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原创]呼唤中国的大型反潜巡逻机——轰巡-6(HX-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33:43
大型反潜巡逻机是现代海军大国必需的装备之一,由于其具备大航程、长航时、和高速度(相对于其他反潜装备)的特点,可以说是现代反潜战的“杀手锏”武器。目前最常见的机型包括:美国的P-3C“奥立安”(日本和许多北约国家也有大量装备),法国(欧洲)的“大西洋巡逻者”,英国的“猎迷”,俄罗斯的图-142M和伊尔-38(印度也装备同样机型)等。
  
众所周知,[B]我国至今没有装备现代意义上的反潜巡逻机[/B](仅装备屈指可数的几架水轰五反潜轰炸机和没有武备的运八海上巡逻机)。随着周边地区水下力量的飞速发展,这一缺陷越来越成为中国海军的软肋,影响海军威慑力量的发挥,以至于成为某些外国军事专家对中国海军的评级次于印度海军的主要理由。

下面我想就海军之所以未能装备反潜巡逻机的原因作一些探讨,也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大家的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对现代反潜战的规律认识不够
二、对大型反潜机的生存性存有怀疑
三、缺乏大型反潜机的平台
四、缺乏研制航空反潜装备的经验

这里我先要强调一下第一和第二点。海军历来重视潜艇的作用,在潜艇部队建设上可谓不遗余力,可是奇怪的是,我们对于敌方潜艇的威胁却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这是“以潜制潜”。但是要看到,其实我们的潜艇部队长期以来并不具备反潜作战的能力,是直到最近的十几年,通过改革开放后和西方的技术交流才逐渐具备这一能力的。即便是今天,我们的潜艇面对周边地区在技术上仍然不具备“以潜制潜”的优势。可以说,在过去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唯一的反潜手段仅仅是几十艘猎潜艇而已,反潜战术也还限于二战中那种投放深水炸弹的模式。最近随着一些新型水面舰艇的服役,这一状况已经好转,但是面对现代潜艇技术的发展,仅仅凭借水面舰艇及其舰载直升机反潜的效能实在令人怀疑。

总之,给人的感觉是,现代航空反潜技术的迅猛发展似乎我们完全没有察觉到。但我相信事实并非如此。这里我就要谈到第二点,[B]海军对于大型反潜巡逻机的生存力一直存有怀疑,而背后的潜台词则是我们对于掌握海洋制空权的能力没有信心[/B]。的确,大型反潜机的生存力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是极其脆弱的,所以装备大型发潜机的国家往往需要具备足够的信心可以在战时保护其发潜机队不受攻击。象美国,由于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舰载航空兵,这一点不在话下。而日本则在其羽翼下构筑起一支部署密度为世界之最的P3C反潜机队。再来看印度,由于其空中力量远超过其对手巴基斯坦,特别是其拥有的航母编队,所以其反潜机队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在印度洋上巡弋。甚至海峡对岸的台湾省,都可以说比我们更有信心部署反潜机,因为其三代战机的密度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而我们直到九十年代才开始装备三代战机,至今还有大量的二代战机亟待更新换代。而是否能在战时充分掌握海上的制空权,我们还不能说是信心十足的。所以我们的对外军购一直都聚焦在战斗机上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第三代战机数量和质量的迅速成长,以及周边地区水下力量的飞速发展,[B]建设我们的大型反潜机队应该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B]。这里就要涉及上述的第三、四点了。而这两个问题都不是不可以克服的,我们可以从别的国家来吸取发展反潜机的经验,为我们所用。首先,大多数国家的反潜机都是由运输机发展而来,这是由于反潜机对于大航程、大载荷、和长航时的要求所致,例如P-3C、伊尔-38等;也有少数由轰炸机改进而来,例如俄罗斯的图-142就是由图-95轰炸机发展而来的。由此看来,目前我们比较可能用作反潜巡逻机的平台包括运-7、运-8、和轰-6等。

运-7是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在前苏联安-24型的基础上研制生产的双发锅轮螺旋桨中短程运输机。西飞曾经在第三届珠海国际航展上展出一种在运-7长航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无畏信天翁”反潜巡逻机。不过至今并没有听说有任何下文,我想可能海军对其性能并不满意。的确,运-7这一平台毕竟空间有限,航程也有限(长航机也不过4000公里),并不适合象我国这样拥有漫长海岸线的情况。

