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从系统标准化看为什么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力量大幅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22:01:59


http://tieba.baidu.com/p/4443516806
冷战时代,美苏不仅在我们惯常讨论的战机、坦克、火炮、航母等常规武器上进行争霸,在战术和战略核力量上也同样进行着腕力的比拼。

我们可以看出,按照上表的美苏战略核弹头(实线美国,虚线苏联/俄罗斯)的现役数量上看,在冷战时代,美国一直是有一定的优势的。早期(50-60年代末)美国的数量优势相当巨大,但从70年代开始,苏联开始迎头赶上。截止1990年,苏联虽然相比于美国在战略核弹头领域仍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已经大大缩小。


但是,这是包含了美苏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空基轰炸机以及海基弹道导弹的所有战略核弹头数据。我们已知苏联人在轰炸机领域一直远落后于美国,但在陆基核导弹领域,至少在7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已经具有了数量优势,并且这个数量优势到80年代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水平。所以,这就意味着美苏的海基核力量的差距可能要大于很多人的预期。


以上是美苏/美俄的海基核弹头现役数量。我们可以看出,在1990年美国开始大幅度核裁军之前,美军的海基核弹头一直在5000以上,一度逼近6000的数量关口。但反观苏联,即便在1990年苏联海基核弹头达到冷战最高峰的年代,也从未超过3000枚。
我们选取80年代随意一个数量节点,比如苏联西方81演习时期,美军的海基核弹头数量为4752枚(这个数量相比于1980年已经下降了超过300枚),而苏联同期则是1921枚(相比于1980年增加了超过300枚),美国是苏联的接近2.5倍。
我们再随机抽查一个数量节点,比如1987年美苏《INF中程弹道导弹条约》签署,美国海基核弹头数量为5632枚,苏联为2545枚,美国为苏联的2.2倍,总体来说,数量差距貌似在缩小,但缩小幅度相当慢。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是,在整个冷战时期,除90-91年美国开始大幅度核裁军,苏联海基战略核弹头似乎一直在为达到美国的1/2而努力。
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是不是苏联人的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的数量要远远少于美国呢?抑或者是美国的俄亥俄潜艇性能过于出众,压倒了苏联所有的SSBN?

我们可以调阅一下美军和苏军弹道导弹核潜艇力量以及数量的表格,可以看出,从70年代初期开始,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至少从数量上已经压过了美国。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数量的最高峰是1978年,单是弹道导弹核潜艇,苏联人的现役数量就达到了89艘!而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数量最高峰是从1967-1980年,这13年里,美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数量规模一直维持在41艘,就是所谓的41 for freedom,41艘自由舰队!而苏联1967年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数量是29艘。而截至1980年,第一艘俄亥俄还处于造船厂。
我们仍然取1981年和1987年两个数量节点,美国在1981年现役32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相比于1979年已经退役了9艘;而苏联人在1981年现役87艘弹道导弹核潜艇。
1987年美国现役36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已经有数艘俄亥俄开始服役;而苏联的数量则是76艘,相比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经有一定程度削减,但是仍然超过了美军的2倍!
我们再看潜艇的总发射管数量,苏联在1981年最高峰时期,海军总共有现役1038个核导弹发射系统或者说核导弹(发射管以及储存在内的核导弹),而美军的最高峰只有656个。


单纯从海基核导弹(SLBM)数量来说,苏联自从70年代初已经超过了美国,并且在81年达到接近1100枚海基弹道导弹(SLBM)。在海基核导弹数量上,苏联虽然不像在核潜艇数量上优势那么大,但是在80年代初也一段时间有接近美国海军1.8倍的数量。


既然苏联既有海基核导弹的数量优势,又有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数量优势,而且优势都相当大,为何总的携带现役核弹头甚至连美国1/2都达不到呢?这就是今天要讨论的,苏联潜艇的设计问题以及冗余度问题。



我们随机调取一下美国海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数据进行研究,看看美苏两国那么大的海基核力量差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1970年和1971年,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的数量都是41艘,这也是冷战美国SSBN数量的最高峰。总的携带导弹数量也都是656枚。
但是,1970年美国海军总共只有656枚现役海基核弹头,到1971年,在潜艇以及导弹数量都没有任何增加的前提下,核弹头数量却翻了不止一倍,达到了1664枚。这个数量是仅仅一年前的2.5倍还要多。




我们可以看出,在俄亥俄级于1981年开始服役之前,美军的上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末艇(富兰克林级威尔.罗杰斯号SSBN)于1967年4月1日开始服役。之后14年,美军一直没有建造新型的弹道导弹核潜艇。
我们已经讨论过,在1967年,苏联共有29艘SSB/SSBN,其中还包含大量的如629高尔夫这种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但是在1978年,仅仅11年后,苏联的SSBN舰队就达到了现役89艘的数量。
也就是说,虽然从服役速度上来看,美军的SSBN服役的比苏联的型号更快,但由于美国在1967年就停产了弹道导弹核潜艇(于70年代后期才开始恢复生产,即俄亥俄级),而苏联人还在一直大量建造667A/B/BD/BDR等SSBN,所以苏联人最终在70年代初在弹道导弹潜艇的数量竞赛中超过了停滞不前的美国人。


虽然美国人在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的14年中没有服役任何一艘SSBN,但是从60年代到80年代一直不懈扩充自己的SSBN舰队的苏联人却令人奇怪地在这场核武器竞赛中一直被美国人远远地甩在后面。
我们不能把这种失败归结于先进强大的俄亥俄级的服役,因为俄亥俄没服役以前,美国靠着60年代的SSBN就轻松地在核竞争中挫败了苏联人。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人挫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上的遥不可及。很多人提到苏联人的SSBN技术上的不足,会说苏联人没有大直径的立式卷板机,所以台风级的耐压壳只能造到8.5米,而俄亥俄可以造到12.7米;又或者美国人能合成固体NEPE-75硝酸酯聚醚基推进剂,而苏联人做不到;又或者美国人能用IM7碳纤维制造三叉戟的壳体,苏联人没有工业化制造Pan基碳纤维的能力;又或者美国人............
其实我这里不想讨论这种技术上的不足,因为苏联人做不到,苏联人的化工不如美国人,差距还不小;苏联人的制导技术不如美国人;苏联人的核弹小型化技术不如美国人..........苏联人的工业和技术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多不足,这个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苏联人做不到,所以苏联人做不到,你拿着枪指着苏联的设计师,苏联的设计师也很难变出可以弯13米级耐压壳的立式卷板机,正如我们不认为普通大学生考不上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是什么技术上的失策一样。


