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德尔哈特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史》出版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13:09:41
上不了图,给个卓越和当当的链接
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 ... =pd_sl_32b9njflj0_e
http://productb.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915783

上海人民出版社在2003年出版过里德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是台湾钮先钟翻译的版本,这次可能也是从台版翻过来的,翻译习惯和我们不太一样。
不过老李写的一战史,还是只得收一本的,什么时候把富勒写的二战史也出版了啊

以下是书的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8月1日)
外文书名: World War 1
平装: 427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16
ISBN: 7208093601, 9787208093607
条形码: 9787208093607
产品尺寸及重量: 23.6 x 16.8 x 1.8 cm ; 599 g
ASIN: B0040O7YEC上不了图,给个卓越和当当的链接
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 ... =pd_sl_32b9njflj0_e
http://productb.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915783

上海人民出版社在2003年出版过里德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是台湾钮先钟翻译的版本,这次可能也是从台版翻过来的,翻译习惯和我们不太一样。
不过老李写的一战史,还是只得收一本的,什么时候把富勒写的二战史也出版了啊

以下是书的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8月1日)
外文书名: World War 1
平装: 427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16
ISBN: 7208093601, 9787208093607
条形码: 9787208093607
产品尺寸及重量: 23.6 x 16.8 x 1.8 cm ; 599 g
ASIN: B0040O7YEC
估计译本也和麦田的一样
翻译的如何??
不知道这个书怎么样?
有买到的请评价一下。
请评价一下。
这本的翻译是林光余,林光余是谁啊,不清楚,不过,翻译没有什么问题。
这是台湾版的翻译人吧
smzg 发表于 2010-9-23 15:57

那样的话,估计上海人民出版社对内容修正过了,没什么台腔台调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作者:(英)李德·哈特|译者:林光余
内容提要
    本书由世界著名军事史学巨擎李德·哈特执笔,详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整个过程与各方战略战术的运用,是李德·哈特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深远地影响了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国际格局与冷战二极化的世界形成。欲了解今天的世界为何如现今所见,就须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意义深远的战争开始谈起。

--------------------------------------------------------------------------------

作者简介
    李德·哈特爵士(Basil H.Liddell Hart,1895-1970),英国军事记者、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生于法国巴黎。早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任步兵团军官,并曾在战斗中负伤。后来加入英国皇家军事教育协会。一战结束后,先后服务于《英国每日电讯报》(1925-1935)和《英国泰晤士报》(1935-1939),从事军事记者工作。李德·哈特同时也是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在军事学上提出了“间接路线”的观念以及涵盖军事以外领域的“大战略”概念,同时他也是现代战争“装甲兵”作战的鼓吹者。李德哈特与克劳塞维兹同时被誉为西方战略思想史中的两位现代战略大师。主要著作有:《大战略——间接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沙漠之狐隆美尔》等。1966年被英国皇家授予爵士勋章。

