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找到了:九一八之前张学良确实接到“不抵抗”军令(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7 22:53:51
原文链接在此:
http://history.sina.com.cn/his/zl/2014-09-18/1029100368.shtml

八十三年前的“九一八”之夜,“不抵抗”军令束缚了沈阳的中国军队,让日军以处于劣势的兵力顺利占领沈阳。事变时的不抵抗政策,已成为刻在历史耻辱柱上不可磨灭的痕迹了。但是“不抵抗”责任问题,至今仍是一个历史疑难。近年来,部分史学界人士关于“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根源的叙述里,渐渐改变了以往认为是蒋介石下令张学良不抵抗的的,认为“不抵抗”的责任不应该归蒋介石来承担。一般来说列出的理由有2个:

第一,认为“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前,南京方面事先没有预想到日军会突然发动进攻,更没有证据显示南京方面为此曾给张学良下达过“不抵抗”的军令。

第二,认为造成东三省沦陷的“不抵抗”军令,是张学良在“九一八”之夜独立下达的,而与身处长江中“永绥”军舰上、不知道日军已在沈阳动手的蒋介石彻底无关。蒋介石9月21日才回到南京,这时候“不抵抗”已过去2天多了。

笔者认为,掌握史料丰富与否,直接左右了一些学术观念的形成。依据最详实的史料来看,上述2个理由都站不住脚。

首先,在“九一八”事变之前一个月零两天前起,国民党的喉舌——南京《中央日报》其实就在为东北即将发生惊天动地的事变,而开始进行连贯的“预警”了。就在这样的“预警”进行之中时,南京方面也确实在1931年9月初给东北方面下达了“不抵抗”的军令。这份电报究竟是否存在,历史学界有过多次激烈的争议。实际上在日本内部档案里,可以查询到这个记录——

1931年9月初,日本关东厅警务局长截获“辽宁省政府对军警各机关及各县长”发出的密令。关东厅警务局长随后于9月12日用密电向日本政府外务次官发出了这份情报。随着日本外务省历史档案的公开,日方保存下的这份截获的密令揭开了九一八事变之前关于“不抵抗”指示的疑团。辽宁省政府其实是转发“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咨文”,下达来自南京的一份密令:

“本署奉到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密令……日方虽有任何行动,此时应以镇静态度相待,万不可轻率行事,致启战端”(内容翻译自《日本外务省档案》)。

下达“日方虽有任何行动,此时应以镇静态度相待,万不可轻率行事,致启战端”密令的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是这一时期国民党的全国陆海空军最高统御机构。1928年11月,曾作为国民政府最高军事机关的“军事委员会“被裁撤(1932年3月才又重新恢复),1929年3月15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也被撤销。1929年4月,蒋介石组织了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以统帅全国军队,并且亲任总司令。1930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前整一年),张学良在中原大战之中出兵入关援助蒋介石,成为最忠于南京政府的一个地方实力派。在这一背景下,张学良于10月9日张学良在沈阳宣誓就任陆海空军副司令职务,吴铁城、张群分别代表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及国民政府监誓,并授予了张学良以副司令之印。1931年1月起,国民政府批准“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一切公文均用副司令张学良副署”,张学良和东北军从此融进了全国统一的军队系统。在1931年11月30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撤销之前,其命令在全国军队里都有最高权威性。

据此,可以知道“九一八”之夜张学良下达的“不抵抗”军令,不过是执行9月初南京方面的军令。这也引出了对于第二个问题的讨论:“九一八”之夜,张学良身在北平,事变发生后不久即断绝了通讯,他下令“不抵抗”是出于日军只是寻衅、不能给日军更多口实的判断。此后的局面怎么发展的呢?

