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的79记忆——青春献国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31:45
作者:原43军127师381团4连副班长温兆均,二等功臣

参军与请战

1976年2月,我在家乡福建省永定县城关报名参军,经体检政审合格后批准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然后服役于福建长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二十九军守备二师八团。分配在一营三连。

  说起我参军的动机,简单又复杂。当年能够当上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是绝大部分农村青年的最大愿望。这种愿望有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但竞争非常激烈,想参军的人太多了,一般都要各方面比较优秀的人才有机会。作为我个人,在众多优秀青年中能被挑选入伍,当然有一种光荣和自豪感。可我的一个姑姑却劝我不要当兵,认为当兵虽光荣体面,却有生命危险;而我另一个姐姐听说我被批准入伍,却大大松了一口气说:这下可好了,有大锅饭吃了 。。。。。。。她所谓的“大锅饭”,是指能在部队吃饱饭了。现在的很多青少年根本不知道七十年代,我们国家的很多农村都严重缺粮,很多人吃不饱饭,尤其是我这个居委会,是缺粮最严重的一个队,这个姐姐说的话,倒也不能不说是不少参军青年的一个实际动机。从参军退伍的老兵那里,我们知道,尽管当时整个国家的生活水平都很低,各种物资的供应很缺乏,什么都要凭票供应,但部队的伙食和各种物资的保障,相对民间,还是好得多的。 

  部队的伙食倒是没说的,餐餐新鲜,天天有肉,但作为我个人,老实说参军的目的却不是为那“大锅饭”而来的,尽管当时参军确实是中国青年尤其是农村青年的一个最佳出路,但我主要还是认为自已无论是心理素质还是身体素质都很适合当兵,很想到部队锻炼一番,看看自已能不能经得起各种严峻的考验,尤其是战争的考验。正因为有这些原因,我们这些从农村吃过苦来到部队的战士,对部队有很深的向往和好感。别人当兵觉得苦,我却感到当兵甜。

  既然有了一个这么好的机会和环境,加上我本人生性好动,比较喜欢体育,身体和文化基础也较好,训练中非常投入和吃苦,练投弹,刚开始我的成绩并不好,才扔了28米,为了提高投弹水平,中午别人休息,我还在山上甩,也没什么诀窍,就是苦练;八个月后,按当时部队的投弹单项成绩,我是第一个投弹甩过了50米的新兵,最好成绩是52米,称之为“投弹能手”,一年后达到了投弹60米,评为“投弹标兵”。(后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我就得益于当年投弹技巧,以三枚手榴弹只身炸毁敌人的一个暗堡,荣立二等功,详情后面细说。)经过刻苦磨炼,我对步兵的各项军事技术的掌握,很快就崭露头角。参军一年后就担任了副班长,而且还调到了“先行班”。

  入伍的第一年冬,我就参加了守备二师八团的集训队,主要学习队列和战术,三个月后又送到二十九军教导大队参加培训。当时团里只抽调了十个最优秀的战士编成一个班到军里参训,并由我担任这个班的班长。这些锻炼和学习对我的军事技术的提高获益菲浅,尤其是参加二十九军教导大队集训这次,对我整体的的军事技术的提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29军这个教导大队是解放军体育学院“开门办学”的挂钩集训点,队里集中了很多军内院校的专家,科学地指导我们进行身体体能和军事技巧的提高。当年学习的军体训练技巧,让我受益终生,直到今天,我的体能素质仍然保留着很好的状态,并且我还把这些科学的训练方式方法传教于后代和青年。我女儿在我的培养下,考取了上海体育学院。

  经过三年的摔打和磨炼,我炼成了一身过硬军事技术,当时我的军事技术在全连综合指标中是数一数二的。尤其是军体项目,是很拔尖的。

  1978年参加了晋江“将军山”渡海登陆作战训练后;12月,我在八团新兵连带新兵,当新兵班长。当时,中越关系已出现裂痕,尤其是出现了越南开始驱赶华侨并且杀害在友谊关滞留的华侨事件后,我就感到问题严重了。因为七八月份开始,就听到传闻有些部队正在调动,可能会抽人打仗。因此,也比较留意和关心报纸、广播中的时事、新闻。渐渐的,战争的苗头越来越明显,已经隐隐约约听到边境上爆发了一些武装冲突的事。从广播、报纸报道的导向看,一场战争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在“同志加兄弟”之间爆发!

  因为我在团部,消息比较灵通。有一天,终于得到我们部队奉命要抽调一部份战斗骨干前往云南广西边境参加自卫还击作战的消息,当时我就想“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现在国家召唤战士保卫边疆,正需要我们这些人民战士、热血男儿挺身而出到前线去浴血奋战、英勇杀敌,为保卫我们的国防奉献自已的力量。于是,我就请假赶回自已的连队第一个向连领导递交了我的一份意志坚定且言词激烈的请战书。坚决要求到前线去,到战场上去。当连队领导接到我的请战书时,连长指导员还挺纳闷,因为那时有关的参战命令还没有传达到连队一级呢。我的请战书一递到连里,在连里就引起了激烈的反响:要打仗了!战友们议论纷纷。

这里有个小插曲,当时与我私交甚好的的副连长,特地把我叫到连队附近的一座小山上谈心。期间,他出于好意,劝我不要去,留在连队好好干,凭我一身过硬的军事技术和当时在部队的影响,一定会有前途。因当时部队提干是从战士中提拨的,而这位副连长当时已知不久要提为连长(我上前线后不久他就提为连长,这是后话)连队当然也希望有军事技术好的“尖子”留队,这样各项工作和评比都比较有利,我留在连里,提干的希望很大。但是我坚决拒绝了。我认为,这些年来国家和部队不惜代价,给了我很多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使我从一个连饭都常吃不饱的农村青年成为部队的军事骨干,正愁没有机会施展和报答,现在要打仗了,这正是一个好机会,把自已多年来练成的一身好本领到战场上去检验一番,去拼搏一番,既可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支持栽培,也能为自已的人生增添一个光彩和自豪的经历。至于说当时有没有想到有可能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也不能说一点顾虑也没有,只要是人,说不怕死那绝对是吹牛;但作为一个战士,既然自愿当兵,就意味着有可能参战,打仗就要死人,但即便牺牲,我也认为死得其所。我参战决心如此强烈和坚决,最主要的还是对自已的军事技术相当自信。

  说到写请战书,连里我是第一份,然后也有一些战士向连领导递交了请战书,虽然大家写的请战书其内容几乎都差不多是格式化的,但真实的想法就复杂了。有些人是被形势所迫交的,有的人是随大流交的,实际希望不被批准;还有的人既不能不交,又不想被挑上,就选择最后一天交,但据我所知,即便你是最后一份上交的人,也有的照样被送上前线。 

  我的请战要求被批准了,我赶回新兵连,向班里的新兵们告别。我说我要上前线了,这回要玩的可不是平时的模拟训练,是去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真刀实枪去干了。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是:当班里的新兵们听说班长要参加边境自卫反击战去了,都依依不舍。这批从江西九江来的新兵们私下里一人三十五十地主动捐赠了一笔钱,大约有五六百块钱,送给我上前线,说是烟钱。因为他们知道我抽烟抽得凶,当兵三年的津贴费全抽烟抽光了,还从家里寄过50多斤烟丝补充。要打仗时我是身无分文呀!这些钱是让我买烟抽的,他们不知道这次去战场前的告别,是否是我与他们的最后一面?以当时的国民收入水平,这笔钱数额不小的。这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战友情。

  1979年1月份,带着战友和领导的关爱及嘱托,我和二十九军的第一批战斗骨干(一共去了四批)毅然踏上了到前线去作战的征途

补训和参战

坐了多日的火车汽车,我们终于来到广西前线。首先我们来到了为边境作战而临时组建的补训一团。在那里我也认识了另外四个永定籍参加反击作战的战友,他们是我县下洋镇的黄洪华、大溪乡的苏再章、金砂乡的张福源、锋市镇的廖文庆等四人。在补训一团只呆了5天,我们就都奉调分手了。离开补训团补充到参战部队那一天,我记得非常清楚,那就是当年的农历大年三十。那个除夕之夜,我在火车车箱里和一大批原本素不相识的战友们拿出军用口杯倒上白开水,用此作酒,用面包当年糕,我们一起干杯,一起祝福,共同度过了一个远离亲人又即将杀上战场的大年三十。

  这是一个极有特殊意义的纯军人式的大年三十!

  随后,我被分配到了参战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43军127师381团4连。连队任命我为2班的副班长,班里有11个人,班长是一位湖北人。那里已经是在中越边境线上了,我们时常可看到我们的广西人民群众被越南军民用枪用炮打死打伤的情景。这些都激发了我们的斗志,我更加刻苦地进行战前训练,一心盼着早日上前线英勇杀敌,为那些广西边民报仇雪恨。

  在训练中,战友们很快就发现我的军事技术很强,因此对我也比较尊重。有一次,训练中休息时,班里一位湖北籍战士问我:副班长,你头尾当了四年兵,军事技术这么棒,得过什么奖呀?我说我得过很多军事项目的名次,却从没得到过上级正式的嘉奖。他说不信。其实我真的没有得到过什么正式的嘉奖。这个原因我想与我的个性有关,我是个直爽的人,爱直来直去,敢说敢做,看不惯的就要讲,也从不为个人利益给领导拍马屁,不但不怕得罪他们,还敢给他们提意见,加上军事技术过硬,是那种不大听话、不大好管又不能不留着的剌头兵,这种兵,在我们部队常被叫做“刁兵”。这种所谓的“刁兵”在我们的部队有相当数量,平时不好管,但大都有军事技术好,兵龄长、勇敢耿直的特点,打起仗来却屡建奇功或起战斗核心作用。关于这个话题,后面还要谈谈。

  在这个期间,我偷偷给家里寄了一封信。告诉他们我已到了广西边境,不久就要参加自卫反击作战。按部队规定,这时是不得与外界包括家中联系的,当时,我们也被控制的很严,我的信是通过认识的当地边境群众帮助发出去的。我在信中告诉家里的亲人:我已到了广西边境参战部队,不久就要参加作战,在这里,我已经能听到边境上的枪炮声了......