但是,我以下提到的这个问题,苏联人是绝对有办法可以做得到的,美国人做的很好,苏联人却做的一塌糊涂。这个不需要什么了不得的加工技术,也不需要化学工业的重大突破,但是苏联人就是意识不到,最终在核弹竞赛中花了巨资却一败涂地。


我们可以发现,为何美国人在导弹总现役数量和潜艇数量都没有任何提升的前提下,就能轻轻松松用一年时间将核弹头数量翻到原先的2.5倍?秘诀在于导弹上。
我们可以发现,就举1971年的例子,其实潜艇还是1970年的那41艘潜艇,但是称号已经变了,有7艘已经改装了全新的波塞冬C3导弹(共112枚,每艘艇16枚全部换装,总共7艘),这种导弹是全世界第一种海基装备分导式弹头的弹道导弹。当然了,全世界第一款装备分导式弹头的洲际导弹也是美国的,1970年开始战略值班的LGM-30G民兵Ⅲ。


UGM-73A波塞冬导弹(C3)可以携带多达10枚W68氢弹(用MK3再入器携带),每个当量5万吨。(也有资料宣称最多能携带14枚MK3再入器,但是这估计是理论最大值,美国海军显然实际部署的是10枚)。携带10枚MK3后,波塞冬导弹的射程降低到了4600km。


我们如果用波塞冬来打击莫斯科,那么携带波塞冬导弹的SSBN只需在西班牙和英国以西约1500km的北大西洋上发射就能达到10弹头的打击效果。而这个区位的核潜艇是受到北约严密保护的,因为苏联70年代早期到中期的SSN,如671R维克多Ⅰ,因为噪音过大,是很难穿透北约的冰岛-挪威-格陵兰GIUK反潜网络的。


既然美国人能通过简单的导弹更新就能使得总的核武器威慑能力和突防能力大大提升,那么我们反观苏联人,此时此刻或者说整个70年代他们在做什么呢?


我们调阅苏联的数据,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美国人可以给7艘潜艇一年更新全部导弹,但是苏联人的SLBM却与SSBN似乎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每一型核潜艇对应一种导弹,比如SS-N-18(R-29R)这型导弹就是在667BDR德尔塔Ⅲ在1977年开始服役后才出现的;又比如SS-N-17(R-31)只有12枚,是因为苏联人只在1977年大改了一艘667AM(K-140,耗时4年改装)扬基Ⅱ,所以总共一艘只能装12枚。


美军共改装了6艘詹姆斯.麦迪逊级和6艘本杰明.富兰克林级共12艘用于安装三叉戟C4导弹,每艘16枚,总数高达192枚。
所谓改装主要是更换火控系统用于射程更远的新导弹,发射筒基本不用改。
78年开始改装,1982年12艘麦迪逊级和弗兰克林级(都是拉斐特级改)就改装完毕开始战略值班。只是换个火控很快的。一个一个轮着来改,2年左右全部改完。


回复举报|5楼2016-03-29 10:01
听说来玩的都领了T豆!
推荐 来自 贴吧游戏

鹰啸九天11
新人你好1
所以事实现在似乎很清楚了,美国人在给他们的潜艇更换新型号导弹以及分导弹头的时候,苏联人正在疯狂建造SSBN,因为苏联的导弹是每一型导弹对应一种潜艇,所以新型号的导弹是装不进老潜艇的,只能不断建造新潜艇。虽然苏联大量开工新潜艇,但是总的核弹头数量因为老潜艇使用老导弹和老弹头,仍然大幅度落后于全部采用新导弹、新弹头的美国“老潜艇”。

我们从技术冗余度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为什么美国人可以快速更新他们的导弹(只需要将新型导弹直接吊装进老潜艇的发射管内),苏联的新导弹却塞不进以前的老潜艇,只能不断建造新潜艇呢?


我们以美军三叉戟C4/D5和法国M4/M45/51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注意右边是法国新型SSBN凯旋级的耐压壳,蓝色的是法国90年代的SLBM M45,红色为最新型的M51。
我们可以发现,这两款导弹并不一样大,M51比老的M45导弹无论从宽度还是长度都大不少,但是都能塞进凯旋的发射管,因为凯旋的发射系统是以未来的M51的标准来设计的!所以可以兼容更小的M45!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凯旋是一款80年代开始设计的潜艇,97年凯旋级首艇凯旋号就服役了!而M51是一款21世纪的新型导弹,在2010年才开始服役,也就是说,凯旋设计以及服役的时候,M51连图纸还没画!既然如此,法国人怎么知道M51的尺寸并且使得未来的导弹正好能放入80年代设计的潜艇中呢?


我们再来举美国人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北极星导弹和波塞冬导弹的体积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北极星导弹是两级固体导弹,波塞冬是三级固体导弹,而且波塞冬第一级有14英尺长,比北极星A3长了2英尺。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在设计拉斐特级SSBN的时候,服役的导弹只有北极星A1,这是一种第一级火箭发动机9英尺高的小导弹。
另外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北极星导弹,无论A1/2/3,第一级宽度(最宽处)都是54英寸,也即1.37米;而波塞冬C3和三叉戟C4大幅增加到74英寸,即1.88米;三叉戟D5甚至有83英寸(2.11米)。
那么,美国人怎么知道,未来的导弹有74英寸甚至83英寸,一款60年代初期设计的潜艇又是如何兼容70年代的波塞冬C3导弹甚至是79年的三叉戟C4导弹呢?


美国人和苏联人(中国人)的SLBM。下图从左至右分别是:SS-N-8(R-29/德尔塔Ⅰ或Ⅱ(不兼容))、SS-N-18(R-29R/德尔塔Ⅲ)、SS-N-20(R-39/台风级)、SS-N-23(R-29RM/德尔塔Ⅳ)、巨浪Ⅰ(092)、巨浪Ⅱ(094)。



从上到下依次是德尔塔Ⅰ/Ⅱ/Ⅲ/Ⅳ的简图,其实这并不是同一比例,因为德尔塔系列是依次增大的。
如果我们将其放大到同一比例,667BDRM德尔塔Ⅳ无论是体积还是龟背高度都是最大的。
既然如此,如果苏联人能做到学习西方长处,按照装备667BDRM的R-29RM为标准设计德尔塔Ⅰ/Ⅱ/Ⅲ的发射系统和龟背高度,那么德尔塔Ⅰ/Ⅱ/Ⅲ全部都可以换装新型的R-29RM导弹(SS-N-23)

