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人才流失严重 理工生抱怨:学习苦工作也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40:12
http://learning.sohu.com/20140329/n397416937.shtml
日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对外表示,我国未来的高考改革,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即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这项改革能否落地有待验证,不过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渴求从这项方案中可见一斑。

  事实上,据记者采访了解,由于诸多因素,许多理工科人才正在“逃离工科”。

  经管专业 “ 吞噬 ” 理工生

  “现在理科生填高考志愿,基本上要么报经济类院校,要么报综合院校的经济类专业,没有几个学生会主动报工科。”在北京市海淀区一所重点中学任教高三的郑老师告诉记者,“20年前,最好的学生愿意学工科,现在,成绩好的学生都想读金融和工商管理。”

  而各大工科院校的高招录取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现象所言不虚。201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京录取的本科专业中,金融学最低录取分为617分,而物理学类、软件工程、化学类、环境工程录取最低分仅为609分,甚至该学校特色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录取最低分为611分。同年,北京理工大学在京录取各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最低分609分,为该校除实验班外,最低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远超其它工科专业。

  被经管专业“撬走”的理科生中不乏顶尖人才。根据中国校友网统计显示,经管专业是各省市区高考状元的首选专业。对于理科生而言,工科与经管此消彼长的“分水岭”在2000年。2000年前,自动化、电子信息、物理、生命科学、建筑学等是理科高考状元们的通常选择,但在2000年之后,理科状元们开始集体转向经管类专业。

  到了考研阶段,工科生本身具备较好的数学功底,经管专业课又较为简单,考经管硕士对于工科生来说“比考本专业都容易”。加之经济学和管理学就业前景更好,对应的工作岗位也大多是“坐办公室”,比工科岗位轻松,使得在读研阶段,又有一波理工科生被经管专业吞噬。

  而经管类专业的火热,使得许多工科院校竞相开设经管专业,变身综合类院校。有工科院校经管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向记者坦言,自己现在带的研究生里,半数到三分之二都是工科背景,尤其是在职读研群体,不少学生打算读研后离开工科岗位。而本校工科专业的本科生,也争相希望能保送或者考上本校的经管专业。

  拥有工科硕士文凭的工程师卢政也走上了这条路,重新攻读经管类的硕士学位,因为他发现,转读文科专业或经管专业,能有更多落户的机会。“一线城市对工科的需求少”。

  学习苦 , 工作也苦

  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谢宇明,至今仍记得自己“惨不忍睹”的大学生活。“高数、物理、化学都得学,而且还有很多专业课,还有一些课需要实际操作,特别难,学起来也很苦。同校的经管学院,80分以上才有可能拿奖学金,我们这里,只要不挂科就能有奖学金,可想挂科的人数有多少。”而他的毕业设计,居然需要设计一个能实际应用的设备,并且还要“造出来”,而经管院系的毕业设计,只需要做一篇论文即可,“他们所有的内容都能‘百度’到”。

  即便毕业,不少工科生的工作环境也不尽如人意。毕业于建筑专业的陶博,自从毕业的那天起,就盼望着自己能够离开这个行业。他给记者看了作为一名工程师,公司为自己制定的岗位说明书,各种大小职责事无巨细有四五十条。“项目离家太远,每月才能回去几天,而且每天一早起来,神经就绷紧,项目上出了任何事情,自己都跑不掉,任何小细节都不能出错。”

  陶博的电脑里,存着大学同专业同学从非洲发过来的照片,照片里,他的同学在和AK47合影,旁边是人高马大的当地黑人—他们的保镖。陶先生自己刚刚从非洲回来不久,在一家建筑公司做工程工作,“2010年的时候,一年能给到20万元,现在更多,但真的,真的是太苦了。不仅是气候条件、饮食和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寂寞孤独”。而他在国内工作的同学,也不比身在国外者好到哪儿去,不少人也在“项目”上,而项目的所在地,往往是深山荒原。“那些地方,是你就算能上网买东西,都不知道该让人家寄到哪儿的地方。第一天兴奋,第二天是好奇,第三天感觉像郊游,第四天以后,就是寂寞,想家,想城市,想和工地外的人说话。但一个项目,往往一去就是几个月。”

