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世界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之后对波罗的海三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03:36
以前看《战争史研究》第10集中《风中的森林----近世的芬兰与战争》,记得结尾部分的一句话:“大量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和立陶宛人被斯大林放逐的北极、中亚和西伯利亚,同时像掺沙子一样向三国迁入俄罗斯人,到苏联解体前夕,三国文化在本国竟然成为濒临灭绝的‘少数民族文化’。” 因为在看过这句后,我形成的认识是这三个民族的文化即将消失,本族中的大部分人已经放弃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或者说即将被其他强大民族同化。
这几天读了《世界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作者在第24章《俄国在亚洲的扩张》中的第五部分《征服乌克兰》中有这么一句话:“尽管这数十个少数民族先被沙皇、然后被苏联统治了几个世纪,但他们仍保留了自己的独特性。因此,他们才能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建立起独立的国家。”同时书中还有一个有关1990年苏联解体前夕各加盟共和国中民族构成的图表。(下面会发张图表的照片)这和自己已经形成的观点有些冲突。对比这两本书的记载,我产生疑问的是“到苏联解体前夕,三国文化在本国竟然成为濒临灭绝的‘少数民族文化’。”我仔细看了《世界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的这幅图表,根据图表显示,在1990年时,波罗的海三国的民族构成是:
爱沙尼亚:爱沙尼亚人66%,俄罗斯人28%,乌克兰人3%,其他4%
拉脱维亚:拉脱维亚人49%,俄罗斯人38%,白俄罗斯人5%,其他8%
立陶宛:立陶宛人80%,俄罗斯人9%,波兰人8%,其他3%
由此可见,在1990年,除了拉脱维亚本族人口占该国总人口比重不到半数以外(但仍占多数),其他两国本族人口都占绝大多数。另外,在百度上查找这三国的信息,也会提到这三国虽然经过俄国的强制同化,但是仍然保留了本民族的特性。可见《世界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说各民族保留这自己的独特性是有道理的。
另外我查阅了2004年的《世界地图集》,当时这三国的人口构成是:
爱沙尼亚:爱沙尼亚人67.9%,俄罗斯人25.6%,乌克兰人2.1%,白俄罗斯族0.9%,其他3.5%
拉脱维亚:拉脱维亚人58.2%,俄罗斯人29.2%,白俄罗斯人4%,其他8.6%
立陶宛:立陶宛人83.5%,俄罗斯人6.3%,波兰人6.7%,其他3.5%
那么《风中的森林----近世的芬兰与战争》就是错误的吗,我想也不是。因为我又翻了1979年的《各国概况》,其中有一个表格列出了1970年时苏联各民族人口及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其中,在当时苏联总人口2亿4千1百72万中,立陶宛人266.5万,占总人口1.1,拉脱维亚人143万,占总人口0.6%,爱沙尼亚人100.7万,占总人口0.4。所以,如果从当时苏联全国范围来看,说这三个民族是少数民族,三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说这三族文化是否达到“濒临灭绝”,我想如果说是指民族文化中的某些东西,比如一些传统技艺,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会被逐渐遗忘,达到濒临灭绝的程度,但是民族文化中还有很多东西,比如共同的语言、宗教信仰、主要生活习俗(如民族节日)还是保留了下来,并且在本民族中还有很大的影响力。
所以,现在我对这个问题形成的看法时:
波罗的海三国被苏联吞并后,由于逮捕、流放以及随后的战争,使三国损失了很多本族人口,随后俄罗斯人被大量迁入,在这三国人口中占了一定比重,但并没有达到绝对的优势。在整个苏联的范围内,三个民族的文化被定性为少数民族文化,文化中的一些内容也逐渐消失或濒临灭绝,这也很可能是因为时代的进步造成的自然淘汰,而不完全是因为民族压迫,但是像共同的语言、文字、生活习俗等主要部分保留下来,并形成了民族的向心力,保留了民族的特色,使三国的民族文化在本国范围内仍居于优势地位,这也成为虽经过苏联的多年统治,三国最终能够独立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自己形成的一点想法。前几年出国一本《波罗的海三国史》,但是没看过,有机会要看一看,应该会对这个问题有更完整的认识。