这要怎么做呢?很简单。我们学习西方国家,成立一个总的统筹办公室,这个统筹办公室不涉及技术方面的问题,比如什么碳纤维什么的,反正苏联也造不出来。我们只需要管苏联人能搞的定的。
这个统筹办公室做什么呢?只管一件事情,就是制定标准!比如,我们规定,下一代导弹甚至下下一代导弹的第一级宽度不能超过74英寸(或者换算为苏联人常用单位,1.9米直径),导弹长度不能超过15米,后座力不能超过XXXX牛,维护等级XXXX,可维护性不得比这一代导弹低,应有XX%的提升............
当然了,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其实就是根据R-29RM的大小来规定的。当然了,我们也可以修改数据,但是这个数据一旦确定下来,那么就不能随意变更了!因为所有的苏联SSBN都要根据这个标准来建造,导弹发射系统都按这个标准!如果不按照这个标准,国家不予验收!
这样,即便我们目前的导弹只有13米长,1.8米宽,也能足够装进这个以15米、1.9米标准设计的发射系统,这个发射系统就定名为D-29R,所有采用液体导弹的潜艇统一使用这个发射系统。
等到新的液体导弹出来,可以直接吊装进这个发射系统,因为新的液体导弹也符合XXXX导弹标准,可以装载进D-29R中。
这样,苏联人压根没必要左一艘、右一艘的,如果苏联人给所有德尔塔都能换装R-29RM,而不用各种时代杂七杂八的导弹,那么苏联人在80年代后期应该就可以在总的核潜艇数量上相比于美国有优势的情况下,在核弹头总数量上与美国人相当。(为什么不是超越呢?这个涉及到核弹头小型化等技术问题,又是没有办法突破的)


当然了,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在60年代就立下标准,规定下一代导弹必须是易于维护,性能良好的固体导弹,而所有液体导弹都要退役。我们知道,苏联的液体导弹采用有毒燃料(肼类和四氧化二氮),维护复杂,而且危险系数很高,如果我们用固体导弹代替的话,这个可能涉及到技术问题。但是如果苏联人早在50年代就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么固体导弹技术和美国的差距不会被拉到那么大,顶多性能稍次。
当然了,上述目标可能因为种种原因难以达成,但是成立一个统筹办公室的技术难度可以说是没有。但是这个小小的办公室可以为苏联节省数百亿卢布的军费。
一个很搞笑的事实是,在资本主义的美国,其实导弹制造和潜艇制造是归两个不相干的公司(甚至从生意上来说是互相竞争的关系),比如制造北极星/波塞冬/三叉戟的洛克希德公司和制造富兰克林级和俄亥俄级的通用动力电船分部。但是,资本主义互相不相干的公司反而能够通力协作,洛克希德制造的新式导弹居然能放入20年前设计的潜艇的发射系统中,并且能够完全兼容!而苏联这种导弹设计局和潜艇设计局理论上全归国家,是一家人的国家,反而是导弹是一套,潜艇又是一套,导弹装在潜艇上发现不能兼容!号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国家协作起来却远不如一切向钱看的资本主义国家,实在是一件再讽刺不过的事情了。


收起回复举报|7楼2016-03-29 10:05


至于有苏粉提到的,苏联潜艇可以更换导弹啊,比如德尔塔Ⅳ就更换了R-29RMU和R-29RMU1/2,未来还要更换R-29RMU3。无力吐槽,R-29RM和R-29RMU从尺寸上有多大区别?可以说是一点区别都没有。这些可以说是两种导弹么?把制导系统调一下,弹头改一下就是两种导弹了?比如R-29RMU相比于R-29RM就是做了延寿,制导系统微调了一下,可以在北极点发射,弹道低了一点,这就是两种不同导弹了?


2003年,国会再次划拨4.16亿美元改进D5,改进后的导弹为新型号D5LE(延寿型)。
弹头改进 目前,“三叉戟”导弹弹头有W88和W76两种型号,大多“三叉戟”导弹都携带较老的当量较低的W76弹头。W76从1978年开始服役。1996-1999年期间美国在对该弹头评估中发现一些“负面变化”,为此,美国开始对其进行延寿和性能改进。
——W76延寿改造。
W76-0。美国海军对W76-0弹头的升级改造包括:一是更换中子发生器。从2002年4月开始用MC4380A型中子发生器替换原有的MC4380。二是设计新的储氚器,2003年开始向海军交付。三是进行飞行试验,2000年8月对安装改进W76-0部件的联台试验组件(1TA)进行了飞行试验。
W76-1(W76 mod1)。W76-1还将延用现有W76的钚和铀部件,但要进行实质性的整修。每个弹头都将在潘太克斯核武器组装厂拆开,然后重新整修,目的是使弹头再服役30年,一些弹头将服役到2040年。整修内容包括:将对现有的W76钚弹芯进行重新鉴定;整修热核次级部件;更换高能炸药;研制新的MC4700型解保、引信禾口点火系统,包括雷达和飞行计算机;开发新的地爆引信,2000年对此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试验;用新型MC4600中子发生器替换MC4380 和MC4380A;为储氚器研制新的氚注入系统。2003年,W76-1进行首次飞行试验。2004财年,W76-1进入工程开发和生产阶段。W76-1 使用的再入载具为MK-4A,当量将减少40%,为60千吨。
---W76性能改进。
为提高“三叉戟”导弹弹头打击精度,美海军制订了“增效型(E2)再入体计划”。2003年1月,洛·马公司为E2计划中的再入飞行器申请了专利。新飞行器上装有舵,使其能在三轴方向上机动,海军在2002年对此曾进行试验。此前海军还对再入飞行器中的GPS接收器进行过测试。2005年3月,美海军“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潜艇“田纳西州”号发射了1枚带有三轴悬浮系统和GPS弹头的“三叉戟”ⅡD5导弹。
E2计划还包括对”三叉戟”弹头可调当量进行研究。美国圣地亚实验室主任罗伯逊曾透露,“三叉戟”导弹可以装备携带单个假次级的低当量弹头,甚至可能发展不同当量的W76,以打击“非俄罗斯”国家,包括无核武器国家。虽然美国国会以具备GPS精度的潜射弹道导弹再入载具将使潜艇可以装备微型核弹为由,在 2004年拒绝了E2计划的预算,但海军使用了其它资金,以保障改进导弹精度的计划。如果W76-1安装触地引信,并使用洛·马公司的机动再入飞行器,那么,“三叉戟”导弹就能打击地下深埋目标。

http://tieba.baidu.com/p/4443516806
冷战时代,美苏不仅在我们惯常讨论的战机、坦克、火炮、航母等常规武器上进行争霸,在战术和战略核力量上也同样进行着腕力的比拼。

