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炮轰户籍制度 称其拉大收入差距(难道有大动作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23:54
人民日报炮轰户籍制度 称其拉大收入差距
2010-05-24 04:28:00 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 跟贴 1904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人民日报刊登文章,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垄断行业收入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

人民日报5月24日报道 城乡分割、行业垄断以及资源价格扭曲,拉大收入差距

赵刚在一家国有金融控股集团任部门经理,税后年薪80多万元,加上房补、车补、书费、健身费、休假补贴、补充养老保险以及各种临时性的“福利”,实际收入在百万元以上。

赵刚的高中好友小灿在中部一个地级市的加工企业上班,企业效益好,他年工资总额4万多元,在当地属高收入。“收入的1/3还房贷,1/3供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国家说扩大消费,可靠这点儿工资收入,不顶事儿!”他说生活压力很大。
http://news.163.com/10/0524/04/67E20R9000014AED.html

赵刚的小学同学王培仍在老家务农,天暖种地、养鱼,天冷去铁路打零活,一年到头累得要命,纯收入只有2万多元,还不抵赵刚工作一星期。

三个人收入悬殊的现状,正是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真实写照。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认为,目前收入差距扩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1,2010年已达到3.33∶1,“落差”幅度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

——垄断行业收入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金融、电力、电信等行业与制造加工业工资水平差不多,但随着垄断地位的加强,这些行业的工资水平已远远超过社会平均水平。”李实说。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住房、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市场价格扭曲导致的行业暴利以及管理部门的灰色收入。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并不完备,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和配置基本上都受控于政府部门,市场价格难以形成,交易价格往往是扭曲的。以低价获得矿山、土地等要素的企业会轻而易举地从中获得高额利润,而相关管理部门会以寻租等方式,从中获取大量灰色收入。

——在行业企业内部,工资、福利向少数人集中的趋势正不断加强。2008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财务决算反映,当年央企人均福利费支出为3387元,其中最高的为4.46万元,最低的为149元,相差近300倍。

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基尼系数在0.3左右,90年代中期达0.42,但到了2010年,已经达到0.48。这表明居民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收入分配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更事关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整顿收入分配不公迫在眉睫。”李实说。

李实认为,绝对的平均不叫公平,收入差距有值得肯定的部分。计划经济时代,职工工资实行固定晋级,人为地压低了人力资本报酬,是不合理的。让受高等教育的、从事“高知”、“高技”职业的人获得高收入,符合市场经济法则。“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透露家中有七辆车时,社会评价一致正向,就是因为这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公平原则,实现了市场经济‘教育投入与财富产出相关’的效率法则。用高收入激励教育投入,从而提高整个国家人力资本的素质,这一点毋庸置疑。”李实说。

然而,由于目前缺乏科学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和充分竞争的人力资源市场。教育投入的价值并未充分体现,而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已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调查显示,北京等地黑市为应届毕业生“代办户口”的价码已经涨到10万元以上,而帮助一个大学生进入“国字号”大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中间的“帮忙费”、“好处费”已飙至十几万甚至数十万元。至于企业、政府领导让自己子女“潜规则”就业的新闻,也不时见诸媒体。

“工薪阶层、农民家庭的优秀子弟通过自身努力‘鲤鱼跃龙门’、入职高薪管理机构和行业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不仅削弱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人力资本的效率,也导致收入阶层的不断分化与强化——富者愈加富有,贫穷家庭延续贫穷。”李实说。

加快改革进程,根治分配“不公”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和谐社会的“定盘星”。一些学者表示,目前在我国,解决初次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较之于完善再分配政策,更为紧迫。

根治收入分配不公,必然涉及一系列权利和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安排,包括建立人人等同的社会保障、创业、择业和就业机会等等。这涉及财政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就业制度、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等多方面的改革。只有不断深化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近年来,上海、广州、重庆等大城市纷纷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试点。今年4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深化土地管理、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等,作为今年改革的十大重点之一进行部署。这些举措对于消除束缚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十分关键。

今年5月13日,国务院出台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说:“削减垄断行业的高收入,根在破除垄断。现在国家的政策正逐步到位,前景令人期待!”他说,除了引入竞争机制,还需要建立国有企业的分红机制,将超额利润用之于国、于民,而不能任其自肥。