以前看《战争史研究》第10集中《风中的森林----近世的芬兰与战争》,记得结尾部分的一句话:“大量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和立陶宛人被斯大林放逐的北极、中亚和西伯利亚,同时像掺沙子一样向三国迁入俄罗斯人,到苏联解体前夕,三国文化在本国竟然成为濒临灭绝的‘少数民族文化’。” 因为在看过这句后,我形成的认识是这三个民族的文化即将消失,本族中的大部分人已经放弃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或者说即将被其他强大民族同化。
这几天读了《世界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作者在第24章《俄国在亚洲的扩张》中的第五部分《征服乌克兰》中有这么一句话:“尽管这数十个少数民族先被沙皇、然后被苏联统治了几个世纪,但他们仍保留了自己的独特性。因此,他们才能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建立起独立的国家。”同时书中还有一个有关1990年苏联解体前夕各加盟共和国中民族构成的图表。(下面会发张图表的照片)这和自己已经形成的观点有些冲突。对比这两本书的记载,我产生疑问的是“到苏联解体前夕,三国文化在本国竟然成为濒临灭绝的‘少数民族文化’。”我仔细看了《世界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的这幅图表,根据图表显示,在1990年时,波罗的海三国的民族构成是:
爱沙尼亚:爱沙尼亚人66%,俄罗斯人28%,乌克兰人3%,其他4%
拉脱维亚:拉脱维亚人49%,俄罗斯人38%,白俄罗斯人5%,其他8%
立陶宛:立陶宛人80%,俄罗斯人9%,波兰人8%,其他3%
由此可见,在1990年,除了拉脱维亚本族人口占该国总人口比重不到半数以外(但仍占多数),其他两国本族人口都占绝大多数。另外,在百度上查找这三国的信息,也会提到这三国虽然经过俄国的强制同化,但是仍然保留了本民族的特性。可见《世界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说各民族保留这自己的独特性是有道理的。
另外我查阅了2004年的《世界地图集》,当时这三国的人口构成是:
爱沙尼亚:爱沙尼亚人67.9%,俄罗斯人25.6%,乌克兰人2.1%,白俄罗斯族0.9%,其他3.5%
拉脱维亚:拉脱维亚人58.2%,俄罗斯人29.2%,白俄罗斯人4%,其他8.6%
立陶宛:立陶宛人83.5%,俄罗斯人6.3%,波兰人6.7%,其他3.5%
那么《风中的森林----近世的芬兰与战争》就是错误的吗,我想也不是。因为我又翻了1979年的《各国概况》,其中有一个表格列出了1970年时苏联各民族人口及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其中,在当时苏联总人口2亿4千1百72万中,立陶宛人266.5万,占总人口1.1,拉脱维亚人143万,占总人口0.6%,爱沙尼亚人100.7万,占总人口0.4。所以,如果从当时苏联全国范围来看,说这三个民族是少数民族,三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说这三族文化是否达到“濒临灭绝”,我想如果说是指民族文化中的某些东西,比如一些传统技艺,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会被逐渐遗忘,达到濒临灭绝的程度,但是民族文化中还有很多东西,比如共同的语言、宗教信仰、主要生活习俗(如民族节日)还是保留了下来,并且在本民族中还有很大的影响力。
所以,现在我对这个问题形成的看法时:
波罗的海三国被苏联吞并后,由于逮捕、流放以及随后的战争,使三国损失了很多本族人口,随后俄罗斯人被大量迁入,在这三国人口中占了一定比重,但并没有达到绝对的优势。在整个苏联的范围内,三个民族的文化被定性为少数民族文化,文化中的一些内容也逐渐消失或濒临灭绝,这也很可能是因为时代的进步造成的自然淘汰,而不完全是因为民族压迫,但是像共同的语言、文字、生活习俗等主要部分保留下来,并形成了民族的向心力,保留了民族的特色,使三国的民族文化在本国范围内仍居于优势地位,这也成为虽经过苏联的多年统治,三国最终能够独立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自己形成的一点想法。前几年出国一本《波罗的海三国史》,但是没看过,有机会要看一看,应该会对这个问题有更完整的认识。
战研对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一向有些看法,文笔有点儿倾向也在所难免。
战研对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一向有些看法,文笔有点儿倾向也在所难免。
文人么,最擅长春秋笔法←_←
苏联当时肯定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推广俄罗斯语言文字文化,挤压当地民族文化
三国中拉脱维亚的俄罗斯人最多,到现在也是这样,有很多拉脱维亚人以俄语为第二母语.
这肯定是既定政策了
被并入苏联的波罗的海三国的悲惨遭遇,楼主可对照阅读索尔仁尼琴 <古拉格群岛>,这可比干巴巴的数字生动多了:

索尔仁尼琴 <古拉格群岛> 第四章 <放逐各族人民>

强制迁移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人民算不算放逐整个民族呢?从表面上看,它不够条件,因为那并不是男女老幼一概迁走,似乎作为一个民族还是留在故土了。(因为那里距离欧洲太近,否则是可以无所顾忌的!)似乎是留下来了,但却已被“间苗”间到了无法再稀的程度。

其实,净化波罗的海沿岸的工作早已开始了。一九四0 年,我们的军队刚刚进入这个地区,兴高采烈的当地人民还没有来得及表决加入苏联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净化了。净化首先是从军官开始的。必须认识到,对于这些年轻的国家来说,它们的第一代(也是最后二代)本民族的军官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他们代表着民族的严肃性、责任感和精力。当他们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就曾在纳尔瓦城下学习过如何以自己尚未强健的胸膛去捍卫尚未强健的祖国一。如今镰刀一挥,就割掉了他们浓缩的经验和旺盛的精力。这是为了进行全民投票所作的一项最重要的准备。是的,这是一张根“灵”的“验方”,在联盟本土上不是也试验过同样作法吗?就是要把那些将来可能领导反抗的人,以及可能用自己的思想演讲、著述唤起人们反抗的人统统悄悄地、尽早地消灭干净。这样,表面上那个民族还生活在原来的地方,实际上民族已经不存在了。一颗死牙最初从外表看来和好牙没有多大区别。

但一九四O 年并未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采取强制迁移的办法,当时用的是集中营,而对某些人则是在石筑监狱的院内予以枪决。一九四一年撤退的
时候,尽可能地把一些富人和有地位、有影响的人物像贵重战利品似地带走了,然后却把他们像粪土一样弃置到古拉格群岛僵硬的土地上。(他们全是在夜间被抓走的,每户只许带一百公斤的行李。上车时户主就与全家人分开,然后被消灭在监狱中。)整个战争期间我国一直(通过列宁格勒电台的广播)对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进行威胁,说将要对他们进行无情的报复。一九四四年苏军回到这里时实现了这些威胁:把大批的人抓进监狱。不过,这毕竟还不能算流放整个民族。

对波罗的海沿岸各族人民的大规模强制迁移是从一九四八年开始进行的(首先从刚强的立陶宛人开始),一九四九年使三个民族一起放逐,一九五一年又进一步放逐立陶宛人。在这些年代也强制迁移了西部乌克兰人,最后一次强制迁移也是在一九五一年。

“大元帅”是否准备在一九五三年还要放逐谁?是犹太人吗?除犹太人外还有什么民族?他的这一设想我们现在永远无法知道了。不过,据我个人猜想,斯大林是渴望着要把整个芬兰的居民流放到接近中国的沙漠地带去的,但在一九四O 年和一九四七年(由于雷诺发动政变失败)均没有能实现这个愿望。他还很可能已经在乌拉尔以东选好了地方,要把塞尔维亚人或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希腊人强制迁移去。

假如这位“先进学说的第四号柱石”再多活十年,欧亚大陆的民族分布图就将变得无法辨认,将会发生一场反方向的民族的大迁移。有多少民族被流放,将来就会写出多少部史诗,它会叙述人们别离故土的悲哀,也会谈到在西伯利亚遭到的大规模消灭。这些民族所经历的一切,只能由他们自己写出痛切的回忆,我无意在此越俎代庖,更无意跑得太远。但是,为了使读者知道这些民族被赶去的地方也就是读者所访问过的那个流放王国,同一个古拉格群岛上的污秽地,我们还是来看看强制迁移波罗的海沿岸人民时的某些情况吧。

