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吴嗣亮教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7:21:03

  在2012年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胡海岩院士在讲到北理工“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时,曾经给同学们介绍了这样一位崇德尚行、学术报国的教师,他就是北理工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责任教授吴嗣亮博士。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在跨越了近130万公里的追逐历程之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茫茫太空紧紧“相拥”,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圆满成功。在这场代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水平的展示中,由吴嗣亮教授牵头研制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与微波应答机信号处理机,全程提供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运动参数测量信息。随后的两年,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一次又一次给吴教授和他的团队带来高强度拼搏后成功的喜悦和自豪。面对研制周期短、攻关任务重、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等多重困难,吴嗣亮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弘扬“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精神,按照载人航天产品的高标准、严要求完成了全部研制工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2014年,新年伊始,又一份来自吴教授及其团队的完美答卷呈现在世人面前。吴嗣亮教授等发明的一套高速交会目标相对定位测量技术,让吴教授站在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领奖台上,又让全校师生为之振奋。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分量很重,吴教授及其团队“用这套技术研制出的海、陆、空、天系列测量装备,为导弹命中精度的全天时、全天候定量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这个项目从原理、方法到实现技术,所用的全是我们自己独特的一套思路,完全不同于国外。也正因为这种原始创新,这个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才达到了比国外同类技术高出几倍的水平。”

  “敢打攻坚战”

  一份份完美答卷来之不易,本次获奖的这项“高速交会相对定位测量技术”从开始研究到现在持续时间长达22年。在这不经意间伴着青春逝去的岁月中,吴教授无数次找寻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而正是这种感觉让他体验到了研究工作的魅力。在吴教授看来,在研究过程中,遇到技术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就是找到了创新的基点和机会。

  七年前的这个时候,年关将近,解放军某部即将组织一场“实物比测”招标,面对这场招标,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异常紧张,因为当时北理工的雷达技术研究所在该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的竞争对手们早已先行多年,这场较量中我方处于绝对的劣势。也正是这一场里程碑式的较量,让参与到那场竞争中的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吴老师在遇到问题时的临危不乱,在解决问题时的缜密思维。面对竞争中的劣势,面对技术上的难题,吴教授更是斗志昂扬,信心百倍,在那场九天九夜的攻坚战中,吴教授只休息了四个晚上,吴教授团队中的一位老师谈到:“吴教授经验丰富,能力超强,每次遇到问题到他那里都能迎刃而解,和他接触时间越长,就越佩服他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场攻坚战打下来,最后我们终于取得了优秀成绩,硬是从别人碗里分了一杯羹。

  五年前的这个时候,同样的比赛,羽翼逐渐丰满的我们已经不满足于此,我们和其它中标单位再次比拼,又一场抢夺阵地的战斗打下来,我们排名综合第一。

  吴教授多年以来打过无数场这样的攻坚战,在他看来,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已经是习以为常,他从来不会对技术问题有畏惧或者犹豫。当然,除了技术方面,工程上还会有时间进度、质量等方面的压力和困难,一场场攻坚战打下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吴教授更感到最终的胜出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还需要“科学的管理,他必须在责任心、毅力、拼劲上实实在在地做出表率。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好。”

  “敢为人先”

  说起吴教授的“敢为人先”,他有两个特点:敢做别人不敢做的;敢想别人不敢想的。 “强地、扬信、拓天”是北理工的发展路径,这一特色注定了学校的很多科研都必须在艰苦环境下去完成。吴教授的科研项目也都不例外。茫茫大海,苍苍戈壁,无际草原,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在吴教授看来,这样艰苦的条件并不算什么,他的团队早已适应了这样的环境,最后成功的喜悦终会将艰苦的经历化作美好的记忆。吴教授在科学实践的道路上,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那种完全把自己交给大自然的无助感。有一次在海上执行任务,出海前预报6级风,出海后风力实际上达到了8-9级,一百多吨的小船犹如狂风中的一片落叶,连船上的老鼠都难以承受汹涌的波涛,上大学时坐火车都晕车的吴教授第一次感到了生不如死。当时船上两台主机还坏了一台,这更增加了随时遭遇灭顶之灾的危险。海上三天三夜的历险,伴随着技术难题的逐一解决,最终留存于吴教授内心的反而不是九死一生之中的险象环生,而是任务圆满完成之后的无尽喜悦。