管住企业高管的“天价年薪”,也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一环。财政部印发的《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国有金融企业负责人最高年薪为税前280万元人民币。“限薪令”出台后,中国铝业、武钢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高管层表示带头减薪。银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纷纷跟进,要求金融企业高管切实“管”好自己。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高管高薪问题源于制度缺陷,既需要加强政府的监管,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薪资制度,不能仅限于“道德层面”的约束。除高额正式薪酬外,各种高管职务消费、隐性消费数量惊人且不透明,极具随意性,为全社会所诟病。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有效监管,堵住“灰色收入”和“灰色消费”的漏洞。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炮轰户籍制度 称其拉大收入差距
2010-05-24 04:28:00 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 跟贴 1904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人民日报刊登文章,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垄断行业收入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

人民日报5月24日报道 城乡分割、行业垄断以及资源价格扭曲,拉大收入差距

赵刚在一家国有金融控股集团任部门经理,税后年薪80多万元,加上房补、车补、书费、健身费、休假补贴、补充养老保险以及各种临时性的“福利”,实际收入在百万元以上。

赵刚的高中好友小灿在中部一个地级市的加工企业上班,企业效益好,他年工资总额4万多元,在当地属高收入。“收入的1/3还房贷,1/3供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国家说扩大消费,可靠这点儿工资收入,不顶事儿!”他说生活压力很大。
http://news.163.com/10/0524/04/67E20R9000014AED.html

赵刚的小学同学王培仍在老家务农,天暖种地、养鱼,天冷去铁路打零活,一年到头累得要命,纯收入只有2万多元,还不抵赵刚工作一星期。

三个人收入悬殊的现状,正是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真实写照。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认为,目前收入差距扩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1,2010年已达到3.33∶1,“落差”幅度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

——垄断行业收入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金融、电力、电信等行业与制造加工业工资水平差不多,但随着垄断地位的加强,这些行业的工资水平已远远超过社会平均水平。”李实说。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住房、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市场价格扭曲导致的行业暴利以及管理部门的灰色收入。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并不完备,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和配置基本上都受控于政府部门,市场价格难以形成,交易价格往往是扭曲的。以低价获得矿山、土地等要素的企业会轻而易举地从中获得高额利润,而相关管理部门会以寻租等方式,从中获取大量灰色收入。

——在行业企业内部,工资、福利向少数人集中的趋势正不断加强。2008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财务决算反映,当年央企人均福利费支出为3387元,其中最高的为4.46万元,最低的为149元,相差近300倍。

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基尼系数在0.3左右,90年代中期达0.42,但到了2010年,已经达到0.48。这表明居民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收入分配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更事关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整顿收入分配不公迫在眉睫。”李实说。

李实认为,绝对的平均不叫公平,收入差距有值得肯定的部分。计划经济时代,职工工资实行固定晋级,人为地压低了人力资本报酬,是不合理的。让受高等教育的、从事“高知”、“高技”职业的人获得高收入,符合市场经济法则。“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透露家中有七辆车时,社会评价一致正向,就是因为这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公平原则,实现了市场经济‘教育投入与财富产出相关’的效率法则。用高收入激励教育投入,从而提高整个国家人力资本的素质,这一点毋庸置疑。”李实说。

然而,由于目前缺乏科学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和充分竞争的人力资源市场。教育投入的价值并未充分体现,而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已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调查显示,北京等地黑市为应届毕业生“代办户口”的价码已经涨到10万元以上,而帮助一个大学生进入“国字号”大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中间的“帮忙费”、“好处费”已飙至十几万甚至数十万元。至于企业、政府领导让自己子女“潜规则”就业的新闻,也不时见诸媒体。

“工薪阶层、农民家庭的优秀子弟通过自身努力‘鲤鱼跃龙门’、入职高薪管理机构和行业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不仅削弱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人力资本的效率,也导致收入阶层的不断分化与强化——富者愈加富有,贫穷家庭延续贫穷。”李实说。

加快改革进程,根治分配“不公”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和谐社会的“定盘星”。一些学者表示,目前在我国,解决初次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较之于完善再分配政策,更为紧迫。

根治收入分配不公,必然涉及一系列权利和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安排,包括建立人人等同的社会保障、创业、择业和就业机会等等。这涉及财政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就业制度、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等多方面的改革。只有不断深化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近年来,上海、广州、重庆等大城市纷纷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试点。今年4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深化土地管理、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等,作为今年改革的十大重点之一进行部署。这些举措对于消除束缚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十分关键。

今年5月13日,国务院出台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说:“削减垄断行业的高收入,根在破除垄断。现在国家的政策正逐步到位,前景令人期待!”他说,除了引入竞争机制,还需要建立国有企业的分红机制,将超额利润用之于国、于民,而不能任其自肥。


