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专家解读:官兵投弹为何易发骨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1:26:51
军医专家解读:官兵投弹为何易发骨折?


2015年03月05日  来源:解放军报 





制图:邓方宇



    2月中旬,第26集团军某旅在野营训练途中组织3支巡诊小分队伴随保障,及时治疗官兵的训练伤。程刚毅摄
  训练伤是军事活动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目前,随着实战化训练强度的不断增大,如果防护不当,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训练中如何做好防护,有效减少训练伤的发生,为官兵健康和部队战斗力服务,是部队各级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版即日起开设“军营健康话题·科学防护训练伤”栏目,邀请专家为广大战友介绍训练伤防护知识和技能,敬请关注。


  在军事训练中,投弹是一项锻炼肢体及肌肉爆发力的投掷类运动。官兵在投弹训练中易发生肱骨螺旋形骨折,即投弹骨折,且多发于新兵训练期间和新兵下连基础课目训练展开及考核期间。一旦发生此类骨折,康复时间较长,对受伤官兵生理心理均会造成较大影响。本期特邀请全军军事训练医学研究所所长常祺,就该病的发生机制、原因及防治措施向广大战友做一介绍。
  投弹为何易发生骨折
  投弹是一项爆发性的高速度运动,其运动主要发生在肩、肘关节。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能绕3个基本运动轴灵活地运动。正确的投弹动作应以肩关节为主要的转运中心,投掷臂从肩后往上翻,并以上臂带动前臂快速挥臂,速度由近端关节向远端关节(肩-肘-腕)依次达到最大值,动量依次传递至末梢关节,可达到最大出手速度,并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一个完整的投弹运动,可分解为6期。即转身起动期:投掷者侧身弯腰、垂臂,以储蓄体位势能;趋步前进期:侧身趋步快速前移,以获得运动的初速度;上臂抬举期:前脚着地不动,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外旋,并逐渐达到最大外旋位;上臂加速期:脊柱强力旋前,同时肩关节快速内收、内旋,肘关节快速伸直,将投掷物投出;上臂减速期:肩关节继续运动,直至达到最大内旋位;跟随期:身体因惯性作用继续运动,直至投掷者获得新的体位平衡稳定。
  投弹骨折多发生在投掷运动的上臂加速期和减速期。活动肩关节的肌肉均起于躯干,止于肱骨的中上段,对上臂近侧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如外展外旋肌群和内收内旋肌群的舒缩运动按序进行并协调一致,不仅能获得较好的投掷效果,且不易引起肱骨骨折。反之,如果这些肌肉的舒缩运动不按序进行,如在抬举期上臂尚未达到最大外旋位或在继续外旋过程中突然强力内收内旋;或肌肉的收缩不同步,如在内收、内旋过程中肌肉收缩不协调,过猛过快,则会造成肱骨中下段骨折。
  因此,投弹骨折发生的主要运动学因素是投弹姿势不正确。通俗地讲,最易发生肱骨螺旋骨折的姿势就是:投掷臂在肩侧、躯干上臂夹角和手臂角均为90°左右时向前挥前臂(又称撇弹)。因为此时的投弹臂是绕肘关节矢状轴旋转,力矩作用在肱骨的垂直轴和垂直轴附近,肱骨干在扭转临界应力强度下极易造成螺旋形骨折。
  导致骨折的因素分析
  导致投弹骨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训练前热身运动不适当。通过调查,训练组织者对热身运动掌握尺度不一,有的针对性准备活动不够充分,未能使主要肌肉群、关节及韧带充分活动;有的过度训练,使部分肌肉过分收缩以致疲劳,在投弹过程中各肌肉群力量不协调,肌肉骨骼受力比例失衡,使一部分力量明显高于另一部分力量导致骨折。
  二是组织者对训练伤防治思想上不够重视。训练组织不科学,训练强度过大,训练中忽略了因材施教,尤其是对后进人员没有进一步讲解动作要领、及时指出错误并纠正错误动作,导致发生训练伤。
  三是心理压力过大,急于求成。参训官兵的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未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训练,心理准备不到位,没有认真体会动作要领,投弹主要依靠上肢力量,而忽略了肩、腰下肢同时用力的重要作用。
  四是投掷动作要领掌握不准确,实施过程中动作变形,用力过猛,容易导致骨折。另外,长时间反复重复一个动作,骨小梁部分容易扭曲断裂,导致疲劳性骨折。
  五是生活习惯、环境变化导致骨质结构改变。伤者均为偏瘦型身材,且入伍前基本无从事体力劳动及锻炼习惯,加上现代生活中接触和摄入较多的激素,使骨质结构相对疏松,皮质较薄,对外在的应力及扭矩力的抗力不够而导致骨折。
  怎样预防更有效
  怎样预防投弹骨折?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制订合理训练计划,科学施训,不要只追求投弹距离,先要求锻炼肢体与躯干的协调性、正确的投弹动作要领,不宜强度过大。各项训练课目交叉进行,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盲目加大训练强度。
  2、对参训官兵进行运动医学和训练心理学教育,帮助他们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尽力克服参训人员的紧张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
  3、参训官兵如发现有训练后经休息不易缓解的上臂疼痛,局部肿胀,应及时检查治疗,严禁带伤训练。
  4、投弹训练前要先进行针对性锻炼,如上臂、肩及腰部的力量锻炼与动作的协调性锻炼;训练前热身充分,预留足够时间进行肩、肘关节大范围的屈、伸、展活动等肢体拉伸。
  5、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在投弹训练开始前,可先进行徒手练习和立定投弹练习,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后再进行握弹和助跑下的投弹练习。
  如何治疗更科学
  投弹骨折均为肱骨中下段螺旋形不稳定骨折,采用手法复位成功者少,复位过程中易损伤或加重损伤桡神经和正中神经,并且石膏固定时间较长,影响关节功能。因此,我们主张治疗投弹骨折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具有外固定时间短、功能恢复快、骨折固定稳固等优势。建议采用前外侧切口,显露桡神经后,携带部分肱肌一并牵向外侧,以减少对桡神经的牵拉。固定方式多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或多枚螺钉固定。(全军军事训练医学研究所所长 常 祺)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5/03-05/7102631.shtml军医专家解读:官兵投弹为何易发骨折?


