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1969(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03:01
<p><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1-30/U1335P27T1D347784F3DT20060130101603.jpg" border="0" alt=""/></p><center><font class="f12" size="2">手持反坦克火箭筒的我军士兵</font></center><center> 编者按:1969年3月在中苏边境的珍宝岛之战,中苏双方直接投入的参战部队规模仅以营连建制为主,动用的武器也是以轻武器为主。只有少量坦克,交战时间也不过几十小时。但是,就在珍宝岛冲突的前后,中苏双方在边境集结了上百万的大军,而且中苏双方都拥有核武器,在珍宝岛冲突之后,苏联高层决策者更直接策划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完全可以说,中苏珍宝岛边境冲突是朝鲜战争以来最具有危险性的一次全面地区战争,甚至是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因为爆发一场大战的各种因素已全部具备,最后仅仅是双方最高决策者在启动大规模战争的最后一刻,都做出了缓和局势的选择。之所以没能爆发成中苏全面战争,那是因为中国军队在珍宝岛之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军事力量,虽然当时中国在很多方面仍然比较落后。但是中国军队绝非弱旅,完全有能力给予入侵者以沉重打击!历史再次证明,只有我们掌握了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战争才能远离我们! <p>  (承蒙刘华先生为本文提供有关资料图片)</p><p>  中苏珍宝岛冲突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较量,是当时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最直接的正面冲突。这场小冲突不同于其他国家之间引发战争的边境冲突。中苏最终以冲突形式得到最终化解……</p><p> <strong> ★冲突由起</strong></p><p>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虎林县境内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在中苏关系友好时,珍宝岛的主权并不是问题,但进入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苏军逐渐开始在这一带制造摩擦事件。1968年12月27日,苏军75名士兵越过江面登岛,拦截并殴打我方17人巡逻队,打伤我方8人,抢走冲锋枪2支。1969年1月4日,苏军再次殴打我军巡逻队,打伤我军20多人,抢走6支冲锋枪,3支半自动步枪和子弹数百发。类似的情况在2月又发生了5起。为了遏止这种势头的发展,1969年1月24日,中央军委下达指示,要求沈阳军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并提出了相关纪律(如遭苏方殴打,我可还手自卫,不可开枪:苏方使用装甲车等向我冲撞,我可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向苏方提出强烈抗议;苏方用装甲车等继续向我冲撞,并轧死轧伤我方人员时,我可相应还击,如炸毁对方车辆,棒击其人员,但不准开枪;苏方向我开枪,我应当场向苏方提出最强烈的抗议,并鸣枪警告。当我两次警告无效,打死打伤我方人员时,我边防部队可以开枪实行自卫还击),根据这一指示,黑龙江省军区提出了。