  从事通讯专业的工程师孙嘉燕,发现自己目前发愁的最大事情就是如何能让90后的工科毕业生安心工作,因为他们的实验室是隔离信号的,年轻的工程师耐不住寂寞,忍不了“几个小时不能看手机”,最终大量流失,辞职读研或转行去做其它与工科专业无关的行业。而这些年轻人的读研首选,是经济学和管理学。

  耗到最后,孙嘉燕自己也打算转行,去读MBA,“工科太累,干不下去。国内企业,尤其是民企,都是把工程师当机器人用”。

  工科人才出现流失

  除了被经管类专业吞噬外,还有更多工科人才最终流失海外。

  在一些移民国家,来自中国的技术移民正在成为新移民的主力军。这些技术移民既有从国内高校毕业后在国内工作者,也有在当地工作的中国留学生。技术移民会按照申请人的专业不同而设置不同的分数,工科专业可以获得更多加分,在同等条件下拥有比经管类人才更多的工作签证几率和移民机会,移民成功后也在当地更容易找到工作。

  也就是说,发达国家正在不断吸纳发展中国家的工科人才,来填补本国的理工科人才缺口。在硅谷,软件公司35%的技术主管和实验室主任是华人。目前中国流失的留学生人才中,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滞留率平均达87%,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全球首位。

  已经拥有本科学位的北京青年刘先生,如今却要赴北美重读本科,专业是工科类,而他在国内的本科专业是会展。“高中时,成绩最差的两科是数学和物理,所以本科才选文科类专业”,但即便如此,他发现海外的工科专业对于数理化水平较好的中国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毕业后很容易留在当地。

  原本应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工科生流失海外,使得国内出现部分行业的工程师缺口,尤其是在一些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城市。仅深圳一地,在2013年,高技能人才缺口达30万人,建筑工程师、通信工程师等工科人才奇缺。

  为了延揽到工科人才来维持运营,不少国内企业开出了相当诱人的价码。一名在央企从事信号专业的工程师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单位,每年都会去西北某高校招聘相关专业的工科生,“大部分学生都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城里孩子不愿意学这个专业,这些农村生源都没有什么关系,最后也都招进来了,给了户口,收入也不低”。

  有教育界人士告诉记者,工科人才不具备“可替代性”,“学工科的人可以从事文科和经管类工作,但文科生和经管类学生,无法经过简单培训变成工程师”。

  “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 http://learning.sohu.com/20140329/n397416937.shtml
日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对外表示,我国未来的高考改革,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即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这项改革能否落地有待验证,不过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渴求从这项方案中可见一斑。

  事实上,据记者采访了解,由于诸多因素,许多理工科人才正在“逃离工科”。

  经管专业 “ 吞噬 ” 理工生

  “现在理科生填高考志愿,基本上要么报经济类院校,要么报综合院校的经济类专业,没有几个学生会主动报工科。”在北京市海淀区一所重点中学任教高三的郑老师告诉记者,“20年前,最好的学生愿意学工科,现在,成绩好的学生都想读金融和工商管理。”

  而各大工科院校的高招录取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现象所言不虚。201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京录取的本科专业中,金融学最低录取分为617分,而物理学类、软件工程、化学类、环境工程录取最低分仅为609分,甚至该学校特色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录取最低分为611分。同年,北京理工大学在京录取各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最低分609分,为该校除实验班外,最低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远超其它工科专业。

  被经管专业“撬走”的理科生中不乏顶尖人才。根据中国校友网统计显示,经管专业是各省市区高考状元的首选专业。对于理科生而言,工科与经管此消彼长的“分水岭”在2000年。2000年前,自动化、电子信息、物理、生命科学、建筑学等是理科高考状元们的通常选择,但在2000年之后,理科状元们开始集体转向经管类专业。

  到了考研阶段,工科生本身具备较好的数学功底,经管专业课又较为简单,考经管硕士对于工科生来说“比考本专业都容易”。加之经济学和管理学就业前景更好,对应的工作岗位也大多是“坐办公室”,比工科岗位轻松,使得在读研阶段,又有一波理工科生被经管专业吞噬。

