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后方vs小后方:从后勤的角度来看解放战争的胜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15:48


关于解放战争的胜利,不同的军事著作从不同的角度都有各种论述,如人心的向背,战略的选择,基层官兵的战斗能力等等,而在后勤角度论述的相对较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解放战争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KMT因为后勤的原因出现种种问题,而TG的后勤则十分给力,这里本人就从个人的理解,谈谈从后勤的角度来看,怎么看TG解放战争的胜利原因。

从后勤的模式来看,解放战争中KMT和TG最大的区别,可以简单概括为大后方和小后方的区别,所谓大后方后勤,就是指部队的后勤主要依靠从己方控制区长距离的往前输送,其优势就在于后方的生产能力可以有稳定的保证,利用公路、铁路、海运运输,部队调动速度快,后勤运输效率较高,主要劣势就是运输线漫长而容易被攻击,小后方后勤则洽洽反之,后方的生产能力不足,运输效率也低,但是运输线灵活多变。

A) 大后方与小后方后勤模式的成因:

1,战略态势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后勤模式的形成
在解放战争初期,KMT就有了较稳固的后方,可以采用效率较高的大后方后勤模式,而TG的控制区则被隔断,每块都较小,只能采取效率较低的小后方补给。从具体的形态上来看,KMT的后勤供应往往要从大后方依赖铁路线向前方输送,而TG则往往以战略区为单位,输送距离较短。

2,武器装备对后勤的依赖性
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后勤方式是由武器装备的特点决定的,KMT以美械部队为代表的主力部队,自动武器多、炮兵多,对后勤的需求大,不可能做到就地取材,所以依赖具有较强生产、仓储能力的大后方是有其合理性的,而TG的部队自动武器和炮兵都较少,对后勤的需求较小,依靠短距离的小后方补给就可以完成。

B) 大后方和小后方后勤模式对解放战争进程的影响:

1,对战略形势发展的影响
在解放战争的初期,其实KMT的进攻推进速度是很快的,即所谓全面进攻阶段,KMT很容易就打通了津浦线、平汉线、南满线等重要的铁路线,以及串联其中的重要城市,这一方面与战争初期KMT实力较强有关,一方面也和延铁路线进行补给,大后方的后勤模式效率高,可以快速输送装备、人员、弹药等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在第二次四平战役中,利用铁路机动,KMT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就将进攻本溪的新6军,52军和71军主力北调四平,在兵力上形成了优势,进而获得了战役的胜利。

而在整个战争进行的过程中,随着KMT进攻的深入,其大后方后勤的模式也凸显了弊端,运输线越来越长,需要确保的运输节点越来越多,而TG转入内线作战,后勤线缩短,调动速度也加快了,可以进行内线快速机动,寻机歼灭敌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TG在刚开始的阶段,并未完全意识到这一优势,而是在进行了一些有力的歼灭作战之后,采取了很不擅长的外线作战方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华东的七月分兵,由于不适应原有的小后方后勤模式,难以保证弹药运输和伤员后送,连连失利,被KMT军队到处撵,自身减员也很严重,效果并不好。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也是一个脱离后方作战的典型失败案例,基本没有获得大的战果,反而把自身消耗了,减员过半。

而在三大战役阶段,TG则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注重后勤模式的调整,充分重视后勤,东北战场组建了铁道兵纵队,充分利用东北稠密的铁路网进行保障,而华东战场则动员了大批群众,用小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2,对战役方式的影响
由于KMT的大后方后勤模式依赖的是铁路、公路和海运,对其战役机动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大部分时候,KMT只能依赖铁路线和公路线进行机动,而无法进行大范围的迂回和穿插,不是KMT不想,而是不能也,一旦脱离了铁路和公路,后勤得不到保障,那就只能投降了。而TG由于依靠的是民夫、小后方运送的方式,并不依赖公路和铁路,战役机动的范围则很广,可以比较随意地选择行军路线和攻击点,带来了很大的优势。

还是以华东战场为例,在最后的淮海大决战中,KMT在淮海战场上沿铁路线摆了一个十字架,首尾不得相顾,而TG则可以随意选择地点进行攻击,先对较为突前的黄百韬兵团进行攻击,又截断宿县这个铁路枢纽,KMT只能乖乖就擒。KMT并不是不想机动,而是受到铁路运输线的限制,只能这样部署兵力,一旦脱离铁路运输线,杜聿明30万人的大兵团瞬间就混乱了,一昼夜只能走20公里,这才有了被歼灭的结局。

本人原创,欢迎大家拍砖!