管住企业高管的“天价年薪”,也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一环。财政部印发的《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国有金融企业负责人最高年薪为税前280万元人民币。“限薪令”出台后,中国铝业、武钢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高管层表示带头减薪。银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纷纷跟进,要求金融企业高管切实“管”好自己。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高管高薪问题源于制度缺陷,既需要加强政府的监管,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薪资制度,不能仅限于“道德层面”的约束。除高额正式薪酬外,各种高管职务消费、隐性消费数量惊人且不透明,极具随意性,为全社会所诟病。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有效监管,堵住“灰色收入”和“灰色消费”的漏洞。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难道没有知情人士谈一下?
{:cha:}淡定的等各位畅谈
看嘛。。中央有政策出台才行。。
这个是一个去年的新闻:温家宝谈户籍改革思路:农民工和城里人平等待遇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7日15:59   中国政府网
  今天下午3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就当前经济形势、明年经济工作和其他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以下为本次专访部分摘要。

视频:温家宝称要让农民工和城里人有平等待遇

来源:新华网《新华视频》
  [赵承]您刚才讲的关于我们农村的很多政策都是历史性的转变,刚才你谈到农民,现在还有一个农民工的问题想向总理问一下。总理您接受新华社专访的消息,今天上午十点就在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上公布了。

  [温家宝]是吗?

  [赵承]对。网民们反映非常强烈,他们也向你提出了不少的问题,我带来了比较集中的两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关于农民工的,是一个农民工朋友提出来的。最近他们非常关注放宽户口限制和养老保险跨省就业能不能一起转移的这样一个政策。最近国务院确实就这个政策已经很明确地作出了规定。他们想知道在这方面,有没有具体的安排?

  [温家宝]提起农民工,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情。五年前,我曾经为一位叫熊德明的农民工讨过工钱,前几天她给我来了一封信,她说她养了一百头猪,她希望人们都能吃上放心肉。我帮助她讨薪这件事,实际上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我更注重研究的是制度的问题,现在看来我们已经开始促进研究涉及农民工的深层次的问题了。

  最近中央做出的两个决定。一个是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这是我们国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需要。这项改革的具体办法还正在研究,但我可以把思路告诉大家。首先,我们要解决那些常年在城里打工,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而又没有户籍的人们,让他们融入城市,和城里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享受同样的权利和待遇。

  第二,由于我们国家人多地少,在大城市我们还要考虑大城市的承载能力,而首要的是要引导农民工在中小城市和大的集镇安家落户。

  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从经济上来讲,可以增添我们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扩大内部的需求;从政治上来讲,可以使农民工享受到与城市的人平等的待遇。当然,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我们还要坚持和完善农村的基本经济和社会制度。
农民收入比城市高的也有。。。。。有些打拼出来的农民商品房都买了。。。。。当然,现在关于农民工比较麻烦的问题一个是保险(这个很多低文化农民工是没有的),一个就是读书,一般都要缴借读费。。。。
看到人民日报发飙要保持蛋定,人民日报还有炮轰5毛的文章呢,不照样被河蟹了?就当一群小朋友分帮玩骑马打仗游戏好了,不能当真。
现在政令不出中/南/海,人民日报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党报了
没那么悲观吧?
是不是为房价上涨找借口
:( 解决户口,宅基地就没了,大家都当房奴,现在农村收入怎么怎么不济房子却是没问题的。

这篇文章用心深刻啊。

当然实际上按照本世纪初,也就是十六大搞得远景规划,在2020年左右要取消城乡户口的差别的,现在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吹风罢了。

但是现在的房价如此,哎。
拉美化很明显啊:victory:
静观其变
真的很羡慕日本啊,日本人的集体意识咋就这么高呢?在中国要搞均贫富每次都得流血啊.
神仙打架,最近官媒上很多东西矛盾啊。比如最近那个CPI统计。
户改为什么能和均贫富扯上关系呢? 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就可以剥离户籍的附加功能.
取消户口吧,俺要移民株海
收入差距的问题,腐败比户籍的原因更大
神仙们决斗前的热身而已,大家多准备瓜子,好戏还没开始呢。
户籍要改的,估计是先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
户籍不改,城乡问题,民族问题都会尖锐。
现在的经济与市场的发展户籍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了。
不过上海北京这种城市肯定是不会一下子放开的,省会城市估计也不会很快。
没了户籍,农村土地这么分配?

没了户籍,上海等地入学、就医、养老压力谁来解决?
本来该打狗的,结果顺手把麻雀给劈了,狗还没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