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中日百年仇(七) - 越洋送鈔票.收買慰安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2:20:46
不要用錢封我口
在黑龍江省靠近中俄邊境的?#124;寧縣,居住著年逾古稀的李鳳雲老人,她是20世紀30、40年代日本侵華戰爭的受害者,當年曾被強征到日軍在中國構築的?#124;寧要塞作慰安婦,受盡蹂躪。

沒想到的是,老人平靜的晚年生活忽然被打破了。去年8月上旬的一天,老人家里來了兩個陌生人,其中一名日本男人臉上強擠著笑容,嚵ㄍ劾驳睾头g員說了一通。翻譯員說︰“他是日本人,想來看看你們慰安婦倖存者的生活。”

這時,日本人趕緊掏出一迭鈔票遞給老人說︰“只要你不再說過去給日本軍人當過慰安婦,這些錢就全是你的啦!”

李鳳雲老人聽明白這個日本人是想收買自己,放棄控訴當年日本侵略軍罪行的權力後,悲憤地說︰“日本鬼子給我造成的痛苦和傷害,我幾輩子都忘不了。用錢就能堵住我的嘴嗎?我活一天就要罵狗強盜一天!”

是的,直到今時今日,正義和諏嵰廊徊粩嗍艿叫皭汉蜔o恥的挑戰。
2005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60周年,也是中國民間對日索賠10周年。令人遺憾的是,自1995年中國第一起民間索賠官司在日本起訴,迄今為止,中國受害者起訴日本政府和相關企業的30多起索賠訴訟,卻沒有一起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勝利。

就因為日本政府在侵華歷史上的態度一直強硬︰不道歉、不賠償、不認賬,以至命弑瘧K的慰安婦們、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們、重慶大轟炸的劫後餘生者們、花崗慘案的被擄中國勞工們、日本731部隊細菌戰下的受害者們……至今仍沒有得到應有的賠償。

200村民連署第一封索賠信

自清朝政府在甲午戰爭打了敗仗以來,中國長期處於被動挨打,還要割地賠錢的劣勢。因此,日本於1945年戰敗投降後的數十年來,習慣了逆來順受的中國人民,一直躲在角落默默地舔著侵華日軍所留下的潰瘍傷口。

直到1988年9月,山?#124;省茌平縣張家樓村的200多村民連署,向日本駐華使館寄去了中國第一封索賠信,要求日本政府就1944年侵華日軍一個中隊攻入該村,屠殺330人,燒毀民房3千多間,作出賠償。

此後,從江蘇、河南、山?#124;、浙江等地也陸續向日本駐華使館寄去數十封索賠信。儘管這些索賠信最終均石沉大海,但中國民間對日本追索受害賠償的聲音,逐漸響起來,“中國民間對日索賠”的概念逐漸為人們所認識。

事隔多年,許多當年深受戰爭傷害的中國人這才第一次瞭解到︰中國政府放棄的是國家賠償,但並沒有放棄民間賠償,原來,我還有權利向日本政府及助紂為虐的日本企業索要戰爭損害賠償!

花崗事件抗日英雄
掀開民間索賠序幕
現年91歲的耿諄老人,是被日軍擄往日本從事苦役的倖存勞工,他作為日本花岡中山寮中國勞工大隊長,於1945年6月30日率領中國勞工起義,反抗日本人的虐待欺凌,而為世人所認識。儘管起義以失敗告終,近百中國勞工被虐殺致死,釀成震驚中外的“花崗事件”,但耿諄因為對中華民族做出了傑出貢獻,回國後一直被中國人視為“抗日英雄”。

1989年,耿諄等4名花岡事件受難者,首次向鹿島建設公司提出要其公開謝罪、建立紀念館和象徵性補償損失等3項要求,拉開了戰後中國民間對日索賠的序幕。長達6年的談判,鹿島建設公司只承認對“花岡事件”負有“企業責任”,除此再無任何表示。

