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平等离我们还有多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15:55:09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13:01 决策杂志

  -岳毅平
  教育机会的平等,是实现社会平等的最基本的前提,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综观世界,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长期坚持发展教育事业,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调整国家的教育政策,促进社会发展。

  英美公平的教育制度
  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更加注重教育从形式公平到教育的实质公平,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已由入学机会及接受共同教育机会均等,扩展为使处在社会经济不利地位的学生有补偿文化和教育资源不足的机会,以教育机会的平等,促进社会平等的实现。
  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第一个教育法,确立所有5-13岁儿童必须入学接受教育,规定了贫困地区特设免费学校,在任何地区生活困难的学生可以由教育局代纳学费。1876年,政府颁布一项新的法案,将强制义务教育推进一步,规定父母有义务送子女入学,接受读、写、算方面的初等教育,若未履行该义务要受到处罚。1899年,政府颁布了第三个教育法令,授权郡或市议会出资建立技术学校。初等教育的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到1900年,接受初等教育的儿童达到 80%。英国1944年教育法案明确提出了均等教育机会的目标,但是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仍然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英国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1967年发表的劳普顿报告指出:“处于最低劣的贫穷与不利环境中,直接而明显地影响学校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教育机会均等理想的实现,广大劳工阶层子女的未来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教育改革的方案。”该报告提出了一个全国性的教育补偿计划即“教育优先区”的设想:通过国家干预,实行积极差别待遇,打破因社会经济障碍而陷于贫困的儿童无法摆脱困境的恶性循环,应该对那些处于教育优先区的贫困和处境不利的儿童给予额外的教育资源,为文化不利地区的学生提供积极性的补助使其能充分发挥潜能,与其他地区的学生公平竞争,以求教育机会的均等,实现社会正义的理想。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开始注意到文化背景对个人的能力与学业成绩的影响,并认识到处于不利地位的儿童,即使进入学校的机会与别人相同,但由于其智力的发展受到文化不利环境的影响,往往会比一般的儿童发展迟缓。因此只是注意入学机会等一些形式上的机会均等,实际上对这些儿童并不公平,教育上更加强调教育机会的实质平等,尤其强调不同族裔、不同文化群体平等发展的权利。各级政府开始为少数民族和贫困家庭的儿童,制定大规模的教育服务方案,对符合条件的学校与个人给予补偿教育,目的在于改变城市与乡村教育处境不利的儿童、少数民族儿童在智能与社会发展方面的迟滞现象。美国补偿教育方案实施30多年来,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是最大的受益者,多元文化教育已经从争取入学机会均等,发展到现在包括课程、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学校文化等全面教育改革。
  中国教育不平等在扩张
  我国的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大量的事实也表明,当中国的教育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扩张时,教育的不平等也在随之增长或扩张。我国教育投入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3%,不仅赶不上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同时教育经费的投向严重不合理。由于初中和小学的管理责任主要在县以下,自省至县的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也主要流向了各自管辖的大学、各类专业学校以及高中,很少顾及农村义务教育。
  由于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准和财源的差异,二元分割的办学制度必然导致城乡义务教育资金投入的严重失衡。[B]200 4年8月23日《中国教育报》公布的对174个地市和县教育局长的问卷调查结果,超过50%的农村中小学基本运行经费难以保证(这意味着国务院规定的“三个确保”在一半以上的农村地区没有实现),有58%的农村学校危房改造经费无法落实,超过40%的小学仍然使用危房,超过30%的农村小学粉笔论支有限发放,接近40%的农村小学交不起电费、有电不敢开电灯,而缺少课桌凳的小学也接近40%.[/B]
  不仅在资金投向上严重不公,而且社会各阶层子弟接受教育的机会也存在严重的不公平,表现为各教育阶段入学率和升学率的差距,并随着教育阶段的升高而扩大,呈现出倒金字塔状的格局。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早在《义务教育法》公布之前的1985年,中国的城镇已经普及了小学和初中教育,而当年农村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95%,农村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比率只有65%,而低于这一平均数的省区有13个。到1999年,农村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上升到91%,但低于90%的省区仍然有15个。在2000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前,许多大中城市已经普及了高中教育,但是到2004 年,仍然有至少10%的农村地区尚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县甚至没有普及小学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城乡教育机会差距,到了高中阶段进一步扩大。从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普通高中,不包括职业高中)的比例来看,城市的升学率从1985年的40%提高到了1999年的55.4%,而同期农村则从22.3%下降到18.6%,两者间的倍数差距从1.8倍扩大到3倍。在31个省区中,当年城乡差距超过三倍的省区达15个,超过四倍的有5个,近年来农村地区的绝对升学率虽然上升,但是与城镇之间的差距可能并没有缩小。
  [B]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和涉及政策制定者切身利益的结果,在以地区为单位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上,主管部门一贯采取在全国范围向北京和上海倾斜、在一省之内向省会城市倾斜的政策,结果必然是各地录取比例和分数线的悬殊,在北京能上清华的分数,在一些地方上不了重点大学;在北京能上重点的,在一些省则无学可上。[/B]
