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拉斯来了,离终结者我们还有多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35:31


阿特拉斯来了,离终结者我们还有多远?

                                                                     作者:全电推进(就是本人)
前言:慢堆技术与机械人动力:

  全电发现一种以当代成熟工艺重组模式,可以实现将物质质量以略大于使用需要的速度全部释放为能量,相对于传统反应堆反应速度需要极力控制来说,全电的“慢堆”反应速度无需控制,属自然缓慢型质量——能量转换,可以实现非核物质质量100%转化为能源输出,并且主要是以电力为能量输出方式。以10g型慢堆为例。10年内10克物质质量全部释放为能量,每小时可提供2.8MWh的电功率(破坏性、爆炸损坏时其释放电功率也仍然等于其单位时间内正常输出能量)

  工作时效一般为5-10年,比如1g型慢堆,在5-10年内完全转换为能量,每小时约可提供250KW电力,10年总计产生2300万千瓦电力!如果这个作为机械人动力,那将是最佳的选择!

  注:不是反物质!只是当前技术的一种重组,即可实现将普通物质以需要的速度释放为能量!注意不能做炸弹,只能提供略大于需要的动力能量(或电力)

  敬请批评!

附:

一.机械人与机械战士的区别

 在人的传统思维形象中,机械人一般是指类人型机械设备。很少人把X47这类自动化设备称为机械人。然而从效能来说,无论是遥控或是程控,只要是能够完成自主操作与识别的机械,我都称之为机械人。但类似于X47与机械人战士在使用范围与概念上,是存在差异的。如X47执行任务,也就是限制于其有效航程上,一旦出现意外或者机械故障,以自爆方式防止自身技术落入敌手就可以了。但机械人的作战理念上来说,更多是用于高烈度的近搏战,而这种近搏战的战场主动与被动性的客观因素就多了。一旦因为机械人燃料消耗怠尽时,战事还未结束,后勤又不可能100%保障及时供应燃料的时候,当然也可采取自爆的方式保持已方技术不落入敌手。但任何保障技术都不可能完美。美军的RQ170就是在程序或导航信息出现故障或者是被诱导的情况下,同时自爆程序又失灵,结果成人嫁衣。因此可见燃料是制约机械人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考虑为机械人装备高效、安全、可靠的能源动力才能让真正的“终结者”成为战争之王。