直到199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也是“花岡慘案”50周年。忍了又忍、忍無可忍的“花岡慘案”的倖存者及死難者親屬代表組成原告團,於6月28日正式向?#124;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狀告鹿島建設公司殘酷虐待中國勞工的罪行,並提出給予民間賠償的正當要求。

這是日本侵華戰爭中國受害者第一起對日本民間訴訟事件。

除了“花崗勞工訴訟”,?#124;京地方法院從1995年6月到8月間,還分別收到了“山西慰安婦訴訟”和“731、南京事件、無差別轟炸受害者訴訟”的起訴書。隨後,中國受害者分別以南京大屠殺、731細菌部隊細菌戰和活體實驗、無差別轟炸、制造平頂山慘案、強擄和奴役勞工、強征隨軍慰安婦、遺留毒氣彈傷害平民等罪名,提起訴訟。

訴訟雖難但有意義
索賠是為了不忘記歷史
儘管這十多年來的訴訟之路走得如此艱難,許多勇敢站出來向日本政府及企業討回公道的中國受害者在訴訟的過程中陸續去世,但參與者們還是普遍認為︰這種做法是有意義的,起碼做到了揭示歷史真相、教育日本民眾的作用——80%的案件法院認定了受害事實,至少是用法律的形式確認了當年的歷史。

的確,當中日律師屢敗屢戰地把日本政府告上法庭的時候,當李秀英等南京大屠殺受害者不顧年老體弱一次次走上法庭,走進各種集會作演講的時候,很多日本人都被震撼了,庭審結束時,日本法官從座位上走下來,向她鞠躬說︰“老奶奶,請您保重身體。”

如今,對於參與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訴訟的人們來說,要日本賠償,並不是要討回多少錢,而是要他們認罪,賠償的意義要超出賠償金的本身。

率先發起中國民間對日訴訟的中國學者童增便曾說過:“對日民間索賠雖然困難重重,但畢竟讓許多日本人知道了他們在教科書上不曾瞭解到的歷史。留在日本法院的證據以及那些判例,都將被載入歷史。這便是對日民間索賠的又一個重要意義之所在。”

而多年來在中國各地收集日本侵華戰爭受害者資料的記者陳宗舜也說:“我們搞索賠不是為了拿回多少賠償金,也不光是為了教育日本民眾,更是要教育中國人。就我所知,很多中國人已經忘記了那段歷史。”

聆審多年3人去世
庭外和解只賠救濟金

到2004年底,中國大陸的戰爭受害者在日本起訴的索賠訴訟共有25起。不過日本不但拒絕就發動戰爭道歉,而且故意拖延許多本來已經是馬拉松式的戰爭賠償訴訟,以待當事人不堪時日流逝而傷痛終身地辭世,或者法院認定了受害事實,卻以“超過訴訟時限”或“國家無答責”等理由,令其敗訴。

就像1995年提出的“花崗勞工訴訟”,1997年12月一審卻敗訴,後經事件倖存受害者耿諄等上訴至?#124;京最高法院,直至2000年11月29日才以庭外和調解結束。

不過,在冗長的訴訟中,11名原告中,有3人先後去世,其中,八旬高齡的倖存者王敏是在2000年11月4日──離最終達成調解不到1個月,帶著終身遺憾與世長辭。

問題是,庭外和解並不意味著對日索賠訴訟的勝利。

日本律師當時讓勞工簽字的和解書上並沒有中文,事後勞工們才知道,自己拿到的根本不是“賠償金”,而是“不含補償、賠償性?#124;的救濟金”,而且聲明“鹿島公司對花崗事件不負法律責任”……有些勞工當時就拒絕了這筆所謂的“和平友好基金”。”

14年侵戰中國損失6000?#124;
美國暗助日本免賠償
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清政府以戰敗國的身份付給戰勝國日本2?#124;3千萬兩白銀作為戰爭賠償,這相當于當時清朝國庫3年的財政收入。