我们可以看出,按照上表的美苏战略核弹头(实线美国,虚线苏联/俄罗斯)的现役数量上看,在冷战时代,美国一直是有一定的优势的。早期(50-60年代末)美国的数量优势相当巨大,但从70年代开始,苏联开始迎头赶上。截止1990年,苏联虽然相比于美国在战略核弹头领域仍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已经大大缩小。


但是,这是包含了美苏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空基轰炸机以及海基弹道导弹的所有战略核弹头数据。我们已知苏联人在轰炸机领域一直远落后于美国,但在陆基核导弹领域,至少在7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已经具有了数量优势,并且这个数量优势到80年代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水平。所以,这就意味着美苏的海基核力量的差距可能要大于很多人的预期。


以上是美苏/美俄的海基核弹头现役数量。我们可以看出,在1990年美国开始大幅度核裁军之前,美军的海基核弹头一直在5000以上,一度逼近6000的数量关口。但反观苏联,即便在1990年苏联海基核弹头达到冷战最高峰的年代,也从未超过3000枚。
我们选取80年代随意一个数量节点,比如苏联西方81演习时期,美军的海基核弹头数量为4752枚(这个数量相比于1980年已经下降了超过300枚),而苏联同期则是1921枚(相比于1980年增加了超过300枚),美国是苏联的接近2.5倍。
我们再随机抽查一个数量节点,比如1987年美苏《INF中程弹道导弹条约》签署,美国海基核弹头数量为5632枚,苏联为2545枚,美国为苏联的2.2倍,总体来说,数量差距貌似在缩小,但缩小幅度相当慢。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是,在整个冷战时期,除90-91年美国开始大幅度核裁军,苏联海基战略核弹头似乎一直在为达到美国的1/2而努力。
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是不是苏联人的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的数量要远远少于美国呢?抑或者是美国的俄亥俄潜艇性能过于出众,压倒了苏联所有的SSBN?

我们可以调阅一下美军和苏军弹道导弹核潜艇力量以及数量的表格,可以看出,从70年代初期开始,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至少从数量上已经压过了美国。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数量的最高峰是1978年,单是弹道导弹核潜艇,苏联人的现役数量就达到了89艘!而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数量最高峰是从1967-1980年,这13年里,美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数量规模一直维持在41艘,就是所谓的41 for freedom,41艘自由舰队!而苏联1967年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数量是29艘。而截至1980年,第一艘俄亥俄还处于造船厂。
我们仍然取1981年和1987年两个数量节点,美国在1981年现役32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相比于1979年已经退役了9艘;而苏联人在1981年现役87艘弹道导弹核潜艇。
1987年美国现役36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已经有数艘俄亥俄开始服役;而苏联的数量则是76艘,相比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经有一定程度削减,但是仍然超过了美军的2倍!
我们再看潜艇的总发射管数量,苏联在1981年最高峰时期,海军总共有现役1038个核导弹发射系统或者说核导弹(发射管以及储存在内的核导弹),而美军的最高峰只有656个。


单纯从海基核导弹(SLBM)数量来说,苏联自从70年代初已经超过了美国,并且在81年达到接近1100枚海基弹道导弹(SLBM)。在海基核导弹数量上,苏联虽然不像在核潜艇数量上优势那么大,但是在80年代初也一段时间有接近美国海军1.8倍的数量。


既然苏联既有海基核导弹的数量优势,又有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数量优势,而且优势都相当大,为何总的携带现役核弹头甚至连美国1/2都达不到呢?这就是今天要讨论的,苏联潜艇的设计问题以及冗余度问题。



我们随机调取一下美国海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数据进行研究,看看美苏两国那么大的海基核力量差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1970年和1971年,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的数量都是41艘,这也是冷战美国SSBN数量的最高峰。总的携带导弹数量也都是656枚。
但是,1970年美国海军总共只有656枚现役海基核弹头,到1971年,在潜艇以及导弹数量都没有任何增加的前提下,核弹头数量却翻了不止一倍,达到了1664枚。这个数量是仅仅一年前的2.5倍还要多。




我们可以看出,在俄亥俄级于1981年开始服役之前,美军的上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末艇(富兰克林级威尔.罗杰斯号SSBN)于1967年4月1日开始服役。之后14年,美军一直没有建造新型的弹道导弹核潜艇。
我们已经讨论过,在1967年,苏联共有29艘SSB/SSBN,其中还包含大量的如629高尔夫这种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但是在1978年,仅仅11年后,苏联的SSBN舰队就达到了现役89艘的数量。
也就是说,虽然从服役速度上来看,美军的SSBN服役的比苏联的型号更快,但由于美国在1967年就停产了弹道导弹核潜艇(于70年代后期才开始恢复生产,即俄亥俄级),而苏联人还在一直大量建造667A/B/BD/BDR等SSBN,所以苏联人最终在70年代初在弹道导弹潜艇的数量竞赛中超过了停滞不前的美国人。


虽然美国人在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的14年中没有服役任何一艘SSBN,但是从60年代到80年代一直不懈扩充自己的SSBN舰队的苏联人却令人奇怪地在这场核武器竞赛中一直被美国人远远地甩在后面。
我们不能把这种失败归结于先进强大的俄亥俄级的服役,因为俄亥俄没服役以前,美国靠着60年代的SSBN就轻松地在核竞争中挫败了苏联人。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人挫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上的遥不可及。很多人提到苏联人的SSBN技术上的不足,会说苏联人没有大直径的立式卷板机,所以台风级的耐压壳只能造到8.5米,而俄亥俄可以造到12.7米;又或者美国人能合成固体NEPE-75硝酸酯聚醚基推进剂,而苏联人做不到;又或者美国人能用IM7碳纤维制造三叉戟的壳体,苏联人没有工业化制造Pan基碳纤维的能力;又或者美国人............
其实我这里不想讨论这种技术上的不足,因为苏联人做不到,苏联人的化工不如美国人,差距还不小;苏联人的制导技术不如美国人;苏联人的核弹小型化技术不如美国人..........苏联人的工业和技术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多不足,这个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苏联人做不到,所以苏联人做不到,你拿着枪指着苏联的设计师,苏联的设计师也很难变出可以弯13米级耐压壳的立式卷板机,正如我们不认为普通大学生考不上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是什么技术上的失策一样。


但是,我以下提到的这个问题,苏联人是绝对有办法可以做得到的,美国人做的很好,苏联人却做的一塌糊涂。这个不需要什么了不得的加工技术,也不需要化学工业的重大突破,但是苏联人就是意识不到,最终在核弹竞赛中花了巨资却一败涂地。


