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1966中国84项技术引进部分名单(55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0:06:35
1962年9月,中国从日本引进第一套维尼龙设备,迈出了大跃进后向西方引进技术的第一步
63-66年,中国从西方引进了2.8亿美元的84项技术和成套设备,从东欧引进了2200万美元的技术和设备,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本处列出了55项(其他的可能是保密原因未列出。。。本右注)
以下是手打出来的名单,顺序是合同名称,引进单位,来源国和公司,生效日期
1,磁带地震仪器计算机系统,华北石油勘探局,法国舍赛尔公司,1964
2,5000米深钻井机金刚石钻头,华北四川石油勘探局,法国巴黎码来浦钻采设备公司,1965
3,维尼龙生产设备(1.1万吨聚乙烯醇),北京牛栏山维尼纶厂,日本仓敷人造丝株式会社,1963
4,钞票纸生产设备(2000吨),旺苍钞票印纸厂,法国恩沙公司,1965
5,燃气轮机组(5千瓦),北京热电厂,瑞典斯特拉瓦尔公司,1965
6,内江电站(4X1.2万千瓦),四川内江电站,捷克,1965
7,火力发电机组(2X12万千瓦),安徽淮南电厂,波兰,1966
8,铂摧化重整(原料油10万吨),抚顺炼油厂,意大利斯纳姆公司,1963
9,原油砂子炉裂解及分离设备(乙烯3.6万吨丙烯2.2万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西德鲁奇公司,1964
10,尿素16万吨成套设备,泸州天然气化工厂,荷兰大陆工程公司,1963
11,天然气制合成氨10万吨,泸州天然气化工厂,英国汉格拉斯哥公司,1963
12,重油气化(5万吨合成氨),陕西兴平化肥厂,瑞士蒙特提卡公司,1963
13,高压聚乙烯3.4万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英国卜内门公司西蒙卡夫公司,1964
14,干式乙炔发生器1100方每时,北京化工二厂,日本新日本通商株式会社,1964
15, 7500吨丁辛醇生产设备,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法国麦尔公司斯贝西姆公司,1964
16,聚丙烯5000吨,兰化,英国维克斯吉玛公司,1964
17,丙烯晴1万吨,兰化,西德鲁奇公司,1965
18,丙烯晴纤维8000吨,兰化,英国考特尔茨公司,1965
19,聚酯树脂500吨,苏州绝缘材料厂,英国斯司考贝德尔公司,1965
20,丁笨橡胶后处理设备1.5万吨,兰州合成橡胶厂,意大利斯纳姆公司,1965
21 ,15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生产线,清河加气混凝土厂,瑞典国际加气混凝土公司,1964
22,连续磨光玻璃设备45万平米,洛阳玻璃厂,西德伊玛格公司,1965
23,  6-8万吨特殊钢材生产设备,江油特殊钢厂,日本,1965
24,年产80万吨炼钢电炉,太原钢铁厂,瑞典通用电气,1965
25, 1万吨大口径无缝钢管扩径设备,成都无缝钢管厂,意大利意诺赛蒂,1965
26,500万吨铁矿井下采矿设备,酒泉钢铁公司,瑞典阿特拉斯,1965
27,20辊及8辊轧机,太钢,西德华孚施罗曼
28,氧气顶吹转炉50吨(年产50万吨钢),太钢,奥地利联合钢铁和西德林德,1965
29,年产100万吨球团矿设备,包钢,日本日立造船,1966
30,合金钢挤压机,江油特殊钢厂,西德施罗曼曼勒斯,1966
31,3150吨挤压机和2台板坯轧机,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日本施罗曼公司,1966
32,钽铌熔铸冶炼设备8万吨,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日本
33,年产3.6万吨自熔炉炼铜设备,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日本,1965
34,铜矿井下采矿设备,铜陵有色金属风凰山矿,瑞典阿特拉斯,1966
35,密闭鼓风炉炼铅锌(铅1.5万吨,锌3.5万吨),韶关冶炼厂,英国帝国冶炼,1966
36,拖拉机液压升降生产线,长治液压件厂,法国西玛格,1966
37,高速柴油机制造技术及设备(4000马力,年产100台)四川资阳机车内燃机厂,日法英三国,1965
38,SULZER中苏柴油机制造技术,四川柴油机厂和东风船厂,瑞士苏尔寿,1965
39,1-3马力汽油机5万台生产线,贵州息烽汽油机厂,日本富士金工,1965
40,3万吨钢丝绳生产线,湘潭钢丝绳厂,东德,1965
41,小模数齿轮和刀具制造,西安精密零件厂和西安仪表厂,瑞士海外贸易,1966
42,液压元件生产线(3.6万件),愉次液压元件厂,日本油研工业,1965
43,1050辆四种型号重型汽车,四川重汽,法国贝利埃,1965
44,40万只精密线绕电阻制造技术,北京797,英国利夫林,1965
45,硅半导体材料,洛阳单晶硅厂,日本,1965
46,瓷介电容器(7200万只),咸阳795厂,日本电容器,1965
47,实心电位器制造(300万只),咸阳795厂,英国普来西,1965
48,钽电解电容器(300万只),长春793厂,日本电容器,1965
49,实心电阻器(5000-8000万只),咸阳795,法国欧米克,1966
50,硅半导体(450-850万只),北京电子管厂,日本东工物产,1966
51,大功率硅整流器,西安877厂,日本东工物产,1966
52, 20万只固体电路,北京774厂,日本东工物产,1966
53,电动气动量仪(各2400台),三门峡电动气动量仪厂,日本,1964
54,通用电子回旋加速器技术资料,中科院北京高能所,瑞士巴登勃朗鲍弗里,1965