二、传统机械人能源的问题

1、电池、燃料电池与锂电池。
  传统电池:在低对抗或者单向战场上,用传统的铅电池,支持几个小时、或十几个小时执行搜索、拆爆等低烈度任务是可行的。但在高烈度战场上,电池的充电与续行能力都是制约机械人,特别是重型机械人进行高强度、大机动作战能力的最大瓶颈。
  燃料电池:虽然充电(加氢)比较便捷,但燃料电池的安全性存在极大隐患,燃料电池自诞生至今已经百年有余,但燃料电池工作温度本身就是对其工作安全的最大瓶颈。同时氢的相对不稳定性,严重的碰撞、高强度的机动都有可能随时引爆,并且是其总能量的突然爆发。其爆炸烈度足以毁灭机械人自身及周围的战友。相对燃料电池的成本来说,保障燃料电池的安全成本却因材料等原因,极为昂贵。因此燃料电池不适合用于高烈度作战目的的机械人战士使用。
  锂子电池: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问题,目前锂离子电池并非只是成本问题不能大规模利用,比如用于汽车,因为锂电池的“锂”金属芯必须与空气绝对隔离密封,一但遇到空气中的氧,其氧化速度极为迅速,温度瞬间能达2800OC,那可是能够将钢化成气的温度。如果用于汽车,那个敢保障汽车不会出现任何碰撞意外,那个敢保障汽车的锂电池不会因为强烈碰撞出现锂芯暴露与空气接触而迅速燃烧。13年初,发生于深圳的比亚迪锂电池出租车被追尾碰撞,导致起火,虽然那次据报道,比亚迪的锂电汽车电池未爆炸,但一日之间数十亿股值蒸发的事实,再次无情的说明了人们还没有准备好迎接锂电池大规模应用。而锂电池如果用于机械人战士,在战场上,一旦出现故障,即便是自爆,谁又敢保障这种自爆的及时性与安全性,主要是指会伤及同伴。
2.单组元发动机:
  目前通常意义上的单组元发动机主要是指不依赖空气(氧气)发动机,其常见燃料有“过氧化氢”或者化学物质与催化物组成的燃料。但单组元发动机只在于缺氧的高空或者水中;同时“过氧化氢”能量虽然大,但其不稳定性也是个大问题。至于一些摆动能等形式的单组元发动机,更适合用于为超小型机械人提供动力。但如果只是用于普通陆地战场,用普通的汽油或柴油机发电或产生液压,之后用电磁阀由程序控制实现液压传动用于机械人动力,可能比单组元发动机的经济性要更好一些。
  但前提是,依靠燃烧燃料的发动机,通常是“活塞”式工作的内燃机,体积大、功率有限、震动大、噪音大、机械谐振、结构疲劳、重心结构设计问题都有较大限制。当然非类人型自动机械在结构上还容易处理一些,比如X47用航空发动机,基本也就是按飞机的结构来设计机械布局。但类人型机械人就不同了,比如将发动机置于胸腹部位置吧,往往会因为重心过高,谐振与重心平衡就差了。由此发动机类动力用于人型机械人最不易。同时近搏战中,对抗强度动态波动极大,发动机对动态波动极大的环境,适用问题也有待衡量。同时战场后勤也不可能100%保障及时供应燃料。相对于油料问题来说,如何能以低价值缺失而致使高价值的程序控制芯片价值以及战略、战术价值于不顾呢?
3.核能动力:
  核能动力一般分为衰变能,聚变能与裂变能,
3.1核衰变能:
  先不讨论核衰变电池成本问题,单说核衰变电池的能量有限,就知道其不可能用于高烈度对抗机械人战士,很简单能量不够。核衰变能更多的利用多数是深海固定型监听设备的长期电源及工作温度保障。深空探索中,月背或火星等极低温度探索中,核衰变能一开始只是为设备提供温度保障,之后才涉及到电能供应。但目前来看,一般能量都不大。只适合于高价值、长寿命、低功耗、极低烈度机械或自动化设备使用。
3.2聚变或裂变
  这个不多作复述,目前人类的核能利用,主要是指核物质的裂变能。但小型化目前还是难题,相对于目前美军追求的总重量100-300Kg的机械人来说,核能小型化还需要时间。同时核能的安全性恐怕也是其终级瓶颈。因为恐怕没有那个政府敢于让核堆到处跑。那个问题比机械人可能会向自己开枪更为严重。因为你有手段摧毁它,但你的手段还不足以抵消摧毁它的污染问题。
当然聚变的路就更长了。

三、二步与十万里那个更远,我们的终结者之路还有多远。

  二步与十万里那个更远,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人笑,但认真想一下吧,毕竟普通人还更多一些,但如果高科技、新思维创新与发展,每个人都想着那是科学院教授与专家的事,你根本不去想,或者就是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可能,于是连做梦也不会涉及的时候,那怕就二步。可能真会比十万八千里更远。
  目前,可以说大国之间,在终结者类似的机械人战士方面,都有投入,技术水平也在伯仲之间,只要有人先给机械人制造出一颗长效、高能、安全的动力之心,谁的终结者就可能首先走向战场。当然无人机就是机械人的先锋,但用于高烈度的近战机械战士,第一个难题未必是敌我识别。其能源动力之瓶颈是最重要的课题。

  以上只是个人积于能源角度去分析机械人战士的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一家之言,不当之处但求批评,我闻过必改也惜之如金!

  谢谢!

终结1号.jpg

阿特拉斯来了,离终结者我们还有多远?

                                                                     作者:全电推进(就是本人)
前言:慢堆技术与机械人动力:

  全电发现一种以当代成熟工艺重组模式,可以实现将物质质量以略大于使用需要的速度全部释放为能量,相对于传统反应堆反应速度需要极力控制来说,全电的“慢堆”反应速度无需控制,属自然缓慢型质量——能量转换,可以实现非核物质质量100%转化为能源输出,并且主要是以电力为能量输出方式。以10g型慢堆为例。10年内10克物质质量全部释放为能量,每小时可提供2.8MWh的电功率(破坏性、爆炸损坏时其释放电功率也仍然等于其单位时间内正常输出能量)

  工作时效一般为5-10年,比如1g型慢堆,在5-10年内完全转换为能量,每小时约可提供250KW电力,10年总计产生2300万千瓦电力!如果这个作为机械人动力,那将是最佳的选择!

