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的力量”回眸“血色夜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47:15
《惯性世界》版《军事力量》上管带的“系统的力量”一问,以及《血色夜空——二战英德夜间空战实录》是最近难得一见的空战研究方面的力作。不妨就让我们就用“系统的力量”来回眸“血色夜空”,审视和解读现代空战技术的沿革。

“系统的力量”选取1982年阿以冲突为背景,这一历史段落实际上历来被人们争论不休。即便没有意识形态方面的种种微妙影响,单就关注点而言,长期以来总局限于若干孤立环节,确实缺少“系统的力量”所主张的整体系统分析。旧有的论述往往将单件武器和作战空域的具体空地环境,和双方空军装备体系等因素割裂开来,空谈飞行员的技术优劣,作战模式的灵活与呆板,以及最为人所热衷的战机性能的高低。真正到了讲解如何协同作战时又语焉不详,只得草草带过马虎过去。倒退十多年情况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改善委实不多。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之交,虽然也有对贝卡谷地之战这样经典战例的介绍,连篇累牍地介绍以色列电子对抗和反辐射战术,在预警机指挥下了系统作战,等等。然而,由于缺少真正细致深入的分析,难以令人直观地感受到空战的真实环境。

“系统的力量”很大程度上绕开了那些往往引起很多无意义争论的战损比数据,选取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切入角,读来确实过瘾。另一方面,“系统的力量”更给人以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要重新评估大多数军事爱好者已经形成多时的空战观念,寻找现代空战技术发端的起点。《血色夜空》一书的出现正当其时,充分完成了这一任务,其意义决不不仅仅限于作为二战经典战役当中的重要分册。

二战英德夜间空战之所以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从表面上看双方投入了多种夜间战斗机和轰炸机,的确热闹纷呈;而双方,特别是德国一方大量夜战王牌的涌现,也令人血脉贲张。在这两年的军事刊物上,介绍英德夜间战斗机和夜战王牌的文章并不罕见,但就是无法连成一体,所以也就难怪有些挑刺的读者对抱着二战题材表示最强烈的不满了。夜间空战因其特殊的作战环境和战术模式,使之与昼间空战具有很大的不同,自然显示出空战发展史上具有别样重要意义的另一侧面。同时,二战英德夜间空战拉锯战特点,使得双方的技术跃进都呈现出犬牙交错的特征,这对于人们了解空战技术早期发展大有裨益,也能由此揣摩到后续发展的内在线索,这些线索已经隐藏在漫漫血色夜空之中。

英德夜间空战决不仅仅是荣耀与辉煌、血腥和残酷,更潜藏着大量令人值得深入思考的信息。《血色夜空》依据组织良好的素材,丰富的细节,使读者完全能够从中汲取到新知,并带来不少有益的思考,使大家对空战的理解攀上一个全新的层次,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好勇斗狠的初级层次。英方如何组织大型航空战役(包括如何夜暗、月光、云层等天气因素的影响);德方怎样构建和不断完善国土防空体系(包括作战单位编制和部署的变化);早期雷达技术如何影响空战技术的发展,并在战争的强烈刺激下飞速进化;等等。它们完整地构成一个密合的系统,制约着漫长的夜间空战的进程。甚至在读到德方将完整的夜间战斗机联队按中队拆分成能够独立作战和快速铁路机动的编制,预先部署到对方可能来袭的轰炸路径上守候伏击进行狙杀时,读者还能联想到差不多20年后中国利用近似的战术指导思想,使用地空导弹多次成功击落美蒋高空侦察机的经典战例。

军事学上强调三个基本问题:我在哪里,敌人在哪里,友邻在哪里,这三个问题完全可以说放之四海皆准,是任何军事行动都必须考虑的。“我在哪里”讲的是导航和定位,“敌人在哪里”讲的是侦察和搜索,“友邻在哪里”讲的是敌我识别和通讯联络,缺一都会使自己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对于夜间空战而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空中为了避免迷航,首要就是搞清楚“我在哪里”,于是双方都衍生出了各种导航设备和导航方法。夜暗为敌方提供了天然的隐蔽,为发现敌人增加了巨大的困难,雷达的采用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但传统的探照灯依旧是十分重要的。于是双方在系统的抑制与反抑制中,都发展了自身的“系统力量”。德方有机地将亮夜战斗机、夜间战斗机、高射火力、探照灯、联网的远程警戒雷达和引导雷达、大型夜间空战指挥中心组合在一起,现代国土防空体系的雏形已经显现。英德双方更在早期电子对抗方面做出了大量杰出的探索,仅投放雷达干扰箔片一项就做足了文章,更不用说对导航系统、引导系统、预警系统全方位的反制措施了。为了避免在混乱中高射火力误击己方参战飞机,德国也采取许多措施,归根结底无非就是“友邻在哪里”的问题。