--------------------------------------------------------------------------------

目录
译序
序言
《大战真相》原序
第一篇  战争缘起
第二篇  各方实力
第三篇  各方战争计划
第四篇  1914年——情势胶着
    第一章  改变情势的马恩河会战
    第二章  传奇的坦能堡会战
    第三章  奥军终结者康拉德与伦贝格之战
    第四章  第一次伊普尔之战
第五篇  1915年——一团僵局
    第五章  达达尼尔计划的诞生
    第六章  功亏一篑的加利波利登陆
    第七章  毒气弥漫的伊普尔
    第八章  不必要的卢斯会战
第六篇  1916年——不分胜负
    第九章  凡尔登浴血包围战
    第十章  布鲁西洛夫的攻势
    第十一章  索姆河攻势
    第十二章  多灾多难的坦克发展
    第十三章  罗马尼亚的沦陷
    第十四章  攻占巴格达
    第十五章  日德兰海战
第七篇  1917年——战局紧绷
    第十六章  打打停停的阿拉斯攻势
    第十七章  梅西讷之战
    第十八章  通往巴斯青达之路
    第十九章  坦克奇袭康布雷
    第二十章  卡波雷托之战
    全景:空中战争
第八篇  1918年——胜利的曙光
    第二十一章  最初的突破
    第二十二章  弗兰德斯地区的突破
    第二十三章  突破马恩河
    第二十四章  第二次马恩河之战
    第二十五章  德军的“黑日”
    第二十六章  美吉多之战
    第二十七章  圣米耶勒之战
    第二十八章  默兹河一阿戈讷之战
后记
    每一年的停战纪念日,都激起我无限的情感与追忆的涟漪。好像一年之中,没有一日是具有如此魔力的。曾分享这四又四分之一年奋战经验的人,不会为重复的纪念感到厌烦。但是纪念的心境已历经了微妙的变化。在最初的停战日子中,大家主要的语调是宽慰的叹息,无尽的叹息。只是,最应感到宽慰的,大部分人情绪压抑而最不了解宽慰者的,大部分人却精神奕奕。
    早期的周年纪念集会,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主导。一方面有人为自己身旁的空位子感到悲痛,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感觉。如今,这种激烈的伤痛已过。另一方面是一种成就感,一种仅在少数场合出现的得意感,但也是一种强调敌人已倒下的胜利感。这种情绪也已消逝。
    停战日已成值得纪念的日子,它取代了欢庆的意义。消逝的时光已将早年的情绪琢磨与融合。致使我们能一面缅怀故人,沉默感恩,一面能证明我们拥有源源不绝的力量,可以面对比历史上任何事件更严重的危机。我们如今尤其感到战争对世界与文明的整体影响。以这样自省的心境,不仅使我们认知过去敌人的成就与观点,更使我们了解这场战争的成因与过程——与其说,它肇因于人性故意之恶,不如说是起于人性之愚蠢与脆弱。
    这场战争虽已步入历史,但它可供后人鉴往知来。其好处是,不论是在国内或国际间,它能深化我们的敦亲睦邻感。好坏皆具的则是,它粉碎了我们对于偶像的信心,我们的英雄崇拜主义——所谓伟人与凡人并不相同的观点。虽然我们仍需要领袖,也许比以前更需要,但是,被唤醒的认知告诉我们,领袖也是凡人。这个认知,是我们对领袖寄于过度期望,或过度信任的一道防护墙。此外,过去10年间大量出现的证据与新发现——文件与传记,对于历史与未来世世代代是有裨益的。仍在世的大部分战争中的重要角色,对于证据真伪的分辨,提供了珍贵的意见。同时,由于历史学家们非常热衷于研究这场战争,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可免作理论的空谈,也使50年以后,戮力于大战历史的研究者可轻易省却一些抽象性推论。我们已了解最近所有应了解的证据与发现。有一项缺点是,这些证据多到唯有专题研究者才能应付此种繁重的调查工作。
    是什么原因使德国突然令人惊异地崩溃与投降,并且如同奇迹般将战争梦魇从欧洲挥除?若要获得满意的答复,光分析1918年11月11日之前数周,双方忙得人仰马翻的谈判、交涉,以及联军的军事成功是不够的。即使从纯战争观点,我们也须回到8月8日——德军统帅部确信失败的日子,以及7月18日——可明眼看出形势大逆转的日子谈起。但是,如果我们要回顾,就应进一步回顾到3月21日。德军在1918年春天所展开的一连串伟大攻势中,曾缔造军事巅峰,但也因此耗尽军事资源。因此,若要分析德国军力之衰退,就需论及德军登峰造极与耗尽资源的过程。