  大家都知道,很快就要打仗了,那些天,白天我们一身大汗的拼命进行适应性训练,研究战术配合,体验各种火器的效果和技术特征,晚上则集合在一起观看战斗影片。战士们的情绪一般还是相当稳定的,没有出现严重的畏战情绪。但是,由于当年双方友好的时候,我方过多地渲染了对方的作战技能,对于这样一支打了几十年仗、打败过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又全民皆兵、极富作战经验的对手,加上由当年对他们高调吹捧到低调处理的过渡时间太短,对一些见多识广的城市兵有一定的压抑,意识和对胜利的心态上有点转不弯来,这种时候,老兵和干部的情绪其实是有决定性影响的。如果干部和老兵骨干这时有怕死、慌乱、畏敌的言谈或举止,或有《高山下的花环》里说的那些临战调离一线的军内腐败情况出现的话,对新兵和一般战士的打击和负面影响将是致命的。也许是我的战斗意志较强和自信的精神面貌影响了战友,我们班的战前情绪是稳定的。

  这时,我们连队增加了一个机枪排和一个八二迫击炮排。一个连有150多人,是一个加强连了。我们班也由原来的11个人加强到了16个人。

  终于,中央军委的作战命令下来了。我们师将执行穿插任务,为主攻同登谅山一线的55军等主攻部队提供侧翼保障。

  当年的边境作战,分东西二线,云南为西线,由杨得志司令员挂帅;广西一带为东线,由极具个性和独特个人经历的许世友司令员挂帅。我们43军127、128、129三个师,被分成二部分,各有任务,129师协助41、42军负责高平方向的作战任务。而我们127、128师则从侧翼协助攻击同登和谅山一线的55军。师长是张万年。

众所周知,这场边境战争的开始日期在官方和军史中一般确定为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但是,我们部队的行动和开战却比这个日期要早一点。

  1979年2月16日晚饭后,我们头上是一色剃得锃光瓦亮的光头,手里握着的是一支支压满子弹随时要喷出死亡之火的各种枪支,脚上则穿上了加上钢片的防剌鞋。收拾好了行装,一声令下,便开始向边境出击。一场激烈而短暂的交锋、二支都极负自信又互不买账的军队,拉开了其演绎着二十世纪世界最惨烈的一场边境战争的序幕。

  我随部队从当时的2月16日一直打到3月11日,参加了为时24天的战斗,大大小小的战斗打了十几场.

受挫公母山

摘自战斗日记:
           二月十七日

昨天晚上黄昏六时,从我国边境某村庄出发。凌晨七时伟大的反击战总攻开始,猛烈的炮火轰击达十分钟。我连在公母山上奔跑了整整一个上午,敌人跑得比兔子还快,下午攻打400高地。。。。。。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七日,当广西、云南边境万炮齐轰,千军万马奋勇向前,边境战争全线打响之时,我们的部队已经深入敌方十几公里了。

  这最初的十几里进展非常顺利,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这恐怕要归功于侦察分队对穿插的线路前期侦察工作做得好。另外,我们还有当地的向导,这向导对当地的情况极熟悉,曾有段时间,他突然失踪了,不知跑到那去了,我们找了很久都找不到他,这说明他藏得很深,然后他又不声不响地冒了出来。我们当时还怀疑他是不是乘乱捞了什么东西回家了。

  当日,我们部队来到了公母山。公母山是座大山,远远的有二座相对着突兀而起的山头,很陡峭。我们在公母山跑了一上午,还只算在边上。他们在各个要点都有设防。部队前进中被占据着有利地形的敌军400高地所阻,遂向400高地发起攻击,这是我们与敌人打的第一场战斗。

  这次战斗,打得很不理想,我们攻击了几个小时,都没能攻下敌人的阵地,一直打到黄昏仍未得手。

  敌人的高射机枪居高临下,远远就冲我们开火,被高机子弹扫过的地方,看得见一排排可怕的弹孔和击倒的树枝,我们的部队因是初次实战,战斗经验和队型及步炮协同方面看来都有些问题,高地没拿下,还伤了一些同志。敌人的一发炮弹竟然打伤了我们八位同志:伤了六个,牺牲二个。其中还有我们的排长,也是被这发炮弹打伤。敌人一发炮弹几乎打掉我们一个班!自吹“第三军事强国”的老兵油子们看来还是真有二下子。

  这场战斗,让大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于是开展了讨论,大家分析,这次损失比较可能的是队型和地形问题,一接敌,由于敌人占据的地形非常有利,工事又隐蔽,我们比较难以发现他们的位置,而他们却能看见我们,开火后,我们的进攻分队很容易被敌人的火力所压制,由于没有经验,一旦被敌火力压制,加上不知敌人藏在何处,为了壮胆,战士必然会抱团靠近,以求得心理上和火力上的互相支持,这就给敌人的炮击创造了机会。

  公母山400高地攻击未果,黄昏后攻击分队只好撤退。我当时的位置离400高地靠得很近,也就是说我的进攻位置是比较靠前的,当撤退命令下来时,我竟然没有得到通知,当我附近侧翼的战友都撤走后,我还留在前面,只是后来我发现大家都走了,只剩下我一个“光杆司令”时,才感到不妙,然后才靠自已对地形的记忆回到连队。当晚仅我们连队就有二十几个人未归队。都留在400附近了。一个一百多人的加强连当晚看起来不过八九十个人。

  第二天,这些走散或没接到撤退通知的二十几个战士才陆续归队。他们中的一些人竟然跑到了另一个团379团去了。问了人家才知道白跑了许多冤枉路。还因此给自已增加了许多危险。

初战公母山的失利,暴露了我军多年未战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这里的地形都不够开阔,在热带植物遮天蔽日的地形条件下,因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战士进攻和搜索中常会散失和迷路,散出去的战士和小分队之间如何保证互相之间的可靠通讯?又如何提高和保证战士本身的地形认知能力和合作协助能力?基层干部又应如何掌握指挥进攻队型,在狭窄的地形上避免出现过于密集的冲锋队型?敌人采用机枪和高射机枪远距离压制牵制住对方后,再用炮火给予集团歼灭的战术该如何破解?征对这些实战中碰到的问题,我们大家开动脑筋,认真地进行了思索和检讨。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准备第二天再战。
  一支军队,不管其曾有如何辉煌的历史,如果经久未战,面对的又是身经百战的对手,一经交手,同样也难免要洋相百出。我军在这场边境战争中,最初几天的战果比较不尽人意,既有对敌的了解不多也有与对已的了解不足有关,最初交战的迟疑和受挫其实在大部分部队的行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这是那场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刀需常磨方显利”如果是一把质地良好的快刀,尽管其一时会生点锈,但只要一经磨砺,就必然重现锋芒!我军毕竟是一支后劲极强的军队,就是这样一把质地良好的快刀。后继的战斗证明了这点。

战斗日记:

  二月十八日

今天,我连继续向公母山400高地发起攻击。从十时三十分起,经炮火充分准备,我连二、三排分别从400高地左右两侧搜索敌残余火力点,最终攻占了400高地,敌抵抗远不如昨日。我班为连预备队。我率三小组接管二排已占阵地。获电线等。

  400高地曾经给我们制造了一个越军难打的神话,但从过后来看,只要我们戒骄戒躁,不轻视,也不畏惧,敌人也不过如此而已。

  当晚驻扎团部附近一高地,布置防御,挖洞砍树,一夜未睡。

二月十九日

上午继续构筑工事,下午奉命向825高地开进,准备打守敌,但此高地之敌已跑。

挖洞至二时左右。一夜无战事。

二月二十日
    
  上午前二个小时继续修筑工事、防炮洞。后二个小时到营部去扛干粮。
  下午奉命留守营部接补充兵。险些误走路途。
  本日阵地附近发现敌一特工队员,未获。
  
           二月二十一日
   
  
  奉命从82高地转移,接管另一高地。还好,兄弟部队已在这个阵地修好了工事及掩体,稍舒服一些。
  
          二月二十二日
  
  继续固守。当夜与二班长、二班一名战士担任潜伏小组,三人防御一高地。一夜提心吊胆,实系责任重大。
  
           二月二十三日
  
  继续固守,白天休息,晚上继续担任潜伏哨。
 
           二月二十四日
  
  任务同昨日。潜伏未发现情况。
  
    
           二月二十五日
  
  任务同二十三日,仍为担任潜伏任务。
          
           二月二十六日
  
  按原安排,原任务未变,潜伏。晚上上半夜突然开拨,急行军半夜。目标是班快山守敌。
  
                    再战班快山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辑出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保卫边疆作战战例选编》中有这样一个战例描述:
  一九七九年二月二十七日,广西方向陆军第某某某师第三团一营和二营四连,在班快山进攻战斗中,全歼守敌一个连(越谅山省独立第123团3营11连)毙敌107名,俘敌1名,缴获高射机枪挺,重机枪7挺、步枪、冲锋枪20支、手枪二支、步谈机1部和弹药一批。为大部队向敌人纵深发展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上述战例便取自于我团一营和我连参加的班快山战斗。班快山是禄平附近的一座山。由八个高地组成。最高的高地海拔10米。所以我们参战部队当时习惯称为10高地。
  
战斗日记:
           二月二十七日
  
  早晨七时战斗打响,第二波总攻击开始,我军强大的炮火轰击敌阵地达十分钟。 我连奉命攻打敌10高地;二、三排分别从左右二侧进攻,我排作预备队。 
  八时余,连指挥所命令我班以最快速度经三排已占阵地向10高地主峰6号阵地发起攻击,力求彻底歼灭10主峰守敌,并占领10高地主峰。。。。。
  
