了单于的近臣章渠,诛杀匈奴小王比车耆,渡过弓闾河,捕获匈奴屯头王和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然后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 衍山祭地,并且登上高山远眺大漠。共捕获和斩杀匈奴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霍去病的部队大概减损十分之三。骠骑将军霍去病的部队从匈奴那里缴获了粮食,所以 虽然深入匈奴腹地也没有断粮。因此加封五千八百户食邑给骠骑将军霍去病。
学习了,赞!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将霍去病的损失:减损十分之三,当成所剩十分之三,这是不对的。
卫,李,霍三人在汉武心中定位不同:卫青是参谋天才,擅长组织战略决战,但略有谨慎(奴隶出身,只要一次大败就可能打回原形睡马圈)。霍去病是战役天才,擅长随机应变接敌作战,所以战果很大。缺点是如同一个不传球的前锋,需要人去保护他的侧翼,否则他的行动会有危险(好在匈奴人也没抓住什么机会)。李广是个战术天才,只能作为统帅的部下出战。
楼主上一篇之中提到的是为何没有其他将领采用霍骠骑的战法,这篇中列出一大堆战绩,来证明霍去病的战功…………
卫霍历来并提,缘何,因为没有卫就难有霍,没有卫青之前带着汉军练级,霍去病能有一支纵横大漠的骑兵么,骠骑将军手下的骠骑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吧。扬霍不必通过贬卫,汉武帝一个杀了四任丞相喜怒无常之人,会让卫青在大将军大司马的位置上一坐几十年。而且漠北之战看之前的描述就清楚,单于主力要比左贤王难啃多了,而且卫青麾下的士兵就是霍去病挑剩下的,还有一大堆掣肘的副将,而霍去病没有从将正是他的优势,两军皆五万骑兵,10万辎重部队,何来霍去病不带补给封狼居胥的说法。
至于武帝在位50多年,对匈奴开战40多年,实际上漠北之战后匈奴多年未返漠南,直到武帝晚年,卫青去世之后,这期间武帝还相继完成了对西南地区、朝鲜的征讨收复,建立了统治。而后等到李广利等人上位,匈奴也恢复了过来,汉军战绩大不如前,武帝又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将自己在位期间多年政治经济改革的成果积累损耗一空,如此时还有卫霍在世,武帝留下来的名声和评价绝对是高出很多的。卫霍一体,霍去病崛起之际,还需要身为大将军的卫青亲自上阵么,霍去病的崛起是卫青乐意见到的,而霍去病请封三王这种保护太子的举措,还有为了卫青射杀李敢,都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武帝晚年的用兵失误已经充分说明了他的军事能力和水平,再无卫霍可用。打仗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失去了中央的部署调理,前方战胜也有可能是败局,李陵之败就说明了这点,霍去病可以说是奇才,然而他的际遇也是历代武将中难得的,带自己想带的兵,打自己想打的仗,不同担心朝堂,有一个宠爱自己的皇帝,有一个无私支持自己的身为大将军的舅舅,而自己又是天纵奇才,说他为天选之将一点都不为过。

破军祭祀 发表于 2015-3-9 18:19
楼主上一篇之中提到的是为何没有其他将领采用霍骠骑的战法,这篇中列出一大堆战绩,来证明霍去病的战功…… ...


卫青前五次出征,霍去病都没参加,霍去病怎么挑了兵强马壮的军队?前五次出征,卫青不就是带了许多人马,战果就那么点吗?霍去病都没成名,也没出去,他挑了什么?
没有毛顺生,就没有毛ZD,所以毛顺生是更高级的统帅是吧?
我是就事论事,没有贬卫,卫青的功劳自有历史作证,但不说明霍去病就和他一样的水平。
破军祭祀 发表于 2015-3-9 18:19
楼主上一篇之中提到的是为何没有其他将领采用霍骠骑的战法,这篇中列出一大堆战绩,来证明霍去病的战功…… ...


卫青前五次出征,霍去病都没参加,霍去病怎么挑了兵强马壮的军队?前五次出征,卫青不就是带了许多人马,战果就那么点吗?霍去病都没成名,也没出去,他挑了什么?
没有毛顺生,就没有毛ZD,所以毛顺生是更高级的统帅是吧?
我是就事论事,没有贬卫,卫青的功劳自有历史作证,但不说明霍去病就和他一样的水平。
不是你喜欢某个人,就可以篡改历史的。难道因为一次漠北之战,让霍去病挑了好兵好马,就可以推理出前面几次都是霍去病先挑吗?
除了漠北之战,卫青和霍去病就不是在同一年出征的(霍去病带800人那次除外)。

漠北之战为什么要让霍去病先挑好兵好马?因为前年霍去病一年出征三次,消灭匈奴8万多,夺取了河西走廊,他有这个资格。


比如,卫青第一,二,三,四,五次出征,难道汉武帝说:你不能挑好的兵马,只能挑剩下的,那好的兵马被谁挑去了?被李广,被公孙贺挑去了?

