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程度最高的小区才是最安全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01:38
【作者】兰德尔•奥图尔[美]王演兵译/ 傅蔚冈校

英格兰布耐德福德的布纳斯路是一条令人愉快的封闭胡同,沿路有21座新房。令居民们毫不知情的是,政府批准在他们居住地东部拟建一个新的购物中心,需要突破他们的封闭胡同,用于自行车道的行人道建设。规划师看好这一点,因为他们说,这条封闭胡同“依赖汽车”并且是“反城市的”。打破这一社区将把居民和当地服务连接在一起,并且自行车道将促使人们步行和骑车。

这条连接购物中心和封闭胡同的道路在2000年开通。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这条道路使居民更少开车出行,但是确实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突然之间,这个一直根本没有发生过犯罪活动的社区,入室盗窃犯罪率上窜到了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整体犯罪数也如影随形地增加了,包括纵火罪、袭击罪和反社会行为罪。封闭胡同是新都市主义和精明增长规划师特定的改造目标,因为他们声称(当然没有任何证据),封闭胡同加剧交通堵塞,并减少人们的社区归属感。但布纳斯路的改造,无非是更多一次揭示出了精明增长的缺陷,即在增加交通日益拥堵,使房价更难承受之外,使社区更易于成为犯罪的温床。

2001年,美国规划协会出版了一本题为《安全花葶》的书,用以表明如何设计社区以防止犯罪,这本书的建议包括了新都市主义政策的所有标准:高密度社区、混合使用开发、网格状街道,用以替代封闭胡同、小巷、行人道以及宽敞的公共区域。然而,这本书并未提供任何数据表明这些建议实际上使社区变得更加安全了。有一条很好的理由对此作出解释:因为所有现有研究表明,这些新都市主义政策实际上使家庭和企业更容易受到犯罪的侵害。

这本书不但没有提交数据或研究用以显示新都市主义使社区防止犯罪发生从而变得更加安全,反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据说将会创造“社区归属感”的设计。他们也赞同“盯住大街的眼睛(eyes on the street)”这一概念,即简·雅各布斯所使用的一个术语。雅各布斯是想表明,高密度社区和混合用途内城社区并没有不堪重负的犯罪活动,所以她建议店主们和居民们一定要保持警觉,以吓阻任何想成为小偷或其他犯罪分子的人员。她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眼睛盯住大街能够有效地防止犯罪,但是这一事实并没有阻止《安全花葶》一书作者引述这一短语作为他们为己所用的口头禅。

一名名叫奥斯卡·纽曼的建筑师是第一个严肃看待城市设计与犯罪之间关系的人。纽曼观察到,上个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流行的高层住宅项目所遭受的犯罪率如此之高,以至于很多社区几乎无法居住。而附近由相同社会经济阶层单户居住的独户住宅社区所遭受的犯罪率最低。在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下,纽曼仔细比较了数以千计街区的设计特点与犯罪率的关系,这些街区位于几百个社区,总共容纳50万人口。

纽曼发现,最安全的社区是私有化程度最高、公共区域最少的社区。他得出结论认为,私人庭院更具有保护性,因为房主可以立即知道某人是否属于他们院子的人。公共区域的保护性更差,混合用途开发项目尤其如此,因为没有人能够判断出,某个身处他们区域的陌生人是否具有良好的或不良的意图。纽曼还发现,更安全的社区“通透性”最小,“也就是进出社区或住房区的容易度最小。比如说,与每个出入口通往最小量单元的楼房相比,那些配有几个出入口、使人能够通向几十套公寓的公寓楼安全性更差。同样,与那些只有一个通往街道的出入口的住房相比,那些增加了通往私人住房公共入口数量的小巷和行人道更容易受到侵害。

纽曼称把他的概念称为可防御性空间。他1973年以这个概念出版了一本书。事实证明,纽曼的工作在英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所以今天英国所有警察部门都配有建筑联络官,他们审查拟议当中的开发项目,帮助开发商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犯罪。通过把许多社区当中的公共区域进行细分并将其分配给各套公寓或住房,英国警方显著减少了在公共区域的犯罪。

