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百年仇(一) - 陽光照舊史.自有光暗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23:36:33
國民間對日本最早的歷史認知,大約是秦始皇(秦朝,公元前221-前206)派遣徐福找尋不死仙丹,結果徐福率領3千童男童女,?#124;渡蓬萊。

徐福和童男童女的下落成為謎團,800年後,中國進入唐朝盛世(唐朝,公元618-907),這時從?#124;海來了一批又一批的留學生(遣唐使),他們像海綿一般,努力吸收唐代中國的文字、制度、禮俗、宗教和文化,也建立了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極權國家。這個時期,是中國和日本關係最密切的時期。

唐朝末期,日本停止派出遣唐使。此後,日本似乎消失在?#124;海一端,兩國往來稀少,中國陷入安史之亂和黃巢之亂,以遭到北方民族壓境,帝國瀕臨崩潰,而日本卻發展出本身獨特的武士制度和幕府政權。

元朝(公元1271-1368)忽必烈兩次欲渡海直接攻擊日本,結果大半元兵不是葬身海底,就是登陸時遭殲滅。以蒙古大軍如此罕見的強大力量,也隔海望洋而興嘆,從此確立了日本人心理上的優勢。

明朝(公元1368-1644)中期以後,特別是嘉靖年間,海防廢弛,倭寇(日本海盜)橫行,直搗中國沿海,燒殺劫掠,異常殘暴,而且不僅僅襲擾沿海漁村,甚至深入內地,直達南京,當時中國從山?#124;到廣西沿海都受到倭寇蹂躪,半壁河山幾無寧土,廣大人民慘遭荼害。

明朝倭寇之亂

明朝幾乎靠舉國之力最後才平定了倭亂。然而,倭寇的暴行,卻給中國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影響了中國對日本的認識。晚明小說留下了關於倭禍的大量故事,而中國民間對日本的稱呼也改回唐代以前帶有貶意的“倭”,這就是倭禍留下的印記。

明萬曆年間,日軍主帥豐成秀吉結束了日本逾百年來分裂戰亂情況,統一日本,雄心勃勃的他憑?在戰爭中建立的龐大軍隊,不僅把蝦夷(今北海道)和琉球併入日本版圖,還企圖佔領朝鮮,想要完成日本歷代統治者的夙願。

萬曆12年(1592年),豐成秀吉大舉侵朝,佔領了從釜山到漢城的大片朝鮮領土,朝鮮向明朝求援,明朝軍隊舉全國之力與日軍在朝鮮苦戰7年,然而敗多勝少,沒取得一次決定性的大勝,直到豐成秀吉病死,日軍撤退,中朝才贏得最後勝利。

兩國在朝鮮的大戰顯示中日實力的對比發生了劇烈變化,中國雖然佔有優勢,但優勢正在下降,不再具有過去那種絕對優勢;日本的實力處于上升勢頭,開始具有向中國發起實?#124;性挑戰的能力,開始爭奪?#124;亞霸權。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時期,日本和中國先後實行鎖國政策,以阻絕遠道而來的西方勢力的巨大壓力,中日聯系日益減少,兩國停止往來200年。

1853年,美國以堅船利炮叩開日本國門,內憂外患引發了日本歷史上著名的“明治維新”邉樱@是日本歷史的關鍵一步,同時也是?#124;亞國際關系史以至全球國際關系史的重要事件。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擺脫了民族和國家危機,從此走上富國強兵的資本主義道路,而其它?#124;亞國家卻面對了一個比西方列強更加危險的敵人。

日本被迫開國後,“尊王攘夷”成為明治前日本為擺脫明治危機最響亮的口號。這個邉右婚_始就不是建立在完全自衛的基礎上,而是包含有妄自尊大,侵略其它?#124;亞國家的意味,當時就有日本政府顯貴提出要征服易取的朝鮮、滿洲和中國。


