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转帖』黄万里毕生反对三峡工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27:31
http://news.163.com/special/h/000113DV/huangwanli050713.html

PS:鉴于原始页面框架太多,偶稍微整理了一下,另类的声音听听也可发人深省

  2001年8月27日下午3时5分,在清华大学校医院一间简朴的病房,90岁的黄万里先生溘然而逝。

  黄万里,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著名水利工程专家。自1937年留学归国起,倾毕生心力于国内大江大河治理。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以学识渊博、观点独到而蜚声中外,更以敢讲真话、仗义执言而在学界独树一帜。

  9月4日的追悼会上,他的一位学生告诉记者:在国内水利学界,多年来,黄万里代表着科学家的良心。

  从这个意义上说,黄万里的离世意味着,在国内重大水利工程讨论上,另一种声音的消失。   

  他当年的助教回忆说,黄先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人耿直,敢说敢言,不管什么时候,不管针对谁,他都是照说不误,有时可以说是口无遮拦。在他对三门峡工程的意见中,这种性格得到了体现。

  1957年6月,由周恩来总理主持,水利部召集70名学者和工程师在北京饭店开会,给前苏联专家的方案提意见,谈看法。参加这次会议的所有专家学者,除了一位名叫温善章的人提出改修低坝外,只有黄万里一人,从根本上全面否定了前苏联专家的规划,其余的人异口同声,赞成三门峡大坝上马,认为三门峡大坝建成后,黄河就要清水长流了。研讨会开了10天,黄万里参加了7天,也辩论了7天,到最后,会议就成了以他为对象的批判会。

孤身反对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被钦点成“右派”

  1957年上半年,三门峡工程即将开工。黄万里在水文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了他对三门峡工程的看法,一是水库建成后很快将被泥沙淤积,结果是将下游的可能的水灾移到上游成为人为的必然的灾害。二是所谓“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毫无根据。因为黄河下游河床的造床质为沙土,即使从水库放出的是清水,也要将河床中的沙土挟裹而下。在课堂上,他对“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甚为不屑,使人觉得这种说法实出于政治阿谀而缺乏起码的科学精神。

   早在1956年5月,黄万里就向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提出了《对于黄河三门峡水库现行规划方法的意见》。这篇文章刊于《中国水利》1957年第八期,并收入了《三门峡水利枢纽讨论会资料汇编》(1958年4月水利电力部印)。意见书全面否定苏联专家关于三门峡水库的规划,而不是只在个别问题上持不同意见。在反右期间,向一个党支部书记提意见就是“反党”。指名道姓地说邓子恢副总理的报告“不正确”。光这一句话就够右派了。

  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开始黄河截流。1960年6月高坝筑至340米,开始拦洪,同年9月关闸蓄水拦沙,是年潼关以上渭河大淤,淹毁良田80万亩,一个小城被迫撤离。库内的水位在涨,库区的农民一批批挥泪踏上离乡背井之路。这一切不几乎都在黄万里的预见中吗?其实,黄万里只是本着科学家的良知,说出了关于黄河及泥沙与三门峡大坝问题的科学的真话,可是他被非民主决策击败了,他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

  于是三门峡工程改建的“两洞四管”方案确立。改建的四条钢管于1966年7月投入运用,增建的两个隧洞分别于1967年8月、1968年8月建成,水库淤积开始减缓,排沙能力依然不足,潼关以上河床“翘尾巴”淤积还在继续。

  事实虽证明真理在黄万里一边,但在有着袁绍杀田丰传统的中国,令人伤心的则是有些人反而迁怒于提出正确意见的黄万里。1961年,黄万里“奉命在密云劳动,与昌黎民工同居同食同劳,所居半自地下掘土筑成。”“文革”中更贬他到三门峡挖厕所以示惩罚。

  三门峡工程的一切问题和灾难都按黄万里的预言来了。从我们自己的这一重大失败中总结教训,可以使我们获得大量思想资源。但传统文化的惯性却导致一些人要隐瞒真相,歪曲事实,混淆是非,为自己、为大人、为尊者,文过饰非。

六次上书中央,直至临终遗嘱“三峡千万不能上”

  1980年2月26日,在度过了22年半的右派生涯后,黄万里终于获得了右派“改正的决定”。决定只有短短几行,称:“黄万里同志原划右派问题属于错划。经中共北京市委批准予以改正。恢复政治名誉,恢复高教二级教授的工资待遇。”

