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17:50
http://baike.baidu.com/view/270273.htm

新型毒品
锁定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毒品)。目前在我国流行滥用的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多发生在娱乐场所,所以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假日毒品”。中国每年被冰毒、氯胺酮等新型毒品吞食的社会财富以百亿计。

目录

1简介

2新型毒品的由来

3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

4新型毒品的种类

5危害性
‥更具欺骗性
‥可致精神病

6新型毒品吞噬社会财富
‥黑金产业
‥高危群体
‥氀襑围剿

1简介

新型毒品大多为片剂或粉末,吸食者多采用口服或鼻吸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的吸食者一般由于在吸食后会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容易造成暴力犯罪。

在中国流行滥用的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多发生在娱乐场所,所以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假日毒品”。新型毒品“娱乐性”的假象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其“毒”的本质,这也是新型毒品蔓延的重要原因。

刘志民强调,可以预计,冰毒等新型毒品的流行与滥用,势必会促进包括艾滋病等传染病的传播蔓延,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2新型毒品的由来


新型毒品

1919年,日本一位化学家首次合成了后来被称之为冰毒的甲基苯丙胺。在二战期间,甲基苯丙胺作为抗疲劳剂在士兵中广为使用。二战后,日本将其军队中库存的苯丙胺类药物投放市场,造成50年代的首次滥用大流行。60年代一些欧、美国家,主要在夜总会、酒吧、迪厅、舞厅中滥用这类毒品。90年代后,以冰毒、摇头丸为代表的“舞会药”在全球范围形成流行性滥用趋势,滥用群体从早期的摇滚乐队、流行歌手和一些亚文化群体蔓延至以青少年群体为主的社会各阶层。[1]

3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

新型毒品大部分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而鸦片、海洛因等麻醉药品主要是罂粟等毒品原植物再加工的半合成类毒品。所以新型毒品又叫“实验室毒品”、“化学合成毒品”。

新型毒品对人体主要有兴奋、抑制或致幻的作用,而鸦片、海洛因等传统的麻醉药品对人体则主要以“镇痛”、“镇静”为主。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多采用吸烟式或注射等方法吸食滥用;新型毒品大多为片剂或粉末,吸食者多采用口服或鼻吸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吸食者一般是在吸食前犯罪,由于对毒品的强烈渴求,为了获取毒资而去杀人、抢劫、盗窃;而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吸食者一般由于在吸食后会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1]

4新型毒品的种类

由于科学技术和制药工业的进步和发展,精神药物的范围和种类不是固定不变的,新型毒品滥用的品种也将不断增多。

根据新型毒品的毒理学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四类:

第一类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代表物质是包括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在内的苯丙胺类兴奋剂;

第二类是致幻剂,代表物质有麦角乙二胺(LSD)、麦司卡林和分离性麻醉剂(苯环利定和氯胺酮);

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质是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我国俗称摇头丸);

第四类是一些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物质,包括三唑仑、氟硝安定和γ-羟丁酸等。[1]

1、冰毒

通用名称:甲基苯丙胺

性状: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lce)。由于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剧烈,又称之为“冰毒”。冰毒的精神依赖性极强,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

滥用方式:口服、鼻吸。

吸食危害: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能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吸食成瘾者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等。

[写真]

2000年2月7日,福建厦门某一居室内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枪战。警方调查发现,开枪者是两名台湾人,他们不仅合伙秘密加工制造冰毒,而且本身就是冰毒吸食者。两人吸食冰毒后产生了强烈幻觉,神志不清,怀疑被人监视,两人竟互相开枪对射了40余发子弹。

[小帖士]

“麻谷”是泰语的音译,实际是缅甸产的“冰毒片”,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外观与摇头丸相似,通常为红色、黑色、绿色的片剂,属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2、摇头丸

性状:以MDMA、MDA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由于滥用者服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难以控制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称为摇头丸。外观多呈片剂,形状多样,五颜六色。

吸食危害:摇头丸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在药物的作用下,用药者的时间概念和认知出现混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活跃,整夜狂舞,不知疲劳。

同时在幻觉作用下使人行为失控,常常引发集体淫乱、自残与攻击行为,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脑疾病。

[写真]

★一位吃过摇头丸的小姐说,药劲半个小时就会上来,先是感到浑身发热,坐着坐着就想晃动身体,你越想忍住就越想摇头,不摇就会浑身冒汗,上下牙打架,莫名的兴奋会从骨子里钻出来。

★一女生在酒吧服下摇头丸后,摇头不止,直到呼吸困难、全身抽搐、倒地人事不省,被送医院抢救才挽回生命。

[小帖士]

最初在我国被称之为摇头丸的是指以MDMA、MDA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的丸剂,目前常被滥用的摇头丸成分更为混杂,除MDMA、MDA等成分外,还常含有冰毒、氯胺酮、麻黄素、咖啡因、解热镇痛药等毒品和药物,从而增强摇头丸的致幻、兴奋以及对人体的毒性作用。

3、K粉

通用名称:氯胺酮

性状:静脉全麻药,有时也可用作兽用麻醉药。一般人只要足量接触二、三次即可上瘾,是一种很危险的精神药品。K粉外观上是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可随意勾兑进饮料、红酒中服下。

吸食反应:服药开始时身体瘫软,一旦接触到节奏狂放的音乐,便会条件反射般强烈扭动、手舞足蹈,“狂劲”一般会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直到药性渐散身体虚脱为止。

吸食危害:氯胺酮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服用后会产生意识与感觉的分离状态,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状,表现为头昏、精神错乱、过度兴奋、幻觉、幻视、幻听、运动功能障碍、抑郁以及出现怪异和危险行为。同时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都造成严重损害。

[写真]

有一位18岁的女病人两年前开始吸食氯胺酮,当医护人员为她作智力测验时,发现她的智力已下降至86,与医学上对弱智所定义的70相距不远,而正常人的平均智力应该在100以上。

[小帖士]

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在迪吧、舞厅等娱乐场所将K粉和冰毒、摇头丸混合一起兜售给吸毒者使用,具有兴奋和致幻的双重作用。由此导致毒品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毒性较两种毒品单独使用要严重得多(即1+1>2),很容易导致过量中毒甚至发生致命危险。目前也有发现把K粉溶于水中骗取年轻女性服用后实施性侵犯,因此也被叫做“强奸药”。

4、咖啡因

来源:化学合成或从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

性状:适度地使用有祛疲劳、兴奋神经的作用。

滥用方式:吸食、注射。

吸食危害:大剂量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引起惊厥、导致心律失常,并可加重或诱发消化性肠道溃疡,甚至导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同时具有成瘾性,一旦停用会出现精神萎顿,浑身困乏疲软等各种戒断症状。咖啡因被列入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范围。

[小帖士]

我们平时喝的咖啡、茶叶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咖啡因,一般每天摄入咖啡因总量在50-200毫克以内,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5、安纳咖

通用名称:苯甲酸钠咖啡因

性状:由苯甲酸钠和咖啡因以近似一比一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外观常为针剂。

吸食危害:长期使用安纳咖除了会产生药物耐受性需要不断加大用药剂量外,也有与咖啡因相似的药物依赖性和毒副作用。

6、氟硝安定

性状: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俗称“十字架”。

吸食反应:镇静、催眠作用较强,诱导睡眠迅速,可持续睡眠5-7小时。氟硝安定通常与酒精合并滥用,滥用后可使受害者在药物作用下无能力反抗而被强奸和抢劫,并对所发生的事情失忆。氟硝安定与酒精和其它镇静催眠药合用后可导致中毒死亡。

7、麦角乙二胺(LSD)

性状:纯的LSD无色、无味,最初多制成胶囊包装。目前最为常见的是以吸水纸的形式出现,也有发现以丸剂(黑芝麻)形式销售。

吸食危害:LSD是已知药力最强的致幻剂,极易为人体吸收。服用后会产生幻视、幻听和幻觉,出现惊惶失措、思想迷乱、疑神疑鬼、焦虑不安、行为失控和完全无助的精神错乱的症状。同时会导致失去方向感、辨别距离和时间的能力,因而导致身体严惩受伤和死亡。

[小帖士]

在台湾及香港也有以黑色砂粒状小颗粒(状似六神丸)方式呈现,叫作一粒砂、黑芝麻、蟑螂屎等名称。

由于食用这种黑色、小如细沙的“黑芝麻”毒品以后,听到节奏强烈的音乐就会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药效长达12个小时,故又称作“摇脚丸”。

[写真]

吸食完LSD的青年本来在高楼上,却错误地判断自己在平地上,于是本想“走”到街上,却从高楼跳了下来;迎面而来的汽车离自己已经很近了,吸食者却错误地判断车离他还很远,于是迎着车走过去……

8、安眠酮

通用名称:甲喹酮,又称海米那,眠可欣。

性状:临床上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失眠症,该药久用可成瘾,而且有些病人在服用一般治疗量后,能引起精神症状,该药已成为国内外滥用药物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临床上已停止使用。合成的安眠酮一般为褐色、黑色或黑粒状的粉剂,非法生产的产品中可以看到药片状、胶囊状、粉状。

在西北地区,一些吸毒人员吸食一种叫作“忽悠悠”的毒品。这种“忽悠悠”药片的主要成分是安眠酮和麻黄素,分别是国家管制的一类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因服用这两种药片后会产生打磕睡、似酒醉、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状态,故叫“忽悠悠”。

9、三唑仑

性状:又名海乐神、酣乐欣,淡蓝色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药品,口服后可以迅速使人昏迷晕倒,故俗称迷药、蒙汗药、迷魂药。无色无味,可以伴随酒精类共同服用,也可溶于水及各种饮料中。

吸食反应:药效比普通安定强45-100倍,服用5-10分钟即可见效,用药2片致眠效果可以达到六小时以上,昏睡期间对外界无任何知觉。服用后还使人出现狂躁、好斗甚至人性改变等情况。

[写真]

由于三唑仑的催眠、麻醉效果远远高于安定片等其它精神药品,长期服用极易导致药物依赖,因此不法分子常利用其实施抢劫、强奸等不法活动。

无业人员张某等3人,对少女小青(化名)酒肉招待。小青喝下“可乐”立即昏迷。原来,可乐瓶被张等人放入三唑仑。小青被麻翻后,张某等人将小青轮奸,并抢走手机等。

10、γ-羟丁酸(GHB)

性状:又称“液体迷魂药”或“G”毒,在香港又叫做“fing霸”、“迷奸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吸食反应:使用后可导致意识丧失、心率缓慢、呼吸抑制、痉挛、体温下降、恶心、呕吐、昏迷或其他疾病发作。特别是当与苯丙胺类中枢神经兴奋剂合用时,危险性增加。与酒精等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合用可出现恶心和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吸食危害:吸食者服用后可出现性欲增强的特点并产生快速睡意,苏醒后会出现短暂性记忆缺失,即对昏迷期间发生的任何事件无记忆,常被犯罪分子利用实施强奸。

[写真]

香港一22岁女子在参加狂野派对时服下一种名为“fing霸”的药后,脑内一片空白,并有强烈的性兴奋,在卫生间昏迷过去。事后朋友们将她送进医院,医生为其检查身体时才吃惊地发现:她已遭多名男子轮奸,而在整个被侵害过程中,她诨然不知!

11、丁丙诺啡

性状:又名沙菲片。主要作用是镇痛,能暂时缓解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的症状,通常被戒毒所用在对戒毒者短期与早期脱毒替代治疗上。属于国家管制的二类精神药品。

吸食反应:吸食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晕厥、呼吸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

12、麦司卡林

来源:由生长在墨西哥北部与美国西南部的干旱地一种仙人掌的种籽、花球中提取。

通用名称:三甲氧苯乙胺,是苯乙胺的衍生物。

吸食反应:服用后出现幻觉,并引起恶心、呕吐。

吸食危害:主要是导致精神恍惚,服用者可发展为迁延性精神病,还会出现攻击性及自杀、自残等行为。

13、苯环利定(PCP)

性状:也称普斯普剂,是一种有麻醉作用的致幻类药物。

滥用方式:一般是烟雾吸入,也可口服、静脉注射。

吸食反应:用药后1-2小时开始出现情绪不稳、兴奋躁动、失去痛感、神经麻木,继而注意力不能集中,产生思维障碍,逐渐出现幻觉,有的还因此导致进攻行为或自残行为。

[小帖士]

服用PCP后因思维混乱、感觉迟钝、判断力和自控力下降引起的死亡人数要远比这种毒品本身的毒性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多,而且很多死亡原因在常人看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服用者因思维混乱、自控力太差而溺死在浅水滩中;因感觉迟钝、痛感消失又无力辨别方向而在完全可以逃生的火灾事件中被活活烧死等等。

14、止咳水

吸食反应:通常含有可待因、麻黄碱等成分,服用后会出现昏昏欲睡、便秘、恶心、情绪不稳定、睡眠失调等症状,大量服用能抑制呼吸。

吸食危害:长期服用可形成心理依赖,戒断症状类似海洛因毒品。吸食者往往最终转吸海洛因,才能满足毒瘾。过量滥用,可导致抽筋、神智失常、中毒性精神病、昏迷、心跳停止及呼吸停顿引致窒息死亡。

[小帖士]

购买处方药一定要有医生开具的处方。但一些不良商家为了牟取私利,公然出售联邦止咳露、新泰洛其等止咳处方药,甚至还明目张胆地摆上了副食品商店的货架。许多孩子因为随便将该药当饮料服用,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更有一些孩子从饮止咳水开始而沦入毒品陷阱。

15、迷幻蘑菇

性状:多为粉红色片剂,其迷幻成分主要由一种含毒性的菌类植物“毒蝇伞”制成。“毒蝇伞”生长在北欧、西伯利亚及马来西亚一带,属于带有神经性毒素的鹅膏菌科,含有刺激交感神经、与迷幻药LSD有相似的毒性成分。

吸食反应:药力持久,有吸食者称比摇头丸、K粉更强烈。吸食后即会出现健谈、性欲亢进等生理异常反应。

吸食危害:过量吸食会出现呕吐、腹泻、大量流汗、血压下降、哮喘、急性肾衰竭、休克等症状或因败血症猝死。心脏有问题的人服用后可导致休克或突然死亡。

16、地西泮

性状:又名安定。白色结晶性粉末。

吸食反应:适用治疗焦虑症及各种神经官能症、失眠、治疗癫痫。长期大量服用可产生耐受性并成瘾。

吸食危害:久服骤停可引起惊厥、震颤、痉挛、呕吐、出汗等戒断症状。用药过量有头痛、言语不清、震颤、心动徐缓、低血压、视力模糊及复视等。有嗜睡、疲乏、头昏及共济失调(走路不稳)。超剂量可导致急性中毒,表现为动作失调、肌无力、言语不清、精神混乱、昏迷、反向减弱和呼吸抑制直至死亡等,也可引起精神错乱、关节肿胀、血压下降等。

17、有机溶剂和鼻吸剂

有机溶剂和鼻吸剂包括一系列挥发性很强的化合物,它们能像抑制剂一样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这些化合物或是在室温时以气体状态存在,或者一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很快蒸发。

有机溶剂会导致知觉受损、失去协调和判断能力,压抑呼吸和脑部受损。

较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油漆稀释剂和去涂料剂、香蕉水、松节油、胶水、汽油、煤油和其他石油制品、打火机和清洁用液体以及各种气溶胶剂。它们的有效成分包括甲苯、丙酮、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醚以及各种酒精和乙酸盐。[1]

5危害性

更具欺骗性

涉及新型毒品的场所也在不断扩大,吸食摇头丸、K粉等毒品场所由迪斯科舞厅、KTV等逐渐向茶艺吧、咖啡厅、酒店、宾馆等场所蔓延,甚至出现了家庭派对群体吸毒的现象。

“如果说毒品流行初期好奇心成为滥用毒品的主要原因,那么现在年轻人在初次使用毒品的时候,更多是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北京军区总医院药物依赖防治中心主任陶然认为,新型毒品之所以被年轻人使用,主要因为它兴奋感强,尤其是娱乐场所的灯光刺激、声乐激发、群体效应使得使用者显得更加活跃。同时新型毒品由于是化学合成品,与海洛因等植物提取品相比生产更容易,价格更低廉,服用更方便,所以被广泛使用。

“其实,新型毒品对身体的伤害一点也不少。”新、老毒品只是反应快慢不同,对人体的危害性没有差别。实际上,同等剂量的新型毒品比传统毒品毒性和成瘾性更强烈,服用这些毒品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体温急剧上升、心血管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另外,如果连续使用这类兴奋剂,会导致人脑的神经细胞受到严重损伤,甚至退变,导致精神病发作,机体的其他系统功能也都会受到严重的损伤。

可致精神病

中国药物依赖治疗中心主任医师杜万君长期从事对吸毒患者的治疗,据他介绍,近年来因吸食冰毒等新型毒品出现戒断反应的人明显增多,基本上都是20—40岁,有大学高材生、外企职员。他说,与海洛因相比,新型毒品更多的是引起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这与其药物成分有关。

“成瘾性小是相对的。”杜万君介绍说,即便用于戒毒的替代品美沙酮也属于毒品范畴,它的作用和海洛因基本相似,但是作用时间比海洛因长,依赖性比海洛因低,这样注射以后不会产生很痛苦的感觉,这个药物作为替代治疗能够起到比较好的作用。但它本身也有一定的依赖性,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逐步减小使用量。

“口服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同样会导致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杜万君说,新型毒品的兴奋剂和致幻剂很容易激发性欲,而且一般是在群体性娱乐场所使用,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的几率很大,很容易导致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 对于毒品可以减肥的说法,杜万君表示,所有的兴奋剂都有减肥的效果,因为兴奋可以增加身体消耗,同时抑制食欲。但是长期服用就会出现营养不良、消化系统紊乱、体质下降,同时出现抑郁等其他严重精神疾病,所以用吸毒来减肥是非常危险的。

6新型毒品吞噬社会财富

黑金产业

进入21世纪,公安部门在与传统毒品的搏击中步步为营,偏偏与新型毒品的斗法却节节败退,以至从一线城市逐步向二三线城市,甚至边远山城溃退。到了2010年,全国一千多座县城实已大部分失守。每个月,我们都可以从媒体上看到全国各地缴获毒品的战报。

新型毒品,几乎每天都在挑动干警和民众的神经。

这实际是一条联结着巨大利益的黑金产业链。就拿K粉来说,不像海洛因那样,需要通过种植罂粟来提取原料。它只须利用溴代环戊烷、镁粉、乙醚和邻氯苯晴等化学原料,经过简单的工艺合成。上述原料不难买到,只要脑袋里装的不是糨糊,照着教材就可以马上学会。

如果直接做大毒枭的下家,入行就更加简单。一般大毒枭都有自己的分销网络,从一线城市逐步向三线城市延伸,层层扩散,到了一些山区小县城,基本由一些小毒贩在交易。不同的毒贩之间划好山头,谁也不能随便踩过界。处在最末端的小毒贩,等同于一个送货者,只要身上有几千元,就可以入行。许多吸毒者,实际上也就是售毒者。

看似完美的链条以滚雪球的方式为这个黑色的产业积聚着财富。即使以每克500元人民币的售价来计,2009年全国缴获的5.3吨氯胺酮的产值就高达26.5亿元。有人估算,全国每年被新型毒品吞食的社会财富以百亿计。

新型毒品,成了一只专门吞噬青少年的恶魔。2010年7月,阳东县公安局突袭合山镇一间酒吧,就一举查获35名吸食新型毒品K粉的人员,年龄都在18—22岁。

高危群体

苏雷是2009年秋开始接触K粉的。  

那时,他在升中考试时名落孙山,不得不从“计划外”迈进了本地一所二流高中,“情绪非常失落”。

入学不到半月,他便与班里一些成天在社会上混的同学打成了一片,经常出入娱乐场所、夜不归宿,也助长了苏雷寻刺激、赶时髦的心态。刷K和溜冰(滥用冰毒)作为当下亚文化群体常玩的游戏,自然搔到了他的痒处。一次体验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班主任曾经把苏雷的表现反映给他的父母。然而,其父母常年在东莞打工,家里也没更合适的长辈能对孩子实施管束,只能放任自流。

当晚一起玩的几名青少年,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留守青少年。

苏雷所在的是一个落后山区县,低收入家庭主要劳动力异地就业的现象非常普遍。本地一所初中的老师告诉记者,他所带的班级,70%以上的学生家长,都常年在外打工。而据他了解,有些村庄的农民,外出务工的比例高达80%。记者从侧面了解到,该县总人口不到60万人,劳务输出的人口就有差不多20万,其中大多分布在农村。

这种情况在当下的中国农村并非孤立的现象。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显示,我国2009年流动人口达到2.11亿人。人口的大规模流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留守少年为其中最突出的一个。

全国妇联曾作过调研,发现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实际包括青少年)已经接近5800万,集中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等省。

曾经做过K粉生意的小王告诉记者,和传统毒品相比,K粉和冰毒的货源近、进货渠道多、供货快,更重要的是,新型毒品的市场定位更准,制毒者把目标消费群体瞄准了生理和心理都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青少年。而这个市场,是无法估量的。新型毒品,成了一个专门吞噬青少年的恶魔。今年7月,阳东县公安局突袭合山镇一间酒吧,一举查获35名吸食新型毒品K粉的人员,年龄都在18—22岁。

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00多万,其中广东累计登记在册的人数就达24万,每年在广东挥霍的社会财富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这些,同样以年轻人居多。近年来,全国各地频频发生由毒品诱发的违法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广东一些地方公安早前粗略统计,发现某些年份当地查处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中,因吸毒诱发的高达80%。公安机关透露, 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大多与新型毒品的流行脱不了干系。

毒品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或是经济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与毒品的博弈,不能只靠公安部门的孤军奋战,还需要仰仗全社会的合力。
公安围剿

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毗邻港澳台和东南亚,加上有长达8500公里的海岸线,一直被各路毒枭看作是贯通和渗透内地毒品市场的主要通道,也是新型毒品制造商图谋盘据的重要区域, 一些大毒枭甚至想把广东建成各类毒品的集散地。

2009年9月, 惠州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制贩毒品案,现场缴获毒品MDMA(摇头丸的主要成分)1.74吨及制毒原料和设备一批,扣押毒资2000余万元,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

广东省禁毒委的分析报告显示,在境外传统毒品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的同时,境外与境内新型毒品制造、走私、运输、贩卖活动累积叠加,境内新型毒品消费呈现快速蔓延态势。广东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珠三角地区仍面临着成为区域性各类毒品集散地的风险和威胁。

警方分析指出,新型毒品之所以能够存在并有一定的消费市场,与一些不法经营业户违规经营的歌舞娱乐场所有关。吸食、贩卖新型毒品人员基本都在歌舞娱乐场所内活动。

面对毒品犯罪,广东一直坚持主动进攻战略,采取“打击供应”与“遏制需求”并重的策略来控制毒品蔓延。广东省委常委、公安厅厅长梁伟发直言:“毒品是万恶之源,怎么打都不为过”。仅2009年,广东侦破的毒品刑事案件就达1.2万宗,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5万名,缴获各类毒品11吨,市值超过43亿元。

就在日前,汕尾警方派出120名由特警、缉毒警、武警组成的专业队进驻“三甲”(甲子、甲东、甲西三镇)重灾区,将采取超常规措施,重铸“利剑”斩除“毒瘤”。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局长王均科透露,广东侦破毒品案件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缴获毒品数、打掉犯罪团伙数、摧毁制毒工厂数、强制隔离戒毒吸毒人员数6项主要指标均跃居全国第一,有力打击了毒品犯罪的嚣张气焰。

然而,警方的重拳打击,也遭到了这条黑色产业链上一些亡命之徒的剧烈反扑,制毒、贩毒者的凶残狡诈,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就在上个月,惠州民警杜宇华在执行抓捕毒贩任务过程中,被毒贩开枪杀害,令人扼腕。

死亡的威胁无时不在考验着公安干警打击犯罪分子的勇气和决心。

毒品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或是经济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与毒品的博弈,不能只靠公安部门的孤军奋战,还需要仰仗全社会的合力。[2]

参考资料

1.  毒品种类  .
2.  新型毒品渗透一千多县城 留守少年成高危群体  .

