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匈名将-战神霍去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3:30:14
一代战神霍去病

       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 身份降世。父亲不敢承认的私生子、母亲又是个女奴,看起来霍去病是永无出头之日的,然而奇迹终于降临在他身上。
  大约在霍去病刚满周岁的时候,他的母亲是卫少儿,他的姨母卫子夫进入了汉武帝的后宫,并且很快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霍去病的舅舅卫长君、卫青也随 即晋为侍中。卫氏家族从此改变了命运——这时候恐怕没有人想到被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卫青和霍去病,被改变命运的还有多年来汉匈之间的攻守易形。

马踏匈奴,战神无敌

      在卫青建功立业的同时,霍去病也渐渐地长大了,在舅舅的影响下,他自幼精于骑射,虽然年少,却不屑于像其它王孙公子那样呆在长安城里放纵声色享受长辈的荫庇。他渴望杀敌立功的那一天。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漠南之战。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武帝遂封他为骠姚校尉随军出征。
  在战场上,霍去病凭着一腔血气骁勇及八百骑兵,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踪迹,结果他“长途奔袭”的战术首战告捷,斩敌二千余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活捉。而霍去病等人全身而返。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赞叹他的勇冠三军。
  霍去病的首战,以这样夺目的战果,向世人宣告,汉家最耀眼的一代名将横空出世了。

河西大战,痛宰匈奴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这就是河西大战。
  19岁的统帅霍去病不负众望,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并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王、折兰王打 了一场硬碰硬的生死战。在此战中,霍去病大胜,匈奴损失惨重——卢侯王和折兰王都战死,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被俘虏,斩敌一万八千 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在这一场血与火的对战之后,汉王朝中再也没有人质疑少年霍去病的统军能力,他成为汉军中的一代军人楷模、 尚武精神的化身。
      
       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展开收复河西之战。
  此战,霍去病成为汉军的统帅,而多年的老将李广等人只作为他的策应部队。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配合作战的公孙敖等常跑大漠的“老马”还不如两年前的长安 公子霍去病,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没有起到应有的助攻作用。而老将李广所部则被匈奴左贤王包围。霍去病遂再次孤军深入,并再次大胜。就在祁连山,霍去病所 部斩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王爷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共计六十三人。
  经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汉王朝收复了河西平原。曾经在汉王朝头上为所欲为、使汉朝人家破人亡无数的匈奴终于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从此,汉军军威大振,而十九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

河西受降,再立奇功

       霍去病的两场河西大战打痛了匈奴,匈奴大单于恼羞成怒,想严惩浑邪王和休屠王,消息走漏后浑邪王和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汉朝。汉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 遂派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当霍去病率部度过黄河的时候,果然匈奴降部中发生了哗变。面对这样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带着数名亲兵就亲自冲进了匈奴营中,直 面浑邪王,下令投降者免死,逃跑和抵抗者立即诛杀,于是八千想逃跑的匈奴士兵被霍去病镇压了。霍去病命令手下护送浑邪王先回自己的大营,然后自己率领投降 的匈奴部队渡过黄河,成功完成了这次惊险的受降。
  汉王朝的版图上,从此多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并入汉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对外虏的受降,不但为饱受匈奴侵扰之苦百年的汉朝人扬眉吐气,更从此使汉朝人有了身为强者的信心。

再战漠北,封狼居胥
      
      汉武帝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匈奴问题,于元狩四年(前119)春,发动了规模空前浩大的漠北战役。此战由卫青和霍去病同时出征,各率5万兵马。名将李广, 公孙傲,公孙贺,赵食其都归卫青指挥。年轻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班底,没有合适的人充当裨将,就临时调李敢等人充当裨将,大胆重用匈奴降将 赵破奴,复陆支,伊即轩等人。霍去病虽然没有按照汉武帝的计划完成对单于的最后一击,不过他仍然斩获颇多。据后来的统计,霍去病斩杀和俘虏的匈奴已经远远 超过了大将军卫青。汉武帝的诏书是这样说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出代,率领俘虏的匈奴士兵,穿过大漠,北进二千余里,携带很少的辎重补给,与左贤王接战, 活捉了单于的近臣章渠,诛杀匈奴小王比车耆,渡过弓闾河,捕获匈奴屯头王和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然后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 衍山祭地,并且登上高山远眺大漠。共捕获和斩杀匈奴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霍去病的部队大概减损十分之三。骠骑将军霍去病的部队从匈奴那里缴获了粮食,所以 虽然深入匈奴腹地也没有断粮。因此加封五千八百户食邑给骠骑将军霍去病。
      漠北之战可以说是霍去病的巅峰之作。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将士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而这一年霍去病才22岁。
       霍去病少言多行,从不说空话。汉武帝曾想教他孙子兵法,他说:“打仗应随机应变,而且时势交易,古代的兵法已不合适了“。当汉武帝将修建好的豪华府第赠给 霍去病时,他拒绝接收,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这句话不但说到汉武帝的心坎里去了,也说到历朝历代的皇帝和百姓的心坎里去了。