运-8运输机由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研制,为中型四发涡轮螺桨多用途运输机,原型为苏联安-12。目前也已经发展出海上巡逻机型(俄罗斯也在安-12的基础上发展出伊尔-38反潜机),但是装备数量不多,而且很可惜,没有装备相应的攻潜武器。所以只能巡逻搜潜,而不能真正反潜作战。而且由于其原型机的技术水平相对弱后,性能水平也有限。其航程只有5600公里,巡航速度也只有550公里/小时,除非作较大的改进,否则距离国外现役大型反潜机还有较大差距。

所以短期内我个人比较看好以轰-6为平台,发展我国第一代专用大型反潜巡逻机。轰-6轰炸机原型为苏联的著名中型喷气轰炸机图-16,1959年我国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开始仿制,到目前仍在生产,可谓航空界的“常青树”。[B]当然,轰-6也存在其原型机的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但是由于其原型为中型喷气式轰炸机,所以在很多技术指标仍然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安-12运输机,甚至不亚于现役的一些专用反潜机。[/B]比如,其航程达6000公里,比运-8要大一些;巡航速度900公里/小时,远超过运-8,与英国的“猎迷”和俄罗斯的图-142相当;9吨的载弹量也和美国的P-3C相当。其次,航空反潜设备我们也应该不陌生,相信在获得直-8和卡-28的使用经验后,为大型反潜机配备反潜装备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

如果在轰-6现有平台基础上,通过[B]改装涡扇发动机[/B],则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例如改装伊尔-76的D30涡扇发动机,可以提高推力2500千克/台发动机,而且降低油耗至0.77千克/千牛,最大航程达到8000公里以上应该没有问题;同时[B]拆除尾炮塔,代之以磁异常探测仪,并采用复合材料降低机体结构重量[/B],载重量也应该可以提高至10吨以上。只要装上必要的反潜装备和电子战设备,并在机腹弹舱和翼下挂架携带多枚反舰导弹或反潜鱼雷,就可以[B]成为一种有效的,集反潜、反舰、侦察、监视为一体的多功能平台[/B]。

另外,由于越来越多高性能的第三代战斗轰炸机(如Su-30MKK2,JH-7等)装备海航,轰-6作为专用的导弹攻击机已经渐渐不合时宜。当前有一种趋势是将其改装为防区外武器的运载/投射平台,类似美国的B-52轰炸机;另一种趋势就是利用其较大的运载空间和滞空时间来改装成其他特种用途的平台,例如轰油-6型(HU-6)空中加油机。利用轰-6改装为轰巡-6型(HX-6)反潜巡逻机,也是符合第二种趋势的。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好处:一则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轰-6机群,成本较低,也给轰-6提供一个去处;二是可以较快地拥有一支颇具规模的反潜机队;三则为今后研制新一代专用的反潜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验证平台。可谓“一举三得”。

最近风闻轰-6大改,而且改进方案和上面提到的非常接近,但改进后仍然定位在轰炸机,只是航程更大而已(作战半径可以达到第二岛链)。但我认为,除非可以完全掌握第二岛链内所有空域的制空权,否则再大的航程对于轰-6这样突防能力低下的飞机也是于事无补。而在短期内(由于缺乏航空母舰)我们无法掌握如此大空域的制空权,所以不如发展具有空中加油能力的超音速战斗轰炸机或隐身轰炸机更有威慑力。[B]而大航程对于反潜巡逻机而言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更长的巡航时间和更高的作战效能![/B]

希望早日看到轰巡-6的身影巡弋在祖国的海疆!



[em02][em0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5 17:10:39编辑过]
大型反潜巡逻机是现代海军大国必需的装备之一,由于其具备大航程、长航时、和高速度(相对于其他反潜装备)的特点,可以说是现代反潜战的“杀手锏”武器。目前最常见的机型包括:美国的P-3C“奥立安”(日本和许多北约国家也有大量装备),法国(欧洲)的“大西洋巡逻者”,英国的“猎迷”,俄罗斯的图-142M和伊尔-38(印度也装备同样机型)等。
  
众所周知,[B]我国至今没有装备现代意义上的反潜巡逻机[/B](仅装备屈指可数的几架水轰五反潜轰炸机和没有武备的运八海上巡逻机)。随着周边地区水下力量的飞速发展,这一缺陷越来越成为中国海军的软肋,影响海军威慑力量的发挥,以至于成为某些外国军事专家对中国海军的评级次于印度海军的主要理由。