词条标签:

社会教育毒品健康生活药品 药物http://baike.baidu.com/view/270273.htm

新型毒品
锁定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毒品)。目前在我国流行滥用的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多发生在娱乐场所,所以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假日毒品”。中国每年被冰毒、氯胺酮等新型毒品吞食的社会财富以百亿计。

目录

1简介

2新型毒品的由来

3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

4新型毒品的种类

5危害性
‥更具欺骗性
‥可致精神病

6新型毒品吞噬社会财富
‥黑金产业
‥高危群体
‥氀襑围剿

1简介

新型毒品大多为片剂或粉末,吸食者多采用口服或鼻吸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的吸食者一般由于在吸食后会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容易造成暴力犯罪。

在中国流行滥用的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多发生在娱乐场所,所以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假日毒品”。新型毒品“娱乐性”的假象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其“毒”的本质,这也是新型毒品蔓延的重要原因。

刘志民强调,可以预计,冰毒等新型毒品的流行与滥用,势必会促进包括艾滋病等传染病的传播蔓延,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2新型毒品的由来


新型毒品

1919年,日本一位化学家首次合成了后来被称之为冰毒的甲基苯丙胺。在二战期间,甲基苯丙胺作为抗疲劳剂在士兵中广为使用。二战后,日本将其军队中库存的苯丙胺类药物投放市场,造成50年代的首次滥用大流行。60年代一些欧、美国家,主要在夜总会、酒吧、迪厅、舞厅中滥用这类毒品。90年代后,以冰毒、摇头丸为代表的“舞会药”在全球范围形成流行性滥用趋势,滥用群体从早期的摇滚乐队、流行歌手和一些亚文化群体蔓延至以青少年群体为主的社会各阶层。[1]

3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

新型毒品大部分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而鸦片、海洛因等麻醉药品主要是罂粟等毒品原植物再加工的半合成类毒品。所以新型毒品又叫“实验室毒品”、“化学合成毒品”。

新型毒品对人体主要有兴奋、抑制或致幻的作用,而鸦片、海洛因等传统的麻醉药品对人体则主要以“镇痛”、“镇静”为主。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多采用吸烟式或注射等方法吸食滥用;新型毒品大多为片剂或粉末,吸食者多采用口服或鼻吸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吸食者一般是在吸食前犯罪,由于对毒品的强烈渴求,为了获取毒资而去杀人、抢劫、盗窃;而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吸食者一般由于在吸食后会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1]

4新型毒品的种类

由于科学技术和制药工业的进步和发展,精神药物的范围和种类不是固定不变的,新型毒品滥用的品种也将不断增多。

根据新型毒品的毒理学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四类:

第一类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代表物质是包括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在内的苯丙胺类兴奋剂;

第二类是致幻剂,代表物质有麦角乙二胺(LSD)、麦司卡林和分离性麻醉剂(苯环利定和氯胺酮);

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质是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我国俗称摇头丸);

第四类是一些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物质,包括三唑仑、氟硝安定和γ-羟丁酸等。[1]

1、冰毒

通用名称:甲基苯丙胺

性状: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lce)。由于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剧烈,又称之为“冰毒”。冰毒的精神依赖性极强,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

滥用方式:口服、鼻吸。

吸食危害: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能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吸食成瘾者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等。

[写真]

2000年2月7日,福建厦门某一居室内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枪战。警方调查发现,开枪者是两名台湾人,他们不仅合伙秘密加工制造冰毒,而且本身就是冰毒吸食者。两人吸食冰毒后产生了强烈幻觉,神志不清,怀疑被人监视,两人竟互相开枪对射了40余发子弹。

[小帖士]

“麻谷”是泰语的音译,实际是缅甸产的“冰毒片”,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外观与摇头丸相似,通常为红色、黑色、绿色的片剂,属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2、摇头丸

性状:以MDMA、MDA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由于滥用者服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难以控制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称为摇头丸。外观多呈片剂,形状多样,五颜六色。

吸食危害:摇头丸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在药物的作用下,用药者的时间概念和认知出现混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活跃,整夜狂舞,不知疲劳。

同时在幻觉作用下使人行为失控,常常引发集体淫乱、自残与攻击行为,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脑疾病。

[写真]

★一位吃过摇头丸的小姐说,药劲半个小时就会上来,先是感到浑身发热,坐着坐着就想晃动身体,你越想忍住就越想摇头,不摇就会浑身冒汗,上下牙打架,莫名的兴奋会从骨子里钻出来。

★一女生在酒吧服下摇头丸后,摇头不止,直到呼吸困难、全身抽搐、倒地人事不省,被送医院抢救才挽回生命。

[小帖士]

最初在我国被称之为摇头丸的是指以MDMA、MDA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的丸剂,目前常被滥用的摇头丸成分更为混杂,除MDMA、MDA等成分外,还常含有冰毒、氯胺酮、麻黄素、咖啡因、解热镇痛药等毒品和药物,从而增强摇头丸的致幻、兴奋以及对人体的毒性作用。

3、K粉

通用名称:氯胺酮

性状:静脉全麻药,有时也可用作兽用麻醉药。一般人只要足量接触二、三次即可上瘾,是一种很危险的精神药品。K粉外观上是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可随意勾兑进饮料、红酒中服下。

吸食反应:服药开始时身体瘫软,一旦接触到节奏狂放的音乐,便会条件反射般强烈扭动、手舞足蹈,“狂劲”一般会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直到药性渐散身体虚脱为止。

吸食危害:氯胺酮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服用后会产生意识与感觉的分离状态,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状,表现为头昏、精神错乱、过度兴奋、幻觉、幻视、幻听、运动功能障碍、抑郁以及出现怪异和危险行为。同时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都造成严重损害。

[写真]

有一位18岁的女病人两年前开始吸食氯胺酮,当医护人员为她作智力测验时,发现她的智力已下降至86,与医学上对弱智所定义的70相距不远,而正常人的平均智力应该在100以上。

[小帖士]

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在迪吧、舞厅等娱乐场所将K粉和冰毒、摇头丸混合一起兜售给吸毒者使用,具有兴奋和致幻的双重作用。由此导致毒品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毒性较两种毒品单独使用要严重得多(即1+1>2),很容易导致过量中毒甚至发生致命危险。目前也有发现把K粉溶于水中骗取年轻女性服用后实施性侵犯,因此也被叫做“强奸药”。

4、咖啡因

来源:化学合成或从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

性状:适度地使用有祛疲劳、兴奋神经的作用。

滥用方式:吸食、注射。

吸食危害:大剂量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引起惊厥、导致心律失常,并可加重或诱发消化性肠道溃疡,甚至导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同时具有成瘾性,一旦停用会出现精神萎顿,浑身困乏疲软等各种戒断症状。咖啡因被列入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范围。

[小帖士]

我们平时喝的咖啡、茶叶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咖啡因,一般每天摄入咖啡因总量在50-200毫克以内,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5、安纳咖

通用名称:苯甲酸钠咖啡因

性状:由苯甲酸钠和咖啡因以近似一比一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外观常为针剂。

吸食危害:长期使用安纳咖除了会产生药物耐受性需要不断加大用药剂量外,也有与咖啡因相似的药物依赖性和毒副作用。

6、氟硝安定

性状: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俗称“十字架”。

吸食反应:镇静、催眠作用较强,诱导睡眠迅速,可持续睡眠5-7小时。氟硝安定通常与酒精合并滥用,滥用后可使受害者在药物作用下无能力反抗而被强奸和抢劫,并对所发生的事情失忆。氟硝安定与酒精和其它镇静催眠药合用后可导致中毒死亡。

7、麦角乙二胺(LSD)

性状:纯的LSD无色、无味,最初多制成胶囊包装。目前最为常见的是以吸水纸的形式出现,也有发现以丸剂(黑芝麻)形式销售。

吸食危害:LSD是已知药力最强的致幻剂,极易为人体吸收。服用后会产生幻视、幻听和幻觉,出现惊惶失措、思想迷乱、疑神疑鬼、焦虑不安、行为失控和完全无助的精神错乱的症状。同时会导致失去方向感、辨别距离和时间的能力,因而导致身体严惩受伤和死亡。

[小帖士]

在台湾及香港也有以黑色砂粒状小颗粒(状似六神丸)方式呈现,叫作一粒砂、黑芝麻、蟑螂屎等名称。

由于食用这种黑色、小如细沙的“黑芝麻”毒品以后,听到节奏强烈的音乐就会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药效长达12个小时,故又称作“摇脚丸”。

[写真]

吸食完LSD的青年本来在高楼上,却错误地判断自己在平地上,于是本想“走”到街上,却从高楼跳了下来;迎面而来的汽车离自己已经很近了,吸食者却错误地判断车离他还很远,于是迎着车走过去……

8、安眠酮

通用名称:甲喹酮,又称海米那,眠可欣。

性状:临床上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失眠症,该药久用可成瘾,而且有些病人在服用一般治疗量后,能引起精神症状,该药已成为国内外滥用药物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临床上已停止使用。合成的安眠酮一般为褐色、黑色或黑粒状的粉剂,非法生产的产品中可以看到药片状、胶囊状、粉状。

在西北地区,一些吸毒人员吸食一种叫作“忽悠悠”的毒品。这种“忽悠悠”药片的主要成分是安眠酮和麻黄素,分别是国家管制的一类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因服用这两种药片后会产生打磕睡、似酒醉、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状态,故叫“忽悠悠”。

9、三唑仑

性状:又名海乐神、酣乐欣,淡蓝色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药品,口服后可以迅速使人昏迷晕倒,故俗称迷药、蒙汗药、迷魂药。无色无味,可以伴随酒精类共同服用,也可溶于水及各种饮料中。

吸食反应:药效比普通安定强45-100倍,服用5-10分钟即可见效,用药2片致眠效果可以达到六小时以上,昏睡期间对外界无任何知觉。服用后还使人出现狂躁、好斗甚至人性改变等情况。

[写真]

由于三唑仑的催眠、麻醉效果远远高于安定片等其它精神药品,长期服用极易导致药物依赖,因此不法分子常利用其实施抢劫、强奸等不法活动。

无业人员张某等3人,对少女小青(化名)酒肉招待。小青喝下“可乐”立即昏迷。原来,可乐瓶被张等人放入三唑仑。小青被麻翻后,张某等人将小青轮奸,并抢走手机等。

10、γ-羟丁酸(GHB)

性状:又称“液体迷魂药”或“G”毒,在香港又叫做“fing霸”、“迷奸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吸食反应:使用后可导致意识丧失、心率缓慢、呼吸抑制、痉挛、体温下降、恶心、呕吐、昏迷或其他疾病发作。特别是当与苯丙胺类中枢神经兴奋剂合用时,危险性增加。与酒精等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合用可出现恶心和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吸食危害:吸食者服用后可出现性欲增强的特点并产生快速睡意,苏醒后会出现短暂性记忆缺失,即对昏迷期间发生的任何事件无记忆,常被犯罪分子利用实施强奸。

[写真]

香港一22岁女子在参加狂野派对时服下一种名为“fing霸”的药后,脑内一片空白,并有强烈的性兴奋,在卫生间昏迷过去。事后朋友们将她送进医院,医生为其检查身体时才吃惊地发现:她已遭多名男子轮奸,而在整个被侵害过程中,她诨然不知!

11、丁丙诺啡

性状:又名沙菲片。主要作用是镇痛,能暂时缓解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的症状,通常被戒毒所用在对戒毒者短期与早期脱毒替代治疗上。属于国家管制的二类精神药品。

吸食反应:吸食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晕厥、呼吸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

12、麦司卡林

来源:由生长在墨西哥北部与美国西南部的干旱地一种仙人掌的种籽、花球中提取。

通用名称:三甲氧苯乙胺,是苯乙胺的衍生物。

吸食反应:服用后出现幻觉,并引起恶心、呕吐。

吸食危害:主要是导致精神恍惚,服用者可发展为迁延性精神病,还会出现攻击性及自杀、自残等行为。

13、苯环利定(PCP)

性状:也称普斯普剂,是一种有麻醉作用的致幻类药物。

滥用方式:一般是烟雾吸入,也可口服、静脉注射。

吸食反应:用药后1-2小时开始出现情绪不稳、兴奋躁动、失去痛感、神经麻木,继而注意力不能集中,产生思维障碍,逐渐出现幻觉,有的还因此导致进攻行为或自残行为。

[小帖士]

服用PCP后因思维混乱、感觉迟钝、判断力和自控力下降引起的死亡人数要远比这种毒品本身的毒性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多,而且很多死亡原因在常人看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服用者因思维混乱、自控力太差而溺死在浅水滩中;因感觉迟钝、痛感消失又无力辨别方向而在完全可以逃生的火灾事件中被活活烧死等等。

14、止咳水

吸食反应:通常含有可待因、麻黄碱等成分,服用后会出现昏昏欲睡、便秘、恶心、情绪不稳定、睡眠失调等症状,大量服用能抑制呼吸。

吸食危害:长期服用可形成心理依赖,戒断症状类似海洛因毒品。吸食者往往最终转吸海洛因,才能满足毒瘾。过量滥用,可导致抽筋、神智失常、中毒性精神病、昏迷、心跳停止及呼吸停顿引致窒息死亡。

[小帖士]

购买处方药一定要有医生开具的处方。但一些不良商家为了牟取私利,公然出售联邦止咳露、新泰洛其等止咳处方药,甚至还明目张胆地摆上了副食品商店的货架。许多孩子因为随便将该药当饮料服用,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更有一些孩子从饮止咳水开始而沦入毒品陷阱。

15、迷幻蘑菇

性状:多为粉红色片剂,其迷幻成分主要由一种含毒性的菌类植物“毒蝇伞”制成。“毒蝇伞”生长在北欧、西伯利亚及马来西亚一带,属于带有神经性毒素的鹅膏菌科,含有刺激交感神经、与迷幻药LSD有相似的毒性成分。

吸食反应:药力持久,有吸食者称比摇头丸、K粉更强烈。吸食后即会出现健谈、性欲亢进等生理异常反应。

吸食危害:过量吸食会出现呕吐、腹泻、大量流汗、血压下降、哮喘、急性肾衰竭、休克等症状或因败血症猝死。心脏有问题的人服用后可导致休克或突然死亡。

16、地西泮

性状:又名安定。白色结晶性粉末。

吸食反应:适用治疗焦虑症及各种神经官能症、失眠、治疗癫痫。长期大量服用可产生耐受性并成瘾。

吸食危害:久服骤停可引起惊厥、震颤、痉挛、呕吐、出汗等戒断症状。用药过量有头痛、言语不清、震颤、心动徐缓、低血压、视力模糊及复视等。有嗜睡、疲乏、头昏及共济失调(走路不稳)。超剂量可导致急性中毒,表现为动作失调、肌无力、言语不清、精神混乱、昏迷、反向减弱和呼吸抑制直至死亡等,也可引起精神错乱、关节肿胀、血压下降等。

17、有机溶剂和鼻吸剂

有机溶剂和鼻吸剂包括一系列挥发性很强的化合物,它们能像抑制剂一样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这些化合物或是在室温时以气体状态存在,或者一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很快蒸发。

有机溶剂会导致知觉受损、失去协调和判断能力,压抑呼吸和脑部受损。

较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油漆稀释剂和去涂料剂、香蕉水、松节油、胶水、汽油、煤油和其他石油制品、打火机和清洁用液体以及各种气溶胶剂。它们的有效成分包括甲苯、丙酮、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醚以及各种酒精和乙酸盐。[1]

5危害性

更具欺骗性

涉及新型毒品的场所也在不断扩大,吸食摇头丸、K粉等毒品场所由迪斯科舞厅、KTV等逐渐向茶艺吧、咖啡厅、酒店、宾馆等场所蔓延,甚至出现了家庭派对群体吸毒的现象。

“如果说毒品流行初期好奇心成为滥用毒品的主要原因,那么现在年轻人在初次使用毒品的时候,更多是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北京军区总医院药物依赖防治中心主任陶然认为,新型毒品之所以被年轻人使用,主要因为它兴奋感强,尤其是娱乐场所的灯光刺激、声乐激发、群体效应使得使用者显得更加活跃。同时新型毒品由于是化学合成品,与海洛因等植物提取品相比生产更容易,价格更低廉,服用更方便,所以被广泛使用。

“其实,新型毒品对身体的伤害一点也不少。”新、老毒品只是反应快慢不同,对人体的危害性没有差别。实际上,同等剂量的新型毒品比传统毒品毒性和成瘾性更强烈,服用这些毒品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体温急剧上升、心血管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另外,如果连续使用这类兴奋剂,会导致人脑的神经细胞受到严重损伤,甚至退变,导致精神病发作,机体的其他系统功能也都会受到严重的损伤。

可致精神病

中国药物依赖治疗中心主任医师杜万君长期从事对吸毒患者的治疗,据他介绍,近年来因吸食冰毒等新型毒品出现戒断反应的人明显增多,基本上都是20—40岁,有大学高材生、外企职员。他说,与海洛因相比,新型毒品更多的是引起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这与其药物成分有关。

“成瘾性小是相对的。”杜万君介绍说,即便用于戒毒的替代品美沙酮也属于毒品范畴,它的作用和海洛因基本相似,但是作用时间比海洛因长,依赖性比海洛因低,这样注射以后不会产生很痛苦的感觉,这个药物作为替代治疗能够起到比较好的作用。但它本身也有一定的依赖性,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逐步减小使用量。

“口服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同样会导致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杜万君说,新型毒品的兴奋剂和致幻剂很容易激发性欲,而且一般是在群体性娱乐场所使用,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的几率很大,很容易导致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 对于毒品可以减肥的说法,杜万君表示,所有的兴奋剂都有减肥的效果,因为兴奋可以增加身体消耗,同时抑制食欲。但是长期服用就会出现营养不良、消化系统紊乱、体质下降,同时出现抑郁等其他严重精神疾病,所以用吸毒来减肥是非常危险的。

6新型毒品吞噬社会财富

黑金产业

进入21世纪,公安部门在与传统毒品的搏击中步步为营,偏偏与新型毒品的斗法却节节败退,以至从一线城市逐步向二三线城市,甚至边远山城溃退。到了2010年,全国一千多座县城实已大部分失守。每个月,我们都可以从媒体上看到全国各地缴获毒品的战报。

新型毒品,几乎每天都在挑动干警和民众的神经。

这实际是一条联结着巨大利益的黑金产业链。就拿K粉来说,不像海洛因那样,需要通过种植罂粟来提取原料。它只须利用溴代环戊烷、镁粉、乙醚和邻氯苯晴等化学原料,经过简单的工艺合成。上述原料不难买到,只要脑袋里装的不是糨糊,照着教材就可以马上学会。

如果直接做大毒枭的下家,入行就更加简单。一般大毒枭都有自己的分销网络,从一线城市逐步向三线城市延伸,层层扩散,到了一些山区小县城,基本由一些小毒贩在交易。不同的毒贩之间划好山头,谁也不能随便踩过界。处在最末端的小毒贩,等同于一个送货者,只要身上有几千元,就可以入行。许多吸毒者,实际上也就是售毒者。

看似完美的链条以滚雪球的方式为这个黑色的产业积聚着财富。即使以每克500元人民币的售价来计,2009年全国缴获的5.3吨氯胺酮的产值就高达26.5亿元。有人估算,全国每年被新型毒品吞食的社会财富以百亿计。

新型毒品,成了一只专门吞噬青少年的恶魔。2010年7月,阳东县公安局突袭合山镇一间酒吧,就一举查获35名吸食新型毒品K粉的人员,年龄都在18—22岁。

高危群体

苏雷是2009年秋开始接触K粉的。  

那时,他在升中考试时名落孙山,不得不从“计划外”迈进了本地一所二流高中,“情绪非常失落”。

入学不到半月,他便与班里一些成天在社会上混的同学打成了一片,经常出入娱乐场所、夜不归宿,也助长了苏雷寻刺激、赶时髦的心态。刷K和溜冰(滥用冰毒)作为当下亚文化群体常玩的游戏,自然搔到了他的痒处。一次体验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班主任曾经把苏雷的表现反映给他的父母。然而,其父母常年在东莞打工,家里也没更合适的长辈能对孩子实施管束,只能放任自流。

当晚一起玩的几名青少年,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留守青少年。

苏雷所在的是一个落后山区县,低收入家庭主要劳动力异地就业的现象非常普遍。本地一所初中的老师告诉记者,他所带的班级,70%以上的学生家长,都常年在外打工。而据他了解,有些村庄的农民,外出务工的比例高达80%。记者从侧面了解到,该县总人口不到60万人,劳务输出的人口就有差不多20万,其中大多分布在农村。

这种情况在当下的中国农村并非孤立的现象。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显示,我国2009年流动人口达到2.11亿人。人口的大规模流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留守少年为其中最突出的一个。

全国妇联曾作过调研,发现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实际包括青少年)已经接近5800万,集中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等省。

曾经做过K粉生意的小王告诉记者,和传统毒品相比,K粉和冰毒的货源近、进货渠道多、供货快,更重要的是,新型毒品的市场定位更准,制毒者把目标消费群体瞄准了生理和心理都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青少年。而这个市场,是无法估量的。新型毒品,成了一个专门吞噬青少年的恶魔。今年7月,阳东县公安局突袭合山镇一间酒吧,一举查获35名吸食新型毒品K粉的人员,年龄都在18—22岁。

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00多万,其中广东累计登记在册的人数就达24万,每年在广东挥霍的社会财富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这些,同样以年轻人居多。近年来,全国各地频频发生由毒品诱发的违法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广东一些地方公安早前粗略统计,发现某些年份当地查处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中,因吸毒诱发的高达80%。公安机关透露, 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大多与新型毒品的流行脱不了干系。

毒品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或是经济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与毒品的博弈,不能只靠公安部门的孤军奋战,还需要仰仗全社会的合力。
公安围剿

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毗邻港澳台和东南亚,加上有长达8500公里的海岸线,一直被各路毒枭看作是贯通和渗透内地毒品市场的主要通道,也是新型毒品制造商图谋盘据的重要区域, 一些大毒枭甚至想把广东建成各类毒品的集散地。

2009年9月, 惠州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制贩毒品案,现场缴获毒品MDMA(摇头丸的主要成分)1.74吨及制毒原料和设备一批,扣押毒资2000余万元,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

广东省禁毒委的分析报告显示,在境外传统毒品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的同时,境外与境内新型毒品制造、走私、运输、贩卖活动累积叠加,境内新型毒品消费呈现快速蔓延态势。广东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珠三角地区仍面临着成为区域性各类毒品集散地的风险和威胁。

警方分析指出,新型毒品之所以能够存在并有一定的消费市场,与一些不法经营业户违规经营的歌舞娱乐场所有关。吸食、贩卖新型毒品人员基本都在歌舞娱乐场所内活动。

面对毒品犯罪,广东一直坚持主动进攻战略,采取“打击供应”与“遏制需求”并重的策略来控制毒品蔓延。广东省委常委、公安厅厅长梁伟发直言:“毒品是万恶之源,怎么打都不为过”。仅2009年,广东侦破的毒品刑事案件就达1.2万宗,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5万名,缴获各类毒品11吨,市值超过43亿元。

就在日前,汕尾警方派出120名由特警、缉毒警、武警组成的专业队进驻“三甲”(甲子、甲东、甲西三镇)重灾区,将采取超常规措施,重铸“利剑”斩除“毒瘤”。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局长王均科透露,广东侦破毒品案件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缴获毒品数、打掉犯罪团伙数、摧毁制毒工厂数、强制隔离戒毒吸毒人员数6项主要指标均跃居全国第一,有力打击了毒品犯罪的嚣张气焰。

然而,警方的重拳打击,也遭到了这条黑色产业链上一些亡命之徒的剧烈反扑,制毒、贩毒者的凶残狡诈,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就在上个月,惠州民警杜宇华在执行抓捕毒贩任务过程中,被毒贩开枪杀害,令人扼腕。

死亡的威胁无时不在考验着公安干警打击犯罪分子的勇气和决心。

毒品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或是经济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与毒品的博弈,不能只靠公安部门的孤军奋战,还需要仰仗全社会的合力。[2]

参考资料

1.  毒品种类  .
2.  新型毒品渗透一千多县城 留守少年成高危群体  .