《安全花葶》一书的作者尤其歪曲了纽曼的调查结果,声称,“他认为,之所以‘盯住大街的眼睛’给城区的商住混合区带来了安全,是因为居民和街道之间存在直观的联系。”事实上,纽曼拒绝简·雅各布斯有关高密度混合用途社区安全性的说法。与他所谓的“尚未证实的简·雅各布斯假设”相反的是,纽曼的数据揭示了,与单一用途社区相比,这些社区遭受的犯罪率更高。

自新都市主义最近在英国盛行以来,英国一个警察部门的建筑联络官在一个依照新都市主义标准建设起来的社区和一个以相同密度但是依照可防御性空间标准建设起来的社区之间进行了对比。他发现前者的犯罪量是后者的五倍,并且,为了维持设计安全标准所规定的安全程度,前者所耗费的警力是后者的三倍。针对新都市主义与可防御性空间标准所进行的认真对比研究表明,两者在许多设计细节方面做出了根本完全相反的建议:

●新都市主义呼吁小面积地块和大面积公共区域,以营造社区归属感,而可防御性空间说呼吁最小化的私人庭院,以营造受保护空间;

●新都市主义呼吁混合用途,把目光投向大街,而可防御性空间说把阻拦陌生人的功能逐出住宅区;

●新都市主义呼吁网状街道格局,强烈反对封闭胡同,因为它们会逼出太多的开车出行。而可防御性空间说发现,封闭胡同是最好的犯罪预防工具之一,因为它们把犯罪分子的逃出路线数量降到最低;

●新都市主义提倡的小巷(而可防御性空间说建议建筑物面朝大街,以便“眼睛盯住小巷。”),而可防御性空间说表示,应当封闭现有的小巷,以便把通往私有财产的公共出入口减少到最低;

●新都市主义提出通过在私有住房区上上下下建设数目繁多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以增加徒步出行,而可防御性空间说将把这些通道限于公共街道沿线;

●新都市主义想要把汽车藏在楼房背后的停车区,而可防御性空间说建议未入车库的汽车停放在具有高度可视性的区域,以吓阻盗窃和撬车偷盗。

虽然目前还没有人进行研究,以比较在美国的新城(New Urban)社区和传统郊区社区的犯罪情况,但是对上述所有新都市主义的单个特点(混合用途、小巷、街道网格化等等)所做的研究,都清楚地表明,它的每一个特点都使社区更容易受到犯罪的侵害。虽然一些人把更大的人口密度和更多的犯罪联系起来,但是其中至少部分效果是由于人口密度更高时所存在的安全社区设计上的困难引起的。比如说,更高的人口密度社区只能提供更小的空间用于建设私有的可防御性庭院。

新都市主义对网格街道的迷恋,以及对封闭胡同的反对,尤其显得深不可测,因为没有证据表明新都市主义有时所声称的说法,即封闭胡同会增加交通拥堵。然而,一些城市和郊区改写了他们的区划代码,以禁止在新开发项目建设封闭胡同,并试图打通现有的封闭胡同,使之和街道或人行道连通起来。

《安全花葶》声称,把封闭胡同改造为网格化街道,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街道的盯梢。然而,美国和英国的研究恰好验证了相反的情况。纽曼本人就通过阻断多条街道,以及有效地将网格化街道改造为封闭胡同,协助俄亥俄州代顿的五橡树社区减少了25%至50%的犯罪率,并且并不因此导致该市他处犯罪的增加。许多其他城市,比如说伯克利和圣·路易斯,就效仿了这个例子。《安全花葶》记载了17项案例研究,但其中实际上只有1个案例报道声称犯罪量减少了,并且发生在把网格街道改造为封闭胡同的社区。

“街道和建筑物的设计应当加强安全环境,”国会就新都市主义发表观点认为,“但不得以牺牲可进入性和开放性为代价。“很显然,有了可进入性作为混合用途的委婉说法,以及有了开放性作为可渗透性的委婉说法,新都市主义使安全在犯罪面前处于较低的优先地位。如果居民认识到并接受了开放性和可访问性将意味着更多的犯罪,那就没什么问题。但问题是,《安全花葶》所声称的后果与此相反,可能是因为作者感到,为了适应最新的规划流行时尚,人们不会接受不必要的易被侵害性。