二戰結束後,由中、美、英三國發佈的《波茨坦公告》中,第一次明確了日本賠償的原則,日本可以保留維持經濟咿D所必須的工業設備和實物,其餘的可以用來賠償。

日本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和巨大的財產損失,據統計,從19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造成軍民死傷達3千500萬人,經濟損失6千?#124;美元以上。按照有關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中國理應得到日本的賠償。

不過,1948年以後,美國出於反蘇反共的戰略需要,要將它控制之下的日本變為“共產主義的防波堤”和“反共的前進基地”,於是,“扶持日本、抵賴賠償,就成為美國的基本方針。

而當時由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政府敗退台灣後,為得到美國的支持和幫助,在日本賠償問題上一改原來的積極立場,轉而專看美國的臉色行事,作為日本侵略戰爭的最大受害國,中國最終只得到微不足道的賠償物資約值2千250萬美元,僅佔損失的萬分之三。

1951年,美國在排斥中、朝等主要作戰國家的情況下,率領52個國家在舊金山召開了對日和約會議,並簽署了《舊金山和約》,讓日本免於戰爭賠償。事後,又迫使國民黨政府於1952年單獨與日本簽署《華日和約》,宣佈放棄對日本的戰爭索賠。

當時,新中國總理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嚴正聲明︰中國政府和人民不承認這個所謂的和約,保留對日本政府索取戰爭賠償的權利。

1972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訪華,為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周恩來從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願望和長遠利益出發,宣佈放棄對日本政府的戰爭賠償要求。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放棄戰爭賠償的要求,不等於放棄了受害賠償的要求;國家有權放棄戰爭賠償,但無權強迫普通公民放棄民間索賠的權利。

中國政府雖然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即放棄了1千200?#124;美元國家間的賠償要求,但中國政府在任何場合都沒有宣佈放棄對日本軍國主義戰爭罪行的1千800?#124;美元民間賠償要求,為中國民間受害者保留了一個符合國際法的向日本提出受害賠償的機會。

雖然美國政府曾宣佈放棄了對日本政府索賠要求,但從1959年開始,美國便向日本索取了損害賠償162?#124;9千500萬美元。英、法、加拿大、印度等國也先後通過成立國際財產委員會的方式解決了賠償問題。不要用錢封我口
在黑龍江省靠近中俄邊境的?#124;寧縣,居住著年逾古稀的李鳳雲老人,她是20世紀30、40年代日本侵華戰爭的受害者,當年曾被強征到日軍在中國構築的?#124;寧要塞作慰安婦,受盡蹂躪。

沒想到的是,老人平靜的晚年生活忽然被打破了。去年8月上旬的一天,老人家里來了兩個陌生人,其中一名日本男人臉上強擠著笑容,嚵ㄍ劾驳睾头g員說了一通。翻譯員說︰“他是日本人,想來看看你們慰安婦倖存者的生活。”

這時,日本人趕緊掏出一迭鈔票遞給老人說︰“只要你不再說過去給日本軍人當過慰安婦,這些錢就全是你的啦!”

李鳳雲老人聽明白這個日本人是想收買自己,放棄控訴當年日本侵略軍罪行的權力後,悲憤地說︰“日本鬼子給我造成的痛苦和傷害,我幾輩子都忘不了。用錢就能堵住我的嘴嗎?我活一天就要罵狗強盜一天!”

是的,直到今時今日,正義和諏嵰廊徊粩嗍艿叫皭汉蜔o恥的挑戰。
2005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60周年,也是中國民間對日索賠10周年。令人遺憾的是,自1995年中國第一起民間索賠官司在日本起訴,迄今為止,中國受害者起訴日本政府和相關企業的30多起索賠訴訟,卻沒有一起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勝利。

就因為日本政府在侵華歷史上的態度一直強硬︰不道歉、不賠償、不認賬,以至命弑瘧K的慰安婦們、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們、重慶大轟炸的劫後餘生者們、花崗慘案的被擄中國勞工們、日本731部隊細菌戰下的受害者們……至今仍沒有得到應有的賠償。