  经历了20多年的冤屈镇压,黄万里仍没学会看政治风向表达学术观点。从上三峡大坝的消息传出后,黄万里就先后给众多国家领导人上书,不遗余力地反对在长江三峡上建大坝。

   他认为:从自然地理观点,长江大坝拦截水沙流,阻碍江口苏北每年十万亩的造陆运动;淤塞重庆以上河槽,阻断航道,壅塞将漫延到沪州、合川以上,势必毁坏四川坝田。目前测量底水输移率尚缺乏可靠的手段,河工模型动床试验在长期内长段落中尚欠合理基础,只可定性,不能定量,不足以推算长江长期堆积量。故此而论,长江三峡大坝永不可修。如果是为了发电,可在云贵湘鄂赣各省非航道上建大中型电站,它们的单价低、工期短,经济效应比三峡大坝发电要大四倍以上。就流域经济规划而言,也应先修四川盆地边缘山区之坝,如乌江电站等为宜。

  此外,从国防的角度看,大坝建起来后无法确保不被敌袭,也很不安全。黄万里预言:“三峡高坝若修建,终将被迫炸掉。”同时,他还指出,公布的论证报告错误百出,必须悬崖勒马、重新审查,建议立即停止一切筹备工作,分专题公开讨论,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198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三峡工程进行论证,黄万里教授没有被邀请参加工程论证。黄万里数次给中央领导人和政治局,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家监察部写信,痛述三峡工程的危害。要求中央决策层给他半个小时的时间,陈述为什么三峡工程永不可建的原因。但是这些信件都泥牛入海无消息。

  黄万里晚年病重昏迷中仍喃喃呼出:“三峡!三峡,三峡千万不能上!”2001年8月27日,他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黄万里抱憾辞世 中国再无人反对三峡工程

  “圣人出,黄河清”是封建时代的人文思维,带有谶纬迷信色彩,在严肃的科学论证面前,本来上不得台面。但当时的某些参与决策者,竟然将这种腐朽观念奉若神明。苏联专家不会懂得这个掌故,肯定是中国人才会搬出这种错误的人文思维作为武器,为错误的技术思维开路。该工程纵有为万世师表作证的好处,渭河流域数百万人民何负于衮衮诸公?当时没有问责制,如今要想问责,主要决策者已经不在了,剩下几个望风希旨的技术官僚和科学“泰斗”,在责任上“他顾左右而言王”,肉烂嘴不烂。

  在既有三门峡和阿斯旺的前车之鉴、国内也存在众多反对意见的背景下,三峡工程议案于1992年被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以1767票通过,反对177票,弃权664票,赞成票数之少,在人大历史上是空前的。
 
  国家机器需要“标准件”,“独立思想者”如黄万里教授者流,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纷纷落马,或被弃置不用,形成了人才选拔上的“精英淘汰制”,这就为好用听话的“标准件”入选创造了条件。经过“文革”对文化、道德的摧残,急功近利的技术思维逐渐占据上风,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门峡工程不足四年就现世现报,水利工程逐渐变成了“水害工程”。在难以逆转的生态灾害形成之后,如何恢复生态,能否拆除这个废物,就成了谁也负责不了的“老大难”。谁又能够想象,将来三峡工程正式退休以后,后代子孙该如何为它老人家送终?

  黄万里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对三门峡的意见不幸言中,痛心疾首,反复叨念:“他们没有听我一句话!”晚年病重昏迷中喃喃呼出:“三峡!三峡,三峡千万不能上!”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如今三峡工程竣工,库区清污成本和长江航运成本剧增,已是不争之事实。据三峡工程防汛办提供的气象资料显示,“今年4月份三峡坝区天气复杂和剧烈变化程度为近50年同期所少见”,请看《中国三峡工程报》的报道:

   “今年4月三峡坝区气候反常。气温并没随夏季的到来逐渐上升,反而呈下降趋势。4月末平均气温不足12摄氏度,4月中旬周边山区还出了较大范围的降雪,月内有3次降温过程,温差升降剧烈、颠倒错位的现象严重。另外,4月份全月降水量为236.5毫米,破坝区近10年降水量最高纪录,破宜昌地区近118年同期降水量最高纪录。”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复杂,暴雨、洪水频发,自古以来就多滑坡。三峡大坝坝址附近区域为坚硬的花岗岩,向上游则多以碎屑岩、碳酸岩为主,包括侏罗纪遗址的粉砂岩。地质容量、环境容量的天然不足,仅国土资源部查明的滑坡就有2490个。近两年我国南北气候反常,今年重庆地区大雨滂沱,多处发生山体滑坡。这些现象是否与生态上的变异有关,虽有待专家们继续观察论证,恐怕也无须久待。

  重大决策不应当是实验。三门峡工程的生态大实验,毁坏了黄河这条母亲河,学费至今没有交完;三峡工程是一座更大的生态实验场,谁来对长江这条中国最大的母亲河负千年的历史责任,如今只好拭目以待。

相关链接

三门峡工程始于“圣人出黄河清”的幻想


  1960年9月,三门峡大坝建成,大坝下闸蓄水。工程总投资预算为13亿元,而工程总结算时实际耗资达40亿元。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这相当于四十座武汉长江大桥的造价。特别是从1959年以来,中国进入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经济发展出现大倒退,一些农村出现饿死人现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三门峡工程跟原子弹试验工程一样,得到中央政府财政上的特别优先保证。如果把这40亿元用来购买救灾粮,至少可以获得800亿斤粮食,这些粮食足以挽救几千万中国人的生命。

       整个三门峡工程造成的损失据估算不下百亿(相当现在的一千亿以上),还涉及到40万多农民从渭河谷地被迫向宁夏缺水地区移民,其中15万来回迁移十几次,给他们造成了人生中难以想象的惨剧,连国务院派去视察的高官都为之落泪,说:“国家真对不起你们!”

“高峡出平湖”圆梦 盛世中国再造奇迹

   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畅游长江后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著名诗句。1958年8月,周恩来主持了北戴河的长江三峡会议。1959年5月,在武昌对《三峡初设要点报告》一致通过选用三斗坪坝址,大坝可按正常蓄水位200米设计。1970年,中央决定先建作为三峡总体工程一部分的葛洲坝工程,一方面解决华中用电供应问题,一方面为三峡工程作准备。12月26日,毛泽东主席作了亲笔批示:"赞成兴建此坝。" 1982年,邓小平在听取准备兴建三峡工程的汇报时果断表态:"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1994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2003年5月21日,国务院同意三峡工程6月1日下闸蓄水,实施永久船闸试通航。


三峡工程是德政还是灾难 历史自有公断

  防洪、发电和航运是三峡工程的三大功能,而防洪又是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可是,早在三峡的论证阶段,一些学者和官员就纷纷对三峡的防洪功能提出质疑。更有人形象的说明,三峡所谓的防洪是“把下游的洪水挪到了上游”。三峡蓄水135米之后,水位差只有31米。一旦发生洪水,下泄不畅,洪水就会通过600公里的狭长河道和13个峡口层层壅高。回想当年,在三峡蓄水之初,各媒体纷纷引用毛主席诗词“高峡出平湖”,来形容这一盛大景象。而重庆市区的显眼位置也触目惊心标着重重的红线——“175米水位线”。仿佛这1084平方公里的水库真的是宛如一面平镜。“如果是平面,就是一个完全静止的湖”,事实上三峡的水是流动的,一些学者指出,确切的说法应该是“高峡出斜湖”。位于库尾的重庆,水位要高于三峡。这一点已经被广泛认可。但争论又来了,究竟“高”到什么程度?有专家计算,按照三峡工程泥沙组所给定的三峡水库平均水力坡降为7米/100公里。距离坝址600多公里处的重庆市的水位就会高达175米+7米/100公里x600公里=217米。这样的海拔,足可以淹了重庆火车站,淹了成渝铁路,淹了朝天门码头、淹了部分市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7 17:35:30编辑过]
http://news.163.com/special/h/000113DV/huangwanli050713.html

PS:鉴于原始页面框架太多,偶稍微整理了一下,另类的声音听听也可发人深省

  2001年8月27日下午3时5分,在清华大学校医院一间简朴的病房,90岁的黄万里先生溘然而逝。

  黄万里,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著名水利工程专家。自1937年留学归国起,倾毕生心力于国内大江大河治理。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以学识渊博、观点独到而蜚声中外,更以敢讲真话、仗义执言而在学界独树一帜。

