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谍战的超级霸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48:21
本文转载于《航空知识》2013年第11期,作者:罗兰.汤普森
自朝鲜战争后,没有一位地面美国士兵死于敌机空袭;自越南战争后,也没有一位空中美国飞行员死于敌机猎杀(一些未经证实的战例可以否定原作者的绝对化说法,但仍需要权威证伪——编者注)。美国空中力量的作战效率和伤亡控制能力在越战后的40年中经受住了考验。这得益于其强大的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必须指出的是,该能力不仅服务于空军与海军航空兵,美国陆军甚至国家安全的所有方面都需要全面、准确、及时的空中情报保障。
  毫无疑问,美国空军未来仍将扮演最重要的情报收集者角色。历史上空军在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方面投入的资源最多,这虽然超出了其本身的作战需求,但也让空军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唯一能与之竞争的是国家安全局的间谍卫星)。由有人和无人空中侦察平台收集的情报,很早之前就成为军队和政府领导人重要的决策参考,如收集空气样本确认苏联的核试验,窃听社会主义阵营的通信,拍摄苏联运往古巴的导弹照片等。这些情报甚至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老爷机”担纲主力

  如今的美国空军仍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但也正经历着预算不足,装备日益老化的困境。目前,美国空军有人情报、监视和侦察编队的核心力量,包括31架E-3“望楼”预警机、16架E-8“联合星”地面目标监视机和17架RC-135“联合铆钉”电子侦察机。所有这些飞机的机身都基于波音707喷气客机。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美国空军购买了多达800架采用军用版波音707设计规格的C-135平台,用作空中加油机、空中指挥所和情报、监视、侦察机的改装。
  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些老式喷气机很费油,而且出现了金属疲劳、腐蚀和零件报废等诸多问题。10年前美国空军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计划用军版的波音767来替换冷战时期的C-135平台。美国空军的新一代加油机KC-46已经采用了该平台。但是,由于对未来任务执行方式存在分歧,情报、监视和侦察机的再投资计划于2007年被取消了。
  E-3计划平均服役时间为35年,E-8为45年,RC-135则接近50年。然而,对这些飞机剩余使用时间的推测很值得怀疑,美国空军有人曾向列克星敦研究所表示,一旦C-135平台开始出现由老化导致的安全问题,那么其很可能会在该机型编队中迅速恶化。如想维持高度战备状态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出现,美国空军之前就曾碰到过多达1/3的C-135平台机型无法同时执行任务的情况。
  在美国空军中还有一款有人侦察机并非基于波音707平台,它就是U-2侦察机,目前装备有32架。它们可以同时收集多种图像、电子信号情报和空气样本。U-2的机身和机载电子系统经过多次升级,由于该型机的飞行高度在近30 000米的空域,任务安全性很高,因此空军现在甚至提议放弃一项后续无人侦察机项目,让U-2再服役20年。
  美国空军的无人监视和侦察机编队正不断扩大,它们未来将在更广泛的任务中取代过去有人机的角色。无人侦察机中最具价值的是中高度、长航时“察打一体”型无人机,以及高空长航时战略侦察无人机。前者以MQ-1“捕食者”和MQ-9“收割者”为代表;后者中最著名的是RQ-4“全球鹰”。另外,美国空军还拥有少量更加机密的隐身无人侦察机RQ-170“哨兵”。
  美国空军当前维持着约250架中高空长航时无人系统。它们在反恐和反暴作战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也使得一些支持者认为空军未来应加大对无人情报系统的投入。不过,恐怖分子等非传统敌人一般没有像样的空防力量,所以还不清楚无人系统在应对中国、俄罗斯等传统国家时是否还具有现在的作战效能。
  除了空军外,美国海军航空兵也拥有自己的空中情报收集系统。P-3C“猎户座”反潜侦察机是其中的主力,海军现有12个中队的P-3C,每个中队配备9架飞机。美国海军已经启动P-8A“海神”反潜巡逻机(采用军版波音737平台)的换装计划,其最终采购数量可能高达117架。“海神”上的水面/地面跟踪雷达性能可与E-8飞机上的联合监视目标雷达相媲美。