一九四0 年时期西伯利亚人对放逐来的波罗的海沿岸人是进行掠夺的—勒索他们,一件皮大农只换给半水桶土豆。(当时我国的衣着褴褛的人们确实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来的人看成资产阶级分子了…)这一次,一九四九年,事先对西伯利亚人进行了宣传:运来的都是些坏透了的富农分子!但是,从火车上下来的“富农”却个个衣衫破旧,被折磨得不成样子。身体检查时俄罗斯护士们意外地发现这些妇女都很干瘪瘦弱,她们抱的小孩连一块干净尿布都没有。

爱沙尼亚人被分配到人烟稀少的集体农庄去、一当地的西伯利亚农庄妇女背着领导给这些特种移民送来她们仅有的东西:半公升牛奶、一块菜饼或者一块黑面饼。这时候,爱沙尼亚的妇女们才流下了眼泪。但是,当地除了农妇之外,当然,还有共青团的积极分子。他们却真相信运来的都是法西斯余孽,而且这些坏蛋还不愿意劳动,不愿意为把他们从资产阶级奴役下解放出来的国家出点力气,真是忘恩负义!(“应该把你们统统淹死!”团员积极分子对放逐者这样喊叫)团员积极分子也就成了这些人的看守,监督他们劳动。积极分子早已预先接到命令:一听见枪响就立即组织对这些人的围捕。

在阿钦斯克车站上发生过一次有趣的“差错”。比利留斯地区的领导为了给本区楚雷姆河沿岸几个农在增加人力,贿赂了押解人员,买了十车皮特种移民,共五百人,并且迅速地把这些人转运到了距阿钦斯克一百五十公里外的楚雷姆地区。可是,按计划这些人是要运到哈卡斯自治州的萨拉林斯克矿务局的。矿务局在等待补充人员,可人已经被卸在集体农庄里了。这些农庄前一年每个劳动日的收入平均只有二百克粮食。入春以来这里的粮食、土豆全巴吃光,各村一片俄牛的叫声,奶牛像野牛一样冲向半腐烂的干草。因此,农庄只能给新来的人每人预支一公斤面粉作为一星期的粮食。这并不是对放逐者的歧视和克扣,这点预支已经十分合理了,它几乎等于未来一周的全部工资!刚离开故乡的爱沙尼亚人不禁大吃一惊……(不错,农庄附近的波利诺耶村里就有几座大粮仓,仓里的存粮年年增加,一直没有安排外运。但这批粮食已属于国家,不是农庄财产。周围的农民在饿死,却不肯从那粮仓里拿点粮食分给大家吃,因为那是国家的、农庄主席巴什科夫自作主张从仓库里给那些尚未饿死的社员每个人分了五公斤粮,他为此被判处劳改。粮食属于国家,缺粮只是这个集体农庄的事嘛!所以此事也不必在本书议论了)

强制迁移来的爱沙尼亚人在楚雷姆农庄里挣扎了大约三个月,怀着迷惘不解的心情学习掌握一条新的生活规律:要么去偷,要么饿死!他们以为会永久呆在这里了。突然,一道命令,又把他们全部召集起来赶到哈卡斯的萨拉林斯克区去(矿务局的主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补充人员)。哈卡斯本地人很少,各村几乎全是流放来的人,每村都有个警卫部。到处是金矿,到处在钻探,矽肺在蔓延。(这一广大地区与其叫哈卡斯自治州或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区,莫如叫哈卡斯金矿局或叶尼塞工程局更贴切;这些地方与其说受边区苏维埃和党区委的领导,毋宁说受内务部部队将军管辖。区委书记们也得听命于区警备司令。)

但是,送到金矿场的人还不算是最悲惨的。真正悲惨的是那些被强行编入“淘金劳动合作组”的人。淘金工人!听起来多么诱人!像是在闪着金光、散发着金粉。但是,当今世界的任何概念一到我国就都十分容易地被歪曲了。当局知道这些特种移民不敢反抗,所以就把他们赶进这种“合作组”,让他们去开采那些政府由于无利可图而放弃的矿场。那里已经没有安全设备,经常像下雨似地流着水,劳动艰苦,挣钱很少。只因为国家舍不得放弃这一点点金子,才叫这些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去把它舔干净的。