  9月4日的追悼会上,他的一位学生告诉记者:在国内水利学界,多年来,黄万里代表着科学家的良心。

  从这个意义上说,黄万里的离世意味着,在国内重大水利工程讨论上,另一种声音的消失。   

  他当年的助教回忆说,黄先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人耿直,敢说敢言,不管什么时候,不管针对谁,他都是照说不误,有时可以说是口无遮拦。在他对三门峡工程的意见中,这种性格得到了体现。

  1957年6月,由周恩来总理主持,水利部召集70名学者和工程师在北京饭店开会,给前苏联专家的方案提意见,谈看法。参加这次会议的所有专家学者,除了一位名叫温善章的人提出改修低坝外,只有黄万里一人,从根本上全面否定了前苏联专家的规划,其余的人异口同声,赞成三门峡大坝上马,认为三门峡大坝建成后,黄河就要清水长流了。研讨会开了10天,黄万里参加了7天,也辩论了7天,到最后,会议就成了以他为对象的批判会。

孤身反对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被钦点成“右派”

  1957年上半年,三门峡工程即将开工。黄万里在水文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了他对三门峡工程的看法,一是水库建成后很快将被泥沙淤积,结果是将下游的可能的水灾移到上游成为人为的必然的灾害。二是所谓“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毫无根据。因为黄河下游河床的造床质为沙土,即使从水库放出的是清水,也要将河床中的沙土挟裹而下。在课堂上,他对“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甚为不屑,使人觉得这种说法实出于政治阿谀而缺乏起码的科学精神。

   早在1956年5月,黄万里就向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提出了《对于黄河三门峡水库现行规划方法的意见》。这篇文章刊于《中国水利》1957年第八期,并收入了《三门峡水利枢纽讨论会资料汇编》(1958年4月水利电力部印)。意见书全面否定苏联专家关于三门峡水库的规划,而不是只在个别问题上持不同意见。在反右期间,向一个党支部书记提意见就是“反党”。指名道姓地说邓子恢副总理的报告“不正确”。光这一句话就够右派了。

  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开始黄河截流。1960年6月高坝筑至340米,开始拦洪,同年9月关闸蓄水拦沙,是年潼关以上渭河大淤,淹毁良田80万亩,一个小城被迫撤离。库内的水位在涨,库区的农民一批批挥泪踏上离乡背井之路。这一切不几乎都在黄万里的预见中吗?其实,黄万里只是本着科学家的良知,说出了关于黄河及泥沙与三门峡大坝问题的科学的真话,可是他被非民主决策击败了,他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

  于是三门峡工程改建的“两洞四管”方案确立。改建的四条钢管于1966年7月投入运用,增建的两个隧洞分别于1967年8月、1968年8月建成,水库淤积开始减缓,排沙能力依然不足,潼关以上河床“翘尾巴”淤积还在继续。

  事实虽证明真理在黄万里一边,但在有着袁绍杀田丰传统的中国,令人伤心的则是有些人反而迁怒于提出正确意见的黄万里。1961年,黄万里“奉命在密云劳动,与昌黎民工同居同食同劳,所居半自地下掘土筑成。”“文革”中更贬他到三门峡挖厕所以示惩罚。

  三门峡工程的一切问题和灾难都按黄万里的预言来了。从我们自己的这一重大失败中总结教训,可以使我们获得大量思想资源。但传统文化的惯性却导致一些人要隐瞒真相,歪曲事实,混淆是非,为自己、为大人、为尊者,文过饰非。

六次上书中央,直至临终遗嘱“三峡千万不能上”

  1980年2月26日,在度过了22年半的右派生涯后,黄万里终于获得了右派“改正的决定”。决定只有短短几行,称:“黄万里同志原划右派问题属于错划。经中共北京市委批准予以改正。恢复政治名誉,恢复高教二级教授的工资待遇。”