“我对新都市主义者所做的工作并没有很深的印象,”奥斯卡·纽曼2004年4月去世,他此前不久写信给一位英国建筑联络官如是说。“他们所营造的居住环境很容易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恰如简·雅各布斯40年前所写的,“量身打造易于被犯罪侵害的城区是愚蠢的。然而,这恰恰是我们所做的。”而这也恰恰是新都市主义者今天仍然在做的。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224/14232082_0.shtml
【作者】兰德尔•奥图尔[美]王演兵译/ 傅蔚冈校

英格兰布耐德福德的布纳斯路是一条令人愉快的封闭胡同,沿路有21座新房。令居民们毫不知情的是,政府批准在他们居住地东部拟建一个新的购物中心,需要突破他们的封闭胡同,用于自行车道的行人道建设。规划师看好这一点,因为他们说,这条封闭胡同“依赖汽车”并且是“反城市的”。打破这一社区将把居民和当地服务连接在一起,并且自行车道将促使人们步行和骑车。

这条连接购物中心和封闭胡同的道路在2000年开通。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这条道路使居民更少开车出行,但是确实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突然之间,这个一直根本没有发生过犯罪活动的社区,入室盗窃犯罪率上窜到了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整体犯罪数也如影随形地增加了,包括纵火罪、袭击罪和反社会行为罪。封闭胡同是新都市主义和精明增长规划师特定的改造目标,因为他们声称(当然没有任何证据),封闭胡同加剧交通堵塞,并减少人们的社区归属感。但布纳斯路的改造,无非是更多一次揭示出了精明增长的缺陷,即在增加交通日益拥堵,使房价更难承受之外,使社区更易于成为犯罪的温床。

2001年,美国规划协会出版了一本题为《安全花葶》的书,用以表明如何设计社区以防止犯罪,这本书的建议包括了新都市主义政策的所有标准:高密度社区、混合使用开发、网格状街道,用以替代封闭胡同、小巷、行人道以及宽敞的公共区域。然而,这本书并未提供任何数据表明这些建议实际上使社区变得更加安全了。有一条很好的理由对此作出解释:因为所有现有研究表明,这些新都市主义政策实际上使家庭和企业更容易受到犯罪的侵害。

这本书不但没有提交数据或研究用以显示新都市主义使社区防止犯罪发生从而变得更加安全,反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据说将会创造“社区归属感”的设计。他们也赞同“盯住大街的眼睛(eyes on the street)”这一概念,即简·雅各布斯所使用的一个术语。雅各布斯是想表明,高密度社区和混合用途内城社区并没有不堪重负的犯罪活动,所以她建议店主们和居民们一定要保持警觉,以吓阻任何想成为小偷或其他犯罪分子的人员。她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眼睛盯住大街能够有效地防止犯罪,但是这一事实并没有阻止《安全花葶》一书作者引述这一短语作为他们为己所用的口头禅。

一名名叫奥斯卡·纽曼的建筑师是第一个严肃看待城市设计与犯罪之间关系的人。纽曼观察到,上个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流行的高层住宅项目所遭受的犯罪率如此之高,以至于很多社区几乎无法居住。而附近由相同社会经济阶层单户居住的独户住宅社区所遭受的犯罪率最低。在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下,纽曼仔细比较了数以千计街区的设计特点与犯罪率的关系,这些街区位于几百个社区,总共容纳50万人口。

纽曼发现,最安全的社区是私有化程度最高、公共区域最少的社区。他得出结论认为,私人庭院更具有保护性,因为房主可以立即知道某人是否属于他们院子的人。公共区域的保护性更差,混合用途开发项目尤其如此,因为没有人能够判断出,某个身处他们区域的陌生人是否具有良好的或不良的意图。纽曼还发现,更安全的社区“通透性”最小,“也就是进出社区或住房区的容易度最小。比如说,与每个出入口通往最小量单元的楼房相比,那些配有几个出入口、使人能够通向几十套公寓的公寓楼安全性更差。同样,与那些只有一个通往街道的出入口的住房相比,那些增加了通往私人住房公共入口数量的小巷和行人道更容易受到侵害。

纽曼称把他的概念称为可防御性空间。他1973年以这个概念出版了一本书。事实证明,纽曼的工作在英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所以今天英国所有警察部门都配有建筑联络官,他们审查拟议当中的开发项目,帮助开发商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犯罪。通过把许多社区当中的公共区域进行细分并将其分配给各套公寓或住房,英国警方显著减少了在公共区域的犯罪。