  至今,吴教授已获发明专利45项(第一发明人31项),一项项的发明背后折射出的都是吴教授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科学上必须要敢想别人不敢想的。2009—2011年间,军方要在某个新领域遴选出技术优势单位,为了能够在最后的“实物比测”中胜出,吴教授提出了一种大胆的方案,拟通过将学术界对信号处理的相关前沿理论成果系统化、实用化来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当时团队中所有人都觉得太冒险,而且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很难完成,但是吴教授详细分析可行性后,告诉大家:“我们如果沿用常规方法,大家都照着国外公开的路子走,尽管可以达到基本要求,但是很难形成特色和优势,更不可能超越国外。我们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要做就做这个领域的技术引领者。”最终,团队所有成员在吴老师的激励和带领之下,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攻克了所有技术难题,依靠技术自主创新取得了遥遥领先的成绩。在军事应用需求爆炸式增长的这一领域,北理工的技术水平在国内目前依然无可匹敌,并在多个国家重点型号上得到成功应用。

  从吴教授的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生轨迹。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在的燕山大学)自动检测技术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后又攻读燕山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的硕士学位,从事控制理论方面的课题研究;毕业留校后,从事教学和计算机测控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三年后,又去攻读哈工大电磁测量技术及仪器专业的博士学位,从事现代信号处理理论方面的课题研究和计算机测控技术应用研究;博士毕业后来北理工电子学与通信博士后流动站,师从毛二可院士从事雷达技术研究。这种多学科的经历、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交替的过程,锻炼了吴教授多学科、多视角、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通过主动学习快速进入新领域的能力。不同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思维方法互相借鉴,好的创新点就油然而生。吴教授记得当年承担的某项科研任务中,需要解决磁罗盘罗差盲校准这个跨学科的问题,正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使这个当时国外最新产品都没能有效解决的难题得到突破,乃至这家美国生产商反过来发电子邮件询问他的解决办法。跨学科的经历和优势经常能够帮助他们的团队在一次又一次的技术挑战中取胜。

  “咬定青山就不放松”

  吴教授小时候条件艰苦,他的两个哥哥都中途辍学,务农补贴家用,为不负父母和兄长的期待,吴教授从小就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毕业后,围绕教学和科研,吴教授更是废寝忘食,从四号楼到七号楼再到信息大楼,只要是吴教授实验室所到之处,都是吴教授安营扎寨之所。怪不得有人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熬夜,特别能坚持”来评价吴教授。

  “神舟”与“天宫”的成功对接只在刹那间完成, 而对于吴嗣亮的团队而言,为了“天神”的顺利对接,他们却是要“十年磨一剑”。

  2003年,某研究所面向载人航天交会对接需求,自筹经费开始研究交会对接微波测量雷达技术。鉴于毛院士团队在特种测量雷达方面的良好技术积累和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对方把其中关键的信号处理机研制任务交给了吴嗣亮教授。在有限的自筹经费支持下,经历了原理样机、工程样机一轮轮的艰苦攻关,但依然迟迟等不到纳入载人航天工程计划的消息。面对这种困难,吴教授选择了坚持,选择了与合作伙伴风雨同舟,因为他相信先进的技术总会有用武之地。2009年初,载人航天工程终于将微波雷达作为测量手段纳入研制计划,但留给他们走完初样电性件、鉴定件到正样件全流程的时间已不到两年。在庆幸没有放弃的同时,巨大的压力让一向配合默契的吴教授在第一次计划协调会上就与合作伙伴发生了争执。同样是坚持,让吴教授的团队在不到两年时间内按载人航天的高标准走完了工程化的全过程,为“神八”、“神九”、“神十”与“天宫”在茫茫太空中找寻到对方。未来的一艘艘“神舟”、“天舟”,在吴教授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下,也会更加自如地遨游于太空,咬住“天宫”不放松。

  “感怀师恩浩荡,不忘团队发展”