1962年9月,中国从日本引进第一套维尼龙设备,迈出了大跃进后向西方引进技术的第一步
63-66年,中国从西方引进了2.8亿美元的84项技术和成套设备,从东欧引进了2200万美元的技术和设备,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本处列出了55项(其他的可能是保密原因未列出。。。本右注)
以下是手打出来的名单,顺序是合同名称,引进单位,来源国和公司,生效日期
1,磁带地震仪器计算机系统,华北石油勘探局,法国舍赛尔公司,1964
2,5000米深钻井机金刚石钻头,华北四川石油勘探局,法国巴黎码来浦钻采设备公司,1965
3,维尼龙生产设备(1.1万吨聚乙烯醇),北京牛栏山维尼纶厂,日本仓敷人造丝株式会社,1963
4,钞票纸生产设备(2000吨),旺苍钞票印纸厂,法国恩沙公司,1965
5,燃气轮机组(5千瓦),北京热电厂,瑞典斯特拉瓦尔公司,1965
6,内江电站(4X1.2万千瓦),四川内江电站,捷克,1965
7,火力发电机组(2X12万千瓦),安徽淮南电厂,波兰,1966
8,铂摧化重整(原料油10万吨),抚顺炼油厂,意大利斯纳姆公司,1963
9,原油砂子炉裂解及分离设备(乙烯3.6万吨丙烯2.2万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西德鲁奇公司,1964
10,尿素16万吨成套设备,泸州天然气化工厂,荷兰大陆工程公司,1963
11,天然气制合成氨10万吨,泸州天然气化工厂,英国汉格拉斯哥公司,1963
12,重油气化(5万吨合成氨),陕西兴平化肥厂,瑞士蒙特提卡公司,1963
13,高压聚乙烯3.4万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英国卜内门公司西蒙卡夫公司,1964
14,干式乙炔发生器1100方每时,北京化工二厂,日本新日本通商株式会社,1964
15, 7500吨丁辛醇生产设备,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法国麦尔公司斯贝西姆公司,1964
16,聚丙烯5000吨,兰化,英国维克斯吉玛公司,1964
17,丙烯晴1万吨,兰化,西德鲁奇公司,1965
18,丙烯晴纤维8000吨,兰化,英国考特尔茨公司,1965
19,聚酯树脂500吨,苏州绝缘材料厂,英国斯司考贝德尔公司,1965
20,丁笨橡胶后处理设备1.5万吨,兰州合成橡胶厂,意大利斯纳姆公司,1965
21 ,15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生产线,清河加气混凝土厂,瑞典国际加气混凝土公司,1964
22,连续磨光玻璃设备45万平米,洛阳玻璃厂,西德伊玛格公司,1965
23,  6-8万吨特殊钢材生产设备,江油特殊钢厂,日本,1965
24,年产80万吨炼钢电炉,太原钢铁厂,瑞典通用电气,1965
25, 1万吨大口径无缝钢管扩径设备,成都无缝钢管厂,意大利意诺赛蒂,1965
26,500万吨铁矿井下采矿设备,酒泉钢铁公司,瑞典阿特拉斯,1965
27,20辊及8辊轧机,太钢,西德华孚施罗曼
28,氧气顶吹转炉50吨(年产50万吨钢),太钢,奥地利联合钢铁和西德林德,1965
29,年产100万吨球团矿设备,包钢,日本日立造船,1966
30,合金钢挤压机,江油特殊钢厂,西德施罗曼曼勒斯,1966
31,3150吨挤压机和2台板坯轧机,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日本施罗曼公司,1966
32,钽铌熔铸冶炼设备8万吨,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日本
33,年产3.6万吨自熔炉炼铜设备,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日本,1965
34,铜矿井下采矿设备,铜陵有色金属风凰山矿,瑞典阿特拉斯,1966
35,密闭鼓风炉炼铅锌(铅1.5万吨,锌3.5万吨),韶关冶炼厂,英国帝国冶炼,1966
36,拖拉机液压升降生产线,长治液压件厂,法国西玛格,1966
37,高速柴油机制造技术及设备(4000马力,年产100台)四川资阳机车内燃机厂,日法英三国,1965
38,SULZER中苏柴油机制造技术,四川柴油机厂和东风船厂,瑞士苏尔寿,1965
39,1-3马力汽油机5万台生产线,贵州息烽汽油机厂,日本富士金工,1965
40,3万吨钢丝绳生产线,湘潭钢丝绳厂,东德,1965
41,小模数齿轮和刀具制造,西安精密零件厂和西安仪表厂,瑞士海外贸易,1966
42,液压元件生产线(3.6万件),愉次液压元件厂,日本油研工业,1965
43,1050辆四种型号重型汽车,四川重汽,法国贝利埃,1965
44,40万只精密线绕电阻制造技术,北京797,英国利夫林,1965
45,硅半导体材料,洛阳单晶硅厂,日本,1965
46,瓷介电容器(7200万只),咸阳795厂,日本电容器,1965
47,实心电位器制造(300万只),咸阳795厂,英国普来西,1965
48,钽电解电容器(300万只),长春793厂,日本电容器,1965
49,实心电阻器(5000-8000万只),咸阳795,法国欧米克,1966
50,硅半导体(450-850万只),北京电子管厂,日本东工物产,1966
51,大功率硅整流器,西安877厂,日本东工物产,1966
52, 20万只固体电路,北京774厂,日本东工物产,1966
53,电动气动量仪(各2400台),三门峡电动气动量仪厂,日本,1964
54,通用电子回旋加速器技术资料,中科院北京高能所,瑞士巴登勃朗鲍弗里,1965