  在市场经济时代,农村劳动力广泛流动和城市化加速,但农民进城后,由于没有当地户口,他们的子女就不能在城区的学校上学,民工子弟只能上条件简陋的民工子弟学校。但是民工子弟学校属于民办教育,政府不投入,民工无钱投入,办学条件很难达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办学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民工子弟陷入无学可上的境地。
  [B]教育产业化,严重剥夺了社会低层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从中小学到大学,无不在收费上大做文章,收费名目越来越多,收费标准越来越高,公民所能享受到的教育质量与他的支付能力直接相关。现今的奖、助、贷学金制尚未真正形成国家或社会赞助机制,下层家庭的子女上不起大学的事情屡见报端。在各地,采取依托有名的高中来办民办初中的“名校办民校”的做法,更是可以名正言顺地收取择校费,择校费成了很多家庭迈不过的槛。教育产业化,更加扩展了教育在不同阶层面前的鸿沟。[/B]
  教育不公的警钟敲响
  教育的不公平,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2001年8月,山东省青岛市应届高中毕业生栾倩等3人起诉教育部高等学校招生计划违宪。她们认为,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包含了平等的受教育权,而教育部这一行政行为,根据地域对招生人数做了不同限定,从而直接侵犯了包括原告在内的广大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每年大学新生入学之时,都有因拿不出子女学费的工人、农民而走上绝路的消息见之于传媒。10万择校费“逼”13岁的银川少女选择了自杀,更是骇人听闻。中国教育不平等而引发的悲剧,已经向世人敲响了警钟。
  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生教育体系,坚持教育先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我国面临的巨大人口压力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实现经济发展必备的基本条件。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国教育的改革,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以教育公平作为根本目标。一要提高教育投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使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有质的转变。二要下大力气扭转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和少数发达地区的局面,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教育资源分配,努力缩小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公平国民受教育的机会。三要正视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建立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实行国家补贴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免除一切费用,对高中及大学阶段实行国家财政与学校共同分担,充分保证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强教育收费的监督管理,防止不合理收费,逐步降低收费标准。四要建立与生产力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巩固和完善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
  相关专题:《决策》杂志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13:01 决策杂志

  -岳毅平
  教育机会的平等,是实现社会平等的最基本的前提,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综观世界,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长期坚持发展教育事业,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调整国家的教育政策,促进社会发展。

  英美公平的教育制度
  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更加注重教育从形式公平到教育的实质公平,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已由入学机会及接受共同教育机会均等,扩展为使处在社会经济不利地位的学生有补偿文化和教育资源不足的机会,以教育机会的平等,促进社会平等的实现。
  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第一个教育法,确立所有5-13岁儿童必须入学接受教育,规定了贫困地区特设免费学校,在任何地区生活困难的学生可以由教育局代纳学费。1876年,政府颁布一项新的法案,将强制义务教育推进一步,规定父母有义务送子女入学,接受读、写、算方面的初等教育,若未履行该义务要受到处罚。1899年,政府颁布了第三个教育法令,授权郡或市议会出资建立技术学校。初等教育的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到1900年,接受初等教育的儿童达到 80%。英国1944年教育法案明确提出了均等教育机会的目标,但是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仍然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英国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1967年发表的劳普顿报告指出:“处于最低劣的贫穷与不利环境中,直接而明显地影响学校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教育机会均等理想的实现,广大劳工阶层子女的未来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教育改革的方案。”该报告提出了一个全国性的教育补偿计划即“教育优先区”的设想:通过国家干预,实行积极差别待遇,打破因社会经济障碍而陷于贫困的儿童无法摆脱困境的恶性循环,应该对那些处于教育优先区的贫困和处境不利的儿童给予额外的教育资源,为文化不利地区的学生提供积极性的补助使其能充分发挥潜能,与其他地区的学生公平竞争,以求教育机会的均等,实现社会正义的理想。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开始注意到文化背景对个人的能力与学业成绩的影响,并认识到处于不利地位的儿童,即使进入学校的机会与别人相同,但由于其智力的发展受到文化不利环境的影响,往往会比一般的儿童发展迟缓。因此只是注意入学机会等一些形式上的机会均等,实际上对这些儿童并不公平,教育上更加强调教育机会的实质平等,尤其强调不同族裔、不同文化群体平等发展的权利。各级政府开始为少数民族和贫困家庭的儿童,制定大规模的教育服务方案,对符合条件的学校与个人给予补偿教育,目的在于改变城市与乡村教育处境不利的儿童、少数民族儿童在智能与社会发展方面的迟滞现象。美国补偿教育方案实施30多年来,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是最大的受益者,多元文化教育已经从争取入学机会均等,发展到现在包括课程、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学校文化等全面教育改革。
  中国教育不平等在扩张