  而经管类专业的火热,使得许多工科院校竞相开设经管专业,变身综合类院校。有工科院校经管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向记者坦言,自己现在带的研究生里,半数到三分之二都是工科背景,尤其是在职读研群体,不少学生打算读研后离开工科岗位。而本校工科专业的本科生,也争相希望能保送或者考上本校的经管专业。

  拥有工科硕士文凭的工程师卢政也走上了这条路,重新攻读经管类的硕士学位,因为他发现,转读文科专业或经管专业,能有更多落户的机会。“一线城市对工科的需求少”。

  学习苦 , 工作也苦

  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谢宇明,至今仍记得自己“惨不忍睹”的大学生活。“高数、物理、化学都得学,而且还有很多专业课,还有一些课需要实际操作,特别难,学起来也很苦。同校的经管学院,80分以上才有可能拿奖学金,我们这里,只要不挂科就能有奖学金,可想挂科的人数有多少。”而他的毕业设计,居然需要设计一个能实际应用的设备,并且还要“造出来”,而经管院系的毕业设计,只需要做一篇论文即可,“他们所有的内容都能‘百度’到”。

  即便毕业,不少工科生的工作环境也不尽如人意。毕业于建筑专业的陶博,自从毕业的那天起,就盼望着自己能够离开这个行业。他给记者看了作为一名工程师,公司为自己制定的岗位说明书,各种大小职责事无巨细有四五十条。“项目离家太远,每月才能回去几天,而且每天一早起来,神经就绷紧,项目上出了任何事情,自己都跑不掉,任何小细节都不能出错。”

  陶博的电脑里,存着大学同专业同学从非洲发过来的照片,照片里,他的同学在和AK47合影,旁边是人高马大的当地黑人—他们的保镖。陶先生自己刚刚从非洲回来不久,在一家建筑公司做工程工作,“2010年的时候,一年能给到20万元,现在更多,但真的,真的是太苦了。不仅是气候条件、饮食和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寂寞孤独”。而他在国内工作的同学,也不比身在国外者好到哪儿去,不少人也在“项目”上,而项目的所在地,往往是深山荒原。“那些地方,是你就算能上网买东西,都不知道该让人家寄到哪儿的地方。第一天兴奋,第二天是好奇,第三天感觉像郊游,第四天以后,就是寂寞,想家,想城市,想和工地外的人说话。但一个项目,往往一去就是几个月。”

  从事通讯专业的工程师孙嘉燕,发现自己目前发愁的最大事情就是如何能让90后的工科毕业生安心工作,因为他们的实验室是隔离信号的,年轻的工程师耐不住寂寞,忍不了“几个小时不能看手机”,最终大量流失,辞职读研或转行去做其它与工科专业无关的行业。而这些年轻人的读研首选,是经济学和管理学。

  耗到最后,孙嘉燕自己也打算转行,去读MBA,“工科太累,干不下去。国内企业,尤其是民企,都是把工程师当机器人用”。

  工科人才出现流失

  除了被经管类专业吞噬外,还有更多工科人才最终流失海外。

  在一些移民国家,来自中国的技术移民正在成为新移民的主力军。这些技术移民既有从国内高校毕业后在国内工作者,也有在当地工作的中国留学生。技术移民会按照申请人的专业不同而设置不同的分数,工科专业可以获得更多加分,在同等条件下拥有比经管类人才更多的工作签证几率和移民机会,移民成功后也在当地更容易找到工作。

  也就是说,发达国家正在不断吸纳发展中国家的工科人才,来填补本国的理工科人才缺口。在硅谷,软件公司35%的技术主管和实验室主任是华人。目前中国流失的留学生人才中,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滞留率平均达87%,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全球首位。

  已经拥有本科学位的北京青年刘先生,如今却要赴北美重读本科,专业是工科类,而他在国内的本科专业是会展。“高中时,成绩最差的两科是数学和物理,所以本科才选文科类专业”,但即便如此,他发现海外的工科专业对于数理化水平较好的中国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毕业后很容易留在当地。

  原本应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工科生流失海外,使得国内出现部分行业的工程师缺口,尤其是在一些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城市。仅深圳一地,在2013年,高技能人才缺口达30万人,建筑工程师、通信工程师等工科人才奇缺。