       与霍去病的封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武帝的诏书不仅对大败匈奴单于的大将军卫青只字未提,而且也没有给卫青更多的封赏,卫青手下也没有因为立下这次大功而 被封侯。当皇帝当到汉武帝这种境界已经是可以随心所欲了,天子的意思就是天意。他一定要让外甥霍去病超过小舅子卫青,说到底这也是他们家的私事。只是这对 于那些跟随卫青出征的将士来说实在有些不公平。

在漠北之战两年后,24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因病去世。汉武帝对霍去病之死非常痛惜。特命陪葬茂陵。把霍去病的墓冢建成巍峨的祁连山形状,给他定谥号,合并 “武”和“广地”两层意思称为景桓侯,哀荣无比。出葬之日,汉武帝命归降的匈奴将士身着黑衣黑甲,在长安至茂陵的道路两旁列成几十里军阵,为霍去病送葬。 霍去病墓至今仍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一代战神霍去病

       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 身份降世。父亲不敢承认的私生子、母亲又是个女奴,看起来霍去病是永无出头之日的,然而奇迹终于降临在他身上。
  大约在霍去病刚满周岁的时候,他的母亲是卫少儿,他的姨母卫子夫进入了汉武帝的后宫,并且很快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霍去病的舅舅卫长君、卫青也随 即晋为侍中。卫氏家族从此改变了命运——这时候恐怕没有人想到被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卫青和霍去病,被改变命运的还有多年来汉匈之间的攻守易形。

马踏匈奴,战神无敌

      在卫青建功立业的同时,霍去病也渐渐地长大了,在舅舅的影响下,他自幼精于骑射,虽然年少,却不屑于像其它王孙公子那样呆在长安城里放纵声色享受长辈的荫庇。他渴望杀敌立功的那一天。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漠南之战。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武帝遂封他为骠姚校尉随军出征。
  在战场上,霍去病凭着一腔血气骁勇及八百骑兵,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踪迹,结果他“长途奔袭”的战术首战告捷,斩敌二千余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活捉。而霍去病等人全身而返。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赞叹他的勇冠三军。
  霍去病的首战,以这样夺目的战果,向世人宣告,汉家最耀眼的一代名将横空出世了。

河西大战,痛宰匈奴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这就是河西大战。
  19岁的统帅霍去病不负众望,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并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王、折兰王打 了一场硬碰硬的生死战。在此战中,霍去病大胜,匈奴损失惨重——卢侯王和折兰王都战死,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被俘虏,斩敌一万八千 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在这一场血与火的对战之后,汉王朝中再也没有人质疑少年霍去病的统军能力,他成为汉军中的一代军人楷模、 尚武精神的化身。
      
       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展开收复河西之战。
  此战,霍去病成为汉军的统帅,而多年的老将李广等人只作为他的策应部队。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配合作战的公孙敖等常跑大漠的“老马”还不如两年前的长安 公子霍去病,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没有起到应有的助攻作用。而老将李广所部则被匈奴左贤王包围。霍去病遂再次孤军深入,并再次大胜。就在祁连山,霍去病所 部斩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王爷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共计六十三人。
  经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汉王朝收复了河西平原。曾经在汉王朝头上为所欲为、使汉朝人家破人亡无数的匈奴终于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从此,汉军军威大振,而十九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

