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南海挑事源于越南共产党转移国内矛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35:53
链接:http://news.takungpao.com/world/exclusive/2014-05/2478161.html

大公网5月15日讯据外媒报道,越南因西沙问题与中国点燃的紧张局面显得有些突然,尽管越南侨民在台北、东京高呼抗议中国的口号,越南国内各大城市也有万余民众同时上街,并围攻中国使馆,但从越南的口号以及该国的诉求来看,却也不难发现,此举与河内越共官僚为转移国内矛盾的诉求转而走民粹路线大有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越南此举已成了一种“内病外治”。以下是文章摘编。

  外媒引述分析人士茅岳霖的话说,1986年后,越共当局开始比照中国方式,采取“革新开放”。但该国自2001年才开始恢复经济增长。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化,河内当局在经济政策上的调整失当,已经令越南这一农业人口占据八成比重的国家”(Civets),虽坐拥新兴市场、年轻人口和天然资源,却始终难以致富。越南的民怨也开始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方向发散。

  自2001年来,越南境内因劳资纠纷矛盾蜂起,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越南在西沙、南沙等问题上的声音突然响亮了起来。在民意逐渐转向南海之际,在2014年,越南官方竟也默许了民间的抗议行为。

  从越南政治结构来看,自胡志明逝世后,越共内部的派系之争也日趋突出并顺延至今。事实上,越共的南、北两派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兀自缠斗不休,并顺延至新世纪,当今越南处于权力顶峰前三位的越共总书记阮富仲、国家主席张晋创和总理阮晋勇,正是分属南北两支。

  越共高层在进入21世纪后缺少主心骨,以杜梅为首的老一代仍不得不发挥“余热”。在黎可漂、农德孟担任越共总书记期间,河内也逐步展开调整,不仅鼓励在国会等场合“辩论”,更开始学习“西方经验”,适时“大赦”囚犯。一时间,伴随着越南在21世纪最初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从另一方面暗示了越南当局开始为民粹所困。

  由于长期缺乏领导核心,越南在面临经济和国家结构的组成等问题时就遭遇了难题。在拼经济无门的当下,也只得将目光转向民粹。

       自2008年以来,越南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尽管越南经常被称为“东南亚新小龙”,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新兴经济体之一,西方主流媒体近年来更不时宣称,越南已经承接了中国沿海大量的产业转移,成为中国工业的有力竞争者。但早在2008年,越南经济就已经滑出正轨,超过25%的通胀率和大幅的货币贬值,加之巨额的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一度使越南到达经济崩溃的边缘。加之越南当局自2007年之后“激进政改”,河内当局更要为此前数年间造成的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负责。

  此前数年,越共“反腐”不得要领,在该国申办亚运会的2010年,还爆发出船舶业丑闻。越南政府被迫对其进行重组,不得不承担了高达45亿美元的亏损,超过越南当年GDP的3%。经济建设也陷于泥沼,越南国内维持高通胀、低增长的局面,国民对不断贬值的本币缺乏信心,财政赤字和外债积累过大的原有难题都没能解决,此前的经济增长点——地产业更冷却至冰点。当下,越南面临的很多经济和社会问题,不仅“激进政改”解决不了,重病下猛药的休克疗法,更有可能造成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内病外治”也就成了河内一种可行的选择方案。

  很显然,自2008年后,越共当局的经济复苏计划并不乐观,在长期规划难以轻易奏效之际,越共各方人士为了给自己的派系争取到更多的支持,不得不采取能在短期内即时获益、但对长期发展有害的民粹政策。该国自2001年以后在南海的行动正是出于这一考量,在2011年后这一情绪更延伸到文化领域。

  当下,越南各派也越来越倾向于把自己打扮成最“拥护民意”的代表,至于这种“民意”是民众长期期盼的凝聚,还是一时的激动或者被诱导而成,就没有多少人在意了。在内外交困之际,河内的选择也就只有将矛头向北虚晃一枪,使自己在中国、俄罗斯、日本和美国之间显得八面玲珑,借此保证自己不吃亏。越南民间自2011年政府换届以来的积怨,也已在越共的引导下变成了对中国在南海的不满。该国的国内问题,就这样被引向了海外。

  不过,越南的问题终究是内政不修造成的危机,这也使得其在南海问题上虽然大造声势,但也会注意控制局面。毕竟越南在“政改”领域仍在探索,但河内已陷于民粹的局面。北京更要对越南“内病外治”的策略有所准备。

