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在战争中,飞行员和坦克乘员那个生存率更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31:32
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感性上来看,貌似大部分被击落的灰机,飞行员都能跳伞逃生,但是跳伞之后有可能被打死或者伤重而死或者落在没有水和事物的地方死掉,不过不算这些,仅考虑逃生的概率,我感觉飞行员逃生的概率很高。而坦克被击毁之后貌似乘员的生存率不高。不过网络上有人说其实坦克乘员的战场伤亡率比飞行员低,貌似还是二战的统计结果,这是为什么呢?

另外,听说空降兵、潜艇兵和机枪手的伤亡率是最高的。只管感觉前两个确实危险,不过机枪手就很难理解了。看很多二战的电影,感觉炮兵应该是伤亡率最低的,其次是步兵,装甲兵的伤亡率应该比步兵高吧,因为坦克目标太明显,仇恨太大。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统计啊!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感性上来看,貌似大部分被击落的灰机,飞行员都能跳伞逃生,但是跳伞之后有可能被打死或者伤重而死或者落在没有水和事物的地方死掉,不过不算这些,仅考虑逃生的概率,我感觉飞行员逃生的概率很高。而坦克被击毁之后貌似乘员的生存率不高。不过网络上有人说其实坦克乘员的战场伤亡率比飞行员低,貌似还是二战的统计结果,这是为什么呢?

另外,听说空降兵、潜艇兵和机枪手的伤亡率是最高的。只管感觉前两个确实危险,不过机枪手就很难理解了。看很多二战的电影,感觉炮兵应该是伤亡率最低的,其次是步兵,装甲兵的伤亡率应该比步兵高吧,因为坦克目标太明显,仇恨太大。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统计啊!
这种对比只能是理论上的,二战时的苏联给大炮上刺刀,直接推到第一线,伤亡率也不低。意大利的帅哥们打不开子弹箱也可以投降,就没什么伤亡。
如果飞机有坦克的数量和出动率,估计不乐观
大炮拼刺刀的做法的确不错,当初89式反坦克炮就应该多推荐这种战斗方式,和59式坦克共同进退,玩伏击式战术不讨好
这还得考虑当时的各种客观条件和环境因素,不能笼统来计算。
机枪手伤亡率搞完全是因为仇恨值太高了,除非是殴打小朋友的绝对不对称战斗,否则机枪一响,马上就会招来对方机枪的还击(很多时候还伴随着掷弹筒、迫击炮),要是再硬挺着不走,山炮或榴弹炮甚至空袭也一点都不奇怪。。。。。
机枪手就是影魔,DPS高仇恨高身板脆谁见谁秒

炮兵兄弟虽然仇恨也高但一般躲阴影里,不好杀
机枪手真是惨啊。。。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单边虐杀的话,机枪手打完一弹夹就该换地方了,否则迫击炮就该招呼了。。。
飞机的飞行员全部是军官,直升机的飞行员大部分是技官、小部分是军官,坦克兵绝大部分是士兵、很小一部分是军官和士官。

你说哪个兵种生存率高???



空战中,坦克乘员生存率高;
坦克战中,空军飞行员更安全。

不说什么样(规模、形态、强度......)的战争,这种问题可有有愿意的解释?
cardo 发表于 2014-3-12 22:47
机枪手真是惨啊。。。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单边虐杀的话,机枪手打完一弹夹就该换地方了,否则迫击炮就该招呼了 ...
班用机枪备弹量400-600发,1个人就可以操作;
营用机枪备弹量2000发,要6-7个人操作,其中大部分是弹药手;

营用机枪追求的就是火力持续性。不可能打一梭子就转移阵地。
飞机的飞行员全部是军官,直升机的飞行员大部分是技官、小部分是军官,坦克兵绝大部分是士兵、很小一部分是 ...
轰炸机飞行员也都是军官,说明了什么?
樱花特攻队的生存率是0%
飞机的飞行员全部是军官,直升机的飞行员大部分是技官、小部分是军官,坦克兵绝大部分是士兵、很小一部分是 ...
欧美、以色列等国家的装甲部队,发动攻击的时候军衔越高冲越前面。
一/五零零 发表于 2014-3-13 00:30
欧美、以色列等国家的装甲部队,发动攻击的时候军衔越高冲越前面。
伞兵也是军官先跳。

还有,坦克排的战绩要算进排长那里。




伐木场找骆驼 发表于 2014-3-13 00:33
伞兵也是军官先跳。

还有,坦克排的战绩要算进排长那里。
要是像二战那样把直接飞机开往敌人高炮上扔伞兵的话,越早离开飞机越安全……
美军飞行员肯定比伊拉克坦克手命长来自: Android客户端
鹰王1号 发表于 2014-3-12 22:04
大炮拼刺刀的做法的确不错,当初89式反坦克炮就应该多推荐这种战斗方式,和59式坦克共同进退,玩伏击式战术 ...
喂喂……
89式那么薄的脸皮……
很容易被欺负的……
ICV-20 发表于 2014-3-12 23:33
班用机枪备弹量400-600发,1个人就可以操作;
营用机枪备弹量2000发,要6-7个人操作,其中大部分是弹药 ...
都营用的 要多大的战场。会有多少个火力点。一个机枪都是小目标了。
cardo 发表于 2014-3-12 22:47
机枪手真是惨啊。。。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单边虐杀的话,机枪手打完一弹夹就该换地方了,否则迫击炮就该招呼了 ...
是的,所以现在轻机枪不必考虑换枪管什么的,也不必有很大的弹药容量,打几梭子就得换地方,有足够的时间冷却枪管,换弹具了。
znbcr 发表于 2014-3-12 22:13
机枪手伤亡率搞完全是因为仇恨值太高了,除非是殴打小朋友的绝对不对称战斗,否则机枪一响,马上就会招来对 ...
最重要的伤亡应该是狙击手吧,往往打掉一个机枪手就是打掉了一挺机枪……
当然是飞行员。
按比例算,飞行员损失比例最高。基数少。