词条标签:

社会教育毒品健康生活药品 药物
http://zh.wikipedia.org/zh-cn/%E5%86%B0%E6%AF%92

甲基苯丙胺[编辑]

(重定向自冰毒)

维基百科的医学内容只供参考,并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的医护人员。

甲基苯丙胺

IUPAC中文名称        N-甲基-1-苯基-丙烷-2-胺
N-methyl-1-phenyl-propan-2-amine
INN通用名        Methamphetamine
CADN通用名        甲基苯丙胺
分子式        C10H15N
分子量        149.2 g/mol
CAS号        537-46-2
ATC代码        N06BA03
半衰期        8小时
代谢途径        肝脏
排泄途径        肾脏
商品名/生产商        冰毒/Desoxyn


甲基苯丙胺或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其盐酸盐或硫酸盐又称冰毒,微带苦味,呈白色或无色,为结晶体或粉末状,易溶于水,纯度高达95%以上,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兴奋剂。属苯乙胺类。甲基苯丙胺可使机体产生强烈快感,并具成瘾性。此物质呈对映异构现象,分别为左、右旋甲基苯丙胺。

目录  [隐藏]

1 历史

2 医用

3 病理原理

4 中毒反应

5 合成过程

6 理化性质

7 上瘾

8 作用
8.1 副作用
8.2 禁忌症

9 流行文化

10 参见

11 参考文献
11.1 脚注
11.2 书目

12 外部链接

历史[编辑]

甲基苯丙胺与苯丙胺的化学结构非常相似。甲基苯丙胺是由日本化学家长井长义于1893年自麻黄碱成功合成。1919年由绪方章完成了结晶化。在近代,苯丙胺的用途及社会评价由轻视转变至具争议性到现在的嫌恶。

甲基苯丙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分别由同盟国与轴心国以Pervitin[1]之注册名称分发予前线,纳粹军广发甲基苯丙胺予士兵以作兴奋剂之用,特别是在苏德战争时的党卫队人员及德意志国防军。希特勒亦曾注射甲基苯丙胺。日本曾给士兵服用冰毒以提高战斗力。1941年武田制药与大日本制药(日本住友制药)曾出产市贩品,以及提供必须超长时间工作的军需工厂工人使用,故在日本本土、台湾、及日占区都遗留下许多成瘾患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府颁布法令将甲基苯丙胺规定为处方药,根据1951年出版的Arthur Grollman所著的《病理与药理学》一书,它可用于治疗嗜睡、后脑炎、帕金森综合症、酒精中毒,以及肥胖症。

1960年代,制造甲基苯丙胺的地下工厂开始普遍;1962年,冰毒首次作为一种违法毒品,被旧金山的摩托车黑帮制造出来,并在美国太平洋沿岸四处分发。这个黑帮很快便有了大批仿效者:制作冰毒所需要的原料非常普通,并且容易得到,比如外用酒精、碱液、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最后一种当时作为非处方药供应。于是,作坊式实验室曾经生产了大量的违法甲基苯丙胺;墨西哥黑帮把大量廉价品带进了墨西哥。可以放进导管中抽吸的结晶甲基苯丙胺块在20世纪80年代的夏威夷出现,并很快蔓延到美国大陆地区,成为最受欢迎的毒品种类。及至1980年,非医疗使用激增。其中,加州的圣迭戈市更被称为北美的冰毒圣地(英国《经济学人》,1989年12月2日号)。

美国到1983年才制定法律管制持有甲基苯丙胺的前驱体和制造设备。1986年,美国制定了一份联邦管制药物取缔法,名为Federal Controlled Substance Analogue Enforcement Act,以打击“设计毒品”(designer drugs)泛滥。尽管如此,吸食甲基苯丙胺仍在美国郊区(尤其是中西部和南部)上升,直至今日。而各州都在加紧立法打击。

2005年8月8日号《新闻周刊》(Newsweek)发表关于甲基苯丙胺及其滥用的专题文章 [1],内容批判布什政府的相关政策,指其投放在教育和预防的资源不足。而布什政府的回应是,大麻是“引子毒品”(gateway drug),意思是预防滥用大麻就可以预防滥用诸如冰毒等“硬性”毒品。

那边厢,网上杂志Slate也回应了上述的《新闻周刊》文章 [2],指其主张冰毒滥用为“新的”课题时,没有説明资料出处。

这个话题仍然存在争议。最近[何时?]公布的数字表明,美国政府与公众的看法相反,最近几年国内甲基苯丙胺的使用实际上减少了。

医用[编辑]

d-甲基安非他命,药品商标 Desoxyn,医疗上用于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嗜睡症以及极端的肥胖症等。它的右旋异构体(S-异构体)可以用于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但不带甲基的安非他命更常用。它的右旋异构体药品商标为Desoxyn,可以用于治疗嗜睡症及肥胖。当安非他命和甲基安非他命致使患者太多副作用时,Desoxyn作为次选药物。 在精神方面的作用上,右旋的R(+)构型是左旋的S(-)构型的5倍[2]。

病理原理[编辑]

甲基苯丙胺的耐受性随长期使用而增加。初次吸食者,30毫克即引起中毒。长期滥用者,为了达到初期使用时的欣快效应,会将剂量增至2000毫克,引起急性中毒,可造成惊阙、昏迷甚至死亡。

中毒反应[编辑]

过量使用可导致急性中毒。严重者出现精神混乱、性欲亢进、焦虑、烦躁、幻觉状态、死亡。

长期滥用可造成慢性中毒、体重下降、消瘦、溃疡、脓肿、指甲脆化、夜间磨牙、龋齿、死亡。

静脉注射可引起各种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艾滋病等。

高剂量或反复使用可产生中毒性精神病,表现有被害妄想、幻视,也可能出现听幻觉和触幻觉。亦称苯丙胺精神病。

合成过程[编辑]

甲基苯丙胺与甲卡西酮(methcathinone)、苯丙胺、以及其它兴奋剂的结构相似,可以用化学还原方法从麻黄碱或伪麻黄碱制得。大多数制备的原料属于日用品或可以从商店直接买到。因此合成甲基苯丙胺显得简单易行。 在网络上可以找到许多转化合成方法,通常不大可信。最有经验的行家或求教于化学课,或从那些生产安非他命的人员那儿学来。几乎每一种方法都要用到高度危险的化学品和流程。 大多数的生产方法涉及到将麻黄碱/伪麻黄碱分子中羟基的氢化。在美国最通常的方式用到红磷和碘,形成氢碘酸。另一个日渐普遍的方法是使用Birch还原法[3],用一次性锂电池中的金属锂替代金属钠(金属钠较难获得)。Birch还原法是极其危险的,因为碱金属和无水液氨都有极高的反应性。而且当加入反应物时,液氨的温度使其极易爆沸。 另一种方法是苯基丙酮与甲胺的还原胺化反应(Borch还原)[4],所用的都是美国缉毒局的I级化学品。其他较不常见的方法使用其他的氢化法,比如用氢气和催化剂。

理化性质[编辑]

甲基苯丙胺为人工合成,结构与苯丙胺和MDMA(摇头丸)近似,比起其他毒品,结构较简单,分子量较小。

上瘾[编辑]

甲基苯丙胺是一种高度心理上瘾的毒品,对于上瘾的人来说,在精神上和社会交际上放弃使用很难。对于大多数上瘾的人来说,再次复发是很常见的。为了不再沉溺其中,许多被挽回的上瘾者参加了十二步项目,比如CMA(一个帮助戒掉甲基苯丙胺的组织)。

作用[编辑]

短期内增强精神力,动力和大脑活力

大剂量服用会增加愉悦幸福感

体重减轻(可能产生不利作用,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增强性刺激

副作用[编辑]

使用甲基苯丙胺的其他一般副作用包括:

心脏血管:高血压
内分泌:体温升高
眼睛:瞳孔放大
肠胃体统:痢疾,恶心,呕吐
神经:思想偏执和精神分裂,特别是同大麻一起使用
神经:兴奋之后紧接着心理抑郁
皮肤:皮疹,蚁走感(感觉蚂蚁在身体里钻爬)
生殖:勃起功能障碍
牙齿:牙龈破损
感染:葡萄球菌感染
其他:厌食症,失眠症,狂躁不安,体重减轻
长时间使用的严重副作用:

安非他命精神病
临床的抑郁症
肾脏损坏
肝功能损伤

禁忌症[编辑]

有以下症状的人不能使用甲基苯丙胺:

青光眼

高血压

心脏血管疾病

使用不可逆转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之后的14天内不能使用甲基苯丙胺。如果身体健康,结合使用可逆转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安全的,例如吗氯贝胺。

流行文化[编辑]

美剧《Breaking Bad》中主角制的毒品,故事中制作纯度可达到99.1%。

参见[编辑]

毒品
苯丙胺
Desoxyn (desoxyephedrine)
右旋安非他命
非法毒品交易
麻黄碱
甲卡西酮
苯乙胺
伪麻黄素 (pseudoephedrine)
药物管制
摇头丸

参考文献[编辑]

脚注[编辑]

^ SID 271075 PubChem Substance Page on Methamphetamine
^ 张建新,张大明,等. 从甲基苯丙胺的对映体特征推断前体化学品. 卫生研究,2009,0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SYJ200904015.htm
^ Illinois Attorney General | Basic Understanding Of Meth. Illinoisattorneygeneral.gov. [2011-01-09].
^ A Synthesis of Amphetamine. J. Chem. Educ. 51, 671 (1974). Erowid.org. [2011-01-09].

书目[编辑]

Methamphetamine Use: Clinical and Forensic Aspects, by Errol Yudko, Harold V. Hall,and Sandra B. McPherson. CRC Press, Boca Ratan, Fl, 2003.
Secrets of Methamphetamine Manufacture, by Uncle Fester
YAA BAA. Production, Traffic and Consumption of Methamphetamine in Mainland Southeast Asia", by Pierre-Arnaud CHOUVY & Jo氀 MEISSONNIER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232 p., 2004.
Fighting Methamphetamine in the Heartland: How Can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ssist State and Local Efforts? Statement of Armand McClintock Assistant Special Agent in Charge Indianapolis District Office 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 Before the House Committee on Government Reform Subcommittee on Criminal Justice, Drug Policy and Human Resources, February 6, 2004
Phenethylamines I Have Known And Loved: A Chemical Love Story, Alexander Shulgin and Ann Shulgin, (ISBN 0-9630096-0-5). a.k.a. PiHKAL. synthesis. online
外部链接[编辑]
Secon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thamphetamine ~ Science & Response: 2007 This year's conference will once again be driven by collaboration and diversity - it will introduce the latest in methamphetamine research and innovative programming to the widest audience possible.
A Key to Methamphetamine-Related Literature This is a comprehensive thematic index of methamphetamine-related journal articles with links from citations to the corresponding PubMed abstracts.
Life or Meth - Content Geared Towards The Gay Community
Newsweek - "America's Most Dangerous Drug", see also Slate - "Meth Madness At Newsweek"
Erowid Methamphetamine Vault
Frontline: The Meth Epidemic (Accessed 2/15/06)
Geopium: Geopolitics of Illicit Drugs in Asia
Rhodium's Archive
Special Report on Meth in California's Central Valley
"New Yorker" story on the impact of widespread methamphetamine abuse
BBC story on high levels of use of methamphetamine amongst the male gay community
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
Brief on amphetamines
Asia & Pacific Amphetamine - Type Simulant Information Centre - a very extensive information source mangag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
Rotten Library: Methamphetamine
Meth In Missouri A research blog on meth culture (especially in Missouri) that seeks your input- stories, comments, questions
Montana Meth Project
Is Meth A Plague, A Wildfire, Or the Next Katrina? ~ Reason.com
Crystal Breaks A Chicago-area campaign addressing meth use in the gay community.
Crystal Meth Anonymous A 12-Step-based Meth Recovery group.
Meth Strike Force GALLERY and more
[隐藏] 查 论 编
春药 (西药)
肾上腺素       
Rauwolscine (萝芙木属) 育亨宾 (Yohimbe)
雄激素       
DHT 睾酮 Tibolone
多巴胺       
ABT-670 ABT-724 苯丙胺 Apomorphine 溴隐亭 丁氨苯丙酮 Cabergoline 可卡因 Flibanserin L-多巴 Lisuride MDPV 甲氧麻黄酮 甲基苯丙胺 哌甲酯 Pergolide PF-219,061 Phenethylamine Piribedil Pramipexole Quinagolide Ropinirole Rotigotine Terguride
黑素皮质素       
α-MSH Bremelanotide Melanotan II
PDE5抑制剂       
Acetildenafil Aildenafil Avanafil Icariin Lodenafil Mirodenafil MY-5445 Nitrosoprodenafil 西地那非 Sulfoaildenafil T-0156 他达拉非 Udenafil 伐地那非
其它相关       
亚硝酸酯 ("Poppers") GHB 催产素 THC (大麻 (药用)) UK-414,495 抗利尿激素
分类:降食欲剂强心剂多巴胺激动剂安乐药日本发明甲基苯丙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血清素受体激动剂
导航菜单
创建账户登录条目讨论 大陆简体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首页
分类索引
特色内容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条目
帮助
帮助
社区专页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知识问答
字词转换
IRC即时聊天
联系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资助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上传文件
特殊页面
打印版本
永久链接
页面信息
数据项
引用本页
左侧跳顶连接
其他语言
Afrikaans

Az爂戀愀礀挀愀渀挀愀
Български
Bosanski
Català
攁愀琁椀渀愀
Dansk
Deutsch
Ελληνικ
English
Esperanto
Espa漀氀
Eesti
Euskara

Suomi
Fran愀椀猀
Galego

Hrvatski
Magyar
Bahasa Indonesia
Italiano
日本語

Latina
Latvie甁
Македонски
Bahasa Melayu
Nederlands
Norsk bokm氀
Polski
Português
Rom渀
Русский
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
Simple English
Sloven椁渀愀
Sloven椁渀愀
Српски / srpski
Svenska
Türk攀
Укранська
Ti渞最 Vi琞
Winaray
编辑链接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16:2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0%96%E9%A0%AD%E4%B8%B8

摇头丸[编辑]
本文介绍的是毒品摇头丸。关于其主要化学成分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详见“MDMA”。


摇头丸片剂

摇头丸是一种毒品,其主成分是MDMA,间或掺有MDEA、MDA、MBDB或安非他命等其他成分。由于服用摇头丸者可即兴随音乐剧烈地摆动头部而不觉痛苦,故得名。台湾常见的称呼还包括“快乐丸”、“衣服”(取Ecstasy第一个字母的发音)、“上面”(衣服是穿在上面的);在香港及南亚等地,则叫“甩头丸”、“揈头丸”、“快乐丸”、“E仔”、“劲乐丸”、“狂喜”、“迪士高饼干”等;在新加坡被叫做“爱它死”;在国外,最常见的称谓是Ecstasy(忘我)、Adam(亚当)、Dollar、Fido、Bomb等。

过量摄入摇头丸可能带来数种致命风险,包括体温过高、血清素综合症、和急性脱水或水中毒(在药物影响下,使用者意识不到渴,从而直接导致在剧烈活动后忘记补充水分;或者是使用者为了避免脱水,而饮水过多,造成电解质失调)。更糟的是许多比摇头丸更危险的药物如PMA、DXM或甲基安非他命往往被掺入摇头丸甚至被当作摇头丸出售。摇头丸对人体的长期影响,尤其是它抑制血清素自然分泌导致的抑郁症风险,目前仍属被广泛争议的未知课题。

MDMA也有许多在市面上常见的名字,像是Adam, Beans, Disco Biscuits, E, Eccies, Googs, Madman, M&Ms, Mollies, Pills, Rolls, Scoobies, Smarties, Tabs, Vitamin X, Vitamin E, X, XTC and Yokes''Moly ,。

目录  [隐藏]

1 历史
1.1 毒性比较

2 摇头丸作为一种被滥用的毒品

3 摇头丸的品牌与测试

4 身体作用

5 关于摇头丸的法律

6 危险

7 部份死亡案例

8 上瘾性

9 参见

10 外部链接
10.1 媒体
10.2 学界
10.3 一般资料

11 参考文献

历史[编辑]

最早于1912年在美国出现,当时默克公司在研制新药时得到一种副产品,并被命名为MDMA(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1976年,被称为“疯狂科学家”的亚历山大·西奥多·舒尔金找到了一种新的合成办法,并推荐给了奥克兰的心理医生泽夫。泽夫先以低剂量的MDMA辅助对谈治疗,随后向全国数以百计心理学家介绍这种化合物。然而它最终并非在诊所或医院流行,而是以摇头丸(英语:Ecstasy,原意为“狂喜”)之名风靡纽约、芝加哥等地的酒吧和夜店。

初期的医疗用途为抑制食欲,随后发现有严重副作用如上瘾、引发流血不止、高血压、心脏病及肌肉坏死等,医学界不再使用,目前,可算没有一个正式的医学用途。1980年代中期起,摇头丸在美国被列为管制药物。一开始是在德州达拉斯附近雅痞的酒吧里盛行,然后风行到同志酒吧、电音酒吧,然后跃上主流社群中。1990年代,锐舞电音(rave)起来之时,摇头丸也开始在大学生以及年轻成年人之间流行起来,最后蔓延到高中生。MDMA很快地就变成美国最被广泛使用的四种非法药物之一,其他三种是古柯碱、海洛因以及大麻。

现时市面流通的摇头丸通常含有其他成分,包括麻黄素和咖啡因等。摇头丸会导致精神亢奋、脱发、肾衰竭、急性脱水或水中毒等症状,还会损害肝脏功能,严重者可以致命。大部分国家将摇头丸列为非法药物。

毒性比较[编辑]

从图中可见,LSD对身体造成的生理伤害和依赖性与摇头丸、大麻等毒品相当,不如香烟和酒精来的严重,更远不如古柯碱、海洛因。



上图可以显示,合法毒品烟(tabacco)酒(alcohol)的伤害性及成瘾性其实不低。资料来自权威医学期刊:The Lancet。(纵轴是成瘾性、横轴是伤害性)
摇头丸作为一种被滥用的毒品[编辑]

本条目中立性有争议。内容、语调可能带有明显的个人观点或地方色彩。(2007年10月4日)

加上此模板的编辑者需在讨论页说明此文中立性有争议的原因,以便让各编辑者讨论和改善。

在编辑之前请务必察看讨论页。


Ecstasy tablets

摇头丸被滥用的主要原因是吸食后会感到情绪高涨及提高了自身感官灵敏度,节奏感等等,药理是消耗神经中枢的血清素。当人体神经中枢的血清素减低后,身体一部分肌肉便失控抽搐(通常是手、脚和颈部的肌肉),因而摇头、摇手或摇脚等,服用者是身不由己的。摇头丸最初在舞厅及次文化团体广泛被使用,可能就是因为它令人感到情绪高涨和具节奏感的效果,而羊群心理促使社交互动。在英文中,服用快乐丸的行为往往被称为rolling, popping, dropping, flipping,或是dosing,在中文里则常用丢、吞或是穿(因为取e的谐音,而称摇头丸为衣服,故动词为穿,量词为件,例如:我先穿半件,等一下再补半件)。

在1980年代末,使用摇头丸已显著增加,并且从原先次文化团体的使用快速席卷娱乐用药物市场而成为主流。价格也较它刚被使用时低廉许多,有时一个晚上用药所需花费甚至比饮用酒精还便宜,一般在市面上的价钱差异很大,一颗售价可从8美元到40元不等,台湾方面则自一开始引进时每颗约新台币800元跌价到每颗300元至500元不等。

摇头丸的品牌与测试[编辑]


摇头丸通常是丸状的,并印有字母或图案。

通常MDMA是以药片的方式服用。不同的来源有不同的“品牌”,人们借着药片上面的小图示来辨别。但是所谓的品牌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品质管制或是或是标示有效成分。也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复制市面上的各种品牌,制作出属于他们的摇头丸。

在市面上非法出售的摇头丸药丸通常不只含有摇头丸一种有效成分。黑市的药丸已经被检验出含有类似于MDEA, MDA及MBDB等物质。不仅如此,有时候还会掺合某些跟精神用药无关的添加药品,(speed), DXM, ephedrine, PMA, 咖啡因, K他命(Special K)等等。

一个完整的摇头丸成分分析通常需要用到气相层析或是质谱仪,但是应用生物碱的Marquis Reagent也可以做简单的成分分析。

身体作用[编辑]

其他的效果包含:

药物依赖,成瘾
精神亢奋
失眠
严重脱发
神经系统永久损伤
破坏GDNF(人体内的胶质细胞衍生营养因子)
瞳孔扩张,以及对光的敏感性和颜色悟性的影响。
凝血障碍,流血不止
高血压
心脏病
肌肉坏死
快门视觉(眼颤)
情绪失控
视听幻觉
记忆减退
肾衰竭
抑制食欲
缺乏注意力及专注力
缺乏焦点集中
发痛
手汗增加大量出汗
心率频繁
肌肉抽搐
磨牙抽筋
语言紊乱
味觉错乱
脱水
死亡

关于摇头丸的法律[编辑]

目前摇头丸在大部分的国家都是属于违法的药物,在美国MDMA曾经是合法且无管制的药物,一直到1985年7月,才被加入DEA Schedule I管理,

危险[编辑]

因为摇头丸在许多国家是违禁物品,使得很难准确地研究他的效果及影响。

以下是服用摇头丸的部分效果:

由于是属非法物品,一粒所谓摇头丸的剂量或纯度可能比想像中要强或是不安全的。

摇头丸会影响体内系统的规律。持续地跳舞而未作休息或补充水份,可能导致严重的体温过高或是脱水现象。不少使用者会为了预防脱水,而喝大量的水,但由于未补充相关的盐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电解质平衡失调症。

使用摇头丸可能加重忧郁症或在使用后造成暂时性的忧郁。

摇头丸与其他药物混用可能造成极危险的状况。

摇头丸基本上会影响觉知力,注意力,使用摇头丸时,如果操作任何具危险性的机械或工具将可能造成非常危险的情况。

若频繁且大剂量的服用摇头丸,将造成服用后的副作用的时间大幅增加。

极少数人会对MDMA有过度反应,尤其是第一次服用将会特别危险,包含心脏先天性缺陷患者,及少部分身体无法对此药物自动排除的人;。

部份死亡案例[编辑]

二十九岁男性,没有任何心脏病、高血压病史,在服用一粒摇头丸及大量酒精后,在36至48小时内死于主动脉撕裂性动脉瘤。(Duflou & Mark, 2000)

成年男性爱滋病患者,在服用二粒半摇头丸(180mg)后突然猝死,急救无效。(Henry & Hill, 1998)

十八岁女性吃一粒摇头丸(150mg)加酒精,马上心脏麻痹死亡、死后解剖其血中浓度只有1mg/liter。(Dowling et al, 1987)

四个因使用一粒摇头丸死亡的个案,分别有气喘、心脏病、及外伤的病史。(Dowling et al, 1987)

十六岁女性因服用一粒摇头丸,而死于高烧、横纹肌溶解及凝固病变。(Chadwick et al, 1991)

十八岁男性在服用三粒摇头丸后猝死,血中浓度送到医院时只有1.26 mg/liter(Campkin & Davies, 1992)

在七例因使用摇头丸死亡的病例中,其摇头丸服用分别各只有1到5粒,血中浓度则只有0.11到1.26 mg/liter而己。(Henry et al, 1992)

上瘾性[编辑]

在生理层面,美国科学家曾进行研究测试,证实Methamphetamine破坏GDNF(人体内的胶质细胞衍生营养因子),而缺少GDNF又使人生理上容易染上毒瘾。[1][2]

参见[编辑]

苯丙胺
毒品

外部链接[编辑]

媒体[编辑]

"新医事:摇头丸 慢性毒药" -文汇报, 2007-09-04
'Ecstasy' Use Studied to Ease Fear in Terminally Ill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27, 2004
Wired News: Long Trip for Psychedelics Wired, September 27, 2004
DEA Approves Ecstasy Tests Wired, March 2, 2004
Out of the Club, Onto the Couch Newsweek, December 5, 2003 - Interview with NYU's Dr. Julie Holland
Results Retracted on Ecstasy Study The 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 6, 2003
Ecstasy-Parkinson's Connections? CBS News, September 26, 2002
学界[编辑]
MAPS FDA and IRB approved MDMA/PTSD protocol
This is your brain on Ecstasy - A slideshow that illustrates the neuropharmacokinetics of Ecstasy(how the drug affects the brain)
PiHKAL entry
[1]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Methamphetamine Exposure in Young Adults Are Exacerbated in 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Heterozygous Mice
[3] - 社区药物教育辅导会

一般资料[编辑]

Multidisciplinary Association for Psychedelic Studies
Pillreports - The definitive Ecstasy database that is updated with "trip" reports and pictures daily.
Good Drugs Guide - Basic information
DanceSafe - a risk reduction site with lots of information on Ecstasy. Includes a large database of photographs of different pill types, along with laboratory analysis of what was actually found in the pill.
Erowid's Ecstasy page - lots of information
UK National Drugs Line factsheet on Ecstasy
American Council for Drug Education factsheet on Ecstasy
http://www.ecstasy.org
Utopian Pharmacology. Detailed essay discussing the history and uses of MDMA
[4] A paper on MDMA including long history section
TheDEA.org An ecstasy user's guide with detailed discussions of risk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参考文献[编辑]


分类:精神药物毒品
导航菜单
创建账户登录条目讨论 大陆简体 汉漢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首页
分类索引
特色内容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条目
帮助
帮助
社区专页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知识问答
字词转换
IRC即时聊天
联系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资助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上传文件
特殊页面
打印版本
固定链接
页面信息
数据项
引用本页
左侧跳顶连接
其他语言
Српски / srpski

编辑链接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08:03。
学习了,远离毒品
http://zh.m.wikipedia.org/wiki/%E6%B0%AF%E8%83%BA%E9%85%AE

匿名用户最后编辑于2月前
氯胺酮
氯胺酮


IUPAC命名
(RS)-2-(2-chlorophenyl)-2-methylamino-cyclohexan-1-one
识别
CAS号        6740-88-1
ATC编码        N01AX03 N01AX14
PubChem        CID 3821
DrugBank        APRD00493
化学性质
化学式        C13H16ClNO
分子量        237.725 g/mol
药代动力学性质
半衰期        2.5-3 hours.
排泄        renal (>90%)
治疗考量
怀孕分级        B
合法状态        附录一 (加) ? (英) 附录三 (美)
途径        IV, IM, Insufflated, oral, topical

氯胺酮(英语:Ketamine),俗称K仔、K粉、K他命、克他命,在台湾,经常被称为裤子(相对于衣,衣代表的是 Ecstasy 的第一个字母)、下面(相对于穿在上面的衣服),是一种很危险的精神科药物(毒品),属于非鸦片系麻醉科药物。日常所见的氯胺酮产品的主要成份是盐酸氯胺酮,化学式为C13H16ClNO・HCl,分子量是274.19。它在常温常压之下呈白色粉末状固体物质。熔点为266度、不燃性。pH值3.5~5.5,水溶液呈酸性。

由于药理跟镇咳药物右甲吗喃、麻醉镇静剂环烃六胺(俗称天使尘)相似,对人类的副作用较为大,通常为兽医采用作麻醉用途。近年一些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中发现了K粉的滥用迹象。

最有名而可怕的副作用是让膀胱容量变得很小。

历史编辑

氯胺酮由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克雷格教授研发。于1962年交由派克-戴维斯(Parke-Davis)药厂(目前为辉瑞的子公司)开发,作为较安全的麻醉药,以取代当年副作用大的天使尘(PCP, phencyclidine),如产生幻觉、神经中毒及癫痫发作等。首次广泛应用是派发予参加越战的美国士兵。除了麻醉作用外,氯胺酮亦因其镇痛作用强,直至目前仍广泛应用。目前本药也被兽医广泛使用,并在发展中国家被用作麻醉剂。[1]

氯胺酮在70年代普遍作为精神科药物及科研对象,直到1978年达到顶峰后,开始有科学家发表服用氯胺酮后的中毒现象报告,当中包括约翰·立利(John C. Lilly)等。[2] 接近世纪末,氯胺酮的应用开始变质,它成为了狂野派对及其他类似活动里常用的迷幻药物。各国开始收紧对其的应用,并将其列为危险精神科药物等名录以加强监控。当中包括美国、[3]英国[4] 及加拿大[5]、中国等。

适用症编辑

各种小手术或诊断操作时,可单独使用本产品进行麻醉。
作为其他全身麻醉的诱导剂使用。
辅助麻醉性能较弱的麻醉剂,或与其他全身或局部麻醉复合使用。[6]
药理作用编辑


10毫升量氯胺酮(兽用)
按药理学的分类,氯胺酮是一种分离性麻醉药物。它透过对大脑边缘部的作用,影响大脑皮层的选择作用。在一般医学用途里,氯胺酮只会以水剂处方,作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而不会以固态状处方。属于妊娠B类,在美国属于第三类受管制药物。在中国大陆,氯胺酮按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氯胺酮原料药,只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药品生产企业定点生产。

静脉注射后首先进入脑组织,脑内浓度为血浆浓度的6.5倍。氯胺酮为新型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剂,先阻断大脑联络径路和丘脑向新皮层的投射,部分意识存在,痛苦显著消失;随血药浓度升高而抑制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快速但短暂,能选择地抑制大脑及丘脑,静注后约30秒钟(肌注后约3~4分钟)即产生麻醉,但植物神经反射并不受抑制。麻醉作用持续约5~10分钟(肌注者约12~25分钟)。一般并不抑制呼吸,但可能发生短暂的呼吸频率减缓和潮气量降低,尤以静脉注射较快发生。氯胺酮在人体内的代谢半衰期约为3小时,可引起喉痉挛,易通过胎盘屏障。