我很想知道这么,明目张胆,美国人知道么?

我拿这个驳毛粉,很多毛粉一口咬定由于尼克松没来,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铁脚板の蓓蓓 发表于 2014-8-18 21:12
我很想知道这么,明目张胆,美国人知道么?

我拿这个驳毛粉,很多毛粉一口咬定由于尼克松没来,这一切都 ...
看过项目操作者的回忆,其中部分是巴统限制的,但卖家似乎对美国可能的干涉不屑一顾,有个瑞典卖家说:我没生意发不出工资时美国人管我吗?大意如此
没看到美国干涉的报道
63装甲车批生产所需技术就有部分来自其中
能从西方引进技术,怎么就不能和苏联缓和一下,把那些半拉子的项目搞完?好歹还是和自己同一个信仰的吧,能和不同阵营的人缓和关系做生意,却和同一阵营的人反目。这就有点不可理解了
铁脚板の蓓蓓 发表于 2014-8-18 21:12
我很想知道这么,明目张胆,美国人知道么?

我拿这个驳毛粉,很多毛粉一口咬定由于尼克松没来,这一切都 ...
跟苏联翻脸时期, 都照样进口伊尔62.

区别在于直接拿真金白银出去(而不是贷款), 有些东西还是可以买得到的. 我们不是技术专家,看不懂这些技术是到哪个层次.  
比如中国现在要买西门子的火车, 很多可以买得到,但香港适用的一种火车头, 就不能卖给中国大陆, 因为担心内燃机技术会被使用与潜艇减噪.
需要说明的是
84项中的很多部分,由于大发疯的干扰,和三线建设的需多项目一样,到八十年代初才建成,甚至有设备到货后没有安装也不保护而报废的
太钢两座50吨顶吹氧转炉,65年合同生效,由于大发疯,68年才进入施工,70年才投产,前后周期长达6年,而泸州两个化肥项目,都只用一年就投产,搞运动对生产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zr345954 发表于 2014-8-18 21:27
能从西方引进技术,怎么就不能和苏联缓和一下,把那些半拉子的项目搞完?好歹还是和自己同一个信仰的吧,能 ...
因为要和同阵营的争个虚名,和不同阵营的反而没得争,生意该咋做就咋做
老右旁征博引,博古通今,数据详尽真实,说话有理有据有节,不得不佩服之!
以前在网上听说过伊朗人谈论他们的教派之争,直接说他们教派之争是马甲,挣位子才是真的。这句话同样适合当时国内无休无止的政治运动,扯到最后其实就是自己的位子
呵呵,给动辄叫嚷土鳖国被封锁的上了一课。
土鳖还喜欢夸大美帝的危险,但事实是那么多年过去了,美帝对近在咫尺的古巴都没有直接动手。
能从西方引进技术,怎么就不能和苏联缓和一下,把那些半拉子的项目搞完?好歹还是和自己同一个信仰的吧,能 ...
老毛故意不缓和的,把苏联当替罪羊、靶子符合他个人的利益。

大约65年,老毛正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发动温格,柯西金跑来当面建议中、苏两国不要再争论了,是可以改善关系的。

老毛说:我们还要争一万年呢!要不,我们让点步,少一点,九千年如何?