1931年9月21日,刚回到南京蒋介石的日记写到:“下午二时到京,约会干部。余主张:日本占领东省事,先提国际联盟与非战公约国。以求公理之战胜……”


次日(1931年9月22日),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党员大会借国立中央大学礼堂召开。蒋介石到会在《在中国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党员大会上演讲词》中正式宣布:“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的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又过了一天,1931年9月23日发布自南京的《国民政府告全国国民书》宣布已经下令“我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考虑到这是通告书,这一句其实表示了此前已下令军队“不抵抗”的事实。值得注意的是,蒋介石在22日左右下令不抵抗,已不像“九一八”之夜的张学良那样有误判的可能。他在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知道日军志在占领东北的全境了。

时任辽宁教育会副会长、东北国民外交协会负责人的王化一,写于1931年9月23日的日记,则明确记载了这一天(或之前)有“不抵抗”的命令下达给张学良等:“到协和医院,负责诸人均在此,楚囚对泣,无相当办法。已请示南京,命令关外不准抵抗,静候交涉,大好河山,行将断送倭奴之手”(注:“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王化一是辽宁教育会副会长、东北国民外交协会负责人之一;九一八事变后,王化一担任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长,是义勇军的发起人之一)。

1931年9月22日时,东三省只是沦陷了沈阳、长春等城市,还远远谈不上“完全沦陷”。关东军兵力不足,只有实力占领辽宁和吉林省的部分大城市和铁路沿线,东三省之中的黑龙江省全省还未被日军染指。即使是依据“不抵抗”军令从沈阳的北大营撤退出来的东北军第七旅,也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已撤入关内。第七旅此时不仅没有朝着山海关的方向撤退,反而在朝东行军,计划与吉林省的驻军汇合。

如果在9月22日这个时候不是下令“我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而是下令全军动员,尽力收复失地,东三省的抗战局面完全有改观的可能。很可惜,“不抵抗”军令让日军得以进一步顺利占领更多的土地(图4)。但是,南京方面其实在之前就已决心不抵抗了。

1931年9月27日《民国日报》的报道《孔祥熙谈对日方针》里,国民党决策核心成员孔祥熙在此次采访中,宣布等国际联盟不能主持公道时再考虑抗战问题。他在采访之中说“漏”了这样一句关键的话:“中央对日方针与步骤,早已决定。一切应付办法,早有准备”。

从史料之中看到这个记载,很多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了……究竟何谓“早”呢?

孔祥熙是9月26日接受采访,仅仅是“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的第七天(距蒋介石到南京“召集会议决定对日方略”,更是只有五天),若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中央才有了方针,孔祥熙又如何会使用“早有”这个词呢? 更关键的是,这一段孔祥熙都是在上海养病,他可没有参与南京方面的讨论。不是事变之前就下了“不抵抗”的决心,孔祥熙又如何在上海知晓“中央对日方针与步骤”呢?

那么,这之前张学良是持“抵抗”还是“不抵抗”的想法呢?民国时期著名外交家顾维钧在《顾维钧回忆录》中给出了一个答案:“……委员长原已发现他的处境非常困难。早在沈阳事件之前的夏天,他就在庐山举行扩大会议,讨论当时提出的特别是少帅在东北的集团提出的对日采取强硬态度,和直接抵抗日本侵略的政策等要求。委员长是个现实主义的政治家,他觉得必须对日谈判”。

把史料证据链串在一起,可以归纳出一个史实脉络——国民党喉舌报纸透露出已经掌握日军的“军事行动,尽早准备充分,颇有一触即发之势”之前,南京方面否认了张学良“对日采取强硬态度”的意见,“对日方针与步骤”和“一切应付办法”就是“不抵抗”,寻求国际联盟的支持。依据这个“对日方针”,南京方面在1931年9月初向东三省下达了“不抵抗”军令。“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京方面又在9月22日左右下令“我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这之后的史实,就是历史亲历者预见的那样:

  “大好河山,行将断送倭奴之手”!
原文链接在此:
http://history.sina.com.cn/his/zl/2014-09-18/1029100368.shtml

八十三年前的“九一八”之夜,“不抵抗”军令束缚了沈阳的中国军队,让日军以处于劣势的兵力顺利占领沈阳。事变时的不抵抗政策,已成为刻在历史耻辱柱上不可磨灭的痕迹了。但是“不抵抗”责任问题,至今仍是一个历史疑难。近年来,部分史学界人士关于“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根源的叙述里,渐渐改变了以往认为是蒋介石下令张学良不抵抗的的,认为“不抵抗”的责任不应该归蒋介石来承担。一般来说列出的理由有2个:

第一,认为“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前,南京方面事先没有预想到日军会突然发动进攻,更没有证据显示南京方面为此曾给张学良下达过“不抵抗”的军令。

第二,认为造成东三省沦陷的“不抵抗”军令,是张学良在“九一八”之夜独立下达的,而与身处长江中“永绥”军舰上、不知道日军已在沈阳动手的蒋介石彻底无关。蒋介石9月21日才回到南京,这时候“不抵抗”已过去2天多了。

笔者认为,掌握史料丰富与否,直接左右了一些学术观念的形成。依据最详实的史料来看,上述2个理由都站不住脚。

首先,在“九一八”事变之前一个月零两天前起,国民党的喉舌——南京《中央日报》其实就在为东北即将发生惊天动地的事变,而开始进行连贯的“预警”了。就在这样的“预警”进行之中时,南京方面也确实在1931年9月初给东北方面下达了“不抵抗”的军令。这份电报究竟是否存在,历史学界有过多次激烈的争议。实际上在日本内部档案里,可以查询到这个记录——

1931年9月初,日本关东厅警务局长截获“辽宁省政府对军警各机关及各县长”发出的密令。关东厅警务局长随后于9月12日用密电向日本政府外务次官发出了这份情报。随着日本外务省历史档案的公开,日方保存下的这份截获的密令揭开了九一八事变之前关于“不抵抗”指示的疑团。辽宁省政府其实是转发“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咨文”,下达来自南京的一份密令:

“本署奉到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密令……日方虽有任何行动,此时应以镇静态度相待,万不可轻率行事,致启战端”(内容翻译自《日本外务省档案》)。

下达“日方虽有任何行动,此时应以镇静态度相待,万不可轻率行事,致启战端”密令的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是这一时期国民党的全国陆海空军最高统御机构。1928年11月,曾作为国民政府最高军事机关的“军事委员会“被裁撤(1932年3月才又重新恢复),1929年3月15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也被撤销。1929年4月,蒋介石组织了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以统帅全国军队,并且亲任总司令。1930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前整一年),张学良在中原大战之中出兵入关援助蒋介石,成为最忠于南京政府的一个地方实力派。在这一背景下,张学良于10月9日张学良在沈阳宣誓就任陆海空军副司令职务,吴铁城、张群分别代表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及国民政府监誓,并授予了张学良以副司令之印。1931年1月起,国民政府批准“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一切公文均用副司令张学良副署”,张学良和东北军从此融进了全国统一的军队系统。在1931年11月30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撤销之前,其命令在全国军队里都有最高权威性。

据此,可以知道“九一八”之夜张学良下达的“不抵抗”军令,不过是执行9月初南京方面的军令。这也引出了对于第二个问题的讨论:“九一八”之夜,张学良身在北平,事变发生后不久即断绝了通讯,他下令“不抵抗”是出于日军只是寻衅、不能给日军更多口实的判断。此后的局面怎么发展的呢?

1931年9月21日,刚回到南京蒋介石的日记写到:“下午二时到京,约会干部。余主张:日本占领东省事,先提国际联盟与非战公约国。以求公理之战胜……”


次日(1931年9月22日),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党员大会借国立中央大学礼堂召开。蒋介石到会在《在中国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党员大会上演讲词》中正式宣布:“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的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又过了一天,1931年9月23日发布自南京的《国民政府告全国国民书》宣布已经下令“我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考虑到这是通告书,这一句其实表示了此前已下令军队“不抵抗”的事实。值得注意的是,蒋介石在22日左右下令不抵抗,已不像“九一八”之夜的张学良那样有误判的可能。他在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知道日军志在占领东北的全境了。