       链接:http://news.takungpao.com/world/exclusive/2014-05/2478161.html

大公网5月15日讯据外媒报道,越南因西沙问题与中国点燃的紧张局面显得有些突然,尽管越南侨民在台北、东京高呼抗议中国的口号,越南国内各大城市也有万余民众同时上街,并围攻中国使馆,但从越南的口号以及该国的诉求来看,却也不难发现,此举与河内越共官僚为转移国内矛盾的诉求转而走民粹路线大有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越南此举已成了一种“内病外治”。以下是文章摘编。

  外媒引述分析人士茅岳霖的话说,1986年后,越共当局开始比照中国方式,采取“革新开放”。但该国自2001年才开始恢复经济增长。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化,河内当局在经济政策上的调整失当,已经令越南这一农业人口占据八成比重的国家”(Civets),虽坐拥新兴市场、年轻人口和天然资源,却始终难以致富。越南的民怨也开始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方向发散。

  自2001年来,越南境内因劳资纠纷矛盾蜂起,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越南在西沙、南沙等问题上的声音突然响亮了起来。在民意逐渐转向南海之际,在2014年,越南官方竟也默许了民间的抗议行为。

  从越南政治结构来看,自胡志明逝世后,越共内部的派系之争也日趋突出并顺延至今。事实上,越共的南、北两派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兀自缠斗不休,并顺延至新世纪,当今越南处于权力顶峰前三位的越共总书记阮富仲、国家主席张晋创和总理阮晋勇,正是分属南北两支。

  越共高层在进入21世纪后缺少主心骨,以杜梅为首的老一代仍不得不发挥“余热”。在黎可漂、农德孟担任越共总书记期间,河内也逐步展开调整,不仅鼓励在国会等场合“辩论”,更开始学习“西方经验”,适时“大赦”囚犯。一时间,伴随着越南在21世纪最初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从另一方面暗示了越南当局开始为民粹所困。

  由于长期缺乏领导核心,越南在面临经济和国家结构的组成等问题时就遭遇了难题。在拼经济无门的当下,也只得将目光转向民粹。

       自2008年以来,越南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尽管越南经常被称为“东南亚新小龙”,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新兴经济体之一,西方主流媒体近年来更不时宣称,越南已经承接了中国沿海大量的产业转移,成为中国工业的有力竞争者。但早在2008年,越南经济就已经滑出正轨,超过25%的通胀率和大幅的货币贬值,加之巨额的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一度使越南到达经济崩溃的边缘。加之越南当局自2007年之后“激进政改”,河内当局更要为此前数年间造成的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负责。

  此前数年,越共“反腐”不得要领,在该国申办亚运会的2010年,还爆发出船舶业丑闻。越南政府被迫对其进行重组,不得不承担了高达45亿美元的亏损,超过越南当年GDP的3%。经济建设也陷于泥沼,越南国内维持高通胀、低增长的局面,国民对不断贬值的本币缺乏信心,财政赤字和外债积累过大的原有难题都没能解决,此前的经济增长点——地产业更冷却至冰点。当下,越南面临的很多经济和社会问题,不仅“激进政改”解决不了,重病下猛药的休克疗法,更有可能造成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内病外治”也就成了河内一种可行的选择方案。

  很显然,自2008年后,越共当局的经济复苏计划并不乐观,在长期规划难以轻易奏效之际,越共各方人士为了给自己的派系争取到更多的支持,不得不采取能在短期内即时获益、但对长期发展有害的民粹政策。该国自2001年以后在南海的行动正是出于这一考量,在2011年后这一情绪更延伸到文化领域。

  当下,越南各派也越来越倾向于把自己打扮成最“拥护民意”的代表,至于这种“民意”是民众长期期盼的凝聚,还是一时的激动或者被诱导而成,就没有多少人在意了。在内外交困之际,河内的选择也就只有将矛头向北虚晃一枪,使自己在中国、俄罗斯、日本和美国之间显得八面玲珑,借此保证自己不吃亏。越南民间自2011年政府换届以来的积怨,也已在越共的引导下变成了对中国在南海的不满。该国的国内问题,就这样被引向了海外。

  不过,越南的问题终究是内政不修造成的危机,这也使得其在南海问题上虽然大造声势,但也会注意控制局面。毕竟越南在“政改”领域仍在探索,但河内已陷于民粹的局面。北京更要对越南“内病外治”的策略有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