《安全花葶》一书的作者尤其歪曲了纽曼的调查结果,声称,“他认为,之所以‘盯住大街的眼睛’给城区的商住混合区带来了安全,是因为居民和街道之间存在直观的联系。”事实上,纽曼拒绝简·雅各布斯有关高密度混合用途社区安全性的说法。与他所谓的“尚未证实的简·雅各布斯假设”相反的是,纽曼的数据揭示了,与单一用途社区相比,这些社区遭受的犯罪率更高。

自新都市主义最近在英国盛行以来,英国一个警察部门的建筑联络官在一个依照新都市主义标准建设起来的社区和一个以相同密度但是依照可防御性空间标准建设起来的社区之间进行了对比。他发现前者的犯罪量是后者的五倍,并且,为了维持设计安全标准所规定的安全程度,前者所耗费的警力是后者的三倍。针对新都市主义与可防御性空间标准所进行的认真对比研究表明,两者在许多设计细节方面做出了根本完全相反的建议:

●新都市主义呼吁小面积地块和大面积公共区域,以营造社区归属感,而可防御性空间说呼吁最小化的私人庭院,以营造受保护空间;

●新都市主义呼吁混合用途,把目光投向大街,而可防御性空间说把阻拦陌生人的功能逐出住宅区;

●新都市主义呼吁网状街道格局,强烈反对封闭胡同,因为它们会逼出太多的开车出行。而可防御性空间说发现,封闭胡同是最好的犯罪预防工具之一,因为它们把犯罪分子的逃出路线数量降到最低;

●新都市主义提倡的小巷(而可防御性空间说建议建筑物面朝大街,以便“眼睛盯住小巷。”),而可防御性空间说表示,应当封闭现有的小巷,以便把通往私有财产的公共出入口减少到最低;

●新都市主义提出通过在私有住房区上上下下建设数目繁多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以增加徒步出行,而可防御性空间说将把这些通道限于公共街道沿线;

●新都市主义想要把汽车藏在楼房背后的停车区,而可防御性空间说建议未入车库的汽车停放在具有高度可视性的区域,以吓阻盗窃和撬车偷盗。

虽然目前还没有人进行研究,以比较在美国的新城(New Urban)社区和传统郊区社区的犯罪情况,但是对上述所有新都市主义的单个特点(混合用途、小巷、街道网格化等等)所做的研究,都清楚地表明,它的每一个特点都使社区更容易受到犯罪的侵害。虽然一些人把更大的人口密度和更多的犯罪联系起来,但是其中至少部分效果是由于人口密度更高时所存在的安全社区设计上的困难引起的。比如说,更高的人口密度社区只能提供更小的空间用于建设私有的可防御性庭院。

新都市主义对网格街道的迷恋,以及对封闭胡同的反对,尤其显得深不可测,因为没有证据表明新都市主义有时所声称的说法,即封闭胡同会增加交通拥堵。然而,一些城市和郊区改写了他们的区划代码,以禁止在新开发项目建设封闭胡同,并试图打通现有的封闭胡同,使之和街道或人行道连通起来。

《安全花葶》声称,把封闭胡同改造为网格化街道,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街道的盯梢。然而,美国和英国的研究恰好验证了相反的情况。纽曼本人就通过阻断多条街道,以及有效地将网格化街道改造为封闭胡同,协助俄亥俄州代顿的五橡树社区减少了25%至50%的犯罪率,并且并不因此导致该市他处犯罪的增加。许多其他城市,比如说伯克利和圣·路易斯,就效仿了这个例子。《安全花葶》记载了17项案例研究,但其中实际上只有1个案例报道声称犯罪量减少了,并且发生在把网格街道改造为封闭胡同的社区。

“街道和建筑物的设计应当加强安全环境,”国会就新都市主义发表观点认为,“但不得以牺牲可进入性和开放性为代价。“很显然,有了可进入性作为混合用途的委婉说法,以及有了开放性作为可渗透性的委婉说法,新都市主义使安全在犯罪面前处于较低的优先地位。如果居民认识到并接受了开放性和可访问性将意味着更多的犯罪,那就没什么问题。但问题是,《安全花葶》所声称的后果与此相反,可能是因为作者感到,为了适应最新的规划流行时尚,人们不会接受不必要的易被侵害性。

