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学者 中国近代海防存致命伤当今仍重陆轻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4:21:45
http://mil.news.sina.com.cn/2014-02-26/1130766074.html

没有制海权,中国大陆会被敌人从海洋方向切割成数块,分割包围

  黄海海战后,中国海军实际上已经把制海权拱手让与日本。日本对威海卫的攻击,并不是从海军对海军的作战开始,而是先从山东的成山头和荣成湾登陆,从陆上对中国陆军发起攻击,从陆上迂回占领威海卫的陆上炮台,然后再用清军的陆上炮台和日本在海上的军舰同时对威海港内的清朝海军发起攻击。从海军作战的角度看,海军舰艇一般不和陆上的炮台对抗的,离海岸12海里外,在敌岸炮的射程以外才是海军舰艇活动的天下。因为陆上炮台的抗打击能力、恢复力都要比舰艇的条件好得多(陆上的炮台工事可以做得很坚固,而军舰的甲板很容易被击穿而进水沉没)。而清朝海军却把海军舰艇的主战场放在离岸12海里以内,在清军的陆上炮台被夺占后,日本人用清军的炮打击清军军舰。实际上,在1894年的四年前,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于1890年就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其中说的“要塞舰队”思想指的就是清海军的这种防守思想。甲午海战是在一个错误的指导思想下打的一场失败的海战。海上作战的精髓在于攻而不在于防。中国海防总是被敌从弱处开刀,登陆后再通过陆上作战对一线海防要点进行攻击。“要塞舰队”思想是中国海防的致命伤。

  威海卫保卫战,是一场本不应该发生的作战。黄海海战后,丁汝昌应该集中所有的海军力量,与南洋舰队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到海洋上主动寻歼敌海军主力与其进行海上决战。如前所述,处在运动中的军舰与停泊中的军舰相比,被敌击中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把适宜于海上机动歼敌的军舰放在港内就如同“鸟入牢笼”,不能发挥其海上作战的特长。“定远”和“镇远”两舰的水线下装甲、炮塔装甲厚度均为304毫米,在炮战时代很难被穿透,堪称永不沉没的战舰。正如《清末海军史料》所言:“据探,日人自言,炮弹击中‘定远’者几二千颗,皆不能穿其铁甲。日舰一中华弹,辄受损。……‘松岛’受一开花弹,适坠于弹堆,各弹随之炸飞,四处激射,立时伤毙百十有一人,其船若废”。战直最后,“定远”和“镇远”也并没有被敌舰击沉。在当时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拥有304毫米厚装甲的军舰在海上可以说是打不沉的,就是采取古代的接舷撞击战术,也可以撞沉几艘日舰。最后,“定远”是管带刘步蟾下令自己炸毁的,而“镇远”因触礁受损,在威海港内被俘获后编入日本海军。

  再看后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是先交出了海洋,才有了中国大陆上的抗日战争。由于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而取得制海权,中国与日本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海上正面抗日作战(有的只是配合陆军的江防沉船阻塞航道)。从海洋方向上看,后来的日本侵华战争是在取得绝对制海权情况下的陆上作战。从中国东北一路往南打,其战法不是步步为营,逐步向南突贯。而是从北部卢沟桥和中国中部的上海淞沪几乎同时作战,从中国北部一下子超越到中国的中部。怎么超越?如果从陆上逐步推进是不可能超越的,因为陆上至少有高山和河流,加上中国军队陆军的层层抗击。而从日本取得绝对控制权的平坦的海洋方向超越是最快最佳的办法。可以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就是由于制海权的取得,从海上方向首先包围中国,然后选择中国海岸方向防御的弱点突入,用海军把陆军从这些弱点处轻松地送到岸上,然后再打一场正规的陆战。对于中国来说,如果没有制海权,就很容易被敌从海上方向将中国分割成几个大区域,被敌分而食之,就如同一只大象不可能被一口吞下,而必须将其切成肉块,才能快速地下咽。

