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战略视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长篇连载,不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09:02


大战略视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  引子

德国是一把锋利的剑。这把剑的威力如何,不在于剑的本身,而在于它被握在谁的手中挥舞。

战争史集中体现了人的意志与外界限制性的冲突。俾斯麦打破了黎塞留和梅特涅的魔咒后,自己又陷入了新的魔咒。

黎塞留的意志是让德意志永远处于数百个小国林立的状态,不构成对法国的丝毫威胁,法国还可以想怎么摆布它就怎么摆布;梅特涅的设计却又和黎塞留意趣有异,他不能容忍法国的为所欲为,所以要让德意志形成几十个并不太小的国家,不构成对奥地利的威胁,但又有一定的抵御法国上下其手的力量。

1871年后的俾斯麦环顾天下,德意志帝国的下一步应该迈向何处?当他走到大门口的时候,他茫然了,不知道自己该向哪儿去。刹那间人的法则、社会的法则以及更为奥秘的自然法则交织在一起,让他无所适从难得其所,于是他转头走了回去。

俾斯麦和法国人一样忘记不了德国攫取阿尔萨斯和洛林对法国所造成的伤害,他甚至是把握到了英国从孤立政策转变为参与欧洲,成为欧洲体系成员的做法,所表露出的对于德国敏感地位的破坏心理。胜利者珍惜战利品的心态,往往成为了获得更多战利品的障碍。

德意志帝国并不惧怕英国、法国、奥地利以及俄国这些欧洲大国中的任何一个,但是确实惧怕这些大国锋芒的一致所指。所以俾斯麦穷其余生忘却了前景,忘却了以更大的战利品来保护较小的战利品,碌碌无为或者是碌碌有为地构织着他的同盟。

让欧洲走向均势与和平花费了四十三年。引爆它,却仅需一天时间。在战争来临的前刻,俾斯麦不在了,老毛奇不在了,施里芬也不在了,鲁登道夫形只影单地被掩没在一般人众之中还在历练,俾斯麦的“门徒们”高居庙堂东施效颦般地肆意挥霍着他们的“导师”所留下的遗产,食而不知其味。

结果终于还是沦落到要在英国、法国和俄国并排放列的大炮的射程之内书写,这个俾斯麦的后半生殚精竭虑想要改变的可能,并不如他所愿地变成了事实。它就像一个魔咒,不但嘲笑了他,接着又再次不可思议般地嘲笑了他的后来者——阿道夫•希特勒。


大战略视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  引子

德国是一把锋利的剑。这把剑的威力如何,不在于剑的本身,而在于它被握在谁的手中挥舞。

战争史集中体现了人的意志与外界限制性的冲突。俾斯麦打破了黎塞留和梅特涅的魔咒后,自己又陷入了新的魔咒。

黎塞留的意志是让德意志永远处于数百个小国林立的状态,不构成对法国的丝毫威胁,法国还可以想怎么摆布它就怎么摆布;梅特涅的设计却又和黎塞留意趣有异,他不能容忍法国的为所欲为,所以要让德意志形成几十个并不太小的国家,不构成对奥地利的威胁,但又有一定的抵御法国上下其手的力量。

1871年后的俾斯麦环顾天下,德意志帝国的下一步应该迈向何处?当他走到大门口的时候,他茫然了,不知道自己该向哪儿去。刹那间人的法则、社会的法则以及更为奥秘的自然法则交织在一起,让他无所适从难得其所,于是他转头走了回去。

俾斯麦和法国人一样忘记不了德国攫取阿尔萨斯和洛林对法国所造成的伤害,他甚至是把握到了英国从孤立政策转变为参与欧洲,成为欧洲体系成员的做法,所表露出的对于德国敏感地位的破坏心理。胜利者珍惜战利品的心态,往往成为了获得更多战利品的障碍。

德意志帝国并不惧怕英国、法国、奥地利以及俄国这些欧洲大国中的任何一个,但是确实惧怕这些大国锋芒的一致所指。所以俾斯麦穷其余生忘却了前景,忘却了以更大的战利品来保护较小的战利品,碌碌无为或者是碌碌有为地构织着他的同盟。