氯胺酮可减弱呼吸抑制,从而使接受麻醉的病人可以自行呼吸。原理是透过刺激交感神经,从而使支气管扩张及提升血压。故对于有脑血管障碍、虚血性心脏病及高血压患者应禁止使用。

副作用编辑

毒性比较
资料来自权威医学期刊:The Lancet关于常见管制药品其伤害性及成瘾性比较, 包括烟、酒。





正常服用氯胺酮会刺激呕吐中枢、诱发病者呕吐。亦会使病者发恶梦。
滥用氯胺酮会产生分离性幻觉,并会引致后遗症及脑部永久损害[7]。氯胺酮经常是在世界各地的夜店,如舞厅、迪斯可、狂野派对场所内被人使用,使用后会使人对周围环境失去警觉性。
K他命会破坏膀胱粘膜,可能导致膀胱缩小。患者会因此极度频尿(一天30至50次),生活大受影响,甚至“拉K一时,尿布一世”。[8][9][10]
根据香港于2005年所作的一项有关青少年滥用氯胺酮的研究显示[11],长期吸食氯胺酮会对脑部造成永久损害。这些损害显现出来的病征主要如下:

药物依赖性
记忆力及智力衰退
失眠
说话迷糊、口齿不清
情绪不稳定
行动机能受损
呼吸/心脏机能受损
背部和后颈会长出痕痒的毒疮,俗称“茄疮”。
长期服用者会:尿频,尿急,尿少,尿痛,胃痛,流鼻血
滥用途径编辑

滥用氯胺酮,俗称“拉K”或“索K”,因为毒瘾深的吸食者多数会将粉末状的毒品,并采取以鼻吸食的使用方式,利用截短了的饮管或折成管状的钞票从鼻孔吸食毒品,以避过胃部消化液的破坏,而由鼻部微血管吸收。

在台湾,通常称为“拉K”,透过去除头尾的笔管,或者剪短的吸管,透过鼻部微血管吸收;或者混杂于烟草中,在抽烟的同时吸收,称为“抽K烟”,由于有很浓厚的味道,很容易被识别。吸收前的准备工作俗称“颜K”及“刮K/介K”,“颜K”是吸食者利用硬质卡片将氯胺酮转为细粉状的过程。“刮K/介K”则是将氯胺酮布置成一直线。之后,吸食者会拿起吸管,一头放进鼻子深处,一头对准呈一直线的“K粉”,用力从头到尾将一直线的“K粉”吸光。亦有吸毒者将氯胺酮粉末置于手背或卡片上,直接对准鼻孔吸气吸收。

不过,在2009年香港发生正生事件后,不少正生的学生被香港传媒问及当地中学生吸毒的问题时,披露不少学生其实就只用一只外卖的胶汤匙盛起K粉来吸。

管制编辑

2000年,中华民国把氯胺酮(K它命)列为第三级毒品。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把氯胺酮归为第二类精神药品,“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氯胺酮,均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引诱、教唆、期骗、强迫、容留他人吸食氯胺酮的,将追究刑事责任。”[12]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氯胺酮升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加强管制及惩治相关犯罪。

参见编辑

开恩他命(Kentamin capsule/胶囊包装/复方)(对于缺乏B1/B6/B12所引起神经肌肉疼痛等之营养补给)
摇头丸
冰毒
海洛因
精神药品
参考文献编辑

^ Bonanno F. Ketamine in war/tropical surgery (a final tribute to the racemic mixture). Injury. 2002, 33 (4): 323–7. doi:10.1016/S0020-1383(01)00209-1. PMID 12091028.
^ Marcia Moore - Journeys into the Bright World
^ Ketamine - Schedule III of The Controlled Substances Act (CSA). Anestesiología Mexicana en Internet. [2006-12-22].
^ BBC NEWS | UK | Club 'horse' drug to be outlawed
^ Controlled Drugs and Substances Act
^ 氯胺酮 (全身麻醉药)
^ 氯胺酮的滥用
^ 冯惠宜. 21岁像糟老头 拉K5年膀胱坏了了. 中国时报. 2012-01-17.
^ 吸食K他命会对泌尿系统产生严重的副作用,高医医讯月刊,张美玉‧蔡瑞修,第二十八卷第六期
^ 警察春节持续扫K 卫生署:拉K一时,尿布一世,2013年2月15日,孙伟伦,今日新闻
^ 香港《快周刊》第299期(2004年5月11日)第26-32页。
^ 为严厉打击氯胺酮等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和国家药品监管局《关于氯胺酮管理问题的通知》中将氯胺酮原料药按第二类精神药品进行特殊管理、并列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的药品品种目录中进行管制的有关规定,联合制定并于近日下发了《关于办理氯胺酮毒品违法犯罪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意见》。《意见》明确规定:氯胺酮是国家药品管理部门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精神药品,属于刑法规定的“其他毒品”的范围;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氯胺酮,均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引诱、教唆、期骗、强迫、容留他人吸食氯胺酮的,将追究刑事责任。《意见》在将氯胺酮明确界定为毒品的同时,规定了氯胺酮毒品违法犯罪的处罚标准。
外部链接编辑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安局禁毒处:药物资料:其他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关于氯胺酮管理问题的通知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上海市药学会所有的“yaoxue.net”网站中盐酸氯胺酮的页面
台湾: 毒品危害防制条例


其他语言
Wikipedia ™ 移动版‌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网站内容采用CC BY-SA 3.0授权。
使用条款隐私


http://zh.m.wikipedia.org/wiki/%E5%92%96%E5%95%A1%E5%9B%A0


匿名用户最后编辑于13天前
咖啡因
咖啡因

一般
系统名称        1,3,7-trimethyl-1H-purine-2,6(3H,7H)-dione
3,7-dihydro-1,3,7-trimethyl-1H-purine-2,6-dione

其他名称        1,3,7-三甲基黄嘌呤, 三甲基黄嘌呤,
咖啡碱,茶素, 马黛因, 瓜拉纳因子,
甲基可可碱
生物利用度        99%
蛋白结合        17%-36%
半衰期        5小时
排泄        尿
分子式        C8H10N4O2
SMILES        O=C1C2=C(N=CN2C)N(C(=O)N1C)C
摩尔质量        194.19 g molㄢ
外观        无嗅,白色针状或粉状固体
CAS号        [58-08-2]
性质
密度和相态        1.2 g/cm3, 固体
水中溶解性        微溶
其他溶剂        乙酸乙酯、氯仿、嘧啶、吡咯、四氢呋喃中可溶;酒精和丙酮中一般可溶;石油醚、醚及苯中微溶
熔点        237 °C
沸点        178 °C (升华)
酸度系数 (pKa)        10.4 (40 °C)
危险性
化学物质安全性表        外部链接
主要危害        吸入、吞咽及皮肤吸收均可能致命[1]。
NFPA 704       
120
闪点        N/A
RTECS号        EV6475000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都依从国际单位制和来自标准温度和压力条件下。
参考和免责条款

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兴奋剂。它存在于咖啡树、茶树、巴拉圭冬青(玛黛茶)及瓜拿纳的果实及叶片里,少量的咖啡因也存在于可可树、可乐果及代茶冬青树。存在于瓜拿纳中的咖啡因有时也被称为瓜拿纳因(guaranine),而存在于玛黛茶中的被称为马黛因(mateine),在茶中的则被称为茶素(theine)。总体上来说,作为一种自然杀虫剂,在超过60种植物的果实、叶片和种子中能够发现咖啡因,它能使以这些植物为食的昆虫麻痹因而达到杀虫的效果。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有咖啡因成分的咖啡、茶、软饮料及能量饮料十分畅销,因此,咖啡因也是世界上最普遍被使用的精神药品。在北美,90%成年人每天都摄入咖啡因。[2]

很多咖啡因的自然来源也含有多种其他的黄嘌呤生物碱,包括茶碱和可可碱这两种强心剂以及其他物质例如单宁酸。

来源编辑


烘焙咖啡豆,世界咖啡因的主要来源
常见食品药品的咖啡因含量[3][4]
产品        计量单位        每单位咖啡因含量 (毫克)
咖啡因片剂 (Vivarin)        1片        200
Excedrin片剂        1片        65
咖啡,冲滤        240 mL (8 US fl oz)        135*
咖啡,脱咖啡因        240 mL (8 US fl oz)        5*
咖啡,义式浓缩咖啡        57 mL (2 US fl oz)        100*
巧克力,黑 (Hershey's Special Dark)        1条 (43 g; 1.5 oz)        31
巧克力,牛奶 (Hershey Bar)        1条 (43 g; 1.5 oz)        10
红牛        240 mL (8.2 US fl oz)        80
Bawls瓜拿纳        296 mL (10 US fl oz)        67
软饮料,经典可口可乐        355 mL (12 US fl oz)        34
Atomic Rush        255 mL (7 US fl oz)        100
茶,绿茶        240 mL (8 US fl oz)        15
茶,叶或袋        240 mL (8 US fl oz)        50

* 每份中咖啡因含量均为估计,真实值随着准备的方式不同而不同。

咖啡因是一种植物生物碱,在许多植物中都能够被发现。作为自然杀虫剂,它能使吞食含咖啡因植物的昆虫麻痹[5]。人类最常使用的含咖啡因的植物包括咖啡、茶及一些可可。其他不经常使用的包括一般被用来制茶或能量饮料的巴拉圭冬青[6]和瓜拿纳树。两个咖啡因的别名:马黛因[7]和瓜拿纳因子[8]就是从这两种植物演化而来。

世界上最主要的咖啡因来源是咖啡豆(咖啡树的种子),同时咖啡豆也是咖啡的原料。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咖啡豆的品种和咖啡的制作方法[9],甚至同一棵树上的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含量都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来说一杯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从阿拉伯浓缩咖啡中的40毫克到浓咖啡中的100毫克。深焙咖啡一般比浅焙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少,因为烘焙能减少咖啡豆里的咖啡因含量。阿拉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通常比中果咖啡低[9]。咖啡也含有痕量的茶碱,但不含可可碱。

茶是另外一个咖啡因的重要来源,每杯茶的咖啡因含量一般只有每杯咖啡的一半,这与制茶工艺有关。特定品种的茶,例如红茶和乌龙茶,比其他茶的咖啡因含量高。茶含有少量的可可碱以及比咖啡略高的茶碱。茶的制作对于茶有很大影响,但是茶的颜色几乎不能指示咖啡因的含量[10]。日本绿茶的咖啡因含量就远远低于许多红茶(例如正山小种茶),几乎不含咖啡因。

由可可粉制的巧克力也含有少量的咖啡因。巧克力是一种很弱的兴奋剂,主要归因于其中含有的可可碱和茶碱[11]。一条典型的28克牛奶巧克力与脱咖啡因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差不多。

咖啡因也是软饮料中的常见成分,例如可乐,最初就是由可乐果制得。一瓶软饮料中一般含有10毫克至50毫克的咖啡因。能量饮料,例如红牛,每瓶含有80毫克咖啡因。这些饮料中的咖啡因来源于它们所用的原始成分或由脱咖啡因咖啡所得的添加剂,也有是通过化学合成的。瓜拿纳,很多能量饮料的基本成分,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及少量的可可碱。自然存在的缓释赋形剂中含有少量茶碱[12]。

历史编辑

早在石器时代[13],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咖啡因。早期的人们发现咀嚼特定植物的种子、树皮或树叶有减轻疲劳和提神的功效。直到很多年以后,人们才发现使用热水泡这些植物能够增加咖啡因的效用。许多文化都有关于远古时期的人们发现这些植物的神话。

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中发现的茶树。宋代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茶作为饮品的历史“发乎神农氏”[14]。西汉时期,茶已经成为宫廷中的饮料。晋代以后,茶逐渐成为普通饮料[15]。

咖啡早期的历史十分模糊,不过一个流传广泛的神话能让我们回溯到阿拉伯咖啡的发源地埃塞俄比亚。根据这个神话,一个名叫卡迪的牧羊人发现,当山羊食用了咖啡灌木上的浆果时会变得兴奋异常并且在夜里失眠,山羊也会不断地再次食用该浆果,体验相同的活力。最早的有关咖啡的书面记载可能是9世纪波斯医师al-Razi所著的Bunchum。1587年,Malaye Jaziri汇编了一本追溯咖啡历史及合法性争议的书,名叫《Umdat al safwa fi hill al-qahwa》。在这本书中,Jaziri记录了一个亚丁的伊斯兰教长Jamal-al-Din al-Dhabhani是首先于1454年饮用咖啡的人,15世纪后,也门的苏菲派穆斯林开始有规律的饮用咖啡来保持祈祷时的清醒。16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在埃及的欧洲居民们记录了咖啡的使用,大概这个时候,咖啡开始在近东广泛使用。咖啡作为一种饮料在17世纪流传到欧洲,最初被称为阿拉伯酒。这段时间,咖啡屋开始增多,最初的咖啡屋是在君士坦丁堡和威尼斯。在英国,第一家咖啡屋开业于1652年,在伦敦Cornhill街圣迈克尔巷。很快咖啡开始在西欧流行并在17和18世纪社会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6]。


一个位于巴勒斯坦的咖啡屋, 大约1900年

就像咖啡浆果和茶叶一样,可乐果也有很古老的起源。很多西非的文明通过单独或群体的咀嚼可乐果来恢复精力和减轻饥饿。1911年,当美国政府在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市没收了40大桶和20小桶可口可乐浓缩原浆,并宣称其“有害健康”后,可乐成了最早的关于引起健康恐慌的其中一个记录[17]。当年3月13日,美国政府开始了“美国起诉40大桶和20小桶可口可乐”案,希望通过夸大的宣传迫使可口可乐将咖啡因从其配方中移除,比如宣传在一个女子学校,过多的饮用可口可乐导致“夜间荒诞行为,违背学院规则和女性的礼节,甚至不道德”。[18] 尽管法官最后的裁决有利于可口可乐,1912年仍然有两个旨在修正纯粹食品与药品法案的议案被提交到众议院,把咖啡因添加进“上瘾”和“有害”的物质清单,因此该成份必须在产品标签中列出。

使用可可的最早的证据是从公元前8世纪古玛雅文明时期的罐中发现的残渣。在新世界里,巧克力被混入一种叫Xocoatl的苦辣饮品之中使用,也常伴有香草、辣椒和胭脂。Xocoatl被广泛认为能够抗疲劳,这大概归功于其中可可碱和咖啡因成分。巧克力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的中美洲是一种奢侈品,可可豆也曾被用来作为货币。

巧克力在1700年由西班牙人引进欧洲,他们也将可可树引入了东印度群岛和菲律宾。它们被用于炼金术,叫做黑豆。

1819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费迪南·龙格第一次分离得到纯的咖啡因。传说中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听了歌德的吩咐[19]。

现在,每年咖啡因的国际销量已达到120000吨[20],这个数字相当于每天每个人消耗一份咖啡饮品,这也使它成为了世界最流行的影响精神的物质。在北美,90%的成年人每天消耗一定量的咖啡因。

药理学编辑

初服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因此能够增加警觉度,使人警醒,有快速而清晰的思维,增加注意力和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21]最后进入脊髓并保持一个较高的剂量。在体内,关于咖啡因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21] ,大致的几种机理如下:

代谢

咖啡因在肝脏中被分解产生三个初级代谢产物副黄嘌呤(英语:Paraxanthine)(84%)、可可碱(12%)和茶碱(4%)
咖啡因在摄取后45分钟内被胃和小肠完全吸收。吸收后它会分布于身体的所有器官之中,转化过程符合化学动力学一级反应。[22]

咖啡因的半衰期,即身体转化所摄取咖啡因的一半量所用的时间,在不同个体之间差异极大。这主要和年龄、肝功能、是否怀孕、同时摄入的其他药物,以及肝脏中与咖啡因代谢有关的酶的数量等有关。一个健康成人的咖啡因的半衰期大约是3-4个小时,在口服避孕药物的女性体内则延长至5-10个小时[23] ,在已怀孕的女性体内则大概为9-11个小时[24]。当某些个体患有严重的肝脏疾病时,咖啡因会累积,半衰期延长至96个小时[25]。婴儿或儿童的咖啡因的半衰期可能大于成年人,在一个新生婴儿的体内可能会长至30个小时。某些其它因素也会缩短咖啡因的半衰期,比如吸烟[26]。

咖啡因的代谢在肝脏中发生,由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特别是1A2同工酶)酶系统氧化,形成三种不同的二甲基黄嘌呤[27],这三种二甲基黄嘌呤对身体有不同的作用。

副黄嘌呤(英语:Paraxanthine)(1,7-二甲基黄嘌呤,84%)-能够加速脂解,导致血浆中的甘油及自由脂肪酸的含量增加。
可可碱(12%)-能够扩张血管,增加尿量。可可碱也是可可豆中主要的生物碱,也存在于巧克力中。
茶碱(4%)-舒缓支气管平滑肌,被用作治疗哮喘。治疗所用的剂量远远大于由咖啡因代谢所产生的剂量。
这些化合物进一步代谢,最终通过尿液排泄出体外。

适度摄入的影响

咖啡因使蜘蛛不能编织正常的蜘蛛网。
咖啡因是一个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28]也是一个新陈代谢的刺激剂。咖啡因既被作为饮品,也被作为药品,其作用都是提神及解除疲劳,咖啡因也可减低头痛时的痛楚。每个人所需要的能够产生效果的咖啡因精确剂量并不相同,主要取决于体型和咖啡因耐受度。咖啡因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可以开始在身体里发挥作用,如果摄取温和剂量的咖啡因,作用可在3到4个小时内消失[21]。食用咖啡因并不能减少所需睡眠时间,它只能临时的减弱困的感觉。

因为这些影响,咖啡因是机能增进剂:提升大脑和身体的能力。一项在1979年的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摄取了咖啡因之后的运动员在长距离自行车项目中的表现增加7%[29]。其他的研究获得了更加显著的结果:一个对经过训练的跑步运动员的实验表明,在摄取一剂9毫克每千克体重的咖啡因之后,运动员的直线跑耐久性增加44%,环形跑耐久力增加55%。[30] 如此显著的提升并不是孤立的偶然情况,一些后续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果。另外一个研究表明,在摄取了5.5毫克每千克体重咖啡因之后,在自行车项目中,能够提升29%的持续时间[31]。

咖啡因有时也与其他药物混合提高它们的功效。咖啡因能够使减轻头痛的药的功效提高40%,并能使身体更快的吸收这些药品缩短起作用的时间[32]。因此,很多非处方治疗头痛的药品中包含有咖啡因。咖啡因也与麦角胺一起使用,治疗偏头痛和集束性头痛,也能克服由抗组胺剂带来的困意。

早产婴儿的呼吸问题,有时也使用柠檬酸咖啡因治疗。使用柠檬酸咖啡因疗法后,早产婴儿的支气管发育不良明显减少。此疗法的唯一缺点是在治疗中暂时性的体重增长变慢.[33]。柠檬酸咖啡因在很多国家只能通过处方获得.[34]。

对人类而言,咖啡因是安全的,但是咖啡因对某些动物而言却是有毒的,例如狗,马和鹦鹉等,因为这些动物肝脏的分解咖啡因的能力比人类弱很多。咖啡因对蜘蛛有显著的影响,远远高于其他药物[35]。

过度使用

在短时间内过多的咖啡因可以导致上瘾和一系列的身体与心理的不良反应
在长期摄取的情况下,大剂量的咖啡因是一种毒品,能够导致“咖啡因中毒”。咖啡因中毒包括上瘾和一系列的身体与心理的不良反应,比如神经过敏,易怒,焦虑,震颤,肌肉抽搐(反射亢进),失眠和心悸[36] (一般人服用咖啡因是因为它的刺激作用,许多学生在应付考试时及做夜班的人均会服用咖啡因药片[37]。而在严格的上瘾的定义下,只有逐渐增高用量才是上瘾,用咖啡因依赖描述更为恰当一些,但是在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下,所有慢性的很难摆脱的行为都叫做上瘾,所以也可以用咖啡因上瘾来描述。)另外,由于咖啡因能使胃酸增多,持续的高剂量摄入会导致消化性溃疡,糜烂性食道炎和胃食管反流病[38]。然而,因为无论是正常的咖啡还是脱咖啡因咖啡,都会刺激胃粘膜,增加胃酸分泌,所以咖啡因可能不是咖啡造成此原因的唯一成分。[39]。

四个被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所验证的由咖啡因引起的精神紊乱包括咖啡因过度兴奋、咖啡因焦虑症、咖啡因睡眠失调及其他咖啡因相关紊乱。

咖啡因过度兴奋
一个急剧的过量咖啡因,通常超过250毫克(相当于2-3杯煮咖啡)就能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咖啡因过度兴奋的症状包括:烦躁、神经过敏、兴奋、失眠、脸红、尿液增加、胃肠紊乱、肌肉抽搐、思维涣散、心跳不规则或过快以及躁动[36][40][41]。

摄取极大剂量的咖啡因会导致死亡[42] 。对于实验鼠,咖啡因的半数致死量为192毫克每千克体重。咖啡因半数致死量取决于体重和个人敏感程度,大概是150至200毫克每千克体重,大约是一个普通成年人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摄取140至180杯咖啡,时间取决于生物半衰期。尽管饮用普通咖啡几乎不可能致死,但有由于过度服用咖啡因药丸致死的报告[43][44][45][46]。

对于咖啡因过度兴奋的治疗通常是辅助性的,即对个别的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但是如果患者的血清咖啡因浓度过高,则有可能采取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等方法。

咖啡因焦虑症及睡眠失调
长期性且过度摄取咖啡因会引起一系列的精神紊乱。其中两种被美国精神病学协会验证的是咖啡因焦虑症和咖啡因睡眠失调。

咖啡因睡眠失调是指由一个个体有规律的摄取高剂量的咖啡因所导致的他或她的睡眠紊乱,并且能被临床诊断所发现[47]。

对某些个体而言,大剂量的咖啡因所导致的焦虑足够被临床诊断发现。咖啡因焦虑症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一般性焦虑失调,恐慌发作,强迫症甚至是恐怖症[47]。因为这些症状容易与基本神经失调混淆,比如恐慌失调,一般性焦虑失调,躁郁症或甚至是精神分裂症,所以一些医务工作者认为部分咖啡因摄入过量的人被误诊并给予了不必要的治疗,他们认为咖啡因诱发的精神疾病可以通过切断咖啡因来源而很简单的控制[48] 。一个由《不列颠上瘾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所作的调查表明,虽然咖啡因引发的疾病很少被诊断出,咖啡因慢性中毒至少困扰了十分之一的总人口[49]。

咖啡因的生物合成途径
新陈代谢、毒性与对健康的影响编辑

在大脑中咖啡因可以阻挡腺嘌呤核苷接受器。腺嘌呤核苷与它的接受器结合后可以减缓神经细胞的活动。一般在睡眠时两者结合。咖啡因分子与腺嘌呤核苷类似,可以与同一种接受器结合。但它不促使细胞活动降低,相反地,它阻止腺嘌呤核苷与它的接受器结合。其结果是神经细胞活动增高,神经细胞分泌激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增高,肌肉中的血流量提高,皮肤和内脏的血流量降低,肝脏向血液释放葡萄糖。此外咖啡因与氨基丙苯一样可以提高脑内的神经递质多巴胺。

与其它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物质和酒精不同的是,咖啡因的作用相当短。对大多数人来说,咖啡因不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和其他高级智力功能,因此含咖啡因的饮料往往在工作场所饮用。

长时间饮用咖啡因可以导致身体对咖啡因的习惯化。假如这时中断使用咖啡因,身体会对腺嘌呤核苷过分灵敏,血压会过度降低,导致头疼和其它症状。最近的一些研究似乎说明饮用咖啡因可以减低获得帕金逊症的危险,但这个研究的结论还有待证实。

太多咖啡因可以导致咖啡因中毒。其症状是烦躁、紧张、刺激感、失眠、面红、多尿和消化道不适。有些人在每日服用250毫克以下时就会有这些症状。每天多于1克可以导致痉挛、思想和语言突然转换、心跳不稳、心动过速和精神运动性激越。咖啡因中毒的症状有点类似恐慌症和全面化焦虑症。192毫克/体重千克[50],或对普通成年人来说,72杯咖啡可能可以导致半数人死亡。[来源请求] 目前没有明确证据指咖啡因与骨质流失及骨质疏松症有相关性。在一项与可乐有关而不包括其他碳酸饮料的研究当中发现咖啡因并不是导致骨质流失的原因,相反当中磷酸的分量与年长女性出现骨质疏松有较直接的关系[51]。

管制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
“纯咖啡因”列为“第二类精神药品”管制,其生产、供应必须经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经营。医师处方中的用量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并需存根2年[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347条,非法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咖啡因,无论数量多少,属刑事罪行。按刑法第347条及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涉及“数量大”(200公斤咖啡因以上)者最高刑罚为死刑,涉及“数量较大”(50公斤以上但不满200公斤咖啡因)者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53]
刑法第348条把非法持有“数量大”或“数量较大”的咖啡因列为可判处监禁的罪行。
中华民国

维基新闻相关报道:
台湾连锁咖啡店咖啡因分级制度上路
中华民国毒品危害防制条例并未将“咖啡因”列为管制药物。根据行政院卫生署食物药品管理局《食品添加物使用范围及限量暨规格标准》[54][55],非药用的咖啡因用途限定于食品添加剂中饮料的调味剂,并且必须是源自材料中原料的天然成分而不是以纯咖啡因添加,规定其含量不得超过每千克320毫克(320ppm),否则视为药用。中华民国行政院消费者保护委员会于2006年8月1日则推行咖啡因分级制度,主要针对台湾主要十一家连锁咖啡店的现煮咖啡,包括浓缩咖啡或其他类型,推动按照红色、黄色、绿色颜色差异标示来提醒消费者每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其中红色为200-300毫克或以上、黄色为100-200毫克、绿色为100毫克以下。这项措施不具强制性,但业者多半配合,只是标示方式未必清楚,有些标在菜单上,有些则印制成传单让消费者索取(例如星巴克)。