明治政府的“富國強兵”政策一開始就不是簡單的專守防衛,它包含有對外侵略擴張的計劃。這不僅是對日本傳統對外政策的繼承,也對西方列強政策的效仿。在此之後,日本迅速擴軍備戰對?#124;亞各國按由弱到強的順序逐一吞併。

這一時期清廷國力衰弱,日本對朝鮮一直虎視眈眈,因為日本的?#124;亞政策的重心是在中國,佔領朝鮮的目的是為了佔領中國。因此,從1885年到1894年間,日本瘋狂擴軍備戰,中日兩國實力的天平終于傾斜到日本一邊。

1894年,日本乘朝鮮?#124;學黨起義挑起中日甲午戰爭,日本挑起這次戰爭不僅是為了控制朝鮮更是為了打擊中國。戰爭的進程也公正的反映了戰前10年間中日兩國的實力變化。陸上日軍在朝鮮擊敗清朝軍隊,清軍一路狂奔逃回國內,日軍進入中國境內後屢潰清軍,清廷北洋海軍30年的努力一朝化為烏有,清政府走投無路,只得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由于俄羅斯的干預,日本沒能佔領中國的?#124;?#124;半島,但其他的目的都達到了︰日本控制了朝鮮,獲得了在?#124;亞大陸的立足點;日本過後佔領了台灣(1895年6月至1919年10月),打開了通向?#124;亞南部的大門。

甲午戰爭最重要的後果,是中國徹底喪失了幾千年來作為?#124;亞地區大國的優越地位,從一個地區事物的參與者淪為被宰割的對象,清朝也迅速走向解體;而日本則一躍成為?#124;亞地區的頭號大國,也是唯一強國。


日本外交部長町村信孝於2005年4月17日訪華,巧合的是,在110年前,清政府在中日甲午之戰戰敗後,也是在4月17與日本簽署割讓台灣的“馬關條約”。

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後,清廷慈禧太后決定任命日本公開指定的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前往日本辦理投降交涉。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馬關(今下關)春帆樓簽訂了“馬關條約”,主要內容有:


割讓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島嶼、澎湖列島。
割讓?#124;?#124;半島給日本。
賠償日本軍費白銀逾2?#124;兩。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
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輸入機器等。


“馬關條約”是中日間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日本在西方列強的支持下,強加於中國的嚴重喪權辱國的條約,它使日本得到巨大的利益,也適應了帝國主義各國向中國輸出資本的願望。條約簽訂後,由于俄、德、法三國的干涉,日本將?#124;?#124;半島退還給中國,中國付給日本“酬報”銀3千萬兩。

回顧歷史,中日之間有4次處于戰爭狀態的接?#124;︰

◎第一戰:白江鏖兵

唐朝龍朔3年(西元663年),朝鮮半島處于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都想統一半島,但又都無力消滅對方,新羅乞求唐朝出兵援助,與百濟爭戰,但百濟求得倭奴(當時的日本)的援助,日本派阿倍比羅夫率水軍渡海救百濟,中日兩軍交戰。最終,唐將劉仁軌率水軍在白江口(今韓國褰冢┐髷∪毡舅姡贇张?00餘艘,唐大勝,日軍敗撤回國,從此百濟降服。這是第一次中日大戰。

◎第二戰:萬曆朝鮮之役

明朝萬曆20年(1592年),日本軍隊近20萬人相繼在釜山登陸,大舉侵略朝鮮,兩個月即攻佔平壤深入到咸鏡北道。朝鮮向明朝求救,總兵李如松等率軍援救,中朝合力奮戰。次年初,收復平壤,4月朝鮮國土大部光復。1597年日軍捲土重來,中朝又苦戰2年,1598年才打敗倭寇,把日本軍隊被全部趕出了朝鮮,歷時7年。