珍宝岛地区反干涉斗争方案”,并在边防站成立了前敌指挥所,计划将可能发生的战斗控制在营级规模。</p><p>  2月25日后,为了防止再度发生冲突,我方暂停了在珍宝岛的巡逻,苏联方面刚大肆宣传。中国退出达曼斯基岛”的消息,而且公开宣传如果中国部队再度上岛,就要采用火力解决。为了拆穿苏联的宣布谎言,我方决定,在3月2日恢复巡逻。由于此次苏军很有可能开火,3月1日,前敌指挥所召开了作战会议,决定3月2日凌晨,先派出一个侦察分队上岛担任掩护任务,上午再派出2支巡逻队,从岛两侧行进。遇到苏军开火,坚决反击。</p><p>  3月2日8时40分,我军两个巡逻分队出发,刚抵近岛岸时.苏军从苏联境内下米海洛夫卡和库列比亚克依内两个边防站,派出2辆装甲车,l辆军用卡车和l辆指挥车共70多人,抢先赶到珍宝岛的东侧,挡住了中国第一遛逻队的去路,而且与平时不同,苏军士兵全部持枪,一下车就摆开了战斗队形。为了避免事态扩大,第一巡逻队一边向苏军发出警告,一边向岛西撤去。但苏军紧迫不舍,并派出2个分队,分别迂回第一巡逻队的两侧。其中苏军的左侧分队,与我方第二巡逻队在岛另一侧遭遇后对峙。</p><p>  就在第一巡逻队退到岛边时,苏军士兵突然开枪,当场打死打伤第一巡逻队6人,我方被迫开始反击,岛上潜伏部队也随即开火。</p><p>  苏军开火后,江面上的苏军装甲车开始冲击,除了提供正面支援以外,还有1辆装甲车一直迂回到岛的北侧,试图从侧后攻击我军。我方潜伏分队位置原本距离该车不远.但由干<span class="yqlink"><a class="akey" title="火箭" href="http://www.iask.com/n?k=火箭" target="_blank">火箭</a></span>简手经验不足,发射数发火箭弹也未能击中该车,只是该车也被越来越近的火箭弹吓跑.使苏军失去了迂回方向的火力支援。之后的时间里,双方人员在岛上形成了混战局面,形势逐渐向不利于苏军的方向发展.我军步兵的基本技战术素质和灵活性都在苏军之上,苏军士兵之间的配合过于拘泥条令,单兵间的距离,小组间的距离以及配置等等过于噩化,不能根据地形、敌情和隐蔽物等情况灵括掌握,而其固有的重型火力优势在岛上地形中也无法发挥,伤亡明显高于我方。因此,1小时之后,苏军放弃了进攻,乘车返回其境内。</p><p>  在第一巡逻队和苏军交火的同时,另一方向上。第二巡逻队战士在听到枪声后先敌开火,将对方迂回分队7人全部歼灭。</p><p>  此日,我方共毙伤苏军60余人(其中击毙38人),击毁装甲车、指挥车和卡车各1辆,我方牺牲17人。重伤11人,轻伤24人,失踪1人。</p></center><center><br/>  </center><p><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1-30/U1335P27T1D347784F3DT20060130101603.jpg" border="0" alt=""/></p><center><font class="f12" size="2">手持反坦克火箭筒的我军士兵</font></center><center> 编者按:1969年3月在中苏边境的珍宝岛之战,中苏双方直接投入的参战部队规模仅以营连建制为主,动用的武器也是以轻武器为主。只有少量坦克,交战时间也不过几十小时。但是,就在珍宝岛冲突的前后,中苏双方在边境集结了上百万的大军,而且中苏双方都拥有核武器,在珍宝岛冲突之后,苏联高层决策者更直接策划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完全可以说,中苏珍宝岛边境冲突是朝鲜战争以来最具有危险性的一次全面地区战争,甚至是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因为爆发一场大战的各种因素已全部具备,最后仅仅是双方最高决策者在启动大规模战争的最后一刻,都做出了缓和局势的选择。之所以没能爆发成中苏全面战争,那是因为中国军队在珍宝岛之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军事力量,虽然当时中国在很多方面仍然比较落后。