美国
美国法律中“咖啡因”不在管制药物之列,其药用和食用都是合法的。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只要饮料中作为食物添加剂的咖啡因含量在每千克200毫克(200ppm)以下,就是安全的。然而,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药物都必须在包装上注明咖啡因的含量[56]。

新闻编辑

2012年4月24日 [57]
台北市卫生局抽验15件咖啡及茶产品的咖啡因,发现咖啡饮料的咖啡因含量最高,其次依序为咖啡口味冰品、茶饮。其中“旷世奇派卡布奇诺雪糕”、“杜老爷欧布雷克爱尔兰咖啡甜筒”咖啡因含量还超过部分咖啡。
简任技正陈立奇建议,幼童仍在发育,也较成人敏感,为避免刺激中枢神经、影响睡眠,12岁以下幼童应尽可能避免摄取咖啡因,欧美等国就不建议幼童摄取咖啡因,连建议值都没订。加拿大订定了指引,4至6岁幼童一天不要超过45毫克、7至9岁上限为63毫克、10至12岁为85毫克。以“杜老爷欧布雷克爱尔兰咖啡甜筒”为例,一个甜筒(86克,产品包装标示)的咖啡因含量为19毫克,6岁以下幼童一天吃两个就会逼近上限。
欧盟建议,正常成人每人每天摄取咖啡因以300毫克(mg)为限。
参考资料编辑

^ 咖啡因,国立阳明大学生命科学系暨基因体研究所
^ Lovett, Richard. Coffee: The demon drink?. New Scientist. 2005年9月24日, (2518).
^ Caffeine Content of Food and Drugs. Nutrition Action Health Newsletter. Center For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December 1996 [2006-08-22].
^ Erowid. Caffeine Content of Beverages, Foods, & Medications. The Vaults of Erowid. July 7 2006 [2006-08-22].
^ Nathanson, JA. Caffeine and related methylxanthines: possible naturally occurring pesticides. Science. 12 October 1984, 226 (4671): 184–7. PMID 6207592.
^ Erowid. Does Yerba Maté Contain Caffeine or Mateine?. The Vaults of Erowid. Dec 2003 [2006-08-16].
^ PubChem: mateina.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06-08-16].. Generally translated as mateine in articles written in English
^ PubChem: guaranine.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06-08-16].
^ 9.0 9.1 Caffeine. 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 [2006-08-21].
^ Caffeine in tea vs. steeping time. September 1996 [2006年8月12日].
^ Smit, HJ; Gaffan EA, Rogers PJ. Methylxanthines are the psycho-pharmacologically active constituents of chocolate. Psychopharmacology. 2004 Nov, 176 (3-4): 412–9.
^ Haskell, CF; Kennedy D, Wesnes KA, Milne AL, Scholey AB.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dose evaluation of the acute behavioural effects of guarana in humans. J Psychopharmacol. 13 March 2006, 0 (0): 0–0. PMID 16533867.; [Epub ahead of print]
^ Escohotado, Antonio; Ken Symington. A Brief History of Drugs: From the Stone Age to the Stoned Age. Park Street Press. May 1999. ISBN 0-89281-826-3.
^ Yu, Lu. The Classic of Tea: Origins & Rituals. Ecco Pr; Reissue edition. October 1995. ISBN 0-88001-416-4.
^ 中国茶历史:茶的发现与利用. 艺术中国网. [08 11, 2012].
^ 1911年版《大英百科全书》Coffee条目
^ Benjamin, LT Jr; Rogers AM, Rosenbaum A. Coca-Cola, caffeine, and mental deficiency: Harry Hollingworth and the Chattanooga trial of 1911. J Hist Behav Sci. 1991 Jan, 27 (1): 42–55. PMID 2010614.
^ Jarvis, Gail. The Rise and Fall of Cocaine Cola. May 21 2002 [2006-08-19].
^ Weinberg, BA; BK Bealer. The World of Caffeine. Routledge. January 2001. ISBN 0-415-92722-6.
^ Whats your poison: caffeine.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1997 [2006-08-20].
^ 21.0 21.1 21.2 Bolton, Ph.D., Sanford; Gary Null, M.S. Caffeine: Psychological Effects, Use and Abuse. Orthomolecular Psychiatry. 1981, 10 (3): 202–211 [2006年8月12日].
^ Newton, R; Broughton LJ, Lind MJ, Morrison PJ, Rogers HJ, Bradbrook ID. Plasma and salivary pharmacokinetics of caffeine in man.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1981, 21 (1): 45–52. PMID 7333346.
^ Meyer, FP; Canzler E, Giers H, Walther H. Time course of inhibition of caffeine elimin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oral depot contraceptive agent Deposiston. Hormonal contraceptives and caffeine elimination. Zent
ralbl Gynakol. 1991, 113 (6): 297–302. PMID 2058339.
^ Ortweiler, W; Simon HU, Splinter FK, Peiker G, Siegert C, Traeger A. Determination of caffeine and metamizole elimination in pregnancy and after delivery as an in vivo method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various cytochrome p-450 dependent biotransformation reactions. Biomed Biochim Acta. 1985, 44 (7-8): 1189–99. PMID 4084271.
^ Bolton, Ph.D., Sanford; Gary Null, M.S. Caffeine: Psychological Effects, Use and Abuse. Orthomolecular Psychiatry. 1981, 10 (3): 202–211 [2006年8月14日].
^ Springhouse. Physician's Drug Handbook; 11th edition.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January 1 2005. ISBN 1-58255-396-3.
^ Caffeine. The Pharmacogenetics and Pharmacogenomics Knowledge Base. [2006-08-14].
^ Nehlig, A; Daval JL, Debry G. Caffeine and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echanisms of action, biochemical, metabolic, and psychostimulant effects. Brain Res Brain Res Rev. 1992 May-Aug, 17 (2): 139–70. PMID 1356551.
^ Ivy, JL; Costill DL, Fink WJ, Lower RW. Influence of caffeine and carbohydrate feedings on endurance performance. Med Sci Sports. 1979 Spring, 11 (1): 6–11. PMID 481158.
^ Graham, TE; Spriet, LL. Performance and metabolic responses to a high caffeine dose during prolonged exercise. J Appl Physiol. 1991 Dec, 71 (6): 2292–8. PMID 1778925.
^ Trice, I; Haymes, EM. Effects of caffeine ingestion on exercise-induced changes during high-intensity, intermittent exercise. Int J Sport Nutr. Mar 1995, 5 (1): 37–44. PMID 7749424.
^ Headache Triggers: Caffeine. WebMD. June 2004 [2006-08-14].
^ Schmidt, B; Roberts, RS, Davis, P, Doyle, LW, et al. Caffeine therapy for apnea of prematurity. N Engl J Med. May 18 2006, 354 (20): 2112–21.
^ Caffeine (Systemic). MedlinePlus. 05/25/2000 [2006-08-12].
^ Noever, R., J. Cronise, and R. A. Relwani. 1995. Using spider-web patterns to determine toxicity. NASA Tech Briefs 19(4):82. Published in New Scientist magazine, 27 April 1995.
^ 36.0 36.1 Caffeine-related disorders. Encyclopedia of Mental Disorders. [2006-08-14].
^ Altasterol Caffeine Pro+ and mental alertness. Articles base & Alta Care Laboratoires.
^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Cedars-Sinai. [2006-08-14].
^ Erowid Caffeine Vault: Effects. The Vaults of Erowid. Jul 08, 2006 [2006-08-14].
^ Caffeine overdose. MedlinePlus. 4/4/2006 [2006-08-14].
^ Kamijo, Y; Soma K, Asari Y, Ohwada T. Severe rhabdomyolysis following massive ingestion of oolong tea: caffeine intoxication with coexisting hyponatremia. Veterinary and Human Toxicology. 1999 Dec, 41 (6): 381–3. PMID 10592946.
^ Erowid Caffeine Vault: Caffeine Dosage. The Vaults of Erowid. Jul 08, 2006 [2006-08-14].
^ Kerrigan, S; Lindsey T. Fatal caffeine overdose: two case reports. Forensic Sci Int. 2005, 153 (1): 67–9.
^ Holmgren, P; Norden-Pettersson L, Ahlner J. Caffeine fatalities — four case reports. Forensic Sci Int. 2004, 139 (1): 71–3.
^ Walsh, I; Wasserman GS, Mestad P, Lanman RC. Near-fatal caffeine intoxication treated with peritoneal dialysis. Pediatr Emerg Care. Dec 1987, 3 (4): 244–9. PMID 3324064.
^ Mrvos, RM; Reilly PE, Dean BS, Krenzelok EP. Massive caffeine ingestion resulting in death. Vet Hum Toxicol. Dec 1989, 31 (6): 571–2. PMID 2617841.
^ 47.0 47.1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 1994. ISBN 0-89042-062-9.
^ Shannon, MW; Haddad LM, Winchester JF. Clinical Management of Poisoning and Drug Overdose, 3rd ed.. 1998. ISBN 0-7216-6409-1.
^ James, JE; KP Stirling. Caffeine: A summary of some of the known and suspected deleterious effects of habitual use. 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 Sep 1983, 78 (3): 251–8. PMID 6354232.
^ Peters, Josef M. Factors Affecting Caffeine Toxicit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 Journal of New Drugs. 1967, (7): 131–141.
^ Tucker KL, Morita K, Qiao N, Hannan MT, Cupples LA, and Kiel DP. Colas, but not other carbonated beverages, are associated with low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older women: The Framingham Osteoporosis Study (PDF).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6.October, 84 (4): 336–342 [2008-04-21].
^ 《精神药品管理办法》. 中国网. 2002年6月12日 [2012年8月11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
^ 食品添加物使用范围及限量暨规格标准 - 食品药物消费者知识服务网
^ 食品添加物使用范围及限量暨规格标准 - 全国法规数据库
^ David M. Mrazik. Reconsidering Caffeine: An Awake and Alert New Look at America’s Most Commonly Consumed Drug. [08 11, 2012].
^ 咖啡口味冰品 咖啡因竟比罐装咖啡高,自由电子报,记者林相美、杨雅民、林国贤/综合报道,2012-4-24
外部连接编辑


维基词典上的词义解释:
咖啡因
Caffeine: How Stuff Works

其他语言
Wikipedia  移动版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网站内容采用CC BY-SA 3.0授权。
使用条款隐私

http://zh.m.wikipedia.org/wiki/%E5%92%96%E5%95%A1%E5%9B%A0


匿名用户最后编辑于13天前
咖啡因
咖啡因

一般
系统名称        1,3,7-trimethyl-1H-purine-2,6(3H,7H)-dione
3,7-dihydro-1,3,7-trimethyl-1H-purine-2,6-dione

其他名称        1,3,7-三甲基黄嘌呤, 三甲基黄嘌呤,
咖啡碱,茶素, 马黛因, 瓜拉纳因子,
甲基可可碱
生物利用度        99%
蛋白结合        17%-36%
半衰期        5小时
排泄        尿
分子式        C8H10N4O2
SMILES        O=C1C2=C(N=CN2C)N(C(=O)N1C)C
摩尔质量        194.19 g molㄢ
外观        无嗅,白色针状或粉状固体
CAS号        [58-08-2]
性质
密度和相态        1.2 g/cm3, 固体
水中溶解性        微溶
其他溶剂        乙酸乙酯、氯仿、嘧啶、吡咯、四氢呋喃中可溶;酒精和丙酮中一般可溶;石油醚、醚及苯中微溶
熔点        237 °C
沸点        178 °C (升华)
酸度系数 (pKa)        10.4 (40 °C)
危险性
化学物质安全性表        外部链接
主要危害        吸入、吞咽及皮肤吸收均可能致命[1]。
NFPA 704       
120
闪点        N/A
RTECS号        EV6475000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都依从国际单位制和来自标准温度和压力条件下。
参考和免责条款

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兴奋剂。它存在于咖啡树、茶树、巴拉圭冬青(玛黛茶)及瓜拿纳的果实及叶片里,少量的咖啡因也存在于可可树、可乐果及代茶冬青树。存在于瓜拿纳中的咖啡因有时也被称为瓜拿纳因(guaranine),而存在于玛黛茶中的被称为马黛因(mateine),在茶中的则被称为茶素(theine)。总体上来说,作为一种自然杀虫剂,在超过60种植物的果实、叶片和种子中能够发现咖啡因,它能使以这些植物为食的昆虫麻痹因而达到杀虫的效果。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有咖啡因成分的咖啡、茶、软饮料及能量饮料十分畅销,因此,咖啡因也是世界上最普遍被使用的精神药品。在北美,90%成年人每天都摄入咖啡因。[2]

很多咖啡因的自然来源也含有多种其他的黄嘌呤生物碱,包括茶碱和可可碱这两种强心剂以及其他物质例如单宁酸。

来源编辑


烘焙咖啡豆,世界咖啡因的主要来源
常见食品药品的咖啡因含量[3][4]
产品        计量单位        每单位咖啡因含量 (毫克)
咖啡因片剂 (Vivarin)        1片        200
Excedrin片剂        1片        65
咖啡,冲滤        240 mL (8 US fl oz)        135*
咖啡,脱咖啡因        240 mL (8 US fl oz)        5*
咖啡,义式浓缩咖啡        57 mL (2 US fl oz)        100*
巧克力,黑 (Hershey's Special Dark)        1条 (43 g; 1.5 oz)        31
巧克力,牛奶 (Hershey Bar)        1条 (43 g; 1.5 oz)        10
红牛        240 mL (8.2 US fl oz)        80
Bawls瓜拿纳        296 mL (10 US fl oz)        67
软饮料,经典可口可乐        355 mL (12 US fl oz)        34
Atomic Rush        255 mL (7 US fl oz)        100
茶,绿茶        240 mL (8 US fl oz)        15
茶,叶或袋        240 mL (8 US fl oz)        50

* 每份中咖啡因含量均为估计,真实值随着准备的方式不同而不同。

咖啡因是一种植物生物碱,在许多植物中都能够被发现。作为自然杀虫剂,它能使吞食含咖啡因植物的昆虫麻痹[5]。人类最常使用的含咖啡因的植物包括咖啡、茶及一些可可。其他不经常使用的包括一般被用来制茶或能量饮料的巴拉圭冬青[6]和瓜拿纳树。两个咖啡因的别名:马黛因[7]和瓜拿纳因子[8]就是从这两种植物演化而来。

世界上最主要的咖啡因来源是咖啡豆(咖啡树的种子),同时咖啡豆也是咖啡的原料。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咖啡豆的品种和咖啡的制作方法[9],甚至同一棵树上的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含量都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来说一杯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从阿拉伯浓缩咖啡中的40毫克到浓咖啡中的100毫克。深焙咖啡一般比浅焙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少,因为烘焙能减少咖啡豆里的咖啡因含量。阿拉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通常比中果咖啡低[9]。咖啡也含有痕量的茶碱,但不含可可碱。

茶是另外一个咖啡因的重要来源,每杯茶的咖啡因含量一般只有每杯咖啡的一半,这与制茶工艺有关。特定品种的茶,例如红茶和乌龙茶,比其他茶的咖啡因含量高。茶含有少量的可可碱以及比咖啡略高的茶碱。茶的制作对于茶有很大影响,但是茶的颜色几乎不能指示咖啡因的含量[10]。日本绿茶的咖啡因含量就远远低于许多红茶(例如正山小种茶),几乎不含咖啡因。

由可可粉制的巧克力也含有少量的咖啡因。巧克力是一种很弱的兴奋剂,主要归因于其中含有的可可碱和茶碱[11]。一条典型的28克牛奶巧克力与脱咖啡因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差不多。

咖啡因也是软饮料中的常见成分,例如可乐,最初就是由可乐果制得。一瓶软饮料中一般含有10毫克至50毫克的咖啡因。能量饮料,例如红牛,每瓶含有80毫克咖啡因。这些饮料中的咖啡因来源于它们所用的原始成分或由脱咖啡因咖啡所得的添加剂,也有是通过化学合成的。瓜拿纳,很多能量饮料的基本成分,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及少量的可可碱。自然存在的缓释赋形剂中含有少量茶碱[12]。

历史编辑

早在石器时代[13],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咖啡因。早期的人们发现咀嚼特定植物的种子、树皮或树叶有减轻疲劳和提神的功效。直到很多年以后,人们才发现使用热水泡这些植物能够增加咖啡因的效用。许多文化都有关于远古时期的人们发现这些植物的神话。

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中发现的茶树。宋代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茶作为饮品的历史“发乎神农氏”[14]。西汉时期,茶已经成为宫廷中的饮料。晋代以后,茶逐渐成为普通饮料[15]。

咖啡早期的历史十分模糊,不过一个流传广泛的神话能让我们回溯到阿拉伯咖啡的发源地埃塞俄比亚。根据这个神话,一个名叫卡迪的牧羊人发现,当山羊食用了咖啡灌木上的浆果时会变得兴奋异常并且在夜里失眠,山羊也会不断地再次食用该浆果,体验相同的活力。最早的有关咖啡的书面记载可能是9世纪波斯医师al-Razi所著的Bunchum。1587年,Malaye Jaziri汇编了一本追溯咖啡历史及合法性争议的书,名叫《Umdat al safwa fi hill al-qahwa》。在这本书中,Jaziri记录了一个亚丁的伊斯兰教长Jamal-al-Din al-Dhabhani是首先于1454年饮用咖啡的人,15世纪后,也门的苏菲派穆斯林开始有规律的饮用咖啡来保持祈祷时的清醒。16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在埃及的欧洲居民们记录了咖啡的使用,大概这个时候,咖啡开始在近东广泛使用。咖啡作为一种饮料在17世纪流传到欧洲,最初被称为阿拉伯酒。这段时间,咖啡屋开始增多,最初的咖啡屋是在君士坦丁堡和威尼斯。在英国,第一家咖啡屋开业于1652年,在伦敦Cornhill街圣迈克尔巷。很快咖啡开始在西欧流行并在17和18世纪社会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6]。


一个位于巴勒斯坦的咖啡屋, 大约1900年

就像咖啡浆果和茶叶一样,可乐果也有很古老的起源。很多西非的文明通过单独或群体的咀嚼可乐果来恢复精力和减轻饥饿。1911年,当美国政府在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市没收了40大桶和20小桶可口可乐浓缩原浆,并宣称其“有害健康”后,可乐成了最早的关于引起健康恐慌的其中一个记录[17]。当年3月13日,美国政府开始了“美国起诉40大桶和20小桶可口可乐”案,希望通过夸大的宣传迫使可口可乐将咖啡因从其配方中移除,比如宣传在一个女子学校,过多的饮用可口可乐导致“夜间荒诞行为,违背学院规则和女性的礼节,甚至不道德”。[18] 尽管法官最后的裁决有利于可口可乐,1912年仍然有两个旨在修正纯粹食品与药品法案的议案被提交到众议院,把咖啡因添加进“上瘾”和“有害”的物质清单,因此该成份必须在产品标签中列出。

使用可可的最早的证据是从公元前8世纪古玛雅文明时期的罐中发现的残渣。在新世界里,巧克力被混入一种叫Xocoatl的苦辣饮品之中使用,也常伴有香草、辣椒和胭脂。Xocoatl被广泛认为能够抗疲劳,这大概归功于其中可可碱和咖啡因成分。巧克力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的中美洲是一种奢侈品,可可豆也曾被用来作为货币。

巧克力在1700年由西班牙人引进欧洲,他们也将可可树引入了东印度群岛和菲律宾。它们被用于炼金术,叫做黑豆。

1819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费迪南·龙格第一次分离得到纯的咖啡因。传说中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听了歌德的吩咐[19]。

现在,每年咖啡因的国际销量已达到120000吨[20],这个数字相当于每天每个人消耗一份咖啡饮品,这也使它成为了世界最流行的影响精神的物质。在北美,90%的成年人每天消耗一定量的咖啡因。

药理学编辑

初服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因此能够增加警觉度,使人警醒,有快速而清晰的思维,增加注意力和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21]最后进入脊髓并保持一个较高的剂量。在体内,关于咖啡因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21] ,大致的几种机理如下:

代谢

咖啡因在肝脏中被分解产生三个初级代谢产物副黄嘌呤(英语:Paraxanthine)(84%)、可可碱(12%)和茶碱(4%)
咖啡因在摄取后45分钟内被胃和小肠完全吸收。吸收后它会分布于身体的所有器官之中,转化过程符合化学动力学一级反应。[22]

咖啡因的半衰期,即身体转化所摄取咖啡因的一半量所用的时间,在不同个体之间差异极大。这主要和年龄、肝功能、是否怀孕、同时摄入的其他药物,以及肝脏中与咖啡因代谢有关的酶的数量等有关。一个健康成人的咖啡因的半衰期大约是3-4个小时,在口服避孕药物的女性体内则延长至5-10个小时[23] ,在已怀孕的女性体内则大概为9-11个小时[24]。当某些个体患有严重的肝脏疾病时,咖啡因会累积,半衰期延长至96个小时[25]。婴儿或儿童的咖啡因的半衰期可能大于成年人,在一个新生婴儿的体内可能会长至30个小时。某些其它因素也会缩短咖啡因的半衰期,比如吸烟[26]。

咖啡因的代谢在肝脏中发生,由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特别是1A2同工酶)酶系统氧化,形成三种不同的二甲基黄嘌呤[27],这三种二甲基黄嘌呤对身体有不同的作用。

副黄嘌呤(英语:Paraxanthine)(1,7-二甲基黄嘌呤,84%)-能够加速脂解,导致血浆中的甘油及自由脂肪酸的含量增加。
可可碱(12%)-能够扩张血管,增加尿量。可可碱也是可可豆中主要的生物碱,也存在于巧克力中。
茶碱(4%)-舒缓支气管平滑肌,被用作治疗哮喘。治疗所用的剂量远远大于由咖啡因代谢所产生的剂量。
这些化合物进一步代谢,最终通过尿液排泄出体外。

适度摄入的影响

咖啡因使蜘蛛不能编织正常的蜘蛛网。
咖啡因是一个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28]也是一个新陈代谢的刺激剂。咖啡因既被作为饮品,也被作为药品,其作用都是提神及解除疲劳,咖啡因也可减低头痛时的痛楚。每个人所需要的能够产生效果的咖啡因精确剂量并不相同,主要取决于体型和咖啡因耐受度。咖啡因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可以开始在身体里发挥作用,如果摄取温和剂量的咖啡因,作用可在3到4个小时内消失[21]。食用咖啡因并不能减少所需睡眠时间,它只能临时的减弱困的感觉。

因为这些影响,咖啡因是机能增进剂:提升大脑和身体的能力。一项在1979年的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摄取了咖啡因之后的运动员在长距离自行车项目中的表现增加7%[29]。其他的研究获得了更加显著的结果:一个对经过训练的跑步运动员的实验表明,在摄取一剂9毫克每千克体重的咖啡因之后,运动员的直线跑耐久性增加44%,环形跑耐久力增加55%。[30] 如此显著的提升并不是孤立的偶然情况,一些后续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果。另外一个研究表明,在摄取了5.5毫克每千克体重咖啡因之后,在自行车项目中,能够提升29%的持续时间[31]。

咖啡因有时也与其他药物混合提高它们的功效。咖啡因能够使减轻头痛的药的功效提高40%,并能使身体更快的吸收这些药品缩短起作用的时间[32]。因此,很多非处方治疗头痛的药品中包含有咖啡因。咖啡因也与麦角胺一起使用,治疗偏头痛和集束性头痛,也能克服由抗组胺剂带来的困意。

早产婴儿的呼吸问题,有时也使用柠檬酸咖啡因治疗。使用柠檬酸咖啡因疗法后,早产婴儿的支气管发育不良明显减少。此疗法的唯一缺点是在治疗中暂时性的体重增长变慢.[33]。柠檬酸咖啡因在很多国家只能通过处方获得.[34]。

对人类而言,咖啡因是安全的,但是咖啡因对某些动物而言却是有毒的,例如狗,马和鹦鹉等,因为这些动物肝脏的分解咖啡因的能力比人类弱很多。咖啡因对蜘蛛有显著的影响,远远高于其他药物[35]。

过度使用

在短时间内过多的咖啡因可以导致上瘾和一系列的身体与心理的不良反应
在长期摄取的情况下,大剂量的咖啡因是一种毒品,能够导致“咖啡因中毒”。咖啡因中毒包括上瘾和一系列的身体与心理的不良反应,比如神经过敏,易怒,焦虑,震颤,肌肉抽搐(反射亢进),失眠和心悸[36] (一般人服用咖啡因是因为它的刺激作用,许多学生在应付考试时及做夜班的人均会服用咖啡因药片[37]。而在严格的上瘾的定义下,只有逐渐增高用量才是上瘾,用咖啡因依赖描述更为恰当一些,但是在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下,所有慢性的很难摆脱的行为都叫做上瘾,所以也可以用咖啡因上瘾来描述。)另外,由于咖啡因能使胃酸增多,持续的高剂量摄入会导致消化性溃疡,糜烂性食道炎和胃食管反流病[38]。然而,因为无论是正常的咖啡还是脱咖啡因咖啡,都会刺激胃粘膜,增加胃酸分泌,所以咖啡因可能不是咖啡造成此原因的唯一成分。[39]。

四个被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所验证的由咖啡因引起的精神紊乱包括咖啡因过度兴奋、咖啡因焦虑症、咖啡因睡眠失调及其他咖啡因相关紊乱。

咖啡因过度兴奋
一个急剧的过量咖啡因,通常超过250毫克(相当于2-3杯煮咖啡)就能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咖啡因过度兴奋的症状包括:烦躁、神经过敏、兴奋、失眠、脸红、尿液增加、胃肠紊乱、肌肉抽搐、思维涣散、心跳不规则或过快以及躁动[36][40][41]。