步兵机枪手肯定伤亡比炮兵高,面临的杀伤武器最多。

坦克伤亡比例不高,因为坦克防御能力最强,大部分反坦克武器只能使坦克丧失行动能力,并不能完全摧毁坦克以及成员。
ICV-20 发表于 2014-3-12 23:33
班用机枪备弹量400-600发,1个人就可以操作;
营用机枪备弹量2000发,要6-7个人操作,其中大部分是弹药 ...
那是老黄历,除非是力量非对称的战斗,否则机枪总是会被特别照顾
机枪手  没打几下  什么迫击炮 枪榴弹  狙击手  都冲你来了
红色信念 发表于 2014-3-13 11:35
是的,所以现在轻机枪不必考虑换枪管什么的,也不必有很大的弹药容量,打几梭子就得换地方,有足够的时间 ...
是打几个点射就要换地方。你那一梭子是什么单位?一个弹匣吗?
漫天雪飞 发表于 2014-3-15 18:25
是打几个点射就要换地方。你那一梭子是什么单位?一个弹匣吗?
能提出“营用机枪”的概念,这个帖子就够水了,老兄别计较了吧?
如果以二战来统计,显然飞行员(空勤)的死亡率更高。主要是因为飞行员培养更困难,前线比较缺乏飞行员,所以同一段时间内飞行员作战出动次数和出动后接敌的概率都要比坦克手高得多。激战中空勤可能一天出动2-3次,连续出动数十天,几乎每次都会遭遇敌机和地面炮火;而坦克手在一次战役中与地方坦克、反坦、强击机遭遇的次数和概率要小得多,战役间隔的修整期可较长不担负战勤。
二战欧洲战场,从1942年至战争结束,英国皇家空军有72000多名空勤人员阵亡,美国有58000多名空勤人员阵亡,恐怕美英军队坦克乘员的不论是阵亡总数还是阵亡率都比空勤人员低。


除非弹药殉爆,油箱被击爆,坦克手都有一定几率生还(包括被击穿的情况)。
借助夜幕,灌木等复杂地形逃生。
飞行员就不同了,不是每个飞行员都有跳伞的机会,跳伞的也是九死一生
1.飞机被斩为两截,各种空中解体
2.飞机员直接被击毙(玻璃座舱)
3.弹药殉爆,油箱被击爆
4.铝制机壳有一定概率熔化,飞行员打不开座舱,或血肉与铝水合二为一。
5.超低空飞行被击落跳伞也是个死
6.跳伞各种意外情况,比如敌机追着扫射也是有的

谁叫咱是在地球大气层内空战,万有引力害死人呐


除非弹药殉爆,油箱被击爆,坦克手都有一定几率生还(包括被击穿的情况)。
借助夜幕,灌木等复杂地形逃生。
飞行员就不同了,不是每个飞行员都有跳伞的机会,跳伞的也是九死一生
1.飞机被斩为两截,各种空中解体
2.飞机员直接被击毙(玻璃座舱)
3.弹药殉爆,油箱被击爆
4.铝制机壳有一定概率熔化,飞行员打不开座舱,或血肉与铝水合二为一。
5.超低空飞行被击落跳伞也是个死
6.跳伞各种意外情况,比如敌机追着扫射也是有的

谁叫咱是在地球大气层内空战,万有引力害死人呐
ICV-20 发表于 2014-3-12 23:33
班用机枪备弹量400-600发,1个人就可以操作;
营用机枪备弹量2000发,要6-7个人操作,其中大部分是弹药 ...
是啊,所以那六七个人都是备用机枪手啊
连用型:一般列装在装步班与摩步班,替换69-1式40火箭筒
2014-3-17 14:42 上传

alucrad 发表于 2014-3-12 22:41
机枪手就是影魔,DPS高仇恨高身板脆谁见谁秒

炮兵兄弟虽然仇恨也高但一般躲阴影里,不好杀
尼玛,太tm形象了~兄台牛!!
阵亡百分比最高的应是二战德国的潜艇兵吧,30多万潜艇人员,阵亡加失踪近30万,>70% 的阵亡率。

应该没有比他更高的伤亡率了
苏联派1 发表于 2014-3-16 17:41
除非弹药殉爆,油箱被击爆,坦克手都有一定几率生还(包括被击穿的情况)。
借助夜幕,灌木等复杂地形逃生 ...
原来飞行员死亡率这么高啊?我印象中一致认为飞机被击落人都没事儿,但是坦克被击毁人基本都跪了
拉文纳 发表于 2014-3-17 16:49
原来飞行员死亡率这么高啊?我印象中一致认为飞机被击落人都没事儿,但是坦克被击毁人基本都跪了
坦克被击毁人没事的情况多了去了- -

倒是人出来然后被干掉的情况很常见……
看你在哪只军队服役,同样是潜艇兵,德国的殉国的几率最大,日本次之,然后才是英国、苏联和美国,其他国家几乎就不用统计。
潜艇兵的伤亡率最高。。飞机坦克多少还有逃的机会潜艇一但水下破防基本上就是一个死啊嗯我觉得还是讨论下那个兵种死的惨比较好
看你在怎么用啦,没条件怎么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