让欧洲走向均势与和平花费了四十三年。引爆它,却仅需一天时间。在战争来临的前刻,俾斯麦不在了,老毛奇不在了,施里芬也不在了,鲁登道夫形只影单地被掩没在一般人众之中还在历练,俾斯麦的“门徒们”高居庙堂东施效颦般地肆意挥霍着他们的“导师”所留下的遗产,食而不知其味。

结果终于还是沦落到要在英国、法国和俄国并排放列的大炮的射程之内书写,这个俾斯麦的后半生殚精竭虑想要改变的可能,并不如他所愿地变成了事实。它就像一个魔咒,不但嘲笑了他,接着又再次不可思议般地嘲笑了他的后来者——阿道夫•希特勒。


大战略视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2)

2    他的奋斗和一线之机

1939年4月1日,各国的主要报纸都登载出下述的新闻:英国张伯伦内阁,已向波兰提出保证,将保卫该国以对抗任何来自德国方面的威胁。

而在此之前,给战略家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张伯伦,是一位要诱使着希特勒向东走的人,并且已经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难道到了今天这样的一个时刻,他已经实现了他的目标了吗?或者是基于什么原因,他终于放弃了这个目标?

在《霍斯巴赫备忘录》中,保存有希特勒于1937年11月所表述出的他的政治路线:德国需要较多的“生存空间”以解决对于粮食的需求,因为一方面没有那样多的外汇可支付得起粮食进口;另一方面,在世界贸易中争取较高地位的机会也非常有限。何况这种间接补给的方法将使德国依赖外国,到了战时就会有挨饿的危险。商业立国的道路选择,在当初就是被俾斯麦放弃的了,就是一只羊也不会愿意被人剪毛的。

希特勒对于“生存空间”的表达,首先是必须要抢在粮食危机到来之前,去东欧地区获得“农业有用空间”,明智的人会眼睁睁地等着自己被饿死吗?其次,作为一个正义的人,想收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失的领土,并不算是一个不正义的要求吧,不过是强权争斗,彼此争来夺去是为常态。

于是,从莱茵河岸非军事化地区到奥地利,从苏台德地区再到布拉格,希特勒很快就东向到了波兰的国境线。他的最后的要求只是但泽港以及一条把它和祖国连接起来的回归道路,这似乎并不是一个会让张伯伦不得不改弦易辙的很难满足的大问题。

当时,“战争贩子”丘吉尔当然支持张伯伦的英国保证波兰安全的政策,但是在他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事后诸葛亮地用雄辩的文笔对此进行了强烈批判:

“当所有一切的援助和利益都已丧失殆尽之后,英国才开始牵着法国一同保证波兰的完整——这个贪鄙的波兰,仅仅在6个月之前,还曾在捷克趁火打劫。若在1938年为捷克而战,那还是合理的……五六年来,所采取的都是绥靖政策,现在却于一夜之间作了一个突然的和完全的转变,决心在远较过去恶劣的条件上和最大的规模上,接受一次显然即将爆发的战争……这就是最后的决定,其作成的时机可能是最恶劣的,其作成的理由也是最难令人满意的,但其将使千万人受到屠杀却是毫无疑问的。”

丘吉尔在不应该激动的时候却是非常地激动,难道只是因为,抛开他文中所说的那些话语,就是因为让邪恶的纳粹和同样“邪恶”的布尔什维克迎头相撞的机会被落得个功亏一篑,多少年以后对此他也是愤懑不已吗?

