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北京郊外的小旅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11:56
世界周报:北京郊外的小旅行 日本《世界周报》2006年1月24日“百国百景”专栏文章:北京郊外的小旅行(作者:吉村 澄代) 中国这样的大国的广阔与深奥 近些年来,北京的中心城区中新建了一大批现代化的高层建筑,这些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完全改变了北京市的城市面貌。被称为“老北京”的标志的胡同和四合院正在急速消失;原先的胡同和四合院综合交错构成的城市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快速成长中的现代化未来都市。而生活上已经逐渐变得比较富裕的市民们在长假中非常流行旅游,包括前往国内外的著名旅游景点。但另一方面,还有一种在中产阶级中逐渐变得流行的周末休闲活动——“北京郊外农家游”。这种旅游一般都是自己驾车一天往返,目的地是北京郊外的农村地区。 笔者在2、3年前开始就经常在周末的时候忙里偷闲,前往北京郊外的许多有趣的地方游玩,感觉很高兴也很有收获。今年初冬的时候,有一天笔者去了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外的延庆县的一个比较有名的古镇——永宁镇(镇是中国最小的行政区划单位)。据说该镇的得名还有个小故事:永乐12年(公元1414年),永乐皇帝出巡经过这里的时候,觉得这里的土地非常肥沃,就把这里指定为防卫北京城的一个重要要塞。小巧精致的永宁镇位于群山间的一座小盆地上,据说方圆不过6里。在小镇的中心坐落着一座三层高的楼阁,名为“玉皇阁”。东西走向的一条长约1公里多的大道横穿“玉皇阁”,构成了小镇最主要的一条街道。小镇的主要的一条商业街很是热闹,商业街上有很多家小店,琳琅满目地摆放着冬天穿的棉衣、取暖用的火炉以及堆成小山样的白菜等冬天用的物品。穿过这条商业街,就可以看到鳞次栉比的古老房屋建筑。 在这些房屋中间,笔者发现了一件土质的墙壁中长出了杂草的老屋子。但是,这间有些破败的房子却似乎能让人们感受到它曾经有过一种高贵的气质。笔者禁不住好奇,正想探个究竟就正好遇见了这家的主人。一经介绍,果然不出所料,这家的祖上曾经在明朝的时候中过进士(科举)。热情好客的主人邀请我进屋坐会儿。大门尽管有些老旧,但却显得很有特点。进入大门还有垂花门(内院的南门),垂花门的两侧的墙上都雕刻着十分精美的图案。主人家的老人告诉比我,在几十年前的文革的时候,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雕刻,他拿木板贴在墙上来遮住雕刻,并在上面写了很多政治标语,最终把它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走出这间屋子,沿着同一条街道继续往深处走的话,就会发现一座据说由法国传教士建于1873年的天主教堂。这是一座有着素白的墙壁的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尽管占地面积不大,但是高耸着的塔尖伸向蔚蓝的天空,还是显得十分的美丽。走进教堂内,意外地发现其实其内部十分宽阔,大约可以容纳约100名信徒同时进行宗教活动。通过和教堂的神父的交谈,这座教堂果然在文革中遭受了很大的冲击,据说最后还是通过把它伪装成为一座仓库才算是“逃过一劫”。尽管是在这样一个比较偏僻的小地方,尽然也拥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天主教的建筑物,真是一件让人吃惊的事情啊。让我又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这样的大国的广阔和深奥。 美丽风景中并没有掩没抗战的历史 像永宁镇这样的小镇在北京郊外还有很多,无论是在离城区较近的门头沟区、昌平区,还是在距离较远的延庆县或怀柔县等地。这些散落在各地的始建于明清时期的“古镇”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依然比较完整地得以保留下来。现在北京市政府把这些地区作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了重点保护,并把其作为旅游观光地进行开发,逐步对市民和外国游客进行开放。 这些古镇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们基本上都位于各地进出北京的战略要地上。应该具有一种类似关卡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一些政府官员被派遣来到这里协助管理。他们在当地建造了一些规格较高、造价昂贵的房屋以及类似京城四合院建筑的民居。尽管这些房屋并不多,聚在一起也只能算个小集镇;但是,从整齐的街道和各家各户构思精巧的门楼装饰中还是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浓郁的京城文化的影响。而且,这些丰富的京城文化和农民的农业生产等朴素的农民文化生活被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这一点让笔者很是感兴趣。 