下面我想就海军之所以未能装备反潜巡逻机的原因作一些探讨,也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大家的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对现代反潜战的规律认识不够
二、对大型反潜机的生存性存有怀疑
三、缺乏大型反潜机的平台
四、缺乏研制航空反潜装备的经验

这里我先要强调一下第一和第二点。海军历来重视潜艇的作用,在潜艇部队建设上可谓不遗余力,可是奇怪的是,我们对于敌方潜艇的威胁却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这是“以潜制潜”。但是要看到,其实我们的潜艇部队长期以来并不具备反潜作战的能力,是直到最近的十几年,通过改革开放后和西方的技术交流才逐渐具备这一能力的。即便是今天,我们的潜艇面对周边地区在技术上仍然不具备“以潜制潜”的优势。可以说,在过去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唯一的反潜手段仅仅是几十艘猎潜艇而已,反潜战术也还限于二战中那种投放深水炸弹的模式。最近随着一些新型水面舰艇的服役,这一状况已经好转,但是面对现代潜艇技术的发展,仅仅凭借水面舰艇及其舰载直升机反潜的效能实在令人怀疑。

总之,给人的感觉是,现代航空反潜技术的迅猛发展似乎我们完全没有察觉到。但我相信事实并非如此。这里我就要谈到第二点,[B]海军对于大型反潜巡逻机的生存力一直存有怀疑,而背后的潜台词则是我们对于掌握海洋制空权的能力没有信心[/B]。的确,大型反潜机的生存力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是极其脆弱的,所以装备大型发潜机的国家往往需要具备足够的信心可以在战时保护其发潜机队不受攻击。象美国,由于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舰载航空兵,这一点不在话下。而日本则在其羽翼下构筑起一支部署密度为世界之最的P3C反潜机队。再来看印度,由于其空中力量远超过其对手巴基斯坦,特别是其拥有的航母编队,所以其反潜机队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在印度洋上巡弋。甚至海峡对岸的台湾省,都可以说比我们更有信心部署反潜机,因为其三代战机的密度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而我们直到九十年代才开始装备三代战机,至今还有大量的二代战机亟待更新换代。而是否能在战时充分掌握海上的制空权,我们还不能说是信心十足的。所以我们的对外军购一直都聚焦在战斗机上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第三代战机数量和质量的迅速成长,以及周边地区水下力量的飞速发展,[B]建设我们的大型反潜机队应该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B]。这里就要涉及上述的第三、四点了。而这两个问题都不是不可以克服的,我们可以从别的国家来吸取发展反潜机的经验,为我们所用。首先,大多数国家的反潜机都是由运输机发展而来,这是由于反潜机对于大航程、大载荷、和长航时的要求所致,例如P-3C、伊尔-38等;也有少数由轰炸机改进而来,例如俄罗斯的图-142就是由图-95轰炸机发展而来的。由此看来,目前我们比较可能用作反潜巡逻机的平台包括运-7、运-8、和轰-6等。

运-7是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在前苏联安-24型的基础上研制生产的双发锅轮螺旋桨中短程运输机。西飞曾经在第三届珠海国际航展上展出一种在运-7长航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无畏信天翁”反潜巡逻机。不过至今并没有听说有任何下文,我想可能海军对其性能并不满意。的确,运-7这一平台毕竟空间有限,航程也有限(长航机也不过4000公里),并不适合象我国这样拥有漫长海岸线的情况。

运-8运输机由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研制,为中型四发涡轮螺桨多用途运输机,原型为苏联安-12。目前也已经发展出海上巡逻机型(俄罗斯也在安-12的基础上发展出伊尔-38反潜机),但是装备数量不多,而且很可惜,没有装备相应的攻潜武器。所以只能巡逻搜潜,而不能真正反潜作战。而且由于其原型机的技术水平相对弱后,性能水平也有限。其航程只有5600公里,巡航速度也只有550公里/小时,除非作较大的改进,否则距离国外现役大型反潜机还有较大差距。

所以短期内我个人比较看好以轰-6为平台,发展我国第一代专用大型反潜巡逻机。轰-6轰炸机原型为苏联的著名中型喷气轰炸机图-16,1959年我国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开始仿制,到目前仍在生产,可谓航空界的“常青树”。[B]当然,轰-6也存在其原型机的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但是由于其原型为中型喷气式轰炸机,所以在很多技术指标仍然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安-12运输机,甚至不亚于现役的一些专用反潜机。[/B]比如,其航程达6000公里,比运-8要大一些;巡航速度900公里/小时,远超过运-8,与英国的“猎迷”和俄罗斯的图-142相当;9吨的载弹量也和美国的P-3C相当。其次,航空反潜设备我们也应该不陌生,相信在获得直-8和卡-28的使用经验后,为大型反潜机配备反潜装备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