摄取极大剂量的咖啡因会导致死亡[42] 。对于实验鼠,咖啡因的半数致死量为192毫克每千克体重。咖啡因半数致死量取决于体重和个人敏感程度,大概是150至200毫克每千克体重,大约是一个普通成年人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摄取140至180杯咖啡,时间取决于生物半衰期。尽管饮用普通咖啡几乎不可能致死,但有由于过度服用咖啡因药丸致死的报告[43][44][45][46]。

对于咖啡因过度兴奋的治疗通常是辅助性的,即对个别的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但是如果患者的血清咖啡因浓度过高,则有可能采取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等方法。

咖啡因焦虑症及睡眠失调
长期性且过度摄取咖啡因会引起一系列的精神紊乱。其中两种被美国精神病学协会验证的是咖啡因焦虑症和咖啡因睡眠失调。

咖啡因睡眠失调是指由一个个体有规律的摄取高剂量的咖啡因所导致的他或她的睡眠紊乱,并且能被临床诊断所发现[47]。

对某些个体而言,大剂量的咖啡因所导致的焦虑足够被临床诊断发现。咖啡因焦虑症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一般性焦虑失调,恐慌发作,强迫症甚至是恐怖症[47]。因为这些症状容易与基本神经失调混淆,比如恐慌失调,一般性焦虑失调,躁郁症或甚至是精神分裂症,所以一些医务工作者认为部分咖啡因摄入过量的人被误诊并给予了不必要的治疗,他们认为咖啡因诱发的精神疾病可以通过切断咖啡因来源而很简单的控制[48] 。一个由《不列颠上瘾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所作的调查表明,虽然咖啡因引发的疾病很少被诊断出,咖啡因慢性中毒至少困扰了十分之一的总人口[49]。

咖啡因的生物合成途径
新陈代谢、毒性与对健康的影响编辑

在大脑中咖啡因可以阻挡腺嘌呤核苷接受器。腺嘌呤核苷与它的接受器结合后可以减缓神经细胞的活动。一般在睡眠时两者结合。咖啡因分子与腺嘌呤核苷类似,可以与同一种接受器结合。但它不促使细胞活动降低,相反地,它阻止腺嘌呤核苷与它的接受器结合。其结果是神经细胞活动增高,神经细胞分泌激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增高,肌肉中的血流量提高,皮肤和内脏的血流量降低,肝脏向血液释放葡萄糖。此外咖啡因与氨基丙苯一样可以提高脑内的神经递质多巴胺。

与其它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物质和酒精不同的是,咖啡因的作用相当短。对大多数人来说,咖啡因不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和其他高级智力功能,因此含咖啡因的饮料往往在工作场所饮用。

长时间饮用咖啡因可以导致身体对咖啡因的习惯化。假如这时中断使用咖啡因,身体会对腺嘌呤核苷过分灵敏,血压会过度降低,导致头疼和其它症状。最近的一些研究似乎说明饮用咖啡因可以减低获得帕金逊症的危险,但这个研究的结论还有待证实。

太多咖啡因可以导致咖啡因中毒。其症状是烦躁、紧张、刺激感、失眠、面红、多尿和消化道不适。有些人在每日服用250毫克以下时就会有这些症状。每天多于1克可以导致痉挛、思想和语言突然转换、心跳不稳、心动过速和精神运动性激越。咖啡因中毒的症状有点类似恐慌症和全面化焦虑症。192毫克/体重千克[50],或对普通成年人来说,72杯咖啡可能可以导致半数人死亡。[来源请求] 目前没有明确证据指咖啡因与骨质流失及骨质疏松症有相关性。在一项与可乐有关而不包括其他碳酸饮料的研究当中发现咖啡因并不是导致骨质流失的原因,相反当中磷酸的分量与年长女性出现骨质疏松有较直接的关系[51]。

管制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
“纯咖啡因”列为“第二类精神药品”管制,其生产、供应必须经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经营。医师处方中的用量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并需存根2年[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347条,非法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咖啡因,无论数量多少,属刑事罪行。按刑法第347条及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涉及“数量大”(200公斤咖啡因以上)者最高刑罚为死刑,涉及“数量较大”(50公斤以上但不满200公斤咖啡因)者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53]
刑法第348条把非法持有“数量大”或“数量较大”的咖啡因列为可判处监禁的罪行。
中华民国

维基新闻相关报道:
台湾连锁咖啡店咖啡因分级制度上路
中华民国毒品危害防制条例并未将“咖啡因”列为管制药物。根据行政院卫生署食物药品管理局《食品添加物使用范围及限量暨规格标准》[54][55],非药用的咖啡因用途限定于食品添加剂中饮料的调味剂,并且必须是源自材料中原料的天然成分而不是以纯咖啡因添加,规定其含量不得超过每千克320毫克(320ppm),否则视为药用。中华民国行政院消费者保护委员会于2006年8月1日则推行咖啡因分级制度,主要针对台湾主要十一家连锁咖啡店的现煮咖啡,包括浓缩咖啡或其他类型,推动按照红色、黄色、绿色颜色差异标示来提醒消费者每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其中红色为200-300毫克或以上、黄色为100-200毫克、绿色为100毫克以下。这项措施不具强制性,但业者多半配合,只是标示方式未必清楚,有些标在菜单上,有些则印制成传单让消费者索取(例如星巴克)。

美国
美国法律中“咖啡因”不在管制药物之列,其药用和食用都是合法的。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只要饮料中作为食物添加剂的咖啡因含量在每千克200毫克(200ppm)以下,就是安全的。然而,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药物都必须在包装上注明咖啡因的含量[56]。

新闻编辑

2012年4月24日 [57]
台北市卫生局抽验15件咖啡及茶产品的咖啡因,发现咖啡饮料的咖啡因含量最高,其次依序为咖啡口味冰品、茶饮。其中“旷世奇派卡布奇诺雪糕”、“杜老爷欧布雷克爱尔兰咖啡甜筒”咖啡因含量还超过部分咖啡。
简任技正陈立奇建议,幼童仍在发育,也较成人敏感,为避免刺激中枢神经、影响睡眠,12岁以下幼童应尽可能避免摄取咖啡因,欧美等国就不建议幼童摄取咖啡因,连建议值都没订。加拿大订定了指引,4至6岁幼童一天不要超过45毫克、7至9岁上限为63毫克、10至12岁为85毫克。以“杜老爷欧布雷克爱尔兰咖啡甜筒”为例,一个甜筒(86克,产品包装标示)的咖啡因含量为19毫克,6岁以下幼童一天吃两个就会逼近上限。
欧盟建议,正常成人每人每天摄取咖啡因以300毫克(mg)为限。
参考资料编辑

^ 咖啡因,国立阳明大学生命科学系暨基因体研究所
^ Lovett, Richard. Coffee: The demon drink?. New Scientist. 2005年9月24日, (2518).
^ Caffeine Content of Food and Drugs. Nutrition Action Health Newsletter. Center For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December 1996 [2006-08-22].
^ Erowid. Caffeine Content of Beverages, Foods, & Medications. The Vaults of Erowid. July 7 2006 [2006-08-22].
^ Nathanson, JA. Caffeine and related methylxanthines: possible naturally occurring pesticides. Science. 12 October 1984, 226 (4671): 184–7. PMID 6207592.
^ Erowid. Does Yerba Maté Contain Caffeine or Mateine?. The Vaults of Erowid. Dec 2003 [2006-08-16].
^ PubChem: mateina.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06-08-16].. Generally translated as mateine in articles written in English
^ PubChem: guaranine.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06-08-16].
^ 9.0 9.1 Caffeine. 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 [2006-08-21].
^ Caffeine in tea vs. steeping time. September 1996 [2006年8月12日].
^ Smit, HJ; Gaffan EA, Rogers PJ. Methylxanthines are the psycho-pharmacologically active constituents of chocolate. Psychopharmacology. 2004 Nov, 176 (3-4): 412–9.
^ Haskell, CF; Kennedy D, Wesnes KA, Milne AL, Scholey AB.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dose evaluation of the acute behavioural effects of guarana in humans. J Psychopharmacol. 13 March 2006, 0 (0): 0–0. PMID 16533867.; [Epub ahead of print]
^ Escohotado, Antonio; Ken Symington. A Brief History of Drugs: From the Stone Age to the Stoned Age. Park Street Press. May 1999. ISBN 0-89281-826-3.
^ Yu, Lu. The Classic of Tea: Origins & Rituals. Ecco Pr; Reissue edition. October 1995. ISBN 0-88001-416-4.
^ 中国茶历史:茶的发现与利用. 艺术中国网. [08 11, 2012].
^ 1911年版《大英百科全书》Coffee条目
^ Benjamin, LT Jr; Rogers AM, Rosenbaum A. Coca-Cola, caffeine, and mental deficiency: Harry Hollingworth and the Chattanooga trial of 1911. J Hist Behav Sci. 1991 Jan, 27 (1): 42–55. PMID 2010614.
^ Jarvis, Gail. The Rise and Fall of Cocaine Cola. May 21 2002 [2006-08-19].
^ Weinberg, BA; BK Bealer. The World of Caffeine. Routledge. January 2001. ISBN 0-415-92722-6.
^ Whats your poison: caffeine.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1997 [2006-08-20].
^ 21.0 21.1 21.2 Bolton, Ph.D., Sanford; Gary Null, M.S. Caffeine: Psychological Effects, Use and Abuse. Orthomolecular Psychiatry. 1981, 10 (3): 202–211 [2006年8月12日].
^ Newton, R; Broughton LJ, Lind MJ, Morrison PJ, Rogers HJ, Bradbrook ID. Plasma and salivary pharmacokinetics of caffeine in man.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1981, 21 (1): 45–52. PMID 7333346.
^ Meyer, FP; Canzler E, Giers H, Walther H. Time course of inhibition of caffeine elimin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oral depot contraceptive agent Deposiston. Hormonal contraceptives and caffeine elimination. Zent
ralbl Gynakol. 1991, 113 (6): 297–302. PMID 2058339.
^ Ortweiler, W; Simon HU, Splinter FK, Peiker G, Siegert C, Traeger A. Determination of caffeine and metamizole elimination in pregnancy and after delivery as an in vivo method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various cytochrome p-450 dependent biotransformation reactions. Biomed Biochim Acta. 1985, 44 (7-8): 1189–99. PMID 4084271.
^ Bolton, Ph.D., Sanford; Gary Null, M.S. Caffeine: Psychological Effects, Use and Abuse. Orthomolecular Psychiatry. 1981, 10 (3): 202–211 [2006年8月14日].
^ Springhouse. Physician's Drug Handbook; 11th edition.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January 1 2005. ISBN 1-58255-396-3.
^ Caffeine. The Pharmacogenetics and Pharmacogenomics Knowledge Base. [2006-08-14].
^ Nehlig, A; Daval JL, Debry G. Caffeine and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echanisms of action, biochemical, metabolic, and psychostimulant effects. Brain Res Brain Res Rev. 1992 May-Aug, 17 (2): 139–70. PMID 1356551.
^ Ivy, JL; Costill DL, Fink WJ, Lower RW. Influence of caffeine and carbohydrate feedings on endurance performance. Med Sci Sports. 1979 Spring, 11 (1): 6–11. PMID 481158.
^ Graham, TE; Spriet, LL. Performance and metabolic responses to a high caffeine dose during prolonged exercise. J Appl Physiol. 1991 Dec, 71 (6): 2292–8. PMID 1778925.
^ Trice, I; Haymes, EM. Effects of caffeine ingestion on exercise-induced changes during high-intensity, intermittent exercise. Int J Sport Nutr. Mar 1995, 5 (1): 37–44. PMID 7749424.
^ Headache Triggers: Caffeine. WebMD. June 2004 [2006-08-14].
^ Schmidt, B; Roberts, RS, Davis, P, Doyle, LW, et al. Caffeine therapy for apnea of prematurity. N Engl J Med. May 18 2006, 354 (20): 2112–21.
^ Caffeine (Systemic). MedlinePlus. 05/25/2000 [2006-08-12].
^ Noever, R., J. Cronise, and R. A. Relwani. 1995. Using spider-web patterns to determine toxicity. NASA Tech Briefs 19(4):82. Published in New Scientist magazine, 27 April 1995.
^ 36.0 36.1 Caffeine-related disorders. Encyclopedia of Mental Disorders. [2006-08-14].
^ Altasterol Caffeine Pro+ and mental alertness. Articles base & Alta Care Laboratoires.
^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Cedars-Sinai. [2006-08-14].
^ Erowid Caffeine Vault: Effects. The Vaults of Erowid. Jul 08, 2006 [2006-08-14].
^ Caffeine overdose. MedlinePlus. 4/4/2006 [2006-08-14].
^ Kamijo, Y; Soma K, Asari Y, Ohwada T. Severe rhabdomyolysis following massive ingestion of oolong tea: caffeine intoxication with coexisting hyponatremia. Veterinary and Human Toxicology. 1999 Dec, 41 (6): 381–3. PMID 10592946.
^ Erowid Caffeine Vault: Caffeine Dosage. The Vaults of Erowid. Jul 08, 2006 [2006-08-14].
^ Kerrigan, S; Lindsey T. Fatal caffeine overdose: two case reports. Forensic Sci Int. 2005, 153 (1): 67–9.
^ Holmgren, P; Norden-Pettersson L, Ahlner J. Caffeine fatalities — four case reports. Forensic Sci Int. 2004, 139 (1): 71–3.
^ Walsh, I; Wasserman GS, Mestad P, Lanman RC. Near-fatal caffeine intoxication treated with peritoneal dialysis. Pediatr Emerg Care. Dec 1987, 3 (4): 244–9. PMID 3324064.
^ Mrvos, RM; Reilly PE, Dean BS, Krenzelok EP. Massive caffeine ingestion resulting in death. Vet Hum Toxicol. Dec 1989, 31 (6): 571–2. PMID 2617841.
^ 47.0 47.1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 1994. ISBN 0-89042-062-9.
^ Shannon, MW; Haddad LM, Winchester JF. Clinical Management of Poisoning and Drug Overdose, 3rd ed.. 1998. ISBN 0-7216-6409-1.
^ James, JE; KP Stirling. Caffeine: A summary of some of the known and suspected deleterious effects of habitual use. 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 Sep 1983, 78 (3): 251–8. PMID 6354232.
^ Peters, Josef M. Factors Affecting Caffeine Toxicit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 Journal of New Drugs. 1967, (7): 131–141.
^ Tucker KL, Morita K, Qiao N, Hannan MT, Cupples LA, and Kiel DP. Colas, but not other carbonated beverages, are associated with low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older women: The Framingham Osteoporosis Study (PDF).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6.October, 84 (4): 336–342 [2008-04-21].
^ 《精神药品管理办法》. 中国网. 2002年6月12日 [2012年8月11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
^ 食品添加物使用范围及限量暨规格标准 - 食品药物消费者知识服务网
^ 食品添加物使用范围及限量暨规格标准 - 全国法规数据库
^ David M. Mrazik. Reconsidering Caffeine: An Awake and Alert New Look at America’s Most Commonly Consumed Drug. [08 11, 2012].
^ 咖啡口味冰品 咖啡因竟比罐装咖啡高,自由电子报,记者林相美、杨雅民、林国贤/综合报道,2012-4-24
外部连接编辑


维基词典上的词义解释:
咖啡因
Caffeine: How Stuff Works

其他语言
Wikipedia  移动版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网站内容采用CC BY-SA 3.0授权。
使用条款隐私


http://wapbaike.baidu.com/view/1 ... ;tj=Xv_1_0_10_title

安钠咖

更多图片(1张)
安钠咖,中枢兴奋药。学名苯甲酸钠咖啡因,外观常为针剂。安钠咖属我国严格管制的精神药品,非法制造、贩卖安钠咖同样构成制造、贩卖毒品罪。

安钠咖作为兴奋型的精神药品,用于治疗中枢神经抑制以及麻醉药引起的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等症。

少数人服后可出现耐受。孕妇慎服。

中文名:安钠咖
外文名:Caffeine
别名:咖啡碱 ,咖啡因
所属类别:中枢兴奋药
注意事项:孕妇慎服
管理:我国严格管制的精神药品
长期使用:会产生药物耐受性
简介

【中文名称】: 安钠咖

【简写拼音】: ANK

【英文名称】: CNB

【所属类别】: 中枢兴奋药

药物说明:

【别名】  咖啡碱 ,咖啡因

【外文名】Caffeine

【适应症】 主要用于: 1.解救因急性感染中毒、催眠药、麻醉药、镇痛药中毒引起的呼吸、循环衰竭。 2.与溴化物合用,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过程恢复平衡,用于神经官能症。 3.与乙酰水杨酸制成复方制剂,用于一般性头痛;与麦角胺合用治疗偏头痛。

【用量用法】 1.解救中枢抑制 肌注或皮下注射安纳咖,每次0.25~0.50g,依病情2~4小时后可重复注射。 2.调节大脑皮层活动口服咖溴合剂(巴氏合剂),每次10~15ml,1日3次,饭后服。

【规格】 安钠咖(苯甲酸钠咖啡因,CNB)注射液:每支0.25g(1ml);0.50g(2ml)。

注意事项

安钠咖学名苯甲酸钠咖啡因,外观常为针剂,是由苯甲酸钠和咖啡因以近似1:1的比例配成的,其中咖啡因起兴奋神经作用,苯甲酸钠起助溶作用以帮助人体吸收。安钠咖作为兴奋型的精神药品,临床上用于治疗中枢神经抑制以及麻醉药引起的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等症,它通过兴奋中枢神经调节大脑皮层的活动。

少数人服后可出现耐受。动物实验表明,本品可引起仔鼠先天性缺损、骨骼发育迟缓,因而孕妇慎服。

长期使用,会产生药物耐受性,需要不断加大用药剂量外,也有与咖啡因相似的药物依赖性和毒副作用,因此安钠咖属我国严格管制的精神药品。非法制造、贩卖安钠咖同样构成制造、贩卖毒品罪。在山西运城、内蒙包头等地已有多名非法制造、贩卖安钠咖的罪犯以制贩毒品罪被处以重刑。

相关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07年版)
* 词条由网民创作并享有版权,请保护版权归属
对 安钠咖 仍有疑问?  去百度知道提问

http://wapbaike.baidu.com/view/1 ... ;tj=Xv_1_0_10_title

安钠咖

更多图片(1张)
安钠咖,中枢兴奋药。学名苯甲酸钠咖啡因,外观常为针剂。安钠咖属我国严格管制的精神药品,非法制造、贩卖安钠咖同样构成制造、贩卖毒品罪。

安钠咖作为兴奋型的精神药品,用于治疗中枢神经抑制以及麻醉药引起的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等症。

少数人服后可出现耐受。孕妇慎服。

中文名:安钠咖
外文名:Caffeine
别名:咖啡碱 ,咖啡因
所属类别:中枢兴奋药
注意事项:孕妇慎服
管理:我国严格管制的精神药品
长期使用:会产生药物耐受性
简介

【中文名称】: 安钠咖

【简写拼音】: ANK

【英文名称】: CNB

【所属类别】: 中枢兴奋药

药物说明:

【别名】  咖啡碱 ,咖啡因

【外文名】Caffeine

【适应症】 主要用于: 1.解救因急性感染中毒、催眠药、麻醉药、镇痛药中毒引起的呼吸、循环衰竭。 2.与溴化物合用,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过程恢复平衡,用于神经官能症。 3.与乙酰水杨酸制成复方制剂,用于一般性头痛;与麦角胺合用治疗偏头痛。

【用量用法】 1.解救中枢抑制 肌注或皮下注射安纳咖,每次0.25~0.50g,依病情2~4小时后可重复注射。 2.调节大脑皮层活动口服咖溴合剂(巴氏合剂),每次10~15ml,1日3次,饭后服。

【规格】 安钠咖(苯甲酸钠咖啡因,CNB)注射液:每支0.25g(1ml);0.50g(2ml)。

注意事项

安钠咖学名苯甲酸钠咖啡因,外观常为针剂,是由苯甲酸钠和咖啡因以近似1:1的比例配成的,其中咖啡因起兴奋神经作用,苯甲酸钠起助溶作用以帮助人体吸收。安钠咖作为兴奋型的精神药品,临床上用于治疗中枢神经抑制以及麻醉药引起的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等症,它通过兴奋中枢神经调节大脑皮层的活动。

少数人服后可出现耐受。动物实验表明,本品可引起仔鼠先天性缺损、骨骼发育迟缓,因而孕妇慎服。

长期使用,会产生药物耐受性,需要不断加大用药剂量外,也有与咖啡因相似的药物依赖性和毒副作用,因此安钠咖属我国严格管制的精神药品。非法制造、贩卖安钠咖同样构成制造、贩卖毒品罪。在山西运城、内蒙包头等地已有多名非法制造、贩卖安钠咖的罪犯以制贩毒品罪被处以重刑。

相关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07年版)
* 词条由网民创作并享有版权,请保护版权归属
对 安钠咖 仍有疑问?  去百度知道提问
http://baike.baidu.com/view/1625866.htm?fr=aladdin

氟硝安定
编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氟硝安定属苯二氮卓类药物,有催眠、遗忘、镇静、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作用,其中催眠和遗忘的作用更显著。其药理作用与其他苯二氮卓类药物相似,镇静催眠作用比硝西泮、地西泮强。

中文名氟硝安定
外文名Flunitrazepam
俗    称“十字架”
包装规格片剂,2mg,12片/板
别    名氟甲硝基安定、氟硝基二氮卓
分子式C16H12FN3O3

目录

1简介
2氟硝安定适应症
3药动学
4适应症
5禁忌症
6注意事项
7不良反应
8用法用量

1简介
编辑

药品名称:氟硝安定

氟硝安定结构式
性状: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俗称“十字架”。
名称(英):Flunitrazepam
包装规格:片剂,2mg,12片/板
别名:氟甲硝基安定,氟硝基二氮卓,氟硝西泮,FM2
分子式:C16H12FN3O3
分子量:313.28
CAS:1622-62-4

2氟硝安定适应症
编辑

用于手术前镇静及各种失眠。亦可用作于静脉麻醉药(单用或诱导麻醉)。氟硝安定药理学作用:本药属苯二氮卓类药物,有催眠、遗忘、镇静、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作用,其中催眠和遗忘的作用更显著。其药理作用与其他苯二氮卓类药物相似,镇静催眠作用比硝西泮、地西泮强。

3药动学
编辑

肌内注射和舌下给药吸收良好,口服约吸收80%~90%,而直肠栓剂则只有50%被吸收。食物可降低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口服或肌内注射后20~30min出现镇静作用,1~2h达最大效应,口服的镇静作用持续8h。静脉给药用于麻醉诱导时1~3min起效(意识丧失)。口服后1~2h血药浓度达峰值,当血浆浓度为7~8ng/ml时出现显著的镇静和抗焦虑作用。肌内注射的达峰时间为30~45min,而鼻内给药的达峰时间为41~185min(随剂量增加而增加)。药物的蛋白结合率为78%~80%,可分布于组织和脑脊液中,并能透过胎盘。其分布容积为3.3~5.5L/kg。主要在肝脏中代谢。总清除率为每分钟94ml,3~10岁儿童的清除率为每分钟8~12ml/kg。可分泌入乳汁,但浓度低于母体血浆浓度。大部分通过尿以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出,约10%经粪便排泄。母体化合物的清除半衰期为16~35h。新生儿和婴儿的清除半衰期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下降,儿童的清除半衰期为12h。因为药物可快速分布至组织,所以镇静作用与清除半衰期无关。

4适应症
编辑

用于手术前镇静及各种失眠。亦可用作于静脉麻醉药(单用或诱导麻醉)。

5禁忌症
编辑

1.对本药和硝西泮过敏者。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3.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
4.重症肌无力患者。

6注意事项
编辑

1.慎用:(1)年老衰弱者;(2)婴幼儿;(3)脑部器质性损害患者;(4)心、肝、肾病患者。
2.服药后不宜开车、从事高空作业或操作机器。

7不良反应
编辑

本药的不良反应与其他苯二氮卓类药物相似,在正常剂量下较轻微。可出现口渴、畏食、腹泻、腹痛、便秘等胃肠道反应,有时也会出现皮疹、面红等过敏反应;有时出现兴奋、错乱、头晕、头痛等反应;使用本药进行诱导麻醉时大多数患者有轻度呼吸抑制,还有心脏停搏的报道。大剂量连用时偶见依赖性、肝肾功能临床检验值异常(如SGOT、SGPT、LPH、BUN上升等)。尚有过量使用发生意识丧失的病例。动物超剂量试验证明本药有致畸性。

8用法用量
编辑

1.口服给药:催眠:常用量0.5~1mg,睡前服,亦可增加到2mg。
2.静脉注射,诱导麻醉:缓慢静脉注射,常用量1~2mg或按体重计算(0.015~0.030mg/kg)。
3.肌内注射:手术前给药:常用量1~2mg或按体重计算(0.015~0.030mg/kg)。[1]

参考资料

1.  氟硝安定  .. [引用日期2013-10-25] .
词条标签:
分子生物学科学自然科学药品 西药 , 医学术语 , 药理学
http://www.legaldaily.com.cn/gsj ... content_1171044.htm

您的位置:       
甘肃禁毒网>>毒品知识
 
氟硝安定
2009-10-23 10:45:37                【字号大中 小 】【打印】【关闭】



  本网讯 性状: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俗称“十字架”。

  吸食反应:镇静、催眠作用较强,诱导睡眠迅速,可持续睡眠5-7小时。氟硝安定通常与酒精合并滥用,滥用后可使受害者在药物作用下无能力反抗而被强奸和抢劫,并对所发生的事情失忆。氟硝安定与酒精和其它镇静催眠药合用后可导致中毒死亡。

  名称(英)