“我对新都市主义者所做的工作并没有很深的印象,”奥斯卡·纽曼2004年4月去世,他此前不久写信给一位英国建筑联络官如是说。“他们所营造的居住环境很容易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恰如简·雅各布斯40年前所写的,“量身打造易于被犯罪侵害的城区是愚蠢的。然而,这恰恰是我们所做的。”而这也恰恰是新都市主义者今天仍然在做的。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224/14232082_0.shtml
生活在世界上最封闭,最私密,安保最严的人,且要普通人打开社区!
纽曼观察到,上个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流行的高层住宅项目所遭受的犯罪率如此之高,以至于很多社区几乎无法居住。而附近由相同社会经济阶层单户居住的独户住宅社区所遭受的犯罪率最低。
==========================================================================
这个话到是说得没错,在西方欧美国家,中国现在流行大建特建的高层电梯房是最不安全的的住宅,北美的加拿大、美国也好,英国也好还是欧陆的法国德国也好,
这种高层电梯公寓基本上就是犯罪的老巢。。有条件的住独门独户的单栋楼,要不就是四层楼以下联排楼。。再次点的住市里面的公寓也是三层、四层楼左右的公寓。。
通过这几十年的实验,高层电梯房基本等同于犯罪、毒品、难民。。很简单,这种高容积率的几十层电梯房里面住的人多,社会上各阶层都有,鱼龙混杂是最靠不住的。
国内不信的人去问问你自己对你们自己家所在的这二三十层楼的住户你又认得几个??所以当年西方推行高层住宅项目最终都破产了,也就中国人现在还在大干快上这些筒子楼。
公共安全从来不是靠建立堡垒实现的。


有钱人住独门独户的

次一点的住联排

再穷一点的住城里面的公寓

至于那种高层公寓,欧洲都证明是一种失败模式了,过一段时间住户成分复杂了,治安极差。经常会住进没素质的吸毒酗酒的吃福利的,以后也是住户成分复杂。
英国曾经的最高的公寓楼群去年刚炸掉,现在多数银行不给超过4层的公寓楼贷款。


有钱人住独门独户的

5.jpg (44.71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25 11:15 上传


次一点的住联排

2.jpg (79.24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25 11:15 上传


再穷一点的住城里面的公寓

3.jpg (44.6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25 11:16 上传


至于那种高层公寓,欧洲都证明是一种失败模式了,过一段时间住户成分复杂了,治安极差。经常会住进没素质的吸毒酗酒的吃福利的,以后也是住户成分复杂。
英国曾经的最高的公寓楼群去年刚炸掉,现在多数银行不给超过4层的公寓楼贷款。

6.jpg (45.36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25 11:16 上传

一直挺佩服国内那些一窝蜂买动不动就二三十层电梯房高层住宅楼的人。。
容积率那么大,也就好在中国的治安还过得去,中国人也还算朴实,各住户也相对无事,关起门来各过各的。鱼龙混杂也就混杂呗。
当然像欧美城市化完成几十年以后,国人还能不能保护住现在相对的“朴实”就不好说了。。
2000年以前中国很多地方也不是今天这种电梯楼为主力的。现在到每个城市的老城区去转一下,看看之前建的居民楼很多也是五层六层楼的为主,
(其实也高了点,老人家要上5层以上无电梯的楼很吃力,欧美主打4层以下的楼不是没有道理的)

随着房地产业的深入发展,电梯楼越建越多,低于三十层楼的都少见了。。其实这么多人住在一起也很考验人群的组织性纪律性的,谁说中国人纪律性不强的
洞庭客 发表于 2016-2-25 10:18
一直挺佩服国内那些一窝蜂买动不动就二三十层电梯房高层住宅楼的人。。
容积率那么大,也就好在中国的治安 ...
好像牛牛非要让富人和穷人一起住,结果杯具了
lixiaoyong 发表于 2016-2-25 10:52
好像牛牛非要让富人和穷人一起住,结果杯具了
牛牛只是加剧恶化了。没有牛牛的这个拍脑袋政策也是迟早的事。。
这种高层电梯房必定会是更阶层一锅烩居住的存在。这种高密度养蜂式的居住规划,本身就不像给人居住的。