从战略的角度来说,英法保证波兰领土完整的政策,直接目的是维护波兰独立,间接目的是遏制和抵御对他们潜在的最大的威胁,从而确保自己的安全。但是张伯伦的改弦易辙显然无法达成这样的两个目的中的任何一个。即便就是在打败了纳粹的6年后,波兰的新“主子”俨然已是苏联。所有一切用来毁灭希特勒德国的努力,其结果只是让欧洲变得如此的残破和衰弱,英国——连同其所有的欧洲邻国,一起成为了美国的穷伙伴。

9月17日,张伯伦看到的只是苏联红军和纳粹国防军在布列斯特的友好会师,彼此互道着合作愉快,而不是他曾经想象中的拼个你死我活。他的保证波兰安全政策的突然出台,只是因为是从策略到理念的一次升华吗?除此以外,后人们似乎找寻不到其它的合理解释。


大战略视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2)

2    他的奋斗和一线之机

1939年4月1日,各国的主要报纸都登载出下述的新闻:英国张伯伦内阁,已向波兰提出保证,将保卫该国以对抗任何来自德国方面的威胁。

而在此之前,给战略家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张伯伦,是一位要诱使着希特勒向东走的人,并且已经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难道到了今天这样的一个时刻,他已经实现了他的目标了吗?或者是基于什么原因,他终于放弃了这个目标?

在《霍斯巴赫备忘录》中,保存有希特勒于1937年11月所表述出的他的政治路线:德国需要较多的“生存空间”以解决对于粮食的需求,因为一方面没有那样多的外汇可支付得起粮食进口;另一方面,在世界贸易中争取较高地位的机会也非常有限。何况这种间接补给的方法将使德国依赖外国,到了战时就会有挨饿的危险。商业立国的道路选择,在当初就是被俾斯麦放弃的了,就是一只羊也不会愿意被人剪毛的。

希特勒对于“生存空间”的表达,首先是必须要抢在粮食危机到来之前,去东欧地区获得“农业有用空间”,明智的人会眼睁睁地等着自己被饿死吗?其次,作为一个正义的人,想收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失的领土,并不算是一个不正义的要求吧,不过是强权争斗,彼此争来夺去是为常态。

于是,从莱茵河岸非军事化地区到奥地利,从苏台德地区再到布拉格,希特勒很快就东向到了波兰的国境线。他的最后的要求只是但泽港以及一条把它和祖国连接起来的回归道路,这似乎并不是一个会让张伯伦不得不改弦易辙的很难满足的大问题。

当时,“战争贩子”丘吉尔当然支持张伯伦的英国保证波兰安全的政策,但是在他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事后诸葛亮地用雄辩的文笔对此进行了强烈批判:

“当所有一切的援助和利益都已丧失殆尽之后,英国才开始牵着法国一同保证波兰的完整——这个贪鄙的波兰,仅仅在6个月之前,还曾在捷克趁火打劫。若在1938年为捷克而战,那还是合理的……五六年来,所采取的都是绥靖政策,现在却于一夜之间作了一个突然的和完全的转变,决心在远较过去恶劣的条件上和最大的规模上,接受一次显然即将爆发的战争……这就是最后的决定,其作成的时机可能是最恶劣的,其作成的理由也是最难令人满意的,但其将使千万人受到屠杀却是毫无疑问的。”

丘吉尔在不应该激动的时候却是非常地激动,难道只是因为,抛开他文中所说的那些话语,就是因为让邪恶的纳粹和同样“邪恶”的布尔什维克迎头相撞的机会被落得个功亏一篑,多少年以后对此他也是愤懑不已吗?

从战略的角度来说,英法保证波兰领土完整的政策,直接目的是维护波兰独立,间接目的是遏制和抵御对他们潜在的最大的威胁,从而确保自己的安全。但是张伯伦的改弦易辙显然无法达成这样的两个目的中的任何一个。即便就是在打败了纳粹的6年后,波兰的新“主子”俨然已是苏联。所有一切用来毁灭希特勒德国的努力,其结果只是让欧洲变得如此的残破和衰弱,英国——连同其所有的欧洲邻国,一起成为了美国的穷伙伴。

9月17日,张伯伦看到的只是苏联红军和纳粹国防军在布列斯特的友好会师,彼此互道着合作愉快,而不是他曾经想象中的拼个你死我活。他的保证波兰安全政策的突然出台,只是因为是从策略到理念的一次升华吗?除此以外,后人们似乎找寻不到其它的合理解释。
“他的保证波兰安全政策的突然出台,只是因为是从策略到理念的一次升华吗?除此以外,后人们找寻不到其它的合理解释。”