  注:不是反物质!只是当前技术的一种重组,即可实现将普通物质以需要的速度释放为能量!注意不能做炸弹,只能提供略大于需要的动力能量(或电力)

  敬请批评!

附:

一.机械人与机械战士的区别

 在人的传统思维形象中,机械人一般是指类人型机械设备。很少人把X47这类自动化设备称为机械人。然而从效能来说,无论是遥控或是程控,只要是能够完成自主操作与识别的机械,我都称之为机械人。但类似于X47与机械人战士在使用范围与概念上,是存在差异的。如X47执行任务,也就是限制于其有效航程上,一旦出现意外或者机械故障,以自爆方式防止自身技术落入敌手就可以了。但机械人的作战理念上来说,更多是用于高烈度的近搏战,而这种近搏战的战场主动与被动性的客观因素就多了。一旦因为机械人燃料消耗怠尽时,战事还未结束,后勤又不可能100%保障及时供应燃料的时候,当然也可采取自爆的方式保持已方技术不落入敌手。但任何保障技术都不可能完美。美军的RQ170就是在程序或导航信息出现故障或者是被诱导的情况下,同时自爆程序又失灵,结果成人嫁衣。因此可见燃料是制约机械人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考虑为机械人装备高效、安全、可靠的能源动力才能让真正的“终结者”成为战争之王。

二、传统机械人能源的问题

1、电池、燃料电池与锂电池。
  传统电池:在低对抗或者单向战场上,用传统的铅电池,支持几个小时、或十几个小时执行搜索、拆爆等低烈度任务是可行的。但在高烈度战场上,电池的充电与续行能力都是制约机械人,特别是重型机械人进行高强度、大机动作战能力的最大瓶颈。
  燃料电池:虽然充电(加氢)比较便捷,但燃料电池的安全性存在极大隐患,燃料电池自诞生至今已经百年有余,但燃料电池工作温度本身就是对其工作安全的最大瓶颈。同时氢的相对不稳定性,严重的碰撞、高强度的机动都有可能随时引爆,并且是其总能量的突然爆发。其爆炸烈度足以毁灭机械人自身及周围的战友。相对燃料电池的成本来说,保障燃料电池的安全成本却因材料等原因,极为昂贵。因此燃料电池不适合用于高烈度作战目的的机械人战士使用。
  锂子电池: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问题,目前锂离子电池并非只是成本问题不能大规模利用,比如用于汽车,因为锂电池的“锂”金属芯必须与空气绝对隔离密封,一但遇到空气中的氧,其氧化速度极为迅速,温度瞬间能达2800OC,那可是能够将钢化成气的温度。如果用于汽车,那个敢保障汽车不会出现任何碰撞意外,那个敢保障汽车的锂电池不会因为强烈碰撞出现锂芯暴露与空气接触而迅速燃烧。13年初,发生于深圳的比亚迪锂电池出租车被追尾碰撞,导致起火,虽然那次据报道,比亚迪的锂电汽车电池未爆炸,但一日之间数十亿股值蒸发的事实,再次无情的说明了人们还没有准备好迎接锂电池大规模应用。而锂电池如果用于机械人战士,在战场上,一旦出现故障,即便是自爆,谁又敢保障这种自爆的及时性与安全性,主要是指会伤及同伴。
2.单组元发动机:
  目前通常意义上的单组元发动机主要是指不依赖空气(氧气)发动机,其常见燃料有“过氧化氢”或者化学物质与催化物组成的燃料。但单组元发动机只在于缺氧的高空或者水中;同时“过氧化氢”能量虽然大,但其不稳定性也是个大问题。至于一些摆动能等形式的单组元发动机,更适合用于为超小型机械人提供动力。但如果只是用于普通陆地战场,用普通的汽油或柴油机发电或产生液压,之后用电磁阀由程序控制实现液压传动用于机械人动力,可能比单组元发动机的经济性要更好一些。
  但前提是,依靠燃烧燃料的发动机,通常是“活塞”式工作的内燃机,体积大、功率有限、震动大、噪音大、机械谐振、结构疲劳、重心结构设计问题都有较大限制。当然非类人型自动机械在结构上还容易处理一些,比如X47用航空发动机,基本也就是按飞机的结构来设计机械布局。但类人型机械人就不同了,比如将发动机置于胸腹部位置吧,往往会因为重心过高,谐振与重心平衡就差了。由此发动机类动力用于人型机械人最不易。同时近搏战中,对抗强度动态波动极大,发动机对动态波动极大的环境,适用问题也有待衡量。同时战场后勤也不可能100%保障及时供应燃料。相对于油料问题来说,如何能以低价值缺失而致使高价值的程序控制芯片价值以及战略、战术价值于不顾呢?
3.核能动力:
  核能动力一般分为衰变能,聚变能与裂变能,
3.1核衰变能:
  先不讨论核衰变电池成本问题,单说核衰变电池的能量有限,就知道其不可能用于高烈度对抗机械人战士,很简单能量不够。核衰变能更多的利用多数是深海固定型监听设备的长期电源及工作温度保障。深空探索中,月背或火星等极低温度探索中,核衰变能一开始只是为设备提供温度保障,之后才涉及到电能供应。但目前来看,一般能量都不大。只适合于高价值、长寿命、低功耗、极低烈度机械或自动化设备使用。
3.2聚变或裂变
  这个不多作复述,目前人类的核能利用,主要是指核物质的裂变能。但小型化目前还是难题,相对于目前美军追求的总重量100-300Kg的机械人来说,核能小型化还需要时间。同时核能的安全性恐怕也是其终级瓶颈。因为恐怕没有那个政府敢于让核堆到处跑。那个问题比机械人可能会向自己开枪更为严重。因为你有手段摧毁它,但你的手段还不足以抵消摧毁它的污染问题。
当然聚变的路就更长了。