完全是打哈哈,应付的态度。
老右能否把温格后期引进第二次成套设备大引进的资料也整理一下?
遥远7900 发表于 2014-8-18 23:57
老右能否把温格后期引进第二次成套设备大引进的资料也整理一下?
这个网上必较多啦
我这个55项是头一次系统罗列的,自己一个个字敲出来
还有30多项要查找,估计是单件设备,回忆者说过许多是用于国防军工的
对于封闭、专制的国家,刻意夸大外部的威胁、可怕是统治者的基本功。
最爱靓颖 发表于 2014-8-19 00:00
这个网上必较多啦
我这个55项是头一次系统罗列的,自己一个个字敲出来
还有30多项要查找,估计是单件设 ...
请问老右,84项引进和43方案的外汇来源是什么?卖石油的外汇收入吗。
这些算什么,跟两弹一星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两弹一星可是自力更生完成的吧。
夜海偶拾之柒佰伍拾四--建国后四次技术引进与工业化进程 (2014-05-28 13:44:35)转载▼
标签: 偶拾 工业化进程 电力 很快 是我们        分类: 夜海偶拾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0年的建设,中国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其间,四次较大规模的技术设备引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此进行专门论述,以期为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建设和技术设备引进提供历史启示和借鉴。全文共分五部分。
    一、旧中国的工业基础
    我国引进技术设备,进行工业化建设是建立在旧中国的工业基础之上的。旧中国的工业从19世纪60年代清朝一批被称为洋务派的官僚开始创办新式工业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发展十分缓慢,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首先,规模小。旧中国花了将近100年的期间,总共只积累了128亿元工业固定资产。1936年,在国民经济中,近代工业只占10.8%。到新中国成立之时,到1949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也才140亿元,净资产45亿元,占当年社会总产值的25.1%和国民收入的12.6%。其次,结构不合理。旧中国虽然建立了一些现代工业,但彼此之间互不配套,不成体系。在甚少的近代机器工业中,轻工业比重大,重工业比重微小。而且,在重工业中,采矿业和原材料工业既比重小又落后,机械工业的大部分则只能做些小零件和修理作业,中国自己连一根钢轨、一吨优质钢材都要从国外进口,缺乏基础工业和制造设备的机械工业。第三,布局畸形。在旧中国,70%以上的工业集中于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而沿海工业又绝大部分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和辽宁中南部,江苏南部的少数城市,广阔的内地,除武汉、重庆等几个城市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近代工业。第四,手工作坊占绝对的统治地位,近代机器大工厂少且技术落后,就全国工业来说,手工业比重很大,在1933年制造业的净产值当中,手工业占到72%。
    与世界上一些工业国相比,此时的中国工业更是显得微小和落后,以国民收入中工业所占比重而言,我国比美国差22倍,比日本差5.5倍。从人均工业品产量来看,1949年,主要工业品入均产量,美国比中国最少的品种也高于10多倍,最高的有7万多倍。其他发达国家比美国的人均工业品产量略低,但一般也比中国高出几十倍到几百倍。此外,中国在汽车制造业、拖拉机制造业、重型机器制造业、有机合成化学工业、高级合金钢、电子工业、家电工业方面几乎是空白,而发达国家这时早已达到了较高水平。从时间上进行比较,中国1949年的工业水平只相当于美国19世纪头10年,英国18世纪60年代,法国19世纪20年代,德国19世纪30年代,日本19世纪80年代。
    二、新中国50-70年代的技术引进的历史过程
    旧中国工业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后,要改变这种状况,需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加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才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从建国后的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我国共进行四次影响较大的技术设备引进:
    第一次技术设备引进是1952-1959年。这一次引进是在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后进行的。“十五”计划确定了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的重工业基本建设,在民用和军工方面方建立起一批大型的骨干企业的任务,而当时中国的工业技术基础又不能提供建设所需要的技术设备,因此,从国外引进技术设备是不可避免的。由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一方面封销我沿海,另一方面通过联合国对我国实行禁运,使得我们只能从愿意为新中国提供技术设备的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引进。
   “一五”计划开始不久,1953年5月,中国苏联签订的经济协作规定,连同过去三年来为我国设计的50个企业在内,到1959年为止,共引进大型的技术设备项目166项,另外,还从东欧各国引进技术68项。全部引进共用汇27亿美元,共中成套设备用汇约占90%以上。
    第一次技术设备引进具有的特点是:第一,引进的重点是加强重工业的建设。50年代我国引进技术设备的项目不但数量多,而且内容相当广泛,各个主要工业部门都有引进,但引进的重点是为了加强对重工业的建设。因此,引进的技术设备集中在冶金、动力、石油化工、矿山、机械、电子、汽车、拖拉机、飞机和军工等重工业部门。在“156”项重点项目中,机械工业所占项目最多,机械工业作为“一五”时期重点引进的内容之一,是为了填补我国机器制造业的空白,形成独立的机械工业体系。第二,引进是多层次的。50年代的引进,虽然成套设备的引进占了90%的用汇,但同时,也很重视技术的引进,整个50年代,我国从苏东等国引进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生产经验方面的资料5000多项。另外,聘请苏联东欧国家的专家来华工作,派遣我方人员去苏联东欧实习,以掌握引进设备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第三,引进的经济效益较高。