  海军作战的主要作用在于御敌于国门之外而不是诱敌深入。海军作战的地域不在人们生活的陆地上,而是在没人居住的海上。其作战的根本目的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在海上对敌实施进攻作战将敌歼灭在海上。陆上作战在挡不住敌攻势的情况下,可以诱敌深入,这样战争的结果即便是胜了,国土也是满目疮痍,百姓遭殃。如果失败了,更是丧权辱国,割土赔款。所以在本土陆上作战,无论胜败,都是得不偿失的。海上作战则不同,如果我海上作战胜利了,敌就不能踏上我方陆地,即便海上战败了,还可以消耗敌部分兵力,使敌在进攻陆上的时候减弱其锐势,为我军陆上的战略展开赢得时间和空间,使敌登陆的兵力在海上受到耗损。所以,如果海战与陆战只能选择其一,海战无疑是首选。

  美国海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所以美国本土从来就没有被外国侵略过。奉行“门罗主义”的美国,正告旧大陆上的列强,美国不会介入欧洲各国之间的战争,也要求欧洲各国不能插手美洲事务,即“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任何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美国将欧洲列强拒止于国门之外,首先要有强大的海军实力。1823年门罗总统提出“门罗主义”时,美国并没有强大的海军实力,但是追求美洲不受欧洲列强侵略,实现门罗主义途径的努力,美国历代的总统一天都没有停止过。美军整体军事实力不断强大,特别是其海军是全球性的军种,由于海军在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独特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美国海军的发展。在亚洲,日益强大的日本也提出了“大东亚共荣”,似乎也想炮制所谓亚洲版的“门罗主义”,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不允许其它列强染指亚洲。日本却企图独自吞并亚洲,而日本海军则充当了日本吞并亚洲的急先锋。

  海洋不是护城河,而是通向敌国母港的跳板。海洋方向不可能构成一个坚硬的防御外壳,而是“拒止”敌上陆的主战场。后来的中国抗日战争,日本像章鱼一样,同时对中国伸出了多个罪恶的触角,其触角碰到的是中国海防的软肋,如果碰到了尖刀,将其触须一个个割断,其进攻中国的想法就会缩回去。

  中国漫长的海岸线,到处是软肋。抗日战争中国海军曾经起到过重大作用的江阴抗战,其主要战术是沉船,企图在长江上设置障碍来挡住日本的多个触角。中国海军甚至把军舰的舰炮拆卸下来,放到陆地上当作陆上炮台来使用(舰炮比岸炮造价要昂贵得多,太可惜了)。军舰在长江上不是通过机动来降低敌命中概率,而是把军舰锚泊在江中,与长江两岸的陆上炮台协同组成一个严密的火力网,甚至有的人说:“陆海联合作战”。这样的所谓“联合作战”,实际上是把海军军舰当作其在江上延伸的另一个陆军炮台。这样运用海军的办法,是陆军的作法,而不是海军的战法。

  日本人从海上进攻时,总是从没有设防的海岸线登陆突破,然后再与陆上的中国军队进行陆战,而不是海战。淞沪抗战就是日军从浏河口、杨林口、七丫口突然登陆,疾速包抄守军后路,然后再从陆上多个方向对上海发起合围,致使淞沪守军腹背受敌而导致失败。

  那么,中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未来敌人如果再次入侵怎么防?最笨的办法就是“全线防”。建立1.8万公里长的防线,构筑工整,部署兵力,处处设防,将海岸线打造成一个坚硬的外壳。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和法国的马其诺防线。这种防御工程量浩大,防不胜防,基本上很难达成战略目的。其次,就是“重点防”。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在海岸线上设立若干个要点,放弃一部分海岸线,以点控线或控面。如果敌人从非要点或要塞上陆,再在要塞之外设立若干机动兵力,通过要塞坚固阵地防御和机动歼敌二者相结合的办法将海岸线全部控制起来,目的就是不使其突破我海岸一线防御阵地。再次,就是“陆上歼”。把海岸线完全放弃,让敌人突击上陆,将敌人放到陆地上来打,或者说是“诱敌深入”。在海军弱小,在海上拦截不住敌人,而陆军又强大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这种办法。以上就是站在大陆军的角度对海岸防御在作战上的具体办法。