2015年03月05日  来源:解放军报 





制图:邓方宇


    2月中旬,第26集团军某旅在野营训练途中组织3支巡诊小分队伴随保障,及时治疗官兵的训练伤。程刚毅摄
  训练伤是军事活动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目前,随着实战化训练强度的不断增大,如果防护不当,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训练中如何做好防护,有效减少训练伤的发生,为官兵健康和部队战斗力服务,是部队各级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版即日起开设“军营健康话题·科学防护训练伤”栏目,邀请专家为广大战友介绍训练伤防护知识和技能,敬请关注。

  在军事训练中,投弹是一项锻炼肢体及肌肉爆发力的投掷类运动。官兵在投弹训练中易发生肱骨螺旋形骨折,即投弹骨折,且多发于新兵训练期间和新兵下连基础课目训练展开及考核期间。一旦发生此类骨折,康复时间较长,对受伤官兵生理心理均会造成较大影响。本期特邀请全军军事训练医学研究所所长常祺,就该病的发生机制、原因及防治措施向广大战友做一介绍。  投弹为何易发生骨折  投弹是一项爆发性的高速度运动,其运动主要发生在肩、肘关节。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能绕3个基本运动轴灵活地运动。正确的投弹动作应以肩关节为主要的转运中心,投掷臂从肩后往上翻,并以上臂带动前臂快速挥臂,速度由近端关节向远端关节(肩-肘-腕)依次达到最大值,动量依次传递至末梢关节,可达到最大出手速度,并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一个完整的投弹运动,可分解为6期。即转身起动期:投掷者侧身弯腰、垂臂,以储蓄体位势能;趋步前进期:侧身趋步快速前移,以获得运动的初速度;上臂抬举期:前脚着地不动,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外旋,并逐渐达到最大外旋位;上臂加速期:脊柱强力旋前,同时肩关节快速内收、内旋,肘关节快速伸直,将投掷物投出;上臂减速期:肩关节继续运动,直至达到最大内旋位;跟随期:身体因惯性作用继续运动,直至投掷者获得新的体位平衡稳定。  投弹骨折多发生在投掷运动的上臂加速期和减速期。活动肩关节的肌肉均起于躯干,止于肱骨的中上段,对上臂近侧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如外展外旋肌群和内收内旋肌群的舒缩运动按序进行并协调一致,不仅能获得较好的投掷效果,且不易引起肱骨骨折。反之,如果这些肌肉的舒缩运动不按序进行,如在抬举期上臂尚未达到最大外旋位或在继续外旋过程中突然强力内收内旋;或肌肉的收缩不同步,如在内收、内旋过程中肌肉收缩不协调,过猛过快,则会造成肱骨中下段骨折。  因此,投弹骨折发生的主要运动学因素是投弹姿势不正确。通俗地讲,最易发生肱骨螺旋骨折的姿势就是:投掷臂在肩侧、躯干上臂夹角和手臂角均为90°左右时向前挥前臂(又称撇弹)。因为此时的投弹臂是绕肘关节矢状轴旋转,力矩作用在肱骨的垂直轴和垂直轴附近,肱骨干在扭转临界应力强度下极易造成螺旋形骨折。  导致骨折的因素分析  导致投弹骨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训练前热身运动不适当。通过调查,训练组织者对热身运动掌握尺度不一,有的针对性准备活动不够充分,未能使主要肌肉群、关节及韧带充分活动;有的过度训练,使部分肌肉过分收缩以致疲劳,在投弹过程中各肌肉群力量不协调,肌肉骨骼受力比例失衡,使一部分力量明显高于另一部分力量导致骨折。  二是组织者对训练伤防治思想上不够重视。训练组织不科学,训练强度过大,训练中忽略了因材施教,尤其是对后进人员没有进一步讲解动作要领、及时指出错误并纠正错误动作,导致发生训练伤。  三是心理压力过大,急于求成。参训官兵的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未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训练,心理准备不到位,没有认真体会动作要领,投弹主要依靠上肢力量,而忽略了肩、腰下肢同时用力的重要作用。  