  让我们回到当年的时光吧。1979年2月26日,我连经半夜强行军赶到班快山。配合兄弟连队,准备向班快山守敌发起进攻。班快山是敌人的一个支撑点,是一个连级的防御体系,上级分配给我连的攻击任务是10高地的6、7、8号阵地。要求在2月27日零时前完成所有进攻准备。同时参与攻击还有我三团的一营。

  我全连战士在26日晚饭后稍作准备便向战斗的预定进攻出发阵地出发,这里有个插曲,在行进过程中,大概在半夜时分,经过一个窄长山道时,我不小心被石块滑倒掉下三米多高的土坎下,被战友们用绳索拉起后就感到腰底部有一阵阵钻心的痛(就是这次摔伤在我身上留下了腰伤的隐患),但我还是强忍着疼痛和大部队一起前进。全连提前到达上级指定的进攻出发阵地。

  2月27日早上7时,对班快山的进攻按预定方案预定时间打响。师属炮兵群和我团一营、二营所属各种口径的火炮同时向班快山发起猛烈的炮击。主攻目标是1号高地和6号高地。我们在震耳欲聋的炮火掩护下继续前进。1分钟的炮火准备结束时,我们全连就到达了冲击出发阵地,准备发起冲击。

  当时,我们连队向各排下达的任务是:由三排担任主攻,二排担任助攻,我们一排做预备队。炮火准备结束后,我连二、三排便分别向预定的路线发起冲击。一场激烈的战斗开始在这个方向打响。
     10高地约有敌一个排的兵力,高射机枪打得很凶......
  
     大概八时左右,连长命令我们班,立即投入战斗,以最快速度经承担主攻任务的三排阵地向10高地的主峰----6号阵地,发起攻击。

  当我们来到三排战友的阵地时,我们看到到了战争的残酷,当时三排一半左右的战士伤亡,战斗力大减;有位湖北武汉籍的城市兵,父亲还是高干,一条大腿上被敌人的高射机枪打了一个拳头大的血洞,整条腿都被血浸湿了,战友没有经验,不懂用带子扎住大腿根止血,只用了三个急救包堵血口,但还是没能堵住,最后失血过多牺牲在阵地上:煞白的脸,一地的血......

  看到昔日同甘共苦的战友倒在血泊中,我们不禁怒火中烧,暗中发誓血债要用血来还。当时三排还有十几个战士能参加战斗,于是他们也加入我们的队伍,在后面担任火力掩护和协助进攻。我们集中了三排原有的三挺机枪和我们带来的一挺机枪,一共四挺机枪,加上十几支冲锋枪,构成了一个强大的火力支援系统。在他们的支持下,我们班沿着堑壕向10号高地主峰----敌人的最后一个阵地6号高地发起了冲击。

  从三排阵地向6号阵地发起冲击,向前推进了五十米左右,敌人在6号阵地上的二个火力点就开始吼叫了,从6号高地的山顶和山腰的两个暗堡吐出两条火龙,把我们压在原地不能动弹。这二个暗堡,山腰那个,角度构建的很刁,用直瞄火器难以击毁,而山顶那个暗堡,只要有办法前进到山腰,倒是有条件用40火箭筒或82无后座力炮等直瞄火器干掉。但要打掉这二个火力点,关键是要先干掉山腰的那个。我观察了一下地形,看到了山腰那个火力点旁边有一块小平地,是敌人二个暗堡的射击死角。心里就有了数,当时大家都趴在地上想办法,我转身对班长说:“你组织火力掩护我,我上去把山腰那个暗堡打掉。”顺手指了指那块暗堡边我看上的小平地,班长明白了我的意思,同意了我的请求。

  我还交代他,准备好火箭筒手,待我一打掉山腰的暗堡,立即利用这个机会轰掉山顶的那个暗堡。班长向后一挥手,四挺机枪和十几支冲锋枪立即刮风般的响起,密集的火力射向暗堡,对暗堡的敌人进行了有力的压制,暗堡射击没那么凶了,乘这机会,我飞身窜出,按选定的有利地形迅速向目标接近,很快就来到选定的那块小平地。这里是敌人火力射击的死角,距山腰火力点约2米左右,正是投弹的的好地方。这个暗堡有二个射孔,一个正面,一个侧面,侧面这个射孔与我比较接近。当时,我身上有4枚手榴弹,首先掏出一枚手榴弹,拉了弦,向暗堡扔了出去,但由于我的位置在高度上仍受敌人火力压制和地形限制,不能站立,无法保持最佳体态,是躺着扔的,手臂臂力受限制,这枚手榴弹因此没有扔到理想的位置,爆炸硝烟散尽,暗堡的机枪仍在狂叫。

  随后我便把剩下的三枚手榴弹全掏出来,撕破防潮纸,把拉火环拉出一节,做好一切准备后,向后面的班长再一次挥了一下手,示意他组织火力压住敌人。班长看见我挥手,不一会后面便又一次响起更加密集的机枪和冲锋枪声。暗堡里的敌人显然受到了我方强大火力的有效压制,出现了一个火力射击短暂停止的瞬间,机会难得,我抓住时机,用单腿半跪,迅速抬起上半身,这回好扔多了,以最快的速度将三枚手榴弹依次扔了出去,然后迅速卧倒.....

  这三枚手榴弹效果好极了,三枚全中!二枚在暗堡的顶部爆炸,其中一枚还非常凑巧地从敌暗堡面向我这边的那个射孔中钻进去爆炸了!爆炸过后,射孔里很快冒出浓浓的硝烟......

  这个对我军威胁极大的暗火力点被我用步兵武器消灭了。与此同时,山顶的那个暗堡也被配属我班的40火箭筒手打掉。 于是我们班和三排的部分战友便迅速地冲上阵地,攻占了10高地的主峰----6号高地。二排也从另一侧进攻上来了,整个10高地进攻战斗就这样胜利结束。而我本人也就是主要凭着这一次的英勇战斗和对战斗胜利的重要作用而被荣立二等战功。
   
当日日记后半部分:
    
  ......我班全体战士打得英勇顽强,我带第三小组最先冲上敌阵地,缴获敌100迫击炮一门,高射机枪弹三箱、普通弹十余箱、信号弹二箱,冲锋枪一支(木把已断)。全班荣立集体三等功。六名战士立个人三等功。

  那个被我用手榴弹炸毁的山腰暗堡,里面有三个敌人被炸死,敌人长得很普通,其中一个面部炸得很烂,基本无法辩认;另二个敌人也有明显的炸伤。但肢体基本还保留完整。

  上午后半部时间奉命转移搜山,搜索中,张小明打死越士兵一名。郑柏林缴获敌冲锋枪一支、手表一块及弹药等。一名越军士兵无法判断被谁打死。

  下午,我连与五、六连同时向敌0高地发起攻击。0高地离10高地五公里左右。

  我排担任主攻。一班为主攻班,战斗异常激烈,打至五时左右,最高峰仍未夺取,后来副连长亲自上一线指挥,机枪掩护,全排发起冲击。我班董小峰同志最先冲上山顶,我为第二,其次是一班副、朱尽用、刘宝村共五人;营长当即表示要为我们五位同志请功。

  整整一天激烈的战斗,我班无一伤亡。晚上走了不少不应走的路。
  一班二名负伤。我获弹药等。丢失挎包,防毒面具。
  
  10高地进攻战,歼灭敌人一个排,我连也有三十多人伤亡,双方伤亡对比粗看似乎等于1:1.我们没有什么赢手,其实不然,与这次边境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一致的是,敌人亡多伤少,我方亡少伤多,敌人作为守方,要承受炮击和受伤后无后勤医疗保障等不利,伤亦等于亡。再加上连长曾有意无意表露过的“尽量不要俘虏”的暗示,与我连交手的敌人,死亡率非常高,几乎全是死亡。(我43军七九年对越作战的战绩是:毙4991人 、伤177人。可见我连与其它部队的毙伤敌比例基本一致。)

摘自战斗日记
          二月二十八日
  
  奉命向越禄平县城方向运动,行军一天,晚上驻扎山头,一夜大雨,浑身湿透。三餐无粮,又饥又寒。
    
             三月一日
   
    驻扎山头
           三月二日
  
    搜索村庄,获衣物等。
  
           三月三日
  
  向越谅山方向开进,走路挖洞,停停走走一天,又撤回配合五连攻打83高地,我连主要是准备防御。
  
           三月四日
  
  上、下山接管五连已占的83高地,走路近一天,捡越军背包一个。
  
   
                           越军印象
  
  回国后,别人问得最多的是,你打仗怕不怕死?还有就是越南兵会打仗吗?有关前一个问题,说不怕死,那是假话。我这个人可能比较好战,喜欢挑战,从参军那天起就渴望着战斗。所以,才会听到参战消息后第一个递交请战书。第一仗攻击公母山400高地,客观地说我们败下阵来,但这也没有让我太悲观,我认为400高地的失利,不是我们战士的问题,而是指挥方面的问题,战术意识太差,枪一响,全乱了,一窝蜂地冲,吃了亏。第二天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加强了步炮协同,400高地很快就打下来了,尽管敌人一炮打倒了包括我们排长在内的八个人,但也没有让我感到印象中的那种惨烈。倒是从班快山10高地那场战斗及以后的几场战斗,才让我感到越军打得较象样,还是能抵挡一二下的。