河西受降,再立奇功

       霍去病的两场河西大战打痛了匈奴,匈奴大单于恼羞成怒,想严惩浑邪王和休屠王,消息走漏后浑邪王和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汉朝。汉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 遂派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当霍去病率部度过黄河的时候,果然匈奴降部中发生了哗变。面对这样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带着数名亲兵就亲自冲进了匈奴营中,直 面浑邪王,下令投降者免死,逃跑和抵抗者立即诛杀,于是八千想逃跑的匈奴士兵被霍去病镇压了。霍去病命令手下护送浑邪王先回自己的大营,然后自己率领投降 的匈奴部队渡过黄河,成功完成了这次惊险的受降。
  汉王朝的版图上,从此多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并入汉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对外虏的受降,不但为饱受匈奴侵扰之苦百年的汉朝人扬眉吐气,更从此使汉朝人有了身为强者的信心。

再战漠北,封狼居胥
      
      汉武帝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匈奴问题,于元狩四年(前119)春,发动了规模空前浩大的漠北战役。此战由卫青和霍去病同时出征,各率5万兵马。名将李广, 公孙傲,公孙贺,赵食其都归卫青指挥。年轻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班底,没有合适的人充当裨将,就临时调李敢等人充当裨将,大胆重用匈奴降将 赵破奴,复陆支,伊即轩等人。霍去病虽然没有按照汉武帝的计划完成对单于的最后一击,不过他仍然斩获颇多。据后来的统计,霍去病斩杀和俘虏的匈奴已经远远 超过了大将军卫青。汉武帝的诏书是这样说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出代,率领俘虏的匈奴士兵,穿过大漠,北进二千余里,携带很少的辎重补给,与左贤王接战, 活捉了单于的近臣章渠,诛杀匈奴小王比车耆,渡过弓闾河,捕获匈奴屯头王和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然后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 衍山祭地,并且登上高山远眺大漠。共捕获和斩杀匈奴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霍去病的部队大概减损十分之三。骠骑将军霍去病的部队从匈奴那里缴获了粮食,所以 虽然深入匈奴腹地也没有断粮。因此加封五千八百户食邑给骠骑将军霍去病。
      漠北之战可以说是霍去病的巅峰之作。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将士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而这一年霍去病才22岁。
       霍去病少言多行,从不说空话。汉武帝曾想教他孙子兵法,他说:“打仗应随机应变,而且时势交易,古代的兵法已不合适了“。当汉武帝将修建好的豪华府第赠给 霍去病时,他拒绝接收,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这句话不但说到汉武帝的心坎里去了,也说到历朝历代的皇帝和百姓的心坎里去了。

       与霍去病的封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武帝的诏书不仅对大败匈奴单于的大将军卫青只字未提,而且也没有给卫青更多的封赏,卫青手下也没有因为立下这次大功而 被封侯。当皇帝当到汉武帝这种境界已经是可以随心所欲了,天子的意思就是天意。他一定要让外甥霍去病超过小舅子卫青,说到底这也是他们家的私事。只是这对 于那些跟随卫青出征的将士来说实在有些不公平。

在漠北之战两年后,24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因病去世。汉武帝对霍去病之死非常痛惜。特命陪葬茂陵。把霍去病的墓冢建成巍峨的祁连山形状,给他定谥号,合并 “武”和“广地”两层意思称为景桓侯,哀荣无比。出葬之日,汉武帝命归降的匈奴将士身着黑衣黑甲,在长安至茂陵的道路两旁列成几十里军阵,为霍去病送葬。 霍去病墓至今仍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
霍去病战绩:

第一次随卫青出征,霍去病初试奇兵,带800人杀匈奴2000人。
霍去病第一次作为独立统帅率兵出征,带兵1万,杀匈奴1万8千多人,虽然自己损失也不小,但汉武帝是满意的,照此速度,汉武帝看到了希望,此前卫青率10万大军出击,也不过杀匈奴1万9000人。那次战役汉武帝对卫青并不满意,没有加封卫青。
霍去病第二次率军出击匈奴,领兵数万,大破匈奴,杀匈奴三万余人,俘获五个王爷及以下七千余人 。此役横穿匈奴数十个部落,一路斩杀,给匈奴的震慑性打击是很大的,直接导致后来匈奴10万人投降。
霍去病第三次率军招降匈奴浑邪王,孤身闯入匈奴大营,平息骚乱,招降匈奴10万人。
霍去病第四次出击匈奴,与卫青各率5万大军一同进行漠北战役,霍去病以伤亡1万5千人的代价,消灭匈奴7万余人。而卫青也以同样的代价,消灭匈奴1万 9000人。可以看到霍去病只要带了一定数量兵马出征,消灭的匈奴人数量就一定比他带的人马还多,卫青从来没有做到。

