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变化开始“左右”中国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58:25
险遭夭折的《京都议定书》终于2月16日正式生效  
  经过7年多的等待,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旨在防止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终于在2月16日正式生效。这一议定书被认为是国际环境外交的里程碑,而在经济学家的眼中,它同时被解读为事关各国经济利益和未来发展权益的重大事件,引起了经济界的广泛关注。  
  经济利益左右环境政策  
  《京都议定书》表面上是环境问题,实质却涉及各国在争夺未来能源发展和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问题,具有深刻的经济和政治背景。因为所有的环境问题都与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增长效率紧密相关,全球气候变暖也就不可避免地与国际能源、贸易、投资等重大问题纠缠在一起,减、限排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京都议定书》是国际公约,缔约国一旦完不成减排目标,不仅可能遭受经济上的惩罚,还会造成国际形象的损害。  
  全球温室气体头号“排放大国”美国拒绝批准协议书的理由,就是“减排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义务”。议定书没有规定中国、印度、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承担温室气体减限排义务成为其借口之一。  
  事实上,专家指出,即使《京都议定书》的所定目标完全实现,全球气候灾难的警报也远没有解除。据预计,从1990年至2010年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增加30%,而《京都议定书》所带来的减少幅度可能只是增加幅度的1/10。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同《京都议定书》直接的环境改善作用相比,其制度创新的意义更大,因为其中孕育了一种国际社会共同致力改善全球环境问题的新机制。  
  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  
  中国于1998年5月29日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是第37个签约国,2002年8月30日我国向联合国交存了核准书。一般认为,《京都议定书》的生效,短期内不会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影响,因为该公约第一阶段并不要求发展中国家降低排放量。  
  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量中的比例逐年升高,随着《京都议定书》所孕育的机制进一步发展,发展中国家要长期免除减、限排责任并不现实,也不符合历史潮流。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要使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对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量就必然还将增长。目前,我国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而且,由于技术和设备相对陈旧落后,我国单位GDP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发达国家。  
  因此,不少专家强调,从长远看《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现时粗放型的资源消费、生产模式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都将提出严峻的挑战。发展“循环经济”,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已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报记者马汉青  
  新闻链接:《京都议定书》  
  1997年12月,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在日本京都获得通过。由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25%以上的美国虽然在1998年11月签署了议定书,却又于2001年3月拒绝批准,议定书迟迟不能生效。为使议定书早日生效,国际社会纷纷将目光投向占排放量17.4%的俄罗斯。在经历了激烈的内部纷争后,2004年11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字。按有关规定,《京都议定书》在递交联合国90天后,即本月16日正式生效。险遭夭折的《京都议定书》终于2月16日正式生效  
  经过7年多的等待,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旨在防止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终于在2月16日正式生效。这一议定书被认为是国际环境外交的里程碑,而在经济学家的眼中,它同时被解读为事关各国经济利益和未来发展权益的重大事件,引起了经济界的广泛关注。  
  经济利益左右环境政策  
  《京都议定书》表面上是环境问题,实质却涉及各国在争夺未来能源发展和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问题,具有深刻的经济和政治背景。因为所有的环境问题都与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增长效率紧密相关,全球气候变暖也就不可避免地与国际能源、贸易、投资等重大问题纠缠在一起,减、限排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京都议定书》是国际公约,缔约国一旦完不成减排目标,不仅可能遭受经济上的惩罚,还会造成国际形象的损害。  
  全球温室气体头号“排放大国”美国拒绝批准协议书的理由,就是“减排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义务”。议定书没有规定中国、印度、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承担温室气体减限排义务成为其借口之一。  
  事实上,专家指出,即使《京都议定书》的所定目标完全实现,全球气候灾难的警报也远没有解除。据预计,从1990年至2010年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增加30%,而《京都议定书》所带来的减少幅度可能只是增加幅度的1/10。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同《京都议定书》直接的环境改善作用相比,其制度创新的意义更大,因为其中孕育了一种国际社会共同致力改善全球环境问题的新机制。  
  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  
  中国于1998年5月29日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是第37个签约国,2002年8月30日我国向联合国交存了核准书。一般认为,《京都议定书》的生效,短期内不会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影响,因为该公约第一阶段并不要求发展中国家降低排放量。  
  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量中的比例逐年升高,随着《京都议定书》所孕育的机制进一步发展,发展中国家要长期免除减、限排责任并不现实,也不符合历史潮流。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要使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对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量就必然还将增长。目前,我国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而且,由于技术和设备相对陈旧落后,我国单位GDP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发达国家。  
  因此,不少专家强调,从长远看《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现时粗放型的资源消费、生产模式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都将提出严峻的挑战。发展“循环经济”,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已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报记者马汉青  
  新闻链接:《京都议定书》  
  1997年12月,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在日本京都获得通过。由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25%以上的美国虽然在1998年11月签署了议定书,却又于2001年3月拒绝批准,议定书迟迟不能生效。为使议定书早日生效,国际社会纷纷将目光投向占排放量17.4%的俄罗斯。在经历了激烈的内部纷争后,2004年11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字。按有关规定,《京都议定书》在递交联合国90天后,即本月16日正式生效。
其实,只要我们高度重视起来,它就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可以使我们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科技水平上很下工夫。
文章不错
但少[B]出处[/B]了