  无人机方面,美国海军也在采购“全球鹰”的海军版——MQ-4C高空无人侦察机,用于对大面积海域的长期不间断监控。预计MQ-4C将于2015年服役,最终可能采购40架。海军还没有成熟的EP-3“白羊座”电子侦察机换装计划,该型机在西太平洋等地收集和分析潜在敌方通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在为国家安全局执行窃听任务。但陆军和海军一个联合研发后续机型的项目在2006年被取消了。
  美国海军航母编队的主要情报收集手段是E-2C“鹰眼”舰载预警机。每个舰载机联队包括4至5架“鹰眼”,最新升级的雷达系统可跟踪400多英里(约644千米)距离外的2000个空中目标。未来所有的“鹰眼”都会升级至E-2D标准。
没有换代,只有改进

  虽然机载情报、监视和侦察平台对联合作战具有重要意义,但自冷战结束后,美国空军的多项相关机型现代化项目却中途夭折。这主要是受到四个方面因素影响:首先,安全关注焦点从传统军事大国转向暴乱和恐怖分子,导致决策者对不对称作战模式下的情报收集看法出现了分歧;其次,大量可能有利于情报收集、分析和利用的新技术并行出现,使得未来情报收集体系的构建出现短暂的犹豫和混乱;再次,在争取预算时,情报系统与诸如全球打击和制空权建设相比往往处于弱势。最后,在应对新型挑战时,日渐老化的机型却仍被认为耐用可靠,所以似乎没有大规模换装的迫切需要。
  这些因素即可解释E-10多传感器指挥和控制飞机的宏伟计划为何在2007年被取消。E-10计划原本打算在军版波音767上发展出一种全能型情报、监视和侦察平台,可以同时取代E-3、E-8和RC-135三种机型,并且与KC-46加油机实现平台共享,从而大幅度降低整个机队的采购、使用和保障成本。但E-10的高集成度必然带来巨大的技术挑战,一部分反对者认为这样的飞机单价成本过于高昂,而其设想中的平台通用性和全任务特点也很可能意味着单项任务能力的削弱,从而沦为又一个F-35式的“麻烦制造者”;另有一部分人坚持无人机可以提供更经济高效的情报解决方案。
  然而,美国空军最近的态度却给那些无人机支持者们泼了一盆冷水。RQ-4B“全球鹰”无人机原本计划在2015年初替换U-2S“龙女”有人侦察机,不过空军对该型机的后续升级却并不热心,甚至一度打算取消。在刚出现时,“全球鹰”被视为空中侦察的革命性产品,并很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有人侦察机。空军高层却认为“全球鹰”造价过于昂贵,在预算紧缩的情况下决定将U-2S保留到2040年。幸运的是,空军终止“全球鹰”Block 30项目的决定遭到了国会强烈反对,议员们怀疑U-2S在太平洋广大区域内无法高效完成任务。根据国会的指示,“全球鹰”Block 30暂时得以保留,但其未来前景仍不明朗。
  对于美国空军来说,U-2S“龙女”证明高水平的维护和持续技术升级可以延长老旧侦察机的使用寿命。这种飞机最初的U-2A版本于上世纪50年代亮相,不过于60年代进行了重新设计,机身尺寸增加了40%。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飞机的发动机换成了与B-2隐身轰炸机相同的F118-GE-110,座舱也实现了数字化。飞机的供电系统更加强劲,足以为更为复杂的机载侦察设备和其他传感器提供充足能量,同时减少了电磁干扰。U-2S的计划平均服役寿命为45年,通过翻修升级还可以进一步延长1/4,因此其服役到2040年不成问题。
  在E-10计划于2007年被取消后,美国空军曾在2011年就E-8“联合星”地面目标监视机的替换方案进行过讨论,当时的结论是可以将未来的第四代地面目标监视雷达安装在公务喷气机(如“湾流”-650)平台上,相比于过去将大型喷气客机作为雷达平台的方式,公务机的采购和维护成本显然要低不少。然而,美国空军领导人却尴尬的承认,他们连落实这一低成本方案所需的资金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与海军联合采购P-8A“海神”不失为一种可行方案。不过,美国空军的领导者似乎不愿意做这种给海军帮忙的亏本买卖,采购空军版“海神”短期内恐怕没有实现的可能。
  RC-135“联合铆钉”电子侦察机最初的任务定位,与其自9.11事件以来在西亚和中亚执行的任务大相径庭。在冷战年代,“联合铆钉”大都沿着东方集团的边界飞行,拦截那些可能有助于东方赢得冷战胜利的射频信号。冷战结束后,它们却被用来打击伊拉克和阿富汗境内那些使用简易爆炸装置的叛乱分子。该型机目前没有任何现实的换代计划,其主要原因是根本没有足够的电子侦察任务等待它去执行。