但是中国军队绝非弱旅,完全有能力给予入侵者以沉重打击!历史再次证明,只有我们掌握了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战争才能远离我们! <p>  (承蒙刘华先生为本文提供有关资料图片)</p><p>  中苏珍宝岛冲突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较量,是当时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最直接的正面冲突。这场小冲突不同于其他国家之间引发战争的边境冲突。中苏最终以冲突形式得到最终化解……</p><p> <strong> ★冲突由起</strong></p><p>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虎林县境内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在中苏关系友好时,珍宝岛的主权并不是问题,但进入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苏军逐渐开始在这一带制造摩擦事件。1968年12月27日,苏军75名士兵越过江面登岛,拦截并殴打我方17人巡逻队,打伤我方8人,抢走冲锋枪2支。1969年1月4日,苏军再次殴打我军巡逻队,打伤我军20多人,抢走6支冲锋枪,3支半自动步枪和子弹数百发。类似的情况在2月又发生了5起。为了遏止这种势头的发展,1969年1月24日,中央军委下达指示,要求沈阳军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并提出了相关纪律(如遭苏方殴打,我可还手自卫,不可开枪:苏方使用装甲车等向我冲撞,我可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向苏方提出强烈抗议;苏方用装甲车等继续向我冲撞,并轧死轧伤我方人员时,我可相应还击,如炸毁对方车辆,棒击其人员,但不准开枪;苏方向我开枪,我应当场向苏方提出最强烈的抗议,并鸣枪警告。当我两次警告无效,打死打伤我方人员时,我边防部队可以开枪实行自卫还击),根据这一指示,黑龙江省军区提出了。珍宝岛地区反干涉斗争方案”,并在边防站成立了前敌指挥所,计划将可能发生的战斗控制在营级规模。</p><p>  2月25日后,为了防止再度发生冲突,我方暂停了在珍宝岛的巡逻,苏联方面刚大肆宣传。中国退出达曼斯基岛”的消息,而且公开宣传如果中国部队再度上岛,就要采用火力解决。为了拆穿苏联的宣布谎言,我方决定,在3月2日恢复巡逻。由于此次苏军很有可能开火,3月1日,前敌指挥所召开了作战会议,决定3月2日凌晨,先派出一个侦察分队上岛担任掩护任务,上午再派出2支巡逻队,从岛两侧行进。遇到苏军开火,坚决反击。</p><p>  3月2日8时40分,我军两个巡逻分队出发,刚抵近岛岸时.苏军从苏联境内下米海洛夫卡和库列比亚克依内两个边防站,派出2辆装甲车,l辆军用卡车和l辆指挥车共70多人,抢先赶到珍宝岛的东侧,挡住了中国第一遛逻队的去路,而且与平时不同,苏军士兵全部持枪,一下车就摆开了战斗队形。为了避免事态扩大,第一巡逻队一边向苏军发出警告,一边向岛西撤去。但苏军紧迫不舍,并派出2个分队,分别迂回第一巡逻队的两侧。其中苏军的左侧分队,与我方第二巡逻队在岛另一侧遭遇后对峙。</p><p>  就在第一巡逻队退到岛边时,苏军士兵突然开枪,当场打死打伤第一巡逻队6人,我方被迫开始反击,岛上潜伏部队也随即开火。</p><p>  苏军开火后,江面上的苏军装甲车开始冲击,除了提供正面支援以外,还有1辆装甲车一直迂回到岛的北侧,试图从侧后攻击我军。我方潜伏分队位置原本距离该车不远.但由干<span class="yqlink"><a class="akey" title="火箭" href="http://www.iask.com/n?k=火箭" target="_blank">火箭</a></span>简手经验不足,发射数发火箭弹也未能击中该车,只是该车也被越来越近的火箭弹吓跑.