  经历了20多年的冤屈镇压,黄万里仍没学会看政治风向表达学术观点。从上三峡大坝的消息传出后,黄万里就先后给众多国家领导人上书,不遗余力地反对在长江三峡上建大坝。

   他认为:从自然地理观点,长江大坝拦截水沙流,阻碍江口苏北每年十万亩的造陆运动;淤塞重庆以上河槽,阻断航道,壅塞将漫延到沪州、合川以上,势必毁坏四川坝田。目前测量底水输移率尚缺乏可靠的手段,河工模型动床试验在长期内长段落中尚欠合理基础,只可定性,不能定量,不足以推算长江长期堆积量。故此而论,长江三峡大坝永不可修。如果是为了发电,可在云贵湘鄂赣各省非航道上建大中型电站,它们的单价低、工期短,经济效应比三峡大坝发电要大四倍以上。就流域经济规划而言,也应先修四川盆地边缘山区之坝,如乌江电站等为宜。

  此外,从国防的角度看,大坝建起来后无法确保不被敌袭,也很不安全。黄万里预言:“三峡高坝若修建,终将被迫炸掉。”同时,他还指出,公布的论证报告错误百出,必须悬崖勒马、重新审查,建议立即停止一切筹备工作,分专题公开讨论,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198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三峡工程进行论证,黄万里教授没有被邀请参加工程论证。黄万里数次给中央领导人和政治局,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家监察部写信,痛述三峡工程的危害。要求中央决策层给他半个小时的时间,陈述为什么三峡工程永不可建的原因。但是这些信件都泥牛入海无消息。

  黄万里晚年病重昏迷中仍喃喃呼出:“三峡!三峡,三峡千万不能上!”2001年8月27日,他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黄万里抱憾辞世 中国再无人反对三峡工程

  “圣人出,黄河清”是封建时代的人文思维,带有谶纬迷信色彩,在严肃的科学论证面前,本来上不得台面。但当时的某些参与决策者,竟然将这种腐朽观念奉若神明。苏联专家不会懂得这个掌故,肯定是中国人才会搬出这种错误的人文思维作为武器,为错误的技术思维开路。该工程纵有为万世师表作证的好处,渭河流域数百万人民何负于衮衮诸公?当时没有问责制,如今要想问责,主要决策者已经不在了,剩下几个望风希旨的技术官僚和科学“泰斗”,在责任上“他顾左右而言王”,肉烂嘴不烂。

  在既有三门峡和阿斯旺的前车之鉴、国内也存在众多反对意见的背景下,三峡工程议案于1992年被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以1767票通过,反对177票,弃权664票,赞成票数之少,在人大历史上是空前的。
 
  国家机器需要“标准件”,“独立思想者”如黄万里教授者流,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纷纷落马,或被弃置不用,形成了人才选拔上的“精英淘汰制”,这就为好用听话的“标准件”入选创造了条件。经过“文革”对文化、道德的摧残,急功近利的技术思维逐渐占据上风,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门峡工程不足四年就现世现报,水利工程逐渐变成了“水害工程”。在难以逆转的生态灾害形成之后,如何恢复生态,能否拆除这个废物,就成了谁也负责不了的“老大难”。谁又能够想象,将来三峡工程正式退休以后,后代子孙该如何为它老人家送终?

  黄万里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对三门峡的意见不幸言中,痛心疾首,反复叨念:“他们没有听我一句话!”晚年病重昏迷中喃喃呼出:“三峡!三峡,三峡千万不能上!”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如今三峡工程竣工,库区清污成本和长江航运成本剧增,已是不争之事实。据三峡工程防汛办提供的气象资料显示,“今年4月份三峡坝区天气复杂和剧烈变化程度为近50年同期所少见”,请看《中国三峡工程报》的报道:

   “今年4月三峡坝区气候反常。气温并没随夏季的到来逐渐上升,反而呈下降趋势。4月末平均气温不足12摄氏度,4月中旬周边山区还出了较大范围的降雪,月内有3次降温过程,温差升降剧烈、颠倒错位的现象严重。另外,4月份全月降水量为236.5毫米,破坝区近10年降水量最高纪录,破宜昌地区近118年同期降水量最高纪录。”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复杂,暴雨、洪水频发,自古以来就多滑坡。三峡大坝坝址附近区域为坚硬的花岗岩,向上游则多以碎屑岩、碳酸岩为主,包括侏罗纪遗址的粉砂岩。地质容量、环境容量的天然不足,仅国土资源部查明的滑坡就有2490个。近两年我国南北气候反常,今年重庆地区大雨滂沱,多处发生山体滑坡。这些现象是否与生态上的变异有关,虽有待专家们继续观察论证,恐怕也无须久待。