  为了延揽到工科人才来维持运营,不少国内企业开出了相当诱人的价码。一名在央企从事信号专业的工程师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单位,每年都会去西北某高校招聘相关专业的工科生,“大部分学生都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城里孩子不愿意学这个专业,这些农村生源都没有什么关系,最后也都招进来了,给了户口,收入也不低”。

  有教育界人士告诉记者,工科人才不具备“可替代性”,“学工科的人可以从事文科和经管类工作,但文科生和经管类学生,无法经过简单培训变成工程师”。

  “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
年轻的工程师耐不住寂寞,忍不了“几个小时不能看手机”,最终大量流失

这不是工作条件问题,而是工作态度问题。抱着这种工作态度,他会一直处于流失状态
金融诱惑力太大了,不要说普通数学物理生物这些不赚钱,连那些二三十万的计算机,通信的都转金融了
国家应该给他们理工科人才补贴
化学,物理,机械创造财富。

然后金融再把财富变没~~
社会会自动平衡的,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内务安全委员长 发表于 2014-3-29 15:59
国家应该给他们理工科人才补贴
企业赚钱,应该是企业给钱才对,企业找不着人才应该扪心自问你们是怎样对待人才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类似故事太多了。

等支付宝们真正成气候的,就是这些人哭的时候。
虽然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但社会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像美国了。
人才都是涌向金融业和经济管理,大家都想着挣快钱,用钱挣钱,没人愿意坐冷板凳做实业,最后的结果就是产业空心化。
Bearcat 发表于 2014-3-29 16:19
虽然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但社会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像美国了。
人才都是涌向金融业和经济管理,大家都想着挣 ...
会有的么只要有人愿意投资,有市场就可以。只不过目前学工科的很多学生实际上也很浮躁,没什么真本事,却要求待遇很高而已,这样的人到哪里也没有好的待遇。
会有的么只要有人愿意投资,有市场就可以。只不过目前学工科的很多学生实际上也很浮躁,没什么真本事,却 ...
做蛋糕的不如分蛋糕的!在国内做技术的就是孙子。当初大国重器出来的时候超大一片欢腾,可实际上真正的行业状况只有行内人才清楚,毕竟外行仅仅是看热闹。
孙殿英 发表于 2014-3-29 16:09
社会会自动平衡的,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社会会自动失衡直到崩溃,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Bearcat 发表于 2014-3-29 16:19
虽然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但社会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像美国了。
人才都是涌向金融业和经济管理,大家都想着挣 ...
没办法, 2个选择: 钱为你工作和你为钱工作,  会选哪个还用说么?
lilin5663 发表于 2014-3-29 16:35
做蛋糕的不如分蛋糕的!在国内做技术的就是孙子。当初大国重器出来的时候超大一片欢腾,可实际上真正的行 ...
关键是你会做蛋糕人家也会做蛋糕,你做的蛋糕卖不出好价钱怨谁呢?
lilin5663 发表于 2014-3-29 16:35
做蛋糕的不如分蛋糕的!在国内做技术的就是孙子。当初大国重器出来的时候超大一片欢腾,可实际上真正的行 ...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顽石早晚会被扔掉,如果你不是金子,就不要要高价。
学经管的表示搞销售也是屌丝行业啊。
忙的时候一天处理几十份业务单,打上百个电话和上千个数字打交道…有时候从早晨工作到凌晨,当然为数不多,有些月份还得三天两头跑外地…

而且销售是一个差异很大的职业,大部分销售一年也就几万块,明星级和销售领导一年几十万几百万的都有。
CarrierVessel16 发表于 2014-3-29 15:42
这不是工作条件问题,而是工作态度问题。抱着这种工作态度,他会一直处于流失状态
我高中学理科,,现在卖苦力呢,.,只要是干活,手机从没怎么开过,,有联络都是座机
化学,物理,机械创造财富。

然后金融再把财富变没~~
认识一个,读的工科博士,临到毕业非要再去出国读个金融,把家里的几十万拿去买纸黄金,自己买还想忽悠我们买,亏的裤子没得穿,他认为是他学习不精。