三、二步与十万里那个更远,我们的终结者之路还有多远。

  二步与十万里那个更远,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人笑,但认真想一下吧,毕竟普通人还更多一些,但如果高科技、新思维创新与发展,每个人都想着那是科学院教授与专家的事,你根本不去想,或者就是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可能,于是连做梦也不会涉及的时候,那怕就二步。可能真会比十万八千里更远。
  目前,可以说大国之间,在终结者类似的机械人战士方面,都有投入,技术水平也在伯仲之间,只要有人先给机械人制造出一颗长效、高能、安全的动力之心,谁的终结者就可能首先走向战场。当然无人机就是机械人的先锋,但用于高烈度的近战机械战士,第一个难题未必是敌我识别。其能源动力之瓶颈是最重要的课题。

  以上只是个人积于能源角度去分析机械人战士的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一家之言,不当之处但求批评,我闻过必改也惜之如金!

  谢谢!

终结1号.jpg


一、全电力航空发动机的特点与优势。

  由NASA于2001年8月21日展出一架重约150Kg,由燃料电池驱动的电动飞机样机,2002年11月,采用燃料电池的飞机开始试飞,NASA研究认为,燃料电池的效率是内燃机发动机效率的2倍,毋庸置疑,在不久的将来,基于燃料电池的混合推进动力并最终实现全电力驱动的飞机一定会是未来航空之首选。

全电力航空发动机特点与优势:

1、通过电动机驱动飞行器的螺旋浆或悬翼;因此不必再苛求于高耐材料。
2、由于电机不依赖石油燃料,没有碳氧化物的排放、无污染;
3、电机工作温度小、红外辐射极小,无噪声,有利于隐身。

NASA至力于燃料电池与全电航发的研制,重点只在于改善燃料电池的工作安全性,一但能够确保燃料电池的高安全性,即可实现飞机的全电推进。

燃料电池

  NASA预测:21世纪航空推进系统将从今天单纯依靠化学燃烧的能源逐渐转向采用混合能源,最后将转向大部分依赖基于电化学能源。燃料电池是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燃料电池由燃料(烃类、天然气、氢、甲醇等)氧化剂、电解以及控制系统组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一般电池类似,都是通过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燃料电池的效率达到内燃发动机的两倍以上,不同于一般电池的反应物是预先放在电池里的,消耗完之后电池就不能继续供电。燃料电池的反应物质(燃料与氧化剂放在电池之外,连续输入到电池中,燃料电池就源源不断地发出电来。

  从这则报道一始,我就开始将我的慢堆与全电推航空发动机联系起来。希望有朝一日,慢堆能够实现助力我国家航空发展。

                            资料提供人:全电推进

未来的汽车动力还有一种更简单方法!

                           作者:全电推进(就是本人)

  纯电动汽车关键的问题,不在电瓶与电机,比如所有的汽车全部使用纯电力,那么目前的电力生产值起码要翻2倍甚至到3倍才能满足充电需要,而且峰急谷费的问题会更加严重,必然带来电力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电力生产的污染并不少于汽车尾气污染!