    然而,我们仍须作出更久远的回顾。事实上,如果未来的史家必须挑选一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决定性落幕的日子,他可以选择1914年8月2曰。这是战前,当时英国甚至尚未行动。这一天凌晨l时25分,丘吉尔下令动员英国海军。虽然英国海军在大战中,不曾缔造与特拉法加海战相提并论的战绩,但是比起任何其他因素,它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营造了更多的可能性。英国海军是封锁中欧同盟国的工具。当战争的浓雾在战后岁月中逐渐散去,真相益明之际,海军封锁行动已愈加显示其分量,它在抗敌奋战中的决定性作用也日益彰显。封锁就如同美国监狱动用在倔强犯人身上的“外套”,它会逐步钳紧犯人身体,使犯人先无法任意摆动,然后呼吸困难。“外套”加身愈紧,时间愈长,犯人的抵抗力愈弱。收缩感愈强,屈服感也愈强。无助引发无望。历史曾证明,丧失希望,即使未丧失生命,战争也即可拍板定案。历史学家不会低估德国人民处于半饥饿状态之后的直接影响力。它促成德国“大后方”最终的崩溃。且先撇开德国革命影响军事失败,或军事失败造成革命的程度不谈,不可捉摸、又无所不在的封锁,确实渗入军事成败的每一考量中。因此,战争最后一年的情况,让大家充满了许多假设空间。如果德国在1918年未投注所有的军事资源,大搞一连串的巨型攻势,继续在西线维持防守角色,在东线强化所赢得的一切,它能避免失败吗?以军事角度视之,似乎不怀疑它能。按照1915年的经验,当时联军与德军在西线的军事力量比为145师对100师,当时德军堑壕系统如与1918年的相比是脆弱而浅陋的,联军在那种情形下尚且未赢,遑论现在情形下就能击溃德军。即使联军等到美军如潮涌般到达欧洲,重获在1915年拥有的数量优势之后再发动攻势,也将无所作为。如果联军在为无用的攻势付出不少代价之余,双方真出现上述状况,联军最后是否会走上达成妥协性和平之路?协约国说不定为了使德国对比利时与北法松手,而让出东线的部分或全部权利给德国。当我们论及这种问题,并且发现协约国在军事上获胜不容乐观时,我们自然会想到协约国是如何利用海上优势了。当协约国见到和平欠缺重大进展之后,其实是英国海军这股强大武力逼迫德国进行自杀式的1918年攻势。这慢慢败亡的阴影,后来如梦魇般一直纠缠着德国,直至它崩溃。如果德国在1914年马恩河会战后,对西线采取防守策略,对东线采取进攻策略,甚至1915年仍继续这种重东轻西的策略,它无疑可能达成征服中欧之梦。另一方面,当时协约国封锁尚不严密,只要美国置身冲突之外,封锁即无法达到效果。但到了1918年,德国获胜的最佳时机已逝。另一个经常引起争论的重大假设是,即使到了1918年秋天,德国是否可以避免投降?如果战争在11月11日之后仍继续进行,德军防线是否会崩解?投降是否可以避免,或者,德军是否可以成功撤至自己的边界上站稳脚步?大部分德国人对于最后一个问题说“可以”,并且抱怨德军在“本土防线”投降的做法。协约国中,许多无偏见的学者,也从军事观点认为最后问题的答案是可能的。但是我们又要谈到海军封锁了。即使德国军队与人民尽力进行重大的国土保卫战,企图将联军困住,德国投降的结局仍是指日可待的。历史可能仅承认,德国人会勒紧裤带进行长期抗战,使早已疲惫不堪的联军在厌恶这种作战之余,在条件上对德国作出比凡尔赛和约更有利的让步。历史上,许多国家曾以海上武力作为其终极武器。前文已强调英国海上武力——英国的历史性武器,乃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的基本原因。在谈论过许多“如果”,与英国海上武力的关键性之后,让我们审视促成停战的近因。协约国的胜利是如何获得的?自然,(陆上)军事行动占其大部分原因。但除了海军因素之外,另有一个因素我们尚未论及。即使我们不完全接受这种因素的说法,我们不应轻视德国对于协约国,特别是对英国的宣传力量所做的不情不愿的赞扬。在战争后期,协约国曾熟练而积极地发展宣传攻势。然而战时的激情已逝,某些曾被政府利用过的宣传性“事实”,却正困扰我们的“公平竞争”感。这种记忆横亘于我们的心头,令人不快。我们同时了解到,这种宣传方式既不曾鼓舞协约国的人民,也不曾使德国人气馁。事实上,德国人民所领会的,是一些更重大问题的实情之内涵。事实上是这些事,方使德国人民质疑其领袖的诚信,以及成功的希望,并且削弱了德国人民继续为国牺牲的意志。尽管如此,虽然我们应当承认那些较易区别真伪的宣传的价值,它们的效果其实仅使协约国军事行动的收场更加圆满,而非为军事行动开道。这也是现在德国政府发言人所经常争辩的。在此,我们可以从马克斯亲王(PrinceMax of Baden)的回忆录中,发现一些重要证据。