只有蜜蜂、白蚁才这样住,蜜蜂、白蚁是自然界高组织高纪律的存在。离开了组织性和纪律性的约束人和人之间的碰撞是难免的。。即使是在治安不错的中国,在一些地域性论坛里也可以看到这种抱怨。“一个小区外地人越来越多啦之类的,结果就是本地人纷纷搬离这个小区。。”虽然里面夹杂着有色眼镜不客观,但也可以看到一些东西。
2016-2-25 11:08 上传


这种联排楼虽然开门见马路,没有独门独户自带花园、泳池、车库之类居住的那么爽,但一栋楼也是自家的其实也是相当舒服的。。
比不上有钱人的花园洋房,但是中产阶层住住这个也是挺舒服的。
又在片面吹牛。。。
feiguin2 发表于 2016-2-25 11:11
又在片面吹牛。。。

其实抛除安全这个因素来看,居住空间的大小和人的舒适度也是相关的。。

而空间大小也不是中国人大多数追求的二维的大小,比如一百三四十平,二百多个平之类的大小,

这种单纯二维的的大小的扩容其实边际效应是递减的,比如说还是那种四十层楼的电梯房,哪怕你买下了其中整整一层,相比买下一户带来的舒适性也不会有质的飞跃,
这种二维的单纯扩大,甚至房子越大越是负担,搞卫生还麻烦,但同样是这些面积折成一栋楼感觉就不一样了,如果带院子感觉又更不同了。
洞庭客 发表于 2016-2-25 11:27
其实抛除安全这个因素来看,居住空间的大小和人的舒适度也是相关的。。

而空间大小也不是中国人大多 ...
问题是贵啊
普通人能买个高层就不错了
洞庭客 发表于 2016-2-25 10:18
一直挺佩服国内那些一窝蜂买动不动就二三十层电梯房高层住宅楼的人。。
容积率那么大,也就好在中国的治安 ...
我一朋友买的26楼,最上面的,2户都买下来了

lixiaoyong 发表于 2016-2-25 11:33
问题是贵啊
普通人能买个高层就不错了


其实欧洲北美也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那种带花园、泳池、车库的独门独户小洋楼。,那种房子也是属于豪宅了。。
中产也就是住个联排楼。就拿大家都熟悉的电影来说吧,像蜘蛛侠这种屌丝超级英雄家就是如此。。
《猩球崛起》里凯撒主人家也是如此,所以才会停车引起纠纷导致凯撒被带走,也就有了后面的悲剧了。。
lixiaoyong 发表于 2016-2-25 11:33
问题是贵啊
普通人能买个高层就不错了


其实欧洲北美也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那种带花园、泳池、车库的独门独户小洋楼。,那种房子也是属于豪宅了。。
中产也就是住个联排楼。就拿大家都熟悉的电影来说吧,像蜘蛛侠这种屌丝超级英雄家就是如此。。
《猩球崛起》里凯撒主人家也是如此,所以才会停车引起纠纷导致凯撒被带走,也就有了后面的悲剧了。。
没有煤气罐 发表于 2016-2-25 11:37
我一朋友买的26楼,最上面的,2户都买下来了
要是顶楼让种东西就更好了。。
洞庭客 发表于 2016-2-25 11:42
其实欧洲北美也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那种带花园、泳池、车库的独门独户小洋楼。,那种房子也是属于豪宅了 ...
欧美的中产多,是因为底层让其他国家的人当了
tg则是金字塔,像偶这种身处底层的能买的起高层就不错了
如果修这种几层的房子,还不够赔拆迁户的呢
洞庭客 发表于 2016-2-25 11:43
要是顶楼让种东西就更好了。。
反正可以上楼顶晒太阳的
比马奇落防线还安全?
洞庭客 发表于 2016-2-25 10:26
2000年以前中国很多地方也不是今天这种电梯楼为主力的。现在到每个城市的老城区去转一下,看看之前建的居民 ...
对高层的最大威胁来自电梯.我们这里最早的高层就死于8年后故障电梯无人更换.
洞庭客 发表于 2016-2-25 11:11
这种联排楼虽然开门见马路,没有独门独户自带花园、泳池、车库之类居住的那么爽,但一栋楼也是自家的其实 ...
国内一线二线城市这样的房子要多少钱
一直挺佩服国内那些一窝蜂买动不动就二三十层电梯房高层住宅楼的人。。
容积率那么大,也就好在中国的治安 ...
你说的这种是那种大厦型建筑,每层像切蛋糕一样切成好多户而且整层都相通,这种布局早被淘汰了,现在新建的高层住宅楼尤其是高档点的都是两梯两户,除了对门接触不到其他户
论私有 还扯什么小区啊