  1、空调问题,不必担心这个,相对于行驶电机的功率,空调消耗的功率只相当于动力功率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左右(甚至更低)。用电作为动力源的空调,比传统利用发动机动力的效率要高的多,而且不会存在干扰动力的问题。

  2、无线充电无论使用微波或是其它方式,中间必须要求没有隔离物,并且还要对隔离物没有伤害才行。那个基础建设成本,可能比充电桩的成本更高10倍以上。比如把路灯与充电桩结合起来,充电问题不是太难解决,关键是需要电厂的发电量提高很多,这个成本不低!

  3、电池瞬间短路(事故)涉及到安全问题,那个温度足以融化钢铁,因此安全问题上的投入,真比其设备本身成本高的太多!

  4、电机问题最不必纠结,变频控制,低频低速大扭矩,高频高速低扭矩,比变速箱好用不知多少,而且还不存在动力浪费。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因此电动汽车的关键点还在于电瓶与充电以及电厂的发电能力。
  
  5、混合动力,只是解决了电瓶容量与充电的一些紧迫性尴尬,通过吸收多余的能量,比如刹车能等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降低油耗,目前看来,的确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6、以上不是我的专业,全电考虑的是,全部抛弃以上已经取得的成绩,还有一个办法,而且非常好。办法就在那里,不能被创造,只能被发现。

  比如传统的燃烧只是利用了作为能量物质质量的千万分之一,比如一升汽油通过燃烧到产生动力,其绝对的质量只是变成别外一种形式即费气被排放掉而形成污染比如雾霾。这种人类利用能源的效率低到了极点,也是浪费到了极点。相对来说核能达到了质量利用的千分之一,比传统燃烧提高了一万倍,但核能机构复杂,安全性与污染是个大问题。那是不是还会有另外一种方式呢?比如将没有污染的普通物质的能源与质量的利用率提高到100%呢?办法一定有而且我发现了。

  很简单,比如1g质量在10年内以单位时间内稳定的衡定的方式全部转换为能量释放,10年内平均每小时可提供约250kwh的电力,只是1g,可谓用之不尽!只是个方法而亦,而且还是当前技术的重新组合的一种质变结果!书上没说过!有科学家说,目前不可能,其实他说错了,因为说是他目前做不到!!
                                                          全电推进:13/12/22


一、全电力航空发动机的特点与优势。

  由NASA于2001年8月21日展出一架重约150Kg,由燃料电池驱动的电动飞机样机,2002年11月,采用燃料电池的飞机开始试飞,NASA研究认为,燃料电池的效率是内燃机发动机效率的2倍,毋庸置疑,在不久的将来,基于燃料电池的混合推进动力并最终实现全电力驱动的飞机一定会是未来航空之首选。

全电力航空发动机特点与优势:

1、通过电动机驱动飞行器的螺旋浆或悬翼;因此不必再苛求于高耐材料。
2、由于电机不依赖石油燃料,没有碳氧化物的排放、无污染;
3、电机工作温度小、红外辐射极小,无噪声,有利于隐身。

NASA至力于燃料电池与全电航发的研制,重点只在于改善燃料电池的工作安全性,一但能够确保燃料电池的高安全性,即可实现飞机的全电推进。

燃料电池

  NASA预测:21世纪航空推进系统将从今天单纯依靠化学燃烧的能源逐渐转向采用混合能源,最后将转向大部分依赖基于电化学能源。燃料电池是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燃料电池由燃料(烃类、天然气、氢、甲醇等)氧化剂、电解以及控制系统组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一般电池类似,都是通过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燃料电池的效率达到内燃发动机的两倍以上,不同于一般电池的反应物是预先放在电池里的,消耗完之后电池就不能继续供电。燃料电池的反应物质(燃料与氧化剂放在电池之外,连续输入到电池中,燃料电池就源源不断地发出电来。

  从这则报道一始,我就开始将我的慢堆与全电推航空发动机联系起来。希望有朝一日,慢堆能够实现助力我国家航空发展。

                            资料提供人:全电推进

未来的汽车动力还有一种更简单方法!