马克斯亲王人品高洁,他的爱国情操与真诚,为敌友双方所尊敬。他的战争回忆录是迄今最具价值的战争回忆录之一。他无意间在字里行间淡淡透露一些容易被忽略的信息,诸如德国军事力量暂居优势时,德国人如何在欢腾中忘情,即使情绪较沉稳者亦是如此。对1918年3月的德军暂居优势的战事,他引述一段话,显示甚至一名和平主义者也欢呼道:“不必再担心了!……好一个作战经验!……让德国支配这世界。”从这一位温和派代表者在沉思中,所不经意露出的,与布里埃(Briey)与隆维(Longwy)两地有关的说法,更透露了德国人在精神上对于支配世界的迷醉。这种精神层次的迷醉,比不良意图更应为德国的战争罪行负责。面对德国如此普遍的战争狂热,协约国的宣传比起军事行动当然只能算是第二线的力量了。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地下结论,协约国在军事上的成功,才是德国在11月11日投降的诸多近因中最主要者。不过这样的结论并不必然表示停战协议达成之时,德国军队正濒临崩溃边缘。但停战协议也不是一项错误的让步。有些经常靠嘴作战的协约国成员,抗议让步声倒颇大。反倒是关于最后“百日”的记录,经过彻底筛滤之后,证实了亘古不变的教训——战争目标并非敌之军队本体,而是敌军高层与其政府之心智;胜利与失败之分际在于心智,而非肉体。诚如拿破仑所言:“影响战局的是个人,而非群体。”此言福煦也说过。这句伟大的真言,就重现于战争最后阶段。1918年7月间,鲁登道夫虽因联军反攻马恩河显著成功而受到刺激,却仍计划进行他的新攻势。即使他为此感到懊恼,也不如他在4月间的表现。当时,他在发动表面看来成功的利斯河攻势之后,几乎万念俱灰。但是英国第四军团在8月8曰对亚眠的奇袭,对德军是一记失序性的心理打击。马克斯亲王将8月8日定义为“转折点”,是从心理角度解释的。即使如此,若要从坚信自己失败到最后走上投降,除了深信自己无望的心态之外,尚有外在的助力。这助力并非来自西战线,而是被轻视的萨洛尼卡。此地的军事地位,不但联军长期非难,德军更曾不屑一顾称之为联军的“最大集中营”。然而,当保加利亚战败之后,这道通往奥地利与土耳其的后门,以及经奥地利通往德国的后门已经敞开。到了9月29日,德军参谋本部的心智已决定这场战争的何去何从。鲁登道夫与他的参谋群已经不支倒地,悲声回荡,最后响彻整个德国。其崩解之势莫之能御。参谋本部或许可恢复镇定,军事态势或许可以有所进展,但如同其他战争,心理法则决定了一切。但是,让我们再次强调,决定德国战败的基本潜在因素,多于实际造成战败的行为。真正情形是,没有一项原因具有决定性,或可能成为决定性。西战场、巴尔干战场、坦克、封锁与宣传,皆可称协约国制胜的理由。虽然“封锁”这一项在制胜理由中排名第一,也最早发动,其他所有说法却都言之成理,但也没有一项是全对的。在这场许多国家参与的战争中,胜利是累积而成的。在此,所有武器包括军事、经济以及心理皆有所贡献。胜利的获得,唯靠善用与整合现代国家中一切既存资源。成功则需依赖各种行动的圆满协调。此外,问谁赢得这场战争更是空话。法国未赢得战争。但当英国准备派兵,美国出兵仍是梦想之际,如果法国未曾坚守岗位,那么从军国主义梦魇中解救文明是不可能的事。英国未赢得战争,但如果缺乏英国的制海权、财政支持,以及1916年之后,英国未曾接下主要战争重担,协约国战败是无可避免的。美国未赢得战争。但如果欠缺其经济援助,未派兵使联军在数量上居优势,尤其,在精神上使联军受到鼓舞,胜利亦复不可能。我们更不能遗忘多次牺牲自己,拯救盟邦的俄国,他们为其国家最终胜利所做的准备,正好使自己走向解体。最后,不论历史如何审判德国的政策,我们对其无与伦比的耐力与本领表示无限敬意。因为德国以远超过自己的能力,在逆境中对抗数量占优势的敌人而保卫自己达4年之久。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让欧洲走向爆炸,花费了50年。引爆它,却仅需5天时间。我们所要研究的这套爆炸材料的制造,也即形成冲突的基本原因,其实在这段短暂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史范围中是找不到的。事实上,一方面,我们应当回顾普鲁士对于开创德意志帝国(Reich)的影响,俾斯麦的政治构想,德国思想深刻的个性倾向,以及当时的经济状况——德国曾企图以商业出口为主,不过目的并未达成;此外,加上一些其他理由,使德国从原本的商业大国理念改变为世界强权观。我们还应分析蕴含各色各样中世纪遗风的奥匈帝国,认识其复杂的种族问题,做作的统治机制,暗藏在肤浅野心底下、令其烦扰不堪的内部崩解的恐惧,以及其狂乱寻求苟延残喘的行径。