关于解放战争的胜利,不同的军事著作从不同的角度都有各种论述,如人心的向背,战略的选择,基层官兵的战斗能力等等,而在后勤角度论述的相对较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解放战争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KMT因为后勤的原因出现种种问题,而TG的后勤则十分给力,这里本人就从个人的理解,谈谈从后勤的角度来看,怎么看TG解放战争的胜利原因。

从后勤的模式来看,解放战争中KMT和TG最大的区别,可以简单概括为大后方和小后方的区别,所谓大后方后勤,就是指部队的后勤主要依靠从己方控制区长距离的往前输送,其优势就在于后方的生产能力可以有稳定的保证,利用公路、铁路、海运运输,部队调动速度快,后勤运输效率较高,主要劣势就是运输线漫长而容易被攻击,小后方后勤则洽洽反之,后方的生产能力不足,运输效率也低,但是运输线灵活多变。

A) 大后方与小后方后勤模式的成因:

1,战略态势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后勤模式的形成
在解放战争初期,KMT就有了较稳固的后方,可以采用效率较高的大后方后勤模式,而TG的控制区则被隔断,每块都较小,只能采取效率较低的小后方补给。从具体的形态上来看,KMT的后勤供应往往要从大后方依赖铁路线向前方输送,而TG则往往以战略区为单位,输送距离较短。

2,武器装备对后勤的依赖性
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后勤方式是由武器装备的特点决定的,KMT以美械部队为代表的主力部队,自动武器多、炮兵多,对后勤的需求大,不可能做到就地取材,所以依赖具有较强生产、仓储能力的大后方是有其合理性的,而TG的部队自动武器和炮兵都较少,对后勤的需求较小,依靠短距离的小后方补给就可以完成。

B) 大后方和小后方后勤模式对解放战争进程的影响:

1,对战略形势发展的影响
在解放战争的初期,其实KMT的进攻推进速度是很快的,即所谓全面进攻阶段,KMT很容易就打通了津浦线、平汉线、南满线等重要的铁路线,以及串联其中的重要城市,这一方面与战争初期KMT实力较强有关,一方面也和延铁路线进行补给,大后方的后勤模式效率高,可以快速输送装备、人员、弹药等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在第二次四平战役中,利用铁路机动,KMT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就将进攻本溪的新6军,52军和71军主力北调四平,在兵力上形成了优势,进而获得了战役的胜利。

而在整个战争进行的过程中,随着KMT进攻的深入,其大后方后勤的模式也凸显了弊端,运输线越来越长,需要确保的运输节点越来越多,而TG转入内线作战,后勤线缩短,调动速度也加快了,可以进行内线快速机动,寻机歼灭敌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TG在刚开始的阶段,并未完全意识到这一优势,而是在进行了一些有力的歼灭作战之后,采取了很不擅长的外线作战方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华东的七月分兵,由于不适应原有的小后方后勤模式,难以保证弹药运输和伤员后送,连连失利,被KMT军队到处撵,自身减员也很严重,效果并不好。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也是一个脱离后方作战的典型失败案例,基本没有获得大的战果,反而把自身消耗了,减员过半。

而在三大战役阶段,TG则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注重后勤模式的调整,充分重视后勤,东北战场组建了铁道兵纵队,充分利用东北稠密的铁路网进行保障,而华东战场则动员了大批群众,用小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2,对战役方式的影响
由于KMT的大后方后勤模式依赖的是铁路、公路和海运,对其战役机动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大部分时候,KMT只能依赖铁路线和公路线进行机动,而无法进行大范围的迂回和穿插,不是KMT不想,而是不能也,一旦脱离了铁路和公路,后勤得不到保障,那就只能投降了。而TG由于依靠的是民夫、小后方运送的方式,并不依赖公路和铁路,战役机动的范围则很广,可以比较随意地选择行军路线和攻击点,带来了很大的优势。