                           作者:全电推进(就是本人)

  纯电动汽车关键的问题,不在电瓶与电机,比如所有的汽车全部使用纯电力,那么目前的电力生产值起码要翻2倍甚至到3倍才能满足充电需要,而且峰急谷费的问题会更加严重,必然带来电力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电力生产的污染并不少于汽车尾气污染!

  1、空调问题,不必担心这个,相对于行驶电机的功率,空调消耗的功率只相当于动力功率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左右(甚至更低)。用电作为动力源的空调,比传统利用发动机动力的效率要高的多,而且不会存在干扰动力的问题。

  2、无线充电无论使用微波或是其它方式,中间必须要求没有隔离物,并且还要对隔离物没有伤害才行。那个基础建设成本,可能比充电桩的成本更高10倍以上。比如把路灯与充电桩结合起来,充电问题不是太难解决,关键是需要电厂的发电量提高很多,这个成本不低!

  3、电池瞬间短路(事故)涉及到安全问题,那个温度足以融化钢铁,因此安全问题上的投入,真比其设备本身成本高的太多!

  4、电机问题最不必纠结,变频控制,低频低速大扭矩,高频高速低扭矩,比变速箱好用不知多少,而且还不存在动力浪费。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因此电动汽车的关键点还在于电瓶与充电以及电厂的发电能力。
  
  5、混合动力,只是解决了电瓶容量与充电的一些紧迫性尴尬,通过吸收多余的能量,比如刹车能等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降低油耗,目前看来,的确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6、以上不是我的专业,全电考虑的是,全部抛弃以上已经取得的成绩,还有一个办法,而且非常好。办法就在那里,不能被创造,只能被发现。

  比如传统的燃烧只是利用了作为能量物质质量的千万分之一,比如一升汽油通过燃烧到产生动力,其绝对的质量只是变成别外一种形式即费气被排放掉而形成污染比如雾霾。这种人类利用能源的效率低到了极点,也是浪费到了极点。相对来说核能达到了质量利用的千分之一,比传统燃烧提高了一万倍,但核能机构复杂,安全性与污染是个大问题。那是不是还会有另外一种方式呢?比如将没有污染的普通物质的能源与质量的利用率提高到100%呢?办法一定有而且我发现了。

  很简单,比如1g质量在10年内以单位时间内稳定的衡定的方式全部转换为能量释放,10年内平均每小时可提供约250kwh的电力,只是1g,可谓用之不尽!只是个方法而亦,而且还是当前技术的重新组合的一种质变结果!书上没说过!有科学家说,目前不可能,其实他说错了,因为说是他目前做不到!!
                                                          全电推进:13/12/22
缺个天网...
做个带轮子的不比做个带腿的承重大,稳定高,结构简单耐艹性好么?
电,如果能很好解决蓄存问题将是能源的巨大革命。
elixia 发表于 2014-4-6 15:53
做个带轮子的不比做个带腿的承重大,稳定高,结构简单耐艹性好么?
人形的可以用来仿真,这个是带轮子的替代不了的,乃懂得
人形的可以用来仿真,这个是带轮子的替代不了的,乃懂得
还我手机屏来![闪电]
特斯拉纯电车和同样价格的传统车比唯一优势可能就是不用油。而且特斯拉整个车就是个大电池,而且气候对特斯拉的影响很大,比如冬天就超级耗电,还有每次启动后行车的前十多公里能耗很高。特斯拉卖了多少辆,但是好几次自燃有报道么?目前特斯拉还是有钱人玩具,仅此而。
只有发生能源革命,这东西才有可能出现。
hui1982160 发表于 2014-4-6 16:52
特斯拉电瓶车就是骗钱的货  什么新理念  就是新型营销
这个不是特斯拉电动车,只是供机械人发展,阐述一下“比如全电发现一种当前工艺的特殊组合,可以实现比如将1g质量在10年内以单位时间内稳定的衡定的方式全部转换为能量释放,10年内平均每小时可提供约250kwh的电力,只是1g,可谓用之不尽!只是个方法而亦,而且还是当前技术的重新组合的一种质变结果!书上没说过!有科学家说,目前不可能,其实他说错了,因为说是他目前做不到”!!

握手!
汝漏了反物质和微型黑洞
jianbing3hao 发表于 2014-4-6 18:05
汝漏了反物质和微型黑洞
注:不是反物质与什么黑洞!只是当前技术的一种重组,即可将普通物质以需要的速度释放为能量!