四是投掷动作要领掌握不准确,实施过程中动作变形,用力过猛,容易导致骨折。另外,长时间反复重复一个动作,骨小梁部分容易扭曲断裂,导致疲劳性骨折。  五是生活习惯、环境变化导致骨质结构改变。伤者均为偏瘦型身材,且入伍前基本无从事体力劳动及锻炼习惯,加上现代生活中接触和摄入较多的激素,使骨质结构相对疏松,皮质较薄,对外在的应力及扭矩力的抗力不够而导致骨折。  怎样预防更有效  怎样预防投弹骨折?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制订合理训练计划,科学施训,不要只追求投弹距离,先要求锻炼肢体与躯干的协调性、正确的投弹动作要领,不宜强度过大。各项训练课目交叉进行,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盲目加大训练强度。  2、对参训官兵进行运动医学和训练心理学教育,帮助他们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尽力克服参训人员的紧张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  3、参训官兵如发现有训练后经休息不易缓解的上臂疼痛,局部肿胀,应及时检查治疗,严禁带伤训练。  4、投弹训练前要先进行针对性锻炼,如上臂、肩及腰部的力量锻炼与动作的协调性锻炼;训练前热身充分,预留足够时间进行肩、肘关节大范围的屈、伸、展活动等肢体拉伸。  5、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在投弹训练开始前,可先进行徒手练习和立定投弹练习,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后再进行握弹和助跑下的投弹练习。  如何治疗更科学  投弹骨折均为肱骨中下段螺旋形不稳定骨折,采用手法复位成功者少,复位过程中易损伤或加重损伤桡神经和正中神经,并且石膏固定时间较长,影响关节功能。因此,我们主张治疗投弹骨折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具有外固定时间短、功能恢复快、骨折固定稳固等优势。建议采用前外侧切口,显露桡神经后,携带部分肱肌一并牵向外侧,以减少对桡神经的牵拉。固定方式多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或多枚螺钉固定。(全军军事训练医学研究所所长 常 祺)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5/03-05/7102631.shtml
......
军人职业生涯蛮长的
现在的孩子,小时候都是喝可乐长大的,还是招农村的好
那战争时期的前辈连八年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得骨折多少啊
其实这种伤害是很容易避免的,放宽心就没事了。
很多都是由于用力过猛造成的,用力过猛的原因多半是因为紧张造成的,而紧张来自于对手榴弹威力的恐惧。
其实手榴弹很轻的,拿82-2来说也就半斤而已,至于其它大号的顶多也就一斤来点,扔个斤把重的东西哪儿那么容易骨折。
别害怕,别紧张,动作规范用力适度,根本不可造成能骨折,除非投弹手本人严重骨质疏松,摔一交都会骨折那种家伙,那神仙也没辙。
增加力量训练、训练科学保护关节,外加现在要求准而不是远,受伤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另外虽说投弹有标准动作,但不少人都基本是用手臂力量投的……
老狼正宗 发表于 2015-3-5 18:36
其实这种伤害是很容易避免的,放宽心就没事了。
很多都是由于用力过猛造成的,用力过猛的原因多半是因为紧 ...
你说得对,这就和扔铅球一样,先是动作到位,然后才力量到位,不然怎么扔也扔不远。
热身不到位吧,肱骨这么大的骨头都能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