就国家财力所反映出的效益水平来看,“一五”时期的年平均均长速度是六个五年计划中最高的,为12.9%,从1957年的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来看,七大主要财务指标所反映出来的数值也是建国以来最好的,其中,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利润,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润税金分别为23.8元和34.8元,比1952年增长25.56%和34.47%。另外,每百元销售成本为68.1元,是建国以来最低的。第四,引进技术设备与利用外资相结合。50年代我国引进技术设备共用汇27亿元美元,由于引进的时间基本集中于“一五”和“二五”的前两年,平均每年引进技术设备的用汇将近4亿美元。而“一五”期间,我国每年的出口总额仅13.66亿美元,我们必须用这笔有限的外汇进口大量急需产品,如钢材、化肥和汽车等等。可以说,以我国当时的出口能力,担负不起巨额的技术设备的进口。因此,我国从苏联引进技术设备的费用,有相当一部分是利用记账外汇和贷款支付的。整个50年代,我国使用苏联的贷款共78亿旧卢布(当时折合19亿美元)。第五,技术先进,投资费用大。50年代,中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苏联东欧国家在我们的这引进过程中,把先进技术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输送给我们为了建设好苏联东欧国家援助我们的这些技术设备,国家投出了巨额资金,以“156”项重点工程为例,在1953-1957年的5年中,投资总额达128亿元,占“一五”计划建设项目总投资的51%。第六,建设周期短、速度快。在新中国刚诞生不久的时刻,引进大规模的现代化技术设备进行经济建设,困难是非常大的。但一些项目第一年开始建设,第二年就投入生产。据计算,整个“156”项重点工程的平均建设周期为3.69年。第七,按全国一盘棋的精神统筹安排。在“156”项重点工程中,有一半以上的项目在内地和西北、西南地区。
    第二次技术引进是1963-1966年。这次引进是在我国与苏联关系非常紧张,国家经济还很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此时,二战后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一些西方国家对同中国开展贸易和技术合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配合搞好60年代初期的经济调整,我国开始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设备。
    从1963-1966年,中国先后与西方发达国家签订了80多项工程的合同,用汇2.8亿美元,其中成套设备56项,用汇2.6亿美元。此外,还从东欧引进设备,用汇2200万美元,合计3.02亿美元,其中成套设备2.8亿美元,占这一时期用汇总额的91%。
    第二次技术设备引进的特点是:第一,技术设备主要来源由社会主义的同盟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主要引进补缺门的关键性生产技术。第三,规模小,但影响大。此外,引进重点开始由重工业转向解决“吃、穿、用”的工业项目上,而且引进了一些中小型项目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很少有出现重复引进的现象。
    第三次技术设备引进是1973-1977年,这次引进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其背景一是建国二十多年来,国民经济中的许多问题暴露出来,有从国外引进有关先进技术设备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二是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重大转折,加上西方工业化国家发生严重经济危机,使中国处在卖方竞争的有利条件之下。
    这一时期引进计划的总金额是51.4亿美元,加上由于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连本带息合计用汇52.22亿美元。但到1977年底,引进对外签约成交额共计39.6亿美元。其中成套设备用汇32.6亿美元。
    第三次技术设备引进的特点是:第一,解决人民吃饭穿衣问题的项目占首位。第二,引进规模是前几次中最大的。第三,所引进的技术装置,具有大机组、大系统、高速、高效、自动控制、热能综合利用程度高等特点。第四,布局较为合理。第五,本次引进出现了“单项技术引进”的新形式。第六,出现了一些半经济或非经济方式的技术引进措施。
    第四次技术设备引进是1978-1979年。这次引进受到了当时经济工作中产生的急躁冒进思想的影响,1978年我国与外商签订50多个引进技术设备的项目,协议金额78亿美元,加上1979年的协议金额共为79.9亿美元。比1950年至1977年我国引进技术设备累计完成金额65亿美元还多14.9亿美元。协议总金额中,冶金、化工项目占62%,其中上海宝钢等22个重点项目的协议金额为58亿美元,占总额的74%。
    第四次技术设备引进的重点是:第一,引进过急。表现在:没有经过认真可行性研究,在极短的时间里突出签约达70多亿美元,外汇,投资后建设条件不落实,国内资源情况没有摸清,外部配套条件与设施等还没有完全协调等等。第二,项目大。仅宝钢所需外汇和投资,就占全部外汇和投资的1/3稍强。第三,重点是石化、冶金、电力等方面,约占60-70%。
    三、技术引进对我国工业化的作用
    技术设备的引进对我国的工业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它使国家工业化的经济基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整体上看,到1980年,全国工业总产值4703亿元,比1949年增长46.3倍,工业总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25.2%上升到1980年的57.4%,在国民收入的比重由1949年的12.6上升到1980年的45.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成倍、成十倍、成百倍、成千倍,甚至成万倍地增长,一些主要的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升,从1949年到1980年,钢由第26位上升到第5位,煤幅第9位上升到第3位,发电量由第25位上升到第6位;化纤和电视机,1949年我国根本没有产量,1980年这两项在世界上的位次是第5位。其次,它填补了大批技术与生产领域的空白,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四次较大规模的技术设备引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0年代,通过引进,我国的机械工业在短期内,就建设起了一批重型机械、矿山机械、发电设备、化工机械、炼油、采油设备,机床、汽车、拖拉机、飞机、坦克、船舶以及轴承、风动工具、电器、电缆、绝缘材料等制造工厂;60年代,在第一次引进的基础上,填平补齐,引进了一批新的技术设备,使我国的制造水平进一步提高,制造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和新型飞机所需要的新材料、新仪器和新设备,经过70年代的引进建设,我国基本上建立了一个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使国家工业化跨入起飞的发展阶段。