    另一方面,我们应检视那令人称奇的,支配俄国政策的野心与理想主义的混合物。它致使靠近俄国边界的邻国,特别是日耳曼邻邦间,弥漫着一片恐怖感。这也可能是最终引爆战争的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种。我们还应了解自1870年以来,法国因遭受侵略而对新侵略所发出的持续警报;我们更应研究法国重建的自信心。它强化了法国抵御进一步外侮的力量。还有,我们应牢记德国攫取阿尔萨斯——洛林(Alsace-Lorraine)对法国所造成的伤害。最后,我们应回顾英国从孤立政策转变为参与欧洲,成为欧洲系统成员的做法,以及当它面对德国的敏感现实时,所展现的缓慢觉醒。
    在对半世纪欧洲历史作出上述的研究之后,我们所获得的整体认知,应比绝大部分记载巨细靡遗的历史更详实。这场战争发生的基本原因可归纳为三点:恐惧、饥饿与傲慢。除此之外,发生在1871年至1914年之间的国际事件,也是征兆。
    总之,要找出点燃这次战火蛛丝马迹当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是有可能,而且容易看到的。这些蛛丝马迹事实上贯穿了1871年之后俾斯麦所建立的同盟结构中。讽刺的是,俾斯麦原本并非将这同盟结构当作火药库,而是将它视为保护伞,以便他所开创的德意志帝国能和平成长。虽然俾斯麦的想法,早浓缩在他1868年的一句话——“弱国终被强国吞噬”之中,而他自己的胃口,却在1870至1871年战争的三顿饱餐之后,得到满足。所以,我们不能谴责他,认为他的野心比胃口大;就像他所说,他感觉德国现今是一个“心满意足”的国家。他的统治理念自此之后并非是扩张,而是团结。为了争取足够的时间与和平,使新德国保持稳定,他企图抑制法国国力的发展,使法国维持在无法进行复仇之战的局面。但是结果证明这些做法对德意志帝国并无好处。
    俾斯麦并未对法国实施经常不断的直接胁迫。他只准备切断法国与友邦或支持者之间的关系,以便间接打击令人困扰的法国快速复苏。俾斯麦首先拉拢奥地利与俄国,使他们和德国结为普通的结盟关系;同时努力促成巴尔干半岛的和平,以防后者对结盟关系造成任何危机。有好几年时间,他的政策是,在欧洲外交利益交换上,不对任何一方作出承诺,仅做一名“忠实的经纪人”。然而,他与俄国首相戈恰科夫(Got‘tchakov)之间的不和,以及由于1877年俄土战争(RUSSO-Furkish war)的纷扰,使他不顾年老的德皇威廉一世的反对,与奥地利在1879年订定了防卫联盟。德皇原本将这种做法视为“出卖”俄罗斯,甚至曾威胁说自己要退位。不过这纸明确的承诺,后来并无明确的结果。尽管如此,俾斯麦在1881年以巧妙的外交手段,经由俄、奥、德三国所签订的“三帝同盟”(Three Emperors Alliance),暂时取回主导地位。这著名的“三帝同盟”,原先目的在于干预所有巴尔干半岛事务。虽然该同盟稍后在1887年废止,德国与俄国之间的关系,则另以秘密订定的“双重保障条约”(Reinsurance Freaty)作为补偿,并获加强。经由该约,两强同意除非德国攻击法国,或俄国攻击奥地利的情形发生,双方各自与第三国交战时,彼此将维持善意的中立。在这两次巧妙的、具有惊人欺瞒效果的外交手法下,俾斯麦避免了当时迫在眉睫的俄法联盟。
    同时,德奥之间的结盟,由于1882年意大利的参与而扩大。其结盟的目的是:如果德国与俄国作战,可以提防俄国从背后暗算奥地利;意大利如遭法国攻击,德奥将出兵相助。不过意大利为保护与英国老友的关系及其本身海岸线的安全,却在条约上附加一段特别协议,阐明绝不直接与英国冲突。1883年,罗马尼亚(Rumania)经由该国国王个人与一些秘密运作过程,也加入了这新的“三国同盟”(Triple Alliance)。后来甚至连塞尔维亚(Serbia)与西班牙也分别短暂与奥地利及意大利,以另缔条约的方式结盟。
试读部分觉得还不错。
这个好书呀
目录里除了日德兰就没海战了
不错。
今天到手了,共427页,正在看。现在有关一战的书太少了,满大街都是二战的,那些书贩子都该感谢希大侠让他们发财了
希望楼上再详细谈谈翻译和行文怎么样,插入多吗?
好消息 准备收一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在1978年就出版了哈特的二战史,分上下册,上册1.75元,下册1.55元
那时那书价是真贵啊,5分钱一根奶油冰棍,3分钱一根小豆冰棍,按照5分钱算,上下册加起来,要快70根冰棍,那时一夏天也吃不上这么多冰棍啊
昨天当当收了一本,看了一下,翻译还可以,但是非常不喜欢“军团”这个词....
但是非常不喜欢“军团”这个词....