200村民連署第一封索賠信

自清朝政府在甲午戰爭打了敗仗以來,中國長期處於被動挨打,還要割地賠錢的劣勢。因此,日本於1945年戰敗投降後的數十年來,習慣了逆來順受的中國人民,一直躲在角落默默地舔著侵華日軍所留下的潰瘍傷口。

直到1988年9月,山?#124;省茌平縣張家樓村的200多村民連署,向日本駐華使館寄去了中國第一封索賠信,要求日本政府就1944年侵華日軍一個中隊攻入該村,屠殺330人,燒毀民房3千多間,作出賠償。

此後,從江蘇、河南、山?#124;、浙江等地也陸續向日本駐華使館寄去數十封索賠信。儘管這些索賠信最終均石沉大海,但中國民間對日本追索受害賠償的聲音,逐漸響起來,“中國民間對日索賠”的概念逐漸為人們所認識。

事隔多年,許多當年深受戰爭傷害的中國人這才第一次瞭解到︰中國政府放棄的是國家賠償,但並沒有放棄民間賠償,原來,我還有權利向日本政府及助紂為虐的日本企業索要戰爭損害賠償!

花崗事件抗日英雄
掀開民間索賠序幕
現年91歲的耿諄老人,是被日軍擄往日本從事苦役的倖存勞工,他作為日本花岡中山寮中國勞工大隊長,於1945年6月30日率領中國勞工起義,反抗日本人的虐待欺凌,而為世人所認識。儘管起義以失敗告終,近百中國勞工被虐殺致死,釀成震驚中外的“花崗事件”,但耿諄因為對中華民族做出了傑出貢獻,回國後一直被中國人視為“抗日英雄”。

1989年,耿諄等4名花岡事件受難者,首次向鹿島建設公司提出要其公開謝罪、建立紀念館和象徵性補償損失等3項要求,拉開了戰後中國民間對日索賠的序幕。長達6年的談判,鹿島建設公司只承認對“花岡事件”負有“企業責任”,除此再無任何表示。

直到199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也是“花岡慘案”50周年。忍了又忍、忍無可忍的“花岡慘案”的倖存者及死難者親屬代表組成原告團,於6月28日正式向?#124;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狀告鹿島建設公司殘酷虐待中國勞工的罪行,並提出給予民間賠償的正當要求。

這是日本侵華戰爭中國受害者第一起對日本民間訴訟事件。

除了“花崗勞工訴訟”,?#124;京地方法院從1995年6月到8月間,還分別收到了“山西慰安婦訴訟”和“731、南京事件、無差別轟炸受害者訴訟”的起訴書。隨後,中國受害者分別以南京大屠殺、731細菌部隊細菌戰和活體實驗、無差別轟炸、制造平頂山慘案、強擄和奴役勞工、強征隨軍慰安婦、遺留毒氣彈傷害平民等罪名,提起訴訟。

訴訟雖難但有意義
索賠是為了不忘記歷史
儘管這十多年來的訴訟之路走得如此艱難,許多勇敢站出來向日本政府及企業討回公道的中國受害者在訴訟的過程中陸續去世,但參與者們還是普遍認為︰這種做法是有意義的,起碼做到了揭示歷史真相、教育日本民眾的作用——80%的案件法院認定了受害事實,至少是用法律的形式確認了當年的歷史。

的確,當中日律師屢敗屢戰地把日本政府告上法庭的時候,當李秀英等南京大屠殺受害者不顧年老體弱一次次走上法庭,走進各種集會作演講的時候,很多日本人都被震撼了,庭審結束時,日本法官從座位上走下來,向她鞠躬說︰“老奶奶,請您保重身體。”

如今,對於參與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訴訟的人們來說,要日本賠償,並不是要討回多少錢,而是要他們認罪,賠償的意義要超出賠償金的本身。

率先發起中國民間對日訴訟的中國學者童增便曾說過:“對日民間索賠雖然困難重重,但畢竟讓許多日本人知道了他們在教科書上不曾瞭解到的歷史。留在日本法院的證據以及那些判例,都將被載入歷史。這便是對日民間索賠的又一個重要意義之所在。”