   战场上运气是有的,我从2月16日开始走上战场,到3月11日回国,参战24天,经历了打禄平、克谅山,强渡奇穷河、攻占迷迈山等大小战斗十几次,保守估计至少打死八九个敌人,几乎每次作战都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承担最艰巨和危险的任务,对于上级的命令从不讲价钱。除了在攻打班快山10高地的行军中掉下三米多的土坎腰部留下暗伤外,可以说毫发无损。这除了运气的成份外,个人的军事素质的高低也有很大关系。常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并非是一句口号,这是用生命和鲜血验证来的真理。

  现在一些人看了一点我军七九年战争中受挫的战例后,就认为越军如何厉害,其实并非如此。无论那支军队,都有好、中、差。包括我们解放军在内,都是如此。战场环境和情况千差万别,战斗的结果也就非常复杂。好的部队如果碰到糟糕的地形,照样会被一般的对手打得落花流水!当然也有一些平时并不被看好的单位和个人,实战中却打得十分漂亮。

  这场战争,细节上,无论是对战士的培训和评价标准及战场的灵活处理能力方面的培养,都确实暴露了我军平时训练的一些不足,就说有关对“刁兵”的认识吧,当年有个湖北“刁兵”当兵四年,连个团员也不是。这次战斗却是个二级战斗英雄。战后《解放军报》曾对此进行过报道和争论,曾经提出来一个问题:这样的战士为什么不能入党?要不是这场战争,这个战士很可能就连个团员都不是而退伍回乡,但就是这样一个被一些人认为是“刁兵”的战士,却在战场上成了二级战斗英雄。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基层指挥员素质较差的问题暴露得就更充分一些。战争我们最终胜利了,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血的教训,其中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知识的力量无处不在,没有知识就会吃亏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战斗中就出现过我们的基层指挥员不会识图用图,不能按图行军,致使部队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而贻误战机,更出现过由于前线指挥员报错座标,使我炮兵误伤了战友的情况。

  由于这是一场现代化技术含量不高的常规战争,至于越军,也因此发挥了他们战争经验丰富、军民结合、地形熟悉、战术灵活的优势,结合了这些优势的越军单兵作战能力是相当强的。就连我们自已,以前不也把他们捧得很高?有些战斗也给我们造成重大伤亡;在步兵武器的配备上,明显的比我们强些。比如,我们的战士那时还配用半自动步枪,而他们的冲锋枪和高射机枪配备得很普遍。实战证明,半自动步枪确实已不能适应山地作战,所以,我们一打完仗,就用缴获的越军冲锋枪装备自已。等到回国时,我们连80%以上的战士都背着冲锋枪了。 
 
 从我的实战经历看,以总体战斗能力而言,越军还算是不错的。但也没有一些人认为的那么神。在整个边境战争中,我军的士气总体上还是压倒对方。当然也不能掩盖有些部队有畏敌的表现,但很少。面对一个战争经验极丰富的对手,有这点情况也不足为奇。  

    另外,由于越军有屡挫世界强敌的历史,也难免让其产生某些骄傲和狂妄,特别是那些还未与我军交手的部队。

     127师是从南昌起义一直到现在我军保存最完整的部队,我军历史上的一些顶级名将都是出自该师或在该师任职,如林彪、粟裕、徐海东、黄克诚等,军委副主席张万年曾在127师担任师长长达10年。该师除了朝鲜、印度之外几乎无役不与,可以说该师的团史可与人民解放军军史相当。战功赫赫、猛将如云,从建师起获得的功勋多不胜数,从未打过败仗,可以说127师打过的仗比一般的师去过的地方还多,战斗经验之丰富、战斗素质之高、战斗作风之英勇都是冠盖全军。以历史和功绩论应为中国第一师,大概将军不下180人。

  我们127师当年参加自卫还击战时的师长是张万年,越南抗美援越时,据说他曾经作过越军的顾问,因此越军对他和我们这支部队都不陌生,我们127师的很多战士曾经不止一次地在战场上捡到过越军的传单,传单是用普通白纸印的,上面用中国字印着:“打垮127,活捉张万年!”

   据战史材料,43军七九年对越战绩为毙、伤、俘虏敌269人 ,毙4991人, 伤177人 ,俘虏101人。缴获步枪1297支 、火炮6门、 40火箭筒180具、 车辆2台、 电台27部、 子弹190余万发、炮弹1万余发 、地雷近2万个。127师应是43军三个师中作战歼敌数量最多的一个师。

  就这样一支威名赫赫的“铁军”他们也能喊出这样的口号,可见还是相当狂的。可是,127师毕竟是一支将良兵精的劲旅,想打垮127,越军完全是不自量力。在这次边境自卫反击战中,127师应该是一支打得相当好的师级单位,我们经历了打禄平、克谅山(外围),强渡奇穷河、攻占迷迈山等一系列战斗,打得仗多,消灭的敌人数量多,但我们牺牲却比较小。撤退过程中,有些部队吃了敌人的埋伏,我们却反而为敌人设了一个大埋伏,来了一个漂亮的回马枪,狠狠地杀了一下敌人的锐气。整个撤退都没让敌人占什么便宜。
 
                    撤 退 回 国;
  
摘自战斗日记
 
           三月五日
  
  下午四时左右,开始撤退。至桥头附近。我班开始跟随营部指挥所,以保卫营部。驻扎越民房,参战以来是比较舒服的。
  
           三月六日
  
  继续跟随营部,住民房。从收音机里听到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我军作战,以及将开始撤退的消息,心情兴奋。
  
           三月七日
  
  继续跟随营部,住民房,休息洗了一个脚,太舒服了。晚上七时开始后撤。行军近一夜,至0高地。
  
           三月八日
  
  驻扎0高地,掩护大部队后撤。
 
           三月九日
  
  继续驻扎0高地。晚上十一时半,我带第三小组奉命加强一班在排长带领下配合七九一个连围歼越军狂妄反扑的孤单一个排。至0高地山脚村庄打阻击,确保部队安全,起哨兵作用,一夜紧张。
  
           三月十日
  
  驻扎村庄右侧山脚小高地。无粮,啃地瓜,煮鸡肉,炒肉片。当晚我排与我汇合一处共守小高地。
  
           三月十一日+
  
  凌晨三时左右,我部队奉命开始撤退。我营担任此一线作战总队的后卫,我连作营后卫,我班作连后卫。为全线部队后卫的后卫。
  六时左右到达伟大祖国的第一个边防检查站。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当天住在宁明县火车站,沿途群众夹道欢迎,场面激动人心。
  胜利啦!
         三月十二日
 
  下午七时火车开始向南宁开进。乘汽车至南宁附近邕宁县良庆公社新园小学,我排与连部住学校,群众非常热情。
  
         三月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日-
   
  继续住在学校,休息、教育、整理内务等。
 
         三月十七日
 
  战斗总结,写材料。
 
         三月十八日s
  
  战斗总结。
   
            三月十九日
  战斗总结。'
 
           三月二十四日
  
  参加追悼大会。
  
            四月三日
  参加庆功大会。
   
 
                战场轶事
  
  这里记下的是战场上发生的也是我本人亲身经历的一些轶事。

  一、这辈子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鸡肉。
  曾经有朋友开玩笑的问我,到了那边,你们有没有象日本鬼子侵略中国一样搞“三光”政策,我非常明确的说,我们部队是不会!但是我们实事求是地说,因为战争需要,以战养战,在战场上取些吃的东西那是有的。在日记中我们记载过。三月十日,我们守在0高地边上一个村庄旁的小高地,有一天,我们在这个村庄的一个草屋旁边抓到两头小母鸡,找到一些地瓜、猪油、盐巴等物件,我们就把鸡杀了,用军用干粮桶来清水煮活鸡,汤中只放点儿盐巴。 也许是在战场上,也许是饥饿所致,我始终觉得那次清水煮鸡是我这辈子吃到的最好吃的鸡肉!
  
  二、与越军士兵尸体同眠半夜。
  有一天半夜,我们连奉命驻扎某高地,在经过了长时间奔跑,到达指定山头后,连长安排了哨兵后便命令我们就地休息。我当时找到了一个偏僻的死角的一块小平地,一看有一个人已经躺在那儿一动不动,我心里想:这位弟兄动作挺快的,比我还利索,一夜行军已够辛苦了,我不管多么多,就在他旁边铺下雨衣倒头便睡,一觉到天亮,起身一看,和我同头共眠了半夜的,竟是一具越军士兵尸体!
  
  三、躺在坟墓里睡了一夜还很高兴
  某一天在一个山坡上,连长说,今天我们没有战斗任务,好好休息,但为了防止敌人炮击,大家要挖好洞(猫儿洞)保护好自已。于是战友们都开始挖洞。我挖着挖着,突然眼前出现一个旧洞,扒开一看,原来是一个旧坟墓,里面还有死人骨头,我把死人骨头清理后拔了一些干草铺上就在那睡了一个晚上,由于洞大而宽,我可以完全伸展开手脚休息,那晚我睡得舒服极了;而战友们都只能抱着枪绻缩着身子在猫儿洞内打盹。第二天大家还挺羡慕我的。
  
  战后有个小插曲,部队回国,归到驻地后,我提出探家的要求,当兵四年了,又经历这场惨烈的生死考验,特别想家,于是向连队领导提出这个要求。指导员看了报告,态度很暧昧,不同意我去探亲,理由是,我是七六年的兵,连队里还有些七四年、七五年的老兵都还没有探家,我一听,心里就窜上一股火,那“刁”劲忍不住就又上来了,我顶撞他道:那打仗的时候,怎么就不分那年的兵?冲锋炸碉堡怎么不叫老兵先上去?指导员被我噎住了,脸红耳赤的,倒是连长爽快,大手一挥说道:好了好了,别吵了,我批准。

  当兵已四年,我才在参加完边境自卫还击战后第一次探家。回部队后被保送到南昌陆军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战术教员。
作者:原43军127师381团4连副班长温兆均,二等功臣