“劳动合作组”属矿务局“淘金科”领导。矿务局只知道下达计划指标,要求完成计划,根本不想想自己还负有其他责任。这些“合作组”的人确有“自由”,但那不是不受国家约束的自由,而是不受国法保障的自由:他们没有带工资的休假日,星期目也不一定休息(像囚犯一样),也许会宣布一个“斯达汉诺夫运动月”,那就一个星期日也没有了。从国家得到的恩惠是:不出工就被判刑。人民法院每两月派来一次巡回法庭,每次都判处许多人百分之二十五的强制劳动。理由总是可以找到的。

这些“淘金工人”每月可以挣到三四个“金卢布”(相当于斯大林时期的一百五十到二百卢布,仅为最低生活费的四分之一)。在柯皮耶沃附近的采金场劳动的流放者不领现金工资,而领内部流通券。可不是嘛,要全苏联通用的纸币有什么用?反正这些人不能到别处去,在矿场的小卖部凭内部流通券就可以买到(滞销的)东西嘛!本书已对囚犯和农奴作过详尽比较。可以回想一下,俄国历史上处境最坏的并不是农奴,而是隶属于工厂的工人。这些只能在矿场小卖部使用的内部流通券令人联想到沙皇时代阿尔泰地区的砂金矿和工厂。十八、十九世纪那里的人们常常故意犯罪,以便脱离所隶属的矿场而去服苦役,可以生活得比较轻松些。直到十九世纪末期阿尔泰地区采金矿的“工人们还没有权利拒绝星期天劳动”!拒绝就会被罚款(和强迫劳动比较一下看!),厂矿办的小卖部专卖劣质商品,抬高价格,克扣分量。“是这些小铺子,而不是那经营不善的金矿,构成金矿主的主要收入来源。”(谢苗诺夫- 天山斯基,《俄国》,第十六卷。)这里的“金矿主”一词今天完全可以读作“金矿托拉斯”。怎么搞的?古拉格群岛上的一切怎么这样千篇一律,毫无特色?……

一九五二年的一天,身材弱小的妇女赫·斯没去上工。因为天气太冷而她又没有毡靴。为此,木材加工合作社的领导却派她在没有毡靴的情况下去当三个月的伐木工!还是这位妇女,她在怀孕期间请求派一点轻劳动,不要再叫她去搬运木材。给她的答复是:“你不愿意干可以辞职!”蹩脚医生又把她的产期算错一个月,到了临产前两三天才让她休息。

在那里,在内务部统治一切的泰加森林,同谁去讲理呢?

但这还不等于生活已真正绝望。那些被送到集体农庄的特种移民才是真正尝到了生活绝望的滋味。现在有些人争论说(倒也并非奇谈怪论):“一般地说,集体农庄总比劳改营好过些吧?”我们则要反问一句:“如果把劳改营和集体农庄结合起来,那也好过吗?”

其实,特种移民的处境正是这二者的结合。表现农庄特点的是,他们在这里不领固定口粮,只在播种时期能领七百克面包,麦子是发了霉的,烤出的面包是土黄色的,吃起来牙碜(大概是不久前清扫仓底的麦子)。表现劳改营特点的是,这里也可以把人关进羁押室:生产队长向管理处告状,管理处给警备队一个电话,就把人关起来。至于这些人领到的工资,真是可怜得很:玛丽亚·苏姆贝格在农庄劳动的头一年平均每个劳动日可分得二十克粮食(一只小鸟在路边啄食的粮食也比这多!)和十五个斯大林时期的戈比(折合赫鲁晓夫时期的一个半戈比)。她用全年收入买了……一个小铝盆。那么,这些人靠什么活命呢?靠波罗的海沿岸寄来的邮包。因为毕竟没有把整个民族都强制迁移来。那么谁给加尔梅克人寄邮包呢?谁给从克里米亚赶来的鞑靼人寄呢?请您到这些人的坟上去问问他们自己吧!