我们可以发现,为何美国人在导弹总现役数量和潜艇数量都没有任何提升的前提下,就能轻轻松松用一年时间将核弹头数量翻到原先的2.5倍?秘诀在于导弹上。
我们可以发现,就举1971年的例子,其实潜艇还是1970年的那41艘潜艇,但是称号已经变了,有7艘已经改装了全新的波塞冬C3导弹(共112枚,每艘艇16枚全部换装,总共7艘),这种导弹是全世界第一种海基装备分导式弹头的弹道导弹。当然了,全世界第一款装备分导式弹头的洲际导弹也是美国的,1970年开始战略值班的LGM-30G民兵Ⅲ。


UGM-73A波塞冬导弹(C3)可以携带多达10枚W68氢弹(用MK3再入器携带),每个当量5万吨。(也有资料宣称最多能携带14枚MK3再入器,但是这估计是理论最大值,美国海军显然实际部署的是10枚)。携带10枚MK3后,波塞冬导弹的射程降低到了4600km。


我们如果用波塞冬来打击莫斯科,那么携带波塞冬导弹的SSBN只需在西班牙和英国以西约1500km的北大西洋上发射就能达到10弹头的打击效果。而这个区位的核潜艇是受到北约严密保护的,因为苏联70年代早期到中期的SSN,如671R维克多Ⅰ,因为噪音过大,是很难穿透北约的冰岛-挪威-格陵兰GIUK反潜网络的。


既然美国人能通过简单的导弹更新就能使得总的核武器威慑能力和突防能力大大提升,那么我们反观苏联人,此时此刻或者说整个70年代他们在做什么呢?


我们调阅苏联的数据,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美国人可以给7艘潜艇一年更新全部导弹,但是苏联人的SLBM却与SSBN似乎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每一型核潜艇对应一种导弹,比如SS-N-18(R-29R)这型导弹就是在667BDR德尔塔Ⅲ在1977年开始服役后才出现的;又比如SS-N-17(R-31)只有12枚,是因为苏联人只在1977年大改了一艘667AM(K-140,耗时4年改装)扬基Ⅱ,所以总共一艘只能装12枚。


美军共改装了6艘詹姆斯.麦迪逊级和6艘本杰明.富兰克林级共12艘用于安装三叉戟C4导弹,每艘16枚,总数高达192枚。
所谓改装主要是更换火控系统用于射程更远的新导弹,发射筒基本不用改。
78年开始改装,1982年12艘麦迪逊级和弗兰克林级(都是拉斐特级改)就改装完毕开始战略值班。只是换个火控很快的。一个一个轮着来改,2年左右全部改完。


回复举报|5楼2016-03-29 10:01
听说来玩的都领了T豆!
推荐 来自 贴吧游戏

鹰啸九天11
新人你好1
所以事实现在似乎很清楚了,美国人在给他们的潜艇更换新型号导弹以及分导弹头的时候,苏联人正在疯狂建造SSBN,因为苏联的导弹是每一型导弹对应一种潜艇,所以新型号的导弹是装不进老潜艇的,只能不断建造新潜艇。虽然苏联大量开工新潜艇,但是总的核弹头数量因为老潜艇使用老导弹和老弹头,仍然大幅度落后于全部采用新导弹、新弹头的美国“老潜艇”。

我们从技术冗余度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为什么美国人可以快速更新他们的导弹(只需要将新型导弹直接吊装进老潜艇的发射管内),苏联的新导弹却塞不进以前的老潜艇,只能不断建造新潜艇呢?


我们以美军三叉戟C4/D5和法国M4/M45/51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注意右边是法国新型SSBN凯旋级的耐压壳,蓝色的是法国90年代的SLBM M45,红色为最新型的M51。
我们可以发现,这两款导弹并不一样大,M51比老的M45导弹无论从宽度还是长度都大不少,但是都能塞进凯旋的发射管,因为凯旋的发射系统是以未来的M51的标准来设计的!所以可以兼容更小的M45!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凯旋是一款80年代开始设计的潜艇,97年凯旋级首艇凯旋号就服役了!而M51是一款21世纪的新型导弹,在2010年才开始服役,也就是说,凯旋设计以及服役的时候,M51连图纸还没画!既然如此,法国人怎么知道M51的尺寸并且使得未来的导弹正好能放入80年代设计的潜艇中呢?


我们再来举美国人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北极星导弹和波塞冬导弹的体积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北极星导弹是两级固体导弹,波塞冬是三级固体导弹,而且波塞冬第一级有14英尺长,比北极星A3长了2英尺。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在设计拉斐特级SSBN的时候,服役的导弹只有北极星A1,这是一种第一级火箭发动机9英尺高的小导弹。
另外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北极星导弹,无论A1/2/3,第一级宽度(最宽处)都是54英寸,也即1.37米;而波塞冬C3和三叉戟C4大幅增加到74英寸,即1.88米;三叉戟D5甚至有83英寸(2.11米)。
那么,美国人怎么知道,未来的导弹有74英寸甚至83英寸,一款60年代初期设计的潜艇又是如何兼容70年代的波塞冬C3导弹甚至是79年的三叉戟C4导弹呢?


美国人和苏联人(中国人)的SLBM。下图从左至右分别是:SS-N-8(R-29/德尔塔Ⅰ或Ⅱ(不兼容))、SS-N-18(R-29R/德尔塔Ⅲ)、SS-N-20(R-39/台风级)、SS-N-23(R-29RM/德尔塔Ⅳ)、巨浪Ⅰ(092)、巨浪Ⅱ(094)。



从上到下依次是德尔塔Ⅰ/Ⅱ/Ⅲ/Ⅳ的简图,其实这并不是同一比例,因为德尔塔系列是依次增大的。
如果我们将其放大到同一比例,667BDRM德尔塔Ⅳ无论是体积还是龟背高度都是最大的。
既然如此,如果苏联人能做到学习西方长处,按照装备667BDRM的R-29RM为标准设计德尔塔Ⅰ/Ⅱ/Ⅲ的发射系统和龟背高度,那么德尔塔Ⅰ/Ⅱ/Ⅲ全部都可以换装新型的R-29RM导弹(SS-N-23)