由此可见,很可能是从台版翻过来的,把集团军翻译作军团,是典型的台湾译法啊
smzg 发表于 2010-10-12 09:42

当然是啦,比如那个提尔匹茨不翻译成提尔匹茨……呵呵
smzg 发表于 2010-10-12 09:42

红军的红X军团纷纷发来贺电:D
貌似八十年代引进翻译过毛子写的一战史,据说这个版本的不错。
侧翼 发表于 2010-10-12 08:09 我看的第一本二战史
装甲师 发表于 2010-10-12 10:10 上海译文出的罗某人那套,确实不错,翻译的很到位
好消息 准备收
提尔匹茨 被翻译成了 铁毕子 幸亏旁边有英文 要不根本猜不出来
上海译文出的罗某人那套,确实不错,翻译的很到位


这套书偶有,给大家上个图:D

P1090358.JPGP1090364.JPGP1090359.JPGP1090360.JPGP1090361.JPGP1090362.JPGP1090363.JPG
回复 31# smzg

你这套书真新,我那都给翻烂了


我比较看好俄国人这一套,俄国人这套多少钱?想比较一下~~

我比较看好俄国人这一套,俄国人这套多少钱?想比较一下~~
千羽 发表于 2010-10-12 09:57

铁毕子
看着怎么都有血滴子的感觉呢,hehe
你这套书真新,我那都给翻烂了

我一贯比较爱护书,即使是看过多遍的书,也是保存完好的,最见不得别人拿我的书随意在手中把玩,所以我的书概不外借,呵呵
老毛子的再版就好了,西方对东线的描述总是简单再简单
老毛子的再版就好了,西方对东线的描述总是简单再简单
感觉老版书好看
smzg 发表于 2010-10-14 09:10

彼此,我也从来不外借书的,呵呵。
回复 30# schlieffen
港台译法,正常的,习惯了就好,好比 甘乃迪=肯尼迪: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