不知道是根据他们的故乡波罗的海沿岸国家部长会议的同一项决议,还是根据西伯利亚的原则性,总之,在一九五三年,“我们的慈父”去世之前,对波罗的海沿岸来的特种移民还有一条特别规定;除了使用十字镐、铁锹和锯的重体力劳动之外,不许安排他们作任何其他工作!“你们必须在这里学会做人!”如果用人单位把谁的工作安排得稍高了一点,警备队便会出面干涉,并且亲自把那个人拉下来当一般工人。矿务局的疗养院旁边有个果园,连果园的地都不允许特种移民去翻耕,否则就会是“对在那里休养的斯达汉诺夫工作者的侮辱”。警备队长甚至不准玛丽亚·苏姆贝格担任饲养牛犊的工作:“把你强制迁移到这里不是让你来休养的!割草去!”农庄主席费了很大力气才把她留下来。(她为农庄救活了好几头患波状热的牛犊。她很喜欢西伯利亚的牲口,觉得出爱沙尼亚的牲口更驯良,而这里的从未受过抚爱的奶牛则亲热地舔她的手。)有一次(在楚雷姆河)需要紧急往驳船上装粮食。于是就让特种移民连续劳动三十六小时,不给任何报酬和鼓励。在这一昼夜半的时间里只有两次给二十分钟吃饭的时间和一次三小时的休息。“你们不干,就把你们赶到北边更远的地方去!”一个老工人被麻袋压倒了,共青团员监工用脚踢他起来。

每星期要到警备队报到一次。距离有好几公里远?老太太八十岁了?那就弄匹马把她驮来吧!每次报到时都要警告每个人:要逃跑就判你二十年苦役!行动特派员的办公室就在附近。有时也会把你叫去问得。也许用较好的工作诱惑你,也许就威胁——把你的独生女儿单独流放到北极圈以北去!他们什么事情作不出呢?…他们的手什么时候在什么事情上受过良心的制止呢?…他们会给你派任务:监视某人,或者收集可以把某人关进监狱的材料。

警备队的任何一个一走进特种移民的家门,移民全家,包括老年妇女,都必须立即起立,未经允许不得坐下。这么看来,读者会不会认为这些特种移民都是被剥夺了公民权的?…不,那可不是,不是!他们享有完全的公民权!也并没有收回他们的身份证。他们完全有权参加普遍、平等、秘密、直接的选举。每逢这崇高而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有权勾掉选票上除自己要选的人之外的几个候选人名字,他们享有这一神圣权利。

也并不禁止他们签名购买公债,(可以回想一下共产党员季亚科夫在劳改营中的苦恼!)自由的集体农庄庄员们骂骂咧咧地勉强签名购买五十卢布公债,而爱沙尼亚人则被勒索到四百卢布:“你们都有钱啊!谁不签名买公债,我们今后就不替他收转邮包!还要把他流放到更北的地方去!”而且,真会流放去的,为什么不流放呢?…啊,真烦死人!老是这些同样的事:可真是的,我们开始写这第六部的时候原是打算要讲某些新东西的呀!不是要讲劳改营,而是要讲流放。而且这一章我们也是要讲点新东西的呀:不是讲行政流放,而是讲特种移民。可是,讲来讲会,结果还是讲了些同样的事。现在还需要不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讲述许多别处的、另一类型的流放地区见?另外一些地方的?另外一些年代的?另外一些民族的?需要吗?那么谈哪些呢?……


lilili880 发表于 2014-4-21 10:53
被并入苏联的波罗的海三国的悲惨遭遇,楼主可对照阅读索尔仁尼琴 ,这可比干巴巴的数字生动多了:

索尔仁 ...
还有一本书叫《古拉个:一部历史》,也有相似内容
波罗地海国家是沙俄故地,怎么能够说是苏联吞并呢?
碧海云帆 发表于 2014-4-24 18:43
波罗地海国家是沙俄故地,怎么能够说是苏联吞并呢?
照你这逻辑,西半个波兰,阿尔萨斯和洛林,北石勒苏益格,东上西里西亚,梅梅尔,尤本和马尔梅迪,卢森堡,都是德国故地,纳粹出兵收复理所应当。
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沙俄的土地都是靠武力征服而来的,但波罗的海三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似乎要比别的地方要高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