霍去病四击匈奴,总共杀敌俘敌158000人。可以看出霍去病的效率有多么高。

卫青战绩:

卫青第一次带1万人杀匈奴700人,如果从经济代价上看,不值得,只能说是精神上的胜利,从此向匈奴表明,汉朝也可以去匈奴腹地杀人。
卫青第二次带3万人杀匈奴数千人,3万人出征的资源消耗是不小的,只能说卫青的战绩是逐渐扩大,如果总是以这样的速度去消耗匈奴人,汉武帝是不满意的。
卫青第三次带3万人杀匈奴数千人,这次还抢得匈奴人一块地盘,功劳不小。
卫青第四次带10万兵马出击匈奴,杀匈奴6000人,汉武帝精心准备了3年,10万杀6千,汉武帝是不满意的,没办法,还得给卫青加封,鼓励他以后多打胜仗,如果是换别人要么是去旅游,要么是全军覆灭。
卫青第五次带10万兵马出击匈奴,杀匈奴19000人,汉军自己损失也不小,赵信3000人投降匈奴,苏建所带人马全军覆灭,可喜的是霍去病横空出世,初试牛刀,以800人杀匈奴2000人。此战汉武帝并不满意,没有加封卫青。
漠北之战,卫青最后一次领兵出战,带兵5万,杀匈奴19000人,此战卫青损失与霍去病差不多,也是损失15000多人。

卫青七击匈奴,总共杀敌56700人。
来纠正几种说法。
1.卫青是以正合,霍去病是以奇胜。以正合以奇胜,这句话很多人曲解了它的意思。很多人以为卫青是在正面迎敌,霍去病在后面袭击,所以霍去病赢的漂亮。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霍去病率兵出征,卫青都是呆在家里,卫青如何正面迎敌?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是YY。
2.卫青都是步兵,霍去病都是骑兵。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卫青带兵出征时也有奇兵。最重要的是他们两个都是互相独立出征的,谁也没有为谁掩护。霍去病第一,二,三次出征,卫青都呆在家里休息,谈不上为霍去病掩护。
3.卫青是大兵团,霍去病是特种兵。这种说法也是错的,霍去病带兵都是一万以上的大兵团,不是特种兵。况且特种兵就一定厉害么?特种兵是为侦察,掩护,斩首等特殊任务建立的,特种兵根本就不适合拿来大规模消灭敌人主力部队。

不存在什么正奇并用,大部分时间卫青和霍去病都分开出击的,大部分出征的时间都不同,所以不存在什么“并用”,“牵制”,也就是说,谁也没有牵制谁。
除了漠北之战,卫青出征时,霍去病还是小毛孩,呆在家里。
同样,霍去病出征时,卫青也是呆在家里,不存在某些人说的“卫青在正面牵制匈奴,霍去病在背后奇袭”的历史。
有些人认为霍去病的成功,是靠卫青在正面吸引敌人才有如此大的战果,完全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霍去病都是独自领兵,不象卫青手下还有李广,公孙贺,公孙敖,赵食其,赵信,苏建等名将。
霍去病的能力就是善用新人,善用匈奴降将。霍去病不会迷路,就在于他会用匈奴人。而李广呢,匈奴人全杀掉,一个老愤青而已。
你想想,连投降的都杀,是不是愤青?杀掉有什么好处?能打胜仗才是最大的好处呢。
李广杀降是出了名的。所以他打败仗也是出了名的。李广过去打胜仗是一些小仗,防守的小仗。他防守还是有一套的,大规模进攻,李广不行。
汉武帝跟大臣说他为什么在一年之内派霍去病连续多次出征?是因为霍去病出征所需要的给养很少,很快就可以组织起来,后勤压力不大。而如果派卫青等人出征,上万人要准备1年的时间,10万人要准备好几年。匈奴为什么可以年年来抢劫?因为他们没有后勤,打到哪里吃到哪里,霍去病也是用这一招,以毒攻毒。

汉武帝喜欢用霍去病,后来不怎么用卫青,就是因为卫青对后勤的压力较大。说句难听的话,卫青打的是消耗战或击溃战,而霍去病打的才是歼灭战。而其他人,李广,公孙贺等人,基本就是打败仗,而且败得很惨。