———礼崩乐坏之时,何等的难能可贵
礼崩乐坏到何等程度,且容后面慢慢道来,不过,所有的亚非拉,所有的被殖民以及被侵略被侮辱过的,似乎还有着另外的心态。。。
mark一下,等更新完一起看,真心喜欢这种帮军迷整理事件经过和整理思考逻辑的帖子,楼主加油啊

大战略视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3)

2    他的奋斗和一线之机(续)

英法没有给予波兰安全保证的话,可以想见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不会问世,更谈不上还会有德苏瓜分波兰的秘密协定的存在了。在张伯伦内阁保证波兰领土完整的政策晓知天下两天后,1939年4月3日德国制定了闪击波兰的“白色方案”,但这个方案到底会不会被实施,显然还存在着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要有一个德苏之间的合作关系。这样的合作关系即便是实用的,也是要被希特勒本能地加以蔑视的。甚至是直到1939年3月25日,他还在对着哈尔德说“不想用武力来解决但泽问题”。

张伯伦对希特勒指向波兰的蠢蠢欲动只是三缄其口的话,灭亡波兰的方案即便还会被制定,那么也一定会让它的阶段性在时间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场华沙保卫战胜利的影响力真的能够这样地持久吗?恰恰是张伯伦而不是任何其他人扶着波兰人,让后者骑在了老虎的背上。如若不然,人们似乎已经不再是担心,在希特勒的巧舌如簧百般利诱和纳粹国防军不断演习的相互配合下,波兰人不会满足他的最后的要求,而是要更多地想象当波兰骑兵成为德军继续东向的马前卒的景象了。西乌克兰在历史上和波兰的联系并不疏远,那里的“农业有用空间”令人垂涎。

如果波兰人的让所有的大国都会为之不快的继续的“死硬作风”,导致德军打了一场有限目标的局部战争时,英法苏三国似乎都没有充分的要替波兰的“不识时务”买单的理由和必要。这样的局面的出现,会让希特勒也像当初的俾斯麦一样,再转头走回自家的那个更大了一些的庭院吗?任何人都会有没了胃口的时候。

正是由于以上分析的可能存在,所以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点明战争责任的时候,才能对张伯伦批判的那样的振振有词,当然他一如既往地将自己隐身了起来,不再记起希特勒对他的“战争贩子”的称谓。


大战略视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4)

3   对波兰战役的再次导演

1939年9月1日,德军波兰战役打响,波兰被迅速灭亡的结局是无解的。在此之前,一切的幻想和梦呓在现实面前必然也应该被击得粉碎。
对波兰战役的再次导演,用意于经过多少还能够被那时现实所允许的,多少还具备那时现实可能性的各种努力,让波兰的灭亡之战进行得更为体面一些。

总结来看,这些努力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波军战役部署的调整;2)对“双重钳形攻势”的破解;3)对苏联红军背后一击的防范;4)西线法军的有所作为;5)反闪击战;6)反坦克战。

1)        波军战役部署的调整:

开战时,波兰一共有三十个步兵师(其中十个为预备役师),十一个骑兵旅,一个山地旅,两个摩托化(装甲)旅,以及“250万经过训练的人员”。

把波兰战役的战场空间,大致类比为一个正方形,可能比较便于字面阐述和理解一些。因为“白色方案”从一开始就尽量利用了德波边境的全长,利用地理形势,在战役开打之前,就已形成了包围波军的态势。

这个正方形的上边(北方),是东普鲁士和波米拉尼亚。德军的北面集团军下辖的两个军团,第三军团在东普鲁士展开,第四军团在波米拉尼亚展开,它们一共包括二十一个师。

正方形的下边(南方),是西里西亚,摩拉维亚以及斯洛伐克亚。德军的南面集团军下辖的三个军团:第十四军团展开在上西里西亚,以及摩拉维亚的东部和斯洛伐克亚的西部;第十军团在西里西亚的周围;第八军团在西里西亚的中部地区。一共包括36个师。