一家独占一个街区 最好
汗舞大弟 发表于 2016-2-25 13:19
你说的这种是那种大厦型建筑,每层像切蛋糕一样切成好多户而且整层都相通,这种布局早被淘汰了,现在新建 ...
二梯六户或者三梯六户才是主流吧~~~一层楼两梯两户的好像不多。

洞庭客 发表于 2016-2-25 17:17
二梯六户或者三梯六户才是主流吧~~~一层楼两梯两户的好像不多。


你说得那种高楼,香港电影,尤其是警匪片里面反应的多。
一层能堆几十户,跟个城堡一样。
像中国现代的这种公寓楼,在发达国家还是蛮贵的,一套一百几十平的够买一间郊区大house,且没有地皮的产权。
洞庭客 发表于 2016-2-25 17:17
二梯六户或者三梯六户才是主流吧~~~一层楼两梯两户的好像不多。


你说得那种高楼,香港电影,尤其是警匪片里面反应的多。
一层能堆几十户,跟个城堡一样。
像中国现代的这种公寓楼,在发达国家还是蛮贵的,一套一百几十平的够买一间郊区大house,且没有地皮的产权。
二梯六户或者三梯六户才是主流吧~~~一层楼两梯两户的好像不多。
我们这的高端住宅一般都是一栋一排布局,若干个楼道,每个楼道两梯两户南北通透,稍微像样的楼盘都是这样布局,保证每家都能南北通透,
我原来住的房子是普通的多层,六层楼,而且是单位宿舍,住户都是我们一个单位的,当时我家住一楼,三楼那家老婆是我们单位的,她老公是公安分局的民警,前面介绍完了,最后一句才关键,他家被小偷撬锁入户盗窃过二次。当然也没丢啥值钱东西。
你说得那种高楼,香港电影,尤其是警匪片里面反应的多。
一层能堆几十户,跟个城堡一样。
像中国现代 ...
香港那种是公屋
汗舞大弟 发表于 2016-2-25 17:39
香港那种是公屋
跟英国拆得那种高楼差不多吧。
台湾和泰国也有很多,暗无天日的。大陆对应的,应该算是城中村握手楼。
论私有 还扯什么小区啊

一家独占一个街区 最好
不是一个人独占一个国更好么?
跟英国拆得那种高楼差不多吧。
台湾和泰国也有很多,暗无天日的。大陆对应的,应该算是城中村握手楼。
大陆类似的应该叫筒子楼吧,其实我也见过那种楼的缩小版,一个口字型布局的楼,中庭彻底被楼围住,应对新政策的最佳楼型…
汗舞大弟 发表于 2016-2-25 17:45
大陆类似的应该叫筒子楼吧,其实我也见过那种楼的缩小版,一个口字型布局的楼,中庭彻底被楼围住,应对新 ...
打小住,大拆迁时代拆得差不多了。那种环境,现在城市人受不了。
IED 发表于 2016-2-25 17:55
打小住,大拆迁时代拆得差不多了。那种环境,现在城市人受不了。
那时都是同一个单位的,没有外来人员。
zhaoqingtv 发表于 2016-2-25 18:05
那时都是同一个单位的,没有外来人员。
后来都下岗了,各谋生路。暗娼都有来租住。
xfloyd 发表于 2016-2-25 11:55
如果修这种几层的房子,还不够赔拆迁户的呢
的确是这样,修矮层的确不够给拆迁户的,开发商之所以拼了命上的上高层和特高层,都是利益驱使的
一直挺佩服国内那些一窝蜂买动不动就二三十层电梯房高层住宅楼的人。。
容积率那么大,也就好在中国的治安 ...
北京90年代建的7层电梯楼已经很鱼龙混杂了,离中关村大街只隔一条高架路的地方。

不过目前对于业主来说问题不大,由于房价持续增长,把房子租出去或者卖出去然后另买干净的新房即可解决。

以后房价停止增长,这一招可能不灵。
对高层的最大威胁来自电梯.我们这里最早的高层就死于8年后故障电梯无人更换.
老电梯楼确实吓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