  如果站在海军的角度来看是不是还有另一种办法?如果把敌人来自海上的入侵比作二点一线(敌母港为出发点,我方海岸线为敌到达终点,中间为海上航线)的话,也有三策:第一策是“攻敌岸”,攻击敌人的母港出发点,挫败敌人的进攻企图,将敌歼灭于母港内。比如日本攻击美国的珍珠港。第二策是“远海攻”,在海上打一场大规模的海战,在敌进攻的海上途中将其歼灭。还有一策是“近岸攻”,将敌放到我方海岸线附近的海上,通过近岸作战,以近岸导弹和其它火力够得着的兵力,通过以陆制海,以空制海和以海制海,在我陆海空三军联合火力打击下,将敌“拒止”在滨海区域。这三策中,上策是“攻敌岸”,中策是“远海攻”,下策是“近岸攻”。无论哪一种策略,都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目前,国防中的海防还没有提高到应有的高度,重陆轻海的“大陆观”制约了人们对海洋的思考。建设一支远洋攻势海军是一个投资大见效慢的巨大工程,花同样的钱用于建设陆军比建海军更容易取得眼前的利益。我们不能等到未来海洋权益被侵犯时,再发展国家的海上实力。

  (作者系国防大学学者,曾经在海军五种型号的驱逐舰、护卫舰上担任过舰长。 范进http://mil.news.sina.com.cn/2014-02-26/1130766074.html

没有制海权,中国大陆会被敌人从海洋方向切割成数块,分割包围

  黄海海战后,中国海军实际上已经把制海权拱手让与日本。日本对威海卫的攻击,并不是从海军对海军的作战开始,而是先从山东的成山头和荣成湾登陆,从陆上对中国陆军发起攻击,从陆上迂回占领威海卫的陆上炮台,然后再用清军的陆上炮台和日本在海上的军舰同时对威海港内的清朝海军发起攻击。从海军作战的角度看,海军舰艇一般不和陆上的炮台对抗的,离海岸12海里外,在敌岸炮的射程以外才是海军舰艇活动的天下。因为陆上炮台的抗打击能力、恢复力都要比舰艇的条件好得多(陆上的炮台工事可以做得很坚固,而军舰的甲板很容易被击穿而进水沉没)。而清朝海军却把海军舰艇的主战场放在离岸12海里以内,在清军的陆上炮台被夺占后,日本人用清军的炮打击清军军舰。实际上,在1894年的四年前,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于1890年就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其中说的“要塞舰队”思想指的就是清海军的这种防守思想。甲午海战是在一个错误的指导思想下打的一场失败的海战。海上作战的精髓在于攻而不在于防。中国海防总是被敌从弱处开刀,登陆后再通过陆上作战对一线海防要点进行攻击。“要塞舰队”思想是中国海防的致命伤。

  威海卫保卫战,是一场本不应该发生的作战。黄海海战后,丁汝昌应该集中所有的海军力量,与南洋舰队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到海洋上主动寻歼敌海军主力与其进行海上决战。如前所述,处在运动中的军舰与停泊中的军舰相比,被敌击中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把适宜于海上机动歼敌的军舰放在港内就如同“鸟入牢笼”,不能发挥其海上作战的特长。“定远”和“镇远”两舰的水线下装甲、炮塔装甲厚度均为304毫米,在炮战时代很难被穿透,堪称永不沉没的战舰。正如《清末海军史料》所言:“据探,日人自言,炮弹击中‘定远’者几二千颗,皆不能穿其铁甲。日舰一中华弹,辄受损。……‘松岛’受一开花弹,适坠于弹堆,各弹随之炸飞,四处激射,立时伤毙百十有一人,其船若废”。战直最后,“定远”和“镇远”也并没有被敌舰击沉。在当时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拥有304毫米厚装甲的军舰在海上可以说是打不沉的,就是采取古代的接舷撞击战术,也可以撞沉几艘日舰。最后,“定远”是管带刘步蟾下令自己炸毁的,而“镇远”因触礁受损,在威海港内被俘获后编入日本海军。