正方形的左边(西方),是奥德——华尔塔盆地,德军在此没有部署进攻兵力,只在造垒地域配备了有限的防御力量,几乎是敞开了正中门户。

正方形的右边(东方),是预留给苏联红军背后一击的区域。

一次完美的战役,总要双方都配合才能打得出来。从德军部署在正方形的上、下两条边的进攻兵力兵器来看,其主要锋芒所向正中波军的蜂腰部,虽然这个蜂腰很粗,但在装甲部队的机械化行进能力面前,还是很细。德军应该提前很准确地掌握了波军的兵力部署状况,否则,哈尔德真是个天才。

如果波军也掌握了德军以上的兵力兵器配置情报,那么波军的战役部署可做以下的调整:

更新常进审核,要老半天才能出来

大战略视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5)

3   对波兰战役的再次导演(续1)

和后来实际被执行的波军的战役部署相比,法国魏刚将军的建议可算是中规中矩。把波军防线收缩在尼门河,波尔河,拉柳河,维斯特拉河以及桑河的后面,实施河川防御,不但将防线从一一二五哩缩短到了三七五哩,同时河川的障碍也显然会大大削弱德军装甲部队的闪击能力。

波兰的政军高层人物们,并不仅仅是因为接受了魏刚将军的建议,就意味着必须放弃有着重要战略价值的整个的西波兰,更是与他们直到此时依然恋恋不忘的攻势战略旨趣迥异。以精锐骑兵部队取最短路线直取柏林的梦想总是会让人心潮澎湃。

可惜,波兰人和魏刚将军当然都看不到中国宋太宗的山河阵势图,即便看到了,能否深刻领会并运用于波兰战役,当然还是一个问题。

针对德军攻势的显著特点,即中门洞开,南北对进,于深远侧翼展开双重钳形攻势,波军将精锐的几乎占了总兵力兵器一半之数的,面向着德国国界,准备一俟法军展开全面攻势后,就向德国猛烈进击的三个军团,无疑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尴尬的角色。

这三个军团就是沿德波边界走势,自西向南倾斜约30°,呈线形配置的波兹南军团、罗兹军团和克拉考军团。总兵力为十四个师,五个骑兵旅和一个摩托化旅。

当法军真的在西线展开了全面攻势,这三个军团如果分为左中右三个方向向西进击的话,德军进展中的,位于正方型左侧上下两个夹角处的第四和第八军团也可以将它们包围在奥德——华尔塔筑垒地域的坚壁以东。

所以将波兹南军团配置在拉柳河和拉华之南、布楚拉河以北,罗兹军团和克拉考军团收缩至维斯特拉河大河弯处以及莫德林—托乌左—基尔斯之线,才能发挥出它们的价值。骑兵旅适时转进至德军进攻轴线的翼侧,并以其机动力袭击德军的交通线及后方指挥部。宝贵的两个摩托化旅似乎也只能集中应用于会战中的战场反击。

因为苏联红军必定会晚出于德军,留置在布格河以东的波里希集团北上拉柳河区域,求得对德军第3军团的侧击战果。


大战略视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6)

3   对波兰战役的再次导演(续2)

一方面,这样的一些措施比起魏刚将军的建议,主要的改变是在河川防御的基础上,要将波军的所有的骑兵旅全部前出于防御线以外,但还是活动在波兰的国界线以内。在广大的乡村地区,他们的战场补给并非无法获得。“250万经过训练的人员”完全没有必要,再耗费物资和时间加以组织,让他们看起来有个正规部队的模样。他们中的大多数应该就地集结,开展游击战,并配合十一个骑兵旅对于敌交通线的破坏。

另一方面,如此一来,从政治上来说,当然可以让波兰政府不至于完全承担不战而放弃整个西波兰的责任。毕竟他们已经完整地投入进去了被波兰人视为骄傲的所有的骑兵兵团。

波兰在事先确实获得了法国人的保证,这个保证是在法国动员第一天后的十四天,法军将用主力在西线对德军发动攻势。对于这样的一个保证,不知道波兰政府是不是在彼时表示认可和满意。可能以波军统帅斯米格雷元帅的眼光来看,两个礼拜的时间,不过是边界战斗所要耗费的。

不管如何,在战前,在各大国军界的高层圈内,谈论德国空军的语调却都是不轻松的。难道要等到士兵们亲耳听到斯图卡轰炸机的怪啸身后,才给予他们以毫无意义的同情吗?