第三,它推动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改善。新中国初期,我国的第一次产业比重高达45.52%,处于主体地位,第二和第三次产业的比重仅为34.38%和20.20%,处于从属地位。到1965年第二次技术设备引进后为止,第一次产业比重下降到30.91%,第二次产业比重却快速跃到52.02%,取代了第一次产业的主体地位,使得我国的经济结构在短短的十来年时间里,从广义的农业结构过渡到广义的工业时代。经过进一步的引进和发展,1980年,第二次产业比重已高达61.8%,说明从产业结构的数量方面看,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第四,建立了新兴的工业部门。建国时,我国的现代化工业部门极少,世界上新兴的工业部门更少或几乎没有。经过几次引进,我国建立起了石油化工、无线电、汽车、拖拉机、飞机、军工、化纤、电子计算机和彩色电视机等新兴工业部门。第五,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合作。50年代,我们的技术引进工作搞得比较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在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推动了与引进国的科学技术合作,也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合作,我国才迅速掌握了引进的先进技术,才填补了我国的许多空白,才使我国的工业技术水平得到很快提高。第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技术改造。50年代初期,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其中一个原因是通过引进技术设备对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以后,每次技术设备的引进,都有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项目,可以看出,在工业体系比较健全,但其工业技术水平又比较低的情况下,利用引进的技术设备提高现有企业的技术工艺水平、产品质量、生产能力,以及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第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管理的现代化。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必须同时引进相应的科学管理方法,否则,先进技术设备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以化工部门的引进为例,从已投产设备的经济效果及所起的作用看,大体是,50年代的最好,60年代的最差,70年代的较好。产生这种现象与在不同时期对引进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的重视程度相关。第八,它培养和壮大了我们的技术力量。由于引进技术设备,一般都是比较先进,技术要求比较高,需要有能掌握现代科学的科技人员,能操作现代化技术的熟练技术工人。通过技术设备的引进,我们培养出了一大批掌握现代技术的熟练工人和通晓某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专家,锻炼和造就了一支能设计、施工、安装、维修和管理的技术队伍。第九,它为新技术研究与扩散打下了基础。30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一定规模和数量的技术设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仅依靠引进的这些技术设备是买不回一个现代化的。因此,我们在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在研究和消化扩散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技术引进推动我国工业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利用引进的技术设备推动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较多,从技术引进同工业化的关系这一角度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引进工业技术设备的结构不合理,表现在:机械工业所需设备的引进波动大及总的比重小,它造成我国工业技术开发的动力不足,使技术扩散缺乏物质手段,从而影响整个工业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第二,我国工业化建设在很长一个时期是在半封闭的状态中进行的,这使技术设备引进不能充分利用“比较利益原则”有选择性地进行。第三,我国在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体系后,仍然利用技术设备引进,为工业体系自身的需要服务,结果本想通过技术设备引进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却没有获得更好的效果,反过来,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滞后又影响工业化的顺利推进。第四,我国技术设备引进的大起大落,波浪式的前进,表明我国缺乏一个持续而稳定的技术引进政策。第五,由于经济科技体制的问题,缺乏技术进步的一种生长机制,它使得技术引进,可提高一些技术水平,但却很少提高技术能力,即在多数情况下,我国只能实现技术水平上的“等距离追赶”,得以发展的只能是少数领域,不能全面开花。
    五、如何做好技术引进工作
    从消化、吸收与扩散这个角度去分析,做好技术引进工作,首先是要以消化、吸收和扩散引进技术为重点开展科技开发工作,建立我国自己的技术体系。其次是努力消除科技人员呈倒三角形的状态,促进引进技术与科研最有力机械或人员的联系。第三是加强科技情报和活动,使企业和科技单位能及时了解世界科技动态。第四是对企业技术引进后所产生的产品采取有限期,分阶段保护政策。第五是把技术引进与提高技术革新能力联系起来,在生产自主的基础上,求得技术自主。第六是以引进的大中型骨干项目为主,搞好技术设备引进的消化吸收与扩散工作。
对于封闭、专制的国家,刻意夸大外部的威胁、可怕是统治者的基本功。
比如美国的某某威胁论
学习了,谢谢
彭总关弟神 发表于 2014-8-19 00:28
这些算什么,跟两弹一星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两弹一星可是自力更生完成的吧。
你不提两弹一星还好,你一提两弹一星我就想知道,两弹一星元勋里面,姚桐斌和赵九章是怎么惨死的??