霍去病一年内能消灭匈奴近10万,夺取了河西走廊,这个意义非常巨大。一年时间消灭匈奴10万人,匈奴能受得了?匈奴从此内讧。霍去病用两年就消灭匈奴20余万人,卫青花了七年时间也只不过消灭匈奴5万人,而且自己损失也不小,后勤供应更是巨大,国力难承受。当时要5匹马的运输才能满足一个士兵的供给需要。
知道今天的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吗?西部的富饶地带,打通到西域的关键之路,正是由于霍去病才归入中国版图。没有霍去病取得河西走廊,也就不可能对匈奴采取战略迂回。后来的唐朝由于丢掉河西走廊,新疆(北庭,安西四镇)最终就失去了。清朝的左宗棠由于控制了河西走廊,才能顺利收复新疆。河西走廊是通向西域的关键通道,而且水草丰美,是古今战略要地。


卫青战绩:
卫青第一次带1万人杀匈奴700人,如果从经济代价上看,不值得,只能说是精神上的胜利,从此向匈奴表明,汉朝也可以去匈奴腹地杀人。
卫青第二次带3万人杀匈奴数千人,3万人出征的资源消耗是不小的,只能说卫青的战绩是逐渐扩大,如果总是以这样的速度去消耗匈奴人,汉武帝是不满意的。
卫青第三次带3万人杀匈奴数千人,这一次收复河套地区。
卫青第四次带10万兵马出击匈奴,杀匈奴6000人,汉武帝精心准备了3年,10万杀6千,汉武帝是不满意的,没办法,还得给卫青加封,鼓励他以后多打胜仗,如果是换别人要么是去旅游,要么是全军覆灭。
卫青第五次带10万兵马出击匈奴,杀匈奴19000人,汉军自己损失也不小,赵信3000人投降匈奴,苏建所带人马全军覆灭,可喜的是霍去病横空出世,初试牛刀,以800人杀匈奴2000人。此战汉武帝并不满意,没有加封卫青。
漠北之战,卫青最后一次领兵出战,带兵5万,杀匈奴19000人,此战卫青损失与霍去病差不多,也是损失15000多人。

卫青七击匈奴,共杀,俘敌54700人。总共带兵32万人。32万人要消耗多少国力?32万军队对几千万人口的汉朝是不小的数字了。

卫青七击匈奴,消灭匈奴5万多,七年时间完成。

霍去病战绩:

霍去病第一次作为独立统帅率兵出征,带兵1万,杀匈奴1万8千多人,虽然自己损失也不小,但汉武帝是满意的,照此速度,汉武帝看到了希望,此前卫青率10万大军出击,也不过杀匈奴1万9000人。那次战役汉武帝对卫青并不满意,没有加封卫青。
霍去病第二次率军出击匈奴,领兵数万,大破匈奴,杀匈奴三万余人,俘获五个王爷及以下七千余人 。此役横穿匈奴数十个部落,一路斩杀,给匈奴的震慑性打击是很大的,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后来匈奴10万人投降。
霍去病第三次率军招降匈奴浑邪王,孤身闯入匈奴大营,平息骚乱,杀逃跑者8000人,受降共10万人。
霍去病第四次出击匈奴,与卫青各率5万大军一同进行漠北战役,霍去病以伤亡1万5千人的代价,消灭匈奴7万余人。而卫青也以同样的代价,消灭匈奴1万 9000人。

霍去病四击匈奴,消灭匈奴16万人,2年时间完成。可以看出霍去病的效率,这才是汉武帝想要的效率。可以看出,只要霍去病不死,汉武帝在生前就可以完成消灭匈奴的丰功伟绩。
霍去病四击匈奴,两年时间完成,平均一年可完成两次出击,平均一年消灭匈奴8万人。

卫青七年消灭匈奴5万多,霍去病平均一年消灭匈奴8万,汉武帝一生对匈奴开战四十余年,按卫青的效率,四十年不一定能消灭匈奴。而按霍去病的效率,4-5年即可消灭匈奴。
因为在越短的时间内消灭的敌人越多,敌人就没有恢复人口和军力的能力。