  我国的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大量的事实也表明,当中国的教育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扩张时,教育的不平等也在随之增长或扩张。我国教育投入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3%,不仅赶不上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同时教育经费的投向严重不合理。由于初中和小学的管理责任主要在县以下,自省至县的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也主要流向了各自管辖的大学、各类专业学校以及高中,很少顾及农村义务教育。
  由于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准和财源的差异,二元分割的办学制度必然导致城乡义务教育资金投入的严重失衡。[B]200 4年8月23日《中国教育报》公布的对174个地市和县教育局长的问卷调查结果,超过50%的农村中小学基本运行经费难以保证(这意味着国务院规定的“三个确保”在一半以上的农村地区没有实现),有58%的农村学校危房改造经费无法落实,超过40%的小学仍然使用危房,超过30%的农村小学粉笔论支有限发放,接近40%的农村小学交不起电费、有电不敢开电灯,而缺少课桌凳的小学也接近40%.[/B]
  不仅在资金投向上严重不公,而且社会各阶层子弟接受教育的机会也存在严重的不公平,表现为各教育阶段入学率和升学率的差距,并随着教育阶段的升高而扩大,呈现出倒金字塔状的格局。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早在《义务教育法》公布之前的1985年,中国的城镇已经普及了小学和初中教育,而当年农村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95%,农村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比率只有65%,而低于这一平均数的省区有13个。到1999年,农村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上升到91%,但低于90%的省区仍然有15个。在2000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前,许多大中城市已经普及了高中教育,但是到2004 年,仍然有至少10%的农村地区尚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县甚至没有普及小学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城乡教育机会差距,到了高中阶段进一步扩大。从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普通高中,不包括职业高中)的比例来看,城市的升学率从1985年的40%提高到了1999年的55.4%,而同期农村则从22.3%下降到18.6%,两者间的倍数差距从1.8倍扩大到3倍。在31个省区中,当年城乡差距超过三倍的省区达15个,超过四倍的有5个,近年来农村地区的绝对升学率虽然上升,但是与城镇之间的差距可能并没有缩小。
  [B]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和涉及政策制定者切身利益的结果,在以地区为单位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上,主管部门一贯采取在全国范围向北京和上海倾斜、在一省之内向省会城市倾斜的政策,结果必然是各地录取比例和分数线的悬殊,在北京能上清华的分数,在一些地方上不了重点大学;在北京能上重点的,在一些省则无学可上。[/B]
  在市场经济时代,农村劳动力广泛流动和城市化加速,但农民进城后,由于没有当地户口,他们的子女就不能在城区的学校上学,民工子弟只能上条件简陋的民工子弟学校。但是民工子弟学校属于民办教育,政府不投入,民工无钱投入,办学条件很难达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办学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民工子弟陷入无学可上的境地。
  [B]教育产业化,严重剥夺了社会低层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从中小学到大学,无不在收费上大做文章,收费名目越来越多,收费标准越来越高,公民所能享受到的教育质量与他的支付能力直接相关。现今的奖、助、贷学金制尚未真正形成国家或社会赞助机制,下层家庭的子女上不起大学的事情屡见报端。在各地,采取依托有名的高中来办民办初中的“名校办民校”的做法,更是可以名正言顺地收取择校费,择校费成了很多家庭迈不过的槛。教育产业化,更加扩展了教育在不同阶层面前的鸿沟。[/B]
  教育不公的警钟敲响
  教育的不公平,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2001年8月,山东省青岛市应届高中毕业生栾倩等3人起诉教育部高等学校招生计划违宪。她们认为,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包含了平等的受教育权,而教育部这一行政行为,根据地域对招生人数做了不同限定,从而直接侵犯了包括原告在内的广大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每年大学新生入学之时,都有因拿不出子女学费的工人、农民而走上绝路的消息见之于传媒。10万择校费“逼”13岁的银川少女选择了自杀,更是骇人听闻。中国教育不平等而引发的悲剧,已经向世人敲响了警钟。
  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生教育体系,坚持教育先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我国面临的巨大人口压力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实现经济发展必备的基本条件。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国教育的改革,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以教育公平作为根本目标。一要提高教育投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使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有质的转变。二要下大力气扭转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和少数发达地区的局面,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教育资源分配,努力缩小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公平国民受教育的机会。三要正视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建立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实行国家补贴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免除一切费用,对高中及大学阶段实行国家财政与学校共同分担,充分保证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强教育收费的监督管理,防止不合理收费,逐步降低收费标准。四要建立与生产力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巩固和完善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
  相关专题:《决策》杂志
教育平等很困难啊,中国几千年都是封建统治,等级制度早已深入人心,想改不是那么容易的
<P>投入太少,医疗,教育,养老,三大投入严重不足的领域。</P>
<P>重要的是要有支过硬的教师队伍。为什么高考每个地区的分数线不一样?师资力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西部和东部,城市和乡村实现教育平等就需要有支力量均衡的师资队伍。</P>
<P>其实,归根到底还是经济问题。唉····[em0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