  说起吴教授所在团队,不是很健谈的吴教授忽然侃侃而谈起来。任何一项荣誉的获得,都是团队合力攻坚的结果,这次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尽管获得奖励的只有几个人,但其实是团队众多师生、军方用户、协作单位和学校科研主管部门多年共同努力的结果。团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和学院的长期耐心支持,他感恩于学校提供的科研条件和营造的务实氛围,他感恩于科学技术研究院在每一项科研任务中的组织协调,他感恩于同事和学生们对他的宽容和体谅,他感恩于妻子儿子对他献身于科研的理解与支持。

  在吴教授看来,“学术是无国界的,而技术是有国界的。”“学术讲求共享,需要互通有无;而技术讲求先进,存在相互竞争。” 团队将自己定位为相关领域学术界与工业界之间的桥梁、学术成果向尖端实用技术的转化器。为此,吴教授要求团队成员既要了解学术前沿、掌握学术进展,又要思考和了解国家、社会的需求,通过不断吸收学术性成果基础上的系统化、实用化创新,不断产出高水平的实用技术。在他看来,高校工科老师未必人人都去做前沿学术研究,但是了解和掌握学术动态,想着国家相关行业的需求,则是尖端技术创新所必须的。利用学术成果不断创造新技术、引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应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一份责任。

  不论是对团队成员还是对他的学生,吴教授最常说的话是:“要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不要想当然”。这一学风体现到吴教授的教学科研中,他会一反生活中随和的一面变得异常严厉。本次成果的第6获奖人侯舒娟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吴教授特别执着,凡事都讲求尽善尽美,他对学生是出名的严厉,也正是这种对科学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态度让我当年毅然决然地决定投靠吴教授门下,如今看来真的是不失为一种正确的选择。”

  当然,吴教授的学生李加琪老师除了告诉我们他极为严厉的一面外,还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了解了吴老师。李老师1996年保送北理工,从本科毕设直至拿到博士学位都在吴教授门下。就读博士期间,他曾有一段时间思想陷入偏激,当吴教授发现他这种思想波动后,反复找他长谈,直至解开了他心头的疙瘩。很多年过去了,李老师如今也已在吴教授团队中独当一面,成长为卫星导航定位方向的带头人,但是回忆起当年的那一幕来,李老师仍旧感激不已。

  身处信息学院雷达所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这样的一个集体中,吴教授取得的任何成就都不忘是毛老师把他带到了雷达领域,他在毛二可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踏踏实实做事。正如吴教授在给毛二可院士即将到来的八十华诞贺词中写到的那样“是毛老师把我带入了雷达技术领域、带入了无线电技术领域,让我体验到了电磁波的无限魅力和操纵电磁波的无限乐趣”,吴嗣亮教授及其团队就是在这种“电磁波魅力”的吸引下 ,怀着对祖国无限的热爱,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多少春秋风雨改,多少崎岖不变爱”,坚定而自信地走在国防科技的前沿。

http://www.bit.edu.cn/xww/rwfc/98206.htm
  在2012年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胡海岩院士在讲到北理工“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时,曾经给同学们介绍了这样一位崇德尚行、学术报国的教师,他就是北理工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责任教授吴嗣亮博士。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在跨越了近130万公里的追逐历程之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茫茫太空紧紧“相拥”,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圆满成功。在这场代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水平的展示中,由吴嗣亮教授牵头研制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与微波应答机信号处理机,全程提供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运动参数测量信息。随后的两年,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一次又一次给吴教授和他的团队带来高强度拼搏后成功的喜悦和自豪。面对研制周期短、攻关任务重、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等多重困难,吴嗣亮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弘扬“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精神,按照载人航天产品的高标准、严要求完成了全部研制工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2014年,新年伊始,又一份来自吴教授及其团队的完美答卷呈现在世人面前。吴嗣亮教授等发明的一套高速交会目标相对定位测量技术,让吴教授站在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领奖台上,又让全校师生为之振奋。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分量很重,吴教授及其团队“用这套技术研制出的海、陆、空、天系列测量装备,为导弹命中精度的全天时、全天候定量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这个项目从原理、方法到实现技术,所用的全是我们自己独特的一套思路,完全不同于国外。也正因为这种原始创新,这个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才达到了比国外同类技术高出几倍的水平。”

  “敢打攻坚战”

  一份份完美答卷来之不易,本次获奖的这项“高速交会相对定位测量技术”从开始研究到现在持续时间长达22年。在这不经意间伴着青春逝去的岁月中,吴教授无数次找寻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而正是这种感觉让他体验到了研究工作的魅力。在吴教授看来,在研究过程中,遇到技术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就是找到了创新的基点和机会。