  与RC-135不同,E-3”望楼”预警机并未面临非传统任务需求的压力。恐怖分子没有自己的空军,自然也用不着对他们实施空中预警。不过在类似于利比亚战争这样的局部冲突中,“望楼”仍然为友军飞机提供了作战管理帮助。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空中预警平台的换代不会提上美国空军日程,但对E-3进一步的技术升级则是必要的。
F-22“侦察机”

  过去十几年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军打击的敌人都缺少先进战斗机和现代化防空手段。这使西方联军能够大量依赖无人机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然而,美国空军领导人认为,现有的无人机侦察系统难以在高风险战区完成任务,它们在面对中俄现代化国土防空体系时缺乏突防与持续监控能力。在最近的研究中,美国空军进一步确认,其需要一种可以在由大量现代化防空导弹和战斗机保护的敌方空域存活的侦察机。在预算削减、新机型研发资金没有着落的窘迫背景下,美国空军甚至打算让昂贵的第五代战斗机来承担情报收集任务,这类飞机虽然飞行高度不超过20 000米,但具有隐身和超声速巡航能力,突防概率和安全性有保障,并可执行“察打一体”任务。当然,类似RQ-170式的隐身无人侦察机未来也会得到重用。 本文转载于《航空知识》2013年第11期,作者:罗兰.汤普森
自朝鲜战争后,没有一位地面美国士兵死于敌机空袭;自越南战争后,也没有一位空中美国飞行员死于敌机猎杀(一些未经证实的战例可以否定原作者的绝对化说法,但仍需要权威证伪——编者注)。美国空中力量的作战效率和伤亡控制能力在越战后的40年中经受住了考验。这得益于其强大的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必须指出的是,该能力不仅服务于空军与海军航空兵,美国陆军甚至国家安全的所有方面都需要全面、准确、及时的空中情报保障。
  毫无疑问,美国空军未来仍将扮演最重要的情报收集者角色。历史上空军在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方面投入的资源最多,这虽然超出了其本身的作战需求,但也让空军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唯一能与之竞争的是国家安全局的间谍卫星)。由有人和无人空中侦察平台收集的情报,很早之前就成为军队和政府领导人重要的决策参考,如收集空气样本确认苏联的核试验,窃听社会主义阵营的通信,拍摄苏联运往古巴的导弹照片等。这些情报甚至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老爷机”担纲主力
  如今的美国空军仍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但也正经历着预算不足,装备日益老化的困境。目前,美国空军有人情报、监视和侦察编队的核心力量,包括31架E-3“望楼”预警机、16架E-8“联合星”地面目标监视机和17架RC-135“联合铆钉”电子侦察机。所有这些飞机的机身都基于波音707喷气客机。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美国空军购买了多达800架采用军用版波音707设计规格的C-135平台,用作空中加油机、空中指挥所和情报、监视、侦察机的改装。
  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些老式喷气机很费油,而且出现了金属疲劳、腐蚀和零件报废等诸多问题。10年前美国空军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计划用军版的波音767来替换冷战时期的C-135平台。美国空军的新一代加油机KC-46已经采用了该平台。但是,由于对未来任务执行方式存在分歧,情报、监视和侦察机的再投资计划于2007年被取消了。
  E-3计划平均服役时间为35年,E-8为45年,RC-135则接近50年。然而,对这些飞机剩余使用时间的推测很值得怀疑,美国空军有人曾向列克星敦研究所表示,一旦C-135平台开始出现由老化导致的安全问题,那么其很可能会在该机型编队中迅速恶化。如想维持高度战备状态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出现,美国空军之前就曾碰到过多达1/3的C-135平台机型无法同时执行任务的情况。
  在美国空军中还有一款有人侦察机并非基于波音707平台,它就是U-2侦察机,目前装备有32架。它们可以同时收集多种图像、电子信号情报和空气样本。U-2的机身和机载电子系统经过多次升级,由于该型机的飞行高度在近30 000米的空域,任务安全性很高,因此空军现在甚至提议放弃一项后续无人侦察机项目,让U-2再服役20年。