握手!
这个不是特斯拉电动车,只是供机械人发展,阐述一下“比如全电发现一种当前工艺的特殊组合,可以实现比如 ...
哎,智能自控最大的弊端是对环境电磁环境要求高,强电磁环境下不自毁就被孚
这是可以预期的,从材料到能源都有新的进展。
我觉得人形机器人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如多足或轮式、履带式优点那麽突出,
但是它也有个优点~就是什么都能搞点,也就是适应性比较好。
楼主应该得诺贝尔奖
风暴之翼 发表于 2014-4-6 18:13
我觉得人形机器人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如多足或轮式、履带式优点那麽突出,
但是它也有个优点~就是什么都能 ...
人的两条腿,暴发力甚至超过马、汽车等!关键是适应性好!

谢谢支持!
言无疾 发表于 2014-4-6 16:02
电,如果能很好解决蓄存问题将是能源的巨大革命。
  存储解决好了是不错,不过,如何产生电力个人感觉才更重要!煤炭能支持我们走多少年~!人类梦想更机动的、更长程的、更安全的、更便捷的生活或者是空间旅行!电瓶似乎不是终端解决办法!

  谢谢!
wxzxf 发表于 2014-4-6 16:18
人形的可以用来仿真,这个是带轮子的替代不了的,乃懂得
不行啊,这虽然可以仿真,但是动力也太强力了,万一有个闪失就赔个部件进去了。。。
风暴之翼 发表于 2014-4-6 18:13
我觉得人形机器人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如多足或轮式、履带式优点那麽突出,
但是它也有个优点~就是什么都能 ...
人形的优点必须配合一个强大的脑子才行。。。。可以翻墙越巷爬树入室搞暗杀搞内部破坏。。。。。
好解决好蓄存问题,风电、太阳能发电、潮夕能发电等会以你想象不到的快速发展。
言无疾 发表于 2014-4-6 18:39
好解决好蓄存问题,风电、太阳能发电、潮夕能发电等会以你想象不到的快速发展。
  两条腿走路不好吗?如果给你的汽车装一个设备,能够提供10年的不间断电力!不比电池更牛吗?10年只是消耗普能物质1克,没有污染,我们的蓝天更蓝,雾霾不见!不更爽吗?

  如果这样的动力用于飞机呢?“全电推进”航空发动机就是大电动风机,安全性可比当前的航空发动机高N倍,可以预测未来50年内,全电推进发动机将是航空发动机的“骄子”,美国据说是要用“燃料电池”!(注:燃料电池是内燃机燃料利用率的2倍)!
挖个坑陷就能让这货爬不起来
lonqixia 发表于 2014-4-6 19:04
挖个坑陷就能让这货爬不起来
  如果这货是一群呢?再说,先不说这货有雷达、红外等等探测设备,仅其运动机构的力度感应就能预防“陷坑”问题!要知道电子传感器与CPU的反应速度可真比人要快的多!再就即便是摔了,又算什么呢?不过是个机器!总比让我们的战士流血要强万万倍吧!

  握手!
long2ltoy 发表于 2014-4-6 18:33
人形的优点必须配合一个强大的脑子才行。。。。可以翻墙越巷爬树入室搞暗杀搞内部破坏。。。。。
怎么能造的跟人一个德行呢?
long2ltoy 发表于 2014-4-6 18:30
不行啊,这虽然可以仿真,但是动力也太强力了,万一有个闪失就赔个部件进去了。。。
  设备成本很低,只相当于同功率内燃机的成本!如果真用于战场,一定会设置防止先进技术落入敌人手中的“自爆”装置的!

  握手!
“10年只是消耗普能物质1克”这样的超级物质在哪儿呢?这样物质的能量转换装置又在哪儿呢?美国人苏联人都想过做核燃料飞机,反应堆都在几十吨,安全问题无法达到要求。象你这种在科幻小说里出来的想法,几十年前就有人实践过了。做为一种科研,反应堆小型化我想很多很多人在做,清华就有自己的实验堆,在超大里我好象都看到介绍的文字。

言无疾 发表于 2014-4-6 19:29
“10年只是消耗普能物质1克”这样的超级物质在哪儿呢?这样物质的能量转换装置又在哪儿呢?美国人苏联人都 ...


只是个方法而亦!想不到的,不等于做不到!——方法就在那里,不被创造只被发现!比如恐龙的时代,核技术就已经存在了,不过是等待发现而亦!