事实也证明,由于霍去病死得早,汉武帝一生40余年对匈奴开战,都没有消灭匈奴,而是由他的子孙完成。

卫青战绩:
卫青第一次带1万人杀匈奴700人,如果从经济代价上看,不值得,只能说是精神上的胜利,从此向匈奴表明,汉朝也可以去匈奴腹地杀人。
卫青第二次带3万人杀匈奴数千人,3万人出征的资源消耗是不小的,只能说卫青的战绩是逐渐扩大,如果总是以这样的速度去消耗匈奴人,汉武帝是不满意的。
卫青第三次带3万人杀匈奴数千人,这一次收复河套地区。
卫青第四次带10万兵马出击匈奴,杀匈奴6000人,汉武帝精心准备了3年,10万杀6千,汉武帝是不满意的,没办法,还得给卫青加封,鼓励他以后多打胜仗,如果是换别人要么是去旅游,要么是全军覆灭。
卫青第五次带10万兵马出击匈奴,杀匈奴19000人,汉军自己损失也不小,赵信3000人投降匈奴,苏建所带人马全军覆灭,可喜的是霍去病横空出世,初试牛刀,以800人杀匈奴2000人。此战汉武帝并不满意,没有加封卫青。
漠北之战,卫青最后一次领兵出战,带兵5万,杀匈奴19000人,此战卫青损失与霍去病差不多,也是损失15000多人。

卫青七击匈奴,共杀,俘敌54700人。总共带兵32万人。32万人要消耗多少国力?32万军队对几千万人口的汉朝是不小的数字了。

卫青七击匈奴,消灭匈奴5万多,七年时间完成。

霍去病战绩:

霍去病第一次作为独立统帅率兵出征,带兵1万,杀匈奴1万8千多人,虽然自己损失也不小,但汉武帝是满意的,照此速度,汉武帝看到了希望,此前卫青率10万大军出击,也不过杀匈奴1万9000人。那次战役汉武帝对卫青并不满意,没有加封卫青。
霍去病第二次率军出击匈奴,领兵数万,大破匈奴,杀匈奴三万余人,俘获五个王爷及以下七千余人 。此役横穿匈奴数十个部落,一路斩杀,给匈奴的震慑性打击是很大的,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后来匈奴10万人投降。
霍去病第三次率军招降匈奴浑邪王,孤身闯入匈奴大营,平息骚乱,杀逃跑者8000人,受降共10万人。
霍去病第四次出击匈奴,与卫青各率5万大军一同进行漠北战役,霍去病以伤亡1万5千人的代价,消灭匈奴7万余人。而卫青也以同样的代价,消灭匈奴1万 9000人。

霍去病四击匈奴,消灭匈奴16万人,2年时间完成。可以看出霍去病的效率,这才是汉武帝想要的效率。可以看出,只要霍去病不死,汉武帝在生前就可以完成消灭匈奴的丰功伟绩。
霍去病四击匈奴,两年时间完成,平均一年可完成两次出击,平均一年消灭匈奴8万人。

卫青七年消灭匈奴5万多,霍去病平均一年消灭匈奴8万,汉武帝一生对匈奴开战四十余年,按卫青的效率,四十年不一定能消灭匈奴。而按霍去病的效率,4-5年即可消灭匈奴。
因为在越短的时间内消灭的敌人越多,敌人就没有恢复人口和军力的能力。

事实也证明,由于霍去病死得早,汉武帝一生40余年对匈奴开战,都没有消灭匈奴,而是由他的子孙完成。
这时候恐怕没有人想到被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卫青和霍去病,被改变命运的还有多年来汉匈之间的攻守易形。

汉匈之间的攻守易形不是某个或某几个人决定的,而是双方实力决定的。
枯骨 发表于 2016-5-25 11:11
汉匈之间的攻守易形不是某个或某几个人决定的,而是双方实力决定的。
霍去病以前,几千万人的汉朝面对几十万人的匈奴一直是守势。卫青的出现也不过是双方打来打去。
ljie2014 发表于 2016-5-25 11:24
霍去病以前,几千万人的汉朝面对几十万人的匈奴一直是守势。卫青的出现也不过是双方打来打去。
汉朝建立时因为战乱国力衰弱,只能取守势,经过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国力恢复,才开始对匈奴采取攻势,也才有了卫、霍发挥的空间。

枯骨 发表于 2016-5-25 11:58
汉朝建立时因为战乱国力衰弱,只能取守势,经过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国力恢复,才开始对匈奴采取攻势,也 ...


在实力一定的前提下,不同的人带兵打仗的效果是不同的。同样一百万兵,交给毛zd与交给蒋介石是完全不同的。
一百万元,交给马云与交给赌徒,产生的经济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枯骨 发表于 2016-5-25 11:58
汉朝建立时因为战乱国力衰弱,只能取守势,经过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国力恢复,才开始对匈奴采取攻势,也 ...