如果在轰-6现有平台基础上,通过[B]改装涡扇发动机[/B],则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例如改装伊尔-76的D30涡扇发动机,可以提高推力2500千克/台发动机,而且降低油耗至0.77千克/千牛,最大航程达到8000公里以上应该没有问题;同时[B]拆除尾炮塔,代之以磁异常探测仪,并采用复合材料降低机体结构重量[/B],载重量也应该可以提高至10吨以上。只要装上必要的反潜装备和电子战设备,并在机腹弹舱和翼下挂架携带多枚反舰导弹或反潜鱼雷,就可以[B]成为一种有效的,集反潜、反舰、侦察、监视为一体的多功能平台[/B]。

另外,由于越来越多高性能的第三代战斗轰炸机(如Su-30MKK2,JH-7等)装备海航,轰-6作为专用的导弹攻击机已经渐渐不合时宜。当前有一种趋势是将其改装为防区外武器的运载/投射平台,类似美国的B-52轰炸机;另一种趋势就是利用其较大的运载空间和滞空时间来改装成其他特种用途的平台,例如轰油-6型(HU-6)空中加油机。利用轰-6改装为轰巡-6型(HX-6)反潜巡逻机,也是符合第二种趋势的。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好处:一则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轰-6机群,成本较低,也给轰-6提供一个去处;二是可以较快地拥有一支颇具规模的反潜机队;三则为今后研制新一代专用的反潜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验证平台。可谓“一举三得”。

最近风闻轰-6大改,而且改进方案和上面提到的非常接近,但改进后仍然定位在轰炸机,只是航程更大而已(作战半径可以达到第二岛链)。但我认为,除非可以完全掌握第二岛链内所有空域的制空权,否则再大的航程对于轰-6这样突防能力低下的飞机也是于事无补。而在短期内(由于缺乏航空母舰)我们无法掌握如此大空域的制空权,所以不如发展具有空中加油能力的超音速战斗轰炸机或隐身轰炸机更有威慑力。[B]而大航程对于反潜巡逻机而言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更长的巡航时间和更高的作战效能![/B]

希望早日看到轰巡-6的身影巡弋在祖国的海疆!



[em02][em0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5 17:10:39编辑过]
同希望!!!!!!
共祝福!!
[B]以下是引用[I]gygemini[/I]在2005-7-5 14:43:00的发言:[/B][BR]同希望!!!!!!
共祝福!!
还打H-6的主意,是悲哀吗?!!!我不知道![em05][em05]
不打H6注意打谁注意?家底薄啊[em06]
[B]以下是引用[I]重装集团军[/I]在2005-7-5 15:59:00的发言:[/B][BR]还打H-6的主意,是悲哀吗?!!!我不知道![em05][em05]

运-8是轰-6同时代的产物,如果打轰-6的主意是悲哀,那么打运-8的主意(象高新工程什么的)又是什么呢?
轰六对反潜作战来说,可能速度过快了.
不过我们急需庞大的反潜飞机是确实的.

[em01][em01][em01]
要改也拿运八呀`
[em07]
希望早日看到!!!
过快!!!!!!!!!!
简单的说下;
H-6的9吨是最大载弹量,正常实际上只有3吨,而运八商载有20吨。另外运八的机体空间比H-6要大的多。
所以改进运八比H-6要实际的多。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
运-8在航程上有优势,低速性能也利于巡逻。[em07]
应该改的是运7,运8是战场情报搜集和指挥机
[B]以下是引用[I]小飞猪[/I]在2005-7-5 19:37:00的发言:[/B][BR]简单的说下;
H-6的9吨是最大载弹量,正常实际上只有3吨,而运八商载有20吨。另外运八的机体空间比H-6要大的多。
所以改进运八比H-6要实际的多。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


支持。
晕呀  其他飞机也行呀
還有一定的利用價值的
伊尔38是在伊尔18民航机.基础上改装的.
哈哈。。还不如拿Y8快。。呵呵。。。
用H6,很容易误判
实际应该是运7或运8发展。
使用成本和价格都比H6便宜的多。
运8比轰6好些,反潜机不需要它那个样
总之是必须搞大型反潜巡逻机啦,至于用什么搞,选择还挺多的,利用旧机体降低成本也是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