  七年前的这个时候,年关将近,解放军某部即将组织一场“实物比测”招标,面对这场招标,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异常紧张,因为当时北理工的雷达技术研究所在该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的竞争对手们早已先行多年,这场较量中我方处于绝对的劣势。也正是这一场里程碑式的较量,让参与到那场竞争中的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吴老师在遇到问题时的临危不乱,在解决问题时的缜密思维。面对竞争中的劣势,面对技术上的难题,吴教授更是斗志昂扬,信心百倍,在那场九天九夜的攻坚战中,吴教授只休息了四个晚上,吴教授团队中的一位老师谈到:“吴教授经验丰富,能力超强,每次遇到问题到他那里都能迎刃而解,和他接触时间越长,就越佩服他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场攻坚战打下来,最后我们终于取得了优秀成绩,硬是从别人碗里分了一杯羹。

  五年前的这个时候,同样的比赛,羽翼逐渐丰满的我们已经不满足于此,我们和其它中标单位再次比拼,又一场抢夺阵地的战斗打下来,我们排名综合第一。

  吴教授多年以来打过无数场这样的攻坚战,在他看来,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已经是习以为常,他从来不会对技术问题有畏惧或者犹豫。当然,除了技术方面,工程上还会有时间进度、质量等方面的压力和困难,一场场攻坚战打下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吴教授更感到最终的胜出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还需要“科学的管理,他必须在责任心、毅力、拼劲上实实在在地做出表率。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好。”

  “敢为人先”

  说起吴教授的“敢为人先”,他有两个特点:敢做别人不敢做的;敢想别人不敢想的。 “强地、扬信、拓天”是北理工的发展路径,这一特色注定了学校的很多科研都必须在艰苦环境下去完成。吴教授的科研项目也都不例外。茫茫大海,苍苍戈壁,无际草原,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在吴教授看来,这样艰苦的条件并不算什么,他的团队早已适应了这样的环境,最后成功的喜悦终会将艰苦的经历化作美好的记忆。吴教授在科学实践的道路上,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那种完全把自己交给大自然的无助感。有一次在海上执行任务,出海前预报6级风,出海后风力实际上达到了8-9级,一百多吨的小船犹如狂风中的一片落叶,连船上的老鼠都难以承受汹涌的波涛,上大学时坐火车都晕车的吴教授第一次感到了生不如死。当时船上两台主机还坏了一台,这更增加了随时遭遇灭顶之灾的危险。海上三天三夜的历险,伴随着技术难题的逐一解决,最终留存于吴教授内心的反而不是九死一生之中的险象环生,而是任务圆满完成之后的无尽喜悦。

  至今,吴教授已获发明专利45项(第一发明人31项),一项项的发明背后折射出的都是吴教授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科学上必须要敢想别人不敢想的。2009—2011年间,军方要在某个新领域遴选出技术优势单位,为了能够在最后的“实物比测”中胜出,吴教授提出了一种大胆的方案,拟通过将学术界对信号处理的相关前沿理论成果系统化、实用化来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当时团队中所有人都觉得太冒险,而且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很难完成,但是吴教授详细分析可行性后,告诉大家:“我们如果沿用常规方法,大家都照着国外公开的路子走,尽管可以达到基本要求,但是很难形成特色和优势,更不可能超越国外。我们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要做就做这个领域的技术引领者。”最终,团队所有成员在吴老师的激励和带领之下,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攻克了所有技术难题,依靠技术自主创新取得了遥遥领先的成绩。在军事应用需求爆炸式增长的这一领域,北理工的技术水平在国内目前依然无可匹敌,并在多个国家重点型号上得到成功应用。