还是以华东战场为例,在最后的淮海大决战中,KMT在淮海战场上沿铁路线摆了一个十字架,首尾不得相顾,而TG则可以随意选择地点进行攻击,先对较为突前的黄百韬兵团进行攻击,又截断宿县这个铁路枢纽,KMT只能乖乖就擒。KMT并不是不想机动,而是受到铁路运输线的限制,只能这样部署兵力,一旦脱离铁路运输线,杜聿明30万人的大兵团瞬间就混乱了,一昼夜只能走20公里,这才有了被歼灭的结局。

本人原创,欢迎大家拍砖!
看看离我们最近的淮海战役后勤人员,就知道古代战史上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作战,基本是夸大其词了
这个观点不算新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民党检讨辽沈战役的时候就提出来了。。。
解放战争的后勤在一个时期之内确实遇到过极大的问题,但是最终被妥善解决了,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很简单,靠智慧,靠想办法,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充分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战斗胜利的保证
譬如,解放战争时期,我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三、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就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正规军还有71个军227个师的番号约115万人,加上特种兵、机关、学校和地方部队,总兵力为204万人,其中能用于作战的部队为146万人。这些部队,多是新建或被歼后重建的,且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的广大地区,在战略上已无法组织有效防御。蒋介石为了赢得时间,依托长江以南半壁山河重整军力,等待时机卷土重来,一方面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隐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任“代总统”,并出面提出与我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另一方面仍以国民党总裁身份总揽军政大权,积极扩军备战。将京沪警备总司令部扩大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任命汤恩伯为总司令,统一指挥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和江西省东部的军事,会同华中“剿匪”总司令部(4月改称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总司令白崇禧指挥的部队组织长江防御。到1949年4月,国民党军在宜昌至上海间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上,共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人的兵力。其中,汤恩伯集团75个师约45万人,布防于江西省湖口至上海间800余公里地段上;白崇禧集团40个师约25万人,布防于湖口至宜昌间近1000公里地段上。同时,以海军海防第2舰队和江防舰队一部计有军舰26艘、炮艇56艘分驻安庆、芜湖、镇江、上海等地的长江江面,江防舰队主力计舰艇40余艘分驻宜昌、汉口、九江等地江面,沿江巡弋;空军4个大队计飞机300余架分置于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支援陆军作战。此外,美、英等国也各有军舰停泊于上海吴淞口外海面,威胁或伺机阻挠人民解放军渡江

当时,解放军弹药不够,补给不足,当时解放军手里的子弹甚至不够人手一发的,炮弹更是严重不足,根本不够五分钟的炮火准备当时陈毅想要放弃渡江战役,希望再多几个月时间的准备再打,粟裕不同意,认为机不可失,战机一去不复返,陈毅和粟裕甚至吵了起来,随后粟裕拉着谭震林一起立了军令状,保证十天之内找到足够的炮弹,谭震林当时十分担心,怕完不成任务贻误战机造成不必要的伤亡,粟裕当时只是微微一笑,告诉谭震林不要担心,陈毅虽然与粟裕吵得很厉害,但是却也非常关心粟裕,怕他完不成任务不好办,就告诉谭震林再找粟裕沟通一下,看看需要帮什么忙,谭震林找到粟裕,粟裕微笑着对谭震林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给我找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战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否则就不灵了。“。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陈毅想:他恐做不了了。到第三天四更时候,粟裕秘密地请谭震林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找炮弹。粟裕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汤恩伯的防线时,粟裕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汤恩伯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调集大量炮兵向江里开炮,雨点般的炮弹纷纷射在草靶子上。过了一会儿,粟裕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炮弹。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粟裕命船赶紧往回开。此时顺风顺水,汤恩伯想追也来不及。这时船的两边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炮弹,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发,总共有20条船,总数超过了十万发炮弹。谭震林把借炮弹的经过告诉陈毅时,陈毅感叹地说:“粟裕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提一个小问题,淮海时的铁路枢纽可不是宿迁,是宿县,也就是今天安徽的宿州
lz分析总结得很好。当年挺进大别山,是想吸引开进攻延安的敌军,结果敌人没有被吸引开,刘邓大军却遭到很大削弱,丢掉了全部的重武器。所以后来老毛要粟裕挺进江南后,粟裕不同意,立主依托现有根据地消灭敌人。最后迎来了高效的淮海战役。
wz1993 发表于 2014-2-23 16:31
提一个小问题,淮海时的铁路枢纽可不是宿迁,是宿县,也就是今天安徽的宿州
不好意思。。。笔误,已改
复旦一兵 发表于 2014-2-23 16:33
lz分析总结得很好。当年挺进大别山,是想吸引开进攻延安的敌军,结果敌人没有被吸引开,刘邓大军却遭到很大 ...
老毛的很多经验还是基于解放战争初期的,当时TG确实对后勤依赖不大,可以进行大范围机动作战,但是到解放战争后期已经进入大兵团作战阶段了,对后勤的依赖是很大的,没有后勤完全没法玩了
gujgujguj 发表于 2014-2-23 16:12
看看离我们最近的淮海战役后勤人员,就知道古代战史上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作战,基本是夸大其词了
基本上宋代以前的古人都是数学不好,喜欢夸张的人。