时任辽宁教育会副会长、东北国民外交协会负责人的王化一,写于1931年9月23日的日记,则明确记载了这一天(或之前)有“不抵抗”的命令下达给张学良等:“到协和医院,负责诸人均在此,楚囚对泣,无相当办法。已请示南京,命令关外不准抵抗,静候交涉,大好河山,行将断送倭奴之手”(注:“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王化一是辽宁教育会副会长、东北国民外交协会负责人之一;九一八事变后,王化一担任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长,是义勇军的发起人之一)。

1931年9月22日时,东三省只是沦陷了沈阳、长春等城市,还远远谈不上“完全沦陷”。关东军兵力不足,只有实力占领辽宁和吉林省的部分大城市和铁路沿线,东三省之中的黑龙江省全省还未被日军染指。即使是依据“不抵抗”军令从沈阳的北大营撤退出来的东北军第七旅,也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已撤入关内。第七旅此时不仅没有朝着山海关的方向撤退,反而在朝东行军,计划与吉林省的驻军汇合。

如果在9月22日这个时候不是下令“我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而是下令全军动员,尽力收复失地,东三省的抗战局面完全有改观的可能。很可惜,“不抵抗”军令让日军得以进一步顺利占领更多的土地(图4)。但是,南京方面其实在之前就已决心不抵抗了。

1931年9月27日《民国日报》的报道《孔祥熙谈对日方针》里,国民党决策核心成员孔祥熙在此次采访中,宣布等国际联盟不能主持公道时再考虑抗战问题。他在采访之中说“漏”了这样一句关键的话:“中央对日方针与步骤,早已决定。一切应付办法,早有准备”。

从史料之中看到这个记载,很多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了……究竟何谓“早”呢?

孔祥熙是9月26日接受采访,仅仅是“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的第七天(距蒋介石到南京“召集会议决定对日方略”,更是只有五天),若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中央才有了方针,孔祥熙又如何会使用“早有”这个词呢? 更关键的是,这一段孔祥熙都是在上海养病,他可没有参与南京方面的讨论。不是事变之前就下了“不抵抗”的决心,孔祥熙又如何在上海知晓“中央对日方针与步骤”呢?

那么,这之前张学良是持“抵抗”还是“不抵抗”的想法呢?民国时期著名外交家顾维钧在《顾维钧回忆录》中给出了一个答案:“……委员长原已发现他的处境非常困难。早在沈阳事件之前的夏天,他就在庐山举行扩大会议,讨论当时提出的特别是少帅在东北的集团提出的对日采取强硬态度,和直接抵抗日本侵略的政策等要求。委员长是个现实主义的政治家,他觉得必须对日谈判”。

把史料证据链串在一起,可以归纳出一个史实脉络——国民党喉舌报纸透露出已经掌握日军的“军事行动,尽早准备充分,颇有一触即发之势”之前,南京方面否认了张学良“对日采取强硬态度”的意见,“对日方针与步骤”和“一切应付办法”就是“不抵抗”,寻求国际联盟的支持。依据这个“对日方针”,南京方面在1931年9月初向东三省下达了“不抵抗”军令。“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京方面又在9月22日左右下令“我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这之后的史实,就是历史亲历者预见的那样:

  “大好河山,行将断送倭奴之手”!
这不是什么新的论据,也改写不了了什么,不用激动
妄图修改历史的都是婊子!
天朝史上最耻辱的事情莫过于此,比靖康之耻还要丢人。
没有什么意义,少帅其实就是个。。。
妄图修改历史的都是婊子!

张少衰好像自己说了和蒋没关系,又没其他直接的证据和证人能提供参考。所以只能如此了。
蒋介石对东北军根本没有控制力,争论谁下的军力毫无意义。
青茶 发表于 2014-11-5 13:21
这不是什么新的论据,也改写不了了什么,不用激动
第一,我是节选转发的,仔细看看链接里作者有最新披露的新史料。