日本把萬曆朝鮮之役分為兩次戰爭,分別稱為文祿之役和慶長之役。朝鮮史書則稱之為壬辰衛國戰爭。

◎第三戰:甲午戰爭

清朝光緒20年(1894年),朝鮮發生?#124;學黨起事,請求清廷出兵援助,日本乘機派大軍赴朝鮮。待到事件平定,日本卻拒不退兵,並不宣而戰,轟沉清朝的弑灒l豐島海戰,因這一年是干支甲午年,故史稱“甲午戰爭”。

清廷因事先全無作戰準備,節節敗退,日本軍隊乘勝渡過鴨綠江,侵佔中國的許多城鎮,清廷最終被逼求和,並於1895年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被迫承認朝鮮獨立,割讓?#124;?#124;半島、台灣及澎湖列島給日本,開放蘇州、杭州、沙市、重慶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各通商口岸投資設廠,以及賠償日本軍費逾2?#124;兩等。

◎第四戰:抗日戰爭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附近,以軍事演習為名,突然攻擊當地的中國駐軍,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也拉開了中國抗日戰爭序幕,國共兩黨停止內戰,開始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抗戰。

隨後,日軍加速進攻上海、南京,並展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數以十萬計中國人被殘暴地殺害。1938年後,雙方進入戰略相持時期,直到1941年,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美國正式向日本宣戰,令中國抗日戰爭成為二戰的一部分。

1945年8月美國對日本投擲原子彈,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出兵?#124;北、朝鮮,迅速粉碎了關?#124;軍,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遞交投降書,9月9日,侵華日軍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此外,據歷史記載,蒙古大汗忽必烈曾兩次遠征日本,第一次?#124;征是公元1274年,元軍戰爭開始階段取得了很多輝煌戰果,但最終卻因為暴風雨擊沉200餘艘元艦,所餘元軍撤退,日本才倖免于難,日本史書則稱之為“文水之役”;第二次?#124;征則是公元1281年,忽必烈“以日本殺使臣為由,組成10萬大軍遠征日本,但短短2個月後,一場巨大的台風令蒙古?#124;路軍損失三分之一,江南軍損失一半,再次大敗而歸。國民間對日本最早的歷史認知,大約是秦始皇(秦朝,公元前221-前206)派遣徐福找尋不死仙丹,結果徐福率領3千童男童女,?#124;渡蓬萊。

徐福和童男童女的下落成為謎團,800年後,中國進入唐朝盛世(唐朝,公元618-907),這時從?#124;海來了一批又一批的留學生(遣唐使),他們像海綿一般,努力吸收唐代中國的文字、制度、禮俗、宗教和文化,也建立了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極權國家。這個時期,是中國和日本關係最密切的時期。

唐朝末期,日本停止派出遣唐使。此後,日本似乎消失在?#124;海一端,兩國往來稀少,中國陷入安史之亂和黃巢之亂,以遭到北方民族壓境,帝國瀕臨崩潰,而日本卻發展出本身獨特的武士制度和幕府政權。

元朝(公元1271-1368)忽必烈兩次欲渡海直接攻擊日本,結果大半元兵不是葬身海底,就是登陸時遭殲滅。以蒙古大軍如此罕見的強大力量,也隔海望洋而興嘆,從此確立了日本人心理上的優勢。

明朝(公元1368-1644)中期以後,特別是嘉靖年間,海防廢弛,倭寇(日本海盜)橫行,直搗中國沿海,燒殺劫掠,異常殘暴,而且不僅僅襲擾沿海漁村,甚至深入內地,直達南京,當時中國從山?#124;到廣西沿海都受到倭寇蹂躪,半壁河山幾無寧土,廣大人民慘遭荼害。

明朝倭寇之亂

明朝幾乎靠舉國之力最後才平定了倭亂。然而,倭寇的暴行,卻給中國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影響了中國對日本的認識。晚明小說留下了關於倭禍的大量故事,而中國民間對日本的稱呼也改回唐代以前帶有貶意的“倭”,這就是倭禍留下的印記。