  再看后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是先交出了海洋,才有了中国大陆上的抗日战争。由于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而取得制海权,中国与日本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海上正面抗日作战(有的只是配合陆军的江防沉船阻塞航道)。从海洋方向上看,后来的日本侵华战争是在取得绝对制海权情况下的陆上作战。从中国东北一路往南打,其战法不是步步为营,逐步向南突贯。而是从北部卢沟桥和中国中部的上海淞沪几乎同时作战,从中国北部一下子超越到中国的中部。怎么超越?如果从陆上逐步推进是不可能超越的,因为陆上至少有高山和河流,加上中国军队陆军的层层抗击。而从日本取得绝对控制权的平坦的海洋方向超越是最快最佳的办法。可以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就是由于制海权的取得,从海上方向首先包围中国,然后选择中国海岸方向防御的弱点突入,用海军把陆军从这些弱点处轻松地送到岸上,然后再打一场正规的陆战。对于中国来说,如果没有制海权,就很容易被敌从海上方向将中国分割成几个大区域,被敌分而食之,就如同一只大象不可能被一口吞下,而必须将其切成肉块,才能快速地下咽。

  海军作战的主要作用在于御敌于国门之外而不是诱敌深入。海军作战的地域不在人们生活的陆地上,而是在没人居住的海上。其作战的根本目的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在海上对敌实施进攻作战将敌歼灭在海上。陆上作战在挡不住敌攻势的情况下,可以诱敌深入,这样战争的结果即便是胜了,国土也是满目疮痍,百姓遭殃。如果失败了,更是丧权辱国,割土赔款。所以在本土陆上作战,无论胜败,都是得不偿失的。海上作战则不同,如果我海上作战胜利了,敌就不能踏上我方陆地,即便海上战败了,还可以消耗敌部分兵力,使敌在进攻陆上的时候减弱其锐势,为我军陆上的战略展开赢得时间和空间,使敌登陆的兵力在海上受到耗损。所以,如果海战与陆战只能选择其一,海战无疑是首选。

  美国海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所以美国本土从来就没有被外国侵略过。奉行“门罗主义”的美国,正告旧大陆上的列强,美国不会介入欧洲各国之间的战争,也要求欧洲各国不能插手美洲事务,即“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任何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美国将欧洲列强拒止于国门之外,首先要有强大的海军实力。1823年门罗总统提出“门罗主义”时,美国并没有强大的海军实力,但是追求美洲不受欧洲列强侵略,实现门罗主义途径的努力,美国历代的总统一天都没有停止过。美军整体军事实力不断强大,特别是其海军是全球性的军种,由于海军在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独特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美国海军的发展。在亚洲,日益强大的日本也提出了“大东亚共荣”,似乎也想炮制所谓亚洲版的“门罗主义”,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不允许其它列强染指亚洲。日本却企图独自吞并亚洲,而日本海军则充当了日本吞并亚洲的急先锋。

  海洋不是护城河,而是通向敌国母港的跳板。海洋方向不可能构成一个坚硬的防御外壳,而是“拒止”敌上陆的主战场。后来的中国抗日战争,日本像章鱼一样,同时对中国伸出了多个罪恶的触角,其触角碰到的是中国海防的软肋,如果碰到了尖刀,将其触须一个个割断,其进攻中国的想法就会缩回去。

  中国漫长的海岸线,到处是软肋。抗日战争中国海军曾经起到过重大作用的江阴抗战,其主要战术是沉船,企图在长江上设置障碍来挡住日本的多个触角。中国海军甚至把军舰的舰炮拆卸下来,放到陆地上当作陆上炮台来使用(舰炮比岸炮造价要昂贵得多,太可惜了)。军舰在长江上不是通过机动来降低敌命中概率,而是把军舰锚泊在江中,与长江两岸的陆上炮台协同组成一个严密的火力网,甚至有的人说:“陆海联合作战”。这样的所谓“联合作战”,实际上是把海军军舰当作其在江上延伸的另一个陆军炮台。这样运用海军的办法,是陆军的作法,而不是海军的战法。

  日本人从海上进攻时,总是从没有设防的海岸线登陆突破,然后再与陆上的中国军队进行陆战,而不是海战。淞沪抗战就是日军从浏河口、杨林口、七丫口突然登陆,疾速包抄守军后路,然后再从陆上多个方向对上海发起合围,致使淞沪守军腹背受敌而导致失败。