在实力一定的前提下,不同的人带兵打仗的效果是不同的。同样一百万兵,交给毛zd与交给蒋介石是完全不同的。
一百万元,交给马云与交给赌徒,产生的经济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dddomain 发表于 2016-5-25 12:42
在实力一定的前提下,不同的人带兵打仗的效果是不同的。同样一百万兵,交给毛zd与交给蒋介石是完全不同 ...
古代战争,将领的个人能力才能对战争走向的影响比现代要大,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卫霍,汉朝就奈何不了匈奴。汉朝当时在国家层面上已经做好了对匈奴开战的准备,也已经占据了国力的绝对优势,卫霍的存在只是对匈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不是唯一原因。
卫霍生逢其地、生逢其时,成就了不朽的功业。但即使他们从未出生,汉家天下也会涌现出和他们同样优秀的将领来完成战胜匈奴这一历史任务。


谁说了没有卫霍就奈何不了匈奴?在这里详细的写一下当时的战争情况,难道不行么?没必要在这里指责别人说没有霍去病,也会有李去病赵去病什么的。

谁说了没有卫霍就奈何不了匈奴?在这里详细的写一下当时的战争情况,难道不行么?没必要在这里指责别人说没有霍去病,也会有李去病赵去病什么的。
卫青霍去病是外戚,换两个人汉武帝未必这么信任。宋朝就是一面需要名将,一面打压名将,狄青就是郁闷死的。
对于霍去病的损失,历史也有记载。霍去病出征共四次,其中一次是受降,可以说基本没有损失。那么另外三次出征匈奴的损失情况如下:
第一次:师率减什七。
第二次:师率减什三。
第三次:师率减什二。
那么总的来说,霍去病的损失是比较低的。
略有错误的一点,霍去病以700骑深入敌界其实是他的第二次参战,只不过第一次情况不详,只知道是跟随卫青参加了第一次河套之战,可能没有参加具体战斗。

莫知我名 发表于 2016-5-26 19:00
略有错误的一点,霍去病以700骑深入敌界其实是他的第二次参战,只不过第一次情况不详,只知道是跟随卫青参 ...


我统计战果的都是霍去病独自领兵出征的,带700人那次没算。
莫知我名 发表于 2016-5-26 19:00
略有错误的一点,霍去病以700骑深入敌界其实是他的第二次参战,只不过第一次情况不详,只知道是跟随卫青参 ...


我统计战果的都是霍去病独自领兵出征的,带700人那次没算。
霍去病出征
今天的霍去病在那里?
火龙勇士 发表于 2016-5-30 13:40
今天的霍去病在那里?
都被高考考没了
卫青和刘彻,关系怪怪的。既是工仔和老板,又互相是对方的姐夫,同时又互相是对方的小舅子。
很明显,霍去病春天打一次,夏天打一次,消灭匈奴4万多。到了秋天就有10万匈奴人来投降。不到一年就让匈奴大大的衰弱了。
古代战争,将领的个人能力才能对战争走向的影响比现代要大,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卫霍,汉朝就奈何不了匈奴。 ...
时局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局
有能力的人世界上多的是
汉家好儿郎,一颗璀璨的不世出的将星,赞!
时局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局
有能力的人世界上多的是
坐着说话腰不痛。汉朝以下2000多年,除去霍去病,有哪一个将军做到了一次出征2000多里大胜而还?
同时代的李广利带的精锐更多,战果又如何?真以为没有霍去病就有李去病么。幼稚!
当时的匈奴骑兵是打不过汉朝步兵的,碰上汉朝飞骑更是窝囊。
纵观汉匈百年大战,匈奴只能靠伏击战和局部数量优势取胜
秦汉风云惊塞烟,嫖姚智勇冠军前。 披坚执锐犹黄口, 点将封侯趁少年。 铁骑猛封狼居胥, 金戈狂扫焉支山。此生若增廿年寿,马踏匈奴过燕然。   《七律.茂陵怀霍去病》
霍去病英才。
有的人就是天才,没办法
这哥们确实是猛,没办法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冠军侯流芳千古。
军队是重点
马踏匈奴。
火龙勇士 发表于 2016-5-30 13:40
今天的霍去病在那里?
出国以及赚大钱去了。
一把锋利的剑,杀人够劲,但也易折断
这么厉害。
可惜死的太意外,才24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