在法军统帅甘末林将军9月10日的信件中,他这样告诉波兰人:“从开始起,就有空中的战争与地面的作战相配合,而我们也知道有相当部分的德国空军是正在与我们对抗。”

这是甘末林将军能够说得出口的话吗?他把波兰人就当成了可以愚弄可以随时丢弃的牺牲品吗?德国空军精锐的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的飞机,此时全部正在波兰的天空,到处喷吐着死亡的烈焰。而法军所要面对的不过是战力等而次之的不完整的第三军团罢了。

进攻的战略思想害了波兰人,如同防御的战略思想害了法国人一样。波兰军事要塞的荒废和法国马其诺防线的固若金汤恰有一比。

难道事先就不能像德国在西班牙派出空军支援部队那样,法军从他们很为庞大的飞行军团中,分出一些以加强波军的空中力量吗?

小国可以做许许多多的梦,但是小国千万不要做军事强国的梦!并不久远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这些,对于今天东亚的那几个国家来说,难道就没有警示意义吗?



大战略视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7)

4  逝不可追与战略陷阱

人们称呼波兰战役结束以后的西线战争是一场“假的战争”,是“静坐战”。其实,在这样的表面之下,到处的暗流正在涌动。

波兰刚被灭亡,10月6日,希特勒公开向英法两国发出了和平建议,但是不论是从英国人的民族性还是从维护大英帝国的霸权地位出发,显然只有断然拒绝这个唯一的回答。英国人以为自己终于看透了问题的实质,那就是“最坏也不过如此了。”当然,最后,在英法政军高层最核心的圈子里,也许还存在着一个“绝密的期待”……(听起来有些类似于今天美国助理国务卿拉塞尔所讹诈的美国对华的“秘密战略”吗?呵呵)

对于和平,希特勒除了口吐莲花以外,还能从终点再回到起点,接受某种合理的解决德波国界问题的妥协方案吗?承诺重建波兰后德军再退出波兰并保证波兰的独立地位?要知道此时的东波兰已经是苏联的新领土。从1938年再到1939年,即便陆军的一、二号人物布劳希契和哈尔德的联手阴谋取得成功,希特勒政权被推翻了,任何其他继续执政的德国政府也无法做到这些。

基于良知的和平不可能到来,那么由于军事均势或是一开始的战争就走向了毫无希望的相持不下,能不能带来和平呢?

德国陆军总部在西线,是在坚持着一种防御性的政策。9月下旬,总参谋次长斯徒普纳格将军草拟了一份说明文件。认为在1942年以前,德国陆军都不可能获得适当的装备,以来突破马其诺防线。同时,因为德国政府最近还刚刚保证过尊重荷比两国的中立,绕道这两个国家发起进攻的可能性也不存在。德军眼前最好的战略选择,不是准备进攻,而是要等待英法的进攻再战胜之。

但是,希特勒完全不作此想。10月9日,他在一份命令中下了结论。一个与英法之间的长期战争将会耗尽德国的资源,并使其暴露在苏联的背面打击之下。和苏联之间的条件并不能确保苏联人的中立。既然,你们拒绝了和平建议,那么求得和平的方法,只能是打败你们,让你们自己来求和。他认为就眼前而言,德国有足以击败法国的兵力和装备。

当下,能否击败法国,希特勒和陆军总部各执一词,那么到底哪一方的判断是正确的呢?

如果英法那个“绝密的期待”实现了,就是陆军总部是正确的,希特勒错了;反之,如果英法那个“绝密的期待”落空了,那么就是希特勒是正确的,而陆军总部是错误的。问题的关键显然已经不在于双方的主张如何,而在于那个“绝密的期待”到底是个怎样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