参军与请战

1976年2月,我在家乡福建省永定县城关报名参军,经体检政审合格后批准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然后服役于福建长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二十九军守备二师八团。分配在一营三连。

  说起我参军的动机,简单又复杂。当年能够当上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是绝大部分农村青年的最大愿望。这种愿望有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但竞争非常激烈,想参军的人太多了,一般都要各方面比较优秀的人才有机会。作为我个人,在众多优秀青年中能被挑选入伍,当然有一种光荣和自豪感。可我的一个姑姑却劝我不要当兵,认为当兵虽光荣体面,却有生命危险;而我另一个姐姐听说我被批准入伍,却大大松了一口气说:这下可好了,有大锅饭吃了 。。。。。。。她所谓的“大锅饭”,是指能在部队吃饱饭了。现在的很多青少年根本不知道七十年代,我们国家的很多农村都严重缺粮,很多人吃不饱饭,尤其是我这个居委会,是缺粮最严重的一个队,这个姐姐说的话,倒也不能不说是不少参军青年的一个实际动机。从参军退伍的老兵那里,我们知道,尽管当时整个国家的生活水平都很低,各种物资的供应很缺乏,什么都要凭票供应,但部队的伙食和各种物资的保障,相对民间,还是好得多的。 

  部队的伙食倒是没说的,餐餐新鲜,天天有肉,但作为我个人,老实说参军的目的却不是为那“大锅饭”而来的,尽管当时参军确实是中国青年尤其是农村青年的一个最佳出路,但我主要还是认为自已无论是心理素质还是身体素质都很适合当兵,很想到部队锻炼一番,看看自已能不能经得起各种严峻的考验,尤其是战争的考验。正因为有这些原因,我们这些从农村吃过苦来到部队的战士,对部队有很深的向往和好感。别人当兵觉得苦,我却感到当兵甜。

  既然有了一个这么好的机会和环境,加上我本人生性好动,比较喜欢体育,身体和文化基础也较好,训练中非常投入和吃苦,练投弹,刚开始我的成绩并不好,才扔了28米,为了提高投弹水平,中午别人休息,我还在山上甩,也没什么诀窍,就是苦练;八个月后,按当时部队的投弹单项成绩,我是第一个投弹甩过了50米的新兵,最好成绩是52米,称之为“投弹能手”,一年后达到了投弹60米,评为“投弹标兵”。(后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我就得益于当年投弹技巧,以三枚手榴弹只身炸毁敌人的一个暗堡,荣立二等功,详情后面细说。)经过刻苦磨炼,我对步兵的各项军事技术的掌握,很快就崭露头角。参军一年后就担任了副班长,而且还调到了“先行班”。

  入伍的第一年冬,我就参加了守备二师八团的集训队,主要学习队列和战术,三个月后又送到二十九军教导大队参加培训。当时团里只抽调了十个最优秀的战士编成一个班到军里参训,并由我担任这个班的班长。这些锻炼和学习对我的军事技术的提高获益菲浅,尤其是参加二十九军教导大队集训这次,对我整体的的军事技术的提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29军这个教导大队是解放军体育学院“开门办学”的挂钩集训点,队里集中了很多军内院校的专家,科学地指导我们进行身体体能和军事技巧的提高。当年学习的军体训练技巧,让我受益终生,直到今天,我的体能素质仍然保留着很好的状态,并且我还把这些科学的训练方式方法传教于后代和青年。我女儿在我的培养下,考取了上海体育学院。

  经过三年的摔打和磨炼,我炼成了一身过硬军事技术,当时我的军事技术在全连综合指标中是数一数二的。尤其是军体项目,是很拔尖的。

  1978年参加了晋江“将军山”渡海登陆作战训练后;12月,我在八团新兵连带新兵,当新兵班长。当时,中越关系已出现裂痕,尤其是出现了越南开始驱赶华侨并且杀害在友谊关滞留的华侨事件后,我就感到问题严重了。因为七八月份开始,就听到传闻有些部队正在调动,可能会抽人打仗。因此,也比较留意和关心报纸、广播中的时事、新闻。渐渐的,战争的苗头越来越明显,已经隐隐约约听到边境上爆发了一些武装冲突的事。从广播、报纸报道的导向看,一场战争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在“同志加兄弟”之间爆发!

  因为我在团部,消息比较灵通。有一天,终于得到我们部队奉命要抽调一部份战斗骨干前往云南广西边境参加自卫还击作战的消息,当时我就想“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现在国家召唤战士保卫边疆,正需要我们这些人民战士、热血男儿挺身而出到前线去浴血奋战、英勇杀敌,为保卫我们的国防奉献自已的力量。于是,我就请假赶回自已的连队第一个向连领导递交了我的一份意志坚定且言词激烈的请战书。坚决要求到前线去,到战场上去。当连队领导接到我的请战书时,连长指导员还挺纳闷,因为那时有关的参战命令还没有传达到连队一级呢。我的请战书一递到连里,在连里就引起了激烈的反响:要打仗了!战友们议论纷纷。

这里有个小插曲,当时与我私交甚好的的副连长,特地把我叫到连队附近的一座小山上谈心。期间,他出于好意,劝我不要去,留在连队好好干,凭我一身过硬的军事技术和当时在部队的影响,一定会有前途。因当时部队提干是从战士中提拨的,而这位副连长当时已知不久要提为连长(我上前线后不久他就提为连长,这是后话)连队当然也希望有军事技术好的“尖子”留队,这样各项工作和评比都比较有利,我留在连里,提干的希望很大。但是我坚决拒绝了。我认为,这些年来国家和部队不惜代价,给了我很多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使我从一个连饭都常吃不饱的农村青年成为部队的军事骨干,正愁没有机会施展和报答,现在要打仗了,这正是一个好机会,把自已多年来练成的一身好本领到战场上去检验一番,去拼搏一番,既可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支持栽培,也能为自已的人生增添一个光彩和自豪的经历。至于说当时有没有想到有可能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也不能说一点顾虑也没有,只要是人,说不怕死那绝对是吹牛;但作为一个战士,既然自愿当兵,就意味着有可能参战,打仗就要死人,但即便牺牲,我也认为死得其所。我参战决心如此强烈和坚决,最主要的还是对自已的军事技术相当自信。

  说到写请战书,连里我是第一份,然后也有一些战士向连领导递交了请战书,虽然大家写的请战书其内容几乎都差不多是格式化的,但真实的想法就复杂了。有些人是被形势所迫交的,有的人是随大流交的,实际希望不被批准;还有的人既不能不交,又不想被挑上,就选择最后一天交,但据我所知,即便你是最后一份上交的人,也有的照样被送上前线。 

  我的请战要求被批准了,我赶回新兵连,向班里的新兵们告别。我说我要上前线了,这回要玩的可不是平时的模拟训练,是去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真刀实枪去干了。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是:当班里的新兵们听说班长要参加边境自卫反击战去了,都依依不舍。这批从江西九江来的新兵们私下里一人三十五十地主动捐赠了一笔钱,大约有五六百块钱,送给我上前线,说是烟钱。因为他们知道我抽烟抽得凶,当兵三年的津贴费全抽烟抽光了,还从家里寄过50多斤烟丝补充。要打仗时我是身无分文呀!这些钱是让我买烟抽的,他们不知道这次去战场前的告别,是否是我与他们的最后一面?以当时的国民收入水平,这笔钱数额不小的。这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战友情。

  1979年1月份,带着战友和领导的关爱及嘱托,我和二十九军的第一批战斗骨干(一共去了四批)毅然踏上了到前线去作战的征途

补训和参战

坐了多日的火车汽车,我们终于来到广西前线。首先我们来到了为边境作战而临时组建的补训一团。在那里我也认识了另外四个永定籍参加反击作战的战友,他们是我县下洋镇的黄洪华、大溪乡的苏再章、金砂乡的张福源、锋市镇的廖文庆等四人。在补训一团只呆了5天,我们就都奉调分手了。离开补训团补充到参战部队那一天,我记得非常清楚,那就是当年的农历大年三十。那个除夕之夜,我在火车车箱里和一大批原本素不相识的战友们拿出军用口杯倒上白开水,用此作酒,用面包当年糕,我们一起干杯,一起祝福,共同度过了一个远离亲人又即将杀上战场的大年三十。

  这是一个极有特殊意义的纯军人式的大年三十!

  随后,我被分配到了参战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43军127师381团4连。连队任命我为2班的副班长,班里有11个人,班长是一位湖北人。那里已经是在中越边境线上了,我们时常可看到我们的广西人民群众被越南军民用枪用炮打死打伤的情景。这些都激发了我们的斗志,我更加刻苦地进行战前训练,一心盼着早日上前线英勇杀敌,为那些广西边民报仇雪恨。

  在训练中,战友们很快就发现我的军事技术很强,因此对我也比较尊重。有一次,训练中休息时,班里一位湖北籍战士问我:副班长,你头尾当了四年兵,军事技术这么棒,得过什么奖呀?我说我得过很多军事项目的名次,却从没得到过上级正式的嘉奖。他说不信。其实我真的没有得到过什么正式的嘉奖。这个原因我想与我的个性有关,我是个直爽的人,爱直来直去,敢说敢做,看不惯的就要讲,也从不为个人利益给领导拍马屁,不但不怕得罪他们,还敢给他们提意见,加上军事技术过硬,是那种不大听话、不大好管又不能不留着的剌头兵,这种兵,在我们部队常被叫做“刁兵”。这种所谓的“刁兵”在我们的部队有相当数量,平时不好管,但大都有军事技术好,兵龄长、勇敢耿直的特点,打起仗来却屡建奇功或起战斗核心作用。关于这个话题,后面还要谈谈。

  在这个期间,我偷偷给家里寄了一封信。告诉他们我已到了广西边境,不久就要参加自卫反击作战。按部队规定,这时是不得与外界包括家中联系的,当时,我们也被控制的很严,我的信是通过认识的当地边境群众帮助发出去的。我在信中告诉家里的亲人:我已到了广西边境参战部队,不久就要参加作战,在这里,我已经能听到边境上的枪炮声了......