  从吴教授的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生轨迹。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在的燕山大学)自动检测技术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后又攻读燕山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的硕士学位,从事控制理论方面的课题研究;毕业留校后,从事教学和计算机测控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三年后,又去攻读哈工大电磁测量技术及仪器专业的博士学位,从事现代信号处理理论方面的课题研究和计算机测控技术应用研究;博士毕业后来北理工电子学与通信博士后流动站,师从毛二可院士从事雷达技术研究。这种多学科的经历、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交替的过程,锻炼了吴教授多学科、多视角、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通过主动学习快速进入新领域的能力。不同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思维方法互相借鉴,好的创新点就油然而生。吴教授记得当年承担的某项科研任务中,需要解决磁罗盘罗差盲校准这个跨学科的问题,正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使这个当时国外最新产品都没能有效解决的难题得到突破,乃至这家美国生产商反过来发电子邮件询问他的解决办法。跨学科的经历和优势经常能够帮助他们的团队在一次又一次的技术挑战中取胜。

  “咬定青山就不放松”

  吴教授小时候条件艰苦,他的两个哥哥都中途辍学,务农补贴家用,为不负父母和兄长的期待,吴教授从小就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毕业后,围绕教学和科研,吴教授更是废寝忘食,从四号楼到七号楼再到信息大楼,只要是吴教授实验室所到之处,都是吴教授安营扎寨之所。怪不得有人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熬夜,特别能坚持”来评价吴教授。

  “神舟”与“天宫”的成功对接只在刹那间完成, 而对于吴嗣亮的团队而言,为了“天神”的顺利对接,他们却是要“十年磨一剑”。

  2003年,某研究所面向载人航天交会对接需求,自筹经费开始研究交会对接微波测量雷达技术。鉴于毛院士团队在特种测量雷达方面的良好技术积累和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对方把其中关键的信号处理机研制任务交给了吴嗣亮教授。在有限的自筹经费支持下,经历了原理样机、工程样机一轮轮的艰苦攻关,但依然迟迟等不到纳入载人航天工程计划的消息。面对这种困难,吴教授选择了坚持,选择了与合作伙伴风雨同舟,因为他相信先进的技术总会有用武之地。2009年初,载人航天工程终于将微波雷达作为测量手段纳入研制计划,但留给他们走完初样电性件、鉴定件到正样件全流程的时间已不到两年。在庆幸没有放弃的同时,巨大的压力让一向配合默契的吴教授在第一次计划协调会上就与合作伙伴发生了争执。同样是坚持,让吴教授的团队在不到两年时间内按载人航天的高标准走完了工程化的全过程,为“神八”、“神九”、“神十”与“天宫”在茫茫太空中找寻到对方。未来的一艘艘“神舟”、“天舟”,在吴教授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下,也会更加自如地遨游于太空,咬住“天宫”不放松。

  “感怀师恩浩荡,不忘团队发展”

  说起吴教授所在团队,不是很健谈的吴教授忽然侃侃而谈起来。任何一项荣誉的获得,都是团队合力攻坚的结果,这次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尽管获得奖励的只有几个人,但其实是团队众多师生、军方用户、协作单位和学校科研主管部门多年共同努力的结果。团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和学院的长期耐心支持,他感恩于学校提供的科研条件和营造的务实氛围,他感恩于科学技术研究院在每一项科研任务中的组织协调,他感恩于同事和学生们对他的宽容和体谅,他感恩于妻子儿子对他献身于科研的理解与支持。

  在吴教授看来,“学术是无国界的,而技术是有国界的。”“学术讲求共享,需要互通有无;而技术讲求先进,存在相互竞争。” 团队将自己定位为相关领域学术界与工业界之间的桥梁、学术成果向尖端实用技术的转化器。为此,吴教授要求团队成员既要了解学术前沿、掌握学术进展,又要思考和了解国家、社会的需求,通过不断吸收学术性成果基础上的系统化、实用化创新,不断产出高水平的实用技术。在他看来,高校工科老师未必人人都去做前沿学术研究,但是了解和掌握学术动态,想着国家相关行业的需求,则是尖端技术创新所必须的。利用学术成果不断创造新技术、引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应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一份责任。

  不论是对团队成员还是对他的学生,吴教授最常说的话是:“要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不要想当然”。这一学风体现到吴教授的教学科研中,他会一反生活中随和的一面变得异常严厉。本次成果的第6获奖人侯舒娟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吴教授特别执着,凡事都讲求尽善尽美,他对学生是出名的严厉,也正是这种对科学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态度让我当年毅然决然地决定投靠吴教授门下,如今看来真的是不失为一种正确的选择。”