  Flunitrazepam

  别名

  氟甲硝基安定;氟硝基二氮卓;氟硝西泮

  适应症

  为较强的镇静催眠药,其作用与硝基安定相似,但比它强。亦有较强的肌肉松弛作用。 1.用于术前镇静及各种失眠症。催眠作用开始快,可持续5~7小时。 2.可用作静脉麻醉药(单用或诱导麻醉),诱导时间较长,约135秒,但效果满意。 3.与肌松药--箭毒合用,可稳定麻醉达1~2小时。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徐艳丽)
http://zh.wikipedia.org/wiki/D-% ... C%E4%B9%99%E8%83%BA

D-麦角酸二乙胺[编辑]
(重定向自D-麥角酸二乙胺)

本条目需要扩充。(2010年11月17日)

请协助改善这篇条目,更进一步的信息可能会在讨论页或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扩充条目后将此模板移除。

本条目中立性有争议。内容、语调可能带有明显的个人观点或地方色彩。(2012年2月21日)

加上此模板的编辑者需在讨论页说明此文中立性有争议的原因,以便让各编辑者讨论和改善。

在编辑之前请务必察看讨论页。

本条目的内容可能尚不周全,请考虑将其他语言维基百科的内容翻译成中文。
欢迎您积极参与,协助改善这篇条目。

D-麦角酸二乙胺

IUPAC名
(6aR,9R)-N,N-diethyl
-7-methyl-4,6,6a,7,8,9-
hexahydroindolo-[4,3-fg]
quinoline-9-carboxamide
别名        LSD, LSD-25,
lysergide,
D-lysergic acid diethyl amide,
N,N- diethyl- D- lysergamide
识别
CAS号        50-37-3
PubChem        5761
ChemSpider        5558,
IUPHAR配体        17
DrugBank        DB04829
UNII        8NA5SWF92O
ChEMBL        CHEMBL263881
SMILES       
显示▼
InChI       
显示▼
InChIKey        VAYOSLLFUXYJDT-RDTXWAMCSA-N
ChEBI        6605
性质
化学式        C20H25N3O
摩尔质量        323.43 g·molㄢ
外观        无色、无气味,无味道(纯LSD味微苦)
密度        1.21g/cm3
熔点        80-85 C
沸点        541.3 C[1]
药理学
代谢        肝脏
消除半衰期        3–5 小时[2][3]
排泄        Renal
药品分级        Schedule 9(澳) Schedule III(加) CD(英) Schedule I(美)
治疗考量
怀孕分级        C (美)
合法状态        违禁药物 (S9) (澳) 附录三 (加) CD (英) 附录一 (美)
途径        口服, 静脉注射, 眼部, 肌肉注射
依赖倾向        Very low
危险性
欧盟危险性符号
有毒 T
警示术语        R:R23/25;R26/27/28;R36/38;R40
安全术语        S:S7;S16;S22;S24;S28;S33;S36
主要危害        致幻
闪点        281.2 °C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一般条件(25 ℃,100 kPa)下。

D-麦角酸二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也称为“麦角二乙酰胺”,常简称为“LSD”,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LSD的一次典型剂量只有100微克,仅相当于一粒沙子重量的十分之一。LSD能造成使用者6到12小时的感官、感觉、记忆和自我意识的强烈化与变化,可作化学武器使用。LSD由麦角酸中合成,对氧气、紫外线与氯十分敏感(尤其是当LSD处于液态时)。纯净的LSD是一种无色、无气味,味微苦的固体[4]。LSD一般口服,通常以某种吸取物质吸取LSD后再服用该物(比如用吸墨纸、方糖或明胶吸取LSD后再将该吸取物放入口中),不过也可以通过食物或饮料来服用。在所有的服用方法中,LSD都是无味的[来源请求]。在英国、美国、澳洲、新西兰和大部分欧洲国家,这药物都是非法的。参考网络资料,似乎常以上面印有卡通图案的纸片包装药物方式出现。

目录  [隐藏]

1 历史

2 潜在用途
2.1 精神治疗

3 剂量

4 药效
4.1 毒性比较
4.2 生理

5 成瘾性

6 注释

7 外部链接
7.1 媒体
7.2 学术
7.3 都市传奇
7.4 普通

历史[编辑]

“LSD”是该化合物的德文(Lysergs甀爀攀-di琀栀礀氀愀洀椀搀)的简写。它是在1938年由一位瑞士化学家艾伯特·霍夫曼博士,于巴塞尔的山德士实验室(Sandoz Laboratories)进行一个有关麦角碱类复合物的大型研究计划时,第一次合成出来的。LSD的精神转换效果则是在霍夫曼于5年之后(即1943年)回到化学研究中才发现的。他是在一次意外的接触中透过皮肤吸收了微量的LSD而发现该作用的,这个发现使他继续在他自己身上试验LSD的精神效果[5]。

直到1966年,LSD和光盖伞素都是由山德士实验室免费提供给有兴趣研究它们的科学家的。精神病学家也可使用这些化合物来使自己得到对精神分裂症的亲身体验。许多临床实验在研究关于把LSD使用于精神治疗的可能性都得到非常正面的结果。LSD的首度大众娱乐化,是在1950年代期间于一小群心理健康专家(比如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和一些政治和社会上的重要人士之间(如亨利·路斯)的流行。

冷战时期的情报部门曾将LSD用在审问和心理控制上,以及在大规模的社交工程(请见反文化)上。美国中央情报局对LSD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其中绝大部分都被销毁了。

一些心理健康专家,比如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提莫西·李瑞博士和理察·艾尔帕博士(后来以拉姆·达斯闻名),相信LSD有可以做为精神成长工具的潜力。这些心理健康专家被传统心理学术圈排斥,并且在19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中成为反文化的精神导师,将LSD的使用扩展到更广大的群众。当LSD与反文化和嬉皮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时,它在1967年被美国政府禁止。

在1990年代,LSD于锐舞次文化中受到欢迎。在美国药品管制局有史以来最大一宗的LSD查缉案后,美国LSD的使用大约在2000年急剧下滑。美国药品管制局逮捕了两名化学家,并声称他们制造了美国与许多欧洲地区LSD供应量中95%的LSD。

从1967年开始,在黑市和大量需求的支持下,LSD的地下娱乐性和治疗性使用开始在一些国家继续。对LSD的效果和作用机制的合法的科学实验也不时进行,但很少涉及人类主体。

潜在用途[编辑]

LSD有药用价值,有时候用于治疗酒精上瘾、缓解疼痛、集束性头痛,也有用作提升创造力。但是如美国禁毒署之类的政府组织坚称“LSD没有兴奋刺激作用,不能提升创造力,对酒精依赖没有持续的积极的疗效,不会产生典型的精神错乱,也不会产生立即的人格改变”。

精神治疗[编辑]

从1950年代到1960年代,LSD被用于增强精神病治疗的疗效。有些精神病专家认为LSD对于帮助病人通过其他精神治疗手段“解开”受压抑的潜意识内容和治疗酒精上瘾十分有效。 一项研究指出,“LSD药用价值的根本即它有产生自我接受和自我降服的潜力,”可能是强迫使用者面对精神问题。在1968年12月,一份由74位英国医生发起的调查反映了LSD的临床效果。在73份回复中,大多数医生认为LSD效果明显且足够安全。

56%即41人继续在临床使用LSD。

15%即11人停止使用因为退休或是其他客观原因。

12%即9人停止使用LSD因为它们发现药效不明显。

10%即7人停止使用且原因不明。

7%即5人停止使用因为LSD过于危险。

剂量[编辑]

LSD按质量而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烈的精神药品之一。从试验者的体验和药物学方法(例如受体结合实验)都发现LSD比光盖伞素和光盖伞辛要强100倍,比墨斯卡林强4000倍。LSD的剂量以微克为单位,相对而言几乎所有其他的药品和毒品都以毫克为单位。

通常LSD的致幻剂量为25μg,且其药效随剂量增加而显著加强。1990年代末,美国缉毒警察缴获的LSD每支大约20-80μg;60年代时也有300μg以上的。常用LSD的人的可达剂量为1200μg,但是如此高的剂量可能会产生不愉快的生理、心理反应。

LSD的致死剂量(LD50)为200-1000μg/kg体重,但迄今为止尚未有LSD过量致死的报道。有一个可疑LSD过量致死的报道,死者用静脉注射的方法使用了三分之一克的LSD(即330mg,330,000μg)。这相当于3000倍的通常口服剂量。

药效[编辑]

毒性比较[编辑]



从图中可见,LSD对身体造成的生理伤害和依赖性与摇头丸等毒品相当,但远不如香烟和酒精来的严重。


纵轴是成瘾性、横轴是伤害性。资料来自权威医学期刊:The Lancet。

生理[编辑]

是迷幻性最强的药。

服用可能导致逼真幻觉、时空幻觉。

长期服用可能有旅行片段。

成瘾性[编辑]

可能会产生心理依赖性。

注释[编辑]

^ LSD guidechem.com [2013-12-14]
^ Aghajanian, George K.; Bing, Oscar H. L. Persistence of 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 in the plasma of human subjects (PDF).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1964, 5: 611–614 [2009-09-17]. PMID 14209776.
^ Papac, DI; Foltz, RL. Measurement of 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 (LSD) in human plasma by gas chromatography/negative ion chemic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PDF). Journal of Analytical Toxicology. 1990.May/June, 14 (3): 189–190 [2009-09-17]. PMID 2374410.
^ Shulgin, Alexander; Shulgin, Ann. Burt//PiHKAL 1st. Transform Press. 1991. 21. ISBN 978-0-9630096-0-9.
^ 完整故事

外部链接[编辑]

媒体[编辑]
提莫西·李瑞

Wired News: Long Trip for Psychedelics,September 27, 2004
Who's Got the LSD? These Days, Almost Nobody
Northern Californian LSD makers found guilty
Pickard And Apperson Sentenced On LSD Charges Official DEA press release on the "Largest LSD Lab Seizure In DEA History"
学术[编辑]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ories and Research Concerning LSD and Mental Health
Definitions of Addiction, Physical Dependence, and Tolerance
LSD - My Problem Child online, by LSD inventor Dr. Albert Hofmann
The Neurochemistry of Psychedelic Experience,Science & Consciousness Review
Aldous, F. A. B., Barrass, B. C., Brewster, K., Buxton, D. A., Green, D. M., Finder, R. M., Rich, P., Skeels, M., and Tutt, K. J.,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in Psychotomimetic Phenylalkylamines,"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Vol. 17, 1100-1111 (1974)
Current LSD Research
Searchable LSD Bibliography
都市传奇[编辑]
Blue Star Tattoo myth
Strychnine myth
普通[编辑]
Good Drugs Guide
LSD section of The Vaults Of Erowid
LSD Visual experiment
Spirit Plants
Storming Heaven: LSD and the American Dream
[显示] 查 论 编
致幻剂
[显示] 查 论 编
化学武器
[显示] 查 论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07年版)

分类:LSD宗教致幻剂礼来公司精神控制诺华制药血清素受体激动剂失能性毒剂瑞士发明撤回药物光敏化学品
导航菜单
创建账户登录条目讨论 大陆简体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首页
分类索引
特色内容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条目
帮助
帮助
社区专页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知识问答
字词转换
IRC即时聊天
联系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资助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上传文件
特殊页面
打印版本
固定链接
页面信息
数据项
引用本页
左侧跳顶连接
其他语言
Afrikaans
Alemannisch

Az爂戀愀礀挀愀渀挀愀
Беларуская
Беларуская (тарашкевца)
Български
Bosanski
Català
攁愀琁椀渀愀
Cymraeg
Dansk
Deutsch
Ελληνικ
English
Esperanto
Espa漀氀
Eesti
Euskara

Suomi
F爀漀礀猀欀琀
Fran愀椀猀
Gaeilge
Galego

Hrvatski
Magyar
Bahasa Indonesia
Italiano
日本語
Basa Jawa


Lumbaart
Lietuvi
Latvie甁

Bahasa Melayu
Nederlands
Norsk nynorsk
Norsk bokm氀
Polski
Português
Rom渀
Русский
Sicilianu
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
Simple English
Sloven椁渀愀
Sloven椁渀愀
Shqip
Српски / srpski
Svenska


Türk攀
Укранська
编辑链接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18:30。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1111/6929231.htm?fr=aladdin

LSD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11个义项)添加义项

缥距离跑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倥滑差速器溶酶体堆积病儥络用语%小显著差异法餥港社民连链路状态报文后缀名链路状态数据库%小显著性差异法
全部展开

收藏1241206LSD(麦角酸二乙基酰胺)

编辑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D-麦角酸二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也称为“麦角二乙酰胺”,常简称为“LSD”,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LSD的一次典型剂量只有100微克,仅相当于一粒沙子重量的十分之一。LSD能造成使用者6到12小时的感官、感觉、记忆和自我意识的强烈化与变化,可作化学武器使用。LSD由麦角酸中合成,对氧气、紫外线与氯十分敏感(尤其是当LSD处于液态时)。纯净的LSD是一种无色、无气味,味微苦的固体[4]。LSD一般口服,通常以某种吸取物质吸取LSD后再服用该物(比如用吸墨纸、方糖或明胶吸取LSD后再将该吸取物放入口中),不过也可以通过食物或饮料来服用。在所有的服用方法中,LSD都是无味的[来源请求]。在英国、美国、澳洲、新西兰和大部分欧洲国家,这药物都是非法的。

L.S.D是麦角酸二乙酰胺的缩写,始于德国,它是从麦角真菌中提出的麦角酸与其它物质合成而得。化学家艾伯特·霍夫曼把它第一次合成是在1938年,他在进行一项有关于麦角碱类复合物的大型研究计划时,无意中将原本分装在两支试管中的溶液混合在一起,结果发生了神奇的反应,一种完全不同的物质被合成了出来,它无色、无嗅、无味,就像清澈的纯水,这就是L.S.D。

目录

1基本资料

2不良反应

3药物作用

4发展简史

5剂量
‥识别
‥漀理学
‥性质
‥焀楓性

1基本资料
编辑

“LSD”是该化合物的德文(Lysergs甀爀攀-di琀栀礀氀愀洀椀搀)的简写。它是在1938年由一位瑞士化学家艾伯特·霍夫曼博士,于巴塞尔的山德士实验室(Sandoz Laboratories)进行一个有关麦角碱类复合物的大型研究计划时,第一次合成出来的。LSD的精神转换效果则是在霍夫曼于5年之后(即1943年)回到化学研究中才发现的。他是在一次意外的接触中透过皮肤吸收了微量的LSD而发现该作用的,这个发现使他继续在他自己身上试验LSD的精神效果口服时平均有效剂量为30~50微克,高剂量时产生的作用可持续10~12小时。 迷幻剂的常规剂量约为100~200微克。作试验的服用者,在达到一定的耐受程度之后,可以服用高达2000微克的剂量。20世纪60年代进入非法市场时,一般是将其滴在一些能吸收的物品如方糖、吸墨水纸和药理上惰性的粉末(这种粉末然后被用来充填空的明胶胶囊)等基质上。

霍夫曼与LSD

在交易市场上常见的剂量形式是所谓的窗格,即常见的剂量形式是各种大小、形状的小药丸、片剂或者胶囊,颜色有米色、白色或彩色。迷幻剂本身则常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液体。片剂的含量相差很大,从20~500微克不等,但最流行的一种直径为1.6毫米的圆形片剂含量较一致,约为100微克。吸毒者常把自服迷幻剂称作“滴酸”。 20世纪80年代,纸型剂量在非法市场上很常见,此时的纸型剂量与原先的不同。原先的纸型剂量是先将迷幻剂滴到纸上制成,而新的纸型剂量是将预先印好的纸张浸入迷幻剂溶液制得,这样含量较一致,每片呈正方形,大小约5平方毫米,含量30~50微克。 迄今发现的浸过迷幻剂的药纸有各种各样的设计,包括抽象艺术和动画图片、邮票和纹身花纹,这些新的设计,特别受青年吸毒者的欢迎。

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又名麦角酰二乙胺,这种分离出来的化合物,是当时27种同族化合物中的第25位,因此得名麦角酸二乙基酰胺25号。它由麦角酸和仲酰胺(又名二乙基酰胺)合成而得,刚制成时无色无味,呈液体状态,一定时间后变成微白色的结晶体。 麦角酸二乙基酰胺25号常用剂量是80~120微克,致死量目前还不清楚(如有的服用20~25微克有反应,而有服用3000微克仍未见可怕症状),尚未发现对此药物的机体上瘾者。服用后一般30~60分钟到达血液循环,不久被散布到全身各部位细胞中,脑细胞中沉积很少,大部分沉积于小肠、肝脾及肾脏内(脑细胞中只沉积2%),而后被肌体一点一点地排泄掉。

2不良反应
编辑

注射这种毒品,30~60分钟便出现早期反应,两小时后最为严重,6小时后基本上就不再发展,其病理作用时间可保持到12小时左右。 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在人体的早期反应是:视觉增强,呈青绿色的暖色调,情绪不稳,幻觉多变,周围物品成了幻想的东西,轮廓外形夸张,距离拉长或缩短,明暗对比立体感增强,视觉极速变化不规律。 麦角酸二乙基酰胺能提高听觉、嗅觉和触觉的敏感性,借助这种药物,人们可以感受到音乐,借助光线可以听到声音。注射麦角酸二乙基酰胺产生欣快现象并能使人增强活力,欣快现象的表现体现在安静或喧闹,大哭不止。增强活力是指感到一种近于狂妄自大的自信力量。

正如霍夫曼教授那样,滥用LSD的人同样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不适,特别是在剂量加大之后,会出现持久性知觉障碍(HPPD):视觉会出现障碍,如看到物体周围有光晕、移动的物体后面有轨迹,无法辨别颜色。此外,精神方面会出现极度的恐惧、焦虑等幻觉,一些服用者还会出现严重的暴力倾向,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人身伤害。因此,LSD在世界各国都普遍被认为是一种危害甚大的毒品而加以严厉查禁。

3药物作用
编辑

麦角酸二乙基酰胺,除了能造成严重的精神混乱外,还能给肉体带来痛苦,例如在神经系统的症状是:运动失调,步履蹒跚,抽搐,用量过大还会导致全身瘫痪。在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的症状是:心动过速、恶心、头晕、血管扩张、震颤、手掌出冷汗,有时还会有战栗。因此,60年代后其产量急剧下降,并只限于在精神病研究所使用。 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对人体的作用大小与肌体条件有关。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富于色彩的视觉,异乎寻常的听觉,舒适的人格解体(吸食者称之为“一次愉快的旅行”),但也出现充满恶梦的幻觉,导致可怕的精神混乱,有的仅(或许)出现一次,但有的反复出现(吸食者称之为“一次糟糕的旅行”)。使用此药会出现一种特殊现象“反刍”(人们把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分子大量沉积于肾脏内的现象称之为“反刍”),即用过此药的人,如果不再使用,沉积于肾脏内的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分子大量消失的同时,有的又进入人的脑细胞,又在新的细胞中产生新的连锁反应(吸食者称此过程为“外加的旅行”),有些吸食者有意外的再现或“倒叙”,也就是说,吸食者在不服用该药物时,就会有以往服用该药物后的感觉(“幻觉”)。 吸食麦角酸二乙基酰胺的人,多数是同时使用大麻或海洛因,或其他毒品的人,他们在使用其它毒品时不能产生上述效果时,吸食者才使用此毒品,他们也了解这种毒品的危险后果:发疯、自尽或伤残。所以60年代后,又把注意力转向比麦角酸二乙基酰胺毒性大上千倍的其他烈性药物。

4发展简史
编辑

有一种致幻剂,少量的服食下去,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种令人愉快的麻醉状态,想象力突然变得丰富,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也发生了变化。眼前出现了一系列活动的图像,具有万花筒般的鲜艳色彩,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了的物体突然变得生动起来,桌椅板凳都似乎有了生命,听到的每个声音都像是投在平静水面上的一颗石子,让眼前这些奇妙的色彩产生一圈圈涟漪。

这种美妙的境界,就是 LSD(学名“麦角酸二乙酰胺”)的发明人瑞士桑多斯公司的霍夫曼博士在1943年第一次无意间尝到自己所合成的这种化学品时体验到的。三天后,霍夫曼有意服食了250微克LSD,随后与助手骑自行车回家,骑车途中药性发作,因为博士服用的剂量过大,他的思维完全紊乱,话也说不完整,感到天旋地转仿佛被一面面哈哈镜包围了,周围的景物完全变了形。他还以为自己一直停留在原地,无法动弹,可是在一起的助手却回忆说当时他骑得飞快,回到家中后症状越发厉害,房间里所有的物体都变成了可怕的怪物,博士觉得自己快疯了,仿佛看到自己的灵魂离开了肉体悬浮在空中,甚至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害怕自己永远变成了一个疯子,幸好第二天一早醒来却发现一切正常,LSD没有留下什么副作用。这次的自行车之旅,在LSD风行的六十年代变得极其有名,有好几首以”自行车”命名的歌曲讲的就是这件事,著名"Queen"乐队的“bicycle race"也是其中之一。

霍夫曼的发现很快被欧洲的心理学家们用来研究人脑的病变过程以及用在心理治疗中作为辅助药物,基本局限在实验室范围。后来得以大规模流行,开启潘多拉魔盒的是大名鼎鼎,也可以说是臭名昭著的CIA(美国中央情报局)介入了LSD研究。

故事追溯回二战期间,美军情报部门就开始着手研究思维控制类化学武器。1942年春天,美军招集了六名神经生理学领域的一流专家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目的是想发明一种犯人吃了就会不打自招的“审讯药”。在试验了大麻和海洛因等多种神经性药物后,他们提纯了大麻中的有效成分,并取名为“诚实药”。但后续实验表明,虽然适量的诚实药会让受试者产生强烈的倾诉欲,却不能服用过量,否则受试者会彻底懵掉,说不出话来,这个度很难控制,因此药物的实用性很低。

二战结束后,美军的“战略情报部”更名为中情局,因为冷战的需要,对神经武器的研究力度更大了,特别成立了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开始实施“bluebird"计划,秘密雇用了一批前纳粹医生,全盘移植了这些战犯从前以集中营犯人为对象而进行的所谓科学研究。“蓝鸟”计划很快更名为“洋蓟”(artichoke),开始研究可卡因和海洛因等会让人生理成瘾的硬毒品。科学家打算把海洛因当作“反向审讯药”来使用,也就是说先让受试者对海洛因成瘾,然后突然停药,受试者便陷入痛苦不堪,只有任人摆布,这种流氓做法有个隐讳的代号“冷火鸡”(cold turkey),后来作为一种最强硬的戒毒方法名称,甲壳虫乐队有首同名歌曲就说的这个。

可以想象,对神经武器这么感兴趣的CIA怎么可能放过LSD。初步试验证明LSD能让人放松警惕性,在辅助审讯方面很有前途。据一份绝密报告,CIA曾经给一个名美军高级官员服用LSD,结果他供出了军方的一个顶级秘密。更妙的是药劲过去后他对自己的行为完全失去了记忆。不过进一步试验却发现LSD会引发试验对象产生妄想症,所招供的内容十有八九不是真的。于是CIA的科学家们建议把LSD作为“抗审讯药”来使用。他们设想让所有卧底特工每人携带一点LSD,一旦暴露被俘就服下,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开始胡说八道。

当时美国科学界的共识是LSD可以让服用者暂时变成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以可以作为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工具药物。但CIA却认为LSD似乎最好的冷战药物,除了当抗审讯药来使用,他们还计划给敌对国家的领导人或者任何持不同政见的公众人物下毒,让他们在公开场合出丑,计划中的下毒对象包括卡斯特罗和埃及总统纳赛尔。但是CIA很快发现,不同场合服用对药效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必须在非实验状态下进行大规模人体试验才能找出规律。首先的实验对象是监狱犯人和医院的病人,后来又拿现役军人和在校大学生做实验,描述服毒状态的一个新词-“幻游”-就是源自美国陆军的LSD研究人员。再后来,CIA竟然拿自己人开刀,不预先通知就对内部工作人员下药,然后观察他们在各种场合下的表现。有一年的CIA内部圣诞派对上大家集体吃药!

大规模的研究当然需要大量高纯度LSD,在CIA解密文件中发现一张CIA高管签署的便条,批准从瑞士桑多斯公司购买10公斤LSD,这个数量可以供1亿人每人发疯一次,桑多斯公司根本无力生产这么大剂量,于是CIA授意美国的一家大制药厂“伊莱利利”开始研制量产方法,这为日后LSD的大规模流行提供了来源。
与此同时,不少有权或有钱的人士认为LSD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抱着给人类指点迷津的想法,从1950年代初开始就以宗教般的狂热向美加地区所有感兴趣的人散发LSD,而且完全免费,这直接导致了其在民间的广泛流行。第一批接受LSD的民间人士里就有《美丽新世界》的作者赫胥黎。赫胥黎很早就对心灵控制术感兴趣,在食用了提取自南美仙人掌的致幻剂后完成了著名的《知觉之门》一书,在书中阐述了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神经系统并不是知觉的来源,它只不过是一扇起过滤作用的门,挡住了真正庞大的知觉世界。某些致幻剂能把这扇门打开,让人们看到一个全新的更加广阔的真实世界。此书后来影响了很多文艺青年,迷幻摇滚乐队“大门”的名字即来源于此。

食用了LSD后,赫胥黎和英国心理医生汉弗莱合作开始了对LSD的心理治疗潜力的研究。他们认为LSD具有“意识显现”的作用,可以挣脱多年世俗生活所养成的思维定势,还会产生“联觉”,易受暗示,所以服药时的环境会影响效果。因此在汉弗莱的诊所里,医生经常自己也服用少量LSD,和病人一起进入状态,使对方产生安全感,用催眠式的语言鼓励病人去想象美好的事物。

其实这种治疗方法并不是新事物,土著部落的巫师,还有古代西方的宗教仪式里都很流行,直到公元4世纪基督教的盛行后,这种仪式被禁止了,因为这与西方人对“理性”与“秩序”的追求相悖。但在18世纪后期,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对过度理性的批判在知识分子中产生,巴黎的“印度大麻俱乐部”成员里就包括波德莱尔、大仲马、巴尔扎克等著名作家。而1960的美国,电影明星加利格兰特、杰克尼科尔森、彼得方达,几乎所有的垮掉派诗人和爵士乐演奏家都曾经服用过LSD.