  重大决策不应当是实验。三门峡工程的生态大实验,毁坏了黄河这条母亲河,学费至今没有交完;三峡工程是一座更大的生态实验场,谁来对长江这条中国最大的母亲河负千年的历史责任,如今只好拭目以待。

相关链接

三门峡工程始于“圣人出黄河清”的幻想


  1960年9月,三门峡大坝建成,大坝下闸蓄水。工程总投资预算为13亿元,而工程总结算时实际耗资达40亿元。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这相当于四十座武汉长江大桥的造价。特别是从1959年以来,中国进入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经济发展出现大倒退,一些农村出现饿死人现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三门峡工程跟原子弹试验工程一样,得到中央政府财政上的特别优先保证。如果把这40亿元用来购买救灾粮,至少可以获得800亿斤粮食,这些粮食足以挽救几千万中国人的生命。

       整个三门峡工程造成的损失据估算不下百亿(相当现在的一千亿以上),还涉及到40万多农民从渭河谷地被迫向宁夏缺水地区移民,其中15万来回迁移十几次,给他们造成了人生中难以想象的惨剧,连国务院派去视察的高官都为之落泪,说:“国家真对不起你们!”

“高峡出平湖”圆梦 盛世中国再造奇迹

   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畅游长江后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著名诗句。1958年8月,周恩来主持了北戴河的长江三峡会议。1959年5月,在武昌对《三峡初设要点报告》一致通过选用三斗坪坝址,大坝可按正常蓄水位200米设计。1970年,中央决定先建作为三峡总体工程一部分的葛洲坝工程,一方面解决华中用电供应问题,一方面为三峡工程作准备。12月26日,毛泽东主席作了亲笔批示:"赞成兴建此坝。" 1982年,邓小平在听取准备兴建三峡工程的汇报时果断表态:"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1994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2003年5月21日,国务院同意三峡工程6月1日下闸蓄水,实施永久船闸试通航。