第二,其实不是史料新不新的问题,是一些人断章取义现有史料而把“不抵抗”的屎盆子扣给张学良的问题。
网络上都在说张学良1990年接受日本记者采访承认是自己下令不抵抗。这些人怎么都没看到1990年多的采访里本身有这句话:“九一八事变,我轻信了老蒋,成了万人唾骂的不抵抗将军。”
两个都有责任,不用过多解释
期待更直接更详实的资料
令肯定是张下的 什么原因让他这么下令就很难说了
前两天刚有报道说小六子自己说当年不抵抗的命令是他在病床上下的,与常凯申无关。一下子打脸的就来了。
卖国不分先后,两个都是王八蛋
啥叫“小六子”?二的三倍,那不是一般的二,二得还不轻呢。
两个都是有责任  别想着为谁洗了

话说也就是果粉们在乎这个  为了给常公洗地
LZ让果粉情何以堪啊。
张学良早就说过了,和南京方面没有关系。
2个都是废物嘛


张学良不是爷们,自己老爹被炸死,当时手握三十万东北军,外加舆论占优势,天时地利人和,不管老蒋如何,家仇国恨也该打,当时日本不算强,有老百姓支持,也许有得拼。作为东北人,让你个不抵抗政策,现在我们还背着黑锅。当时日本资源匮乏,没有大量殖民地,打不起消耗战,只能说明张学良这个纨绔子弟跟他爸比起来,弱好多,虽然张做林也不算好东西但起码他活着,日本还是忌惮。当时军阀割据,也别拿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评价张做林了,毫无意义。

张学良不是爷们,自己老爹被炸死,当时手握三十万东北军,外加舆论占优势,天时地利人和,不管老蒋如何,家仇国恨也该打,当时日本不算强,有老百姓支持,也许有得拼。作为东北人,让你个不抵抗政策,现在我们还背着黑锅。当时日本资源匮乏,没有大量殖民地,打不起消耗战,只能说明张学良这个纨绔子弟跟他爸比起来,弱好多,虽然张做林也不算好东西但起码他活着,日本还是忌惮。当时军阀割据,也别拿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评价张做林了,毫无意义。
其实小六子早已经被毛子虐的没种了······

我有知识我自豪 发表于 2014-11-5 13:29
张少衰好像自己说了和蒋没关系,又没其他直接的证据和证人能提供参考。所以只能如此了。


少帅是个讲义气的人啊
我有知识我自豪 发表于 2014-11-5 13:29
张少衰好像自己说了和蒋没关系,又没其他直接的证据和证人能提供参考。所以只能如此了。


少帅是个讲义气的人啊

智动铅笔 发表于 2014-11-5 14:07
卖国不分先后,两个都是王八蛋


确实两个都有责任,不过果粉一边倒给蒋公擦屁股,还是让人看不下去。

张的心理很难说,想保住东北军元气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在你的好大哥这里,东北军又岂是你想保就能保住的……这不,给我去打红军吧……
智动铅笔 发表于 2014-11-5 14:07
卖国不分先后,两个都是王八蛋


确实两个都有责任,不过果粉一边倒给蒋公擦屁股,还是让人看不下去。

张的心理很难说,想保住东北军元气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在你的好大哥这里,东北军又岂是你想保就能保住的……这不,给我去打红军吧……
蛀衣霉菌 发表于 2014-11-5 13:29
第一,我是节选转发的,仔细看看链接里作者有最新披露的新史料。

第二,其实不是史料新不新的问题,是 ...
老蒋当时大概对他承诺了很多,结果没有一个兑现的。
事情很简单,张就是意图做一个纯粹的军人,服从命令听指挥;可惜他遇上了那个只想做军阀的蒋某,最后被逼在双十二做了一回军阀,挽救了自己一生的作为

所以张两个值得称道:爱国(不仅对日,还为了国家统一做出了努力)、本分(作为事实上的军阀为了国家愿意放弃权利)
古大叔5世 发表于 2014-11-5 15:36
老蒋当时大概对他承诺了很多,结果没有一个兑现的。
说到底东北军也不算是他的嫡系。蒋不坑他倒是怪了吧?
我觉得当时的东北军,对蒋介石的命令没有那么高的服从度吧
古大叔5世 发表于 2014-11-5 15:34
确实两个都有责任,不过果粉一边倒给蒋公擦屁股,还是让人看不下去。