使苏军失去了迂回方向的火力支援。之后的时间里,双方人员在岛上形成了混战局面,形势逐渐向不利于苏军的方向发展.我军步兵的基本技战术素质和灵活性都在苏军之上,苏军士兵之间的配合过于拘泥条令,单兵间的距离,小组间的距离以及配置等等过于噩化,不能根据地形、敌情和隐蔽物等情况灵括掌握,而其固有的重型火力优势在岛上地形中也无法发挥,伤亡明显高于我方。因此,1小时之后,苏军放弃了进攻,乘车返回其境内。</p><p>  在第一巡逻队和苏军交火的同时,另一方向上。第二巡逻队战士在听到枪声后先敌开火,将对方迂回分队7人全部歼灭。</p><p>  此日,我方共毙伤苏军60余人(其中击毙38人),击毁装甲车、指挥车和卡车各1辆,我方牺牲17人。重伤11人,轻伤24人,失踪1人。</p></center><center><br/>  </center>
<p></p><p>我方纵深炮兵主要靠85毫米反坦克炮对苏军装甲纵队实施拦截射击,由于该炮原型是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使用的D44反坦克炮,仅能对付T-34/85坦克的水平,面对苏军动用的T-62坦克显然处于下风。</p><p><strong>★激战</strong></p><p>  3月2日之后,苏军先后于4日,5日、7日,10日,11日、12日6次侵入珍宝岛及其西侧的中国河道,根据情报,苏军在几天内又有新的增援,坦克达到70辆,火炮380门。装甲车及自行火炮150辆,地面部队增至一万多人,寻机大规模报复的迹象明显,我方也紧张准备.既要准备小打,也要准备大打,既要准备边界冲突,也要准备大举入侵,因此,我方也动员了46军133师、23军77师等部队,准备应对可能的大规模的冲突甚至战争。</p><p>  在这期间举行的前指作战会议上,多个部队的指挥员共同会商后认为,苏军下一步可能会进行一次报复性作战,目标多半是我们的日常巡逻部队,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我方应注意在岛上加强工事,构筑火力网,并且注意形成纵深,在江西侧岸上林中留出足够的预备部队,以应对苏军可能的大规模进攻。同时.还要把炮兵部队集中使用,争取形成局部的火炮优势。</p><p>  会议还决定,在现有的直瞄火炮和<span class="yqlink"> <form class="yqin" method="post"><input type="hidden" name="k"/></form><a class="akey" title="火箭" href="http://www.iask.com/n?k=火箭" target="_blank">火箭</a></span>筒无法击穿T-62坦克正面装甲的情况下,在苏军坦克经常行动的路线上构筑雷场,并加强集束手榴弹、反坦克炮、火箭筒的配合协同。</p><p>  就在这次会上。当地部队还介绍了当地冬季作战的特点,以及防冻准备,这就是邢著名的顺口溜——。耳戴套,脸戴帽,裤带扎棉袄,手往怀里抄,夜里值勤别偷懒,困了喝酒别睡觉。”其它几句容易理解,‘裤带”一句,是防止匍匈时雪进入外衣内.此外,还要求潜伏分队战士出发前吃一两片止咳药,防止咳嗽暴露目标。从现在的角度看.当时我们部队的防冻技巧还停留在经验指导行动的阶段,没有完善的理论,有些地方甚至是违反科学的,比如喝酒,表面上会让人一时有温暖的感觉,但其实在严寒条件下,烈性酒会造成人血管舒张,更快的丧失体内热量.造成冻伤。但这些土经验,还是提高了部队潜伏的耐久力。</p><p>  3月14日晚9时,按照预定计划,三个雷场同时开始布雷(江岸通道上两个、岛西江叉上一个)。江叉上的雷场既是与敌坦克作战的第一道防线,又可以卡住主要通道,使岛上我军免遭苏军的分割。由于江面冰层坚硬,只能将地雷放置在冰面上。为了隐蔽雷场,军务科副科长孙征民带领的工兵分队,将需在江面上埋设的二十多颗反坦克雷,分别装进预先缝制好的白毛巾兜里,扳开压簧,利用岛上树丛、塔头的掩护,将伪装雷按照江叉上的自然地貌,拉开间隔,混在了江面的冰雪凹凸中。