  美国空军的无人监视和侦察机编队正不断扩大,它们未来将在更广泛的任务中取代过去有人机的角色。无人侦察机中最具价值的是中高度、长航时“察打一体”型无人机,以及高空长航时战略侦察无人机。前者以MQ-1“捕食者”和MQ-9“收割者”为代表;后者中最著名的是RQ-4“全球鹰”。另外,美国空军还拥有少量更加机密的隐身无人侦察机RQ-170“哨兵”。
  美国空军当前维持着约250架中高空长航时无人系统。它们在反恐和反暴作战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也使得一些支持者认为空军未来应加大对无人情报系统的投入。不过,恐怖分子等非传统敌人一般没有像样的空防力量,所以还不清楚无人系统在应对中国、俄罗斯等传统国家时是否还具有现在的作战效能。
  除了空军外,美国海军航空兵也拥有自己的空中情报收集系统。P-3C“猎户座”反潜侦察机是其中的主力,海军现有12个中队的P-3C,每个中队配备9架飞机。美国海军已经启动P-8A“海神”反潜巡逻机(采用军版波音737平台)的换装计划,其最终采购数量可能高达117架。“海神”上的水面/地面跟踪雷达性能可与E-8飞机上的联合监视目标雷达相媲美。
  无人机方面,美国海军也在采购“全球鹰”的海军版——MQ-4C高空无人侦察机,用于对大面积海域的长期不间断监控。预计MQ-4C将于2015年服役,最终可能采购40架。海军还没有成熟的EP-3“白羊座”电子侦察机换装计划,该型机在西太平洋等地收集和分析潜在敌方通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在为国家安全局执行窃听任务。但陆军和海军一个联合研发后续机型的项目在2006年被取消了。
  美国海军航母编队的主要情报收集手段是E-2C“鹰眼”舰载预警机。每个舰载机联队包括4至5架“鹰眼”,最新升级的雷达系统可跟踪400多英里(约644千米)距离外的2000个空中目标。未来所有的“鹰眼”都会升级至E-2D标准。
没有换代,只有改进
  虽然机载情报、监视和侦察平台对联合作战具有重要意义,但自冷战结束后,美国空军的多项相关机型现代化项目却中途夭折。这主要是受到四个方面因素影响:首先,安全关注焦点从传统军事大国转向暴乱和恐怖分子,导致决策者对不对称作战模式下的情报收集看法出现了分歧;其次,大量可能有利于情报收集、分析和利用的新技术并行出现,使得未来情报收集体系的构建出现短暂的犹豫和混乱;再次,在争取预算时,情报系统与诸如全球打击和制空权建设相比往往处于弱势。最后,在应对新型挑战时,日渐老化的机型却仍被认为耐用可靠,所以似乎没有大规模换装的迫切需要。
  这些因素即可解释E-10多传感器指挥和控制飞机的宏伟计划为何在2007年被取消。E-10计划原本打算在军版波音767上发展出一种全能型情报、监视和侦察平台,可以同时取代E-3、E-8和RC-135三种机型,并且与KC-46加油机实现平台共享,从而大幅度降低整个机队的采购、使用和保障成本。但E-10的高集成度必然带来巨大的技术挑战,一部分反对者认为这样的飞机单价成本过于高昂,而其设想中的平台通用性和全任务特点也很可能意味着单项任务能力的削弱,从而沦为又一个F-35式的“麻烦制造者”;另有一部分人坚持无人机可以提供更经济高效的情报解决方案。
  然而,美国空军最近的态度却给那些无人机支持者们泼了一盆冷水。RQ-4B“全球鹰”无人机原本计划在2015年初替换U-2S“龙女”有人侦察机,不过空军对该型机的后续升级却并不热心,甚至一度打算取消。在刚出现时,“全球鹰”被视为空中侦察的革命性产品,并很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有人侦察机。空军高层却认为“全球鹰”造价过于昂贵,在预算紧缩的情况下决定将U-2S保留到2040年。幸运的是,空军终止“全球鹰”Block 30项目的决定遭到了国会强烈反对,议员们怀疑U-2S在太平洋广大区域内无法高效完成任务。根据国会的指示,“全球鹰”Block 30暂时得以保留,但其未来前景仍不明朗。
  对于美国空军来说,U-2S“龙女”证明高水平的维护和持续技术升级可以延长老旧侦察机的使用寿命。这种飞机最初的U-2A版本于上世纪50年代亮相,不过于60年代进行了重新设计,机身尺寸增加了40%。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飞机的发动机换成了与B-2隐身轰炸机相同的F118-GE-110,座舱也实现了数字化。飞机的供电系统更加强劲,足以为更为复杂的机载侦察设备和其他传感器提供充足能量,同时减少了电磁干扰。U-2S的计划平均服役寿命为45年,通过翻修升级还可以进一步延长1/4,因此其服役到2040年不成问题。
  在E-10计划于2007年被取消后,美国空军曾在2011年就E-8“联合星”地面目标监视机的替换方案进行过讨论,当时的结论是可以将未来的第四代地面目标监视雷达安装在公务喷气机(如“湾流”-650)平台上,相比于过去将大型喷气客机作为雷达平台的方式,公务机的采购和维护成本显然要低不少。然而,美国空军领导人却尴尬的承认,他们连落实这一低成本方案所需的资金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与海军联合采购P-8A“海神”不失为一种可行方案。不过,美国空军的领导者似乎不愿意做这种给海军帮忙的亏本买卖,采购空军版“海神”短期内恐怕没有实现的可能。