张的心理很难说,想保住东北军 ...
确实两个都有责任,不过果粉一边倒给蒋公擦屁股,还是让人看不下去
这个说的好
张大少爷没担当,坐视国仇家恨,不抵抗,丢自己的根基。
千古伟人空一格呢,呵呵,不抵抗啊,内战内行(后来不行了),外战外行
说白了,不抵抗是两者是共同犯罪!
gujgujguj 发表于 2014-11-5 13:28
没有什么意义,少帅其实就是个。。。
他本来就是一纨绔子弟,黄赌毒样样精通
确实两个都有责任,不过果粉一边倒给蒋公擦屁股,还是让人看不下去。

张的心理很难说,想保住东北军 ...
地盘都不在了怎么保?有产业东北军是宝,丢了产业就是炮灰,少帅再傻这点道理肯定是懂得。非要说少帅和光头有深刻的资产阶级感情选择相信他。。。那我宁愿相信他爹给他托梦让他速速入关
张学良在政治上过于幼稚,实际上,他这辈子就没活明白。东北易帜,他不顾奉系元老们的反对,一意孤行投靠老蒋。结果先是被老蒋忽悠去打苏联,打了败仗,背了黑锅。接着又被老蒋忽悠丢了东北,又背了黑锅。西安事变好不容易证明了自己,结果又遭老蒋忽悠,被关了几十年。90年代总算获得了自由,结果又被李登辉忽悠,再也没会大陆。接受记者采访,又被人家牵着鼻子走,被人抓住话柄各种断章取义。我总觉得,张学良就是老天爷对东北人民开的一个玩笑。
五千年来最大之耻辱,这两个人谁都脱不了干系
yudeshen 发表于 2014-11-5 15:13
其实小六子早已经被毛子虐的没种了······
小六子早已经被毛子虐,想依靠南京,南京只想逃避责任
老蒋当时大概对他承诺了很多,结果没有一个兑现的。
政客的承诺值几个钱,况且还是政客+军阀,说话更不靠谱了。
少帅说白了就是害怕东北单挑鬼子,对局势严重没信心,个人也生怕被鬼子再炸成渣,刚好就坡下驴
教外私淑 发表于 2014-11-5 16:10
事情很简单,张就是意图做一个纯粹的军人,服从命令听指挥;可惜他遇上了那个只想做军阀的蒋某,最后被逼在 ...

不管怎么说,总体上看,张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人。
阿妹你看 发表于 2014-11-5 16:28
政客的承诺值几个钱,况且还是政客+军阀,说话更不靠谱了。
少帅说白了就是害怕东北单挑鬼子,对局势严 ...
不管怎么说,空一格都有领导责任
spitfirejo 发表于 2014-11-5 16:14
我觉得当时的东北军,对蒋介石的命令没有那么高的服从度吧
喊易帜就易帜,喊入关打冯玉祥就入关,喊打苏联就玩中东路,喊打红军就打红军。你觉得还要如何呢?
不管怎么说,空一格都有领导责任
光头有消极抵抗的客观罪责,有名义上的领导责任
但是说到实际领导责任,还得找少帅问罪,说光头能领导掌控东北王,太给光头面子
张学良下令不抵抗不用洗,但是谁给张学良下命的吗?其实历史写的很明白,张学良不抵抗绝对事出有因,他作为一个归顺国民党的地方军阀,又受到蒋的器重,本身就说明他与国民党的关系已然不是归顺了。可以这么说,张把自己的地盘和身家全托付给蒋介石,或许张想做甩手掌柜或者想国家统一顾大局,无论哪一点张都必须听令于中央,那么问题来了,张的不抵抗,到底是谁传达的,除了党国中央,谁有这么大权力
总之国民政府就是王八蛋
天耀中华X 发表于 2014-11-5 16:48
总之国民政府就是王八蛋
恭喜你,答对了!再 想到今天马娘娘对统一大业的“羞羞答答”,真的是让人恨得牙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