这要怎么做呢?很简单。我们学习西方国家,成立一个总的统筹办公室,这个统筹办公室不涉及技术方面的问题,比如什么碳纤维什么的,反正苏联也造不出来。我们只需要管苏联人能搞的定的。
这个统筹办公室做什么呢?只管一件事情,就是制定标准!比如,我们规定,下一代导弹甚至下下一代导弹的第一级宽度不能超过74英寸(或者换算为苏联人常用单位,1.9米直径),导弹长度不能超过15米,后座力不能超过XXXX牛,维护等级XXXX,可维护性不得比这一代导弹低,应有XX%的提升............
当然了,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其实就是根据R-29RM的大小来规定的。当然了,我们也可以修改数据,但是这个数据一旦确定下来,那么就不能随意变更了!因为所有的苏联SSBN都要根据这个标准来建造,导弹发射系统都按这个标准!如果不按照这个标准,国家不予验收!
这样,即便我们目前的导弹只有13米长,1.8米宽,也能足够装进这个以15米、1.9米标准设计的发射系统,这个发射系统就定名为D-29R,所有采用液体导弹的潜艇统一使用这个发射系统。
等到新的液体导弹出来,可以直接吊装进这个发射系统,因为新的液体导弹也符合XXXX导弹标准,可以装载进D-29R中。
这样,苏联人压根没必要左一艘、右一艘的,如果苏联人给所有德尔塔都能换装R-29RM,而不用各种时代杂七杂八的导弹,那么苏联人在80年代后期应该就可以在总的核潜艇数量上相比于美国有优势的情况下,在核弹头总数量上与美国人相当。(为什么不是超越呢?这个涉及到核弹头小型化等技术问题,又是没有办法突破的)


当然了,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在60年代就立下标准,规定下一代导弹必须是易于维护,性能良好的固体导弹,而所有液体导弹都要退役。我们知道,苏联的液体导弹采用有毒燃料(肼类和四氧化二氮),维护复杂,而且危险系数很高,如果我们用固体导弹代替的话,这个可能涉及到技术问题。但是如果苏联人早在50年代就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么固体导弹技术和美国的差距不会被拉到那么大,顶多性能稍次。
当然了,上述目标可能因为种种原因难以达成,但是成立一个统筹办公室的技术难度可以说是没有。但是这个小小的办公室可以为苏联节省数百亿卢布的军费。
一个很搞笑的事实是,在资本主义的美国,其实导弹制造和潜艇制造是归两个不相干的公司(甚至从生意上来说是互相竞争的关系),比如制造北极星/波塞冬/三叉戟的洛克希德公司和制造富兰克林级和俄亥俄级的通用动力电船分部。但是,资本主义互相不相干的公司反而能够通力协作,洛克希德制造的新式导弹居然能放入20年前设计的潜艇的发射系统中,并且能够完全兼容!而苏联这种导弹设计局和潜艇设计局理论上全归国家,是一家人的国家,反而是导弹是一套,潜艇又是一套,导弹装在潜艇上发现不能兼容!号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国家协作起来却远不如一切向钱看的资本主义国家,实在是一件再讽刺不过的事情了。


收起回复举报|7楼2016-03-29 10:05


至于有苏粉提到的,苏联潜艇可以更换导弹啊,比如德尔塔Ⅳ就更换了R-29RMU和R-29RMU1/2,未来还要更换R-29RMU3。无力吐槽,R-29RM和R-29RMU从尺寸上有多大区别?可以说是一点区别都没有。这些可以说是两种导弹么?把制导系统调一下,弹头改一下就是两种导弹了?比如R-29RMU相比于R-29RM就是做了延寿,制导系统微调了一下,可以在北极点发射,弹道低了一点,这就是两种不同导弹了?


2003年,国会再次划拨4.16亿美元改进D5,改进后的导弹为新型号D5LE(延寿型)。
弹头改进 目前,“三叉戟”导弹弹头有W88和W76两种型号,大多“三叉戟”导弹都携带较老的当量较低的W76弹头。W76从1978年开始服役。1996-1999年期间美国在对该弹头评估中发现一些“负面变化”,为此,美国开始对其进行延寿和性能改进。
——W76延寿改造。
W76-0。美国海军对W76-0弹头的升级改造包括:一是更换中子发生器。从2002年4月开始用MC4380A型中子发生器替换原有的MC4380。二是设计新的储氚器,2003年开始向海军交付。三是进行飞行试验,2000年8月对安装改进W76-0部件的联台试验组件(1TA)进行了飞行试验。
W76-1(W76 mod1)。W76-1还将延用现有W76的钚和铀部件,但要进行实质性的整修。每个弹头都将在潘太克斯核武器组装厂拆开,然后重新整修,目的是使弹头再服役30年,一些弹头将服役到2040年。整修内容包括:将对现有的W76钚弹芯进行重新鉴定;整修热核次级部件;更换高能炸药;研制新的MC4700型解保、引信禾口点火系统,包括雷达和飞行计算机;开发新的地爆引信,2000年对此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试验;用新型MC4600中子发生器替换MC4380 和MC4380A;为储氚器研制新的氚注入系统。2003年,W76-1进行首次飞行试验。2004财年,W76-1进入工程开发和生产阶段。W76-1 使用的再入载具为MK-4A,当量将减少40%,为60千吨。
---W76性能改进。
为提高“三叉戟”导弹弹头打击精度,美海军制订了“增效型(E2)再入体计划”。2003年1月,洛·马公司为E2计划中的再入飞行器申请了专利。新飞行器上装有舵,使其能在三轴方向上机动,海军在2002年对此曾进行试验。此前海军还对再入飞行器中的GPS接收器进行过测试。2005年3月,美海军“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潜艇“田纳西州”号发射了1枚带有三轴悬浮系统和GPS弹头的“三叉戟”ⅡD5导弹。
E2计划还包括对”三叉戟”弹头可调当量进行研究。美国圣地亚实验室主任罗伯逊曾透露,“三叉戟”导弹可以装备携带单个假次级的低当量弹头,甚至可能发展不同当量的W76,以打击“非俄罗斯”国家,包括无核武器国家。虽然美国国会以具备GPS精度的潜射弹道导弹再入载具将使潜艇可以装备微型核弹为由,在 2004年拒绝了E2计划的预算,但海军使用了其它资金,以保障改进导弹精度的计划。如果W76-1安装触地引信,并使用洛·马公司的机动再入飞行器,那么,“三叉戟”导弹就能打击地下深埋目标。
。。。。。。。。。贴吧转载太头痛了,还有图,剩下的自己去贴吧看吧
此文真的不错
对中国很有借鉴意义
呵呵,转贴吧海大师的文章...还来个不错.....
似乎很多人都忽视了一点:冷战时期前苏联的官僚主义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僵化的背景下,其国内也出现了类似于美帝的“军界—工业界集团”,但是在具体的形式上,前苏联的“军界—工业界集团”明显的偏重于核弹与坦克……
历史号称最科学走辩证唯物主义道路的国家总是干反科学反辩证唯物主义的事。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国家不是建立在普遍社会规律上,而是领导人个人意志决定一切的奇葩社会制度。
。。。。。。。。。贴吧转载太头痛了,还有图,剩下的自己去贴吧看吧
此文真的不错
对中国很有借鉴意义
我也有同样的感觉!苏联时期无论运输机、潜艇、军舰,一种型号没造几个就去搞新的型号!浪费太严重!无论安局、伊尔局、图局、米局、卡局,任何一个局设计的飞机比整个中国六十多年设计的都多!