两弹一星的总领导,国防科工委主任张爱萍是被谁两次打倒的??
这些算什么,跟两弹一星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两弹一星可是自力更生完成的吧。
没有苏联援建的有关项目,156两弹一星推迟10年也做不出来。
不知道原洛玻集团玻璃厂四分厂的厂长怎么看待现在的官僚问题,是每天都笑醒呢,还是笑醒以后再叹息一会呢?
     这么多投资,换成肉吃多好,省得后来唧唧歪歪
     有人唧唧歪歪


                重复

                重复
这些项目里有一项,我爹是设备科长。
这些根本就不是技术引进,明明是产品引进。正好说明了它们只卖产品不卖技术。(过时的技术有时候还是会卖的)
本州岛岛主 发表于 2014-8-19 14:48
这些根本就不是技术引进,明明是产品引进。正好说明了它们只卖产品不卖技术。(过时的技术有时候还是会卖的 ...
技术引进从来都是以产品的方式
156项是什么引进?就是成套设备的引进
这55项同样是成套设备
满山红叶 发表于 2014-8-19 08:40
不知道原洛玻集团玻璃厂四分厂的厂长怎么看待现在的官僚问题,是每天都笑醒呢,还是笑醒以后再叹息一会呢?
当年那才是官僚呢
二汽建设拖宕13年才建成年产1000辆
现在30万辆的建设最多两年
太钢2座50吨顶吹氧气转炉,从签约生效到建好用了6年,现在几百吨的也就一年
根本没法相比
冷战高峰期嘛,和今天不一样,现在是钱说话,那时是意识形态说话,这么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必然是美帝默许了的。

现实派 发表于 2014-8-19 16:16
冷战高峰期嘛,和今天不一样,现在是钱说话,那时是意识形态说话,这么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必然是美帝默许了 ...


是根本没有谁去请求美帝准许
巴统也不是美帝自己说了算
各国有自己的经济利益
加拿大澳洲1960年底对华出口粮食,没谁去请求美帝恩准
美帝自己,还出口粮食给苏联呢
机器设备也一样
1957年,中国和B&W签订柴油机生产许可合同,同期签的就有波兰,只不过我们笨,自己撕毁合同,没事找罪受
现实派 发表于 2014-8-19 16:16
冷战高峰期嘛,和今天不一样,现在是钱说话,那时是意识形态说话,这么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必然是美帝默许了 ...


是根本没有谁去请求美帝准许
巴统也不是美帝自己说了算
各国有自己的经济利益
加拿大澳洲1960年底对华出口粮食,没谁去请求美帝恩准
美帝自己,还出口粮食给苏联呢
机器设备也一样
1957年,中国和B&W签订柴油机生产许可合同,同期签的就有波兰,只不过我们笨,自己撕毁合同,没事找罪受
引进这些东西纯属多余,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通农民在家里直接就能生产出来了。
引起设备是好事。
最爱靓颖 发表于 2014-8-19 15:51
当年那才是官僚呢
二汽建设拖宕13年才建成年产1000辆
现在30万辆的建设最多两年

感觉那时间的机械,物流,技术工人好NB似的!

不知所谓!

中国式官僚用国有技术成就了大名鼎鼎的北玻,而国有企业反而没技术了,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唯神经错乱式
方船子1 发表于 2014-8-18 23:31
土鳖还喜欢夸大美帝的危险,但事实是那么多年过去了,美帝对近在咫尺的古巴都没有直接动手。
1.古巴革命
1959年1月1日,古巴取得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1月  古巴导弹危机
13日成立了古巴共和国。宣告这一胜利的是领导人民革命的菲德尔·卡斯特罗,当时这位领袖人物年仅32岁。新政权成立初期,美国同古巴的关系还比较好。2月,卡斯特罗出任总理,4月访问美国,还受到艾森豪威尔政府的热烈欢迎。巴蒂斯塔是美国一手扶植起来的傀儡,美国政府欢迎卡斯特罗,并不是赞赏反对独裁统治,而是企图把古巴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巩固它在拉美的统治基础。
无论是卡斯特罗还是他的战友,本来不仅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任何联系,而且甚至对马列主义、对共产主义学说尚无基本的认识。
2. 美国与古巴关系的日益恶化
1959年6月,古巴新政府的领导成员发生很大变动,政府重要部门绝大多数被主张实行激进政策的人所掌握。美国政府担心控制不了古巴,后院起火,动摇美国在拉美的统治基础,于是就对古巴新政权产生了怨恨和不满,并且以傲慢的态度对待古巴,企图逼新政府就范。但是古巴新政府的领导人很有骨气,并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这就导致了美国与古巴关系的日益恶化。
1961年1月5日,美国竟然宣布同古巴断绝外交关系。同时,从经济上开始对古巴进行制裁,把一个完全依靠生产和销售糖类来维持国计民生的国家严密地封锁起来,使它的食糖卖不出去,企图通过卡断经济命脉来扼杀年轻的古巴共和国。
3.猪湾事件
1961年4月15日,在美国的策划下,古巴流亡分子驾驶美国B-26型轰炸机对古巴进行了两天的轰炸,1000多名雇佣军登上古巴猪湾,妄图入侵古巴并以暴力推翻卡斯特罗新政府。但是,美国政府没有预料到72小时之内,入侵者即被古巴人民一网打尽。然而,美国政府并未就此罢休,反而继续对古巴施加压力,继续采取敌视古巴的政策。