难道是被还没出道的霍去病挑了去?凭空编造吗?

关于漠北之战,假如你是皇帝,你是让一个带32万兵只消灭敌人5万多的将帅带好兵好马,还是让一个带4万人消灭8万敌人的将帅带好兵好马呢?
而且从时间上看,前者花了5年,后者只花1年。作为皇帝,是当家的,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一年只带4万人,消灭敌人8万多,还不需要很多的后勤供应,有点头脑的皇帝都会选择霍去病,而不是什么权力斗争才选他。

卫青权力和地位再大,汉武帝还会怕他?为了怕他才冷落他?后人真会猜。

一边说卫青老实厚道,一边说功高震主,汉武帝怕他才选择霍去病,这就是互相矛盾的。

比如,卫青第一,二,三,四,五次出征,难道汉武帝说:你不能挑好的兵马,只能挑剩下的,那好的兵马被谁挑去了?被李广,被公孙贺挑去了?

难道是被还没出道的霍去病挑了去?凭空编造吗?

关于漠北之战,假如你是皇帝,你是让一个带32万兵只消灭敌人5万多的将帅带好兵好马,还是让一个带4万人消灭8万敌人的将帅带好兵好马呢?
而且从时间上看,前者花了5年,后者只花1年。作为皇帝,是当家的,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一年只带4万人,消灭敌人8万多,还不需要很多的后勤供应,有点头脑的皇帝都会选择霍去病,而不是什么权力斗争才选他。

卫青权力和地位再大,汉武帝还会怕他?为了怕他才冷落他?后人真会猜。

一边说卫青老实厚道,一边说功高震主,汉武帝怕他才选择霍去病,这就是互相矛盾的。


军事畅谈版那些人,居然说没有卫青在正面牵制,霍去病就有去无回。历史在他们眼里就是想象,他们从不看历史史料,只看自己编的。
可事实就是,霍去病出去打仗,是没有卫青配合的。因为,卫青是呆在家里的,他没有通过电报手机无线电来指挥霍去病。

最后一次漠北之战,是汉武帝首次让卫霍同时出征,卫青与霍去病的战场也是相隔千里,没有谁为谁配合的事。只是汉武帝根据情报,判断大致方向,让他们两个人互相独立带兵出征。

军事畅谈版那些人,居然说没有卫青在正面牵制,霍去病就有去无回。历史在他们眼里就是想象,他们从不看历史史料,只看自己编的。
可事实就是,霍去病出去打仗,是没有卫青配合的。因为,卫青是呆在家里的,他没有通过电报手机无线电来指挥霍去病。

最后一次漠北之战,是汉武帝首次让卫霍同时出征,卫青与霍去病的战场也是相隔千里,没有谁为谁配合的事。只是汉武帝根据情报,判断大致方向,让他们两个人互相独立带兵出征。
可惜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公去病英年早逝啊!真是最令人神往的名将


其实霍去病第二次出征,汉武帝就是叫公孙敖配合霍去病的,可是公孙敖根本就没有起到配合作用,他迷路了。
所以,这次消灭匈奴3万人是霍去病一个人的功劳。而且,他们两个人共带兵3万,可见霍去病一个人带的兵不超过3万,有可能是2万或1万5千,那么,以3万以下的兵力消灭敌人3万人,还俘获大大小小的匈奴王,各种家眷全抓了,可见霍去病兵贵神速,善于包围,打歼灭战。

霍去病第一年就打了两次仗,匈奴就开始闹分裂了,直接导致同一年秋天匈奴10万人投降(号称10万)。

公元前121年春天打一次,夏天打一次,到了秋天匈奴人就有10万人来投降了。这效果,刚刚的。




其实霍去病第二次出征,汉武帝就是叫公孙敖配合霍去病的,可是公孙敖根本就没有起到配合作用,他迷路了。
所以,这次消灭匈奴3万人是霍去病一个人的功劳。而且,他们两个人共带兵3万,可见霍去病一个人带的兵不超过3万,有可能是2万或1万5千,那么,以3万以下的兵力消灭敌人3万人,还俘获大大小小的匈奴王,各种家眷全抓了,可见霍去病兵贵神速,善于包围,打歼灭战。

霍去病第一年就打了两次仗,匈奴就开始闹分裂了,直接导致同一年秋天匈奴10万人投降(号称10万)。

公元前121年春天打一次,夏天打一次,到了秋天匈奴人就有10万人来投降了。这效果,刚刚的。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