雷场布设完毕后,前指留下了一个班,在岛西高地上潜伏,以掩护第二天的巡逻。</p><p>  雷场和潜伏分队,成为了3月15日战斗的决定性因素。</p><p>  3月15日凌晨,潜伏分队发现苏军6辆装甲运兵车开到江边,运载三十多名士兵进入岛东北部树林隐蔽。我军和苏军的计划居然不谋而合,都是由潜伏部队掩护第二天的行动,但苏军根据他们的人体耐寒试验认为人最多只能在这种气温下潜伏4个小时.因此选在了3、4点钟上岛,而此时,我军小分队已经潜伏了4个小时了。</p><p>  可以说,就是这个时间上的差异(抑或说能力上的差异),决定了苏军在这次战斗中的命运。</p><p>  根据前指临时改变的计划,77师某营营长冷鹏飞丰领一个加强排上岛,加强了潜伏分队实力。炮兵部队首轮目标改为潜伏苏军,两个师属炮群则负责封锁江面。</p><p>  3月15日8时,我方巡逻队比平时推后1小时开始巡逻,巡逻路线也由原来的由北往南,改为由南往北,路过我方潜伏阵地,当他们走到岛中部,刚刚到达苏军轻武器射界时(对面苏军步兵使用的是AKM步枪)便停下休息,直到对岸的苏军开始行动时,才回头折向西南。眼看中国军队离开射程,苏军潜伏部队只好开枪,我方巡逻队便迅速隐蔽起来.引诱苏军进攻。</p><p>  8:05,苏军3辆装甲车引导步兵20余人,沿江面朝巡逻队位置冲击。在前进过程中,恰恰把侧翼暴露给了潜伏分队。当苏军距离我军潜伏分队阵地不到50米时,我军突然开火,迅即,后方炮群也对苏军潜伏部队阵地和江面敌人进行打击,苏军部队完全暴露在没有依托的江面上,原本负责支援的苏军潜伏分队阵地则被炮火覆盖,根本无法起到作用。在2辆装甲车被击毁,数十人伤亡后,苏军潜伏分队和江面部队的余部撤回了对岸。</p><p>  9:46,苏军重新调整了部署,在炮火准备后,发动了第二次进攻,正面由3辆坦克、3辆装甲车引导步兵冲击.抵近后。由坦克在江面上提供直接火力支援(岛岸太高,坦克无法登岛),吸引我军注意力,侧面则以4辆坦克和2辆装甲车,从岛南端侧后的江叉上迂回过去,试图切断江岸同岛上的联系,合围岛上我军分队。</p><p>  由于我方没有有效的反坦克火力,只能在苏军接近后,压制对方步兵和装甲车。苏军坦克无法上岛,整个苏军队形又被迟滞在岛东侧江面上。这时。苏军的迂回分队绕过了岛南端,从我国内河的岛西江叉上包抄过来。为了将苏军坦克引入雷区,我军战士主动发射火箭弹,暴露阵地位置,上当的苏军坦克刚刚进入雷区,首车履带便被炸断。我方抓紧时机,又用火箭筒将对方最后装甲车击毁,将3辆坦克堵在当中,随后集中炮火向这3辆坦克射击,但T-62的防护能力在当时的确先进,虽然坦克上的车灯,天线、履带护扳全被炸坏,但还是将后面的装甲车撞开,从原路逃了回去。首车活着的成员则在企图逃跑时破击毙。</p><p>  苏军第二次进攻,持续了2个多小时。其闻,我方阵地指挥员冷鹏飞受伤鹏由孙玉国代理。</p><p>  下午13时35分,苏军在侦察校射飞机的指引下,使用纵深火炮,坦克炮,对珍宝岛和我方江岸纵操地区进行了炮击。15时25分左右,苏军坦克,装甲车24辆,引导100多名步兵,再次向岛上冲击。登岛后,在岛东部丛林中散开,试图凭借兵力优势将我军从岛上挤走,我方给各个战斗小组分配了目标,逐一消灭对方的装甲车和步兵,并将2门门75毫米反坦克炮推出掩体,在不到100米的距离上对苏军坦克射击,压制其火力。至3时30分,我军炮兵突然加入战斗,对江面和岛上敌人进行压制射击,并轰击了对岸的苏军指挥所,苏军指挥员、边防总队长列昂诺夫上校被击中身亡,使苏军失去了指挥,第三次进攻又被击退。</p><p>  3月15日,是双方战斗最为激烈的一天(双方的一线指挥员1死1伤),我方步兵在炮火的支援下,顶住了苏军6次炮火袭击和3次进攻,击毙敌上投以下60余人,打伤80余人,击疑击伤坦克,装甲车13辆,我方牺牲12人,伤27人。</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30 22:34:59编辑过]
这么好的帖子 ,干嘛不发在历史区 .