  大家都知道,很快就要打仗了,那些天,白天我们一身大汗的拼命进行适应性训练,研究战术配合,体验各种火器的效果和技术特征,晚上则集合在一起观看战斗影片。战士们的情绪一般还是相当稳定的,没有出现严重的畏战情绪。但是,由于当年双方友好的时候,我方过多地渲染了对方的作战技能,对于这样一支打了几十年仗、打败过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又全民皆兵、极富作战经验的对手,加上由当年对他们高调吹捧到低调处理的过渡时间太短,对一些见多识广的城市兵有一定的压抑,意识和对胜利的心态上有点转不弯来,这种时候,老兵和干部的情绪其实是有决定性影响的。如果干部和老兵骨干这时有怕死、慌乱、畏敌的言谈或举止,或有《高山下的花环》里说的那些临战调离一线的军内腐败情况出现的话,对新兵和一般战士的打击和负面影响将是致命的。也许是我的战斗意志较强和自信的精神面貌影响了战友,我们班的战前情绪是稳定的。

  这时,我们连队增加了一个机枪排和一个八二迫击炮排。一个连有150多人,是一个加强连了。我们班也由原来的11个人加强到了16个人。

  终于,中央军委的作战命令下来了。我们师将执行穿插任务,为主攻同登谅山一线的55军等主攻部队提供侧翼保障。

  当年的边境作战,分东西二线,云南为西线,由杨得志司令员挂帅;广西一带为东线,由极具个性和独特个人经历的许世友司令员挂帅。我们43军127、128、129三个师,被分成二部分,各有任务,129师协助41、42军负责高平方向的作战任务。而我们127、128师则从侧翼协助攻击同登和谅山一线的55军。师长是张万年。

众所周知,这场边境战争的开始日期在官方和军史中一般确定为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但是,我们部队的行动和开战却比这个日期要早一点。

  1979年2月16日晚饭后,我们头上是一色剃得锃光瓦亮的光头,手里握着的是一支支压满子弹随时要喷出死亡之火的各种枪支,脚上则穿上了加上钢片的防剌鞋。收拾好了行装,一声令下,便开始向边境出击。一场激烈而短暂的交锋、二支都极负自信又互不买账的军队,拉开了其演绎着二十世纪世界最惨烈的一场边境战争的序幕。

  我随部队从当时的2月16日一直打到3月11日,参加了为时24天的战斗,大大小小的战斗打了十几场.

受挫公母山

摘自战斗日记:
           二月十七日

昨天晚上黄昏六时,从我国边境某村庄出发。凌晨七时伟大的反击战总攻开始,猛烈的炮火轰击达十分钟。我连在公母山上奔跑了整整一个上午,敌人跑得比兔子还快,下午攻打400高地。。。。。。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七日,当广西、云南边境万炮齐轰,千军万马奋勇向前,边境战争全线打响之时,我们的部队已经深入敌方十几公里了。

  这最初的十几里进展非常顺利,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这恐怕要归功于侦察分队对穿插的线路前期侦察工作做得好。另外,我们还有当地的向导,这向导对当地的情况极熟悉,曾有段时间,他突然失踪了,不知跑到那去了,我们找了很久都找不到他,这说明他藏得很深,然后他又不声不响地冒了出来。我们当时还怀疑他是不是乘乱捞了什么东西回家了。

  当日,我们部队来到了公母山。公母山是座大山,远远的有二座相对着突兀而起的山头,很陡峭。我们在公母山跑了一上午,还只算在边上。他们在各个要点都有设防。部队前进中被占据着有利地形的敌军400高地所阻,遂向400高地发起攻击,这是我们与敌人打的第一场战斗。

  这次战斗,打得很不理想,我们攻击了几个小时,都没能攻下敌人的阵地,一直打到黄昏仍未得手。

  敌人的高射机枪居高临下,远远就冲我们开火,被高机子弹扫过的地方,看得见一排排可怕的弹孔和击倒的树枝,我们的部队因是初次实战,战斗经验和队型及步炮协同方面看来都有些问题,高地没拿下,还伤了一些同志。敌人的一发炮弹竟然打伤了我们八位同志:伤了六个,牺牲二个。其中还有我们的排长,也是被这发炮弹打伤。敌人一发炮弹几乎打掉我们一个班!自吹“第三军事强国”的老兵油子们看来还是真有二下子。

  这场战斗,让大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于是开展了讨论,大家分析,这次损失比较可能的是队型和地形问题,一接敌,由于敌人占据的地形非常有利,工事又隐蔽,我们比较难以发现他们的位置,而他们却能看见我们,开火后,我们的进攻分队很容易被敌人的火力所压制,由于没有经验,一旦被敌火力压制,加上不知敌人藏在何处,为了壮胆,战士必然会抱团靠近,以求得心理上和火力上的互相支持,这就给敌人的炮击创造了机会。

  公母山400高地攻击未果,黄昏后攻击分队只好撤退。我当时的位置离400高地靠得很近,也就是说我的进攻位置是比较靠前的,当撤退命令下来时,我竟然没有得到通知,当我附近侧翼的战友都撤走后,我还留在前面,只是后来我发现大家都走了,只剩下我一个“光杆司令”时,才感到不妙,然后才靠自已对地形的记忆回到连队。当晚仅我们连队就有二十几个人未归队。都留在400附近了。一个一百多人的加强连当晚看起来不过八九十个人。

  第二天,这些走散或没接到撤退通知的二十几个战士才陆续归队。他们中的一些人竟然跑到了另一个团379团去了。问了人家才知道白跑了许多冤枉路。还因此给自已增加了许多危险。

初战公母山的失利,暴露了我军多年未战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这里的地形都不够开阔,在热带植物遮天蔽日的地形条件下,因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战士进攻和搜索中常会散失和迷路,散出去的战士和小分队之间如何保证互相之间的可靠通讯?又如何提高和保证战士本身的地形认知能力和合作协助能力?基层干部又应如何掌握指挥进攻队型,在狭窄的地形上避免出现过于密集的冲锋队型?敌人采用机枪和高射机枪远距离压制牵制住对方后,再用炮火给予集团歼灭的战术该如何破解?征对这些实战中碰到的问题,我们大家开动脑筋,认真地进行了思索和检讨。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准备第二天再战。
  一支军队,不管其曾有如何辉煌的历史,如果经久未战,面对的又是身经百战的对手,一经交手,同样也难免要洋相百出。我军在这场边境战争中,最初几天的战果比较不尽人意,既有对敌的了解不多也有与对已的了解不足有关,最初交战的迟疑和受挫其实在大部分部队的行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这是那场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刀需常磨方显利”如果是一把质地良好的快刀,尽管其一时会生点锈,但只要一经磨砺,就必然重现锋芒!我军毕竟是一支后劲极强的军队,就是这样一把质地良好的快刀。后继的战斗证明了这点。

战斗日记:

  二月十八日

今天,我连继续向公母山400高地发起攻击。从十时三十分起,经炮火充分准备,我连二、三排分别从400高地左右两侧搜索敌残余火力点,最终攻占了400高地,敌抵抗远不如昨日。我班为连预备队。我率三小组接管二排已占阵地。获电线等。

  400高地曾经给我们制造了一个越军难打的神话,但从过后来看,只要我们戒骄戒躁,不轻视,也不畏惧,敌人也不过如此而已。

  当晚驻扎团部附近一高地,布置防御,挖洞砍树,一夜未睡。

二月十九日

上午继续构筑工事,下午奉命向825高地开进,准备打守敌,但此高地之敌已跑。

挖洞至二时左右。一夜无战事。

二月二十日
    
  上午前二个小时继续修筑工事、防炮洞。后二个小时到营部去扛干粮。
  下午奉命留守营部接补充兵。险些误走路途。
  本日阵地附近发现敌一特工队员,未获。
  
           二月二十一日
   
  
  奉命从82高地转移,接管另一高地。还好,兄弟部队已在这个阵地修好了工事及掩体,稍舒服一些。
  
          二月二十二日
  
  继续固守。当夜与二班长、二班一名战士担任潜伏小组,三人防御一高地。一夜提心吊胆,实系责任重大。
  
           二月二十三日
  
  继续固守,白天休息,晚上继续担任潜伏哨。
 
           二月二十四日
  
  任务同昨日。潜伏未发现情况。
  
    
           二月二十五日
  
  任务同二十三日,仍为担任潜伏任务。
          
           二月二十六日
  
  按原安排,原任务未变,潜伏。晚上上半夜突然开拨,急行军半夜。目标是班快山守敌。
  
                    再战班快山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辑出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保卫边疆作战战例选编》中有这样一个战例描述:
  一九七九年二月二十七日,广西方向陆军第某某某师第三团一营和二营四连,在班快山进攻战斗中,全歼守敌一个连(越谅山省独立第123团3营11连)毙敌107名,俘敌1名,缴获高射机枪挺,重机枪7挺、步枪、冲锋枪20支、手枪二支、步谈机1部和弹药一批。为大部队向敌人纵深发展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上述战例便取自于我团一营和我连参加的班快山战斗。班快山是禄平附近的一座山。由八个高地组成。最高的高地海拔10米。所以我们参战部队当时习惯称为10高地。
  
战斗日记:
           二月二十七日
  
  早晨七时战斗打响,第二波总攻击开始,我军强大的炮火轰击敌阵地达十分钟。 我连奉命攻打敌10高地;二、三排分别从左右二侧进攻,我排作预备队。 
  八时余,连指挥所命令我班以最快速度经三排已占阵地向10高地主峰6号阵地发起攻击,力求彻底歼灭10主峰守敌,并占领10高地主峰。。。。。
  