  那么,中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未来敌人如果再次入侵怎么防?最笨的办法就是“全线防”。建立1.8万公里长的防线,构筑工整,部署兵力,处处设防,将海岸线打造成一个坚硬的外壳。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和法国的马其诺防线。这种防御工程量浩大,防不胜防,基本上很难达成战略目的。其次,就是“重点防”。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在海岸线上设立若干个要点,放弃一部分海岸线,以点控线或控面。如果敌人从非要点或要塞上陆,再在要塞之外设立若干机动兵力,通过要塞坚固阵地防御和机动歼敌二者相结合的办法将海岸线全部控制起来,目的就是不使其突破我海岸一线防御阵地。再次,就是“陆上歼”。把海岸线完全放弃,让敌人突击上陆,将敌人放到陆地上来打,或者说是“诱敌深入”。在海军弱小,在海上拦截不住敌人,而陆军又强大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这种办法。以上就是站在大陆军的角度对海岸防御在作战上的具体办法。


  如果站在海军的角度来看是不是还有另一种办法?如果把敌人来自海上的入侵比作二点一线(敌母港为出发点,我方海岸线为敌到达终点,中间为海上航线)的话,也有三策:第一策是“攻敌岸”,攻击敌人的母港出发点,挫败敌人的进攻企图,将敌歼灭于母港内。比如日本攻击美国的珍珠港。第二策是“远海攻”,在海上打一场大规模的海战,在敌进攻的海上途中将其歼灭。还有一策是“近岸攻”,将敌放到我方海岸线附近的海上,通过近岸作战,以近岸导弹和其它火力够得着的兵力,通过以陆制海,以空制海和以海制海,在我陆海空三军联合火力打击下,将敌“拒止”在滨海区域。这三策中,上策是“攻敌岸”,中策是“远海攻”,下策是“近岸攻”。无论哪一种策略,都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目前,国防中的海防还没有提高到应有的高度,重陆轻海的“大陆观”制约了人们对海洋的思考。建设一支远洋攻势海军是一个投资大见效慢的巨大工程,花同样的钱用于建设陆军比建海军更容易取得眼前的利益。我们不能等到未来海洋权益被侵犯时,再发展国家的海上实力。

  (作者系国防大学学者,曾经在海军五种型号的驱逐舰、护卫舰上担任过舰长。 范进
核武器  又便宜又有用



说的很好,大陆军已经过时了,大力发展海空军才是正道

说的很好,大陆军已经过时了,大力发展海空军才是正道
 那么,中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未来敌人如果再次入侵怎么防?

核武器

核武器都搞不定的  常规海军还是洗洗睡了
近代史就证明了我们这个国家首先是保证陆防,没有强大陆防所谓海防就是狗屁。没等你所谓包打天下的舰队搞起来国家就要先吃多少败做仗.
从头到尾,我只想论据在哪,别总活在1894好不
因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来自外部的入侵,基本都是从北部或西部的陆上发起的。
观念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慢慢来吧,美帝的海军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挺佩服楼主 那找来这么多一拍脑袋的贴  中国现在怎么不重视海军了。以前想远海有实力吗?
还都是XX大学 要不就是XX学者。
 昨天那个什么鸦片战争的贴。。
今天脸就好了啊
hester 发表于 2014-2-26 13:21
近代史就证明了我们这个国家首先是保证陆防,没有强大陆防所谓海防就是狗屁。没等你所谓包打天下的舰队搞起 ...
对,清末要是没有左宗棠的塞防,那新疆早就没了。
xzhujj15 发表于 2014-2-26 14:08
挺佩服楼主 那找来这么多一拍脑袋的贴  中国现在怎么不重视海军了。以前想远海有实力吗?
还都是XX大学 ...
狗屁学者,北洋水师与南洋水师合兵一处都提出来了,这不是搞笑一样吗。
黄海海战后,丁汝昌应该集中所有的海军力量,与南洋舰队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到海洋上主动寻歼敌海军主力与其进行海上决战。
--------------------------------------------------------------------------------------------

南洋大臣正看老李笑话呢 巴不得借日本人之手打掉老李的政治资本 怎么可能与北洋合兵一处?

况且北洋舰队一直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 南洋舰队尽是老旧军舰 连南琛这种老舰都算是主力了
美国海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所以美国本土从来就没有被外国侵略过。
-------------------------------------------------------------------------------

白宫表示被牛牛烧过啊
隼鹰 发表于 2014-2-26 15:22
美国海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所以美国本土从来就没有被外国侵略过。
-------------------------------- ...
烧黑了涂了白漆,才改名字叫白宫的,其实就是遮丑。
作者名叫范进
怪不得那么多年不举……
作者名字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