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养老方式的本质都是年轻人赡养老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35:05
也许有人会说,很多老人可以靠自己的积蓄,如房屋和投资,而不是政府来养老,所以不会造成社会负担。这个观点从宏观来看是完全错误的。不管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以房养老,还是投资养老,都是用工作人口创造的物品和服务来支撑老年人的生活。老年人口比例越高,社会整体养老压力越大。与很多人的理解相反,老年人手中占有的名义财富越多,年轻人整体压力反而越大。这是因为养老积蓄在支付时,老年人兑现能力越大,工作人口在自己创造的价值中能留给自己享用的份额就越少,只是养老积蓄和支付方式的社会化在微观上模糊了这种关系。

  除了房屋等使用年限很长的物品,老人当年创造的价值在一代人之内基本都消耗掉了。养老积蓄并非把当年创造的产品或服务储存下来供以后使用,而是把其投入生产能力的提升,在兑现时按相应价值来购买后面工作人口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因此,养老积蓄作为名义财富在兑现时的价值取决于其投入的未来生产能力所能创造的价值。人口衰减,未来经济规模会相对缩减,届时创造的价值总额萎缩越厉害,除非对外投资的部分,养老积蓄所代表的名义财富的虚幻性就越强。具体可能表现为投资普遍亏损和房地产市场崩盘。那么,技术进步是否可缓解中国养老压力呢?

  不妨以一个假想的例子来分析技术进步的作用。假设在当前社会中,平均意义下,一个工作者一年平均创造5万元的价值,其中15%分给老人,60%分给自己,25%分给孩子。这里老人、自己和孩子所得份额包含各种财政支出,如公共建设、社会服务、行政、国防等的价值分摊,所以,可以假设平均意义上创造的价值与享用的价值相等。考虑未来两种情形,一是年龄结构稳定的社会,相应的分配比例不变,依然是老人15%、工作者60%、孩子25%。二是严重老龄化社会,相应的分配比例是老人45%、工作者40%、孩子15%。老龄化社会与稳定社会相比,老人所得比例大幅增加,孩子所得比例下降。

  技术进步让单位时间的工作投入产生更大的价值。假设30年后的稳定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是现在的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一个工作者一年平均创造的价值将从现在的5万元增加到25万元。那么工作者分得的价值将从3(0.6*5)万元增加到15(0.6*25)万元,即劳动效率是现在的5倍,享用的价值也是现在的5倍。由于老龄化和人口衰减会降低社会技术进步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老龄化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通常要慢一些,假设30年后的老龄化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是现在的4倍。按可比价格计算,一个工作者一年平均创造的价值将从现在的5万元增加到20万元。那么工作者分得的价值将从3(0.6*5)万元增加到8(0.4*20)万元,也就是说劳动效率是现在的5倍,享用的价值只是现在的2.67倍。

  按上述假想数据,在同样的付出下,工作者的享用价值在老龄化社会中只有稳定社会中的53.4%。换言之,为了维持相同的生活水平,老龄化社会的工作者需要付出几乎双倍于稳定社会工作者的努力。即使假设老龄化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幅度与稳定社会一样,工作者的享用价值在老龄化社会中只有稳定社会中的66.7%。总之,尽管老龄化社会依然有技术进步的空间,这种进步即便可以提高工作人口的绝对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却不如年龄结构相对稳定的社会,何况老龄化本身也可能延缓技术进步的步伐。

  而且,人们对压力和痛苦的感受主要来自于横向的相对比较而非纵向的绝对比较。纵向比较下,当前中国科技工业水平远胜于宋朝,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则比不上那个年代的辉煌。现在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上,特别是通信、交通、娱乐方面都可媲美千年之前的帝王,但这种纵向进步并不会让社会整体感觉良好。总之,决定老龄化压力和人口衰减的痛苦更多来自于横向的比较,在宏观上体现在中国整体国力在世界地位的衰微,在微观上体现在工作人口在其创造的财富中享用的比例走低,比之年龄结构稳定的社会,工作人口的相对压力更大。这还不包括老龄化给家庭亲情和社会伦理带来的挑战。


http://opinion.caixin.com/2015-02-04/100781501_all.html#page2也许有人会说,很多老人可以靠自己的积蓄,如房屋和投资,而不是政府来养老,所以不会造成社会负担。这个观点从宏观来看是完全错误的。不管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以房养老,还是投资养老,都是用工作人口创造的物品和服务来支撑老年人的生活。老年人口比例越高,社会整体养老压力越大。与很多人的理解相反,老年人手中占有的名义财富越多,年轻人整体压力反而越大。这是因为养老积蓄在支付时,老年人兑现能力越大,工作人口在自己创造的价值中能留给自己享用的份额就越少,只是养老积蓄和支付方式的社会化在微观上模糊了这种关系。