三峡工程是德政还是灾难 历史自有公断

  防洪、发电和航运是三峡工程的三大功能,而防洪又是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可是,早在三峡的论证阶段,一些学者和官员就纷纷对三峡的防洪功能提出质疑。更有人形象的说明,三峡所谓的防洪是“把下游的洪水挪到了上游”。三峡蓄水135米之后,水位差只有31米。一旦发生洪水,下泄不畅,洪水就会通过600公里的狭长河道和13个峡口层层壅高。回想当年,在三峡蓄水之初,各媒体纷纷引用毛主席诗词“高峡出平湖”,来形容这一盛大景象。而重庆市区的显眼位置也触目惊心标着重重的红线——“175米水位线”。仿佛这1084平方公里的水库真的是宛如一面平镜。“如果是平面,就是一个完全静止的湖”,事实上三峡的水是流动的,一些学者指出,确切的说法应该是“高峡出斜湖”。位于库尾的重庆,水位要高于三峡。这一点已经被广泛认可。但争论又来了,究竟“高”到什么程度?有专家计算,按照三峡工程泥沙组所给定的三峡水库平均水力坡降为7米/100公里。距离坝址600多公里处的重庆市的水位就会高达175米+7米/100公里x600公里=217米。这样的海拔,足可以淹了重庆火车站,淹了成渝铁路,淹了朝天门码头、淹了部分市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7 17:35:30编辑过]
三峡工程对长江口的造陆运动有多大影响?
孤陋寡闻没听过这个人。。
有的家族要靠三峡工程发大财呢,不上行么?
不知道,三峡是否真的是必须建不可的,不知道有什么可以代替的么?
哎~~说什么世界第一 可是人家国外已经认识到建水坝的弊端 几乎都不再兴建水坝了 可是中国的那帮所谓科学家呢?东拼西凑出个"利大于弊"来,我看是他们的虚荣心在作怪,因为可以向世人炫耀是他们参与建成了这个"伟大"的工程.到底伟不伟大,只有我们的后世子孙知道!
只懂水利 不懂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以下转自天府论坛“军事林彪”和“政治林彪”一文的结尾:
长江三峡大坝在作出决策前,中央派人到四川,指令四川拍一部有关长江三峡上下的电视片供决策讨论者参考。不幸的是电视片如何拍,上面有明确指示要如何拍,要拍得让人认为建三峡大坝非常必要,说明白点就是要用摄像机撒谎。四川电视台和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执行拍片任务,拍摄过程中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如果真正客观地拍,结论只能是三峡大坝不能建。他们知道此事关系重大,但如实拍又无法交差,结果拍了两部,一部按上面的意思拍,用以交差,一部按客观事实拍存档,以在将来某时证明他们的看法和行为,对历史有个交代。此部反映真实情况的片子现在存在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
不管内容是否属实,但有一点就是这么大的一个工程,专家意见还不统一,就拿来给人大讨论,这样做合适吗?
赞扬这位黄老先生,就是打另一位清华大学水利泰斗的大耳光。。。唉,反对也没用,已经修起来了。。。金沙江、雅砻江上这会规划得热火朝天呢。。。
中国当今第一水利工程乃是始建于秦朝的都江堰,可以这么说——空前而且绝后!
允许保留个人意见。
不是早就被批了吗,怎么又有人传,烦。
上了电都不够用,不上一周停电4天
这样的事情太复杂,不好说。
中国搞一言堂时间太长了![em01]
难道我们也能用石油来发电???
三峡是对是错现在不好说!这需要以后证明!
倒是重庆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气候都怪怪的!尤其今年,重庆暴雨说来就来,说实话,这么大的雨以前只在海南经历过!一次两次不怪,可今年都好几次了!到底是不是三峡引起的,让科学家们来说吧!
一切都等待时间去证明吧。
都江堰伟大在于是合理分配利用了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力资源,修大坝反正我不看好。
张光斗还主张建立三峡工程呢。怎么说呢?
太复杂啊
真的不好说。我也是一个反水坝运动者。但是想想我们国家目前的能源紧张情况。。。。
在没有新的替代能源之前,我只能缄默。
中央应该重视这些反面意见!!!!
希望今后多一点黄先生这样的科学家出现!!!
只能用时间来检验了
据说三峡的电每度要涨2~~3分钱,长江电力的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
咱云南的三江并流马上也要完蛋了!
发出来的电都被用来用空调来抵御反常的高温了。反常的高温是不是也和三峡有关呢?
[B]以下是引用[I]type55c[/I]在2005-7-18 10:44:00的发言:[/B][BR]中国搞一言堂时间太长了![em01]

凡是讨论只有一个结果的,就是在搞一言堂
哎哟,好象人类文明这么久都在搞一言堂啊,因为落到最后都只有一个结果啊
[B]以下是引用[I]POLICE-Xu[/I]在2005-7-19 18:30:00的发言:[/B][BR]中央应该重视这些反面意见!!!!
希望今后多一点黄先生这样的科学家出现!!!

一个大坝从孙中山时代论证到如今就是这么出来的
说些屁话,没有反对意见会论证这么长时间吗?
火电站不能建,核电站没人上班,你说建什么,全球气候变暖,夏天越来越热,你是不是要给我个人力手摇空调啊?
不要简单的把这几年的反常气候与三峡工程划等号!
这几年,气候反常是全球性的,并非中国独有,难不成三峡工程导致了全球气候反常?去年印度洋的海啸,三峡工程也是元凶?
什么事情都不能矫枉过正,黄万里等人的反对意见,有道理,但也不能夸大其辞,把所有反常的事情都归咎于三峡工程
那位老人家也不见得每一次都正确。咱三十多年来一直住在长江边上,小时候住乡下时很吃了一些长江的苦头。我家的长辈,比如我妈妈,小时候因为长江发大水,差一点就没命了。我奶奶,在五十年代发大水的时候,到到手的收成打了水漂,不得已,从水下捞出发芽的谷子,然后磨成浆来吃。我童年的时候在乡下也见过一些类似的现象。真正要明白要不要这个项目,还是从住在长江周围的人考虑。
千秋功罪,留给后人评说吧.也许将来新型能源出现,三峡也许可以考虑炸坝了呢.现在来说还是有好处的.
这么大的事没争议才是怪事。
所以有反对不奇怪,奇怪的是某些人把反对和赞同的声音无限放大并且牵扯某些特定元素,那就是最大的奇怪
还是有用要不能论证这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