最爱靓颖 发表于 2014-8-19 15:51
当年那才是官僚呢
二汽建设拖宕13年才建成年产1000辆
现在30万辆的建设最多两年
无知,拿现在比过去。
过去还没有电脑和PLC呢。
一年建一个炉子,也就放现在的中国可以,你拿到没有发生WG的印度看看需要几年才能建成。
楼主有象历史发明家袁腾飞之流靠拢的趋势。
美欧对中国的封锁,即使是在今天也还存在。即使现在中美关系好到可以以夫妻相称,放宽美国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仍然是中美战略对华的重要议题。
某些自由经济原教旨主义者真天真,真以为钱能买到一切。是的,钱能买到一切,但问题是你能出的起这个价吗?
欧洲过于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导致了今天欧洲在战略上受制于俄罗斯。而中国还有如楼主一样的天真者,认为中国可以放弃国内农业发展,转而把粮食安全寄托在美国以及所谓的国际自由市场身上。
最爱靓颖 发表于 2014-8-19 00:00
这个网上必较多啦
我这个55项是头一次系统罗列的,自己一个个字敲出来
还有30多项要查找,估计是单件设 ...
美国商务部负责出口管理的副部长戴维·麦考密克上周在北京表示,美国政府将采取措施增加对华的民用高科技产品出口。但与此同时,美国工业安全局(BIS)日前表示,最新的对华出口管理草案将于本月底公布。其中美国将对核原料等46项高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拧紧开关。

  

专家认为,出于自身的战略利益考虑,美国不可能实质性放宽对中国的高技术出口限制。

  美将定“审核名单”

  据新华社报道,麦考密克在22日的媒体见面会上说,美国将寻找更新对华出口政策的可能性,采取措施减轻民用技术贸易的行政负担,出口政策不应该“抑制民用技术贸易”。为此,美国正准备对某些种类的超级计算机(接近现在最高操作速度运行的计算机,通常用于处理巨大数据库或进行大量计算的科学和工程应用)等产品“松绑”,允许美国企业在不申请许可证的情况下,向中国市场进行出口。

  尽管麦考密克当天没有透露具体的出口品类别,但据美国媒体报道,飞机引擎、刺刀、轴承、大型钻孔设备、采矿设备和虚拟现实系统等出口产品预计都将得到“赦免”。这也是诸如波音、英特尔等美国大型企业向政府游说的结果。此外,美国政府还将制定一份中国企业“审核名单”,这些被美政府确认为“无军事联系”的中国企业,将比其他企业更快获得相关产品的进口。

  本来“松”的变“紧”了

  然而,麦考密克仍对放松出口加诸种种前提。例如,美国出口方和中国进口方必须向美政府充分证明,涉及交易的产品不会被用于军事用途。美国政府可能要求本国企业在申请许可证的同时,出示中国商务部有关产品做非军事用途使用的证明。

  在一些美国商家的眼里,麦考密克此次访华之行却被认为是“安抚之旅”。原来,美国工业安全局今年5月底将公布一份对华出口法的新草案,加强对目前不需要许可证就可以对中国出口的某些技术的管制,其中包含了46项“双用”(军、民双用)或军用产品。这将意味着打算对华出口的美国企业必须获得层层审核,才能获得出口许可证。




  上图:美松绑飞机引擎等高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部分是波音等美国大型企业向政府游说的结果。

  国际观察

  敏感技术出口仍很难

  对于美国可能放宽对华出口管制,中国专家认为,这当然是件好事情,但关键是看美国究竟会做到什么程度。专家称,对这件事不要太乐观。曾在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馆和纽约总领馆担任经济商务参赞的何伟文表示,美国的放宽主要是部分对美国安全影响不大的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标准,原先这些标准非常苛刻,现在美国认为稍微放宽一点,关系也不大,对美国也不会构成什么威胁。不过,他认为,美国在军民两用的很多敏感技术出口许可上,对中国仍然不会有实质性的放宽,就算美国政府有这个打算,要通过国会批准这一关也很难。

  出口现状是“美国的耻辱”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在高科技账户方面,200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达到460亿美元,而出口到中国的高科技产品仅为90亿美元,不足进口的1/5。在高科技产品上的逆差几乎占其整个对华贸易逆差的1/3。许多在华美国企业称,在美国有绝对优势的方面却出现这样一种对华贸易状况,简直是“美国的耻辱”。

  一松一紧出口限制

  松飞机引擎、刺刀、轴承、大型钻孔设备、采矿设备和虚拟现实系统、超级计算机等

  紧核原料、高分辨率光刻设备、数码无线接收器、照相机、雷达系统、喷气推进系统
最爱靓颖 发表于 2014-8-19 15:47
技术引进从来都是以产品的方式
156项是什么引进?就是成套设备的引进
这55项同样是成套设备
切,同样是引进设备,有的包含技术转移,有的只是说明书。能类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