《血色夜空》能够使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二战在军事技术发展史上的关键性作用。在二战后很长时间里,美国还在设计制造专用夜间战斗机执行国土防空任务,当全天候作战概念被逐步强化后,使两条线索最终合为一股。英方为保证夜间轰炸成功有效而不断改进的轰炸雷达,对于白昼轰炸同样产生了有价值的影响,随着轰炸机飞行高度越来越高,穿透云层进行精确轰炸的切实需要使上述技术很快应用到了轰炸机整个机种。

凡此种种,懂得思索的读者当能在阅读之外有所体会,如果真是这样就不枉《血色夜空》众编著者的苦心了。同样,回国头来再读“系统的力量”,一些初读时不甚了然的东西也能豁然开朗。于是无论是从“系统的力量”回眸“血色夜空”,还是从“血色夜空”遥望“系统的力量”都成为可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7 20:23:10编辑过]
《惯性世界》版《军事力量》上管带的“系统的力量”一问,以及《血色夜空——二战英德夜间空战实录》是最近难得一见的空战研究方面的力作。不妨就让我们就用“系统的力量”来回眸“血色夜空”,审视和解读现代空战技术的沿革。

“系统的力量”选取1982年阿以冲突为背景,这一历史段落实际上历来被人们争论不休。即便没有意识形态方面的种种微妙影响,单就关注点而言,长期以来总局限于若干孤立环节,确实缺少“系统的力量”所主张的整体系统分析。旧有的论述往往将单件武器和作战空域的具体空地环境,和双方空军装备体系等因素割裂开来,空谈飞行员的技术优劣,作战模式的灵活与呆板,以及最为人所热衷的战机性能的高低。真正到了讲解如何协同作战时又语焉不详,只得草草带过马虎过去。倒退十多年情况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改善委实不多。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之交,虽然也有对贝卡谷地之战这样经典战例的介绍,连篇累牍地介绍以色列电子对抗和反辐射战术,在预警机指挥下了系统作战,等等。然而,由于缺少真正细致深入的分析,难以令人直观地感受到空战的真实环境。

“系统的力量”很大程度上绕开了那些往往引起很多无意义争论的战损比数据,选取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切入角,读来确实过瘾。另一方面,“系统的力量”更给人以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要重新评估大多数军事爱好者已经形成多时的空战观念,寻找现代空战技术发端的起点。《血色夜空》一书的出现正当其时,充分完成了这一任务,其意义决不不仅仅限于作为二战经典战役当中的重要分册。

二战英德夜间空战之所以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从表面上看双方投入了多种夜间战斗机和轰炸机,的确热闹纷呈;而双方,特别是德国一方大量夜战王牌的涌现,也令人血脉贲张。在这两年的军事刊物上,介绍英德夜间战斗机和夜战王牌的文章并不罕见,但就是无法连成一体,所以也就难怪有些挑刺的读者对抱着二战题材表示最强烈的不满了。夜间空战因其特殊的作战环境和战术模式,使之与昼间空战具有很大的不同,自然显示出空战发展史上具有别样重要意义的另一侧面。同时,二战英德夜间空战拉锯战特点,使得双方的技术跃进都呈现出犬牙交错的特征,这对于人们了解空战技术早期发展大有裨益,也能由此揣摩到后续发展的内在线索,这些线索已经隐藏在漫漫血色夜空之中。

英德夜间空战决不仅仅是荣耀与辉煌、血腥和残酷,更潜藏着大量令人值得深入思考的信息。《血色夜空》依据组织良好的素材,丰富的细节,使读者完全能够从中汲取到新知,并带来不少有益的思考,使大家对空战的理解攀上一个全新的层次,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好勇斗狠的初级层次。英方如何组织大型航空战役(包括如何夜暗、月光、云层等天气因素的影响);德方怎样构建和不断完善国土防空体系(包括作战单位编制和部署的变化);早期雷达技术如何影响空战技术的发展,并在战争的强烈刺激下飞速进化;等等。它们完整地构成一个密合的系统,制约着漫长的夜间空战的进程。甚至在读到德方将完整的夜间战斗机联队按中队拆分成能够独立作战和快速铁路机动的编制,预先部署到对方可能来袭的轰炸路径上守候伏击进行狙杀时,读者还能联想到差不多20年后中国利用近似的战术指导思想,使用地空导弹多次成功击落美蒋高空侦察机的经典战例。