放现在,都被关进去了,因为老数字造谣啊。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大一的时候军训,大约3000人的新生野外25公里拉练,大约5-6个营吧,
双人纵列,就基本上前看不到头,后看不到尾了。。

jindoudeugu 发表于 2014-2-23 16:18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恶意卖萌!!可耻!!
xsty991 发表于 2014-2-23 17:15
基本上宋代以前的古人都是数学不好,喜欢夸张的人。

放现在,都被关进去了,因为老数字造谣啊。
根据《补给战》的记述,在铁路出现之前,如果没有水路进行运输的话,基本上在同一个地点可以集结的作战兵力也就是1-2万人
gujgujguj 发表于 2014-2-23 16:12
看看离我们最近的淮海战役后勤人员,就知道古代战史上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作战,基本是夸大其词了
那倒也不至于,古代大量的辅兵有时候是战兵的十倍,照样算进那几十万大军里,按今天的标准,肯定是不能算的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执夷 发表于 2014-2-23 17:38
那倒也不至于,古代大量的辅兵有时候是战兵的十倍,照样算进那几十万大军里,按今天的标准,肯定是不能算 ...
80万大军的故事。。。
小后方是物质,大后方是人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能把解放战争的胜负焦点转移到后勤上,算是不易。。。

不过,解放战争后勤补给影响国共双方胜负的关键,却是后勤模式是否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问题。。。

而蒋介石只知道要援助,大买美国武器,搞啥美械半美械师,却不知道美械看似火力强大,但问题却是弹药消耗极大,需要极强的后勤保障能力,且重型装备多,机动不易,只能依托有限的铁路公路作战,一旦陷入交通不便的山区,往往无法发挥战力,例如74师。。。

总所周知,当时中国基础建设极为薄弱,铁路公路无法形成网络,仅仅是单线连接,所以极容易被截断,而显然部署大量兵力在铁路公路防御,又不现实。。。所以美械部队在中国是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的。。。纵观国共解放战争,蒋介石的主力部队在接战初总是很猛,但是自身携带补给打不了三天,只要拖过三天,截断补给,往往陷入弹尽粮绝的窘境而全军覆没。。。比如孟良崮74师,比如长春围城战,比如淮海战役。。。