而多年來在中國各地收集日本侵華戰爭受害者資料的記者陳宗舜也說:“我們搞索賠不是為了拿回多少賠償金,也不光是為了教育日本民眾,更是要教育中國人。就我所知,很多中國人已經忘記了那段歷史。”

聆審多年3人去世
庭外和解只賠救濟金

到2004年底,中國大陸的戰爭受害者在日本起訴的索賠訴訟共有25起。不過日本不但拒絕就發動戰爭道歉,而且故意拖延許多本來已經是馬拉松式的戰爭賠償訴訟,以待當事人不堪時日流逝而傷痛終身地辭世,或者法院認定了受害事實,卻以“超過訴訟時限”或“國家無答責”等理由,令其敗訴。

就像1995年提出的“花崗勞工訴訟”,1997年12月一審卻敗訴,後經事件倖存受害者耿諄等上訴至?#124;京最高法院,直至2000年11月29日才以庭外和調解結束。

不過,在冗長的訴訟中,11名原告中,有3人先後去世,其中,八旬高齡的倖存者王敏是在2000年11月4日──離最終達成調解不到1個月,帶著終身遺憾與世長辭。

問題是,庭外和解並不意味著對日索賠訴訟的勝利。

日本律師當時讓勞工簽字的和解書上並沒有中文,事後勞工們才知道,自己拿到的根本不是“賠償金”,而是“不含補償、賠償性?#124;的救濟金”,而且聲明“鹿島公司對花崗事件不負法律責任”……有些勞工當時就拒絕了這筆所謂的“和平友好基金”。”

14年侵戰中國損失6000?#124;
美國暗助日本免賠償
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清政府以戰敗國的身份付給戰勝國日本2?#124;3千萬兩白銀作為戰爭賠償,這相當于當時清朝國庫3年的財政收入。

二戰結束後,由中、美、英三國發佈的《波茨坦公告》中,第一次明確了日本賠償的原則,日本可以保留維持經濟咿D所必須的工業設備和實物,其餘的可以用來賠償。

日本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和巨大的財產損失,據統計,從19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造成軍民死傷達3千500萬人,經濟損失6千?#124;美元以上。按照有關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中國理應得到日本的賠償。

不過,1948年以後,美國出於反蘇反共的戰略需要,要將它控制之下的日本變為“共產主義的防波堤”和“反共的前進基地”,於是,“扶持日本、抵賴賠償,就成為美國的基本方針。

而當時由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政府敗退台灣後,為得到美國的支持和幫助,在日本賠償問題上一改原來的積極立場,轉而專看美國的臉色行事,作為日本侵略戰爭的最大受害國,中國最終只得到微不足道的賠償物資約值2千250萬美元,僅佔損失的萬分之三。

1951年,美國在排斥中、朝等主要作戰國家的情況下,率領52個國家在舊金山召開了對日和約會議,並簽署了《舊金山和約》,讓日本免於戰爭賠償。事後,又迫使國民黨政府於1952年單獨與日本簽署《華日和約》,宣佈放棄對日本的戰爭索賠。

當時,新中國總理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嚴正聲明︰中國政府和人民不承認這個所謂的和約,保留對日本政府索取戰爭賠償的權利。

1972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訪華,為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周恩來從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願望和長遠利益出發,宣佈放棄對日本政府的戰爭賠償要求。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放棄戰爭賠償的要求,不等於放棄了受害賠償的要求;國家有權放棄戰爭賠償,但無權強迫普通公民放棄民間索賠的權利。

中國政府雖然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即放棄了1千200?#124;美元國家間的賠償要求,但中國政府在任何場合都沒有宣佈放棄對日本軍國主義戰爭罪行的1千800?#124;美元民間賠償要求,為中國民間受害者保留了一個符合國際法的向日本提出受害賠償的機會。

雖然美國政府曾宣佈放棄了對日本政府索賠要求,但從1959年開始,美國便向日本索取了損害賠償162?#124;9千500萬美元。英、法、加拿大、印度等國也先後通過成立國際財產委員會的方式解決了賠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