现在的俄罗斯也有这样的问题,两千吨和四千吨级护卫舰各搞好几种!每种造一些!!为什么不能像美国那样佩里级或伯克级大批量造一些!!
yanst2002 发表于 2016-3-31 12:58
我也有同样的感觉!苏联时期无论运输机、潜艇、军舰,一种型号没造几个就去搞新的型号!浪费太严重!无论 ...
有这样一种观点:多研制,少生产,紧抓技术变革!
有这样一种观点:多研制,少生产,紧抓技术变革!
这样无法形成战斗力,浪费惊人!研制安225就为了运航天飞机!!!纯粹有病!


标准化没人比得过美帝;

枪械最初的“标准化”生产,传言就是美帝南北战争期间创造的;
不过不可考了。

前苏联抢先装备了舰载垂直发射系统,可惜每种导弹都要定制发射装置;
再看飞机、坦克等等批量装备的零件可互换性,有人说现在的中国达不到美帝二战水平。

标准化没人比得过美帝;

枪械最初的“标准化”生产,传言就是美帝南北战争期间创造的;
不过不可考了。

前苏联抢先装备了舰载垂直发射系统,可惜每种导弹都要定制发射装置;
再看飞机、坦克等等批量装备的零件可互换性,有人说现在的中国达不到美帝二战水平。
HhJjKcScS 发表于 2016-3-31 13:22
标准化没人比得过美帝;

枪械最初的“标准化”生产,传言就是美帝南北战争期间创造的;
美国人是商业立国
即使军品,也讲究个投入产出比
苏联不一样,计划经济下,根本没那个概念
为了达到战斗力,可以不计成本
基辅级航空母舰上的电缆,接头部分纯银打造,甚至纯金打造

HhJjKcScS 发表于 2016-3-31 13:22
标准化没人比得过美帝;

枪械最初的“标准化”生产,传言就是美帝南北战争期间创造的;
美国人是商业立国
即使军品,也讲究个投入产出比
苏联不一样,计划经济下,根本没那个概念
为了达到战斗力,可以不计成本
基辅级航空母舰上的电缆,接头部分纯银打造,甚至纯金打造

计划经济社会是按成果数量得到奖励的,所以你必须把一个东西搞出很多孪生兄弟来领奖,要不你会这年出了论文和项目,明年就没有了。计划经济最大特点就是无厘头浪费,还有乱论证走弯路,最后还是浪费
有这样一种观点:多研制,少生产,紧抓技术变革!
然而~从来没有看到前苏联有在技术有如何的变革,到是美国为首的70/8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技术变革~比如~晶体管集成电路,三军网络(互联网的前身)各种信息技术应用,武器精确化~人型化~多功能化。等等!
美国人是商业立国
即使军品,也讲究个投入产出比
苏联不一样,计划经济下,根本没那个概念

电缆线用金银又不奇怪!现在的电缆线不一样有在用!
美国人是商业立国
即使军品,也讲究个投入产出比
苏联不一样,计划经济下,根本没那个概念

用金,你是开玩笑么,真是只用贵的不用对的啊,银才是最好的导热导电材料,金只是延展性好吧,而银更是标准的工业耗材,贵重或者精密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电路用银是很普遍的,每年有几十吨以上的银被这样消耗掉了。
电缆线用金银又不奇怪!现在的电缆线不一样有在用!
哪有用金的,银才是顶配,而且也不会在电缆上用,就是精密元件的内部电路才使用,单件用量都很小。
美国海军目前拥有总计285艘各类战舰,而未来,美国海军的目标是拥有总计大约300艘战舰。罗姆尼的目标是350艘

美国目前的造舰速度是每年9艘。罗姆尼的目标是15艘。

美国海军正力图保护10支航母战斗群规模。罗姆尼的目标是+1

不过罗姆尼对他350艘舰艇和每年造15艘的宣讲没有具体说明,比如怎么增加数量,具体造什么类型的舰艇,10月4日,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600舰”时代的海军部长和罗姆尼的军事计划的建筑师之一的约翰·莱曼,坐下来并向防务新闻解答了这些疑问。

约翰·莱曼认为已有的LCS和F-35项目应保留,但应建造新的成本7亿美元以下的舰队护卫舰和继续造超级大黄蜂

罗姆尼会改变和解决采办的混乱,F-16项目花了7年,北极星和民兵只花了4年,而且用的是原始的技术,面临的挑战却更复杂,F-22花了22年简直是疯了。

F-35应该像伯克一样冻结设计之后就不要乱改,除非遇到危急生命的情况, F-35设计上的变化的数量是令人难以置信。在联合需求委员会里有太多的企业。他们都有权写需求变更,这样不可能完成一个项目。并且举了伯克级一直没有机库的例子,部分海军人员想要个机库,“我们回答说:门都没有,我们不会修改任何设计”。

还有F-14的例子,怎么看起来好眼熟啊:“当时,每一个F-14机队都是不同的。随意的更改订单流程,无纪律的生产。造成了每一架F-14飞机的系统都需要有它自己完整的记录。没有两架飞机是一样的。”

约翰·莱曼说新的防空反导雷达(AMDR)会不适合安装在现有的阿利·伯克级上,所以用LPD17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或者DDG1000来装载他们将很合适,用LPD17可以不用研制新船体,这样可以省钱,并且称新船为导弹防御舰(missile defense ship)
未来航空兵 发表于 2016-3-31 14:05
用金,你是开玩笑么,真是只用贵的不用对的啊,银才是最好的导热导电材料,金只是延展性好吧,而银更是标 ...
金的抗腐蚀性最佳,所以很多电缆的触点,用纯黄金
苏联就是这么任性
咋地
金的抗腐蚀性最佳,所以很多电缆的触点,用纯黄金
苏联就是这么任性
咋地
抗腐蚀性最好的是铱吧。。。
未来航空兵 发表于 2016-3-31 14:06
哪有用金的,银才是顶配,而且也不会在电缆上用,就是精密元件的内部电路才使用,单件用量都很小。
就是金
单论导电性,金略次与银
但是金的抗腐蚀性,在金属里顶尖
所以,苏联的航母电缆的触点,大量采用纯银,纯金
而且是大量应用,不是小规模应用
用金,你是开玩笑么,真是只用贵的不用对的啊,银才是最好的导热导电材料,金只是延展性好吧,而银更是标 ...
那是你不懂,金耐氧化远比银强;
高端芯片工业、电路板工业是工业中用金大户。
抗腐蚀性最好的是铱吧。。。
耐腐蚀,耐氧化,导电,导热,延展性,都俱佳,只有金
你没得选。
标准化这事对标准制订者的前瞻性要求很高的,搞不好就会标准就会变成妨碍前进的阻力了,例如国内地铁所用的标准就是这样子了。
T-72坦克据说是拿T-64的改进经费私自研发出来的,结果研发出来后反而获得了军方的青睐;苏27是少有的同时提供给空军和防空军的飞机,而米格29只是空军前线航空兵用的飞机,性能上受到了限制。