而相对于国军,我军的武装虽然五花八门,日械较多,火力薄弱,但是后勤消耗也小,虽然火力不足,但是只要顶住蒋军三板斧,将其围困起来,往往致胜。。。而且最关键的是,我党我军强大的组织能力(民心向背当然是是主要的,但要是没有强大的组织能力,没有完善的基层党组织,如何让这种民心向背化为实质性的战斗力呢???),能够组织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后勤保障力量,能够迅速恢复东北军工生产,能够动员起百万百姓推着独轮车,挑着扁担,为大军供应补给。。。人力独轮车这种交通工具很土,但是好处却是适合当时中国的交通状况,公路能走,土路能走,甚至羊肠小道也能走,道路适应性广,而相对比之下,蒋军一旦公路被截断,就难于通行了,而我军又善于运动战,善于绕到敌军后方。。。当然,蒋军开始时战术采用还是极为有效地,比如说全面进攻时,各部队齐头并进,拉开很长的战线,缓缓推进,让我军无空子可钻,只好挑着山区等不便通行之处避其锋芒,但张灵埔这种蠢货为了争功坏了大事。。。让全面进攻战略破产。。。

而当我们研究美军在欧洲的战法时,也会发现,美军所采用的战术也是宽正面各部队齐头并进,或者沿着海岸突进。。。实际上宽正面齐头并进,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保证补给线的安全,而最大程度发挥补给的优势,也就是美军的优势,而海岸突进快,如果夺取港口的话,更可直接获得补给,补给线更近。。。

当蒋军由宽正面完整战线在初期也证明是成功的,虽然说不上能够发挥后勤优势,但也可保证后勤安全。。。但显然这需要团队精神,不能依仗自己兵强马壮就像表现自己。。。

而当蒋军在辽沈,在平津,在淮海的时候,他的问题就是由全面进攻的宽正面线推进,变为点驻守,而且避免政治影响,为了保证占领城市不被夺取,这些部队部署过于靠前,却靠着单薄线状连接补给线提供补给,而这种补给线,极容易被占据机动优势的我军所切断,形成包围,只要顶过了初期的困难时期,一旦形成围困,蒋军就只有失败一途了。。。

而同样地,美军在欧洲打的有声有色,却在朝鲜吃了瘪,其原因之一,就是朝鲜虽然经过了日本的经营,但是基础建设还是很薄弱,而朝鲜山地环境更是加剧了这一点。。。导致了美军机械化部队难于发挥机动作战的优势。。。而我志愿军靠着两条腿,却可以在山间行走自如,而美军的部队只能据现在公路附近,机动性受到极大的限制,形成了飞毛腿跑得过汽车轮的现象。。。尤其是前几次战役,美军没有形成稳固的阵线,无法保护自己的后路,容易被占据环境机动优势的志愿军,从侧翼包抄后方。。。这是前几次美军失利的主要原因。。。而等到四次五次战役时,美军撤退至朝鲜半岛中部,在防御与有限反击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线,我军就无计可施了。。。不过也表现了,我军一旦深入他国作战,缺乏长途的后勤支援能力。。。这在建国以后的对印,对越反击战中都有明显体现。。。否则,我们直下他们首都是完全可能的。。。

而美军在阿富汗的窘境,实际上,也说明了建立适应当地做战环境的军队与后勤补给体制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得到解决。。。
东北华北产粮区竟然要南方供应粮食,守个最大的兵工厂竟然要南方供应军火。
看看离我们最近的淮海战役后勤人员,就知道古代战史上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作战,基本是夸大其词了
现代战争消耗最大是弹药,古代又没有。


“粟裕兵团的挺进豫皖苏,由于不适应原有的小后方后勤模式,难以保证弹药运输和伤员后送,攻坚难以获得成效,连续在南麻、临郇攻击失利”
那两个地方叫做南麻临朐,而且是在鲁中,而不是豫皖苏。两场战役虽然发生在七月分兵之后,但却在粟裕进军豫皖苏之前。