握手!
言无疾 发表于 2014-4-6 19:29
“10年只是消耗普能物质1克”这样的超级物质在哪儿呢?这样物质的能量转换装置又在哪儿呢?美国人苏联人都 ...


只是个方法而亦!想不到的,不等于做不到!——方法就在那里,不被创造只被发现!比如恐龙的时代,核技术就已经存在了,不过是等待发现而亦!

握手!
二级弟官 发表于 2014-4-6 18:55
  两条腿走路不好吗?如果给你的汽车装一个设备,能够提供10年的不间断电力!不比电池更牛吗?10年只是 ...
嫦娥、玉兔用的就是核燃料电池,为什么我们的船泊、飞机、汽车没有用核燃料的,我想还是安全问题无法解决。
缺个天网...
T系列机器人呢?
电池续航时间如果真能到5-10年,而且功率那么大,那就是真的工业革命了。
琉球解放阵线 发表于 2014-4-6 19:41
T系列机器人呢?
按原作,应该是和天网同时进行的,不过我还是觉得蜘蛛型的机器人或者战车之类的比较好。
言无疾 发表于 2014-4-6 19:35
嫦娥、玉兔用的就是核燃料电池,为什么我们的船泊、飞机、汽车没有用核燃料的,我想还是安全问题无法解决 ...
  嫦娥、玉兔用的叫“核衷变能”核电池!功率很小!寿命大概几十年左右!初期只是为仪器保障温度,后期才可提供极有限的电力!比如“钚”衷变时温度较高!!

  飞机要用也是核裂变堆,否则功率不够,但满天飞核弹,那可不好玩!

  握手!
dw123dw456 发表于 2014-4-6 15:50
缺个天网...
我觉得对这种重度精神病需要的是电击
广东的大海 发表于 2014-4-6 17:02
特斯拉纯电车和同样价格的传统车比唯一优势可能就是不用油。而且特斯拉整个车就是个大电池,而且气候对特斯 ...
特斯拉的事故都有分析报道,没有任何事故报告提到了车体本身存在致命性缺陷。要谈价格,汽车刚开始也是有钱人的玩具。。。

二级弟官 发表于 2014-4-6 19:10
  如果这货是一群呢?再说,先不说这货有雷达、红外等等探测设备,仅其运动机构的力度感应就能预防“陷 ...


这货能单腿跳过黄河,我就收回前言;看过《终结者》最后一部,戳破高科技神话的,往往是最简单的东西,譬如地雷
二级弟官 发表于 2014-4-6 19:10
  如果这货是一群呢?再说,先不说这货有雷达、红外等等探测设备,仅其运动机构的力度感应就能预防“陷 ...


这货能单腿跳过黄河,我就收回前言;看过《终结者》最后一部,戳破高科技神话的,往往是最简单的东西,譬如地雷
楼主弄混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科学原理谁都懂,E=mc^2,物质就是能量,理论上任何一点点的物质化为能量都是非常巨大的。但这只是理论上,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目前物质转化能量效率非常低的核聚变,还需要人类用数十年的研究才能实现。而楼主所说的,找到这种可又变为能量的物质,还需要几百年或上千年吧。
我也说一个理论和现实差距非常大的例子。
理论上讲,一个运动系统,如果没有能量损耗,它就会一直运动下去,那麻烦楼主造一个永动机出来。


还有一点注意到,楼主要用当前技术重组,就实现物质转化能量。注意啊,是当今社会已经存在的技术,重新组合一下,就能实现,这真是太神了,给个思路瞧瞧吧

sunyv2000 发表于 2014-4-6 23:13
楼主弄混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科学原理谁都懂,E=mc^2,物质就是能量,理论上任何一点点的物质化为能量都 ...
    公式简单,如何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重组方案当然不会轻易“给个”,请理解!但的确就是当代技术的重组!想不到不等于做不到!

    你感觉需要几百年或上千年,也是因为你的条件决定!但我认为正确的思维是,不应该是条件决定思维,而应该是思维去决定条件呢? 比如爱因斯坦的很多理论的确就是先有了思维模式,之后在有条件时加以证明!你认为呢?


    握手!
人类离毁灭自己的日子不远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天我们估计是看不到
su30smk2 发表于 2014-4-7 10:56
人类离毁灭自己的日子不远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天我们估计是看不到
让后代在这一天到来之前走开,也是今天人的责任!什么事都是下一代,不必吧!

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