但是,美国的军种通用是在麦克纳马拉执政期间强行逼迫出来的结果。1950年代研发的百式系列飞机,浪费也很严重。从F-4开始,麦克纳马拉要求进行海空军通用化,F-111则是比较失败的例子。而在核反应堆问题上,麦克纳马拉要求航母使用双反应堆,里科弗建议使用四反应堆以便利用核潜艇的技术成果。也就是说,在1960年代通过一系列的商业化成本控制手段,美国找到了节约经费的途径。然而这种运用方式在F-35项目上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也就是说美军的军火商找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途径。
由于现代武器装备复杂度和成本直线上升,如何进行经济核算和成本控制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焦点。曾经有悲观的预言认为,美国军费到了2050年只够买一架战斗机了。当然,现实没有那么夸张,但是许多项目经费严重超支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

中国其实也面临许多挑战。比如在1970年代大备战时期,在北方建造了大量的人工山,而一个人工山的花费就高达5000万元人民币,足够买上四艘053型护卫舰了。
历史号称最科学走辩证唯物主义道路的国家总是干反科学反辩证唯物主义的事。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国家不是建立 ...
就是,一个二战受到败坏最大的国家居然第1个发射卫星,领先于大发二战横财的美匪,这太不符合辨证唯物主义了,十分不科学
没图看得好痛苦,贴吧404了
爱太空 发表于 2016-3-31 18:31
没图看得好痛苦,贴吧404了
海大师的帖子被删了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6-3-31 14:20
那是你不懂,金耐氧化远比银强;
高端芯片工业、电路板工业是工业中用金大户。
芯片回收就有洗金的
cftk 发表于 2016-3-31 20:30
芯片回收就有洗金的
当年“洋垃圾回收村”土法回收金、银等重金属牟利,造成严重污染。
dongxuan 发表于 2016-3-31 11:27
。。。。。。。。。贴吧转载太头痛了,还有图,剩下的自己去贴吧看吧
此文真的不错
对中国很有借鉴意义
中国可以学习。但不搞那么多。核弹又不能用,将来还得销毁。
就是,一个二战受到败坏最大的国家居然第1个发射卫星,领先于大发二战横财的美匪,这太不符合辨证唯物主 ...
一个穷人把一生的积蓄买了一件比隔壁富人奢华的衣服炫耀十分钟然后饿死很值得骄傲吗?
HhJjKcScS 发表于 2016-3-31 13:22
标准化没人比得过美帝;

枪械最初的“标准化”生产,传言就是美帝南北战争期间创造的;
确实,美帝搞标准化确实很厉害,有段时间甚至达到了变态的程度。别说军用的,就是民用产品上也是如此,拿最常用的水龙头来说,一个简单的水龙头的阀门部件,美帝就给搞成了一个有多个标准化部件组成的组合体,哪怕几十年前的水龙头坏了,只需要把坏掉的标准件换了就能修复,无须更换整个龙头。还有家用的中央空调系统,所有牌子的各种型号,接口都是一样的,各个牌子之间可以互换,哪怕一个很老旧的系统,更换一个智能控制器就能改造成一套智能系统,无须整套系统更换。另外还有早年的汽车产品,所有不同的品牌型号都用同型号的车灯,等等。计算机行业常用的各种标准化接口也应该是哪个时期开始发展起来的。

唯物之光 发表于 2016-4-1 00:42
一个穷人把一生的积蓄买了一件比隔壁富人奢华的衣服炫耀十分钟然后饿死很值得骄傲吗?


那可不是衣服,航天可是引领了人类的进步,是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唯物之光 发表于 2016-4-1 00:42
一个穷人把一生的积蓄买了一件比隔壁富人奢华的衣服炫耀十分钟然后饿死很值得骄傲吗?


那可不是衣服,航天可是引领了人类的进步,是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Ymzg 发表于 2016-3-31 18:13
就是,一个二战受到败坏最大的国家居然第1个发射卫星,领先于大发二战横财的美匪,这太不符合辨证唯物主 ...


部分东西及概念,苏联走在美国之前,比如hpc-高性能计算机或者叫超算,最早就是苏联时期的俄罗斯besm-6。
Ymzg 发表于 2016-3-31 18:13
就是,一个二战受到败坏最大的国家居然第1个发射卫星,领先于大发二战横财的美匪,这太不符合辨证唯物主 ...


部分东西及概念,苏联走在美国之前,比如hpc-高性能计算机或者叫超算,最早就是苏联时期的俄罗斯besm-6。
部分东西及概念,苏联走在美国之前,比如hpc-高性能计算机或者叫超算,最早就是苏联时期的乌克兰besm-6。
美匪地理位置太好了,又发了二战横财,而苏联则是二战受损失最大的国家,两者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完全没有可比性
用金,你是开玩笑么,真是只用贵的不用对的啊,银才是最好的导热导电材料,金只是延展性好吧,而银更是标 ...
金不会被氧化啊,所以开关等连接部位用镀金很常见。

纯金确实没听说船用,只记得阿波罗飞船有纯金开关
三硝基甲苯 发表于 2016-4-1 01:09
确实,美帝搞标准化确实很厉害,有段时间甚至达到了变态的程度。别说军用的,就是民用产品上也是如此,拿 ...
给你说件真事,可见中国军工体系早年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的问题之大;

若干年前,某试验基地,某种新导弹,测试了几个月,上靶场前发现塞不进为其研制的发射筒......

这还是量身定制的装备,公差控制差了点,就是塞不进去......
Ymzg 发表于 2016-3-31 18:13
就是,一个二战受到败坏最大的国家居然第1个发射卫星,领先于大发二战横财的美匪,这太不符合辨证唯物主 ...

现在俄罗斯火箭技术还是血洗美国

一个RD180领先美国50年
给你说件真事,可见中国军工体系早年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的问题之大;

若干年前,某试验基地,某种新导弹 ...
别说导弹,就是造了几十年双37防空炮,相同批次的炮之间零件都不一定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