  让我们回到当年的时光吧。1979年2月26日,我连经半夜强行军赶到班快山。配合兄弟连队,准备向班快山守敌发起进攻。班快山是敌人的一个支撑点,是一个连级的防御体系,上级分配给我连的攻击任务是10高地的6、7、8号阵地。要求在2月27日零时前完成所有进攻准备。同时参与攻击还有我三团的一营。

  我全连战士在26日晚饭后稍作准备便向战斗的预定进攻出发阵地出发,这里有个插曲,在行进过程中,大概在半夜时分,经过一个窄长山道时,我不小心被石块滑倒掉下三米多高的土坎下,被战友们用绳索拉起后就感到腰底部有一阵阵钻心的痛(就是这次摔伤在我身上留下了腰伤的隐患),但我还是强忍着疼痛和大部队一起前进。全连提前到达上级指定的进攻出发阵地。

  2月27日早上7时,对班快山的进攻按预定方案预定时间打响。师属炮兵群和我团一营、二营所属各种口径的火炮同时向班快山发起猛烈的炮击。主攻目标是1号高地和6号高地。我们在震耳欲聋的炮火掩护下继续前进。1分钟的炮火准备结束时,我们全连就到达了冲击出发阵地,准备发起冲击。

  当时,我们连队向各排下达的任务是:由三排担任主攻,二排担任助攻,我们一排做预备队。炮火准备结束后,我连二、三排便分别向预定的路线发起冲击。一场激烈的战斗开始在这个方向打响。
     10高地约有敌一个排的兵力,高射机枪打得很凶......
  
     大概八时左右,连长命令我们班,立即投入战斗,以最快速度经承担主攻任务的三排阵地向10高地的主峰----6号阵地,发起攻击。

  当我们来到三排战友的阵地时,我们看到到了战争的残酷,当时三排一半左右的战士伤亡,战斗力大减;有位湖北武汉籍的城市兵,父亲还是高干,一条大腿上被敌人的高射机枪打了一个拳头大的血洞,整条腿都被血浸湿了,战友没有经验,不懂用带子扎住大腿根止血,只用了三个急救包堵血口,但还是没能堵住,最后失血过多牺牲在阵地上:煞白的脸,一地的血......

  看到昔日同甘共苦的战友倒在血泊中,我们不禁怒火中烧,暗中发誓血债要用血来还。当时三排还有十几个战士能参加战斗,于是他们也加入我们的队伍,在后面担任火力掩护和协助进攻。我们集中了三排原有的三挺机枪和我们带来的一挺机枪,一共四挺机枪,加上十几支冲锋枪,构成了一个强大的火力支援系统。在他们的支持下,我们班沿着堑壕向10号高地主峰----敌人的最后一个阵地6号高地发起了冲击。

  从三排阵地向6号阵地发起冲击,向前推进了五十米左右,敌人在6号阵地上的二个火力点就开始吼叫了,从6号高地的山顶和山腰的两个暗堡吐出两条火龙,把我们压在原地不能动弹。这二个暗堡,山腰那个,角度构建的很刁,用直瞄火器难以击毁,而山顶那个暗堡,只要有办法前进到山腰,倒是有条件用40火箭筒或82无后座力炮等直瞄火器干掉。但要打掉这二个火力点,关键是要先干掉山腰的那个。我观察了一下地形,看到了山腰那个火力点旁边有一块小平地,是敌人二个暗堡的射击死角。心里就有了数,当时大家都趴在地上想办法,我转身对班长说:“你组织火力掩护我,我上去把山腰那个暗堡打掉。”顺手指了指那块暗堡边我看上的小平地,班长明白了我的意思,同意了我的请求。

  我还交代他,准备好火箭筒手,待我一打掉山腰的暗堡,立即利用这个机会轰掉山顶的那个暗堡。班长向后一挥手,四挺机枪和十几支冲锋枪立即刮风般的响起,密集的火力射向暗堡,对暗堡的敌人进行了有力的压制,暗堡射击没那么凶了,乘这机会,我飞身窜出,按选定的有利地形迅速向目标接近,很快就来到选定的那块小平地。这里是敌人火力射击的死角,距山腰火力点约2米左右,正是投弹的的好地方。这个暗堡有二个射孔,一个正面,一个侧面,侧面这个射孔与我比较接近。当时,我身上有4枚手榴弹,首先掏出一枚手榴弹,拉了弦,向暗堡扔了出去,但由于我的位置在高度上仍受敌人火力压制和地形限制,不能站立,无法保持最佳体态,是躺着扔的,手臂臂力受限制,这枚手榴弹因此没有扔到理想的位置,爆炸硝烟散尽,暗堡的机枪仍在狂叫。

  随后我便把剩下的三枚手榴弹全掏出来,撕破防潮纸,把拉火环拉出一节,做好一切准备后,向后面的班长再一次挥了一下手,示意他组织火力压住敌人。班长看见我挥手,不一会后面便又一次响起更加密集的机枪和冲锋枪声。暗堡里的敌人显然受到了我方强大火力的有效压制,出现了一个火力射击短暂停止的瞬间,机会难得,我抓住时机,用单腿半跪,迅速抬起上半身,这回好扔多了,以最快的速度将三枚手榴弹依次扔了出去,然后迅速卧倒.....

  这三枚手榴弹效果好极了,三枚全中!二枚在暗堡的顶部爆炸,其中一枚还非常凑巧地从敌暗堡面向我这边的那个射孔中钻进去爆炸了!爆炸过后,射孔里很快冒出浓浓的硝烟......

  这个对我军威胁极大的暗火力点被我用步兵武器消灭了。与此同时,山顶的那个暗堡也被配属我班的40火箭筒手打掉。 于是我们班和三排的部分战友便迅速地冲上阵地,攻占了10高地的主峰----6号高地。二排也从另一侧进攻上来了,整个10高地进攻战斗就这样胜利结束。而我本人也就是主要凭着这一次的英勇战斗和对战斗胜利的重要作用而被荣立二等战功。
   
当日日记后半部分:
    
  ......我班全体战士打得英勇顽强,我带第三小组最先冲上敌阵地,缴获敌100迫击炮一门,高射机枪弹三箱、普通弹十余箱、信号弹二箱,冲锋枪一支(木把已断)。全班荣立集体三等功。六名战士立个人三等功。

  那个被我用手榴弹炸毁的山腰暗堡,里面有三个敌人被炸死,敌人长得很普通,其中一个面部炸得很烂,基本无法辩认;另二个敌人也有明显的炸伤。但肢体基本还保留完整。

  上午后半部时间奉命转移搜山,搜索中,张小明打死越士兵一名。郑柏林缴获敌冲锋枪一支、手表一块及弹药等。一名越军士兵无法判断被谁打死。

  下午,我连与五、六连同时向敌0高地发起攻击。0高地离10高地五公里左右。

  我排担任主攻。一班为主攻班,战斗异常激烈,打至五时左右,最高峰仍未夺取,后来副连长亲自上一线指挥,机枪掩护,全排发起冲击。我班董小峰同志最先冲上山顶,我为第二,其次是一班副、朱尽用、刘宝村共五人;营长当即表示要为我们五位同志请功。

  整整一天激烈的战斗,我班无一伤亡。晚上走了不少不应走的路。
  一班二名负伤。我获弹药等。丢失挎包,防毒面具。
  
  10高地进攻战,歼灭敌人一个排,我连也有三十多人伤亡,双方伤亡对比粗看似乎等于1:1.我们没有什么赢手,其实不然,与这次边境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一致的是,敌人亡多伤少,我方亡少伤多,敌人作为守方,要承受炮击和受伤后无后勤医疗保障等不利,伤亦等于亡。再加上连长曾有意无意表露过的“尽量不要俘虏”的暗示,与我连交手的敌人,死亡率非常高,几乎全是死亡。(我43军七九年对越作战的战绩是:毙4991人 、伤177人。可见我连与其它部队的毙伤敌比例基本一致。)

摘自战斗日记
          二月二十八日
  
  奉命向越禄平县城方向运动,行军一天,晚上驻扎山头,一夜大雨,浑身湿透。三餐无粮,又饥又寒。
    
             三月一日
   
    驻扎山头
           三月二日
  
    搜索村庄,获衣物等。
  
           三月三日
  
  向越谅山方向开进,走路挖洞,停停走走一天,又撤回配合五连攻打83高地,我连主要是准备防御。
  
           三月四日
  
  上、下山接管五连已占的83高地,走路近一天,捡越军背包一个。
  
   
                           越军印象
  
  回国后,别人问得最多的是,你打仗怕不怕死?还有就是越南兵会打仗吗?有关前一个问题,说不怕死,那是假话。我这个人可能比较好战,喜欢挑战,从参军那天起就渴望着战斗。所以,才会听到参战消息后第一个递交请战书。第一仗攻击公母山400高地,客观地说我们败下阵来,但这也没有让我太悲观,我认为400高地的失利,不是我们战士的问题,而是指挥方面的问题,战术意识太差,枪一响,全乱了,一窝蜂地冲,吃了亏。第二天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加强了步炮协同,400高地很快就打下来了,尽管敌人一炮打倒了包括我们排长在内的八个人,但也没有让我感到印象中的那种惨烈。倒是从班快山10高地那场战斗及以后的几场战斗,才让我感到越军打得较象样,还是能抵挡一二下的。

   战场上运气是有的,我从2月16日开始走上战场,到3月11日回国,参战24天,经历了打禄平、克谅山,强渡奇穷河、攻占迷迈山等大小战斗十几次,保守估计至少打死八九个敌人,几乎每次作战都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承担最艰巨和危险的任务,对于上级的命令从不讲价钱。除了在攻打班快山10高地的行军中掉下三米多的土坎腰部留下暗伤外,可以说毫发无损。这除了运气的成份外,个人的军事素质的高低也有很大关系。常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并非是一句口号,这是用生命和鲜血验证来的真理。