“粟裕兵团的挺进豫皖苏,由于不适应原有的小后方后勤模式,难以保证弹药运输和伤员后送,攻坚难以获得成效,连续在南麻、临郇攻击失利”
那两个地方叫做南麻临朐,而且是在鲁中,而不是豫皖苏。两场战役虽然发生在七月分兵之后,但却在粟裕进军豫皖苏之前。
现代战争消耗最大是弹药,古代又没有。
看看古人的运输方式吧!基本是前方一个士兵作战,后方就得十个人运粮草!
后勤这个事,TG都是在占领了满洲之后发达起来才能和国民党分庭抗礼,否则,就靠那些小推车,运些什么呢?难道光吃粮食就能获得胜利吗?战胜日本时,TG主要就是在西北,比较穷的地方,还有河北、河南、山西、苏北、鲁西南的边缘地带,就算到现在也是比较贫穷的地方,大城市一个都没有,生产能力根本就不行。后来派人到了东北,而东北在之前是日本人统治,根本没有国民党势力;在之前是奉系军阀势力,奉系和国民党斗了那么多年,由于国民党北伐失利所以失去北京天津控制权,和国民党的江浙系是死对头,也不可能支持国民党;在之前是北洋系和满人,也都是国民党的对头,所以这些势力全部加入了GCD。GCD在当时的成功,就在于能够容忍各种不同势力,而国民党,总的来说是江浙财阀+广东革命党+湖南湖北投机者的组合,地区局限性太强了,延续了满清末年南北势力对抗的架构,没有及时调整为全国性政党,而GCD则利用了北方的势力,又团结了南方的穷人,这样无论从民众基础、文化建设还是经济力量等方面,都超过了国民党。

赫鲁晓夫 发表于 2014-2-24 11:55
“粟裕兵团的挺进豫皖苏,由于不适应原有的小后方后勤模式,难以保证弹药运输和伤员后送,攻坚难以获得成效 ...
提得好,其实应当用七月分兵后,外线兵团的遭遇来论述更为合适一些
来看瑶瑶舞 发表于 2014-2-24 11:27
现代战争消耗最大是弹药,古代又没有。
粮食,军械一样需要,而且古代道路通行条件差,到处是无人区,路上消耗更大,十中有九要消耗在路上,这个供养比例比现代军队更高
renfeng 发表于 2014-2-24 10:44
能把解放战争的胜负焦点转移到后勤上,算是不易。。。

不过,解放战争后勤补给影响国共双方胜负的关键, ...
对啊,适合当地环境的作战方式才是王道!
陈毅元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
具体事实都说错一堆,论述该打回重写。
cardo 发表于 2014-2-23 21:45
80万大军的故事。。。
始皇命王翦发兵八十万灭楚,按照史书,当时秦国也才1KW左右(水分很大),总兵力70-100W(巅峰时期),但是各地兵力分散,实际上可能只有50W左右甚至更少,这之中很大一部分是后勤还有其它的人员,相当于搬了一个城市去。
rottenweed 发表于 2014-2-24 20:58
具体事实都说错一堆,论述该打回重写。
还有哪儿有错。。。您说。。。我改。。。
切实从事实考虑,我国古代史没有能力进行这样规模的战争的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吃的喝的睡的穿的用的,还有弹药油料辎重,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在解放战争的初期,其实KMT的进攻推进速度是很快的,即所谓全面进攻阶段,KMT很容易就打通了津浦线、平汉线、南满线等重要的铁路线,

津浦线的情况不清楚,但我知道KMT从未打通过平汉线,因为我家就在邯郸。当初邯郸战役,KMT马法五部被我军歼灭,高树勋部起义。KMT没能打通平汉线,在美国海军的援助下才得以登陆秦皇岛,进而进犯东北。
老毛的很多经验还是基于解放战争初期的,当时TG确实对后勤依赖不大,可以进行大范围机动作战,但是到解放 ...
也许当时太祖这一批从无数场实战中学习成才的土产军事家对于现代后勤理念没有什么系统认识的话,那么他们对于根据地的理解是常人所远远不及的,因为长征仅仅结束了十年而已。他们知道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对战役的胜利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TG长征落脚陕北后包括整个抗战时期发展和巩固根据地就是TG这一时期的一项排在第一位的工作,而且成果显著。所以解放战争初期,TG选择内线作战就是必然的结果。蒋军即使进入根据地内部,也必然面临重重困难,敌之劣势即我之优势。所以内战仅进行一年多时间我依托内线优势即取得歼灭蒋军一百多个旅的战果。但战争的扩大必然会极大破坏根据地的基础,根据地的百姓负担将越来越大。因此这也成为47年年中以后各大野战军相继跳到外线作战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