  当然,吴教授的学生李加琪老师除了告诉我们他极为严厉的一面外,还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了解了吴老师。李老师1996年保送北理工,从本科毕设直至拿到博士学位都在吴教授门下。就读博士期间,他曾有一段时间思想陷入偏激,当吴教授发现他这种思想波动后,反复找他长谈,直至解开了他心头的疙瘩。很多年过去了,李老师如今也已在吴教授团队中独当一面,成长为卫星导航定位方向的带头人,但是回忆起当年的那一幕来,李老师仍旧感激不已。

  身处信息学院雷达所毛二可院士及其创新团队这样的一个集体中,吴教授取得的任何成就都不忘是毛老师把他带到了雷达领域,他在毛二可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踏踏实实做事。正如吴教授在给毛二可院士即将到来的八十华诞贺词中写到的那样“是毛老师把我带入了雷达技术领域、带入了无线电技术领域,让我体验到了电磁波的无限魅力和操纵电磁波的无限乐趣”,吴嗣亮教授及其团队就是在这种“电磁波魅力”的吸引下 ,怀着对祖国无限的热爱,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多少春秋风雨改,多少崎岖不变爱”,坚定而自信地走在国防科技的前沿。

http://www.bit.edu.cn/xww/rwfc/98206.htm
辛勤汗水终会换来丰硕成果,这支年轻的团队在吴嗣亮教授的带领下,一路披荆斩棘,在五年内获得了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近年来,团队取得了多项填补空白的重要成果,研制出我国第一部星载雷达、陆海空三种平台的9型靶场特种测量雷达、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某航天器测控应答机、某型航天测控动态信道模拟器、TETRA数字集群通信基站和5型抗干扰卫星导航接收机等。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耕,在不断攀登科研高峰、成就个人价值的同时,希望年轻教师能早点挑起大梁成为了吴嗣亮教授最大的心愿。
“对人对事老老实实,靠自己的本事吃饭”,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刻画出吴嗣亮人生风雨路上永恒不变的追求。多少春秋风雨改,多少崎岖不变爱,正是怀着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心,吴嗣亮教授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如此坚定又充满希望。
目前,吴嗣亮教授的团队正在承担载人空间站工程和探月工程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与应答机信号处理机、某星载环境感知雷达、某新体制卫星测控应答机等的研制,期待由北理人研制的雷达“眼睛”能再次为我国探索“太空工厂”助力。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董璇璇系学生记者)
北京理工大学航天测控技术助力高空科学探测试验

(2013-07-13) 阅读次数:2332
【字号  大 中 小】
供稿:信息与电子学院 编辑:孟杨   

  近日,我国高空科学探测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校信息与电子学院吴嗣亮教授课题组承担研制的测控应答机在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试验结束后,该试验任务专家组、总体单位和测控总体单位先后致函我校,对我校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课题组的严谨科研作风和深厚技术水平。

  自2008年承担该研制任务以来,吴嗣亮教授课题组顽强拼搏、扎实工作、锐意创新,突破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不负重托,不辱使命,高质量研制出目前体积最小、重量最轻、功耗最低的测控应答机,并数次赴艰苦站点执行对接任务,冒着严寒连续奋战在试验一线,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为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次试验任务中,我校研制的测控应答机与地面测控设备相配合,在我国首次实现了对航天器的多站距离交会实时定位,显著提高了实时定位精度。课题组王永庆、杨娜两位同志坚守试验一线,凭着娴熟的技术,及时协助任务中心准确定位并快速解决了地面测控设备的状态异常问题,为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航天测控技术是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近年发展起来的特色方向。吴嗣亮教授课题组结合国家重大工程需求,承担了我国多种航天测控新体制的论证、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化应用工作,已成为航天测控技术领域的一支生力军。面向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校必将为航天测控技术的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再次高空科学探测试验:高度更高数据更多