估计华尔街之狼这个他看了很激动,就是想动动脑,赚几百万
这种文章,看看得了,一个小记者,采访了多少人就敢洋洋洒洒写这么多字得出这样的结论?
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工作比别人苦,工资比别人低,外流是肯定的
特警4587 发表于 2014-3-29 16:09
企业赚钱,应该是企业给钱才对,企业找不着人才应该扪心自问你们是怎样对待人才的?
理工科的大部分需要沉下心来做实事的,可是现在实业不景气,对于下面的技术人员又压榨的那么厉害,自然没人愿意干啦。

补充内容 (2014-3-30 14:18):

杀之,爷发几个反恐的帖本想和超大网友们一起学习讨论一下反恐的知识,你就在旁边找爷的不是啦,爷让着你,你还不放过?还要蹬鼻子上脸要见一个封一个?你说你有多下作?


补充内容 (2014-3-30 14:18):

你嫌爷发帖发的分散,爷请你定个标题,爷弄到一个贴里去,你tmd又装X不理了,不同题目的帖弄到一个贴里标题怎么定?爷要是自拟一个,你个傻X的又要说爷篡改标题了,你tmd的说说,你有多坏?


补充内容 (2014-3-30 14:19):
你以为有了版主的小权权,就可以作威作福,迫害网友了?
还要见一个封一个,可惜你是个弱智啊,哈哈哈。
你以为你有多了不起,爷动动小指头就可以陪你玩,
闲的时候,把你的小笨脑袋多撞撞墙,可以提高智商哦,哈.
内务安全委员长 发表于 2014-3-29 15:59
国家应该给他们理工科人才补贴
做梦吧你,
学习苦工作也苦,关键一句没说,就是没钱,做投行也很辛苦,但是来钱。现在市场经济,谈奉献谁鸟你?待遇上去一切就解决了。
做工的本来就苦。
管事的本来就轻松。

又不是现在才这样的,自古以来,都如此
扯蛋的事情!北理工的金融有毛说服力。学金融的人那么多,真的能搞金融的没几个!
特警4587 发表于 2014-3-29 17:51
关键是你会做蛋糕人家也会做蛋糕,你做的蛋糕卖不出好价钱怨谁呢?
蛋糕做的再好,也是分蛋糕的人决定谁吃多谁吃少,做蛋糕的人就现在旁边看人家吃饱吧。这就是国内的现状,至于你理不理解那是你的事。当然,更欢迎你让儿子读工科亲身体会一下。

特警4587 发表于 2014-3-29 17:54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顽石早晚会被扔掉,如果你不是金子,就不要要高价。


行了,门外的你看热闹就好别啥都不懂还假装懂。你以为只是待遇的问题嘛?是因为整个大陆都没有给技术人员专心搞技术研究的环境,学校里就是另外一个官场,比的是谁能骗的经费多,认真搞科研的你这辈子就看人家吃香喝辣吧,人家把经费都拿完了你个傻干科研的去哪要经费?企业里做技术的就是一辈子都悲催的傻逼,正因为没奔头所以全都想转去做行政做销售。日本最低层的技术人员能拿诺贝尔,在中国这是不可能的。会做不如会吹,会吹不如会骗。没这个环境就是没这个环境,有什么好遮掩的?每年技术移民出去的不是工科生占绝大多数?

拿国内的市政建设来举例子,规模多大、功能多全、啥时候完工等,那是党校毕业的书记说了算,土木工程师们下面嗯嗯啊啊就行了。书记说要国庆献礼你就必须国庆前完工,至于其他,关他屌事,他过几年捞够政治资本就高升了,你们在后面收拾吧。不管人家懂不懂看图纸,人家就是敢“教育”你个技术人员该怎么怎么做,这就是国内的现状,不管你服不服。
特警4587 发表于 2014-3-29 17:54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顽石早晚会被扔掉,如果你不是金子,就不要要高价。


行了,门外的你看热闹就好别啥都不懂还假装懂。你以为只是待遇的问题嘛?是因为整个大陆都没有给技术人员专心搞技术研究的环境,学校里就是另外一个官场,比的是谁能骗的经费多,认真搞科研的你这辈子就看人家吃香喝辣吧,人家把经费都拿完了你个傻干科研的去哪要经费?企业里做技术的就是一辈子都悲催的傻逼,正因为没奔头所以全都想转去做行政做销售。日本最低层的技术人员能拿诺贝尔,在中国这是不可能的。会做不如会吹,会吹不如会骗。没这个环境就是没这个环境,有什么好遮掩的?每年技术移民出去的不是工科生占绝大多数?