  除了房屋等使用年限很长的物品,老人当年创造的价值在一代人之内基本都消耗掉了。养老积蓄并非把当年创造的产品或服务储存下来供以后使用,而是把其投入生产能力的提升,在兑现时按相应价值来购买后面工作人口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因此,养老积蓄作为名义财富在兑现时的价值取决于其投入的未来生产能力所能创造的价值。人口衰减,未来经济规模会相对缩减,届时创造的价值总额萎缩越厉害,除非对外投资的部分,养老积蓄所代表的名义财富的虚幻性就越强。具体可能表现为投资普遍亏损和房地产市场崩盘。那么,技术进步是否可缓解中国养老压力呢?

  不妨以一个假想的例子来分析技术进步的作用。假设在当前社会中,平均意义下,一个工作者一年平均创造5万元的价值,其中15%分给老人,60%分给自己,25%分给孩子。这里老人、自己和孩子所得份额包含各种财政支出,如公共建设、社会服务、行政、国防等的价值分摊,所以,可以假设平均意义上创造的价值与享用的价值相等。考虑未来两种情形,一是年龄结构稳定的社会,相应的分配比例不变,依然是老人15%、工作者60%、孩子25%。二是严重老龄化社会,相应的分配比例是老人45%、工作者40%、孩子15%。老龄化社会与稳定社会相比,老人所得比例大幅增加,孩子所得比例下降。

  技术进步让单位时间的工作投入产生更大的价值。假设30年后的稳定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是现在的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一个工作者一年平均创造的价值将从现在的5万元增加到25万元。那么工作者分得的价值将从3(0.6*5)万元增加到15(0.6*25)万元,即劳动效率是现在的5倍,享用的价值也是现在的5倍。由于老龄化和人口衰减会降低社会技术进步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老龄化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通常要慢一些,假设30年后的老龄化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是现在的4倍。按可比价格计算,一个工作者一年平均创造的价值将从现在的5万元增加到20万元。那么工作者分得的价值将从3(0.6*5)万元增加到8(0.4*20)万元,也就是说劳动效率是现在的5倍,享用的价值只是现在的2.67倍。

  按上述假想数据,在同样的付出下,工作者的享用价值在老龄化社会中只有稳定社会中的53.4%。换言之,为了维持相同的生活水平,老龄化社会的工作者需要付出几乎双倍于稳定社会工作者的努力。即使假设老龄化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幅度与稳定社会一样,工作者的享用价值在老龄化社会中只有稳定社会中的66.7%。总之,尽管老龄化社会依然有技术进步的空间,这种进步即便可以提高工作人口的绝对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却不如年龄结构相对稳定的社会,何况老龄化本身也可能延缓技术进步的步伐。

  而且,人们对压力和痛苦的感受主要来自于横向的相对比较而非纵向的绝对比较。纵向比较下,当前中国科技工业水平远胜于宋朝,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则比不上那个年代的辉煌。现在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上,特别是通信、交通、娱乐方面都可媲美千年之前的帝王,但这种纵向进步并不会让社会整体感觉良好。总之,决定老龄化压力和人口衰减的痛苦更多来自于横向的比较,在宏观上体现在中国整体国力在世界地位的衰微,在微观上体现在工作人口在其创造的财富中享用的比例走低,比之年龄结构稳定的社会,工作人口的相对压力更大。这还不包括老龄化给家庭亲情和社会伦理带来的挑战。


http://opinion.caixin.com/2015-02-04/100781501_all.html#page2
中国社保占企业工资的40%吧,还不是自己养自己。至于某些什么也不交,却要靠人养的,其实叫老子养儿子。当然现在改革了。
940409 发表于 2015-2-4 22:29
中国社保占企业工资的40%吧,还不是自己养自己。至于某些什么也不交,却要靠人养的,其实叫老子养儿子。当 ...

自己养自己?

等你老了你能去下地种田、做衣服、炼钢、生产商品吗?说白了等你老了你要靠购买年轻人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活着。
幽冥火舞 发表于 2015-2-4 22:33
自己养自己?