2013年05月14日20:5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继2013年4月5日中国成功进行首次空间环境垂直探测及空间科学主动试验后,5月13日又成功进行了一次更高高度的高空科学探测试验。
  本次试验总指挥、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龚建村研究员介绍说,这次主动式的试验与今年4月5日在海南儋州进行的空间探测试验相比,探测高度有了较大提高,由数百公里提升到1万公里以上;搭载了更多的科学探测仪器,获取的数据涉及空间范围更广、数据量更多。初步分析表明,此次试验已获取了不同高度上空间环境参数垂直分布的第一手科学数据,对空间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此次试验,探空火箭穿越地球高层大气和电离层,最后进入磁层。探空火箭携带的科学探测仪器,对中低纬度空间辐射带高能粒子、电离层等离子体和磁场分布进行了原位探测。同时,探空火箭在1万公里高度附近释放了金属钡粉,在空间形成钡云,地面光学望远镜对钡云演化过程进行了跟踪观测,为研究这一区域的磁层动力学特征提供了实测数据。
  据悉,此次空间科学试验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高能粒子探测器、朗缪尔探针、磁强计、金属钡粉释放装置等科学探测仪器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自行设计研制,运载火箭“鲲鹏七号”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制。(完)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美国国防部证实这是一次亚轨道任务,火箭末级在印度洋再入。
美国空军杂志网站引述五角大楼发言人Lt. Col Monica Matoush的话说,火箭弹道几乎达到了地球同步轨道,但没有物体入轨。

美国国防部声明原文:

We detected a launch on May 13 from within China. The launch appeared to be on a ballistic trajectory nearly to
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 We tracked several objects during the flight but did not observe the insertion of any
objects into orbit and no objects associated with this launch remain in space.
Based upon observations, we assess that the objects reentered the atmosphere above the Indian Ocean. We defer
any further questions to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2013年5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

问:据报道,美方称中方近日发射探空火箭是进行新的反卫星试验,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日前中国科学院进行了一次高空科学探测试验,并已发布了相关消息。我想强调的是,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利用外空,
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
http://liuqiankktt.blog.163.com/blog/static/121264211201341422610261/?shishi
  此次试验任务中,我校研制的测控应答机与地面测控设备相配合,在我国首次实现了对航天器的多站距离交会实时定位,显著提高了实时定位精度。课题组王永庆、杨娜两位同志坚守试验一线,凭着娴熟的技术,及时协助任务中心准确定位并快速解决了地面测控设备的状态异常问题,为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
笔者最初在notam上发现一条奇怪的禁航通告,这显然是一次未通告的航天发射活动。发射时间是5月12日约晚9点。

A0507/13 - A TEMPORARY RESTRICTED AREA ESTABLISHED BOUNDED BY: N272440E1062527-N270348E1061854 -N271521E1053214-N273614E1053838 BACK TO START. VERTICAL LIMITS: SFC-UNL.ALL ACFT ARE PROHIBITED TO FLY INTO THE AREA. SFC - UNL, 12 MAY 12:57 2013 UNTIL 12 MAY 13:46 2013. CREATED: 10 MAY 06:48 2013

随后改到5月13日约晚9点:

A0523/13 -A TEMPORARY RESTRICTED AREA ESTABLISHED BOUNDED BY:N272440E1062527-N270348E1061854 -N271521E1053214-N273614E1053838BACK TO START. VERTICAL LIMITS: SFC-UNL.ALL ACFT ARE PROHIBITED TOFLY INTO THE AREA. SFC - UNL, 13 MAY 12:47 2013 UNTIL 13 MAY 13:36 2013. CREATED: 12 MAY 11:34 2013
http://liuqiankktt.blog.163.com/blog/static/121264211201341422610261/?shishi
        在航天测控领域,应答机(Transponder)发挥着 重要作用.
       为了完成卫星,火箭,导弹等航天飞行器 的测控任务需要,通常在航天飞行器上安装应答机, 主要是作为合作测控目标,配合地面测控站或雷达 站实现对航天器的测控任务,因此,应答机又命名为 二次雷达.
      凭借航天飞行器上安装的应答机,地面 测控站可以实现对更远距离航天器,甚至具备隐身 性能航天器目标的测控. 应答机主要是实现地面测控站上行信号的接收 与转发功能,同时具备接收机和发射机的作用.地 面测控站利用发射上行遥控指令信号实现对目标飞 行姿态的控制,通过应答机转发下行信号,将目标的 遥测参数数据传输到地面,同时地面测控站利用应 答机相干转发功能实现对目标速度和位置的测量.
http://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729814288
看到亲爱的胡海岩校长了,当年我的大学通知书还是您老的签名呢。
同楼上握爪,胡校长讲话的时候正是离校两个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