除此之外,如果从北京向西北方向开车1、2个小时的话,就可以到达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的小集镇。这里有着广阔的草原和浓郁的蒙古民族文化。这些都十分让人感兴趣。中国都市外大自然的风光真是美不胜收。笔者的已经习惯了城市中不可避免的污染的空气的身心,在野外的绿色的大山中和蔚蓝的天空下得到了净化,这真是再舒服不过的事了。 还有,不管是在多小的集镇上,都可以品尝到当地具有民间特色的被称为“农家菜”的美味佳肴。这也成为了这些地方吸引外来游客的一个重要原因。北京的人们的生活正在变得富裕,很多北京市民已经开始厌倦在市内的餐馆里吃饭,或是吃麦当劳和肯德基这样的快餐食品。他们日益倾向于选择在周末的时候前往京郊的农村,在朴实的农民家里品尝地道的农家菜肴。很多人们都对“农家菜”赞不绝口。由于“农家乐”活动有助于农民提高自己的收入,因此政府在这方面也是相当鼓励的,并且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 然而,尽管这些村镇比较偏远,但是由于它们基本上都坐落于各交通要塞,因此在历史上的战争中也没能得以幸免。在日中战争时期,日本军队为了占据这些重要的军事据点,而且为了防止这些村民暗中支持八路军的抗日游击队,经常对这些地区进行讨伐作战。在村中或是大山深处,过去战争时期留下的防空洞有一些保留到了今天。在北京郊外的美丽的风景里面,还隐约可以看到当年战争留下的痕迹,看到中国人民抗日的历史,这些都是很严肃的现实。 大约在两年前的时候,笔者在前往游览的小镇的小市场里试图购物的时候,旁边的店主冷冷地抛来了一句“我的东西不卖给日本人!”这句话让我大吃一惊。我抬头一看,对方是一位朴素的40多岁的农村妇女。可以感觉到她的眼里在那一瞬间射过来的尖锐的目光,里面充满了对以前的日本军队的憎恨。至今,当时那位妇女的话还在我的内心深处隐隐作痛。 在周边的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地区的成长似乎显得有些缓慢。因此,都市的市民以及像我们这样的外国人前来这些地区参观的话,不仅对这些地区的发展十分有利,而且对于这些村镇重新展现自己独特的价值和逐渐被湮没的历史来说,也是不是很有益处的呢?也许这种旅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但是同时考虑到上面这些因素,我决定要把这样的小旅行继续下去。世界周报:北京郊外的小旅行 日本《世界周报》2006年1月24日“百国百景”专栏文章:北京郊外的小旅行(作者:吉村 澄代) 中国这样的大国的广阔与深奥 近些年来,北京的中心城区中新建了一大批现代化的高层建筑,这些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完全改变了北京市的城市面貌。被称为“老北京”的标志的胡同和四合院正在急速消失;原先的胡同和四合院综合交错构成的城市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快速成长中的现代化未来都市。而生活上已经逐渐变得比较富裕的市民们在长假中非常流行旅游,包括前往国内外的著名旅游景点。但另一方面,还有一种在中产阶级中逐渐变得流行的周末休闲活动——“北京郊外农家游”。这种旅游一般都是自己驾车一天往返,目的地是北京郊外的农村地区。 笔者在2、3年前开始就经常在周末的时候忙里偷闲,前往北京郊外的许多有趣的地方游玩,感觉很高兴也很有收获。今年初冬的时候,有一天笔者去了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外的延庆县的一个比较有名的古镇——永宁镇(镇是中国最小的行政区划单位)。据说该镇的得名还有个小故事:永乐12年(公元1414年),永乐皇帝出巡经过这里的时候,觉得这里的土地非常肥沃,就把这里指定为防卫北京城的一个重要要塞。小巧精致的永宁镇位于群山间的一座小盆地上,据说方圆不过6里。在小镇的中心坐落着一座三层高的楼阁,名为“玉皇阁”。东西走向的一条长约1公里多的大道横穿“玉皇阁”,构成了小镇最主要的一条街道。小镇的主要的一条商业街很是热闹,商业街上有很多家小店,琳琅满目地摆放着冬天穿的棉衣、取暖用的火炉以及堆成小山样的白菜等冬天用的物品。穿过这条商业街,就可以看到鳞次栉比的古老房屋建筑。 在这些房屋中间,笔者发现了一件土质的墙壁中长出了杂草的老屋子。但是,这间有些破败的房子却似乎能让人们感受到它曾经有过一种高贵的气质。笔者禁不住好奇,正想探个究竟就正好遇见了这家的主人。一经介绍,果然不出所料,这家的祖上曾经在明朝的时候中过进士(科举)。热情好客的主人邀请我进屋坐会儿。大门尽管有些老旧,但却显得很有特点。进入大门还有垂花门(内院的南门),垂花门的两侧的墙上都雕刻着十分精美的图案。主人家的老人告诉比我,在几十年前的文革的时候,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雕刻,他拿木板贴在墙上来遮住雕刻,并在上面写了很多政治标语,最终把它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走出这间屋子,沿着同一条街道继续往深处走的话,就会发现一座据说由法国传教士建于1873年的天主教堂。这是一座有着素白的墙壁的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尽管占地面积不大,但是高耸着的塔尖伸向蔚蓝的天空,还是显得十分的美丽。走进教堂内,意外地发现其实其内部十分宽阔,大约可以容纳约100名信徒同时进行宗教活动。