  现在一些人看了一点我军七九年战争中受挫的战例后,就认为越军如何厉害,其实并非如此。无论那支军队,都有好、中、差。包括我们解放军在内,都是如此。战场环境和情况千差万别,战斗的结果也就非常复杂。好的部队如果碰到糟糕的地形,照样会被一般的对手打得落花流水!当然也有一些平时并不被看好的单位和个人,实战中却打得十分漂亮。

  这场战争,细节上,无论是对战士的培训和评价标准及战场的灵活处理能力方面的培养,都确实暴露了我军平时训练的一些不足,就说有关对“刁兵”的认识吧,当年有个湖北“刁兵”当兵四年,连个团员也不是。这次战斗却是个二级战斗英雄。战后《解放军报》曾对此进行过报道和争论,曾经提出来一个问题:这样的战士为什么不能入党?要不是这场战争,这个战士很可能就连个团员都不是而退伍回乡,但就是这样一个被一些人认为是“刁兵”的战士,却在战场上成了二级战斗英雄。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基层指挥员素质较差的问题暴露得就更充分一些。战争我们最终胜利了,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血的教训,其中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知识的力量无处不在,没有知识就会吃亏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战斗中就出现过我们的基层指挥员不会识图用图,不能按图行军,致使部队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而贻误战机,更出现过由于前线指挥员报错座标,使我炮兵误伤了战友的情况。

  由于这是一场现代化技术含量不高的常规战争,至于越军,也因此发挥了他们战争经验丰富、军民结合、地形熟悉、战术灵活的优势,结合了这些优势的越军单兵作战能力是相当强的。就连我们自已,以前不也把他们捧得很高?有些战斗也给我们造成重大伤亡;在步兵武器的配备上,明显的比我们强些。比如,我们的战士那时还配用半自动步枪,而他们的冲锋枪和高射机枪配备得很普遍。实战证明,半自动步枪确实已不能适应山地作战,所以,我们一打完仗,就用缴获的越军冲锋枪装备自已。等到回国时,我们连80%以上的战士都背着冲锋枪了。 
 
 从我的实战经历看,以总体战斗能力而言,越军还算是不错的。但也没有一些人认为的那么神。在整个边境战争中,我军的士气总体上还是压倒对方。当然也不能掩盖有些部队有畏敌的表现,但很少。面对一个战争经验极丰富的对手,有这点情况也不足为奇。  

    另外,由于越军有屡挫世界强敌的历史,也难免让其产生某些骄傲和狂妄,特别是那些还未与我军交手的部队。

     127师是从南昌起义一直到现在我军保存最完整的部队,我军历史上的一些顶级名将都是出自该师或在该师任职,如林彪、粟裕、徐海东、黄克诚等,军委副主席张万年曾在127师担任师长长达10年。该师除了朝鲜、印度之外几乎无役不与,可以说该师的团史可与人民解放军军史相当。战功赫赫、猛将如云,从建师起获得的功勋多不胜数,从未打过败仗,可以说127师打过的仗比一般的师去过的地方还多,战斗经验之丰富、战斗素质之高、战斗作风之英勇都是冠盖全军。以历史和功绩论应为中国第一师,大概将军不下180人。

  我们127师当年参加自卫还击战时的师长是张万年,越南抗美援越时,据说他曾经作过越军的顾问,因此越军对他和我们这支部队都不陌生,我们127师的很多战士曾经不止一次地在战场上捡到过越军的传单,传单是用普通白纸印的,上面用中国字印着:“打垮127,活捉张万年!”

   据战史材料,43军七九年对越战绩为毙、伤、俘虏敌269人 ,毙4991人, 伤177人 ,俘虏101人。缴获步枪1297支 、火炮6门、 40火箭筒180具、 车辆2台、 电台27部、 子弹190余万发、炮弹1万余发 、地雷近2万个。127师应是43军三个师中作战歼敌数量最多的一个师。

  就这样一支威名赫赫的“铁军”他们也能喊出这样的口号,可见还是相当狂的。可是,127师毕竟是一支将良兵精的劲旅,想打垮127,越军完全是不自量力。在这次边境自卫反击战中,127师应该是一支打得相当好的师级单位,我们经历了打禄平、克谅山(外围),强渡奇穷河、攻占迷迈山等一系列战斗,打得仗多,消灭的敌人数量多,但我们牺牲却比较小。撤退过程中,有些部队吃了敌人的埋伏,我们却反而为敌人设了一个大埋伏,来了一个漂亮的回马枪,狠狠地杀了一下敌人的锐气。整个撤退都没让敌人占什么便宜。
 
                    撤 退 回 国;
  
摘自战斗日记
 
           三月五日
  
  下午四时左右,开始撤退。至桥头附近。我班开始跟随营部指挥所,以保卫营部。驻扎越民房,参战以来是比较舒服的。
  
           三月六日
  
  继续跟随营部,住民房。从收音机里听到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我军作战,以及将开始撤退的消息,心情兴奋。
  
           三月七日
  
  继续跟随营部,住民房,休息洗了一个脚,太舒服了。晚上七时开始后撤。行军近一夜,至0高地。
  
           三月八日
  
  驻扎0高地,掩护大部队后撤。
 
           三月九日
  
  继续驻扎0高地。晚上十一时半,我带第三小组奉命加强一班在排长带领下配合七九一个连围歼越军狂妄反扑的孤单一个排。至0高地山脚村庄打阻击,确保部队安全,起哨兵作用,一夜紧张。
  
           三月十日
  
  驻扎村庄右侧山脚小高地。无粮,啃地瓜,煮鸡肉,炒肉片。当晚我排与我汇合一处共守小高地。
  
           三月十一日+
  
  凌晨三时左右,我部队奉命开始撤退。我营担任此一线作战总队的后卫,我连作营后卫,我班作连后卫。为全线部队后卫的后卫。
  六时左右到达伟大祖国的第一个边防检查站。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当天住在宁明县火车站,沿途群众夹道欢迎,场面激动人心。
  胜利啦!
         三月十二日
 
  下午七时火车开始向南宁开进。乘汽车至南宁附近邕宁县良庆公社新园小学,我排与连部住学校,群众非常热情。
  
         三月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日-
   
  继续住在学校,休息、教育、整理内务等。
 
         三月十七日
 
  战斗总结,写材料。
 
         三月十八日s
  
  战斗总结。
   
            三月十九日
  战斗总结。'
 
           三月二十四日
  
  参加追悼大会。
  
            四月三日
  参加庆功大会。
   
 
                战场轶事
  
  这里记下的是战场上发生的也是我本人亲身经历的一些轶事。

  一、这辈子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鸡肉。
  曾经有朋友开玩笑的问我,到了那边,你们有没有象日本鬼子侵略中国一样搞“三光”政策,我非常明确的说,我们部队是不会!但是我们实事求是地说,因为战争需要,以战养战,在战场上取些吃的东西那是有的。在日记中我们记载过。三月十日,我们守在0高地边上一个村庄旁的小高地,有一天,我们在这个村庄的一个草屋旁边抓到两头小母鸡,找到一些地瓜、猪油、盐巴等物件,我们就把鸡杀了,用军用干粮桶来清水煮活鸡,汤中只放点儿盐巴。 也许是在战场上,也许是饥饿所致,我始终觉得那次清水煮鸡是我这辈子吃到的最好吃的鸡肉!
  
  二、与越军士兵尸体同眠半夜。
  有一天半夜,我们连奉命驻扎某高地,在经过了长时间奔跑,到达指定山头后,连长安排了哨兵后便命令我们就地休息。我当时找到了一个偏僻的死角的一块小平地,一看有一个人已经躺在那儿一动不动,我心里想:这位弟兄动作挺快的,比我还利索,一夜行军已够辛苦了,我不管多么多,就在他旁边铺下雨衣倒头便睡,一觉到天亮,起身一看,和我同头共眠了半夜的,竟是一具越军士兵尸体!
  
  三、躺在坟墓里睡了一夜还很高兴
  某一天在一个山坡上,连长说,今天我们没有战斗任务,好好休息,但为了防止敌人炮击,大家要挖好洞(猫儿洞)保护好自已。于是战友们都开始挖洞。我挖着挖着,突然眼前出现一个旧洞,扒开一看,原来是一个旧坟墓,里面还有死人骨头,我把死人骨头清理后拔了一些干草铺上就在那睡了一个晚上,由于洞大而宽,我可以完全伸展开手脚休息,那晚我睡得舒服极了;而战友们都只能抱着枪绻缩着身子在猫儿洞内打盹。第二天大家还挺羡慕我的。
  
  战后有个小插曲,部队回国,归到驻地后,我提出探家的要求,当兵四年了,又经历这场惨烈的生死考验,特别想家,于是向连队领导提出这个要求。指导员看了报告,态度很暧昧,不同意我去探亲,理由是,我是七六年的兵,连队里还有些七四年、七五年的老兵都还没有探家,我一听,心里就窜上一股火,那“刁”劲忍不住就又上来了,我顶撞他道:那打仗的时候,怎么就不分那年的兵?冲锋炸碉堡怎么不叫老兵先上去?指导员被我噎住了,脸红耳赤的,倒是连长爽快,大手一挥说道:好了好了,别吵了,我批准。

  当兵已四年,我才在参加完边境自卫还击战后第一次探家。回部队后被保送到南昌陆军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战术教员。
赞一个,好文…
到底是战术教员,写的真好,逻辑性强,思路清晰
写的真不错,一丝一扣环环相扣,不一口气看完不能罢休。
从这个帖子来看,79年参战的解放军训练还是不错的,受文哥影响不大,伤亡率高一些主要还是因为多年未战,战士和基层指挥经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