  RC-135“联合铆钉”电子侦察机最初的任务定位,与其自9.11事件以来在西亚和中亚执行的任务大相径庭。在冷战年代,“联合铆钉”大都沿着东方集团的边界飞行,拦截那些可能有助于东方赢得冷战胜利的射频信号。冷战结束后,它们却被用来打击伊拉克和阿富汗境内那些使用简易爆炸装置的叛乱分子。该型机目前没有任何现实的换代计划,其主要原因是根本没有足够的电子侦察任务等待它去执行。
  与RC-135不同,E-3”望楼”预警机并未面临非传统任务需求的压力。恐怖分子没有自己的空军,自然也用不着对他们实施空中预警。不过在类似于利比亚战争这样的局部冲突中,“望楼”仍然为友军飞机提供了作战管理帮助。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空中预警平台的换代不会提上美国空军日程,但对E-3进一步的技术升级则是必要的。
F-22“侦察机”
  过去十几年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军打击的敌人都缺少先进战斗机和现代化防空手段。这使西方联军能够大量依赖无人机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然而,美国空军领导人认为,现有的无人机侦察系统难以在高风险战区完成任务,它们在面对中俄现代化国土防空体系时缺乏突防与持续监控能力。在最近的研究中,美国空军进一步确认,其需要一种可以在由大量现代化防空导弹和战斗机保护的敌方空域存活的侦察机。在预算削减、新机型研发资金没有着落的窘迫背景下,美国空军甚至打算让昂贵的第五代战斗机来承担情报收集任务,这类飞机虽然飞行高度不超过20 000米,但具有隐身和超声速巡航能力,突防概率和安全性有保障,并可执行“察打一体”任务。当然,类似RQ-170式的隐身无人侦察机未来也会得到重用。
类似RQ-170式的隐身无人侦察机未来也会得到重用

作者忘了被伊朗捕获的RQ170这件事了。
胡杨胖子 发表于 2013-12-14 18:22
作者忘了被伊朗捕获的RQ170这件事了。
原文说的是类似的,或者会有改进的方面吧

“The F-35 is the finest sensor-enabled aircraft ever built. The F-35 is orders of magnitude better than the F-22 (which is the greatest air to air fighter ever built) as an electronic warfare enabled sensor-rich aircraft.  We already are working synergy between F-22s and fourth generation aircraft to provide greater fidelity of the information shaping air combat operations. With the F-22 and F-35 combination and the folding in of on-orbit information and surveillance systems, we will be able to generate more synergy across the fleet,” the general told us.

将军(注)告诉我们“F-35是有史以来制造的最优秀的传感器功能飞机。F-35作为一个搭载丰富的电子传感器的飞机比F-22(有史以来制造的最强大的空战飞机)在电子战方面强几个数量级。我们已经在使F-22和第四代战机(F-15/16)保持协同来提供更精确的形成空中战斗作战行动的信息。通过F-22和F-35的组合和整合实时情报和监测系统,我们将能够使整个机队产生更多的协同效能“

注:赫伯特·卡莱尔 (英语:Herbert J. Carlisle,1957年-)[1],美国空军上将,绰号“鹰”(Hawk),现任太平洋空军司令,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太平洋空军作战参谋部主任,服役于夏威夷联合基地珍珠港希卡姆。太平洋空军的辖区覆盖约半个地球,包括日本、韩国、夏威夷、阿拉斯加和关岛等地,拥有约45,000名空军人员。

胡杨胖子 发表于 2013-12-14 18:22
作者忘了被伊朗捕获的RQ170这件事了。
会不会他写这个文章的时候,这事还没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