1950年代的时候,艺术家圈子里最流行的毒品是大麻,LSD罕为人知。但到了1960年代,一个离经叛道的哈佛心理学教授蒂莫西.利里在接触过LSD后,开始以哈佛教授的名义广泛邀请各界名人到家里服用,其中包括一个叫玛丽平肖的画家,她丈夫是美国中情局的高级官员,通过这层关系,肯尼迪总统也服用过蒂莫西提供的LSD。在肯尼迪被刺后不到一年,平肖也被谋杀,她的一本日记也神秘失踪。

因为蒂莫西这种只宣扬LSD好处,却对危害只字不提的行为令哈佛不满,哈佛首先开除了他的合作者,成为哈佛开除的第一位老师,随后又开除了蒂莫西,但亿万富翁威廉希区柯克(跟那个大导演应该没有什么关系)提供了自己在纽约附近的庄园作为他们的LSD研究中心,纽约各界名人纷至沓来,蒂莫西依靠LSD进入了上流社会,并娶了一个漂亮的瑞典模特作为第三任妻子,后来那个模特改嫁,生下了乌玛瑟曼。

正是蒂莫西的大力提倡,让LSD变成了社会文化乃至整个时代观念的颠覆者,最先是一批文学家的介入和痴迷,如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等,后来又有流行音乐届的代表人物对它的依赖和信奉,他们来自披头士、滚石、感恩而死等著名乐队,及至后嬉皮时代部分人试图摆脱药物,开始寻求LSD之外的精神指导......

5剂量
编辑

LSD按质量而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烈的精神药品之一。从试验者的体验和药物学方法(例如受体结合实验)都发现LSD比光盖伞素和光盖伞辛要强100倍,比墨斯卡林强4000倍。LSD的剂量以微克为单位,相对而言几乎所有其他的药品和毒品都以毫克为单位。

通常LSD的致幻剂量为25μg,且其药效随剂量增加而显著加强。90年代末,美国缉毒警察缴获的LSD每支大约20-80μg;60年代时也有300μg以上的。常用LSD的人的可达剂量为1200μg,但是如此高的剂量可能会产生不愉快的生理、心理反应。

LSD的致死剂量(LD50)为200-1000μg/kg体重,但迄今为止尚未有LSD过量致死的报道。有一个可疑LSD过量致死的报道,死者用静脉注射的方法使用了三分之一克的LSD(即330mg,330,000μg)。这相当于3000倍的通常口服剂量。

识别

CAS号50-37-3PubChem5761ChemSpider5558IUPHAR配体17DrugBankDB04829 InChIKeyVAYOSLLFUXYJDT-RDTXWAMCSA-N

药理学

代谢        肝脏
消除半衰期        3–5小时
排泄        Renal
药品分级        Schedule 9(澳)Schedule III(加)CD(英)Schedule I(美)
性质

化学式        C20H25N3O[1]
摩尔质量        323.43 g·mol
外观        无色、无气味,无味道(纯LSD味微苦)
密度        1.21g/cm
熔点        80-85 C
沸点        541.3 C
危险性

有毒T
警示术语        R:R23/25;R26/27/28;R36/38;R40
安全术语        S:S7;S16;S22;S24;S28;S33;S36
主要危害        致幻
闪点        281.2 °C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一般条件(25 ℃,100 kPa)下。

参考资料

1.  Long Trip for Psychedelic Drugs  .WRAED .2004-09-27 [引用日期2014-05-3] .

词条标签:

毒品西药药品 药物 , 精神药品
http://baike.baidu.com/view/4282 ... 5%AE&fr=aladdin

甲苯喹唑酮
编辑

安眠酮 即 甲苯喹唑酮 。

甲苯喹唑酮。临床上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失眠症,该药久用可成瘾,而且有些病人在服用一般治疗量后,能引起精神症状,该药已成为国内外滥用药物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临床上已停止使用。

药品名称甲苯喹唑酮
别    名海米那,眠可欣,甲喹酮,安眠酮,佛得
外文名称Metolazone
是否处方药处方药
主要适用症利尿,降压
用法用量用于利尿:1日1次,每次5~20mg。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有心悸、胸痛、室颤等
主要用药禁忌肝功能不良者,孕妇
剂    型2.5mg、5mg、10mg。
运动员慎用慎用
是否纳入医保未纳入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号
药品类型化学药品
主要用药禁忌精神病史及躯体有剧痛者
使用方式口服
出现场所家庭聚会,毒品替代用药

目录

1详细介绍

2注意事项

1详细介绍
编辑

安眠酮名称:俗称“佛得”,西北地区俗称“忽悠悠”性状:甲喹酮,又称海米那,眠可欣,甲苯喹唑酮。临床上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失眠症,该药久用可成瘾,而且有些病人在服用一般治疗量后,能引起精神症状,该药

甲苯喹唑酮(7张)

已成为国内外滥用药物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临床上已停止使用。合成的安眠酮一般为褐色、黑色或黑粒状的粉剂,有的是米黄色粉状。非法生产的产品中可以看到药片状、胶囊状、粉状。服用150-500毫克安眠酮后,会有一种发麻的感觉,肌肉放松时能诱使运动机能失调,困倦、欣快感和主观感的变化随之而出现。从属作用表现为:反应和感觉模糊不清,意识忧郁,注意力难以集中。[1]

出现场所:家庭聚会,毒品替代用药

使用方式:口服

对人的危害:安眠酮通过酒精增强作用,具有一种谵妄性的能力,作为引起幻觉的代用药。小剂量服用安眠酮使服用者从消沉状态进入极端神经质和兴奋状态。长期使用安眠酮,会形成依赖性,造成毒物癖。大剂量服用安眠酮会引起中毒、其中毒症状为:头晕,颜面潮红,胸闷、恶心、烦躁不安、四肢麻木,谵语,昏迷,最后呼吸衰竭死亡。安眠酮最小致死量为2-10克。

2注意事项
编辑

1.偶有轻度不适,如头晕、思睡等。少数病人会出现皮疹、口舌或肢体麻木。个别病人有心悸

微观分子式(3张)
、恶心、呕吐及全身无力等反应。

2.连续应用较大剂量数周,可产生耐受性及依赖性,故不可滥用。有用至8~20g致死者。

3.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故肝功能不良者慎用。[1]

4.服药一般不宜超过3个月。

5.动物实验表明有致畸作用,故孕妇忌用。

6.有精神病史及躯体有剧痛者不宜用。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甲苯喹唑酮(7张)

微观分子式(3张)

词条图片(1张)
1/1
参考资料
1.  安眠酮  .安眠酮 .2012-06-28 [引用日期2012-06-28] .
词条标签:
产品药品 化学品
http://www.mps.gov.cn/n16/n80209/n80376/1205537.html

首  页 |  机构职能 |  政策法规 |  毒品知识 |  毒品预防 |  打击犯罪 |  禁吸戒毒 |  禁毒管理 |  国际合作 |  禁毒保障 |  专题专栏

毒品知识——三唑仑
来自:   作者:   时间:2008-05-22
   






    三唑仑 , 又称海乐神、酣乐欣,淡蓝色片剂。是常用的有效催眠药之一,也可用于焦虑及神经紧张等。它是一种强烈的麻醉药品,口服后可以迅速使人昏迷晕倒,(0.75mg的三唑仑,能让人在10分钟快速昏迷,昏迷时间可达4--6小时)故俗称迷药、蒙汗药、迷魂药。可溶于水及各种饮料中,也可以伴随酒精类共同服用。三唑仑没有任何味道,见效迅速,药效比普通安定强45—100倍。
http://baike.baidu.com/view/5077343.htm?fr=aladdin

γ-羟丁酸
编辑

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γ-羟丁酸(GHB)分子式:C4H8O3

性状:又称“液体迷魂药”或“G”毒,在香港又叫做“fing霸”、“迷奸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吸食反应:使用后可导致意识丧失、心率缓慢、呼吸抑制、痉挛、体温下降、恶心、呕吐、昏迷或其他疾病发作。特别是当与苯丙胺类中枢神经兴奋剂合用时,危险性增加。与酒精等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合用可出现恶心和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吸食危害:吸食者服用后可出现性欲增强的特点并产生快速睡意,苏醒后会出现短暂性记忆缺失,即对昏迷期间发生的任何事件无记忆,常被犯罪分子利用实施强奸。[1]

参考资料
1.  中国易制毒网  .

词条标签:
药品 , 化学药品 , 液体 , 兴奋剂 , 迷魂药
http://baike.baidu.com/view/743393.htm?fr=aladdin

丁丙诺啡
编辑

声明
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替代医嘱。

丁丙诺啡,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镇痛作用强于哌替啶。起效慢,持续时间长。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但临床未见严重呼吸抑制发生。

目录

1基本信息

2说 明

3功用作用

4用法用量

5药理及应用

6注意

1基本信息
编辑

【药物名称】丁丙诺啡
【药物别名】布诺啡,Buprenox,M6029
【英文名称】Buprenorphine

2说 明
编辑

注射液:每支0.15mg(1ml);0.3mg(1ml);0.6mg(2ml)。舌下含片:每片0.2mg。

3功用作用
编辑

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镇痛作用强于哌替啶。起效慢,持续时间长。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但临床未见严重呼吸抑制发生。药物依赖性近似吗啡。注射后吸收好,可通过胎盘及血脑屏障,在肝中代谢,由胆汁、粪便排泄。主用于各种术后止痛,癌性痛、烧伤、肢体痛、心绞痛等。作用持续时间6~8小时。

4用法用量
编辑

也可作戒瘾的维持治疗。肌注或缓慢静注:每次0.15~0.3mg,舌下含服0.2~0.8mg,每隔6~8小时注1次。

5药理及应用
编辑

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镇痛作用强于哌替啶。起效慢,持续时间长。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但临床未见严重呼吸抑制发生。药物依赖性近似吗啡。注射后吸收好,可通过胎盘及血脑屏障,在肝中代谢,由胆汁、粪便排泄。 主用于各种术后止痛、癌性痛、烧伤、肢体痛、心绞痛等。作用持续时间6~8小时。 [用法]也可作戒瘾的维持治疗。肌注或缓慢静注:每次0.15~0.3mg,舌下含服0.2~0.8mg,每隔6~8小时注1次。

6注意
编辑

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颅脑损伤及呼吸抑制病人、老弱病人慎用。本品有一定依赖性。不良反应类似吗啡。 [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A%A6%E5%8F%B8%E5%8D%A1%E6%9E%97

麦司卡林[编辑]

麦司卡林


IUPAC命名
2-(3,4,5-trimethoxyphenyl)ethanamine
识别
CAS号        54-04-6
ATC编码       
PubChem        CID 4076
ChemSpider        3934
异名        三甲氧苯乙胺
化学性质
化学式        C11H17NO3
分子量        211.257 g/mol
SMILES        搜寻Jmol 3D模型,eMolecules,PubChem
物理性质
熔点        35–36 °C (95–97 °F) (non-salt)
沸点        183 °C (361 °F)
治疗考量
怀孕分级        X (澳) X (美)
合法状态         ?
途径        口服,静脉注射

麦司卡林,学名三甲氧苯乙胺,属于苯乙胺的衍生物。它是从一种生长在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乌羽玉种籽、花粉中提取出来的致幻剂型毒品。[1]

历史[编辑]

麦司卡林最主要的来源是一种名为乌羽玉的仙人掌,早在史前时代,当地居民就在宗教活动中使用佩奥特来达到迷幻效果。同时他们也发现了过多剂量的佩奥特会对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他们将四分之一或一半的种子放在火上烘焙,吸入因此而产生的烟气。有时他们也会直接咀嚼种子或是将其浸泡在水中制成饮料。当欧洲人来到美洲大陆后,同样发现了印第安人在使用乌羽玉。西班牙人将使用乌羽玉的印第安人视作异教徒,并对他们实行各种形式的镇压。最终使用乌羽玉的仪式消亡了。1897年,德国化学家首次从配奥特中分离出麦司卡林。1919年,麦司卡林首次被人工合成出来。[2]20世纪之后,一些基督徒[谁?]开始在自己的宗教活动中使用麦司卡林。在现代使用过程中,麦司卡林往往以与香烟混合吸附或是静脉注射的方式使用。[3]

作用与副作用[编辑]

大约使用200至500毫克的纯净麦司卡林就会使人出现心跳加快、体温和血压升高的迹象,同时还可能伴随着皮肤发痒和干燥。一般来说,在服用麦司卡林的2、3个小时后会达到药效的高潮,12个小时后药效消失。[4]同许多致幻剂一样,麦司卡林不具备成瘾性,它会使人出现幻觉,这些幻觉通常是一些愉快和光明的景物,有时也会让人感到焦躁不安。同其他一些致幻剂如LSD相比,服用麦司卡林后仍能保持较多的自我意识。有时它会产生一些诸如头晕目眩、恶心腹泻的副作用。[5] 它主要的危害是造成使用者精神混乱,导致其产生暴力性行为。[6]

参考文献[编辑]
^ 麦司卡林
^ History Of Mescaline
^ Mescaline
^ Actions & Effects
^ Mescaline
^ 麦司卡林
http://baike.baidu.com/view/843245.htm?fr=aladdin

麦司卡林
锁定

麦司卡林的通用名称为三甲氧苯乙胺,别名三甲氧苯乙胺、麦斯卡林、美色卡、北美仙人球毒碱,是苯乙胺的衍生物。由生长在墨西哥北部与美国西南部的干旱地一种仙人掌的种籽、花球中提取。吸食后导致精神恍惚,可发展为迁延性精神病,还会出现攻击性及自杀、自残等行为。

目录

1基本信息

2简介

3吸食危害

4来源

1基本信息

常用名称: 麦司卡林
科属: 茜草属
英语名称: Mescalinum
别名:三甲氧苯乙胺、麦斯卡林、美色卡、北美仙人球毒碱

麦司卡林
通用名称:三甲氧苯乙胺,是苯乙胺的衍生物
药理基础: 致幻剂滥用
药物类别: 精神兴奋药物
致幻药物: 成瘾性致幻剂
毒副作用: 过量/中毒
视幻觉: 娱乐药物/幻觉重现
急性病人征:哭泣 身体知觉失真
来源: 美国西南部 墨西哥北部

2简介

麦司卡林在墨西哥北部与美国西南部的干旱地带生长着一种仙人掌,当地人称之为皮约特(Peyote)。它的种籽、花球碾成粉末口服后能产生强烈的幻听、幻视作用。

3吸食危害

麦司卡林是强致幻剂,没有医药用途。能使人产生幻觉,导致自我

防范新型毒品
歪曲和思维分裂,引起情绪的抑郁及瞳孔扩大、心动过速、肢体反射亢进、震颤、恶心、呕吐等,长期服用可致器官损害。 服用2-3小时后出现幻觉,幻觉可持续七、八小时甚至十二小时以上。吸食麦司卡林的危害主要是导致精神混乱,服用者若发展为迁移性精神病,还会出现暴力性攻击及自杀、自残等行为。

4来源

由生长在墨西哥北部与美国西南部的干旱地一种仙人掌的种籽、花球中提取。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fgrgNTJZOQidKKEOgjq

苯环利定 编辑

声明

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替代医嘱。

中文名 苯环利定 外文名 phencycliding PCP 性    质 精神活性药物 导    致 定向障碍、激越和谵妄构成综合征

苯环利定—phencycliding PCP

一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兴奋、镇痛和致幻作用的精神活性药物。常导致定向障碍、激越和谵妄构成的急性综合征。可产生相似效应的制剂有右苯恶啶和氯胺酮。非法使用PCP时一般是烟雾吸入(也可口服、静脉注射)。5分钟内开始作用,约30分钟达到顶峰。感觉欣快、温暖、刺痛、漂浮感及与外界隔绝的宁静。也可出现视、听幻觉,以及体象改变、时空知觉扭曲、妄想和思维形式障碍。伴随的神经和生理症状与剂量有关,包括高血压、眼球震颤、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做怪相、动作奇怪、出大汗、反射亢进、疼痛反应减退、肌肉强直、高热、听觉过敏和癫痫发作。作用一般持续4~6小时,但残余效应可能需要几天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消失。在作用消退初期可有自伤或暴力行为。已观察到PCP谵妄、PCP妄想和PCP心境障碍。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07年版)

第一类       

‥布苯丙胺        ‥愀罓溉        ‥谀奎基色胺
‥谀甲氧基安非他明        ‥鼀基四氢甲基二苯吡喃        ‥谀甲基色胺
‥谀甲氧基乙基安非他明        ‥夀环利定        ‥夀牎胺
‥麦角二乙胺        ‥谀驎甲基双氧安非他明        ‥麦司卡林
‥甲卡西酮        ‥甲米雷司        ‥甲羟芬胺
‥夀芬胺        ‥鼀芬胺        ‥洀氢大麻酚
‥漀甲氧基安非他明        ‥嬀洛新        ‥嬀洛西宾
‥咯环利定        ‥谀甲氧基甲苯异丙胺        ‥替苯丙胺
‥替诺环定        ‥四氢大麻酚        ‥三甲氧基安非他明
‥4-甲基硫基安非他明        ‥苯丙胺        ‥褀幛拉酮
‥褀咪奈丁        ‥2,5-二甲氧基-4-溴苯乙胺        ‥丁丙诺啡
‥右苯丙胺        ‥谀甲基安非他明        ‥芬乙茶碱
‥γ-羟基丁酸        ‥氯胺酮        ‥左苯丙胺
‥左甲苯丙胺        ‥氀吲哚        ‥甲氯喹酮
‥去氧麻黄碱        ‥去氧麻黄碱外消旋体        ‥甲喹酮
‥哌醋甲酯        ‥莫达非尼        ‥苯环利定
‥芬美曲秦        ‥司可巴比妥        ‥δ-9-四氢大麻酚及其立体化学变体
‥三唑仑        ‥倀培丙醇       

第二类       

‥异戊巴比妥        ‥布他比妥        ‥布托啡诺
‥阀慔因        ‥褀钠咖        ‥去甲伪麻黄碱
‥环已巴比妥        ‥ 偗魏        ‥右旋芬氟拉明
‥芬氟拉明        ‥氟硝西泮        ‥格鲁米特
‥呋芬雷司        ‥喷他佐辛        ‥戊巴比妥
‥丙己君        ‥阿洛巴比妥        ‥阿普唑仑
‥阿米雷司        ‥巴比妥        ‥苄非他明
‥溴西泮        ‥溴替唑仑        ‥丁巴比妥
‥愀汓羚泮        ‥氯氮卓        ‥氯巴占
‥氯硝西泮        ‥氯拉卓酸        ‥氯噻西泮
‥氯口恶唑仑        ‥ 洛西泮        ‥ 罗泮
‥縀司唑仑        ‥夀氯维诺        ‥鐀已蚁胺
‥氯氟卓乙酯        ‥夀幎他明        ‥芬坎法明
‥芬普雷司        ‥氟地西泮        ‥氟西泮
‥哈拉西泮        ‥搀饓唑仑        ‥凯他唑仑
‥利非他明        ‥氯普唑仑        ‥劳拉西泮
‥氯甲西泮        ‥踀达西泮        ‥踀芬雷司
‥甲丙氨酯        ‥踀索卡        ‥甲苯巴比妥
‥甲乙哌酮        ‥咪达唑仑        ‥纳布啡
‥尼美西泮        ‥崀罸泮        ‥去甲西泮
‥攀饙罬泮        ‥攀饙唑仑        ‥氨酚氢可酮片
‥匹莫林        ‥苯甲曲秦        ‥苯巴比妥
‥芬特明        ‥匹那西泮        ‥哌苯甲醇
‥渀拉西泮        ‥吡咯戊酮        ‥仲丁比妥
‥替马西泮        ‥四氢西泮        ‥曲马多
‥夀烯比妥        ‥唑吡坦        ‥一敢湧虦
‥麦角胺咖啡因片               

词条标签: 科技 , 疾病 , 学科 , 医学人物 , 化学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O-H3Yx9U-mLysUCg30a

止咳水 编辑

止咳水是指含有复方可待因成分的止咳药水。止咳水主要成分是磷酸可待因、盐酸麻黄碱等。

中文名 止咳水 外文名Cough syrup 适应症 无痰干咳以及剧烈、频繁的咳嗽 不良反应 口干,头晕,心悸

目录

1 成分

‥磷酸可待因
‥盐酸麻黄碱

2 注意事项

3 过量危害

‥不良反应
‥吸食危害
‥会上瘾

4 国内管理

‥1998年5月
‥2000年
‥2005年
‥2008年12月
‥2010年6月

5 国家管控

成分编辑

磷酸可待因

磷酸可待因属于中枢性镇咳药,一般用于无痰的干咳,具有镇咳和镇痛功能,其作用强度为吗啡的四分之一,能起到兴奋呼吸中枢神经的作用,大量服用会产生快感和幻觉,出现晕眩、心跳过速等不良反应,长期饮用会上瘾。与鸦片、海洛因等毒品相似。

盐酸麻黄碱

盐酸麻黄碱具有平喘、兴奋和麻醉作用,但属于精神药品,麻黄碱是制冰毒和摇头丸的原材料,长期,大量服用也易上瘾。因此需要注意安全用药。

注意事项编辑

1、痰多粘稠不易咳出者不宜使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及老年人慎用;可影响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
2、切勿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3、不可长期饮用,不可滥用,止咳露等药物滥用,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香港就出现。它们均含有“磷酸可待因”,能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强度大概为吗啡的1/4。
4、购买处方药一定要有医生开具的处方。但一些不良商家为了牟取私利,公然出售联邦止咳露、新泰洛其等止咳处方药,甚至还明目张胆地摆上了副食品商店的货架。许多孩子因为随便将该药当饮料服用,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更有一些孩子从饮止咳水开始而沦入毒品陷阱。止咳水含有可待因、麻黄碱成分等可致人成瘾的成分,而且可作用大脑,从而达到止咳、镇痛的作用。且会使精神兴奋,身体会对药物产生依赖,而心理则会产生渴求,建议不能再用,成瘾后对身体影响很大。小孩、孕妇需要在医生监护下使用。

过量危害编辑

不良反应

通常含有可卡因、麻黄碱等许多成分,服用后会出现昏昏欲睡、便秘、恶心、情绪不稳定、睡眠失调等症状,大量服用能抑制呼吸

吸食危害

长期服用可形成心理依赖,戒断症状类似海洛因毒品。吸食者往往最终转吸海洛因,才能满足毒瘾。过量滥用可导致抽筋、神智失常、中毒性精神病、昏迷、心跳停止及呼吸停顿引致窒息死亡,请勿多食。

会上瘾

主要是止咳药水都含大烟里面的成分,就是精神类的药物里面必须加的。可待因含可待因的复方口服溶液;麻黄碱苯海拉明片、茶碱麻黄碱片、复方茶碱麻黄碱片、呋麻滴鼻液、复方甘草麻黄碱片、消咳宁片、复方氨酚苯海拉明片、新康泰克等含麻黄碱复方制剂;复方地芬诺酯、复方甘草片、止痛片、右美沙芬片、晕动片以及解热镇痛药品种。

国内管理编辑

1998年5月

卫生部药特发(98)第301号文件将联邦止咳露由普通药物列为处方药管理。

2000年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联邦止咳露为代表的“含可待因成分药物”全部列入处方药管理范围。

2005年

中国明确规定零售药店必须凭处方销售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

2008年12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管理的通知》,对生产、批发、零售联邦止咳露等13种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

2010年6月

国家药监局采取相应监管措施,一方面严控相关品种的生产量和进口量,另一方面要求药品生产企业严格选择销售客户。

国家管控编辑

据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介绍,2007年,国际麻醉局曾在一个报告中提到,在一些发达国家包括美国,青少年当中出现止咳药水滥用比较严重的现象,甚至在美国有2/3的公众关注青少年止咳药水的滥用,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我们国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也在部分地区出现了止咳药水滥用的问题。 针对这样的现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了相应的监管措施:首先,在密切监测药品的滥用情况以后,对药品的生产、批发、零售含有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药品的监管措施。严格控制相关品种的生产量和进口量。

其次,对药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对销售客户进行全面清查。药品的生产和批发企业必须严格的执行《药品管理法》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核实购方资质证明,采购人员的身份证明等。同时,颜江瑛还指出,防止青少年“止咳药水”的滥用,不仅需要药品监管部门采取措施加强监管,实际上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甚至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大家一起努力,不让药水变成了“祸水”,也是维护公众的健康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因为非列管药物在青少年群体中出现滥用,如不加以教育引导,有可能演变为滥用毒品,这是要引起重视的问题。”颜江瑛再三强调。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2015/05/501706.html

当前位置:长江商报 > “止咳水”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止咳水”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2015-05-06 02:09:57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库存备案后可到售完为止,处方量不得超过7日用量

本报讯(记者 刘迅)5月1日起,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包括口服溶液剂和糖浆剂,俗称“止咳水”)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卫计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就有关此类药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事宜作出具体规定,以保证医疗需求,防止流入非法渠道。

“止咳水”应用于止咳药领域,其药理作用与吗啡相似,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形成生理和心理依赖,我国已多次对该类药品上“紧箍咒”。

《通知》规定,自今年5月1日起,不具备第二类精神药品经营资质的企业不得再购进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昨日,武汉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规定,原有库存产品将登记造册备案,按规定售完为止,使用精神药品专用处方开具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单方处方量不得超过7日用量。

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的药品生产企业,应按相关要求,配备符合规定的储存条件和安全管理设施,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于今年9月1日前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定点生产手续。自2016年1月1日起,生产和进口的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必须在其包装和说明书上印有规定标识;此前生产和进口的,在有效期内可继续流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