明萬曆年間,日軍主帥豐成秀吉結束了日本逾百年來分裂戰亂情況,統一日本,雄心勃勃的他憑?在戰爭中建立的龐大軍隊,不僅把蝦夷(今北海道)和琉球併入日本版圖,還企圖佔領朝鮮,想要完成日本歷代統治者的夙願。

萬曆12年(1592年),豐成秀吉大舉侵朝,佔領了從釜山到漢城的大片朝鮮領土,朝鮮向明朝求援,明朝軍隊舉全國之力與日軍在朝鮮苦戰7年,然而敗多勝少,沒取得一次決定性的大勝,直到豐成秀吉病死,日軍撤退,中朝才贏得最後勝利。

兩國在朝鮮的大戰顯示中日實力的對比發生了劇烈變化,中國雖然佔有優勢,但優勢正在下降,不再具有過去那種絕對優勢;日本的實力處于上升勢頭,開始具有向中國發起實?#124;性挑戰的能力,開始爭奪?#124;亞霸權。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時期,日本和中國先後實行鎖國政策,以阻絕遠道而來的西方勢力的巨大壓力,中日聯系日益減少,兩國停止往來200年。

1853年,美國以堅船利炮叩開日本國門,內憂外患引發了日本歷史上著名的“明治維新”邉樱@是日本歷史的關鍵一步,同時也是?#124;亞國際關系史以至全球國際關系史的重要事件。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擺脫了民族和國家危機,從此走上富國強兵的資本主義道路,而其它?#124;亞國家卻面對了一個比西方列強更加危險的敵人。

日本被迫開國後,“尊王攘夷”成為明治前日本為擺脫明治危機最響亮的口號。這個邉右婚_始就不是建立在完全自衛的基礎上,而是包含有妄自尊大,侵略其它?#124;亞國家的意味,當時就有日本政府顯貴提出要征服易取的朝鮮、滿洲和中國。


明治政府的“富國強兵”政策一開始就不是簡單的專守防衛,它包含有對外侵略擴張的計劃。這不僅是對日本傳統對外政策的繼承,也對西方列強政策的效仿。在此之後,日本迅速擴軍備戰對?#124;亞各國按由弱到強的順序逐一吞併。

這一時期清廷國力衰弱,日本對朝鮮一直虎視眈眈,因為日本的?#124;亞政策的重心是在中國,佔領朝鮮的目的是為了佔領中國。因此,從1885年到1894年間,日本瘋狂擴軍備戰,中日兩國實力的天平終于傾斜到日本一邊。

1894年,日本乘朝鮮?#124;學黨起義挑起中日甲午戰爭,日本挑起這次戰爭不僅是為了控制朝鮮更是為了打擊中國。戰爭的進程也公正的反映了戰前10年間中日兩國的實力變化。陸上日軍在朝鮮擊敗清朝軍隊,清軍一路狂奔逃回國內,日軍進入中國境內後屢潰清軍,清廷北洋海軍30年的努力一朝化為烏有,清政府走投無路,只得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由于俄羅斯的干預,日本沒能佔領中國的?#124;?#124;半島,但其他的目的都達到了︰日本控制了朝鮮,獲得了在?#124;亞大陸的立足點;日本過後佔領了台灣(1895年6月至1919年10月),打開了通向?#124;亞南部的大門。

甲午戰爭最重要的後果,是中國徹底喪失了幾千年來作為?#124;亞地區大國的優越地位,從一個地區事物的參與者淪為被宰割的對象,清朝也迅速走向解體;而日本則一躍成為?#124;亞地區的頭號大國,也是唯一強國。


日本外交部長町村信孝於2005年4月17日訪華,巧合的是,在110年前,清政府在中日甲午之戰戰敗後,也是在4月17與日本簽署割讓台灣的“馬關條約”。

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後,清廷慈禧太后決定任命日本公開指定的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前往日本辦理投降交涉。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馬關(今下關)春帆樓簽訂了“馬關條約”,主要內容有:


割讓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島嶼、澎湖列島。
割讓?#124;?#124;半島給日本。
賠償日本軍費白銀逾2?#124;兩。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
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輸入機器等。


“馬關條約”是中日間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日本在西方列強的支持下,強加於中國的嚴重喪權辱國的條約,它使日本得到巨大的利益,也適應了帝國主義各國向中國輸出資本的願望。條約簽訂後,由于俄、德、法三國的干涉,日本將?#124;?#124;半島退還給中國,中國付給日本“酬報”銀3千萬兩。

回顧歷史,中日之間有4次處于戰爭狀態的接?#124;︰

◎第一戰:白江鏖兵

唐朝龍朔3年(西元663年),朝鮮半島處于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都想統一半島,但又都無力消滅對方,新羅乞求唐朝出兵援助,與百濟爭戰,但百濟求得倭奴(當時的日本)的援助,日本派阿倍比羅夫率水軍渡海救百濟,中日兩軍交戰。最終,唐將劉仁軌率水軍在白江口(今韓國褰冢┐髷∪毡舅姡贇张?00餘艘,唐大勝,日軍敗撤回國,從此百濟降服。這是第一次中日大戰。

◎第二戰:萬曆朝鮮之役

明朝萬曆20年(1592年),日本軍隊近20萬人相繼在釜山登陸,大舉侵略朝鮮,兩個月即攻佔平壤深入到咸鏡北道。朝鮮向明朝求救,總兵李如松等率軍援救,中朝合力奮戰。次年初,收復平壤,4月朝鮮國土大部光復。1597年日軍捲土重來,中朝又苦戰2年,1598年才打敗倭寇,把日本軍隊被全部趕出了朝鮮,歷時7年。

日本把萬曆朝鮮之役分為兩次戰爭,分別稱為文祿之役和慶長之役。朝鮮史書則稱之為壬辰衛國戰爭。

◎第三戰:甲午戰爭

清朝光緒20年(1894年),朝鮮發生?#124;學黨起事,請求清廷出兵援助,日本乘機派大軍赴朝鮮。待到事件平定,日本卻拒不退兵,並不宣而戰,轟沉清朝的弑灒l豐島海戰,因這一年是干支甲午年,故史稱“甲午戰爭”。

清廷因事先全無作戰準備,節節敗退,日本軍隊乘勝渡過鴨綠江,侵佔中國的許多城鎮,清廷最終被逼求和,並於1895年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被迫承認朝鮮獨立,割讓?#124;?#124;半島、台灣及澎湖列島給日本,開放蘇州、杭州、沙市、重慶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各通商口岸投資設廠,以及賠償日本軍費逾2?#124;兩等。

◎第四戰:抗日戰爭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附近,以軍事演習為名,突然攻擊當地的中國駐軍,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也拉開了中國抗日戰爭序幕,國共兩黨停止內戰,開始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抗戰。

隨後,日軍加速進攻上海、南京,並展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數以十萬計中國人被殘暴地殺害。1938年後,雙方進入戰略相持時期,直到1941年,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美國正式向日本宣戰,令中國抗日戰爭成為二戰的一部分。

1945年8月美國對日本投擲原子彈,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出兵?#124;北、朝鮮,迅速粉碎了關?#124;軍,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遞交投降書,9月9日,侵華日軍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此外,據歷史記載,蒙古大汗忽必烈曾兩次遠征日本,第一次?#124;征是公元1274年,元軍戰爭開始階段取得了很多輝煌戰果,但最終卻因為暴風雨擊沉200餘艘元艦,所餘元軍撤退,日本才倖免于難,日本史書則稱之為“文水之役”;第二次?#124;征則是公元1281年,忽必烈“以日本殺使臣為由,組成10萬大軍遠征日本,但短短2個月後,一場巨大的台風令蒙古?#124;路軍損失三分之一,江南軍損失一半,再次大敗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