好贴子。。
<p>中国这时的宣传照片还是不错的,有点二战苏德的遗风</p><p>&nbsp;</p>
<p>1969年3月在中苏边境的珍宝岛之战,中央是看准了“苏联不可能放弃欧洲而将主力东移”,所以才敢去“拔老虎须”的。</p><p></p><p>而问一问当时在一线的军人,估计他们都会告诉你,如果开打,我军几乎没有几辆能发动起来的汽车(冬季低温条件下,我们的油料无法正常保障汽车使用)。而对面的苏军在当时却已把坦克开到江面了</p><p></p><p>换句话说,如果真的大打的话,三北、京津、黄河以北都要危险。山河沦陷,国土丧失———这可不是我们的目的。</p><p></p><p>而那次我们却真的敢去“拔虎须”了,的确是经过“盘算好”之后才去“冒险”的——远不象今天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凭借着勇敢和胆量”!</p><p></p><p>政治决策者,是要为民族兴亡负责的。光凭匹夫之勇,只导致民族的万劫不复。</p><p></p><p>而“中苏珍宝岛之战”(以及西部边境的冲突),几乎可以说是中国人“盘算好了去冒险”的经典范例</p>
<p>当时是苏军开的第一枪,如果当时等中共中央的决定还来得及吗?是苏联把我们逼到这条路上的.</p>
<p>李云龙靠着椅背打起了吨,不一会儿就鼾声大作。他似乎是和老战友孔捷、丁伟并肩站在北方国境线上的一个作战指挥部里,他们正用炮队镜向国境线那边的纵深处眺望,透过黎明时乳白色的薄雾,他看见成千上万辆草绿色的苏制“T—62” </p><p>  型坦克正展开战斗队形向国境线冲来,天空中,密密麻麻的“米格23”歼击机和“逆火”式轰炸机从他头上掠过……哦,战争,你终于来啦,李某等你等了十几年啦。丁伟好像是在和对方的那个国防部长通电话,彬彬有礼的,就像中世纪的骑士:“格列奇科元帅,丁某早拜读了你的‘斧头战术’理论,头一斧子就要致对手于死地,果然名不虚传,丁某多年来找不到与阁下切磋的机会,今日能与阁下大打出手,不亦乐乎……”李云龙高喊道:“老丁,你和那老家伙废什么话?敌人冲上来啦,命令炮群开火… </p><p>  …等等,咱们后面什么也没有,咱们的坦克大炮呢?咱们的歼击机、轰炸机呢? </p><p>  “他分明听见孔捷在骂街:”你问我,我问谁?都***窝里斗去啦,就剩下咱几个啦,抱着炸药包上吧……“ <br/>…………<br/>李云龙去世几个月后,中苏边境战争在珍宝岛地区爆发,整个世界的目光都投向这个位于黑龙江虎林县境内,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仅为0。74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两个曾经亲密无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在这一地区进行了一场有限的边境战争。双方的军人在战斗中都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牺牲的决死姿态。孔捷将军指挥的重炮群与苏军炮群激战数日。是役,苏军比金边防总站战时总指挥列昂诺夫上校,总站长扬辛中校饮弹身亡。战斗结束后,孔捷将军在作战室里独自坐了很久,他想起十几年前南京军事学院丁伟将军的论文,他的重组战略大格局的构想,他的战略预见性。继而想到老战友李云龙早逝,孔捷将军不禁热泪纵横,难以自抑…… <br/></p>
<p>顶,guoguo同志宏扬解放军的英勇事迹.</p>
历史永远是历史是不能改变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