等你老了你能去下地种田、做衣服、炼钢、生产商品吗?说白了等你老了你要靠购买年轻人 ...
没爸哪有儿?老头老娘养你大学毕业,你不该回报?再说人可以存钱嘛,只要社会存在,就肯定有人生产。
940409 发表于 2015-2-4 22:35
没爸哪有儿?老头老娘养你大学毕业,你不该回报?再说人可以存钱嘛,只要社会存在,就肯定有人生产。
是的,但是现在社会上是5-6个在职的年轻人养活1个退休的老人。

未来随着老龄化,年轻人数量越来越少,需要领养老金的老人却越来越多。1-2个年轻人就要养活1个老人。社会的大量财富都消耗在养老上。这是多么可怕的前景啊!
幽冥火舞 发表于 2015-2-4 22:40
是的,但是现在社会上是5-6个在职的年轻人养活1个退休的老人。

未来随着老龄化,年轻人数量越来越少, ...
不可怕。人要活着,得吃啊,吃是主要的,最主要的。以后农村种地的人口也就占3%左右,养活13亿人口会有什么问题。得病就另说了,护理是少不了人的,就是中国药价太高,印度几百元一盒的抗癌药,到中国翻跟头
你最后哪一段的说法并不全面,人的压力来自于多个方面的综合。现代工业社会,其实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准已经有了非常大的保障,因为工业社会可以大量的生产产品,使得的农业社会很奢侈的东西白菜化。因为商业的发达,物质流通速度明显加快。财富的积累也迅速加快。古代农业社会,每年的社会财富增长基本是个定数,弄不好还有灾年减产。对抗波动的能力是很弱的,一旦贫富差距拉大,那么很多人恐怕就吃不上饭了。因此北宋初年就出现了造反的情况。现在则不同,人们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以后,那么就对贫富差距不在那么敏感了。现在巨富无数,也没见有人造反。因为现在不是个存量经济时代,不是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的那种博弈关系了。但是社会必须的稀缺资源仍然跟古代类似,那就是房地产问题,地皮总是有限的。所以这个骂声比较多。
这是多么原始、朴素的观点啊...现代社会早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按你这么说,青年就业率不到50%的西班牙、意大利,都是怎么养老的?这个社会只有老人和年轻人,中间的中年人都死了么?
general_j 发表于 2015-2-5 00:43
这是多么原始、朴素的观点啊...现代社会早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按你这么说,青年就业率不到50%的西班牙、 ...
这里的年轻人包括中年人,也就是用年轻人指代所有还没有退休的人
幽冥火舞 发表于 2015-2-4 11:45
这里的年轻人包括中年人,也就是用年轻人指代所有还没有退休的人
哪怕如此,你这也是“机械式的经济理论”,忽略了经济本身的自我规律。这就是为什么计划经济会失败的源头。

对比那些青年就业极低的国家,我也可以说“换言之,为了维持相同的生活水平,老龄化社会的工作者有几乎两倍于稳定国家的工作机会和需求”,生产过剩终于有救了...
general_j 发表于 2015-2-5 00:50
哪怕如此,你这也是“机械式的经济理论”,忽略了经济本身的自我规律。这就是为什么计划经济会失败的源头 ...
任何文字游戏都是苍白无力的。

等你老了你能去下地种田、做衣服、炼钢、生产商品吗?说白了等你老了你要靠购买年轻人(包括中年人)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活着。
幽冥火舞 发表于 2015-2-4 11:52
任何文字游戏都是苍白无力的。

等你老了你能去下地种田、做衣服、炼钢、生产商品吗?说白了等你老了你 ...
当然了。但是以前100个老人需要200个年轻人生产,现在100老人需要100个年轻人生产,剩下的年轻人也像老人一样被养着。


“各种养老方式的本质都是年轻人赡养老人” ---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年轻时的自己赡养年老时的自己。换句话说,年轻时有工作,预存一笔钱,这笔钱可能是国家保险,强制要交的,也可以是个人自愿购买的商业寿险。等年老退休后,这笔钱国家返还给你,为你养老。

而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当代年轻人缴费,养上代人的老。年轻时的自己养的是年老时的他人,这种做法公平吗?

更不公平的是,公务员不必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却可以领到比企业工人更多的养老金。“财政养老”的实质是全国纳税人在养少部分公务员的老。公务员不自己养自己的老,要别人养他们,凭什么?这么做有经过纳税人同意吗?



“各种养老方式的本质都是年轻人赡养老人” ---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年轻时的自己赡养年老时的自己。换句话说,年轻时有工作,预存一笔钱,这笔钱可能是国家保险,强制要交的,也可以是个人自愿购买的商业寿险。等年老退休后,这笔钱国家返还给你,为你养老。

而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当代年轻人缴费,养上代人的老。年轻时的自己养的是年老时的他人,这种做法公平吗?

更不公平的是,公务员不必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却可以领到比企业工人更多的养老金。“财政养老”的实质是全国纳税人在养少部分公务员的老。公务员不自己养自己的老,要别人养他们,凭什么?这么做有经过纳税人同意吗?

“各种养老方式的本质都是年轻人赡养老人” ---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年轻时的自己赡养年老时的自己 ...
你如何隔着30多年的时光养活30年后的你?

离开年轻人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一个老人一天都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