军事学上强调三个基本问题:我在哪里,敌人在哪里,友邻在哪里,这三个问题完全可以说放之四海皆准,是任何军事行动都必须考虑的。“我在哪里”讲的是导航和定位,“敌人在哪里”讲的是侦察和搜索,“友邻在哪里”讲的是敌我识别和通讯联络,缺一都会使自己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对于夜间空战而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空中为了避免迷航,首要就是搞清楚“我在哪里”,于是双方都衍生出了各种导航设备和导航方法。夜暗为敌方提供了天然的隐蔽,为发现敌人增加了巨大的困难,雷达的采用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但传统的探照灯依旧是十分重要的。于是双方在系统的抑制与反抑制中,都发展了自身的“系统力量”。德方有机地将亮夜战斗机、夜间战斗机、高射火力、探照灯、联网的远程警戒雷达和引导雷达、大型夜间空战指挥中心组合在一起,现代国土防空体系的雏形已经显现。英德双方更在早期电子对抗方面做出了大量杰出的探索,仅投放雷达干扰箔片一项就做足了文章,更不用说对导航系统、引导系统、预警系统全方位的反制措施了。为了避免在混乱中高射火力误击己方参战飞机,德国也采取许多措施,归根结底无非就是“友邻在哪里”的问题。

《血色夜空》能够使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二战在军事技术发展史上的关键性作用。在二战后很长时间里,美国还在设计制造专用夜间战斗机执行国土防空任务,当全天候作战概念被逐步强化后,使两条线索最终合为一股。英方为保证夜间轰炸成功有效而不断改进的轰炸雷达,对于白昼轰炸同样产生了有价值的影响,随着轰炸机飞行高度越来越高,穿透云层进行精确轰炸的切实需要使上述技术很快应用到了轰炸机整个机种。

凡此种种,懂得思索的读者当能在阅读之外有所体会,如果真是这样就不枉《血色夜空》众编著者的苦心了。同样,回国头来再读“系统的力量”,一些初读时不甚了然的东西也能豁然开朗。于是无论是从“系统的力量”回眸“血色夜空”,还是从“血色夜空”遥望“系统的力量”都成为可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7 20:23:10编辑过]
写书之人该请dark_knight做序。
dark_knight大人的文章很有见地,要顶
这才是高人啊
《血色夜空》已经买了,刚看了一节,确实比想像的好多了,以史为鉴,《血色夜空》一书已经不是单纯的讲故事,抖包袱了,这比《死神的镰刀》又是一个进步。同时发现这本书所参考的资料在知兵堂系列里也是空前的,看来是下足了功夫了。
同时更期待德国潜艇这本书了,希望能把人们以前对德国狼群的认识产生一个颠覆。
好文,这才是好的书评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7 17:51:17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老机[/I]在2005-6-27 10:46:00的发言:[/B][BR]这才是高人啊

的确!
高,实在是高。
精辟!精彩!
受教!!!
昨天汇款买血色夜空,海陆空天44一书还在一哥们那里。回头定要对比着好好读一读。
回去以后一定好好读读这本书!
如今很多人看书,很少人评书,尤其像dn这样的评论,难能可贵。也是写书和编书的动力与灵魂所在。感谢dn
确实是好评论
[B]以下是引用[I]管带[/I]在2005-7-6 11:42:00的发言:[/B][BR]如今很多人看书,很少人评书,尤其像dn这样的评论,难能可贵。也是写书和编书的动力与灵魂所在。感谢dn

你要知道他平时都看什么书啊,以DN的年龄,涉猎之广,思考之深在我看来是有点吓人了。
初步读了《血色夜空》,果然如楼主所言,感到耳目一新,整本书完全从“系统”角度来描述空战,没有单纯狂炒那些“王牌”,每一时期系统的调整,战术的变化,描述很是生动。感觉不错!
评论很精彩,不知书哪有卖.
兄弟最近干什么啊,怎么不来,可想死我了。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敬佩……
[B]以下是引用[I]plumage[/I]在2005-7-13 0:25:00的发言:[/B][BR]兄弟最近干什么啊,怎么不来,可想死我了。

忙啊!银行里一天卖了61本支票,57本贷记凭证,外加30多笔电汇,还不算开本票、汇票。一本支票敲25个橡皮图章,一本贷记凭证敲50个橡皮图章,总共要多少大家算得出。顺便说句,最近本人在看戈尔斯坦写的《喇嘛王国的覆灭》,颇有心得。其实论坛也没少来,躲在角落里偷看吵架罢了。
那奖金是不是很多?
[B]以下是引用[I]plumage[/I]在2005-7-14 9:22:00的发言:[/B][BR]那奖金是不是很多?

银行所谓的计件工资如果真的是按照这种标准计算的倒不啻是一种福音,然而现实恰恰不是这样。因为出纳柜台上的几个严重的操作事故,整个路支行要背上大幅度扣发奖金的惩罚。所以我就在柜台上放阴风:蒋光头每每到打仗不行的时候就祭出连坐法来了!
哎,真是盘剥严重啊。
国企也有不同的,那些能够和私企自由竞争的稍强一些,比起跨国公司还有很大差距。
最近又仔细细读了一遍系统的力量!感觉不错![em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