通过和教堂的神父的交谈,这座教堂果然在文革中遭受了很大的冲击,据说最后还是通过把它伪装成为一座仓库才算是“逃过一劫”。尽管是在这样一个比较偏僻的小地方,尽然也拥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天主教的建筑物,真是一件让人吃惊的事情啊。让我又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这样的大国的广阔和深奥。 美丽风景中并没有掩没抗战的历史 像永宁镇这样的小镇在北京郊外还有很多,无论是在离城区较近的门头沟区、昌平区,还是在距离较远的延庆县或怀柔县等地。这些散落在各地的始建于明清时期的“古镇”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依然比较完整地得以保留下来。现在北京市政府把这些地区作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了重点保护,并把其作为旅游观光地进行开发,逐步对市民和外国游客进行开放。 这些古镇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们基本上都位于各地进出北京的战略要地上。应该具有一种类似关卡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一些政府官员被派遣来到这里协助管理。他们在当地建造了一些规格较高、造价昂贵的房屋以及类似京城四合院建筑的民居。尽管这些房屋并不多,聚在一起也只能算个小集镇;但是,从整齐的街道和各家各户构思精巧的门楼装饰中还是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浓郁的京城文化的影响。而且,这些丰富的京城文化和农民的农业生产等朴素的农民文化生活被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这一点让笔者很是感兴趣。 除此之外,如果从北京向西北方向开车1、2个小时的话,就可以到达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的小集镇。这里有着广阔的草原和浓郁的蒙古民族文化。这些都十分让人感兴趣。中国都市外大自然的风光真是美不胜收。笔者的已经习惯了城市中不可避免的污染的空气的身心,在野外的绿色的大山中和蔚蓝的天空下得到了净化,这真是再舒服不过的事了。 还有,不管是在多小的集镇上,都可以品尝到当地具有民间特色的被称为“农家菜”的美味佳肴。这也成为了这些地方吸引外来游客的一个重要原因。北京的人们的生活正在变得富裕,很多北京市民已经开始厌倦在市内的餐馆里吃饭,或是吃麦当劳和肯德基这样的快餐食品。他们日益倾向于选择在周末的时候前往京郊的农村,在朴实的农民家里品尝地道的农家菜肴。很多人们都对“农家菜”赞不绝口。由于“农家乐”活动有助于农民提高自己的收入,因此政府在这方面也是相当鼓励的,并且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 然而,尽管这些村镇比较偏远,但是由于它们基本上都坐落于各交通要塞,因此在历史上的战争中也没能得以幸免。在日中战争时期,日本军队为了占据这些重要的军事据点,而且为了防止这些村民暗中支持八路军的抗日游击队,经常对这些地区进行讨伐作战。在村中或是大山深处,过去战争时期留下的防空洞有一些保留到了今天。在北京郊外的美丽的风景里面,还隐约可以看到当年战争留下的痕迹,看到中国人民抗日的历史,这些都是很严肃的现实。 大约在两年前的时候,笔者在前往游览的小镇的小市场里试图购物的时候,旁边的店主冷冷地抛来了一句“我的东西不卖给日本人!”这句话让我大吃一惊。我抬头一看,对方是一位朴素的40多岁的农村妇女。可以感觉到她的眼里在那一瞬间射过来的尖锐的目光,里面充满了对以前的日本军队的憎恨。至今,当时那位妇女的话还在我的内心深处隐隐作痛。 在周边的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地区的成长似乎显得有些缓慢。因此,都市的市民以及像我们这样的外国人前来这些地区参观的话,不仅对这些地区的发展十分有利,而且对于这些村镇重新展现自己独特的价值和逐渐被湮没的历史来说,也是不是很有益处的呢?也许这种旅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但是同时考虑到上面这些因素,我决定要把这样的小旅行继续下去。
<p>小日本的确可怜</p>
这个鬼子还是比较温和的了,不能再奢望在他那样教育背景下成长的一代能说什么大好话,他能对中国北京如此客观的评价,已难能可贵了!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猫多多</i>在2006-1-31 20:45:00的发言:</b><br/>这个鬼子还是比较温和的了,不能再奢望在他那样教育背景下成长的一代能说什么大好话,他能对中国北京如此客观的评价,已难能可贵了!</div><p>别的不说,这个日本人能说出“抗日”这两个字,这已经让我肃然起敬也,以日本这种颠倒是非的历史教育,能有如此认识,实乃不容易</p>
听说很多日本人都是进了大学後才从自己学习中知道日本侵略中国的事. 政府提供的中学课程根本不怎麽提那段历史.[em01]
<p>什么乱七八糟的</p><p>我倒希望我们强大到全世界都仇恨的看我们</p><p>这个世界就是宁要人怕,不要人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