拿国内的市政建设来举例子,规模多大、功能多全、啥时候完工等,那是党校毕业的书记说了算,土木工程师们下面嗯嗯啊啊就行了。书记说要国庆献礼你就必须国庆前完工,至于其他,关他屌事,他过几年捞够政治资本就高升了,你们在后面收拾吧。不管人家懂不懂看图纸,人家就是敢“教育”你个技术人员该怎么怎么做,这就是国内的现状,不管你服不服。
认识一个,读的工科博士,临到毕业非要再去出国读个金融,把家里的几十万拿去买纸黄金,自己买还想忽悠我 ...
这方面巴菲特是明灯啊~顶10000个没用的博士和叫兽。
本人工科,计算机的,毕业十年了,目前年薪也就二十来万,给各位提个醒,只要还有事可干就别干技术,要是不信你可以体验下,我不拦你,多话不说,谁要是觉得工科好就自己去干几年,扯那些废话没意思。
这不是个好现象,靠文科永远都到达不了星辰大海
一个大国,不重视工科,就没有远大前途,早晚是沦为殖民地的宿命。
年轻的工程师耐不住寂寞,忍不了“几个小时不能看手机”,最终大量流失

这是赤裸裸的污蔑还是以偏概全,怎么我们公司的很多工程师一天下来,都有忘了喝水的,从早上来坐下到下午下班一滴水不喝,不是不想喝,是忙起来忘了。就这些人,让公司一年销售额700亿以上,每个月拿到的薪水还不如领导的车拿到的补助高,我怎么认为有些人才的流失是生活所迫和领导层吸血太严重造成的。
zzpabcd 发表于 2014-3-29 22:19
本人工科,计算机的,毕业十年了,目前年薪也就二十来万,给各位提个醒,只要还有事可干就别干技术,要是不 ...
还算正常吧。你都年薪上二十万了,绝大多数工科岗位在十五万,就不错了,这是实情。民营企业的翘楚,华为早期很嗨,现在的薪水也是正常水平。
如果有关系,资源,读工科就是浪费时间;反之,现在在中国,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起码有碗饭吃。像那些制造业萎缩的国家,更惨,直接失业。
工作三年,高级技工一名,下个月考完工程师!估计咱这一辈子是离不开工科了~~~
特警4587 发表于 2014-3-29 17:54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顽石早晚会被扔掉,如果你不是金子,就不要要高价。
人才队伍的建设,不能拿自由市场竞争那一套。
千金买千里马,也要买马骨先。没有先期投入,哪有后续的活水。
国内企业重视研发和技术在前,才会重视技术人才在后。否则,就是一帮国内市场玩泥巴的,没有前途。
大众集团的总裁都是技术出身,通用的向来是营销部门,所以,通用才会破产重组。
人才是第一竞争力,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道理谁都懂,生产力增长模式不升级,人才只能当蠢材用,薪水也是给蠢材准备的,自然没有吸引力了。万有引力是双向的。
人越来越懒了!
还算正常吧。你都年薪上二十万了,绝大多数工科岗位在十五万,就不错了,这是实情。民营企业的翘楚,华为 ...
我也不知道读了对不对。。。


所以说……在认真考虑出国……国内嘛……嘿嘿。我就没打算吊死在工科这棵树上。

所以说……在认真考虑出国……国内嘛……嘿嘿。我就没打算吊死在工科这棵树上。
特警4587 发表于 2014-3-29 16:09
企业赚钱,应该是企业给钱才对,企业找不着人才应该扪心自问你们是怎样对待人才的?
企业,高校,事业单位的用人观点就是,试纸,材料,设备等的才是要花钱的,人啊,一月给你两三千知足了吧
人往高处走嘛,大家都努力争取做剥削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